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少林黄帝内经曲黎敏讲座一指禅气功l至9节热身法,舌头是否顶住上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功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功法热身法治疗关节炎、腰腿痛
郝明志医生信息页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功法热身法治疗关节炎、腰腿痛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我国福建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它历经数百年十几个朝代的提炼、充实,成为武林界推祟的上乘功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林静功,而是一种包括动功、静功、“竞技”、“技击”等功法的独特门户。“内劲一指掸”功法繁多,训练方法也奇特。训练中虽不强调入静和意守,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先后次序,要求特别严格。它能疏通经络,调理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从而起到防病祛病,健身延年,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坚持练此功法,功底随时间而深厚,不仅可以“外气内收”,积蓄“内劲”,而且可以“内气外放”,为患者导引治病。
“内劲一指禅”的“内劲”,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是蕴藏在人体内的潜力,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禅”,是梵语,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指”,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必须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有系统、有规律的扳动和按动的锻炼。十指和十趾,分别为人体十二正经的起点或末端,手指的扳动和脚趾的按动,不仅可以积蓄“内劲”,调节释放“内劲”,而且还简便易学,可以缩短练功时间,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热身法“热身法”是本功法练功时的一套准备动作。是从“心意六合拳”的精碎中总结出了摇、摩、转、压、提、拉、搓、曲、磨丹田等一套动作,并把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使之既可作为练习本功法之前的准备动作,又可成为一套独立的体育医疗方法,名为“热身法”或“丹田功”。“热身法”在动作形状上模仿“心意六合”十大形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在步法上有虚、蹬、前、后、鸡、熊步等基本步型。锻炼时要求动作协调,配合呼吸,做到既不松软飘浮,又不僵硬呆板,而是灵活自然,轻松自如,两眼平视,炯炯有神,周身充满力量。下步有力、敦实,象棵苍松,显示出很沉稳的气度。本功法呼吸和动作相配合的基本原则是:“开吸合呼,升吸降呼”。第一节 摇膀子–摇丹田预备姿势:右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前弓步;右手在右膝外侧,掌心向前,手指并拢;左手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并拨,指尖朝前,叉腰;头颈正直,目视前方(图1)。动作:右手臂向前上方绕环至肩上时,掌心外翻向后,同时转腰带动手臂继续向后下方绕环,经体侧复原(图2)。手臂成车轮状旋转一圈为一次,一般做20次。右侧做完了再做左侧,要求同上,全做完了恢复直立。要求:动作时手臂要伸直,速度先慢后快,目视前方,上身保持正直;腿保持弓步,重心乎稳,脚跟不拾起,自然呼吸。功用:’打开“极泉”穴、“章门”穴、“京门”穴;活利关节,疏通手三阴、手三阳经络,对防治肩周炎、骨质增生等肩部疾患有疗效。歌诀:摇臂好似车轮转,风云漫舞肩臂旋;活利关节疏经络,肩臂疼痛可愈痊。第二节 摩肩–摩丹田预备姿势:左脚向左分开,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向左转体90度,同时屈膝下蹲;右肩在前下沉,重心偏左,右臂自然下垂于两膝之间;五指松直,拇指朝内,掌心内转向右;左手置于左腰胯后外侧,掌心朝外,头颈正直,目视前方。(图3)动作:右肩带动肘和手直线向上拎起(似从井里打水上拎状),屈肘过头顶到最大限度,顺势向右转腰,带动胯、膝、踝关节向右转动,右手背经腋下沿右背部下行至右腰胯后外侧处,掌心向外;同时左肩下沉,向右转体至最大限度,左手背沿左腿后侧下行,再前移到两膝之间,五指松直,拇指朝内;掌心内转向左,左臂自然下垂于两膝之间(图4);重心偏右;再似右臂那样上提,并顺势向左转腰,带动胯、膝、踝关节向左转动。一般左右各做20次,恢复直立。要求:动作时注意保持头、颈、脊柱中正,目视前方,肩、肘、腕、胯、膝、踝各关节同时转动,但脚不移动,自然呼吸;手上提、下行时动作要协调。功用:活动六大关节,故又叫通“六关”(即肩、肘、腕、胯、膝、踝)。它不仅能促进气血流通,对关节痹痛、腰背酸痛有防治作用,还能内练五脏——又叫练“内五行”(即心、肝、脾、肺、肾),即通过腰部及各大关节的转动,各内脏器官也得到有节奏的牵动和按摩,因此,对腹胀气滞、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患尤为有效。摩肩动作,是模仿“心意六合”拳的熊形,练习它可为以后练行功打好基础。歌诀:摩肩形似熊走路,导引五脏和六腑;活利关节通经络,祛病延年身心舒。第三节 猫洗脸–转丹田预备姿势:左脚向前方跨出半步,成左前虚步,右腿屈膝下蹲,重心在右腿上,以腰为轴,右肩向左转90度;右手掌心向内,手指朝上,距左“太阳”穴10公分处,成保护状;左手掌心向内并屈肘向后方拉足,护于左腰际;头颈正直,目视前方(图5)。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右肩向右转动90度,右手掌随势下行似“猫洗脸”状,经左胸腹划弧至右腰际,右肘向后方拉足成三角形,手心向内成护腰状;同时左肩亦随之向前,左手掌心向内、向上划弧至右“太阳”穴处(图6)。两手象“猫洗脸”似地频频在左右面部成圆形轮番转动20次;换成右前虚步再做20次,后恢复直立。要求:动作时注意保持上身正直,上虚下实。以腰带肩,肩随腰转,手随肩转,收腹提肛,自然呼吸。功用:本节动作对内脏有按摩作用。仿生于猫洗脸,可活动带脉,同时对肩周炎、腰扭伤等疾患有防治作用。虚步站桩的练习,有助于增加下肢的力量,为以后锻炼提高功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动作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用于技击则有防身进敌之功。歌诀:虚步站桩转丹田,形态模拟猫洗脸;收腹提肛前虚步,防治腰扭肩周炎。
