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个月怎样康复锻炼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评价
下载积分:68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3:26: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评价.PDF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 &&&&&&&&&
髋关节置换术后怎样锻炼?髋关节置换术后应该做哪些锻炼?
&&&&&&&&&&
  手术结束后的前三天我们推荐的也是踝泵运动:患者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5 s,之后完全放松。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之后放松,这样可促进血液回流。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5次―10次,每天3组―6组,每个动作尽量做到位,由慢至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求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止锻炼时脱位。术后当天晚上开始,要求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膝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或者继续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第二天拔除引流管后可开始髋、膝关节屈曲由被动活动(CPM机)向主动辅助活动,到完全主动活动过渡。
  那么手术后的第四天到第七天的锻炼方法有哪些呢?这个阶段患者朋友可以做髋关节伸直练习,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或者做股四头肌的等张练习。这一点的要求大家可以参考膝关节的支腿抬高练习。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不要忘记做上肢肌力练习,这一点大家可能不太明白,大家会问:我做的是髋关节置换,为什么要做上肢功能锻炼哪?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样的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使病人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
  等到术后一周开始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我们可以做:
  1.床上练习
  做髋关节半屈位的主动或主动抗阻力屈髋练习。术后7天后,如无特殊情况,可允许病人翻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求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止锻炼时脱位
  患者可以自助髋、膝关节屈伸,病人翻身正确姿势:伸直术侧髋关节,双腿间夹一软枕,保持外展旋转中立位,伸直同侧上肢,手掌垫在大粗隆后面,向健侧翻身,防患肢外旋。
  2.坐位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坐的时间不宜长,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体位。如果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应放弃坐位练习。
  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坐垫,倒退,看好位置,双手扶稳,缓缓坐下。
  屈髋不能超过90度,要坐较高的椅子.
  相信广大网友最关心的莫过于何时下地?何时行走?如何下地?如何行走?下面我来一一回答大家:第一:什么时间下地?
  术后3天至一周,如果患者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又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也没有植骨、骨折等情况,病人在术后一周即可以下地进行康复练习。若是多孔表面骨长入型假体,则最好在术后10~14天开始步行练习。若有大粗隆截骨、术中股骨骨折的病人,行走练习更应根据X线片情况,推迟到术后至少2月。第二怎样下地?我们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第二步: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第三步: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步行器站立。
  3.如何用步行器迈步行走?
  在家人或者护士的陪同下先用习步架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先将步行器摆在身体前20厘米处,先迈出手术的腿,再将未手术的腿跟上。如此循环。
  还有的朋友比较关心如何上下楼梯?这里面也有一个小的技巧,上楼梯时先将健肢迈上台阶,再将手术肢体迈上台阶。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一台阶,再将手术肢体迈下台阶,最后将健肢迈下台阶
  对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如果达到以下几条那么就可以考虑出院了:
  1、病人出院后有生活自理能力,扶拐能自己行走,无需他人帮助,能独立坐起。
  2、没有任何术后早期并发症迹象。
  3、病人、家属已经掌握或了解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并能较好地实行。
  出院后我们都会交代大家一些注意事项。
  1、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形时,方可弃拐,弃拐行走前可先借助双拐行走6周,再借助单拐行走6周(使用单拐时嘱患者拐杖应握于健侧位),最后可完全弃拐。
  2、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参加诸如跳迪斯科等需要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以减少发生关节脱位、骨折、假体松动。
  3、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
  4、预防并及时控制感染。
  5、肥胖患者减肥。
  6、6个月内避免做内收、内旋、外旋、曲髋大于90度的动作。
  例如:平时应坐高凳,不宜坐低凳;用厕所时宜用坐式厕所,不宜用蹲式厕所;可以用枕头垫着坐,以保持双膝在髋水平以下;不要做下蹲拾物动作;不做盘腿动作,穿鞋时要把患侧下肢放于健侧窝下;坐位时,两腿不要交叉;患者可以考虑购买长柄鞋拨或软鞋,这样无需弯腰就可以穿脱鞋袜。
