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在马路上踢球,他遇到黄鼠狼好不好什么问题,他行为好不好,把图上的内容写一写

宜童心理行为训练中心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讲
一、自闭症儿童构音功能训练
(一)呼吸训练
――坐姿;
――自主呼吸:尽量延长呼气,鼻吸气,嘴呼气;
――数数:一口气数1,2,3,4……10;
――呼吸短弱:卧位或坐位,手法介入,吸气末按压腹部,帮助增加膈肌的运动;――增加肺活量:双上肢举起,吸气,放松时呼气;
――增加气流:吹气球、吹泡泡、吹蜡烛、吹哨子、吹纸片、吹水波。
(二)构音器官运动训练
1、唇部运动:
⑴.将嘴巴张至最大(或说“啊”)停留3-5秒再放松。
⑵.将嘴巴左右伸展(或说“一”)停留3-5秒再放松。
⑶.将嘴巴噘起呈现圆型(或说“呜”)停留3-5秒再放松。
⑷.将嘴型从“啊”变成“一”(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⑸.将嘴型从“一”变成“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⑹.将嘴型从“呜”变成“啊”(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⑺.将嘴型做出“啊――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变化3-5次。&&&
⑻.将嘴巴用力闭紧吸住,并做出“啵”的声音。(儿歌:咏鹅、小宝宝)&&&
⑼.将嘴唇向内用力吸,并做出小鸟叫声。&&&
2、舌头运动:&&&
⑴.将舌头伸出,越长越好,停留3-5秒再做缩回放松。&&&
⑵.以同样的速度将舌头伸出――缩回,连续3-5次。&&&
⑶.将舌头伸出,向右(左)嘴角,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⑷.将舌头伸出,向右左嘴角连续移动3-5次。&&&
⑸.将舌头伸出,向上(下)嘴唇,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3.脸颊运动
(1)用手轻轻拍拍双颊,下巴,嘴唇
(2)紧闭嘴唇吹气使脸颊鼓胀
(3)用力吸吮,使脸颊凹入
(4)作出各式各样可以牵动脸颊肌肉鬼脸
4、其他运动
(1)吹气、吹泡泡、吹小纸片、吹小蜡烛等吹的动作
(2)吹玩具喇叭、笛子等用力吹出声音
(3)使用吸管吹或吸的练习
(4)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如狗――汪汪、鸭子――呱呱、鸡――咕咕
(5)模仿各种环境、交通工具、对象的声音,如下雨――唏沥、汽车喇叭――叭叭、打鼓――咚咚
二、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方法
一般自闭症孩子
1.通过对孩子正在从事的活动进行描述,为孩子示范如何运用主动语言。如小明正在画画时,您这时就说:“小明画画,拿笔画画,在纸上画画,画直线┄┄”。这样示范主动语言,比向孩子提问,再由孩子回答,对自闭症儿童更为有益。
2.在和自闭症孩子进行沟通时,适当的等待或期待是有用的。您在等待时,可以通过您的表情,让孩子知道您在期待着他说些什么或者其它反应,一旦他说,就给予强化。您的表情可以包括目光对视;您的头、身体略向孩子靠近;眉毛往上等。
3.在您和自闭症孩子沟通时,运用丰富的手势和激动的、夸张的表情是很有用的。夸张的表情和手势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由于您很活泼,很好笑,它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加上您利用的视觉方面的线索,来帮助他理解语言的含义。
4.对自闭症孩子说话时,您的声音、速度、语调要很夸张。
5.通常歌谣里,语句简单,有重复的词汇,有孩子喜欢的节奏。因此儿童歌谣对刺激孩子的早期语言很有用。给孩子唱歌时,唱一句,留下最后一个词不要唱出,留给孩子,等他说出。
6.示范。主动示范孩子应该说的词句。不要等到他说错了才纠正,说他说错了。
7.用简短的语句做示范。在孩子学说话的初期,尽量不要用太复杂的语句,这样孩子会更容易理解,他也更有可能来模仿。您所示范的语句应该在您的孩子语言相应的水平。
8.强化。在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当您的孩子发出任何的沟通声音(不一定是词汇,只要是一个有目的的,有意义的声音,哪怕是Maaaa或Yiiii),都要强化。不要不理睬孩子的主动沟通,不管是有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当儿童发出一个沟通声音或其他沟通行为(如用手指着东西,等等)时,一定要及时对他做出反应,这有利于孩子学说话。
没有语言的自闭症孩子
语言前期训练重要任务是口型模仿训练,训练员与孩子面对面坐,必须保持目光平视,视觉注视"看我"贯穿始终。在此阶段的训练,量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加强量的积累,就是说每一个单元的训练内容无需多样化,必须是单一针对性的,连续化达到一定量。如果间断强化,所积累的量,从根本上刺激不了沉睡的脑细胞,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视觉注视及模仿意识,小肌肉协调能力初步建立起来,为下一步语音打下良好基础,这期间训练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及如何对强化物的合理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1.做轮流游戏是个很好的交流练习。比如,和孩子轮流推小车;轮流吹玩具笛子;轮流在纸上或黑板上画画、写字等等。开始时候,您和孩子的座位要靠得很近,手把手辅助/帮助孩子加入游戏,并对孩子任何有关游戏的动作给予强化。游戏中采用的玩具最好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2.教孩子打招呼。自闭症的孩子一般不主动说“老师好!”、或喊“阿姨”,也不会挥挥手说“拜拜”、“再见”。当您跟他玩玩具时,您可以向玩具挥挥手,并说“拜拜”。如和娃娃、动物、朋友、其他人,您都可以手把手地辅助他,练习挥手。您辅助他挥手,并说“再见”。
