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教育角度,分析生态,道德素质,素质的培养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1.001页¥0.504页¥2.002页¥3.002页¥1.00 3页¥1.002页¥1.002页¥3.003页¥3.00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3下载券4页免费33页7下载券3页免费41页免费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当​前​,​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用​人​单​位​人​才​难​求​,​究​其​原​因​,​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职​
​
​业​素​养​的​高​低​对​劳​动​者​职​业​生​涯​中​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理​应​社​会​、​高​校​、​大​学​生​三​方​努​力​,​着​力​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
​
​就​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新道德教育实验课题子课题--《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道德教育实验课题子课题
--《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翟镇初级中学新道德教育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现在由于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当中的不少人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却很强,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相联系的,更没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例如有的学生只顾自己的学习,不愿担任班团干部,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更不想参加公益劳动,怕的是影响自己的学习。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偏了向,他们虽然在学校接受的是“理想教育”,但是在社会上是“商品教育”,在家中则是“实惠教育”,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思想的影响,对社会服务和树立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兴趣。从根本上讲就是由于丧失了那种对事业、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直至对全人类的责任心.所以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值得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我校把加强学生责任心培养看成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点,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把它当作学校抓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口和突破口。
2、德育实效性研究的要求
从长期的德育实践来看,德育教育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年龄实际。从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定位分析,小学德育目标定位是使小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学阶段则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则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与校规校纪教育。德育目标的错位,脱离了学生年龄与心理实际,难有实际效果。而德育方法的理想化也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正面教育,给学生提供了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而一旦他们步入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并最终导致他们对学校德育的怀疑,德育的持久作用必将难以为继。可见,理想化的德育方法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辩证施教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自然也难获效益。
因此,学校遵循新道德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的研究主张,确立了“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研究”子课题,从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实践研究入手,尝试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为学校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l、理论意义
首先,责任心培养研究丰富了德育研究的内容。其次,责任心培养研究进一步扩展了责任感的层次。本课题把“责任心”分解为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负责等多个层次来加以研究,这更有利于加强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2、实践意义
开展学生责任心培养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责任心现状,为学校开展责任感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现状,为教师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培养的实效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实际的研究,可以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发现责任心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学生的实际加以改进,使得责任心培养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执行,从而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德育实效的提高。
三、文献综述
1、关于责任概念的研究
从目前对责任概念的研究来看,责任的涵义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责任就是主动承担自己动作行为的后果。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人的责任的研究,一些研究论文和专著都有关于责任的相关论述,但专门研究责任问题的著作较少,更多的是关于通过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来探讨对学生的责任教育的著述,或是从教育的其它角度顺带论及责任等问题。
2、责任的词源分析
什么是责任?《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责任”的解释是:①份内应做的事,尽责:②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追究责任.
本研究中的责任是指职责,是对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分内事情的内容与要求的具体规定。职责有不同的种类,根据职责的内容来分,有工作职责、学习职责、活动职责:根据职责的承担者来分。有组织职责和个人职责。本研究中的职责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职责。
什么是“责任心”,《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4、责任心的培养
本课题中的责任心培养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积极感知自己的职责,产生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四、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本研究通过对责任心培养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的梳理、探讨和研究,分析目前中学生责任心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透视影响中学生责任心培养有效开展的阻滞性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效推动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践活动。
2、研究内容‘
(1)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审视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意义。
(2)研究分析当前中学生责任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阐述责任感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4)探讨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基本模式和实践方法。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源。检索、收集相关论著,认真阅读相关论著,获取有价值信息,寻求对本研究的启发和立论根据,并对所有信息进一步加以整理、分析,联系研究实际加以发展补充。
(2)问卷调查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责任心的基本状况、特征。
(3)访谈法: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中学生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途径
“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以来,全体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课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学生责任心培养目标体系
