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头中心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2014年到2015年期中试卷2014秋

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社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中心小学2014-15学年度广东省校本培训网络研修计划
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中心小学2014-15学年度广东省校本培训网络研修计划
&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中心小学2014-15学年度广东省校本培训网络研修计划一、指导思想2014-15学年度我校将通过对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结合广东省校本培训网络研修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的研修模式,使全体教师师德修养、理论水平、教育管理、教学能力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有事业心、能适应学校更好发展的教师队伍,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研修目标1、通过校本研修,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好教师。2、以《新课程标准》为平台,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继续实行高效课堂,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4、通过校本研修,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三、研修内容1、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2、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3、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围绕市级和校级课题研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学年继续以“减轻负担,提高质效”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4、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为考核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学校举行说课、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一系列评比活动,继续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促使教师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四、校本研修形式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校本研修笔记。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导处存档。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次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4、教学观摩:利用“减轻负担,提高质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课活动;学校在教研活动时间要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5、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组织教师与同类学校进行教研交流,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6、专家引领:积极和县教研室联系,请专家为全体教职工上课或组织讲座。五、主要措施1、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杜绝一切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把师德建设放到教师素质的首位,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师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教师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师德建设水平。2、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研读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常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引导教师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成果,结合自身实际,注重追求现代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有机整合。3、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学校将采取多种方式,对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对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实行定任务、压担子、结对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4、组织各种竞赛,激发教师教学兴趣。