3.指点。自闭症孩子一般不象其他孩子那样,用手指点一个他想要的或他喜欢的东西。当他们需要某物或对某物发生兴趣而又够不着时,通常他们会拉着别人的手,拉你到那个东西附近,或将你的手放到那件东西旁,而很少或几乎无指点动作。然而,一般孩子就是从指点东西开始与他人沟通的。所以,当他拉您的手时,您应把您的手挪开,并同时问他:“什么?”,并做出“什么?”的手势,然后手把手教他做出指点东西的手势,当他指着那个东西时,您可以随着他走到那个东西旁边,再给予相应帮助,但是不要让他拉着您。
4.描述。虽然孩子还没有语言,您还是可以鼓励他“描述”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当你们正看一个很大的(或很小的、很可怕的、很好笑的等等)东西时,在提示他指那个东西的同时,您说出那个形容词(大、小、可怕、好笑等等)。
5.用适当的沟通方法替代问题行为或不适当的沟通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利用摔东西来告诉您他不要玩了,不要学习了,这时您要教他摇头,用摇头来表示不要。您示范做出摇头,同时说:“不要”。
6、一定要建立交流机会,不要预料孩子的每个需要。如建立一些他必须通过说话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情景,这是鼓励主动语言的很有效的方法。他必须说话才能得到那个东西。比如:把他很喜欢的玩具或者食品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书架上――让他看得见,但是拿不到。又如吹泡泡,吹一次, 然后把瓶子关起来,给儿童。他因为会想要你再吹,如果她让你知道她还要,但是没有说话,示范
“Pa…” 或者 “Pao”,让她模仿。 把一个他很喜欢的东西放在一个透明塑料盒里(很难打开),给孩子。因为他要那个东西,他更愿意说话。你示范 “我要"”或者 “打开”, 或者说那个东西的名字。再比如,你们要离开一个地方时,假装你打不开门,这时示范说 “开门”。
7、增加儿童目光对视的办法是:给孩子一个他想要的东西以前,先把东西放在你的眼睛附近。
8、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接受性语言能力,学习听懂指令并能执行。
  对自闭症幼儿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从听懂话、理解别人的语言开始。游戏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可以为其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激发其说话的愿望。
  活动1:小鸟飞
  为了让幼儿理解词“飞”,“大风”“快”“慢”等词或词组。老师就设计了游戏“小鸟飞”:鸟妈妈带领小鸟们张开翅膀飞呀飞,大风来了飞得慢些,老鹰来了飞得快些。小鸟们边跟鸟妈妈飞边说:“小鸟飞呀飞,小鸟飞呀飞……。”训练初期,他们不太愿意配合,老师可手把手地带领他们一起飞,还请普通班的幼儿一起参与,在一种非常融洽的气氛中鼓励、引导幼儿跟着一起游戏。
  活动2:击鼓找物
  老师用小棒击鼓,让孩子围着圆桌顺着一个方向走动,鼓声一停,则让孩子停下,并按老师的指令去找物。如“把皮球拿过来”、“把球给我”等。因为孩子对敲鼓很感兴趣,老师就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当孩子拿对了就抱抱他,或者向他微笑表示表扬,最后让他敲一下鼓,然后再进行游戏。
  活动3:小动物找朋友
  为了训练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可通过《小动物找朋友》这游戏进行练习。游戏开始时让孩子藏在椅子背后,老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然后叫一小朋友的名字,如:“喵喵喵,***,在那里?”要求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能说:“到”或者伸出头来。如果孩子没有反应,老师则走到椅子背后给予再次的重复,如果孩子能说出“到”或伸出头时,老师就表示:“你真棒,小猫和你做朋友!”游戏初始阶段,可以两个老师配合或和家长一起对他们进行训练。
9、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的模仿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及他我的认知;指导幼儿能用请求语和老师交谈。
  对自闭症幼儿来说,他们的一切学习就是模仿。而且他们善于模仿,模仿能力比较强。老师为他们创设游戏的环境,让他们在特定的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学习模仿动作,在做做玩玩的中从而习得模仿性语言,形成语言定势,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A、模仿动作: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