第四节 恨天无环–压丹田预备姿势:直立。动作:右脚向前跨半步,屈膝,同时右手五指并拢经右耳向上将臂举直,使右肋全部伸张开,似手风琴样地拉足,左手掌心向下,随势置于右肘下作保护右肋势。同时用鼻吸气①(图7)。接着,右手成鹰爪用力抓物势,卷掌成拳,直线向下猛拉至拳与肩平,好似抓住“天的环”,把天拉下来一样,肋骨此时就像手风琴似地合拢,同时两腿用力蹬直,挺胸,顶住上面向下挤压的力,使内脏受到上下两个力的挤压作用,左手护右助,并用口迅速呼气(图8)。要求:手臂上举尽量伸直,下拉时要迅速有力,动作要清楚,一下一下地不能拖泥带水,动作过程中身体要保持正直,目视前方,右手右脚做完了即换左手左脚,重复交替进行,左右各做7次,恢复直立。功用:锻炼“内五行”。通过上下肢肌群的相对力、腹肌的收缩以及深吸气后的突然快速呼气,使隔肌得到大幅度运动,从而扩大肺活量,增强胸肌、背阔肌、肱二头和腹肌的劲力,并对减肥(皮下脂肪)有成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注意:高血压和内脏下垂及肝脾肿大患者宜轻做。歌诀:举手护肋竖丹田,恨天无环“顶、压”劲;排除浊气身舒展,久练气顺体太平。第五节 野马奔糟–提丹田预备姿势:成立正势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两臂伸直在左腿上方,十指松直,手背相靠,上身倾向出腿方向,目仍视正前方(图9)。动作,两臂随掌心向下、向侧后方拉至最大限度,同时用鼻吸气,重心随势后移,右腿屈膝,左腿伸直,上身后仰(图10);两臂继续下行,两手由掌变拳,经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冲提,同时用口顺势短促呼气有声,上身也随势前移,右腿用力蹬直,但脚不离地。两拳眼向外翻转,左拳在前与眉齐,右拳在后,靠近左手腕处与鼻平。头颈正直,目视正前方(图11)。做完7次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次,而后恢复直立。要求:在两臂后拉至最大限度时,前腿要伸直,与上体、头颈成一直线;冲拳后,头颈、躯干与后腿成一直线。功用:加速吐故纳新(调息)。对治疗肺气肿、胸膜粘连、肠粘连、胃下垂、肾下垂等疾患有疗效。通过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肘、肘推手连贯动作的导引,以提升中气,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下肢、腰背和上肢的劲力。本动作有较大的技击实用价值。注意:高血压患者禁忌。歌诀:野马奔槽气门开,收腹提肛暖气海,肺与腹腔活量大,血压高者慎重来。
第六节 扁担–拉丹田预备姿势:左脚向前跨出半步,两脚尖朝前,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臂自然下垂。动作:向右转体90度,掌心向上,两劈冉冉向上成侧平举(扁担式),左手臂在前,右手臂在后,转颈目视有手“劳宫”穴,同时吸气;两手翻掌向下划弧,下落于大腿两侧,重心下降并随势屈膝,向左转体至最大限度,随即直立,两臂平举,掌心向上,右手臂在前,左手臂在后,并转颈目视左手“劳宫”穴,同时呼气(图 12)。做完10次后,右脚在前,再做10次,然后恢复直立。要求:两脚站立要稳实,转动时不要移动;动作要缓慢、协调、柔和,上身转动要以腰为轴,头随上身转动;两臂前后乎举,一定要象“扁担”那样尽量做到与肩成“一”字水平,两臂不能高举过肩,或低垂倾斜;头颈一定要转动,目视后掌“劳宫”穴。功用:颈椎、腰椎,为人体枢纽,经常练习本节转腰回顾动作,可使督脉、任脉、带脉通畅,脊柱灵活,增强平衡性。对眩晕症、咽喉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椎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展臂扩胸动作,可使上下肢肌肉放松,血压降低,所以本节动作对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胸膜粘连、肺气肿等疾患也有一定的作用。歌诀:肢体放松前后步,颈腰后转手平举;脊柱灵活通带脉,诸多疾患皆可去。第七节 搓草绳–搓丹田预备姿势:立正势。左脚顺脚尖方向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左手掌心向上置于左膝上,右手合左手上,手指松直,头颈、腰、背均自然放松(图13)。动作:收腹提气,右手用内劲沿左臂内侧向上提至左肩,再经胸前至右肩上,同时用鼻吸气(图14);接着,右手再沿原路线下搓复原,同时用口呼气。上提下搓各一次为一遍,做完7遍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遍,然后恢复直立。要求:上提时上身随势向侧后转动、扩胸,手尽量上提至肩上,前腿随势伸直。后腿略屈;下按后上身和两腿随之恢复原势;上下搓动时两脚均不得移动;一提一搓走内劲,气贯五指;呼吸要细、匀、深、长。功用:本节动作又称“吐纳功”,一提一搓走内劲,有疏通手三阴经和壮大脏腑之气的作用。通过细、匀、深、长的呼吸,吐尽浊气,纳入清气,故又称为“调息功”,可增强肺部和机体f的气体交换功能,提高血液的含氧量,保证了对大脑和各脏腑器官氧气的供应,进而可消除脑部的瘀血现象,振奋神经系统机能。本动作的前俯后仰,对腰、腹、肩、背也是良好的锻炼。歌诀:一堤一搓走内劲,深细匀长当记详;疾病可防身体健,吐故纳新元气壮。第八节 乌牛摆头–曲丹田预备姿势:直立。左脚向左侧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腿之间,目视前方,右手背贴近右腮,左臂在体前伸直,掌心朝下护挡(图15)。动作;屈右膝,左腿蹬直,重心右移,同时上身向右下侧倾倒至最大限度、吐气(图16);随后立直身体,同时吸气,右手经胸前换成护档掌、左手经胸前向面部划弧,手背随势贴近左腮;重心左移,上身向左下侧倾至最大限度,屈左膝,右腿蹬直(同图16,方向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各做7次,恢复直立。要求:上身侧曲时,不要前俯后仰,头颈、躯干和腿成“拱形”曲线;目视前方;立直身体时用鼻吸气,侧曲时用口呼气。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做。功用:本动作以较大幅度的左右侧弯运动,更好地加强腰腹背部、脊柱、肌肉韧带的锻炼。“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腿”,故本埈有外健腰腿、内固肝肾之功,也属武术防护技击法之一。歌诀:乌午摆头幅度大,心血管病莫练它;;速度快慢量力为,内健肝肾外腰胯。