为充分调动教师研修的积极性,我校将组织各种竞赛,营造校本研修的氛围。①校内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继续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青年教师课堂展评活动,优秀教案、作业设计评比,各项基本功比赛等等。②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竞赛。在学校竞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比赛。在各种竞赛中,进行校本研修,促使一批教师尽快成长。5、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课程改革、校本研修紧密结合,深入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六、工作策略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学校教导处牵头,落实校本研修内容。组长兼管理员:邓家庆(主管校本网络研修全面工作)副组长兼管理员:冯伟平(协助组长负责校本网络研修工作和指导工作)、欧辉(负责校本网络研修具体实施和指导工作)学科工作坊坊主:邓枚芬(语文组坊主,负责本坊主相关工作)、陈志福(数学组坊主,负责本坊主相关工作)、曾庆年(综合组坊主,负责本坊主相关工作)组员:蓝月才、黄辉、胡玉华、黄荣海、邹荣寿。(组员负责协调项目研修的进展及小组临时安排的工作)2、合理安排,遵循研修原则(1)全员性。全校教师均有权利和义务参加活动,不得无故缺席。(2)层次性。根据不同职级,不同年龄的教师的能力水平、学历等诸方面的差异,分类研修,分类促进,分类提高。(3)针对性。从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师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开发研修资源,按需研修。(4)科学性。集中培训结合教师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研讨,真正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3、建立培训考核制制度,奖惩分明。教导处、各教研组对教师参加培训的出勤、学习笔记、学习检测成绩进行登记、考核,并与期终综合评价挂钩。&&&&&&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中心小学&&&&&&&&&&&&&&&&&&&&&&&&&&&&&&&&&&&&&&&&&&&&&&&&&&&&&&&&&&&&&&&&&&2014年9月&当前位置: &
华东:      
  华北:    
 东北:  
 华南:  
西北:    
       西南:    
  华中:  关于乳源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方案公示
&您现在的位置:&&&&&&&&&&&&&[股室]&&&&正文
关于乳源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方案公示
作者:佚名&&&&点击数:1450&&&&更新时间:&&&&文章录入:教育股 &
&&&根据《乳源瑶族自治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和《乳源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县教育局制定了《乳源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方案》,该方案经县委县政府讨论通过,现将《方案》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6月17日前反馈我局,邮箱:&。&
  公示时间:2014年6月13日-2014年6月17日。&
&&&&监督联系电话:(961
&&&&联系人:周&&育
&&&&地址: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教育股
&&&&邮编:512700&
&&&&附:乳源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
&&&&&&&&&&&&&&&&&&&&&&&&&&&&&&&
&&&&&&&&&&&&&&&&&&&&&& 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
&&&&&&&&&&&&&&&&&&&&&&&&&&2014年6月13日
乳源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方案
(征求意见稿)
根据《乳源瑶族自治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和《乳源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如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适度超前,城乡统筹,因校制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扩容提质的原则,促进城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根据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乳源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的总体要求,围绕“一个重点”(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为重点),统筹“两条主线”(整合城区教育资源,推进城区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校际合作发展),通过促进“三个均衡(办学条件均衡、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初步实现乳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均衡、协调发展,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打下扎实基础。