  通过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模仿指认五官。如老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眼睛。”让孩子也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眼睛”学说简单句。在多次模仿的基础上,孩子就能自己指出五官,并能模仿说简单句了。老师还可用歌曲《五官歌》让幼儿来学说名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B、模仿语言:游戏《我会说》
  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一个小朋友(由中班幼儿扮演)在看书,忽然,他大声地说:老师我要喝水。然后反复说几次,老师引导自闭症幼儿模仿,用此办法还可模仿说:我要玩------等等。另外《传话游戏》也是孩子模仿老师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游戏。
有些语言的自闭症孩子
1.增加主动语言。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目的不但是教孩子回答问题,对刺激有反应,更主要是增加主动语言。 如:要求一个物品;吃饭时,给孩子吃一口他喜欢的东西,把剩下的他喜欢的那个东西放在一个离他稍远的地方,他能看得见,目的是让他说
“多一点(还要)”。他去拿的时候,用你的手把东西盖起来。不要跟他说话,而只是看着他,做出期待着什么的表情,等待。如果他哭,还想拿,没有语言地表示他的挫折感,这时您用一只手把东西提起来,另外一个手指着那个东西,同时叫孩子的名字,让他知道你在等待他的一个反应,等待。如果他还不说话 (这个孩子已经有语言,只是用得不多),把东西移到离他稍微近一点的地方,还在你的手里,再指那个东西,提一下下巴,嘴巴的形状是
“yao(要-要-要)”,但是还是不要自己说。那样期待着什么地看着孩子。如果他还不说话,继续跟刚才一样,但是开始发出 “yao ”的声音。逐渐增加你给他的提示 (如果他还需要),到你全部示范 (多一点),当他终于说时,再给一点给他,并表扬他。然后再继续。(因为你每次都给他很少,他大概还要)。每次都要从最少的辅助开始 (在这里,最少辅助是用期待的表情看着他)。
2.建立交流机会(创造语言交流情景)
1)如果孩子用非语言方式表示他想喝水,不要因为他指着杯子就给他。相反,把一瓶关得紧紧的水给他。看着他,等待,你不要说话。等他来说要求你打开,或者他用语言表示请你帮忙时才帮他打开。
2)如果孩子想画画,给他纸但是不给他笔 (或者给他笔,但不给纸)。看着他,并等待。不要问问题 (不要问他,"你需要什么?"),因为目的是提高他的主动语言。如果他不说话,把他要的东西拿起来给她看,(这是视觉辅助)你还是不要说话。直到他说了他要的东西,再给他。
3)吃饭时,桌子上只放一只筷子,或者没有他需要的勺子;穿衣服时,给他两只鞋子,一只袜子。
3.促进评论,表示抗议的能力。这里,我们的目的是教孩子观察环境里的事情,并且对这些事情作相关的评论。先从环境里的不平常的东西开始,是一个有效办法。这些奇怪的事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你有意设置的。比如:故意使东西掉下来,然后在这种情况发生的同时示范说:“------掉下来了!”比如:把鞋子穿在他的头上,同时说:“错了!”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把牛奶放在厕所 (应该放在厨房或在冰箱),给他机会评论你的行为,等他说:“错了!”如果他不说话,你示范,说:“错了”,同时你自己摇摇头,用表情表示这是很好笑的事。如果孩子想喝牛奶,或其他饮料,他正看着你等待时,你只倒一点点在杯子里,就给他。当他看着这个几乎空空的杯子时,等待/示范说:“多点”,且做出很夸张的表情。再倒一点点,等待,还用刚才那个表情提示他说 “多点”。也可以说 “这个…”(作为提示)等他自己说 "不够"。 “没有了”是一般孩子很早就学会的一句话。不论是一碗饭没有了,还是瓶子空了,或饼干盒空了,等等,都可以用这个词。先示范,教他说。另外一个是
“好了”(做完了),也是我们经常教孩子说的,为了表示他吃完了,不想玩游戏了,学习学完了等等,都可以用这个词。
4.利用丰富,活泼的手势/表情。
5.夸张的语调,声音,速度也很重要。
6.家长/老师描述孩子的活动。家长/老师描述孩子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一个字或两个字的句子。比如:家长看到孩子画画时就说:“画画”。孩子把娃娃放在小娃娃床上时,家长就说:“娃娃睡觉”。孩子扔球时,家长就说:“扔球”。
7.声音:自闭症儿童常常说话声音很低,可以利用玩 “音量”游戏来改变。先让孩子大声说一句,然后再小声说同一句。你说:“大声一点”,就示范大声说:“我要冰淇淋!”,然后说
“小声一点"”就示范小声说:“我要冰淇淋”。很多孩子认为这是很好玩的游戏。
语言比较好的自闭症孩子(已经可以说3个字以上的句子的孩子)
1.增加新词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都是学习新的词汇的机会。如做饭,洗碗,洗衣服等,都包括生词, 所以你在进行这些活动时,都让你的孩子与你一起参加,常常用新的词汇,给他机会练习这些词。还有家庭以外的活动,如去邮局,图书馆,饭店,公园等,都是练习新的语言的机会。可以一边走一边指着所看到的东西进行评论。如“我看到一棵树”。告诉孩子这个词的意思,多用点实例。也可以用一个有关的例子来帮助他记忆:“香蕉,你的妹妹宁宁很喜欢香蕉”或者
“电脑。你的学校办公室有电脑”。让儿童积极参加,请他去把那个东西给你,或者问他他对那个东西有什么看法。如你喜欢电脑吗?为什么?
2.预习练习:去一个地方以前 (比如动物园,坐火车),先看一本有关的书,这样可以先学习书里面的词汇,到了动物园后,就可以用同样的词练习。“你看,那个熊很象我们看的书上的那个熊!”