  好的,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需要告诉广大网友的是:关节置换术后如果出现患侧胀痛,肢体爆烈声或感觉髋关节脱臼;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来医院就诊。
 大河骨科QQ交流群号: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王芳芳
 图说健康              
 健康要闻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推荐               
 热门搜索                
大河健康网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联合打造     地址:河南日报报业大厦16楼 电话:6 QQ:您现在所在位置:&>&&>&
发布时间: 19:54:15&&来源:家庭保健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康复锻炼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再精细的手术只有结合完美的康复锻炼,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为,正确的康复锻炼可促使病人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并可有效地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第一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3天)
主要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目的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预防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股四头肌等收缩锻炼仰卧位,下肢伸直不离床,股四头肌主动收缩向近端牵拉髌骨,缓慢运动,每次持续5~10秒,然后休息5分钟,每天90次左右。
踝关节运动 仰卧位,主动地进行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跖屈、背伸,每个动作保持10秒,再放松,每天90次左右。
臀肌收缩运动 患者仰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地放在身体的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每天60次左右。
髌骨推移运动 仰卧位,陪护人员轻轻推动髌骨上、下、左、右活动,每天30次左右。
第二阶段功能锻炼(术后4~10天)
主要是加强肌肉的收缩和关节运动。
直腿抬高运动 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厘米,在空中停顿2~3秒,以后停顿时间逐步增加,每天90次左右。
屈髓屈膝运动 仰卧位,陪护人员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行屈髋、屈膝运动,但屈髋角度不宜大,应小于45度,每天30次左右。
第三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1天~1月)
此时,患者疼痛已经减轻或消失,假体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开始修复,以离床训练为主。但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患者训练应在15天以后进行。
卧位外展 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每天120次左右。
卧位到坐位训练 双手撑起,患肢外展,利用双手和健肢支撑力将患肢移至床边,每天30次左右。
坐位到站立、扶拐训练 患者移至床边,健肢先着地,患肢后触地,拄双拐、利用健肢和双拐支撑力站立,开始训练站立2分钟即可,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以后逐渐增加。
站立到扶拐行走的训练 患肢不负重,扶拐行走时必须有陪护人员保护,以免发生意外,时间根据患者体力,一般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3次。
第四阶段功能锻炼(术后1个月后)
屈髋练习 站立位,双手扶双拐或,健侧单腿站立,身体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屈髋屈膝,屈髋以90度为限,加强髂腰肌肌力。
伸膝练习 站立位,双手扶拐或助行器,健侧单腿站立,身体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肌力。
髋外展练习 体位与上面相同,患侧髋关节外展,以40度为限,加强臀外展肌肌力。
第五阶段功髓锻炼(术后2个月后)
静止自行车锻炼法 此方法有助下肢肌肉和髋部活动协调性增强。将一辆自行车静止放好,为防止意外,最好有人扶稳自行车,然后患者再上车锻炼。开始踏脚踏板时,先向后踏,当觉得向后踏动作已很轻松、舒服时,再向前踏。当动作连贯后,再加大踏脚次数及频率,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逐步增加到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
第六阶段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后)
此期患肢可逐渐负重,逐步由双拐&单拐&弃拐杖。因为身体平衡已经建立,可扶双或单拐较熟练行走,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当身体平衡调理到完全熟练,可弃拐每天用正常步伐走3~4次,每次20~30分钟,这样可最终恢复到正常步行状态。
小贴士:康复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应该做到3个月内不要侧卧,卧床时只取平卧,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体育活动。一定要做到&四不&,即:不用力屈患髋下蹲、不要盘腿、不坐矮板凳、不跷二郎腿。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下楼时患肢先下,健肢后下。
6个月后可选择散步等活动进行日常锻炼,不宜登山、高抬腿跑、快跑及长途跋涉。
【责任编辑:李仲文 】
热门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聊
【不老先生】
【快乐的黄先生】
【江南儿女】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93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93
