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后,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议,副总统、内阁秘书以及11名内阁部长参加.他们穿上潜水衣、戴上潜水镜和潜水装置,潜入约6米深的海底进行会议.材料二: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时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____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材料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低排放技术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马尔代夫海底内阁会议所反映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____;原因:____.(2)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将带来哪些后果?后果:____.(3)人类计划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应对方法:____.-乐乐题库
& 世界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习题详情
21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议,副总统、内阁秘书以及11名内阁部长参加.他们穿上潜水衣、戴上潜水镜和潜水装置,潜入约6米深的海底进行会议.材料二: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时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材料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低排放技术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马尔代夫海底内阁会议所反映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焚烧化石矿物、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等大量产生二氧化碳..(2)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将带来哪些后果?后果: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3)人类计划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应对方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宜昌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自然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
(1)马尔代夫海底内阁会议所反映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 焚烧化石矿物、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等大量产生二氧化碳.&&& (2)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将带来后果:&&&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3)大力发展低碳型的经济是人类改善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计划方案.故答案为:&&&& (1)全球气候变暖.焚烧化石矿物、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等大量产生二氧化碳.&&&&&(2)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此题考查的世界性的环境污染为题及其防治,结合实例和教材掌握好该知识点.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主要考察你对“世界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世界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与“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相似的题目:
下列日常行为能起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作用的是&&&&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日“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宣传口号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用淘米水浇花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的卡片
我国环境污染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化治理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行为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2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下列应限制的是&&&&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由来已久,特别是《后天》、《2012》等电影放映后给一些人带来了更大的恐慌,不过最近科学家们已明确表示2012年不会发生天体撞击地球的惨剧.下列对影片中出现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2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燃煤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选填序号:①酸雨;②粉尘污染;③白色污染;④温室效应;⑤水体富营养化).
3下列做法,易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议,副总统、内阁秘书以及11名内阁部长参加.他们穿上潜水衣、戴上潜水镜和潜水装置,潜入约6米深的海底进行会议.材料二: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时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____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材料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低排放技术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马尔代夫海底内阁会议所反映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____;原因:____.(2)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将带来哪些后果?后果:____.(3)人类计划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应对方法: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日,马尔代夫总统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议,副总统、内阁秘书以及11名内阁部长参加.他们穿上潜水衣、戴上潜水镜和潜水装置,潜入约6米深的海底进行会议.材料二: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时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____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材料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低排放技术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马尔代夫海底内阁会议所反映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____;原因:____.(2)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将带来哪些后果?后果:____.(3)人类计划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应对方法:____.”相似的习题。日本开始观测森林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收支
&&&信息发布&&&世界林业&&&亚洲林业
日本开始观测森林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收支
日本开始观测森林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收支 中国林科院当前位置: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说明..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说明森林生态系统的那种作用?(&&)A.制造氧气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点评: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蒸腾作用的意义,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蒸腾作用。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说明..”主要考查你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乱砍乱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得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2)乱不滥杀受利益的驱使,许多人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3)植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作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适宜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目前,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害虫的入侵,每年危害我国森林的面积达1 50万公顷。豚草、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水葫芦等恶性杂草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大肆蔓延,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人类破坏环境的污染物的来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知识梳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2.臭氧层破坏&&&& 在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但在大气层的上部,位于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却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能阻挡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紫外线辐射能被蛋白质和核酸吸收,并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因此对生物有极大的杀伤力,还能引起基因突变。紫外线能使一此氧分子裂变成游离的氧原子,并和另一砦氧分子结合成臭氧(O3),紫外线也可使臭氧裂变成氧气,在平流层,氧气和臭氧是保持平衡的。但是近年来,人类的活动正在逐渐破坏着这种平衡,使臭氧的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导致大气中臭氧减少和耗竭的物质主要是平流层内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大量含氮废气以及冰箱和空调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氟利昂。臭氧层耗损和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如采矿业的废石、工业的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以及生活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往往含有多种对人体和其他生物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及时加以利用,长期堆放,越积越多,就会污染生态环境,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4.噪声污染&&&& 噪声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长期在强噪声中工作,听力就会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2)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就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3)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胃肠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 (4)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 (5)此外,噪声还会降低牛的产乳量,使母鸡的产蛋量减少并使蛋壳变薄等。5.水污染&&& 水污染是指南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水体,使水和底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中的生物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包括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6.士壤污染为了追求粮食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农药防治虫害。大量的农药污染了土壤,一些农药甚至能在土壤中长期残留,这些农药的残留物还可以通过水的传递,将污染扩散到很远的地方。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l.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首先要了解当地生态环境。调查时目标的选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河的污染情况调查、××山的绿化情况调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 (2)调查时可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到环保部门咨询等。调查现在的,了解以前的,预测以后的。 (3)就问题展开讨论,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口数量和人的活动有无关系,有什么关系等。2. 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家庭环保对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并丢在不同环保垃圾箱里,如废电池、购物袋不乱丢;拒绝一次性消费品;使用无磷的洗衣粉洗衣服。(2)个人环保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少用或不用洗涤剂,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用布袋购物,不做影响环境保护的事。(3)绿化环境&&&&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木)则乔、宜灌(木)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能够造福当代,荫及子孙。 3.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保护环境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生态农业。(2)对工农业和生活中污染物排放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各种污染。(3)建设生态城市,减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4)加强物种引入或入侵的监测,避免物种引入或入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控制人口增长和结构比例,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的出现。易错点:1. 误认为为了保护森林,要禁止一切砍伐完全地禁止砍伐并不是最科学的保护措施,合理砍伐可以促进森林的更新,取得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以林养林。所以要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2. 误认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越多越好增加耕地面积,势必要大量地毁林开荒和陡坡耕种粮食。这样做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进而造成水患。&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二氧化碳。因为其浓度的不断攀升,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表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温度的升高,使得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面积土地被淹。海平面每上升1米,就有海拔4米的陆地受威胁。我国13多亿人口中,约有8亿居住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包括沿海城市。气候的变化,还易引起洪涝、干旱、饥饿、疾病等灾难。正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理念。&&& 你关注过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了吗? &&& &&& 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吗? &&& 一位清洁工对剐刚讨论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说,请你们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周用这个故事说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只是夸夸其谈,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 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比皆是:一辆每年行程2万千米的汽车释放二氧化碳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释放二氧化碳2.5千克;电脑使用一年,间接排放10.5千克二氧化碳;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千克;用飞机运输1吨进口水果,飞行里程为1万千米,排放二氧化碳量为3.2吨……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所以减排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时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水杯、随手关灯、尽量步行等,都能减少碳的排放。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碳补偿的方法:捐资给专门机构,用以植树或其他减排项目,来抵消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亲善大使曾购买238棵树苗,来抵消她2008年的航空飞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发现相似题
与““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说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3438593131927811992111554632074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系统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