可以和他讨论两个熊有什么不同。然后,回到家后,再看那本书,这样你们就可以讨论你们在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再练习相同的词汇。 再换个人来和他练习,提问有关动物园和那本书的东西,这样就是为了泛化这个新词。
&&& 3.分类:在随便玩的时候,可以作一个分类练习/游戏。一个人提出一个类别。比如,服装,然后大家来说出与这个分类相关的东西。如裤子,袜子,等等。
&&& 4.有更高的语言水平的孩子可以和他谈论过去或将来的事情。如看以前的照片 (孩子参加过的特殊活动,生日,晚会,等) 一起谈论那个时候的情景。用日历,照片来具体谈论将来 (快要来)的时间,比如 “下个星期三”。 另外用具体的词汇来表述时间,比如
“吃午饭以后”,而不是说“快了”,以为“快了”这个词的含义太不具体。
三、自闭症儿童初级语言训练内容
语言训练内容(初)
(一)用姿态表示服从简单指示
1让孩子注意方向,一边招手一边说:“到这边来”。如果孩子过来了,你要说:“真棒!好,过来了!”予以称赞。
2此外,让孩子做以下动作:
a.大人伸出两只手,并说:“伸出手来!”
b.边投球边说:“投球喽!”然后做伸出手的动作,表示接球。
c.指一指门,对孩子说:“关门”。
d.指一指椅子,对孩子说:“坐下”。
e.指一指某件物品,对孩子说:“拿过来”。
(二)听到说“不可以”立即停止活动(4次中有3次停止)
1当孩子做任何有危险的事情或是你不希望他做的事情时,你要用坚定的口气,严肃的表情说:“不可以”。
2当你说:“不可以”时,要立即拉住孩子的手,让他的双手离开物品。
3当你说:“不可以”时,同时轻轻地拍拍孩子的手。
4当孩子听从你说的“不可以”的要求时,要称赞他。让他了解你很高兴他是个听话的孩子。
5让家里的兄弟姐妹示范做一件父母说“不可以”的事情,当家里人一起停下来时,就表扬他们。让孩子看到这些,并加以模仿。
(三)用姿态回答简单问题
1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如触摸、注视、指认。
2当你问:“你的球在哪儿?”时,带孩子走到球那里说:“球在这儿”。当你问:“你的鼻子在哪儿?”这时,拉起孩子的手,把他的手或指头放在鼻子上说:“你的鼻子在这儿,啊,很好!”
3随着孩子的熟练,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4当孩子游戏时,问他:“来个高高的好不好?”等孩子伸出双臂时,你再把他举起来。
5当拿食物或玩具给孩子时,你要问一问:“要××?”等孩子把手伸向物品或用姿势表示想要时,你再给他。
(四)连接两个不同的单音
1让孩子发两个不同的单音,开始时,你要反复发几次同一组合的音,如“喔吗”,然后鼓励孩子反复发这个音。如果孩子发音较好时,就表扬他,抱抱他或给他点心。当孩子较熟练后,再教他别的音。开始只要能发出近似的音就称赞他,逐渐要求他发出更近似的音。
2利用发声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戏,与上面所发的音联系起来。
3当孩子躺在床上,在婴儿围床里做游戏或坐在婴儿椅子中时,要注意听孩子所发的声音。当孩子能把不同的音拼在一起发时,你要马上重复他的声音,抱抱他,表示称赞。
(五)虽然不懂也模仿别人的话
1在孩子身边照料他时,不仅要做些动作,还必须清晰地说些简短的词儿。例如:
“请吧”、“抱抱”、“牛奶”、“晚安”等等。
2当孩子发出某种声音时,要反复地用话语回答,以鼓励孩子发声。
3如果孩子能在你说话之后立即发出相似的声音,你要贴贴他的脸蛋儿或抚摸他,表示称赞,以鼓励他再发出声音。
4当让孩子学习说话时,你最好与孩子的眼神进行接触。
(六)用单词称呼所见的物品名称(用幼儿语言也可以)
1利用3C4 种孩子见过的物品或食品(如牛奶、鞋、衣服、玩具等),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你可以指着物品问孩子它的名称。你把物品藏在屋中,让孩子找,找到了让他说出物品的名称。只需发出近似的音就可以。
2在孩子身边照料他时,要清楚地跟他说牛奶、衬衫、鞋、糖果等物品的名称。
3指着孩子身体各部,说出名称,如:眼睛、鼻子、脚、嘴等,也让孩子这样做。
4孩子在接受训练时说出的物品名称,让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使用。当孩子伸手要东西时,你要说出物品的名称,并让孩子复述。
5利用一些能够操作或可以移动的玩具,把它们藏起来,然后,再拿出来,你说出玩具的名称。反复这个行为,并等待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6选择孩子喜欢的3C4 件物品,把它们放在孩子前面。只取出一件,让孩子玩一会儿。然后,拿另一件物品问孩子:“你看这是××”,再说出名称。继续多次变换物品,直到孩子能渐渐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为止。
(七)应答别人的话音
1你边做日常家务,边与孩子说话--说出物品、食品及衣物的名称,并说明你和孩子在做什么。
2让孩子看物品和画册,当孩子问道:“这是什么?”时,你给孩子读画册上的内容。
3让孩子说出正在做的动作,如“拜拜!”、“嗨!”