第九节 磨豆腐–磨丹田预备姿势:立正势。右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右前弓步,右手掌心朝下,五指松直,置于右胯前10公分处;左手拇指朝后,另四指朝前叉腰,头颈正直,目视右手“外劳宫”(图17)。动作:右手向左→向前→向右→向后成推磨状水平划圆至右胯前(图18、19);腰随势转动,先向外转再向内转,各划圆5次。换手、换脚后,同上再各做5次,然后恢复直立。要求:全身放松,动作要缓慢、柔和,上下协调,呼吸自然;划圆要平稳,手平带脉,目视“外劳宫”。功用:本节动作有启动带脉、平肝顺气和平衡阴阳的功效。它也是为实现“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打基础的必不可少的锻炼项目之一,可单独在花本丛中或空气清新之地反复做,持之以恒者,必将受益无穷。歌诀:弓步旋膝来推磨,轻松缓慢“得气”多;启运带脉作用大,平肝顺气益于我。“热身法”整套动作锻炼至此,周身会微微出汗,掌心会有不同程度的胀、麻、冷、热之感,神清目明,筋骨柔软,关节灵活,实为全身气机通畅之征,为在马步站桩后能尽快地进入“气功态”创造良好的条件。
福建省肿瘤医院 介入治疗科 郝明志 发表于
给郝明志医生留言:
郝明志 医生已经开通了网上咨询服务,并提供以下咨询方式(保证及时回复):
详细情况请。您也可以直接给郝明志医生留言(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留言)。
给郝明志医生的留言列表
&&&&juwhangeitsq&& 00:00
提问:肺癌用介入疗法还是伽马刀治疗那个副作用小 他身体不好白细胞少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76岁 去年5月检查肺部有阴影 今年7月确诊为肺癌 身体不怎么好 白细胞少在沈阳肿瘤医院确诊的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吃中药 不咳嗽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介入疗法 和伽马刀那个副作用小 那个效果好
医生回复:&&&&&&&& 00:00
根据肿瘤大小、分期才能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efu3666jin&& 00:00
提问:肝病
以下严重不?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昨天肚子疼,突然暴发的,肚子上方整个都鼓起来了,硬硬的。一按就疼。 做了彩超显示如下:急诊条件下行超声检查:肝脏增大,右肝内探及一高回声团块,大小约9.4乘8.7,边缘尚规则,内回声不均,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左右肝内另探及多个高回声团块及结节,大者合,分界欠清,CDFI示其内可 血流信号。大者约2.7乘2.3(左肝),4.3乘3.8(右肝),4.4乘3.2(右肝),团块互相融合,分界欠清,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肝内血管受压,走行不规则 胆囊大小正常,壁增厚,厚约0.5,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CDFI:其内未见异常血流。胰腺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CDFI:其内未见异常血流。 恩恩…脾胀大小形态正常,脾门处脾厚:3.7,长:9.2,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脾门部脾静脉不宽。CDFI:其内未见异常血流,
超声提示:1、肝Ca,2、胆囊壁增厚,3、腹腔积液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医生回复:&&&&&&&& 00:00
肝癌可能,无外科手术指征,是否可行介入治疗仍需进一步肝功能等检查才能确定
&&&&xia4940omumu&& 00:00
提问:(良玉,你好:搜到你信息后即向你求助。)乙肝抗病毒治疗失败,肝功久治不能正常。
所患疾病:
慢性病毒性乙肝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去年6月份体检出乙肝大三阳(前年体检两对半正常),7月末作肝功检查:ALT/AST升高,吃药一个月,再查肝功,不将反而略升,DAN检测为10的6次方。9月份开始抗病毒治疗:1个月的阿德福韦酯,降了10倍;7个月的拉米夫定,前四个月降了10倍,后3个月不降升了1倍;改服1个月的替比夫定,无效。病毒如初,转氨酶很高!停服抗病毒药后,近两个月肝功久治不下。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抗病毒期间肝功一切正常,抗病毒失败后,吊针,吃药,打针均不理想。
今日生化报告:ALT347;TB/CB
23.7/13.7;AST237;ALP146;YGT251;TBA47.2;PA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恳请抽时间回个电话。
医生回复:&&&&&&&& 00:00
抗病毒治疗不规范
&&&&xmtherr520&& 00:00
提问:这种情况是否要穿刺确认?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这种情况是否要穿刺确认?