三、工作任务
(一)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2012年4月,我县虽然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县”验收。但由于县财力有限,我县将资金有所侧重地投入到乡镇学校的建设改造中,乡镇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县城的金禧小学和八一希望小学的办学条件与广东省标准化学校要求相比差距仍较大,尤其与新县一小相比,差距更大。县一小各类教育设施先进、师资强、办学质量高,虽然学校地理位置在城区偏东,但丝毫不减家长们“择校”热情,金禧小学和八一希望小学,一个虽居城区中心位置,办学质量优,但学校的基础设施差,一个地处城区偏僻位置,仍属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师资薄弱,办学质量居全县中上游水平。按目前趋势,县一小、金禧小学的“大班额”有难以控制的趋势,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金禧小学和八一希望小学办学条件的改造力度,力求三所小学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能够基本均衡,从而在源头上解决群众“择校”问题。
(二)实行分片就近入学,引导合理分流
以《义务教育法》为依据,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合理划定县一小、金禧小学、八一希望小学三所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保障生源数量稳定和素质相对均衡,切实消除“大班额”现象。
(三)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乳源中学办学规模和班额过大,民族实验学校生源匮乏、办学规模过小、资源闲置的状况,合理划定乳源中学和民族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的招生范围和招生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保障生源数量稳定和素质相对均衡,消除“大班额”现象,为两所初中的良性竞争和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四、分片招生计划
乳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有乳源中学、民族实验学校和侯公渡中学,小学有县一小、金禧小学、八一希望小学和侯公渡中心小学。侯公渡中学和侯公渡中心小学主要招收乳城镇共和、新民、新兴、健民、前进、大东等六个村委和康乐社区常住人口中的适龄儿童少年。乳源中学、民族实验学校、县一小、金禧小学、八一希望小学招收一年级和七年级学生的学区范围为松峰、云峰、鹰峰、源峰四个社区常住人口和大群、河北、大联、岭溪、鲜明和云门六个村委户籍人口,以及古母水中心学校、洛阳中心学校、五指山小学、天井山小学的六年级毕业生。
(一)一年级招生
根据县城松峰、云峰、鹰峰、源峰四个社区管辖地域范围,将城区地域分为四个片三个学区:
乳江河以北区域:以解放北路――小岛饭店――解放中路(教育局原址)――解放南路(中医院原址)――沿江路(保险公司)路口为分界线,以东的鹰峰和源峰社区为第一片,以西的松峰和云峰社区为第二片;乳江河以南区域:以紫荆苑小区西面围墙为界,以东的源峰社区为第三片,围墙以西的云峰社区为第四片。
1.县一小:2014年秋季计划招收14个教学班,630人。乳江河北的鹰峰社区和源峰社区(第一片)的常住学龄儿童(以监护人或学龄儿童户籍所在地、监护人在乳源县城购置的房产所在地、居住证(三年以上)、工商营业执照(一年以上)等证明材料为主要依据),大群村委户籍学龄儿童。
2.金禧小学:2014年秋季计划招收5个教学班,225人。乳江河北的松峰社区、云峰社区(第二片)、乳江河以南云峰社区(第四片),常住学龄儿童以及河北村委、大联村委户籍学龄儿童。
3.八一希望小学:2014年秋季计划招生4个教学班,180人。鲜明村委、岭溪村委、云门村委户籍学龄儿童、乳江河以南的源峰社区(第三片)常住学龄儿童。接收民族实验学校现在校小学部学生。
其余县城非常住学龄儿童根据三所小学的学位情况随机派位。
4.侯公渡中心小学:主要招收乳城镇共和、新民、新兴、健民、前进、大东等六个村委和康乐社区常住学龄儿童。
(二)七年级招生
(1)乳源中学:招收符合入读条件的解放北路――小岛饭店――环城西路(瑶池饭店)――文昌东路(原县一小)――文昌南路――南环西路――民族实验学校一线以东范围的城区小学的毕业生、坝厂村委户籍、大群村委户籍、云门村委户籍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
2.民族实验学校:2014年秋季起不再招收小学生,小学部在校学生原则上安排到八一希望小学就读,民族实验学校由6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四年级到九年级)改建成县城第二所独立初级中学(七年级到九年级),实行分片招生,按县高级中学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含奖教奖学),人、财、物独立核算,教师先分流,后择优选拔。学校计划招收9个教学班,405人。招收符合入读条件的解放北路――小岛饭店――环城西路(瑶池饭店)――文昌东路(原县一小)――文昌南路――南环西路――民族实验学校以西范围的城区小学毕业生,河北村委户籍、大联村委户籍、鲜明村委户籍、岭溪村委户籍以及天井山小学、五指山小学、洛阳中心小学、古母水中心小学全部六年级毕业生、柳坑中心小学六年级瑶族毕业生。
3.侯公渡中学:2014年秋季计划招收8个教学班,280人。主要招收侯公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五、义务教育阶段瑶族学生在城区学校就读政策优惠规定
具有本县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瑶族学生在城区学校就读按照相关政策优惠规定执行。享受省政府、县政府对民族住宿学生专项生活补助。
六、学校改造方案
(一)八一希望小学
1.八一希望小学由镇级中心小学归县教育局直属管理,作为乳源城区第三小学。