?392?;圭黧霞壅!垒鳖堡!题签i!鲞箜Z熬篓鳖鳖i殳叠筑;?临床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陈述祥,丁棒坚,翊红光,赵崇达,司徒坚;(江门市蕊邑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00);【接簧】;譬的:分耱人工髓关节置换本焉熬修的厥医,并评价冀;入工髓关节置换术后蕊修术,男12镧,女18铡,平;【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翻修;术后并发癜;Re豁雠analy惑
?392?圭黧霞壅!垒鳖堡!题签i!鲞箜Z熬篓鳖鳖i殳叠筑壁垒塑茎笙:垂羹:2垒竖:壁:;竺:釜i:!?临床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陈述祥,丁棒坚,翊红光,赵崇达,司徒坚(江门市蕊邑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00)【接簧】譬的:分耱人工髓关节置换本焉熬修的厥医,并评价冀、疗效。方法:本组30铡(3l髅)行入工髓关节置换术后蕊修术,男12镧,女18铡,平均年龄63.1岁(47~74岁)。襁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19例(2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翻修原因:3例(3髋)为感染性松动,余均为无菌性松动。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以内l髋,2~3年3髋,8~10年2l髋,10―15年6髋。翻修假体类型:均为混合型假体,国产12铡(12魏),进墨l寒铡(19髓)。x线评侩包戆翻修前鸯缺攒,翻修蘸震黪下鼗长度,段骨偏心距,前额煮。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矗s评分。结采:3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闻4。1年,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基本等长(差距小于1cm)。偏心距、前倾角、颈干角恢复至初次手术前水平,术后3个月均完全负重,髋关节疼痛除2例外其余完全缓解,至最后1次随访时,按Ha埘s评分,优16髋,良lO髓,可4髅,差l裴。炙感染及魏关节脱位发生。绥论:麴修的常觅原因戈无麓憔松动、馥臼潦损察感染缝松动;髓关节熬修燕一种近麓疗效满意鹃方法。【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翻修;术后并发癜Re豁雠analy惑of锄醚ll耋pABS姒弧CTclinicalhipreplacemenlreplace黻蝴t抛订siDnz戤0‰粥一如,密形嫩融知聊溉矽蛳脚涮妒愆豁,知w黜拜5290∞,龇啦昭,蕊泌Objective:ToanalyzethereaLsona掇Ⅳ鼹聪-巍口热g,捌A络渤前强,搿黟强磷∥嚣船猎,for赫】edhipofrevisionreplacementandevalu砒eitsoutcome.Metho凼:倘rtypatients(3lwerehips)withthew8smeanage0f63.1ye锄(47―74years)ofhiledrevised.骶le6rstopera娃ontotalh漆replacemenl(19eases)andfemoral量lead糟一place氆e嫩(1leases)。镰e辑visio珏越re鹊触sin£沁ded嘲纛eto100sing(3hips)and黯e辩el∞sing(28hips).was%esuⅣivaldumtion舶mtlle6rstoperationtherevisionlessthan1yearforlhip,2―3yearsforwere3hips,8一10yeaI弓for21hipsand10―15yearsfor6hip8.AllpIDthesismixedpattemwhichhome―made12cases(12hips)鞠dfbreign-made18eases(19hips).Radiogfaphicev蠢uationind娃dedlowerlegdiscrep―a珏ey,灸m。黼lscoreeeeen糠e秘,硅蘸瘩e《a魏圭e五艚tilt&!fbrean纛稚errevision.轴lnetion越ev越牲嚣主i黼basedon娃蕊ssystem.It铭ults: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withavemgeof4.1yea_rs.kwerlegdiscrepallcy(1e8sthaIlwerere8toreto1cm),femoraleccentricity,aJlteriortiltandcollodi印hysealandetiononno珊allimitation出er叩era.operation,h冷j曲哇mainthebasisofx―ray.Allthep砸entse鑫seswereallowedfullw文曲t_bea矗ng泌3montlls娥erpa主珏i珏2tionwerea珏d蕊囊e羚e往seseomple£ere瓣issi髑。矗e£o《濂g耙珏ar蠢sseore氇eexc式le嫩,舻蠢a瘫甄if&珏c―werenot16,10andlrespectively.Hipjointinfectionanddislocationarefound.Condusi∞:聃lecanreasonsofrevisionasepticloosing,acetabularerosionandseptic1008ing.Revision觚erTHRachievesatisfactory黼sults.薹【铬wo砖s珏韬弛疼ace抛e珏t;建evisio噩;&st。辫贼ivee硼警lie箍|洒n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replacement,THR)髋关节功能要求高的患者,翻修会进一步增加。本文将2000年4月一2004年12月因各种原因两行熬修的30镄(3l靛)进行随访总结,并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30铡(3l靛),哭12铡,女18侧;年龄钾~74岁,平均63.1岁。初次THR原发疾病为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坏死(Ⅳ期)8例(9髋),类风湿性术后翻修是目前临床上常见且难度较大的手术,疗效较初始置换下降,僬随着缓体设计改进,外科技术的进步及网定技术的究善,假体15―20年生存率达90%‘1|,随着THR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到年轻人及对通讯作者:陈述祥C0mTel:07500528288-3213E-mail:c对10me@sina.万方数据 生国置笾!Q竖生2旦簋!!鲞筮!翅£!i些』Q丛业壁堕!塑!:血!:!Q竖:!!!:!!:盟!:!?393?关节炎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6例。初次关节置换类型:骨水泥全髋置换19例(20髋),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均为国产假体。