我们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总抓手,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固定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突出责任教育,细化标准,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要求,做到目标与内容具体化,构建起以“纵向、横向、交叉”
为框架的立体化学生责任心培养目标体系,使大德育环境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责任教育目标。
纵向目标体系:根据学生学段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形成一个序列。比如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责中,我们要求初一学生做到“相信自己我能行”;初二学生“我的生活能自理”;初三学生在前面两个基础上还需增加“提高生命质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要求。这样有序的分层进行,使责任心培养有序可循,便于操作。
横向目标体系:将“中学生责任心培养”内容解成五个方面:
a自我责任心即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我身心、人生理想、权利、义务以及学习、生活、工作等具体生活形式的责任感,包括对自我行为过程与结果、承诺、过失等方面的责任意识。
b家庭责任心即对家庭负责。结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培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人伦意识。
c集体责任心即对集体负责,积极通过建设班集体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集体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容忍、学会放弃、学会控制:让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负责;让学生明确如何使个人的行为遵循集体的规范,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能力。
d社会责任心即对社会负责。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通过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社会,对社会负责,做一名服务于社会的人”主题教育。教育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争做一名服务于社会的人。
e国家责任心即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具有热爱祖国的信念、情感及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意识,教育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个人利益服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勇于参与社会变革,树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信念。
交叉目标体系:在学科活动、教学活动、学校活动、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中都渗透责任心培养,互相补充,保证实验活动的全方位进行。
2、实施年级分层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责任态度
遵照德育具有层次性、渗透性和连续性的规律,我们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基本方法概括为八个字: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即分阶段,有步骤地落实教育内容;“整体推进”指初一、初二、初三年级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在相同时间内都能向高层次的目标发展。
初一年级开展“责任在我身边”“三热爱“主题活动,即爱自我(我的风采我展示)、爱学校(我爱我校校史展览)、爱班级(我爱我班我做主)、爱国旗(国旗下演讲),同时,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以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尽快了解熟悉并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注重主人翁意识培养,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勤奋、质朴、进取”的合格的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今天的学习是为将来做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基础.因此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学校及家庭负责。
初二年级的“自律——青春的好伙伴”十四岁系列教育活动——“国旗下的青春誓言”宣誓活动、“在青春的起跑线上”系列活动、“我为他人谋利益演讲活动”、“争做文明中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我的人生理想”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强化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尝试无人监考制度,加强学生诚信意识。开展“我生长的这块土地”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意识。强化社会责任心教育与法制教育为主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教育学生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负责.
初三年级的“把握机遇,升华自己”——年级责任示范岗创设活动,通过爱学习示范岗、爱工作示范岗、爱学校示范岗、值日班长示范岗、行为规范示范岗、仪容仪表示范岗、环保责任示范岗的竞聘上岗,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开展以“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公民权利与义务教育,帮助学生确立享有公民权利和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必须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通过毕业前夕的品德自评互评等活动,使学生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在各具特色的年级主题教育基础上,开展节日教育,培养学生的尊敬师长、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感恩社会等责任意识,使活动更贴近学生,更具实效性。
3、以实践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责任心&
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责任心的新途径。初一年级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当地石灰石形成与石灰烧制研究,了解了当地地质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责任感。每年“九九老人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表演节目,作为学校的一项传统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还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发现社会、家庭乃至自己身上存在的生活陋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告别生活陋习,养成良好习惯”活动,让学生从自身行动上落实,从身边小事做起,并带动家庭一起改掉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每年三月开展“学雷锋精神,做环境小卫士”的活动,带领孩子走入大自然,走上社会,宣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买青蛙等有益动物,不浪费水电等环保知识,并开展领养绿地,调查水资源污染、回收废旧电池、回收一次性筷子等环保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关心环境、关注社会的责任感。这种主题体验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感受到个体与他人、社会、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息息相关,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国情和社会,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责任心。
4、多元整合,寓责任教育于各学科课程教学中
为使中学生责任心培养富有成效,我们还注重做好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挖掘各学科的德育潜力,让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历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人文环境的变更与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化结合起来,将历史事件放到具体的自然地理背景中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物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化学学科可以在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好危险的化学药品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同时,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保持足够的自由空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让学生勇于且乐于承担社会责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责任,并且主动去担当它,使学生的生活成为有责任感的生活,使责任感的教育成为活生生的生活的教育。
5、家校联合 延伸教育