2.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由目前学生1000人,24个教学班(每年级4个班),扩大为48个班(每年级8个班),学校2400人。
3.新建教学楼和宿舍楼,改造标准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按规范化学校标准配置电教平台、教师电脑等设施装备,以基本达到县一小和金禧小学的办学条件。需项目资金2075.13万元(具体项目见下表)。到2015年秋季建成使用。
项目金额初步测算(万元)
教学楼、功能室
需教室24间,建筑面积不少于2816O;功能室间22间,面积不少于1200O。
功能室配套设施、设备
需20间,共120床位,面积不少于1200O。
面积约375O,应不少于200人同时就餐。
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
面积约240O。
6米宽混凝土校道150米
挖土方工程、挡土墙200米
&&&&&&&&&表一:扩容后八一希望小学项目建设资金统计表
(二)金禧小学
1.征地增大校园面积,扩大办学规模。随着学校周边大量商住小区的开发和新县一小搬迁东移,金禧小学的招生范围会扩大,招生对象会增加,办学规模会不断增大。计划由目前31个班(每年级5个班)、学生1800人增加到48个班,学生2400人,确保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2、新建教学楼和科学楼,按标准配齐办公室、阶梯教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各类功能场室。
3.按标准建设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和篮球场,确保生均运动面积能达标。四是打通和拓宽学校门前的道路,施行单行线行驶管理,改善校门周边交通压力,解除交通安全隐患。以上项目需资金2555.66万元。争取2016年秋季建成使用,最迟2017年秋季建成使用。
项目资金测算(万元)
征地面积14084.4O约22亩,每亩30万元计。
教学楼和综合楼
增加教室24间,建筑面积2720O;功能室28间,面积1407O
21户教师搬迁房
每户18万元
教师房拆迁费
学生公共厕所
标准200米运动场、舞台看台等
重建校门及周边附属工程
学校围墙300米
金禧小学新建、改造项目统计表
(三)乳源中学
1.保持原有办学规模。学校办学规模为48个班(每级16个班),学生2400人,
2.按标准化学校标准配备课室多媒体平台、计算机室、校园网络系统、图书室设备、实验室设备、教师电脑等需资金619万元。2016年底完成改造。
乳源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配备情况统计表
缺额(间、套、台)
多媒体教学平台、计算机室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计算机辅房、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多媒体教学平台、软件制作室
美术、音乐、舞蹈室等
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系统
教师电脑配备
&&&(四)民族实验学校
1.改变办学模式,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由6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四年级到九年级)改制为初级中学(七年级到九年级)。学校初中规划27个班(每个年级9个班)。
2.按标准化学校要求配备初中教学设施设备,如多媒体室、校园网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需资金446万元。2015年底完成改造。
民族实验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情况表
金额(万元)
(五)侯公渡中学
学校目前有22个教学班,772人,五年内规划建设为办学规模24个班(每级8个班),学生1000人。
需要按标准化学校标准配备课室多媒体平台、校园网络系统、图书室设备、教师电脑、等需资金200万元。
(六)侯公渡中心小学
学校目前有43个教学班,1826人,发展规划为办学规模43个班,学生1935人。
需要按标准化学校标准配备课室多媒体平台、校园网络系统、图书室设备、教师电脑、改善运动场所等需资金300万元。
(七)特殊教育学校
改造学校校门、围墙共40万元,2015年底完成改造。
&&&&&七、实施步骤和工作进程
主要工作内容
城区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教育局职能股室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调研。
2013年10月上旬
民宗局对民族实验学校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2013年11月上旬
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调研。
2013年11月上旬
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调研。
2014年3月14日
制订《乳源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方案》并报县政府
3月25日前报县政府
制订《乳源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并报县政府
4月中旬报县政府
制订乳源高级中学与县民族实验学校联合办学筹备方案
5月初报县政府
组织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城区中小学校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和划片招生工作座谈会
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和划片招生工作座谈会
县委、县政府
《乳源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方案》报市教育局备案
正式下发《乳源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文件并在县政府信息网、县教育信息网发布