4让孩子说:“晚安”、“拜拜”。说简单的寒暄语。
5跟孩子玩耍时,如果孩子说了有意义的话,你要清楚地重复他的话,并给予鼓励。
6他有要求时,如吃东西,可以让他说出来,才满足他。
语言训练内容(中)
一、说5个词
1孩子掌握词汇很少时,常常用同一个词汇表示不同的意思。鼓励孩子尽量多说已经掌握的词汇。
a.称谓:当孩子见到父亲,叫“爸爸”时,你应该说:“对,是爸爸”。
b.用“的”表示所有:当孩子看见父亲拿的物品时,也会指着说:“爸爸”,这时你要说:“对,是爸爸的××”。
2要给孩子示范怎样使用这些简单的语言。孩子在说“爸爸”、“妈妈”时,他可能表示别的意思。如果孩子说了这些词,就要表扬他,并对他说:“对,那是妈妈的××”。
3当孩子看见猫却叫他“汪汪”时,你要教他:“它像‘汪汪’,可不是‘汪汪’,
是猫”,“猫,说一遍!”如果孩子能模仿着说,要表扬他。
二、用声音表示要求
1当孩子用动作表示希__________望还要某种东西时,你要问他:“还要吗?”,如孩子回答说“还要”时,就把这件东西给他。如果孩子能自己开始用声音表示“还要”,你就不要示范说“还要”。
2利用孩子喜欢的积木、气球、小动物玩具等。只给他一部分玩具,等他发出声音表示要搭积木、吹气球等动作时再给他其他玩具。
3让孩子骑在背上玩骑大马游戏。先不做动作,等孩子用姿势表达想法,并发出声音表示要求时再开始骑马的动作。
三、说;“没有了”
1当孩子吃完饭后,对孩子说:“没有了”,并鼓励孩子跟着你重复说。如果孩子说了,就称赞他说:“对!牛奶已经没有了!”
2利用孩子喜欢的玩具。跟孩子一起做游戏,把玩具藏起来,过一会儿对孩子说:“没有了”。鼓励孩子反复说:“没有了”。
3有人从屋子或家中外出时,对孩子说:“出去了”,让孩子重复说。孩子如果跟着重复说,就称赞他。等他能重复后,有谁出去时就问他:“爸爸哪去了?”,“××哪去了?”鼓励孩子说:“出去了!”
4孩子能主动地说出“没有了”,就鼓励他把“没有”与其他词语连接起来。示范给孩子:“小明,牛奶(爸爸、球等)没有了!”然后再问:“什么没有了?”
5把物品藏起来,对孩子说:“没有了”。然后当孩子说“还要”时,你再把物品拿出来给他。
6在玩“藏猫儿”游戏时,用简单的隐藏方法表示“没有了”。让孩子说:“没有了!”“在这儿!”你用手遮住眼睛说:“小明没有了!”放开手之后让孩子说:“小明在这儿!”
四、遵从口头指示,做3个简单的动作
1做按照口令进行的游戏,如说:滚球、前进、用手指、举起胳膊等等。
2口头指示与动作相配合。例如,一边指着椅子,一边让孩子坐下来。当孩子遵从指示时,要表扬他。逐渐减少动作的配合。他做得好时要表扬他。
3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如能遵从这些指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给予同样的指示。如指示说:“把鞋拿来”。
开始时,你让孩子拿鞋,你可以帮他拿。过几天,不断这样指示他之后,孩子模仿着做了,你就可以少帮助他一些。等他自己会拿了,要表扬他。
4选择5个指示,开始时只用其中的一个来指示孩子。如果孩子能做好了,就追加一两个新的指示。
五、听从“给我”、“给我看”等指示
1选择3~4 种孩子熟悉名称的物品。
a.每次只拿1件物品放在孩子面前,并对孩子说:“把××拿给我看”或“把××给我”,然后抓住孩子的手,拿到物品给你看或给你。如果孩子能这样做了,就表扬他,直到他能自己完成这个动作为止。
b.然后,你一次拿出2~3 件物品,让孩子每次拿一件给你或给你看。如果他能这样做了,就表扬他,并奖给他点心。
2选择孩子喜欢的物品,如果他能给你看或拿给你,你可以让他玩一会儿,作为奖励。
3利用孩子知道名称并喜欢的食物,如糖果。当他拿给你看时,你让他舔一下。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给你看”或“给你”的动作,因此,不要与吃食物混淆起来。当孩子拿给你食品看时,你要说:“好,谢谢你给我(看)××了,你现在可以吃了。”
六、按照指示说出10个以上的物品名称
1开始时先拿3~4 种孩子熟悉的物品,并对他说:“拿小勺给我”或“拿球给我”等。
2让孩子从他的房间里把他熟悉的物品拿给你。如毛毯、布娃娃、球等。
3利用画册、杂志、商品广告等,让孩子指出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4在家里让孩子帮你拿能够__________拿的东西,如“把牛奶拿给我”、“把糖果拿给我”等。
5到户外散步时,告诉孩子看到的东西的名称。指给他看树、花等,并让他说出名称。
6用简单的句子告诉他常用物品的名称,然后大人一边说一边指着该物品,再让孩子模仿边指边说出物品的名称。
七、按照指示说出3-5图片或照片名称
1从孩子熟悉的图片开始。先使用一页只有一张图的简易的书。再选用一页画有两种物品的书,让孩子从其中选择一种。做得好时要表扬他。