在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住课堂与活动这两条线,但同时又以家庭为辅,利用好家长学校资源,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召开家长座谈会,引导家长形成共识,共同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同时,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使家长明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在家的教育工作,能够充当家庭小主人、小帮手,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等。我们还开展了系列“为父母献孝心活动”,要求学生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次家务、为父母端上一杯茶,让学生懂得自己在家庭中应尽的义务,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对自己的希望,激发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6、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贡任心
学生责任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做到及时反馈,经常评估,以便让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和错误。学生责任心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及时反馈,便于积累:同时,经常评估,有利于巩固责任行为,消除不负责的作风。实践中,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学生责任心评比制度,利用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的评价,及时反馈,对优秀者进行适度的奖励,以巩固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学习、生活的责任心。
六、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效果
(一)开展“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以来,已收到良好效果,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纪律意识、学习风气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效益等有了巨大的提高。可以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办学规模渐增,社会声誉日隆,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品味不断提升。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效益更是显著提升,尤其是今年,学业水平考试各项指标分别达到:优秀率43%,及格率100%,受到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由于近年来学校治校办学效果突出,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双合格示范学校”
、“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先进单位”、“ 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泰安市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双高工程50强学校”、
“泰安市绿色学校”“新泰市教育教学先进学校” “ 新泰市十佳文明学校”等。
(二)学校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
通过责任心的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学习时间的科学安排、课前学习用品准备、学习方法的寻求、预习复习习惯化、借助老师为自身学习服务的意识等有了显著改善。而学生自我服务意识不但体现在学校生活学习中,而且反映在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中.在访谈中,家长谈到的较多的是孩子进入中学以后的变化,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自理意识和行为极为满意。
2、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生责任心的培养,首先是明了人生在世有许多被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是将这种需要付诸行动,形成一种改造自我的力量。由于责任感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如求知欲、自尊心、好胜心、理想、信念、成功的体验等),从而在学习上体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更大的积极性。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有部分内教师反映说:“现在的学生和教师交流的比较少,平时不太愿意问问题.但开展责任感培养活动以后,问问题的同学慢慢地多起来了,同时,经常能够在课间看到有同学一起讨论这样那样的问题,场面十分热烈.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把学习内化自己的自觉行为.”
3、提高了学生行为中的责任意识
开展责任心培养,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提高了学生行为中的自我责任意识,如认真听课意识、独立学习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睦相处意识、情绪性格方面的自我调节意识、习惯上的自我改变意识等。
在教师访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上课纪律有明显改善。课间休息打闹的现象少了,同学之间说粗话脏话的少了。上课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下课能做到让老师先走,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好”“谢谢老师”,校风明显改善。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踊跃参加。主动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将准备好的鸡蛋赠送给老人,并且为他们打扫卫生、帮老人们整理房间,为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学生都会自主开展“诚信考试,从我做起”的倡议。通过整整一个学段的循环教育,许多学生克服了“自我意识”过强,矫正了学习中的偏离行为,而且由于个体行为意识的提高,直接促成了集体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的形成。
七、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虽然课题组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水平、时间、精力、经费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心理机制问题、责任心的评价标准问题、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问题和实验开展的序列化研究的科学性问题等。课题组将在今后继续努力,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探讨,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做出贡献。
2010年10月
1、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北京出版社
2、傅道春编著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
《浅谈现代教育中责任感及其培养》&&&
4、冯会发 《学生责任心及其培养之管见》& 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5、王莉莉《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江西教育研究&&
6.庄素芳、李洪玉等《小学中差生学习责任心培养研究》&&
天津师大学报
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材分析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课标中的内容:
具体内容标准&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经历)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应用)
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理解)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了解)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考试说明要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标》中有而《考试说明》中没有的内容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
2.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概述多层次生命系统的共性,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
1.尝试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生物学上的问题。
2.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3.进行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探究。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初步形成生态学的观点,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二、知识结构及逻辑主线
三、核心概念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课时安排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探究实验组织准备】
【具体实验】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制作活动】
五、学生具备的基础
本章探讨的是宏观方面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经验联系较多。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一些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有一些了解。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了解其信息的传递,并进一步分析其稳定性。这样,本章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已有经验进行解释的过程,又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的过程。