初次THR术后,假体体内平均生存寿命9.2年。翻修原因:3例(3髋)为感染性松动,余为无菌性松动。均有不同程度骨溶解,髋臼和股骨假体同时松动为18例(19髋),单纯髋臼松动6例,单纯股骨假体松动6例。根据AAOS分类方法旧’3J,本组髋臼缺损类型:I型10髋,Ⅱ型17髋,Ⅲ型4髋;股骨头缺损类型:I型6髋,Ⅱ型20髋,Ⅲ型5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内1髋,2~3年3髋,8~10年21髋,10~15年6髋,翻修后随访18―64个月,平均4.1年。翻修假体的选择:均采用混合型假体,其中国产假体12例,进口假体18例。3例感染者,均为全髋置换,发生在1年内1例,1~2年2例,无皮肤窦道,无畏寒发热等表现,x线片表现为骨溶解及骨膜反应,假体松动,血沉(EsR)均>30mn∥h,c反应蛋白(cRP)>20mg/L。3例感染均为低毒隐匿感染,其中1例关节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余培养阴性,3例患者均I期全髋翻修。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采用Ha耐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同时进行x线评价。2治疗方法2.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拍双髋关节正侧位片,包括股骨近端至少1/2,测量股骨和髋臼骨质缺损及患侧肢体短缩程度,在初次手术前或健侧x线片上确定股骨前倾角和偏心距,并用模板测量确定翻修假体的合适型号。2.2手术切口与暴露在全髋翻修中,尤其髋臼和股骨侧大量骨缺损需重建时,髋关节的手术暴露至关重要,我们一般采用髋关节扩大后外侧人路或后外侧经转子入路。可以解决取假体和骨水泥,植骨重建等问题。2.3手术操作要点取假体后,清除髓腔及髋臼的骨水泥及纤维组织等。对于股骨髓腔深部的骨水泥,可用刮匙贴髓腔内壁小心探查明确残存骨水泥的部位。以专用凿把大块骨水泥小心分成几部分,用刮匙等器械取出骨水泥,然后再用特制刮匙仔细作髓腔内3600刮除。远端骨水泥塞可采用专用钻和取出器械或在股骨远端开窗取出。对于取出困难的股骨假体,可用大转子延展截骨或股骨剖开,或远端开窗取出假体,同时清除远端骨水泥。术中根据术前估计的髋臼,股骨干骨缺损类型分类行异体骨结万 方数据构或(和)颗粒状植骨,术中所用异体骨为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假体类型的选择依移植骨块大小及多少而定,基本原则为髋臼侧选非骨水泥假体,股骨侧选骨水泥假体。2.4术后处理及康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d,负压引流48h,2―5d行x线片检查了解假体位置,2~3周后指导患者功能康复锻炼。术后2~3周扶拐部分负重行走,12周后完全负重。2.5相关测量方法股骨前倾角和股骨偏心矩采用sakai等H1的方法;双下肢长度差异采用双侧髋关节正位片上小转子基底部到坐骨结节连线的距离。3结果30例(31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4个月,平均49.2个月,无感染或髋关节脱位发生,术中出现大粗隆下和柄远端骨折各1例,因骨皮质薄,骨质量差,1例靠假体本身固定,另1例用钢板固定,术后适当延长卧床或不负重时间,骨折分别于术后2、3个月愈合。术后患者双下肢等长或长度差小于1cm,股骨偏心矩、前倾角恢复至初次手术前水平,髋关节疼痛除2例外其余完全缓解,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veinthrombosis,DVT),1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损伤,4个月后自行恢复。至最后1次随访时HarTis评分由术前平均(24.31±16.28)分升至术后平均(81.33±7.48)分。按H枷s评分标准∞1:优16髋(90分以上),良10髋(80一89分),可4髋(70~79分),差1髋(70分以下),优良率为83.9%(典型病例X线片见图1)。4讨论4.1髋关节翻修的原因本组最常见的翻修原因为假体松动,假体松动原因很多,如骨质疏松,体重过重,活动量过大,假体不匹配和骨水泥的不良反应等。本组27例(28髋)无菌性松动,主要原因为①老年性骨结构本身衰变;②金属、聚乙烯和骨水泥磨损碎屑可继发各种噬细胞反应,分泌多种与骨吸收有关的分子,如白介素一l、NTF、PGE:和胶原酶,通过多种途径刺激破骨细胞进行骨吸收,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哺1;③假体型号不合适,假体设计缺陷或安装位置有误;④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选择大小不合适,无骨长入,骨水泥固定型假体使用技术失误,本组第1次手术时多采用第1代骨水泥技术。?394?圭国量鱼!Q竖堡!旦筮!!鲞筮!翅鱼!i坠』Q堕!唑鱼!!型坐!:』!!:!Q堕:!!!:!!:盟!:!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难处理的。本组3例为隐匿性迟发感染,一出现髋关节疼痛即来求医。经拍片及EsR、cPR检查后得到证实,立即收住院手术,故髋部无红肿及窦道,为早期发现的迟发感染。我们均采取I期髋关节翻修,彻底清创后立即植人假体,到目前无感染复发征象。但目前国际国内均二致认为Ⅱ期翻修较I期翻修效果更好,更可靠H一。人工股骨头置换有特有的并发症,即髋臼的磨损和股骨头的中心性脱位。如果股骨头大小选择不当,头臼间压力过大(主要是股骨距保留过多所致)可加速髋臼磨损,所以仅为年老、生活年限短的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2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分类及重建方法翻修术中,骨缺损多由骨溶解、应力遮挡效应及翻修术中取出假体时进一步破坏残存的骨质等所造成。在翻修术中了解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类型对于指导骨缺损的重建有重要的指导价值¨J。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骨缺损分类方法为AA0s推荐的分类系统‘2,3|。不同的缺损类型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I型多行异体骨结构型植骨,Ⅱ型多行颗粒状植骨,Ⅲ型则行结构性植骨加颗粒状植骨或用特制假体置换。本组遵循上述原则,通过观察发现压紧颗粒植骨优于结构性植骨,随访结构性植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吸收,分析原因可能为颗粒状植骨后再血管化及骨塑形过程快于结构性植骨。4.3人工关节翻修方法的选择需要翻修的病例,目前趋于一致的是在翻修术中采用翻修假体,国产、进口假体均能提供较好的性能,股骨假体选加长型骨水泥固定假体可靠,因需翻修髋关节,骨质疏松比较严重,非骨水泥假体植入后骨难长入,同时随着骨水泥技术的进步,多数学者建议股骨侧可用骨水泥固定,其远期效果令人满意【9]。