患者年龄:53
患者性别:男
日 发现左锁骨淋巴结肿大,经活检化验结果为淋巴转移性腺癌。
做B超,OK;血检 OK;
平扫+增强CT(部位: 胸部、上、下腹部CT)如下:
影像表现:双侧胸廓对称。左肺下叶背段见肿块影,边缘分叶毛刺,大小约3.2cm,中央见大片低密度区,增强后环状强化,邻近胸膜增厚,余两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气管居中,主气管、支气管开口通畅。左锁骨上、纵隔内气管前、主动脉窗,隆突下及左肺门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腔未见积液。
诊断为: 胃MT伴左肺结节病病例,胃癌根治术后,左肺下叶背段MT伴左锁骨上、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转移,结合病史肺原发可能性大。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09年4月曾做过胃癌根治术,当时分析为 胃黏膜癌,有少量印戒细胞癌。
另外病人在2008年体检的时候曾发现肺部阴影,经过1周的消炎处理,阴影未有变化。亦曾在2009年手术时候对比过未有变化。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现在决定化疗
现在医生说 让我们做肺穿刺来确定用药,给出了3个治疗方案
1、艾素 肺胃都可兼顾;
2、力比泰 进口的 针对肺
3、普来乐 国产的 针对肺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请问的是,由于病人不知道自己病情,且身体体质较差,万一知道了,病人会经受不住打击的!是否合适肺废穿刺?如果不做肺穿刺,是否用医院推荐的艾素?艾素的副作用大吗?
医生回复:&&&&&&&& 00:00
通过肺部病灶穿刺确定是胃癌还是肺癌,很必要
&&&&pcf1g10-08-28 00:00
提问:肝癌一年,胆汁无法排除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女,28岁,此次病情:全身泛黄
痒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在济南肿瘤医院介入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针对目前的情况您能否给一些治疗建议
医生回复:&&&&&&&& 00:00
缺乏详细资料,无法给您建议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juwhangeitsq 给留言
提问:肺癌用介入疗法还是伽马刀治疗那个副作用小 他身体不好白细胞少
患者 efu3666jin 给留言
提问:肝病
以下严重不?
所患疾病...
患者 xia4940omumu 给留言
提问:(良玉,你好:搜到你信息后即向你求助。)乙肝抗病毒治疗失败,肝功久治不能正...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朝阳区建华南路17号三层307室 公司总机:010-691278少林一指禅功法的的一些问题回答&&马兰瑞编写
练本功有什么样的时间、方向、地点的要求吗:
少林内经一指禅扳指(趾)功法的的一些深入胡吉甫 刘根火问题的回答
练本功有时间、方向、地点的要求吗?刮风下雨能在室外练吗?
  答:一般讲,气功训练对时间、方向、地点均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古人提倡子时练功等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认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起居,环境与古代人有很多不同,习者不应生搬硬套,否则弄巧成拙。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初练阶段重在练马步站桩基本功,不必强调时间、方向、地点。随着练功的深入,白天应清晨训练,且面向太阳,无太阳时面向南。晚上9~11点,即睡觉前训练,面向月亮。室外训练宜有花草树木空气含氧气高的早晨阳光1-2小时后的时间进行。室内训练应注意空气流通,但忌风口。刮风下雨,应在室内。
五、扳动手指时记次数算不算带意识?
  答:人的行为都受大脑指挥,是一种意识,正如人吃饭,走路都受意识控制一样。但这种意识与长时间地意守身体某一部位意义有所不同。故扳指时记次数不能算带意识。
  六、所谓不用意识,是否对在练功时产生了气团感也不予理采呢?
  答:练功时产生的气团感是得气的反映,这种感觉必然会反映到大脑。对这些感觉可给予一定的体会,但不宜过度追求和意守,否则失却本功在自然状态下达到经络自然打通的意义。
  七、马步站桩是否越低越好?
  答:是的!站桩角度越低对双膝神经的刺激就越强,真气的产生就越多,对人体各部份的调理和调整作用就越明显。角度低还能增强外气内收的能力。若如能站到大腿平面与身体成90度最佳,连续半小时者则功力倍增。初学者因腿力不足,下蹲太低会导致上身各关节和腰腹部更紧,故应循序渐进为好。
一、“少林内劲一指掸”无须意守其意义何在?