2利用玩具广告或旧杂志,把所熟悉的物品的画剪下来做一本剪帖簿。
3把孩子能够指出图中他熟知物品的名称的画册读给他听。
4当孩子已能指出实物,但指出图片中同样物品尚有困难时,你可以把图片贴到实物上。例如,把苹果图片贴在苹果上,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把实物和图片放在一起。
5把孩子周围的实物拍成照片,加以利用。
八、指出自己身体的3个部位
1当你问孩子“你的××在哪儿?”时,拉着他的手,把他的手放在他身体的这个部位上,例如说:“这是你的鼻子”,“对,这是你的鼻子”,然后再问:“你的鼻子在哪儿?”。逐渐减少帮助,直至当你问他,他能自己指出这个部位时为止。
2让孩子指出母亲身体的部位。问:“妈妈的鼻子在哪儿?”如果孩子指对了,你应说:“对,鼻子在那儿”,并重复说“鼻子”。
3与孩子一起站在镜子前面。首先你说出身体某部位的名称,并触摸这个部位,然后你说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
4练习每次找身体的一个部位,在孩子清楚地记住这个部位之后,再增加另一个部位。
5孩子洗澡时,教给他身体部位的名称。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身体部位的名称和所在的部位。
九、当别人问到时,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小名
1利用孩子的照片,或利用对着镜子临摹的肖像,问孩子:“这是谁呀?”然后让孩子说出他的名字,并反复地说。
2当你问“你的名字叫什么?”时,你指一指孩子,轻轻拍拍他的胸脯,告诉他:“你的名字叫××”。开始时,你可以只说出孩子名字前面的字,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最后,让他自己说出姓名。
3当孩子说出自己的名字时,你要说:“真棒!小明!”然后重复他的名字。
4当吩咐孩子、询问孩子以及同他进行一般对话时,可频繁地叫他的名字。
十、当问:“这是什么”时,能说出该物的名称
1举起一件孩子熟悉的物品问他:“这是什么?”等他问答。孩子如不回答,你要告诉他这个物品的名称,并让他重复几次,直到他能自己回答为止。
2翻阅画册,指着某物问孩子:“这是什么?”
3让孩子能够正确地说出物品的名称,他说出后,要边奖励边反复地说。
十一、用话语和动作表达需求
1选择孩子喜欢的活动,如玩球。当孩子说“球”时,你指着球问:“球?谁的球?”当孩子指着自己,并做出想要球的动作时,你再把球给他,并说:“球来了!”
2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糖果放在孩子手够不到的地方,并鼓励他去拿。他发现后,就问他:“想要吗?”如果他说“吃”或“拿”时,就给他,并表扬他。
3当孩子想到外边去玩,想得到奖励的点心和饮料时,必须让他用话语和动作向你表示,你才给他。先从三四种特殊的情况练起,等这些都练熟了,再增加新的。
十二、说出除自己以外的家人名字(3-5人,包括心爱物)
1让孩子常有机会听到家人的名字。鼓励孩子清楚地理解这些家人的名字。如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把球给小明”,“把勺子给大兰”。
2让家人站成一排,当孩子正确地叫出某人的名字时,这个人就把球投给孩子。
3常指着家人问孩子:“他是谁?”让孩子说出名字。
4吃饭时是听、说家人名字的好机会,让孩子听到名字时跟着说。
十三、说出4个玩具名称(爱称,幼儿用语也可以)
1让孩子说出手中玩具的名称。你先说出这个玩具的名称,然后再让孩子说,并让他把玩具放入盒中。
2玩找玩具的游戏,你说出玩具的名称,让孩子找,并让他说出玩具的名称,如说:“球,找到了”。
3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再给他想玩的玩具。
4当孩子自己选择玩具玩时,让他说出这个玩具的名称。
十四、以动物的叫声教动物名称(如:狗“汪汪”)
1选择2-3种孩子熟悉的动物。利用动物玩具或画片,告诉孩子动物名,教他学动物的叫声。让孩子重复其叫声。
2让孩子看动物玩具或画片,你学这种动物的叫声,让孩子说出动物名。
3利用家中或邻居家中饲养的小动物的叫声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先是你模仿叫声,然后让孩子模仿,直到孩子可以自己模仿。
十五、看到喜欢的食物,要求孩子说出其名称
1让孩子先说出食物的名称,再把食物放入他的盘中。
2你先说食物的名称:“这是××”,然后你再问孩子:“这是什么?”如果孩子回答对了,你说:“对!这是××,你可以吃了!”