制订实施《县民族实验学校(乳源高级中学附属初中)办学实施方案》
组织乳源中学、县民族实验学校划片招生工作
组织县一小、金禧小学、八一希望小学一年级划片招生工作
启动八一希望小学扩容改造工程
2015年8月底完成改造。
县委、县政府
启动民族实验学校设施设备改造工程
2015年8月底完成改造。
县委、县政府
完成乳源特殊教育学校校门、围墙改造工程
2015年8月底完成改造。
县委、县政府
启动乳源中学设施设备改造工程
2016年8月底完成改造。
县委、县政府
启动金禧小学扩容改造工程
2017年8月底完成改造。
县委、县政府
八、下一步打算
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乳源城区“两高”(乳源高级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两初”(乳源中学、民族实验学校)、“三小”(县一小、金禧小学、八一希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布局后,适应乳源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城区中小学生在校生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全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选择适当时机,逐步撤并一六中学、大布中心学校初中部到乳源中学和民族实验学校,实现全县初中学校“3+2”(乳源中学、民族实验学校、侯公渡中学等三所城区初中、桂头中学、大桥中学等两所乡镇初中)的办学格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
维护: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
备案:粤ICP备号关于做好2014年秋季一年级、七年级招生和布局调整学校分流工作的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股室]&&&&正文
关于做好2014年秋季一年级、七年级招生和布局调整学校分流工作的通知
作者:佚名&&&&点击数:1618&&&&更新时间:&&&&文章录入:教育股 &
各幼儿园、中小学:
为做好2014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升学和秋季招生工作,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一年级招生
招生对象:凡年满六周岁(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我县常住适龄儿童。
(一)县城一年级招生
学龄儿童家长在就读的幼儿园领取并填写《乳源县一年级新生报名表》(见附件一),复印相关证明材料。幼儿园负责指导填写、收集保管复印资料,造册登记并上交报名电子表册。幼儿园完成升学报名工作时间为7月8日前。
不在县城幼儿园就读适龄儿童的家长,带齐证件资料直接到县教育局教育股领表报名,社会人员报名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10日。
1、家长须提交的材料
(1)户籍资料:小孩和法定监护人(父母)的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小孩无户口的须上交出生证。
必须复印的内容有:户口本的户主页(即内页第一页,家庭详细地址必须清楚)、父母页、小孩页。无户口小孩的出生证复印件。家庭成员不在同一本户口本的,以上各页均须复齐。
(2)房产证或商品房购房合同原件和复印件:房屋的产权人必须是小孩的父母。
须复印的内容有:房产证或商品房购房合同的房屋产权证号、产权人和房屋地址等内容。
(3)父母在县城的工商营业执照的原件和复印件
(4)父母是乳源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证明资料。
(5)享受县政府政策优惠的移民到县移民办开具的证明。
(6)父母的计划生育服务证原件和复印件。
(7)其他人员还须增加以下资料:
非乳城镇户籍或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应持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的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近三年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外省户籍的须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县城区居住证。
部队子女:监护人的军官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部队证明等材料。
2、幼儿园工作内容
第一步:填写和收集。指导适龄儿童家长填写《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年级新生报名表》并收集整理,复印件按须上交的材料顺序附后订成每生一份。
第二步:审核和录入。幼儿园根据各家长填写的报名表上的内容与原件一一核对,对填写有误的内容要进行改正,并在报名表上签上审核人的名字。审核完毕后统一按班级录入《乳源县一年级新生报名花名册》(附件二,打印一式两份;加盖幼儿园公章交教育股,并发送至)。幼儿园收集并整理好《乳源县一年级新生报名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待招生工作小组进驻幼儿园审核。
进驻审核安排:
注:小学进驻幼儿园招生的成员组成:主管招生的副校长和两名负责招生的主任或教师(熟悉县城地理位置)
第三步:报名
入学资格审查结束后,各幼儿园通知各位家长到就读幼儿园领取报名通知,准时到录取的学校报名注册。领取报名表的时间在2014年8月25日。
(二)乡镇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由各镇中心小学在当地镇政府的领导下开展。
2、小学六年级升学
(1)城区小学六年级升学
城区三所小学(县一小、金禧小学、八一希望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在所在小学领取并填写《乳源县小学六年级学生登记卡》(附件三),并复印相关证明材料。各小学负责指导填写、收集保管复印资料,造册登记并上交报名电子表册。
