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大全操场一圈400米问2千米几圈如何讲解

1.1米-3分米=7分米,4厘米=40毫米,8千米=8000米6000米+4000米=10千米,1吨-800千克=200千克,7000千克=7吨,3小时=180分,4分=240秒.★★★★★2.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数学书厚1厘米&&&&&&&&&&(2)飞机每小时行900千米.(3)卡车的载重量是3吨&&&&&&&&&&(4)一头鲸重约17吨.&3.明明带了3元钱去买练习本,每本练习本4角钱,他最多能买7个练习本,还剩2角钱.★★★★★4.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写出三个你知道名字的四边形分别是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5.有20人坐船过河,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需要用4条船,才能一次全过河.★★★★★6.一个正方形花坛,周长是80米,这个花坛的边长是多少?☆☆☆☆☆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7.1吨铁要比1吨棉花重得多.错误.(判断对错)★★★★★8.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正确.(判断对错)★★★★★9.甲、乙两图的周长一样长.正确.(判断对错)★★★★★10.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周长,其它图形没有周长.×.(判断对错)★★★★★11.操场一圈是400米,小明跑5圈正好是2千米.√(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12.一位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是45(  )A.千克B.克C.吨☆☆☆☆☆13.你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下列哪件事(  )A.打一场篮球比赛B.步行一千米C.计算10道口算题D.上一节数学课★★★★★14.☆÷○=8…5,○最小是(  )A.4B.5C.6D.7☆☆☆☆☆15.一个书包的重量是(  )A.2000克B.2000千克C.40千克☆☆☆☆☆16.一个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A.7B.8C.9☆☆☆☆☆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7.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1)497+287=(2)604-439=★☆☆☆☆18.填表.
158★★★★★19.如图所示,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没有数据的自己量)(1)(2)(3)☆☆☆☆☆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3分)20.(1)从王红家到车站有几条路?计算一下最近的路是多少米?(2)学校组织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请你估算一下选择走“学校--王红家--电影院”这条路比选择走:“学校--车站--电影院”这条路大约要近几百米?★★★★★21.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的菜地(如图),长8米,宽4米,现在要给其它三面围上篱笆,至少要围多少米的篱笆?★★★★★22.商场里的数学(1)柜台前一位叔叔在买了两件物品后,付给售货员550元钱,正等着找钱,请你根据物品的价格推断一下他最有可能买了哪两件物品?(2)10元钱最多能买几瓶胶水,还剩多少钱?(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不用解答)★★★☆☆下载本试卷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的优点。所需优点:普通用户6个,VIP用户5个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小红跑了5圈,她一共跑了千米.&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苏教版_(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小学名师教学网提供人教版、冀教版、苏教版等教学资源
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教案、期中期末试卷、教学计划总结、课件、背景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本文所属专题栏目是【】
本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由小学名师教学网收集整理,感谢原作者。更新时间: 15:30:16
第 六 单 元 单 元 备 课
六 千米和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千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认识千米,认识吨。在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了解千米”。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已经能观察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及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感知1千米和1吨。
具体课时安排
认识千米&&&&&&&&&&&&& 1课时
认识吨&&&&&&&&&&&&&&& 1课时
练习六&&&&&&&&&&&&&&& 2课时
了解千米&&&&&&&&&&&&& 1课时
单元检测安排
本单元结束时安排单元检测,时间在4月下旬左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6页
课&&& 型&& 新授课& &&&&&&&&&&&& 课时& 1课时& &&&&&&&&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 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 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和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
2、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教学挂图,米尺。
教学过程:
一. 互动对话——复习引入
提问:哪个同学还记得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1厘米、1分米和1米这些长度单位吗?
(学生用手势,米尺或身边物体的长度表示1厘米,1分米和1米)。
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
二. 师生探究——感知“千米”
1、& 教学例题,认识“千米”
出示书中的场景图:
①铁路、公路的里程碑:(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这列火车从起点站行驶到此地是180千米)
②公路上的限速标志(汽车在这段路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60千米)
③公路上的提示牌(离南京还有98千米)&&&&&
④香港行政区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地图上的线段与实际长度的比,地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中的16千米。)
师:你能试着帮这些标志找回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学生尝试填写,引导学生理解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不合适,因此激发学生产生要发明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的需要。)
师:你想帮这个新的长度单位起个什么名字吗?