3让孩子从杂志上找他熟知其名称的食品的图片,并把它们剪下来。让孩子把这些图片与食品的实物相对照。
4如果孩子表示要吃点心,在拿给他之前,你先说出食品的名称,只要孩子说出任何相似的词,你就把点心给他。
5吃饭时,每次先少给孩子一些食物,希望他吃完了再要。开始时,你先说出食物的名称,让孩子重复。当孩子能说出食物名称后,再给他食物。
十六、在提问时,提高语尾的声调,征求同意,许可等
1当孩子向你说他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时,你要提高语尾的声调,问他:“什么?”再有,当你让孩子做什么事时,可提高语尾的声调问他:“可以吗?”征求他的同意。
2当孩子想买什么时,告诉孩子要先问:“可以吗?”征得同意后再去买。
3如果孩子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熟练地说出:“什么?”、“可以吗?”时,你要立即做出回答,并给予表扬。
十七、说出娃娃或人体的3个部位名称
1从“娃娃的鼻子在哪儿?”开始提问。如果孩子指了这个部位,你就摸一摸这个部位,并问:“这叫什么?”鼓励孩子说出这个部位的名称。
2当孩子给娃娃洗澡或洗脸时,你把孩子洗的那个部位的名称告诉他。如果孩子总是能够正确地触摸所说的那个部位,就交换一下,由你给娃娃洗,让孩子说出洗的那个部位的名称。
3当孩子感到困难时,你可以利用他已知其名称的身体部位的特定动作来向他提示。如“用脚踢球”、“用手握”、“闭上你的眼睛”等等。如果孩子能做这些动作了,你也做这些动作,让他说出动作部位的名称。
4让孩子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等,指出你的眼睛、鼻子等。
十八、用“是”、“不是”回答
1在孩子面前,与另一位大人用“是”和“不是”来回答问题,做示范给孩子。问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这是杯子吗?”、“是小明吗?”、“小明,你累吗?”、“小明,你睡觉吗?”等等。
2问孩子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和有关生活需求的简单问题。你要给孩子做示范,在回答“是”或“不是”的同时,__________做点头或摇头的动作。
3当孩子能够模仿,并回答大体正确时,就不再示范。在做游戏时,你问孩子:“你要球吗?”孩子能够回答时,你再把球给他。
4在孩子进餐或吃点心时,问孩子:“你要××吗?”等他回答“要”或“不要”之后,再给他或拿走。
十九、能够表达“漂亮”、“好吃”等
1与孩子一起,一边看花、看美丽的画和鲜艳的衣服等,一边充满感情地说:“好漂亮啊!”
2当吃点心和时餐时,你和孩子吃同样的食物,并对他说:“好吃啊!”
3鼓励孩子与你反复说这些话。
4如果孩子能说了,你要回答说:“对,好吃啊!”或“对,好漂亮啊!”
5说些在其他适当的场合表达感情的话,如:“真可爱”、“真可怕”等。
二十、理解“多”和“少”的意义
1当你与孩子说话时,运用“多”和“少”这两个词,并做示范(可以利用画册)。
2如有困难,可每次只教孩子说一个词。
3把某一种东西分成若干堆,你先说明“多”和“少”的意义,然后让孩子指出每堆的多和少。
4开始时,每堆物品数量相差较大,再渐渐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
语言训练内容(高)
一、使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
1对孩子提出下列问题:“谁的玩具(小床、衣服)?”、“谁想要甜饼干?”
2说自己的衣服,用“我的衣服”来表达。用手指着说:“这双鞋是我的”、“这顶帽子是我的”。
3一边说:“把那件东西给我”,一边互相传递物品。
4孩子说话时,要仔细听他说的内容。当他使用了“我”、“我的”时,要表扬他。
5给孩子做示范时,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强调说“我”和“我的”。
二、用话语要求“再来一个”、“再添一碗”
1大人进餐时,如果想再添一碗饭(菜),要用话语清楚地表达出来,给孩子做示范。
2在孩子要添饭的时候,要问他:“你要添饭吗?”等他说要添饭时,你再给他添饭。
3给孩子吃点心的时候,你也要问他:“还要一块吗?”他说:“还要一块”时,你要再给他一块。
4孩子要他喜欢的物品时,最初你少给他一些,如果他还想要时,要等他用话语提出要求后,你再给他。
三、安静地听5分钟的故事
1给孩子讲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向孩子说明画中的意思,让孩子说出有什么样的画。
2为了解孩子是否真的注意听你讲故事,可提些与故事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你开始给孩子讲故事之前,你可以预先让他知道,你讲完故事之后要问他什么问题。
4在每天同一个时刻给孩子讲故事,把这个时间作为你和孩子的最快乐、最轻松的时间。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故事。
5在孩子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下,用定时器,定1C2分钟的时间。如果孩子能在铃声响之前专心地听故事,你要表扬他,给他奖品。当他能够在一二分钟之内集中精神听故事之后,可以稍稍延长一些时间。
四、按口头指示,完成两个不相关的动作
1对孩子所熟悉的某些事物做简单的指示。如:“把那本书拿给我,然后把玩具盒盖好”,或是“把球捡起来,然后再把门关好。”如果孩子能服从这些指示,你要表扬他,给他以奖励。如果孩子不能服从指示,你要帮助他去做,并给以表扬。
2最初,从一个指示开始,孩子如能服从,再给他另一个指示。
3告诉孩子,要仔细听你说的话,并照你说的去做。掌握游戏的要点,使这个活动有趣。
4在孩子做这个活动之前,先让他复述一下如何做。
五、问叫什么名字,要说出姓和名
1按下面的顺序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全名叫什么?是叫李小明,还是叫王小明?”引导孩子说出他的姓名。
2家人轮流说自己的姓和名,如:“我叫李爱国,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美丽,你叫什么名字?”