六、本章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如此。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应当通过生物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认识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而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树立环境意识。
从学生的个人发展角度看,本章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本质、理解生命科学,以及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的训练、生态意识的形成都是重要的。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许多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章内容在本模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4章《种群和群落》是学习本章的基础。生态系统是比种群、群落层次更高的生命系统,需要以对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理解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可以与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包括光合作用)建立联系。负反馈的概念可以与第2章中有关激素调节时的反馈调节建立联系。
学习本章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基础。
七、教学建议
贯穿本模块的思想一个是系统论的思想, 另一个是控制论的思想——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在本章中,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应用控制论的核心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控制论认为,生物界和人类行为中,几乎所有的达到“目的”的控制活动,都运用了负反馈原理。
1.要重视结合本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章内容组含着丰富的思想因素)教师应当注意挖掘。例如,可以通过讲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讲述生态系绞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再如,可以通过讲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点。
本章有些教学内容侧重于生物学事实或现象的描述,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等。对于这些教学内客,应当充分运用录像片、幻灯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趣味性;同时应当鼓励学生自学。本章有些内容侧重于阐述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应当尽量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避免从概念到概念,同时也要避免讲得过深过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
本节课文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从模块角度来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稳态调节后学习本章,是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稳态调节的学习。从章节的角度来分析,本章是围绕着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本节课是本章的统领,并为后面各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的教学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由于初中已学过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高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判别依据还不太清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
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为“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属经历水平,即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
从某一渠道获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信息,结合同学之间的讨论,建立感性认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应当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其次,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熟悉的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能力目标: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1.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2.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学法上采用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协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形象且容易理解的知识。
教学建议:
首先让学生明确一个知识点:什么是生态系统?(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成分。成分之间的关系。)
其次: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什么?(请学生说明桌子的结构)
最后:建立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1、同种生物个体→种群。
&&& 2、全部种群→群落。
&&& 3、无机环境能影响生物群落。
&&& 4、生物群落能改变无机环境。
&&& 从中领悟这几个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新的概念。&&&&
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从中领悟种群、群落、环境之间的联系,顺理成章的推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结构模型】
1、请两位同学参照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合作在黑板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请同学们指正。
2、对于学生在模型建构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先不急于指出,而是通过讲解分析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更正自己所建构的模型。
3、用书中的模式图概括讲解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相应的能力培养】
1、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合作建构出模型,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发现不足,予以修改补充完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建构模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最后的总结让学生初步理解“由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在物质和能量上的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为后面几节书的学习作好铺垫。
通过模型建构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将头脑中不是非常清晰的知识结构加以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的一个培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能感受到学生在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能将自己所想准确表达出来。而课堂中的模型建构则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准确的知识逻辑。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材内容重视概念模型方法的应用,还注意渗透系统分析的方法、思考与讨论的内容。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具体阐述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营养而发生联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而且是后面所学内容的基础。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很好素材。
教师强调:
①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②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别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均为异养型的动物。
③每一条食物链均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中间的任何停顿性终结,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④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必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没有分解者。
知识拓展:是不是只有通过捕食关系才能构成食物链?
草 → 兔 → 狐 → 虎&&&&&&&&(捕食链)
马→马蛔虫→原生动物&&&&& (寄生链)
植物落叶→蚯蚓 →节肢动物
(腐生链)
(1)箭头相连的两种生物间是什么关系?
(吃与被吃、天敌关系、捕食关系。注意:箭头指向捕食者)
(2)一条链中,这种关系有何特点?