髋臼侧假体一般选万 方数据图1患者,女,71岁④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1年出现假体松动⑥人工全髋翻修术后x线片Fi昏1Femalepatient,71-year―old遁)AvascularnecmsisoffbmoralheadaRe‘treatmentwithtotalhipreplacement,theX―myshowedpmtllesis100sing曲er11years⑥,I'llex-rayshowedrevisionalDrothesis择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骨缺损采用植骨后(结构性加颗粒状植骨)能较好解决假体的稳定性。本组病例到随访时髋臼经翻修后均稳固、无松动,植骨均愈合,是一种疗效满意的方法。翻修技术要求很高,对于复杂病例必须拥有完整翻修器材及翻修假体,充足的骨源,一定要认真对待。本组疗效确切,全部病例无严重大块骨缺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一旦出现症状,x线片有松动,即应尽早手术。参考文献1MadeySM,CallaghaIlJJ,0lejniczaI(JP,eta1.Charnleytotalhipanhro-plastywithuseofimprovedtechniquesofcementing.Theresuhsafteraminimumoffifteenyearsoffollow―up.JBoneJointSu瑁(Am),1997,79:53搿.2M肌rerSG,BaiherAG,DicesarePE.Recontnlctionofthe岛ledfemoralcomponentandpro】【imalfem眦lbonelossinrevisionhipsurgery.JAAOS,2000,8:354-363.3仉建国,翁习生,邱光兴.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252-253.4SakaiT,SuganoN,NishiiT,eta1.0Ptimizingfemor8lallterversionandoffset甜tertotalhipar【}lmplasty,usingamodularfemomlnecksystem:Anexperimental咖dy.J0血叩Sci,2000,5:489494.5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股骨头缺血坏死专题讨论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4,32(9):545-550.6王美振,陈晓亮,陈伯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例分析.中华骨科杂志,2001,21(12):739-740.7HaddadFS,Muirhead―AllwoodSK,M粕ktelowAR,eta1.’rwo―stageun―cementedrevisionhipanhroplastyforinfectioll.JBoneJointsurg(Br),2000。82:689期4.8GarbuzD,MorsiE,Moh锄edN,eta1.ClassmcationandreconstIuctioninrevisionacetabulara曲mplasywithbonestockdeficiency.Clin0r_th叩,1996,324:98―107.9M础ngJB,mtterMA,KeatingEM,eta1.Impactionbone一驷mngbeforeinsertion0fafemor8lstemwitIlcementinrevisiontotalhip戤tllroplaty.Aminimumtwo_yearsfollow―upstudy.JBoneJointSurg(Am),1997,79:1834―1841.(收稿日期:2005―11一15本文编辑:王宏)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陈述祥, 丁林坚, 刘红光, 赵崇达, 司徒坚, CHEN Shu-xiang, DING Lin-jian,LIU Hong-guang, ZHAO Chong-da, SITU Jian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00中国骨伤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8次 参考文献(9条) 1.Madey SM.Callaghan JJ.Olejnicza KJP Charnle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use of improvedtechniques of cementing.The results after a minimum of fifteen years of follow-up 19972.Maurer SG.Baiher AG.Dicesare PE Recontruction of the failed femoral component and proximal femoralbone loss in revision hip surgery 20003.仉建国.翁习生.邱光兴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期刊论文]-中华骨科杂志 .Sakai T.Sugano N.Nishii T Optimizing femoral anterversion and offset after total hiparthroplasty,using a modular femoral neck system:An experimental study 20005.《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股骨头缺血坏死专题讨论会纪要[期刊论文]-中华外科杂志 .王美振.陈晓亮.陈伯华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例分析[期刊论文]-中华骨科杂志 2001(12)7.Haddad FS.Muirhead-Allwood SK.Manktelow AR Two-stage uncemented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 forinfection 20008.Garbuz D.Morsi E.Mohamed N Classifi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revision acetabular arthroplasywith bone stock deficiency 19969.Meding JB.Ritter MA.Keating EM Impaction bone-grafting before insertion of a femoral stem withcement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ty.A minimum two-years follow-up study 1997 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申永秀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本组1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5.6岁(54~76岁).