3与孩子说话时,要经常叫他的全名(姓和名字)。
六、即使不被提醒,也能正确地说问候语(如:早安、再见、谢谢)
1为孩子做示范,家人之间用清楚的语言互致问候。
2如果孩子不能用这些问候语做出清楚的回答,请再清楚地说一次,鼓励他用问候语回答
3在要求用问候语的场合,如果孩子没能说这些问候语,你可以提醒他“问个好啊!”、“说再见哪!”、“说谢谢呀!”
4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提醒,让他自己主动地说。
5如果孩子能想到正确地运用问候语了,你要立即用问候语回答他,并给予表扬。
七、回答“怎么办?”的提问
1问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肚子饿了怎么办?”、“天下雨了怎么办?”如果孩子不会回答,你用动作表示,让他用话语表达。
2给孩子读图画较多的故事书,读时可以不时地停下来问他:“如果......该怎么办呢?”指着那些画面给孩子一些提示。逐渐减少提示,让他自己回答。
八、说“然后怎么样?”、“后来呢?”
1孩子让你做某件事或让你讲简单的故事时,在说话的中途你问他:“然后怎么样?”或“后来呢?”催促他继续说下去。
2你让孩子做事情或讲故事时,在谈话中途停下片刻问孩子:“你想想然后做什么?”或“后来呢?”
3当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好好听你讲话或讲故事时,你在中间停顿一下,问孩子:“然后怎么样?”或“后来呢?”,直至他催促你继续说下去。
4如果孩子不催你,你要促使他催促你,你可以先说:“后来呀”然后继续说下去。
5等孩子渐渐地能够进行催促了,当他在你谈话中间能够很好地进行催促时,你就立刻接着讲下去。
九、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如:昨天做了……,明天将去……)
1与孩子说话时,使用一些表达过去和未来的用语,并做示范。
2与孩子谈到昨天曾做过什么事情时,要明确地说出:“是啊,昨天做过××了”。
3对孩子谈到明天要做的什么事情,要明确地说明:“明天我们将要去××”。
4如果孩子能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帮助他增添一些正确使用的内容。
5向孩子提问:“昨天做什么来着?”、“明天要做什么?”鼓励他用这类话做出问答。
6如果孩子能主动正确地使用有关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奖励他。
十、提问并回答正在做什么
1当孩子正在努力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问他:“你正在做什么呢?”然后等孩子做完这件事之后,再问他:“刚刚你做什么来着?”
2孩子观看你或家中其他人做什么事情,等做完后,你问孩子:“刚才他们做什么来着?”如能正确回答,就表扬他。如回答错了,请帮助他。比如,爸爸刚才在看书,即可问孩子:“爸爸刚才拿书干什么了?”
3当孩子刚刚看完电视节目时,让他告诉你,刚刚电视演了些什么?
十一、用连词“然后”、“其次”等把两个短连起来说
1仔细听孩子说话,如果听到孩子使用连词(然后、其次、后来),要让他反复地说有连词的句子。例如:“我去商店,然后买糖果”。
2用连词把两个短语连起来,对孩子说一些他能理解的事。
3在公园里或朋友们家中,让孩子说与两件事有关的话。
十二、用话语表达时间(如:其后、立即、今天、这回)
1你与孩子交谈时,使用一些表达时间的词,并为他做示范。
2让孩子做什么事时,如果希望他接下来还做什么,就说“随后啊”、“这回啊”,并且鼓励他也这样说。
3当孩子希望得到什么东西时,要问他是马上要,还是以后要,以促使他学说这方面的用语。
4请孩子拿什么东西时,要说“马上”或“现在”等词,也让孩子用这些词。
5鼓励孩子正确运用这些词,即使运用得不太准确,也要鼓励他运用。
十三、按顺序叙述两件事
1你在孩子身旁做两个动作,让他仔细看,如先拍拍自己的头,再拍拍手。然后让孩子叙述你做的这两个动作。必要时你可以帮助他说:“我先做××,然后我再做××”。
2让孩子做两件事,做完之后,让他告诉你,他刚刚做了什么。
3如果孩子已能向你说清楚刚刚发生的两件事,那么就让他逐渐说出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例如说一说今天做了什么事。还可以给他讲他熟悉的故事,故意把顺序颠倒,然后让孩子纠正。
4让孩子做需要轮流做的事情,如让孩子说:“菲菲吹了个肥皂泡,后来我把它弄破了”。
                                 天津市宜童心理行为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5号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7-706  电话:022-
                                 训练中心: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学府花园4号  电话:022-
                                 全纳中心: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学府花园1号
 &电话:022-
                                 融合中心: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学府花园1号
&&&电话:022-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诚勿扰马宁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