(后一种生物以前一种生物为食,沿此链逐级递推,有序进行)
归纳:各种生物处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是不同的营养级。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别一定是不同的。一种生物可以吃几种不同的食物,同一种生物可以被几中不同的生物吃。因此就使得各种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不同的概念性重合。
注意: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其结果不同,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判断的依据。  
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为“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属应用水平,即学生应能够将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运用于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应当使学生把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懂得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些基本方法;其次,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得出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其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为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直接从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用“问题探讨”的素材展开能量流动的过程的学习。再以林德曼的研究为资料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以及课后练习探讨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在教学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建立概念模型的能力,让学生将思维过程加以外显;另一方面重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结合“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的过程。
这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种动态模型来加深理解.
充分利用教材,积极引导,注重细节。
利用教材中“问题探讨”中的“鲁滨逊的荒岛历程”为例,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该怎样食用有限的食物才能够生存的更加持久。学生对这个问题提出若干种解决方法,就其合理性,引导学生一起来讨论。例如:将玉米种下,等待再结玉米,这需要一年的时间,与现实条件不符合,不能够选取。这样就将答案归结成两方面,一种是先吃玉米,最后吃鸡;另一种是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在这个环节中,注重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对“15公斤玉米”的解释。从学生每天吃的营养餐举例,来说明15公斤玉米能够维持的基本天数。否则一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这些玉米的含义。
二、在分析能量流动环节中,展开了类比推理的逻辑思维培养。
通过分析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将能量流动的概念引出来。即:来源和去路。去路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并加以储存、分解者分解作用、被下一个营养级捕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方式,来模写第二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这是一个类比推理的展开思考,对消费者的能量流动过程给与一个准确的分析。
这样的训练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心里明白意思,往往说不出来,或者是词不达意。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多加训练,自然能够在考试的过程中少失分。
上述的过程也是一个概念模型的建立过程,是一个思维外显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突破了本节重点之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三、重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
结合“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的过程。
关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最后的分析,这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个考察,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而本节的“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在本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成功的体验,刻意降低了数据处理的难度,那就是在黑板上先举例生产者能量的来源、以及部分去路,然后给出了表格的大致形式,让后让学生把其他内容填写完整。对于学生来说,独立创造一个表格难度的确是很大的,而教师的一个及时的、有效地示范,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准确的方向,这样的训练坚持数次,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绘制表格的过程中,及时的订正、鼓励对学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比如说及时的表扬书写工整、去路完整的同学,这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促进,对课堂上建立积极地学习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数据的分析过程,利用的数学运算。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科之间的统一性以及相互促进。如何将计算后的数据能够有一个直观的感觉,这需要一个图形来加以表示。在这里,对多媒体的应用非常到位。首先展示一个坐标图,说明纵横坐标。然后做示范,绘制第一营养级的方柱,引导学生继续绘制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让后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能量金字塔。
在这里充分感悟到对于相互学模型来说,数据模型更加准确,图形更加直观。
三、注重学以致用。
利用所学知识点解释“一山不容二虎”“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并对课堂开始提出的问题给出正确答案。做到了首尾呼应,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这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实际的生活生产中,能量流动的知识是如何应用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课后来完成相应的内容。
【未利用部分的分析理解】
【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知识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进行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尝试探究。
2、研究生态系统的规律,明确每一环节由哪些生物占据并完成相应的功能。当系统运行发生障碍时,找出问题可能发生在哪一环节,使自己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带领学生做探究微生物分解作用实验,学生能遵循生态学原理去对待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同时培养一定的团队意识。通过做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加深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探究问题的乐趣。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做一个深呼吸。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所有的可能性。提出物质循环】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自己的身体,关注体内碳氧这两种元素的来源和去向以及碳氧的来去形式。关于碳循环的过程,指导学生识图,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讨论,进而深入理解参与碳循环的生物类群和各生物类群的具体功能。启发学生归纳出碳循环的形式和范围及特点。概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之处: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方向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引导学生画出碳循环过程简图,搞清楚两个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2)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循环形式
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主要讲清楚以下要点: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范围;这是所说的“物质”主要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而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这里所说的“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不是物质的单纯移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联系生态环境的实际,如滥伐森林、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对碳循环的影响,引出温室效应这个话题。“温室效应”是近年来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学生并不陌生,而且切身感受到温室效应的存在。对这部分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包括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对策)。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通过对探究实验的准备分析理解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及物质循环的形式;尤其是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此探究中可以复习前面的物质鉴定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实验设计的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对照原则等。
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的内容,通过讨论和列表比较,引导学生将这两部分主要功能综合起来理解。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一)区别:(1)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物质在生态系统与无机环境之间以无机物形式流动。
(2)物质是循环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3)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二)联系:(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生态系统中磷的特点:(1) 全部来自于岩石风化
(2)循环过程中和微生物的关系
(3)磷不进行大气循环
人对自然磷循环的干扰,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赤潮等环境问题.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增加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教材仅作了简要的概述和距离,并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
本节重点是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料分析”列举了几种生物的生存、繁殖与生育和信息传递的关系,让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结论。随后,教材载简要概述信息在调节种间关系时所起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描述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子,能从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说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样就能从宏观的角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而体现它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据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突破策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要和前边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联系,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本部分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了四则资料,在“资料分析”中,用以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说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四、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的引入:通过对“交流方式”中的生活事例做以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么传递的?进一步设问: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的把课题引入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有哪些种类?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类型?
