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拥有自己的框架策略思维与博弈与思维?

基于博弈论思维框架的政府与企业关系重塑——从“囚徒困境”到“智猪博弈”的策略选择--《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基于博弈论思维框架的政府与企业关系重塑——从“囚徒困境”到“智猪博弈”的策略选择
【摘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由于政府愿景与企业目标存在着差异,政府与企业相互博弈的行为日渐普遍和频繁。从博弈论视角观察,传统政企关系未能摆脱"囚徒困境"的尴尬格局,并产生出诸多社会公共治理的顽疾。"智猪博弈"模型为重塑良性互动的现代政企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从"囚徒困境"到"智猪博弈"的路径变革,不仅政企之间要通力配合,更需要政府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从权力规制、政策支持、健全监督入手,构建基于博弈论思维框架的现代政企关系模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30;F272【正文快照】:
一、博弈论思维:政企关系的解读模式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的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主体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存在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传慧;佀同光;;[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凤;[D];湖南大学;2005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俞国琴;;[J];长江论坛;2007年05期
魏后凯;[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史耀媛,张秀君;[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陈建军;[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江三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8期
张洁珺,陈国权;[J];新视野;2000年02期
张洪增;[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03期
曹荣庆;[J];中州学刊;2001年06期
崔金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刘安;[J];商业研究;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自力;[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崔彩周;[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吕一博;[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平;[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严双建;[D];同济大学;2007年
蔡玮;[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李力锋;[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严锋;[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燕;陈艳艳;谭劲松;张育强;;[J];会计研究;2011年04期
王世权;王丹;;[J];管理学报;2011年09期
赵莉娜;;[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魏杰;;[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6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佳琪;;[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和庆;陈泽华;;[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傅明贤;;[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郑迎春;;[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王世权;李凯;;[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杨斌;戴珒;袁楚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张维达;吴宇晖;;[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郭凤英;;[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井润田;E.Patrick McD;[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徐伟;郑燕飞;;[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杜文;[N];中国企业报;2011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
王中美;[N];文汇报;2009年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
毕家立;[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马国川;[N];中国信息报;2007年
黄萌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市长);[N];学习时报;2007年
刘林 通讯员
忙风;[N];泰州日报;2009年
张文魁;[N];中国经营报;2005年
岳海通;[N];衡水日报;2006年
陆成钢?通讯员
田亨文;[N];嘉兴日报;2008年
陈婷;[N];四川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赟;[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李正彪;[D];四川大学;2005年
王亮;[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宋智勇;[D];南开大学;2009年
王秋兰;[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舜;[D];湖南大学;2003年
吴芳兰;[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糜皛;[D];苏州大学;2010年
刘英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吴琼;[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王谊;[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梁琳;[D];复旦大学;2009年