  答:千百年来,凡练气功都讲究用“意”,然本功在练功时和发放外气时均不用意念。本功着重马步站桩,手指扳动和自我导引等功法训练,它强调姿势正确,穴位对穴位,是古代少林寺独门练功术,历来无文字记载,不外传,全凭师徒间的口授身教,故鲜为人知。其意义是:随时随地都可练习,不受地点限制,环境干扰,无偏差,无副作用;且能在较短时间内起到疏通经络,治病强身的功效,并能不同程度地发放外气。功力深厚者可将内气发放于外为人治病。
练马步站桩基本功,我认为必强调手型,以五梅花瓣新型掌,气感强,很易产生手感在自然状态下达到经络自然打通的重要意义。马兰瑞编写
少林内经一指禅扳指(趾)功法的的一些深入胡吉甫 刘根火问题的回答:08-08-06
13:43& 发表于:胡吉甫 刘根火《气功论坛》
一、扳指(趾)功法
扳指(趾)功法是少林内经一指禅独特的有意念的练功功法,是本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到达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
扳指(趾)功法在其他练功方法中是罕见的,谓之独特;它是在站桩的过程中,按一定的指(趾)法规则扳动手指(脚趾),是有意念的;少林内经一指禅由桩架、扳指(趾)、导引三部分组成,扳指(趾)是其中之一;通过扳动手指(脚趾),调动内气的流动,疏通经络,加速内气的增长,是到达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
二、练习扳指(趾)功法的前提
王瑞亭老师的著作中,在马步站桩后接着介绍了两套扳指(趾)法;姚金圣老师的著作中把马步站桩(高姿)和两套扳指(趾)法作为初级功法,将罗汉桩与其他的扳指法作为中级功法;徐鹤年老师将扳指法作为高级功法。其说法不一。但从“通过扳动手指(脚趾),调动内气的流动,疏通经络,加速内气的增长,是达到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来说,应该是先通过站马步桩积聚内气,在疏通经络的基础上调动内气流动,才能达到治病及加速内气增长的目的。
(1)按照徐鹤年老师的说法,扳指法是内经一指禅的高级功法,必须要有一定的内气基础才能用于练习,否则是徒劳的。虽然人们活动手指的机会很多,但不是练功的手指活动是不会增加内劲的,譬如弹钢琴之类的活动,要扳动大量次数的手指,却不可能练出内劲功夫。少林内经一指禅运用特殊的桩架形式,加之气功师的布气导引法,练功者只要经过半年以上的桩架习练,经筋之力就会有所增强,脏腑对内气的承受能力就会有所改善,桩架在一段时间内就不会变形,内气就会随之产生,此时再配以适当指法,对练功者促发内气,加大力量,调顺十二经脉,增长内劲是有益的。因此,初练者不宜急于求成,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见到指法就练,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产生偏差。即使到了习练扳指的时候,初练者最好在气功师指导下进行,以便随时纠正错误。平时摆架时,不要胡乱扳动手指。个人认为:
加拿大菲尔海公司主办并邀请刚从美国开完巡回演示会的中国著名气功大师李纪星大师
1.从“通过扳动手指(脚趾),调动内气的流动,疏通经络,加速内气的增长,是到达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来说,应该是先通过站马步桩积聚内气,在疏通经络的基础上调动内气流动,才能达到治病及加速内气增长的目的,否则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木之林。站桩好比道家功法筑基,初练者应以站桩为主;
2.一套扳指法至少要四、五十分钟,在扳指前、后要各站马步桩五分钟,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小时以上。所以扳指的前提是站桩时间达到一小时以上,才能练习扳指法。
我学一指禅功时已经跟了两位师长,已经能够发气。是老师手把手教的一指禅,老师叮嘱:三年之内不得与他人发气治病。现在想来,老师是真心爱护弟子,主要是积聚,避免损耗。当前网上有些人练此功造成虚脱,也许与练功不得法有关。关于早扳指还是晚扳指好问题,个人认为晚扳指好。只有经络通了(这里区别于常人的经络通畅),身体各部在站桩后调理好了,才能很好的调动内脏的气机。如果身体某个脏腑虚弱或有毛病,扳指调动该脏气机,气衰血衰,越调越衰,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扳指是在练一指禅多年后,并且大多数主要的桩架都练到家进行的。所以,扳指时与所属脏腑相通。记得在87年,老单位有位青年电工患乙肝,同我一起学练功。为不影响其练功,我就扳指。他感到我扳拇指时,肠子在动。我特地试了常速扳和快速扳,均是如此。我想,拇指是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故大肠-肺出中府到肩胸-手臂-拇指。
三、手指扳动时间和动作要领
1.手指扳动时间
现在扳指的动作版本很多,大多数是一上一下1分钟,扳下、停留、复原。看是简单多了,但与快速扳指法,只区别在多了一个停留。我学的时候,书都没出来,扳指一上一下是2分钟,上下各是1分钟,而且是很缓慢地扳,有些像气催动手指扳动。情况大不同呀。我认为,再早的版本《达摩内劲气功一指禅功法》俞建明著,所述内容保持了阙老功法精华。
(1)马步站桩5分钟后可以开始扳指,扳下的手指恢复松直状态后,略微停顿可接着下扳另一指;不用恢复梯形掌式;
(2)在扳指前,轮到该指扳动前,先要将该指稍微上翘(为说明问题,量化为上翘2-3毫米)下扳。下扳时,该手指的关节是松直的(不是指掌指关节,即靠近手掌的关节,此关节也要求比较松,不要求直);
(3)除下扳的手指外,其邻近手指不能跟着动。意思是说,当邻近的手指受下扳手指影响跟着动时,该手指就不要再往下扳,这是该手指现时下扳的极限,随着扳指练习,会逐步不断突破现时下扳的极限。
平时没事时,用另一手帮着扳屈手指,使其他手指不动扳到最大限度,注意不要硬来,以免扭伤。
(4)手指扳到位后,几乎不停顿,接着往上缓慢地复原成松直状态后,再按上述操作。
(5)整套指法扳完,恢复马步站桩手势站桩5分钟后收功。
四、扳指时扳错或忘记了扳指次数怎么办?