2.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并说出。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提供几个案例,要求学生从教师所给的案例中,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信息类型,你是怎么判断的?以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本的“资料分析”,要求学生从中得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去分析信息传递,并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在一起,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指出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
学生了解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后,教师适时进行话题的转移,“我们学习信息传递,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谁能说出信息传递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方面的例子”?学生们这时就开始讨论了,他们可能做不出正确的回答,但他们却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信息传递的许多例子。讨论几分钟后,让看看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吧?使教学回归课本,使知识得以沉淀,形成自己牢固的知识体系。
雌性虫类释放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行为信息);羚羊为了雌性搏斗(行为信息);在繁殖季节,公蜥蜴具有“大红脖子”来引诱母蜥蜴交配,孔雀通过“开屏”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行为信息);蜘蛛网震动(物理信息);雄性萤火虫放光(物理信息);昆虫的警戒色(物理信息);黄鼬的臭气(化学信息);青蛙叫(物理信息);等等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还有很多。
学生通过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小节分为三个部分,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形成的原因以及稳定性破坏三个方面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态系统这一结构维持着动态稳定性。其中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负反馈调节。教材通过两个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阐述什么是负反馈调节。之后,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让学生建构食虫鸟与害虫这两个种群之间的负反馈模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建立概念模型,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负反馈的含义。此后,再以森林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的事例做进一步说明,涉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再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是下一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知识基础。
知识目标: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能力目标:
⑴通过构建模型,清晰地理解负反馈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
⑵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分析,清楚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⑶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和探究各种生态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目标:
⑴通过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的学习,确立辩证统一思想。
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意识;确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观点,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⑶使学生认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涵义和重要性,增强对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教学难点:
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
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区别及其关系。
多媒体展示:“生物圈II号”实验资料(包括:建造的时间、占地面积、空间大小、投入研究的资金、实验的时间和方法、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指导学生阅读,安排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一,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建造“生物圈II号”并进行实验呢?
问题二,在“生物圈II号”中模拟生物圈建立了哪些生态系统?里面有哪些成分?
问题三,八位科学家原打算在“生物圈II号”中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为什么中途撤出了?这个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问题四,生物圈1号出现这些问题了吗?“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并利用材料信息组织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
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板书)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强调指出:①它是生态系统发到一定阶段的所具有的一种综合能力,②结构和功能即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相对稳定
(视情况可让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概念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态系统图片。问题: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是怎样保持或恢复其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呢?
(由问题引出思考,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原因:自我调节能力(板书)
让生分析:草原上,牛、羊等食草动物过度放牧,直接导致草的数量减少。紧接着由于食物短缺,食草动物数量也会减少,从而使得食草动物的数量维持相对的稳定。
师:大家刚才列举的实例中,在调节机制上有很多与此类似,调节的结果都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机制叫做负反馈调节(生齐答)。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它的作用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定,因此我们说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指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多媒体展示:图片污染严重的小河、草原等生态系统。
但是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内,一旦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从而引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概念。
让学生总结抵抗力稳定性核心抵抗干扰保持稳定
图片展示大火烧的森林重又长成森林此为次生演替,从而引出恢复力稳定性,生总结核心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多媒体展示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图片
思考:结合书上的相关介绍,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吗?营养结构如何?