李洪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刘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田峰;[D];天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国泰君安-银行研究框架:策略思维看银行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道客巴巴文档,国泰君安-银行研究框架:策略思维看银行,值得下载、分享、收藏。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21:02: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国泰君安-银行研究框架:策略思维看银行.PDF关于“免疫系统”框架下审计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和思考
安百宁(山东省日照市审计局)
  【摘要】“免疫系统”的提出,对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审计方法与策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围绕审计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来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论述。  【关键词】免疫系统& 审计方法& 审计策略  引言  2008年春,刘家义审计长系统阐述了审计免疫系统的重要理论。“免疫系统论”丰富了新时期的审计内涵,追求的是《老子》中“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的效果,并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的境界同声相应,是审计部门的科学发展观。  新定位需要新思路,需要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建议。那么,“免疫效应”的新生面和源头活水来自何方呢?笔者认为:来自不断创新的审计方法与策略的认真研究和积极运用,审计方法与策略研究,是“免疫系统论”具有可操作性的必由之路。  对审计方法与策略的初步思考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审计方法不同,审计结果迥异。单纯的审计方法,不能必然地满足审计的目标。审计方法的不同运用,以及各类方法运用中的变化、组合及其升华才是策略。审计方法与策略,是联结审计知识和审计能力的中介和桥梁。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免疫”效应,对这些方法形而上的探讨,即审计的方法与审计的方法论,最需要引起审计人员的思考。  一、“结合”与“参验”策略  (一)主要职能部门的业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  “结合”的要点在于既要研究资金的运行规律,又要研究核心业务的管理和操作规程,做好分析和对比的工作,根本在于依据何种方式、方法找到审计“切入点”,以及如何找准“切入点”。通过对管理和业务的关注,求得相对真实和完整的经济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相互核对、纠偏,获得可信的审计信息,得出准确的审计判断。广而言之,这种结合,还要突破审计和被审计二者之间单一的圈子,这对经济责任审计尤为重要。  1、流程控制。通过对流程的关注,确保找到系统运行的症结,实施有针对性的审计。通过流程再造,达到审计数据的重构、重建。通过质疑,达到辨伪、求真、求实的目的。流程控制就是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就是要抓住要害,突出审计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1)从主要职能和核心业务着手,明确源流,得其要领,寻找内控薄弱环节。通过业务流程与资金流程的核对,籍此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和财务核算、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然后从规范管理、加强核算的角度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2)明确不同的审计对象,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与策略。在关注个性和共性的基础上,审计又要做到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不同的审计对象,体现为不同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又体现为不同年龄、地域和经历的人。因此,有必要根据被审计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与策略,要历练从平常和简单中看出掩盖的大问题,要注意从细节中总结提炼出发展的趋势,先有微观层面的事物个性的透彻了解,然后才有宏观层面的共性规律的准确把握,即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2、信息结合。审计是审计主体的信息加工过程。通过对不同信息的获取和加工与转化,来出具审计报告。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审计实施的过程,就是审计人员想方设法、逐步打破信息不对称的过程。因此,要把财务信息、流程控制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其他各类相关信息有机结合,获取审计证据。应该做到下列方面:  (1)关注经济管理领域内最新的信息处理方法;关注数据采集与数据加工的过程本身。  (2)历史信息与当前信息的结合。毛主席曾经指出:“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审计也可作如是观。纵向上,要调阅同一或同类项目的历史档案,横向上,要关注其他地区同类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在这种纵横结合的时空坐标上,通过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在此时空背景下,使得客观认识被审计对象,既具备了可能性,又奠定了坚实性的基础。  (二)参验:从单一证据到多重证据。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古人的“参验”方法,值得借鉴。“参验”,就是为了检验认识而对各种情况的比较分析。参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交叉核对,核实未纳入管理系统或核算系统管理的系统外业务,规避审计风险。应该考虑:  1、借鉴文史领域“双重证据法”思路,有效吸纳其哲学精髓。“双重证据法”,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推而广之,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将视野由财务资料延伸扩大至业务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将财务与业务和管理方面相互释证,做到互证,乃至质证,利用不同资料的比对来筛选审计范围、明确审计重点,发现存在的问题。  