(1)遇到上述情况,马上握紧拳头,从该扳指法的第一指第一次重新开始扳指。
(2)扳指时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记住已扳手指的次数,下次接着往下扳,一般应当天完成该扳指法。
少林内经一指禅扳指(趾)功法的简介
一、扳指(趾)功法
扳指(趾)功法是少林内经一指禅独特的有意念的练功功法,是本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到达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
扳指(趾)功法在其他练功方法中是罕见的,谓之独特;它是在站桩的过程中,按一定的指(趾)法规则扳动手指(脚趾),是有意念的;少林内经一指禅由桩架、扳指(趾)、导引三部分组成,扳指(趾)是其中之一;通过扳动手指(脚趾),调动内气的流动,疏通经络,加速内气的增长,是到达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
二、练习扳指(趾)功法的前提
王瑞亭老师的著作中,在马步站桩后接着介绍了两套扳指(趾)法;姚金圣老师的著作中把马步站桩(高姿)和两套扳指(趾)法作为初级功法,将罗汉桩与其他的扳指法作为中级功法;徐鹤年老师将扳指法作为高级功法。其说法不一。但从“通过扳动手指(脚趾),调动内气的流动,疏通经络,加速内气的增长,是达到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来说,应该是先通过站马步桩积聚内气,在疏通经络的基础上调动内气流动,才能达到治病及加速内气增长的目的。
(1)按照徐鹤年老师的说法,扳指法是内经一指禅的高级功法,必须要有一定的内气基础才能用于练习,否则是徒劳的。虽然人们活动手指的机会很多,但不是练功的手指活动是不会增加内劲的,譬如弹钢琴之类的活动,要扳动大量次数的手指,却不可能练出内劲功夫。少林内经一指禅运用特殊的桩架形式,加之气功师的布气导引法,练功者只要经过半年以上的桩架习练,经筋之力就会有所增强,脏腑对内气的承受能力就会有所改善,桩架在一段时间内就不会变形,内气就会随之产生,此时再配以适当指法,对练功者促发内气,加大力量,调顺十二经脉,增长内劲是有益的。因此,初练者不宜急于求成,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见到指法就练,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产生偏差。即使到了习练扳指的时候,初练者最好在气功师指导下进行,以便随时纠正错误。平时摆架时,不要胡乱扳动手指。个人认为:
1.从“通过扳动手指(脚趾),调动内气的流动,疏通经络,加速内气的增长,是到达本功上乘功夫的桥梁”来说,应该是先通过站马步桩积聚内气,在疏通经络的基础上调动内气流动,才能达到治病及加速内气增长的目的,否则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木之林。站桩好比道家功法筑基,初练者应以站桩为主;
2.一套扳指法至少要四、五十分钟,在扳指前、后要各站马步桩五分钟,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小时以上。所以扳指的前提是站桩时间达到一小时以上,才能练习扳指法。
我学一指禅功时已经跟了两位师长,已经能够发气。是老师手把手教的一指禅,老师叮嘱:三年之内不得与他人发气治病。现在想来,老师是真心爱护弟子,主要是积聚,避免损耗。当前网上有些人练此功造成虚脱,也许与练功不得法有关。关于早扳指还是晚扳指好问题,个人认为晚扳指好。只有经络通了(这里区别于常人的经络通畅),身体各部在站桩后调理好了,才能很好的调动内脏的气机。如果身体某个脏腑虚弱或有毛病,扳指调动该脏气机,气衰血衰,越调越衰,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扳指是在练一指禅多年后,并且大多数主要的桩架都练到家进行的。所以,扳指时与所属脏腑相通。记得在87年,老单位有位青年电工患乙肝,同我一起学练功。为不影响其练功,我就扳指。他感到我扳拇指时,肠子在动。我特地试了常速扳和快速扳,均是如此。我想,拇指是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故大肠-肺出中府到肩胸-手臂-拇指。
三、手指扳动时间和动作要领
1.手指扳动时间
现在扳指的动作版本很多,大多数是一上一下1分钟,扳下、停留、复原。看是简单多了,但与快速扳指法,只区别在多了一个停留。我学的时候,书都没出来,扳指一上一下是2分钟,上下各是1分钟,而且是很缓慢地扳,有些像气催动手指扳动。情况大不同呀。我认为,再早的版本《达摩内劲气功一指禅功法》俞建明著,所述内容保持了阙老功法精华。
(1)马步站桩5分钟后可以开始扳指,扳下的手指恢复松直状态后,略微停顿可接着下扳另一指;不用恢复梯形掌式;
(2)在扳指前,轮到该指扳动前,先要将该指稍微上翘(为说明问题,量化为上翘2-3毫米)下扳。下扳时,该手指的关节是松直的(不是指掌指关节,即靠近手掌的关节,此关节也要求比较松,不要求直);
(3)除下扳的手指外,其邻近手指不能跟着动。意思是说,当邻近的手指受下扳手指影响跟着动时,该手指就不要再往下扳,这是该手指现时下扳的极限,随着扳指练习,会逐步不断突破现时下扳的极限。
平时没事时,用另一手帮着扳屈手指,使其他手指不动扳到最大限度,注意不要硬来,以免扭伤。
(4)手指扳到位后,几乎不停顿,接着往上缓慢地复原成松直状态后,再按上述操作。
(5)整套指法扳完,恢复马步站桩手势站桩5分钟后收功。
四、扳指时扳错或忘记了扳指次数怎么办?