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1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翻修原因:3例为感染性松动,余均为无菌性松动.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2~3年3髋,8~10年12髋,10~15年3髋.翻修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假体,国产6例,进口12例.X线评价包括翻修前骨缺损,翻修前后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前倾角.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结果 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年,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基本等长,偏心距,前倾角,颈干角恢复至初次手术前水平,术后3~4个月均完全负重,髋关节疼痛除1例外其余完全缓解,至最后1次随访时,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6%.无感染及髋关节脱位发生.结论 翻修的常见原因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和感染性松动;髋关节翻修是一种近期疗效满意的方法 .2.期刊论文 郝立波.王岩.周勇刚.李静东.唐佩福.王继芳 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置换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目的]总结髋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技术重建骨缺损的病例,分析临床及X线片结果,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共4例5髋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重建感染的髋关节,平均随访14.5个月,对临床结果进行Harris评分,并对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截至最后1次随访,所有病人均无感染迹象.Harris评分术前平均25.75分,术后平均82.75分,平均改善57分,肢体长度平均矫正3.1cm,术后优良率为50%.所有病例正侧位X线片上均未见假体移位、下沉,无透光线,股骨侧无股骨距处骨吸收.3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包括股骨假体穿出、脱位和外展肌无力.[结论]在髋置换感染的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植骨重建是一种比较安全和可行的方法,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感染控制结果和功能结果,但是该方法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长期的学习过程.3.学位论文 朱光辉 DHS定位器结合术前X线测量在无柄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近期效果评价 2008目的:利用DHS定位器结合术前X线测量方法对不规则股骨头病例进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并评价其近期效果。方法:对19例纳入研究范围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用改进不规则股骨头中心钉定位方法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第1年间隔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包括功能评价及X线评价。①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价标准。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②X线评价: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记录按Busse分类的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按Ficat分类的术前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假体侧及对侧的颈干角、按Brooker分类的异位骨化分级。③对术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必要时给予翻修手术。
结果:19例患者平均随访6~21个月(16±4.5月),疗效满意。总的优良率为94.21%。①患者术后功能评价结果:随访过程中,21髋(100%,21/21)髋关节仍在原位,18例患者(94.7%,18/19)疼痛减轻或消失,15例(78.9%,15/19)患者可以侧卧于手术侧;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0.7±13.7)分,术后Harris评分平均(75.8±11.8)分。术前Harris评分和术后Harris评分有显著差别。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2.0±1.8)分。15例(78.9%,15/19)不需要疼痛治疗,3例(15.8%,3/19)偶尔需要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止痛,1例(5.3%,1/19)长期需要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止痛。②患者X射线评价结果: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情况:4髋有2度的退行性改变9髋有3度的退行性改变;术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情况:4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2个处于3期,2个处于4期;术后6个月非手术侧的颈干角是(130.6±6.2)°。手术侧的颈干角是(135.1±4.4)°。异位骨化分级情况是:2髋出现异位骨化,其中1髋有1度的异位骨化,1髋有2度的异位骨化。③翻修手术情况:1例(5.3%,1/19)患者因术后的疼痛没有缓解1年而进行了翻修,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股骨近断骨质保存完好,翻修时使用有柄的假体比较容易。患者术后顺利康复。④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无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不良事件及并发症。