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多重证据法。我们比较熟悉从财务账内查找问题,这种模式可称之为内证,但因存在信息不对称,内证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探寻旁证之道,十分必要。在某些情况下,旁证重要,但求之殊难,也最见功夫。审计人员如何搜集来自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旁证资料,求得多重证据,尤为必要。为此,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信息的积累和共享,搞好信息疑点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中:  (1)公告是免疫效应的有效因子。大海捞针较之千军万马中直取不可同日而语,审前公告是从外在的层面打破信息不对称的积极应对举措;结果公告是产生审计免疫作用的有效因子。  (2)夯实累积疑点库构建基础。疑点库建设,既要包括各级审计机关内部,也要包括外部各级审计机关和人员之间,对疑点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内外和上下的结合,必将打破信息的不对称。  (三)结合与参验的升华:多角度解读。多角度解读,正如梁启超所言:“凡学问上一种研究对象,往往容得许多方面的观察,而且非从各方面观察,不能得其全相。有价值的著作,总是有他自己特别的观察点。” 只有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结合和参验,才能求得所提供资料的“全相”。无论是结合,还是参验,都要做到诸法并用,综合考虑。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审计人员既做到在账外看账,又求得在山外看山,到山顶观山的效果。  二、“转换”与“借用”策略  转换,首先是思维的转换,然后是对方法和数据的转换。借用,更多地体现为通过对方法的借用来达到对方法的创新,做到事多则法数,时移则理迁。  (一)审计思维的转换  审计要追根溯源,就存在思维转换的问题。审计思维体现为通盘考虑下的逆向思维,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建设性。具体如下:  1、发散性和批判性的审计思维方法。发散性,体现在审计人员应该进行从社会、市场、法律、经济、技术等多角度、多途径的思考,来开展审计工作。而批判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要有质疑的精神。审计思维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就在于批判性的审计思考。面对情况、数据和信息,学会选择、学会思考,锻造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批判性思维,开展能动式审计,达到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的理想效果。  2、建设性的审计思维方法。建设性审计思维方法,是发挥审计免疫力的基础所在。针对管理的漏洞,推断并查证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建设性作用体现的轨迹是从“亡羊补牢”到“防微杜渐”,从“曲突徙薪”到“防患未然”的过程。这种渐进的进程,体现为先有严格、高效的审计监督威慑力,后有运转规范、有效的自组织系统式的审计免疫力。“曲堗徙薪”的故事,是对审计发挥前瞻性的建设性作用的最好诠释。审计人员和审计部门要提出“曲其堗,远其积薪”的审计建议,就要深入现场,深入实际,就要关口前移,靠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二者的结合,来达到审计免疫的功效,当好主治大夫,做好保健医生,齐头并进。  此外,“滥竽充数”的寓言,也对审计前瞻性有很大启示。“齐宣王使人吹芋,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芋,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要体现审计建议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要更多地关注制度和机制,就需要做到如何在缗王之前,或者宣王制度设立之初,就能够及时提出“一一为之”的审计建议。  (二)方法和数据的转换与处理:化繁为简。  曹冲称象的故事,对审计方法论的最大启示,就是方法和数据的转化与处理,把其他数据处理转化为有用的审计数据,这是一个积极和能动地数据重构过程!审计工作要与时俱进,与物推移,审计方法就要此策阻,彼策生。  1、分析性复核的升华:既是技术方法,更是思维方法。分析性复核贯穿审计始终,在比率和趋势之外,更应是一种思维方法,看到数据和资料背后“故事”,以便得出深层次的结论。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讲过:“看一张等高线地图,学生看到的是纸上的线条,制图学家看到的是一张地形图。看一张气泡室照片,学生看到的是混乱而曲折的线条,物理学家看到的是熟悉的亚核事件的记录。只有在许多这样的视觉转换以后,学生才成为科学家世界的一个居民,见科学家之所见,行科学家之所行。”对于审计资料,审计人员正需要通过视觉转换而磨练造就一双洞察真相的眼睛。  2、借法与创法:从借用到杂糅使用。  (1)方法的借鉴和移植: 从借力打力、借船出海到方法创新。在审计准则中,关于利用专家工作,是典型的借法。其他学科领域也不断表现出借鉴趋势,审计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内现成的方法,来解决审计取证面临的困境,取得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  (2)数学工具的运用:审计预警的手段。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有时候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具有广泛性和适用性的工具。实务中,已有论者论证了抽象化的数学工具,如数学的某些定律在查找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如上市公司审计中的奔福德定律 ),甚至大名鼎鼎的香港廉政公署,其查案过程中也曾有利用案件数据的最小公约数成功突破的先例。   (3)调查与审计有机结合。审计中有调查,调查中也有审计,灵活的调查方式更易达到审计目的。随着业务往来多元化,问题的转移和下移及共同舞弊的势头明显加剧,如转移到所属二级单位或相关业务单位,违规问题不会浮在面上“等你来”,要避免浅尝辄止,就需要加大延伸和调查的力度。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既能体现“短、平、快”的特点,也能达到“高、精、尖”的要求。  三、“案例化”与“模型化”的策略  (一)案例化:研究审计案例与审计案例研究。案例与实务的结合,体现总结和提高的过程,体现指导的过程,体现在新的认识基础之上,重新指导审计实务的过程。通过研读案例,可以看出他人查处问题的过程及方法、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与总结。通过发挥思维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达到案例对未来审计业务的启发性和借鉴性。  (二)方法论意义上的案例模型化。审计案例高度概括的真实性和仿真性,对后续同类项目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相关问题,可直接验证相关度高的新的审计项目,提高效率。案例具有了模型化的方法论意义,就是审计分析过程和审计经验的模型化。