(2)城区六年级学生家长需提交的材料
①户籍资料:学生和法定监护人(父母)的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
须复印的内容有:户口本的户主页(第一页)、父母页、小孩页。家庭成员不在同一本户口本的均须复齐。
②房产证或商品房购房合同原件和复印件:房屋的产权人必须是小孩的父母。
须复印的内容有:房产证或商品房购房合同的房屋产权证号、产权人和房屋地址等内容。
③父母在县城的工商营业执照的原件和复印件
④父母是乳源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证明资料。
⑤享受县政府政策优惠的移民到县移民办开具的证明。
⑥其他人员还须增加以下资料:
非乳城镇户籍或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应持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的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近三年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外省户籍的须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县城区居住证和近三年学籍证明(学籍卡复印件)。
部队子女:监护人的军官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部队证明等材料。
(3)城区小学的工作内容
第一步:填写和收集。指导学生或家长填写《乳源县小学六年级学生登记卡》并收集整理,复印件按须上交的材料顺序附后订成每生一份。
第二步:审核和录入。小学根据各家长填写的报名表上的内容与原件一一核对,对填写有误的内容要进行改正,并在报名表上签上审核人的名字。审核完毕后统一按班级录入《乳源县七年级新生报名花名册》(附件四,打印一式三份并加盖小学公章,,7月10日前发送)。小学收集并整理好《乳源县小学六年级学生登记卡》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待招生工作小组进驻小学审核。
进驻审核安排:
入学资格审查完成后,学校把证件原件交还家长,把《乳源县七年级新生报名表》及相关复印件、《乳源县七年级新生报名花名册》交教育股。
第三步:报名
招生录取结束后,各小学通知学生家长到原就读小学的领取《七年级新生入学通知》(附件五)和初中学校《入学须知》,准时到录取的学校报名注册。学生、家长领取报名资料的时间为2014年8月20日。
(4)乡镇小学六年级学生升学
乡镇中心小学的毕业生直升本镇初中,红云中心小学的毕业生升入大桥中学就读,柳坑中心小学的汉族毕业生可升入一六中学或桂头中学就读,瑶族毕业生可直升民族实验学校就读,洛阳中心学校、古母水中心学校的毕业生直升入民族实验学校就读,天井山、五指山小学的毕业生直升入乳源中学就读。各小学要根据学生的升学去向做好分类统计工作(乡镇的毕业生填写就读初中学校名称,县城的毕业生只须县城初中或其他初中),并填写好《小学毕业生升学去向统计表》(附件六),并把《乳源县小学六年级学生登记卡》、《乳源县七年级新生报名花名册》(打印一式两份;加盖小学公章,及升入的初中邮箱)两份材料按升学去向分类整理,花名册上交一份到教育股,另一份花名册和《乳源县小学六年级学生登记卡》交即将升入的初中。城区小学要把升入县城初中的毕业生资料于放暑假前交教育股保管,镇中心小学要把升入乡镇初中的毕业生资料必须在7月3日前交即将升入的乡镇初中。
3、初中招生
(1)城区初中招生
城区初中根据本校的招生范围审核毕业生的户籍、监护人房产等证件资料,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毕业生下发《入学通知书》和县城初中学校的《入学须知》,工作时间:8月18至20日。
城区初中学校不得擅自招收七年级转学生,凡须到城区初中的就读的小升初学生(含外地生),须提供父母工作调动证明、购置县城房产等证明,统一到县教育局教育股登记,录取学校确定后,学生家长再返回原本应就读的乡镇初中学校办理转学手续。
(2)乡镇初中招生
乡镇初中学校要主动与小学沟通,确定专人负责七年级招生工作。凭小学上交的《乳源县小学六年级学生登记卡》、《乳源县七年级新生报名花名册》的名单向学生下发《入学通知书》和学校的《入学须知》,下发时间为7月9日前,具体时间由各小学与当地初中商定,确保放暑假前完成发放。
(3)招生要求
各中小学要认真做好小学六年级在校生和中学七年级报名人数的统计、核实和交接工作。中学要及时将七年级新生报名注册名单和人数反馈给生源学校,切实做好小学升初中的“无缝对接”。接收学校,原则上以花名册为准,对有变动的,在开学时要认真做好登记并及时报教育股,以便了解学生真正分流去向,并按要求填写好变动情况表,做好学籍备案工作。接收学校要及时把未报名的学生名单反馈到原学校和教育股,原学校要对辍学学生承担动员复学的责任和义务。六年级毕业生的《学籍卡》由小学负责保管,就读七年级后由所在初中重新建卡。
4、做好布局调整学校中、高年级撤并工作
民族实验学校原小学部的五、六年级学生和必背中心小学和东坪中心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以及龙南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统一安排在鲜明八一希望小学就读。布局调整学校应把《分流学生意向统计表》(附件七)、《布局调整学校学生入学联系函》(附件八)于7月10日前交教育股。《2014年布局调整学校学生入学联系函》共三联,盖齐公章后,布局调整学校、教育股和学生家长各存一份,学生家长凭《入学联系函》为学生报名,对方学校凭此函接受学生。
附:1、《乳源县一年级新生报名表》
&& 2、《乳源县一年级新生报名花名册》
3、《乳源县小学六年级学生登记卡》
4、《乳源县七年级新生报名花名册》
5、《七年级新生入学通知》
6、《小学毕业生升学去向统计表》
7、《分流学生意向统计表》
8、《布局调整学校学生入学联系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
维护: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
备案: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期中试卷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