结论:1.将DHS定位器结合术前X线测量应用于股骨头不规则的无柄髋关节置换,能准确进行中心钉定位,手术操作简便。
2.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近期效果满意。4.期刊论文 刘时麟.唐六一.袁加斌.庞健.吕波.魏丹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74年~1991年对2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髋人工关节置换,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150例,全髋关节置换114例.术后因假体松动、下沉、脱位,髋臼磨损等原因,引起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而行翻修术15例,翻修率为5.7%,翻修时间为术后5年~16年,平均7.4年.翻修手术为人工股骨头再置换术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翻修术后随访2年~6年,平均4.7年.按Jacobs法评价,优11例,占73%;良3例,占20%;可1例,占7%.翻修原因主要与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髋臼软骨切取不彻底,臼窝太浅,植入假体时存有血迹等有关.5.会议论文 周乙雄 人工全髋翻修术 2008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假体松动的病例越来越多见,假体的松动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伴严重骨缺损的高难度全髋翻修术成为关节外科医生头疼的问题。解决骨缺损的问题是翻修手术的重要环节,也是翻修手术的难点。本文介绍了髋臼翻修的方式,分析了股骨翻修的分型和方法。6.期刊论文 高辉.吕厚山.GAO Hui.LV Houshan 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比较一期翻修与二期翻修的随访结果. 方法
1999 年1月 -2005年12月,收治1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男 10 例,女5例;年龄 54~71 岁.左侧8例,右侧7例.初次行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全髋关节置换9例.术后1个月感染6例,6个月感染9例.患者体温均正常,周围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多核细胞计数正常,血沉 34~80 mm/h,平均 61 mm/h,C 反应蛋白 11.7 mg/L ( 5.4~21.0 mg/L).术前Harris评分25~40分,平均33分.X 线片示患者股骨均有不同程度骨膜反应及骨溶解,假体柄有松动.前次手术距本次翻修术 1~41 个月,平均 7.3 个月.细菌培养提示11例阳性,其中8例为表皮葡萄球菌,2 例为大肠埃希氏菌,1 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纯清创或采用庆大霉素骨水泥一期翻修术 10 例,二期抗生素骨水泥假体翻修术 5 例.术中采集脓液或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术中细菌培养结果与术前一致.病理学检查示均为炎性肉芽组织生长,并有大量多核细胞浸润.翻修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12~37个月,平均19 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14例髋关节疼痛消失,1 例行走时有轻微疼痛但不影响行走.Harris评分为 79~92分,平均 84.2 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X线片示假体固定可靠,无明显松动迹象及骨溶解发生. 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只要诊断明确,处理得当,一期翻修与二期翻修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7.期刊论文 李静东.郝立波.王岩.周勇刚.唐佩福.王继芳 临时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目的]报告本院近年来采用Link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初步经验,探讨感染二期翻修中占位器的选择.[方法]采用Link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治疗的8例9髋感染病例,术后每隔3个月随访1次,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3~22)个月,髋关节翻修重建病人的Harris评分平均为82.4(65~98)分,较治疗前平均改善48.8分,感染控制率为87.5%.术后功能优良率为60%.[结论]Link 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作为一种感染治疗中翻修间期使用的占位器,在感染控制和功能结果方面,能达到其他占位器的水平.在使用这种占位器的同时应用灌注冲洗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8.学位论文 穆罕默德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与预防 2008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失败病例,分析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为预防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误,维持长期的假体稳定和良好功能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调查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55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翻修的病人资料,总结患者的原发疾病、翻修原因、Harris评分等,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u检验及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Mann―Whitney精确概率法。