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审计人员内心生成的模型化案例。通过实现对大量案例材料的占有和积累,通过量的积累,从外化到内化,以致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调用以往的经验,既高屋建瓴,又成竹在胸。  结语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探求审计方法与策略,就是为了探求审计之道。审计方法与策略的积极运用,一方面改变审计对象,又一方面也会改变审计自身。审计人员应该践行坐而论道和起而行之的统一论者,成为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结合论者。  上述三类方法与策略,既是区别的,又是相通的;既是逐层递进的,又是浑然一体的。通过审计的主观来达到被审计的客观,这种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先有审计之因,后有免疫之果。立足监督,着眼免疫,就是审计理性所在,体现为在“免疫系统论”的指导下,不断在实务中吸取智慧,提炼方法,在总结中提高,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不断提高审计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水平,为创造性地开展审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安百宁)  主要参考文献:  李凤鸣、周学民,1991,《审计方法》,中国商业出版社。  李凤鸣,1992,《内部控制学》,中国商业出版社。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199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Go杰克o波罗格纳、罗伯特oJo林德奎斯特(张玉译),1999,《美加两国查处舞弊技巧与案例》,中国审计出版社。  戴维oF.霍金斯(孙铮等译),2000,《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教程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辜飞南、李若山、徐林倩丽,2002,《现代中国审计学—电子数据下的审计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韩洪灵、裘宗舜,“审计职业判断:一项基于透镜模型的研究”, 《审计研究》第3期。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政府信息公开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  技术支持: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审计署总机:010-  网站电话:010-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北露园一号(邮编:100830)
备案编号:京ICP备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银行业研究框架:策略思维看银行
&&&&行业最新的观点
&&&&银行股价问题并非出在DDM模型的分子(可简单理解为业绩),而是分母(期望报酬率)。分母问题表现为“一个主要矛盾”(对经济失速的担忧,充要条件)和“两个必要矛盾”(利改推进+同业监管,基本pricein)。
&&&&若经济企稳止跌,优秀的灵活股份制银行会有30%以上反弹。目前上涨逻辑处于逐步但未完全确认状态,预计股价底部逐步抬升但走势会有反复,建议耐心捕捉机会战略建仓,首推兴业、民生、平安和招行。
&&&&策略思维看银行
&&&&研究框架好比雷达系统,每位投研者都应该拥有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构造精密的雷达系统。
&&&&证券研究四重境界:工具属性阶段(作业思维)——策略属性阶段(策略思维)——思想属性阶段(哲学思维)——生活属性阶段(返璞归真、“扫地僧”)。
&&&&中国的银行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和政策传导的关键要道,这就决定了必须运用策略思维而不是微观思维看银行。
&&&&银行股的机会逻辑遵循弹簧理论:银行股虽被低估,但低估不是买入的充分条件。银行股被低估好比一根被外力挤压的弹簧:挤压消除,它会迎来反弹;挤压加剧,它会越缩越短;只有前者,才是买入机会。银行股的机会从来不是来自“比想象中好”,而是“没想象中差”;银行股的反弹从来不是“水上漂”,而是“沉漂上浮”;银行股的行情从来不叫“估值溢价”,而美其名曰“估值修复”。
&&&&DDM模型的分子是未来现金流,可简单理解为业绩;分母是折现率,本质是投资者为获得分子的未来现金流的期望回报率,DDM模型为用策略思维看银行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考工具。
&&&&根据DDM模型分子、分母正负面影响可分成4种组合:分子单变量变化、分母单变量变化、分子分母同向变化和分子分母异向变化。复史研究表明,银行股走势完全符合这一规律。
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与所推荐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友情链接----
marqueeInterval[0]=setInterval("startMarquee()",marqueeDelay);
function startMarquee() {
var marqueeBox=document.getElementById("marqueeBox");
if(marqueeId>=marqueeContent.length) marqueeId=0;
var str=marqueeContent[marqueeId++];
if(marqueeBox.childNodes.length==1) {
var nextLine=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nextLine.innerHTML=
marqueeBox.appendChild(nextLine);
marqueeBox.childNodes[0].innerHTML=
marqueeBox.appendChild(marqueeBox.childNodes[0]);
marqueeBox.scrollTop=0;
clearInterval(marqueeInterval[1]);
marqueeInterval[1]=setInterval("scrollMarquee()",10);
function scrollMarquee() {
var marqueeBox=document.getElementById("marqueeBox");
marqueeBox.scrollTop++;
if(marqueeBox.scrollTop%marqueeHeight==marqueeHeight){
clearInterval(marqueeInterval[1]);
if(marqueeContent.length>0){
initMarquee();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C座&100033&&&客服电话:9-888-888&&&传真:010-&&&电子邮箱:.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作策略框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