(1)遇到上述情况,马上握紧拳头,从该扳指法的第一指第一次重新开始扳指。
(2)扳指时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记住已扳手指的次数,下次接着往下扳,一般应当天完成该扳指法。
2.单手合十式
3.双手合十式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  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  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  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五、功法大体分为以下阶段:准备动作(有些版本有);起势,基本桩法,收势;其他桩法(包括起势、收势);扳指(趾)法。  练功苦,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苦。苦尽甘来,甜,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甜。坚持数年,必有益处。  六、下面是功法要领的有关体会:脸带微笑——《脑内革命》书中有一点可以借鉴。(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不是吹捧鬼子,因为科学无国界)。借鉴什么呢?就是脸带微笑,在脸带微笑时,大脑可以分泌一种类似吗啡的“内腓肽”,内腓肽能使机体提高免疫能力,能起镇痛镇静作用。我想练功时,脸带微笑,有助于提**体的免疫功能。以后即使碰上不顺心的事,脸带微笑(有些象皮笑肉不笑),也起到同样的作用。  舌抵上腭——嘴唇轻轻闭拢,上下牙不要碰着,舌尖自然而然地抵于内上齿龈上。还有一种是翘舌抵于上腭(口腔的天花板)上。  虚领顶颈——虚领:头正,下颌微收,头顶百会穴上好象有一根线把头拎起似的;顶颈:颈要直,方法是下颌微收,但不强硬。虚领顶颈与打太极拳的要领同。  目视前方——是平视前方。上视有升压的效果,下视有降压的效果,升压降压的目视要配合专门姿势同做效果较好。在练功过程中,眼珠可以活动,如果1分钟看远方,下1分钟看自己的手,周而复始,可以调节眼睛的睫状肌,缓解眼睛疲劳,起到保护视力作用。  含胸拔背——(1)含胸:常人挺胸时,腰背一直,胸就挺起。而军人的挺胸除腰背直外,还将两肩往后张。这里的含胸要求是:在腰背直的情况下,两肩稍向前向内合,会感到内衣轻轻地贴住了背。这种感觉,背部的上面明显,下面次之。如果下背的感觉也明显,就是骺背,严重的就是驼背(罗锅)。所以含胸要求是:在腰背直的情况下,两肩稍向前向内合。(2)拔背:在做起势前,腰背直情况下,两肩上耸二、三分,将脊椎骨一节节安放好。  虚协——在胳肢窝中好象搁上一、二个鸡蛋似的,不使胳膊夹紧协部。  臂肘的位置——观看这个论坛(可以)下载的王瑞亭老师的姿势。一般是肘尖略超出躯干前的体表位置。  手掌瓦状——“瓦”状指老式的瓦片形状,手指松直微弯曲。  手指梯形——意思是以食指为准,食指处于最高位,中指次之,无名指更次,小指最低。五指略分开。手掌如果朝地,小臂肌肉放松程度较差,不如手掌略有偏向,即左掌略偏右方向,右掌略偏左方向,小臂肌肉得到相对放松。手指梯形的要求也容易做到。  圆档——对圆档的要领,我在这里描述一下,以便初学者领会。当两足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度,即稍成内八字;下蹲时,两膝与两脚尖同宽,就能保证圆档。两膝在垂直面内不能超过脚尖,这时脚掌的感觉是:两脚掌的外侧着地。  收腹提肛——该功法要领中要收腹提肛,如果经常注意提肛,那就犯意守的忌韪。在练功初,摆好姿势后,先检查身体各部是否符合要领,注意各部放松。特别是不要翘臀,大腿跟部在翘臀时的感觉是肌肉放松的,将骶骨、尾骨往身体的正面稍前移,这时大腿跟部的肌肉有紧张感,也感到提肛了,小腹也收了,姿势保证收腹提肛,不要去想提肛。但上身不要因为避免翘臀而后仰;松胯——在收腹提肛的前提下,注意腹股沟处(也是髋关节处)要放松;十趾抓地——在内八字基础上,将脚尖上翘稍前伸,使前脚掌靠近脚趾的部分虚空,而后使虚空的那部分脚掌先着地,再屈曲脚趾着地,这时感觉蹠弓部分和涌泉穴好象是不挨着鞋底似的。这是十趾抓地的要领,在练功准备时,做好十趾抓地后,再做起势或下蹲动作。以后在练功过程中,就不需要再注意十趾抓地的要领。在姿势较低时,十趾抓地,不抓地,站不稳。姿势高的时候可以不一定抓地,有助于今后自发动功的产生,也便于扳趾;呼吸——自然呼吸;补充一点,小臂怎样才算放松?我的体会是:稍用劲,与地心吸引力相抵消。不用劲,小臂处于“沉”的状态。小臂的放松程度,好比身在游泳池中,手随浮力会自然浮起一样。  如果整个姿势摆正后,脚掌的感觉是:两脚掌的外侧着地,重心大部分在脚后跟上。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原因是脚后跟上有一个睡眠穴,因为站桩,得到了充分的刺激。  有些要领领会得好,打太极拳时的体会就更进一步。  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里介绍一下单练股四头肌的方法,此法是我后期对学功学员的条件,达不到要求,我是不会教他练功的。  方法简述如下:脚跟离墙脚约1.5脚距离,两脚并拢或稍分开一些(宽度小于肩宽),背靠墙(板)下蹲,要求大腿与小腿成直角,上身躯干与大腿成直角,上肢随便,但不可撑墙(板),能坚持5分钟就合格。在5分钟时间内,头、上背、臀部不得离墙(板)。每天一早一晚各练一次。  虽然练此法耽误了练功一些时间,但不会在练基本桩时出现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也不会因肌肉紧张造成抖动不止现象,能够做到练功要领基本正确,上身也能做到比较放松,而且站桩