结果:1.翻修术后41例获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因年龄大,身体情况不允许他们行走活动,其余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2例老年人因肝、心血管病死亡。12例失访。至随访截止时未出现感染、脱位及松动等并发症,功能满意。翻修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3分,术后随访平均为84分。2.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u检验,本组发现:假体类型为骨水泥的翻修时间间隔比非骨水泥的长,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翻修原因中假体松动与假体脱位相比,时间间隔长一年的比短一年的更容易发生假体松动,发生危险性是假体脱位的1.523倍;而假体下沉与假体脱位相比,时间间隔长一年的比短一年的更容易发生假体下沉,发生危险性是假体脱位的1.601倍。经过单因素筛选,按照a=0.05的水准,时间间隔有统计学意义。4.经linear regression分析Hanis评分,有影响的因素有年龄(F=20.117,P&0.01),R2=0.514,Rad2=0.489,当术前Hawis评分相同时,年龄每增长一岁,术后Hards评分减少0.212分,当年龄相同时,术前Hawis评分每增加一分则术后Harris评分增加0.901分。5.用配对t检验分析Harris评分术前和术后,p&0.001。按照α=0.05的水准,Harris评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评分高于术前。
结论:本组翻修原因主要有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和假体脱位。分析翻修原因提示随着时间的延长需要进行翻修的危险性增加;且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比非骨水泥固定假体时间长和较稳定。因人工关节翻修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前必须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对关节情况、局部软组织条件、肢体肌力和短缩情况等做术前评估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根本。9.期刊论文 王兴中.何维英.童培建.Wang Xingzhong.He Weiying.Tong Peijian 延长转子截骨在股骨假体翻修中的应用 -中医正骨)对运用延长转子截骨加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行全髋股骨侧假体翻修的12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2年,平均21个月.X线检查证实随访期间股骨侧假体术后未见明显的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股骨未见骨吸收、骨溶解,截骨块于术后6个月左右均愈合.术前Harris评分48.4±7.5,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9.3±8.1,术前后比较P<0.01.表明该方法显露充分,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股骨侧假体翻修的方法.但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并潜在截骨不愈合、移位及截骨片骨折,故不宜常规选用.10.期刊论文 孙立春.路永涛.刘雪梅.于海滨.童淑萍.刘峰 半髋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翻修 -中医正骨)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普及和发展,部分人工髋关节假体寿命的相继结束,其翻修术逐渐增多.这已成为关节外科医师面临的严重课题,有人把翻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93等内容。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原因分析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原因,确定疼痛是由于全髋关节置换失败引起的,针对 原因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翻修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 6页 1财富值 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护......2h后病人在 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带管送入ICU血气分析pH7.143、 PCO248.1...   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损伤原因分析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损伤原因分析 股神经损伤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  龙源期刊网 .cn 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损伤 原因分析 作者:李雷明 李庆恩 林丽 冯洪军 来源:《医学与法学? 综合版》20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 doi:10.3969/j.issn.12.06.115 ?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经多年的发展,因缓解髋关节疼痛和改善髋 关节行走活动功能...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 29人阅读 2页 1.00 髋关节假体置换翻修的...  髋关节翻修术若干问题探讨(裴福兴) 髋关节翻修术若干问题探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华西医院回顾 306 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 53%,人 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   2014教师资格材料分析辅...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 6页 1下载券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 5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