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
思考: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如何?抵抗力稳定性又如何?
自动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
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图片
思考:以相同的方式,归纳一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情况
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抵抗力稳定性高。
师生共同总结出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相同环境下,是反比例关系)
①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②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如果遭到破坏,比较容易恢复。③但是,还要考虑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当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热带雨林由于所处的环境高温多雨,气候适宜,故能够较快地恢复;但极地苔原由于寒冷,天气恶劣而须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说明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比后者高。
所以,比较恢复力稳定性时,除了考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外,营养结构简单,遭到破坏后比较容易恢复,还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课后总结:找一学生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增强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材分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供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等原因,人类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和资源,甚至严重威胁了生物圈的稳定性。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呢?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这是本章重点探讨的问题。
本章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1.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内容包括《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两节,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
章题图是我国云南山区林木环绕的一个村落和一片梯田,展示了哈尼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旖旎风光,突出了本章的主题──人类应当而且可以生活在得到了很好保护的生态环境中。压图的两句警句:一句是约2 300年前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的名言,体现出他主张“人的精神是可以达到与宇宙和自然融洽、和谐相处的境地”的哲学思想;另一句是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的一句,言简意赅地指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两句话发表的时间、地点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它们所体现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望和现实意义则是相通的。题图上方的两段文字,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本章的主题。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增长的前景,以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两个问题。本节“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拥挤人群的图片,从而很自然地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教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明确我国人口基数大、较长时期内人口仍会持续增长的严峻现实,以及我国全面推进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指标。
关于第二个问题,教材通过“资料搜集与分析”,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人口增长过快必然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相关的文字叙述中,教材引导学生对图6-2进行补充和完善,并设计了供学生讨论的“想像空间”。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三个问题。本节的“问题探讨”是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生在2003年夏季全球性酷热的现实,这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从而很自然地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教材同样采用了开放式的编写方式,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放开思路、充分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材设计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提出了一些书本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认识。至于第三个问题,教材文字不多,但涉及对我国古代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全面理解,因此是重要的,需要予以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本节的“科学·技术·社会”,可以说是第一次在中学生物教材中引入关注生态伦理道德的问题。这是当前社会学家、人文学家、科学家和环保工作者共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生懂得应当关注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
三、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过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拟定过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和有关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知识。另外,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对于我国因人口过多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种种不利影响、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都有不少的了解。所有这些知识、体验和信息,都是十分宝贵的,都是学好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四、与其他章的联系
学习了本章,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本模块第4章和第5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习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中“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中专题5“生态工程”等内容。 本节介绍了“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材通过“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拥挤人群的图片,并导入到学习“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的内容,利用资料分析中的讨论和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会出现持续的快速增长,并引出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内容是通过分析图6—2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概念图和图6—3人的多种需求举例,使学生初步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利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内容,引导学生调查、搜集当地的农村或城市人口增长和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使学生亲身体会人口增长过快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还通过几组数字来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大,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和治理污染的成本加大。
教材通过“问题探讨”、“数学模型”、“概念图”、“资料收集与分析”以及数字比例,有利于知识的直观化,能够使学生思维活跃,易理解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习了本节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本模块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本节的有些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和学习基础。因为,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过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在本模块中学习过种群数量变化、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知识,以及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我国人口过多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种种不利影响、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有了很多了解,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但同时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新鲜感”,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鲜活的例子、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对学生情感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1知识目标
&& 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以及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2能力目标
&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和分工与合作的学习能力。
4.3情感目标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5.教学策略
5.1通过复习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并导入新课。