30分钟不会觉得太累,练后走动一下,腿部感到非常轻松。这个5分钟,比站桩还苦啊。有慢性病的可以不练此法,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更不可硬来,恐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八、由于初练,腿部力量不够,肌肉紧张,就发生抖动,使全身也随之发抖。这个问题,在师傅刚开始教我摆姿势时,当场我就问了,答复是“得气”,我说是肌肉紧张受不了。师傅告诉我,今后碰上发抖,就往下蹲一些。就这样,解决了问题,虽然以后练功时,有时会抖动,但情况明了,就不怕了,有办法应付了。  我的体会:(1)发抖原因是初练,腿部力量不够,肌肉紧张;(2)在抖动中达到放松。比如,胳膊,后背,腰部由于静止不动,有一定的酸胀感,在抖动过程中得到缓解。但要注意,能不动最好,不能去追求抖动的感觉,而形成潜意识,造成抖动不能控制,成为偏差。  (3)收功后,可以拍打按摩身体各部,以缓解练功过程中引起的肌肉不适反应。  在练功过程中,膝盖不仅仅是难受,膝关节会疼痛。方法是,站高姿或中姿,练功时间不要太长,初学者先从20分钟一次站起,逐渐增加时间,凡事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通过站桩,腿部力量增强,走路爬山就感到轻松,这也算是本功的初期效果吧。  按正规锻炼少林内劲一指禅三个月后,一般会感到吃得快(胃口好),睡得香(熟睡时间延长),拉得爽(不会便秘,爽快)。  据说人体经络12时辰周转50圈,12时辰=24小时=1440分,经络周转完1圈的时间为28.8分钟,所以站桩最低要求不得少于30分钟,半小时中间不休息。  注:《灵枢??五十营》提出了“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以致于推算出人体气之周流,在一昼夜之间,大概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气行
810丈,相当于循环了五十周。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未免太幼稚可笑,但如果和英国的哈裴氏在1628年才能说明血液循环来相比的话,我们祖先在数千年之前就能够阐明血液运行是如环无端,营运不休的,这不能不认为是伟大的发现九、考虑到生活,尤其还要学习、工作,对体力消耗得留有余地,所以一天分开站两次也可以了;如果一次站45分钟以上,或者是站低桩,一天一次也够了。练功是健康投资,不能因为练功不当,反而影响健康、学习、工作,适得其反,尤其是初学者,更应作到循序渐进。  &nbsp1.
该功法不用意守,气感无须去注意,你注意了气感,就有意守的嫌疑;& nbsp2.
白天面朝太阳方向,即东、东南、南、西南、西,晚上一般面朝南;饭前饭后半小时之内不要练功;练功中用干毛巾拭汗。出汗多时,功后要补充淡盐开水;功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不宜喝冷饮;避开雷雨时刻站桩,以免惊吓。同理,大风时应将门窗固定住。  &nbsp3.
练功时,除姿势保持不变外,可以看电视,听音乐,背英语单词等等,便于初练者放松,并缓解疲劳。短的电视剧一集40多分钟,电视剧看完了,功也练完了;&nbsp4.
症状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有各种因素。经常检查指标是需要的,便于做到心中有数,便于验证功法的功效。  十、扳指法一般在大部分桩功都站了,并且经络基本上通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认为初练者扳指的效果不大。  扳指法——时间:手指一上一下为1次,上和下各为1分钟(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往下扳是1分钟,往上即下扳后恢复原位也是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复原是1分钟)。要求;(1)在往下扳之前,该手指先要稍微往上翘2—3毫米后下扳;(2)手指下扳时,该手指的关节是松直的(不是指掌指关节,即靠近手掌的关节,此关节也要求比较松,不要求直);(3)除下扳的手指外,其邻近手指不能跟着动。意思是说,当邻近的手指受下扳手指影响跟着动时,该手指就不要再往下扳,这是该手指现时下扳的极限,随着扳指练习,会逐步不断突破现时下扳的极限。  十一、高桩与低桩的关系和适应人群:高桩容易做到放松,气感比较容易感觉到,但也因人而异,适合于初学者;低桩是在练功多年高桩的基础上逐步达到,几乎全身都感到放松了,当手掌朝地站马步桩时,有一股向下拉的力使你站低桩,那时,你要站高桩也不行,一会儿就被拉着往下蹲啊。  至于说到低桩姿势的问题,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是身体重心的稳定,上身应该前倾,但这个前倾是在保证原有要领基础上的上身前倾。  至于长劲的快慢,与站桩的强度相关:一是与每次站桩的时间长短和每天站桩的次数相关;二是与姿势的高低有关,但要注意在放松的基础上,姿势低长劲快。我们练功的目的是健体强身,为健康投资,不应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强度应以此为准,为最佳,不要为了练功,本末倒置,甚至搞跨身体。  一般说,高桩养气,适合初学者和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帝内经大全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