5.2利用多媒体展示春节时期火车站拥挤的人群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探讨”中的3个讨论,并导入对“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的学习。对“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的学习时利用“资料分析”中的讨论和数学模型,了解我国人口的现状,通过多媒体展示计划生育有关的宣传图片和我国人口未来变化的趋势的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国人口的前景。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可以把枯燥无味的问题生动化,抽象问题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阅读教材和分组讨论问题、总结问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要两手抓:一手抓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一手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5.3利用教材图6—2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之间的概念图、图6-3人的多种需求举例、资料搜集与分析和多媒体展示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图片并结合教材P121的几组数字比例,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亲身体验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实际例子和亲身体验,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与人交流、分工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树立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本节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组织、引导为辅,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了具体指导。同时加强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调动了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得到真实体现,同时使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与人交流、分工与合作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情感与价值观。
教师的组织活动:通过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我们了解到我国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的量就会增加,这就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人类的生活、生产又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使人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前提下,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让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教学意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能承上启下,引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我们是谁?】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不同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等各不相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特定环境自然选择的定向性和不同生物生存环境多样性共同形成的。多样的环境必然对生物进行多方向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保护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1)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是由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其多样性就可以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上,进而反映出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强调物种的变异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复杂性→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综合体(生态系统)。通常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及其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从以上分析中可看出,基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在基因这一层次上的保护是最核心的,也是最基本的。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从分子水平上看,其根本原因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多样性);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从进化的角度看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措施:①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保护对象主要有: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
(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注意的有:
(1)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
(4)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三、可持续发展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和谐的发展。
2、实施措施: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护资源和环境;②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可以影响热量的辐射。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就升得越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要解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这一问题,一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随雨水降落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称pH小于5.6的雨水为酸雨。酸雨对土壤、江河、湖泊、森林、农作物、建筑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成因:酸雨中的酸主要是二氧化硫(SO2)转化而来的硫酸和一氧化氮(NO)转化的硝酸。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汽车尾气。我国通常是硫酸酸雨。
(2)危害:
①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造成森林受害和农作物减产;还能使土壤、水域酸化,建筑物腐蚀,金属腐蚀等。
②酸雨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臭氧层破坏
在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但位于地球上空25~40km的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则是地球的一个“保护伞”,它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研究表明,平流层中臭氧减少1%,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将增加2%,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将增加,农作物产量将减少。臭氧的减少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氯氟烷烃如氟利昂等对臭氧有破坏作用。
4.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生物富集作用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富集作用和陆生生物富集作用。
水生生物富集作用:水生生物主要通过食物链富集污染物质。例如,有机氯农药(如DDT)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经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肉食性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可以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
陆生生物富集作用:陆生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和化学农药。陆生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如汞、镉等),主要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重金属进入动物体或人体后,除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外,其余的则在动物或人体内富集起来并逐渐造成危害。例如,日本的“镉米”事件。
5.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当它们汇集到池塘、湖泊、海湾时就会使水体中N、P等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增多,致使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由于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用于进行细胞呼吸,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而且当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首先被水中需氧微生物分解,从而进一步降低溶解氧的含量,然后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同时产生H2S、CH4等有毒气体。因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6、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操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7、生物多样性锐减
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1400万种物种,但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
主要原因是七种人类活动造成的:①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②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③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④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⑤无控制旅游;⑥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⑦全球气候变化。这些活动在累加的情况下,会对生物物种的灭绝产生成倍加快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2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极大的外来物种名单。它们是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牗水葫芦牘、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目前我国有主要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外来病原菌23种。
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负责人介绍,外来物种对我国的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外来入侵物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其次,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第三,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 
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可能有三种情形:
①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②因为新环境中存在其天敌及竞争者而受到控制;
③因为缺乏天敌而失去控制,最终破坏原有生态系统,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控制的办法最好从本地寻找其天敌,一般不从原产地引进新物种,原因是有可能产生新的生态危机。
8.微波危害
微波的波长范围是1mm~1m,频率范围是300~300000MHz,它的能量不足以使物质产生电离,所以微波不会对生物体产生辐射的危害。但是,它能起到“加热”的作用。由于它的穿透力强,不仅可使物体表面温度升高,而且还能深入组织内部,更由于组织内部难于散热,所以内部的温度升得更快。
9.白色污染
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难于分解,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10、光污染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2)人工白昼: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3)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道德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