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也为它起了个名字,那就是千米。
(揭示课题:认识千米)——学生齐读课题
2、讲述: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介绍千米的符号,千米又叫做公里。(板书:千米Km),学习千米的读法。
3、动态演示过程——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猜看!
(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你能举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吗?
(3)师:参加过运动会的同学都知道我们学校靠近看台的这条直的跑道的长度是100米,10个100米,就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1000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000米=1千米 指导学生读这个式子是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5、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我们知道我们的学校跑道一圈有多长?(200米)那么几圈是1千米呢?
明确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是1千米。
问:小红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50米,小明的学校的跑道一圈是400米,你能帮他们算算他们学校的跑道几圈是1千米吗?
(2)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学生自由交流。
(3)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大约什么地方是1千米?你还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 生活应用——活化“千米”的知识
1、进一步认识“1千米”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请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1千米=1000米”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3、进一步明确各种长度单位。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4、综合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想法。
四. 小结延伸——拓展“千米”的知识
1、提问: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到的哪些知识有关?你觉得学了今天的知识对你的生活有用吗?
2、实践作业:
(1)估一估:课后请大家去操场走走,记录自己一圈大约走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
(2)根据自己的估计,算一算自己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
&&&&&&&&&&&&&&&&&&&&&&&&&&&&&&&&& 认识千米
&&&&&&&&&&&&&&&&&&&&&&&&& &千米& (Km)&&& 公里
&&&&&&&&&&&&&&&&&&&&&&&&&& 1 千米=1000 米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49页
课&&& 型&& 新授课& &&&&&& &&&&&&课时& 1课时& &&&&&&&&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规定。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课前让学生算算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场景)
水果贸易市场中有一箱箱、一筐筐的水果,然后从一筐中挑出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 )
2、接着有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开进水果贸易市场,请学生估计这一车苹果重3( )
3、根据学生对这一车苹果重量的估计,揭示课题:吨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 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①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100千克)
②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学生大约重多少千克?
(1000千克)
③40个同学站起来排成8人一队,前后看看,再想一想1吨有多重。
(2)讲述;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来表示。
(3)谈话:请同学们在看看40个同学排成队,看一看,想一想1吨有多重。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⑴谈话: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⑵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呢?
学生进行举例。
⑶看一看,算一算。(多媒体结合进行演示)
①1棵白菜中1千克,多少棵白菜重1吨?
②1袋大米重100千克,多少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③1头奶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多少头奶牛的重量是1吨?
④1带水泥重50千克,多少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
⑤1桶油重200千克,多少桶油的重量是1吨?
⑷照样子填一填。(小组合作)
1头猪重100千克,那么10头猪重1吨。
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副哑铃重5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那么&&& 重1吨。
⑸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卡车载重4(& )。
②小明体重35(& )。
③一块橡皮的重量是(& )。
④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⑤一座桥的限量是10(& )。(填后提问:什么是一座桥的限载量?)
三. 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5吨=(& )千克&&&&&&&&&& 9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000千克=(& )吨
填好后分别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算一算。
(1)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吨货物,照这样吊15次,一共吊起货物多少吨?
(2)一袋水泥重50千克,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3、想一想。
大象重6吨,鲨鱼重3吨,鲸鱼重72吨。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4、试一试。
出示一副电梯照片,上面标注:限重量1t,13个成人。出示问题:
(1)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2)如果全班同学(56人)都要乘电梯,至少要乘几次?
四. 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2、实践作业:课后到商店做了一次调查,问一问营业员商店里最重的货物是以吨做单位的还是以千克做单位的,如果以千克作单位,估计一下多少件这样的货物的重量大约是1吨。
教学后记:
练习六(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课&&& 型&& 新授课& &&&&&&&&&&&& 课时& 1课时& &&&&&&&&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深化对千米和吨的认识,建立千米实际长度观念和吨的质量的观念。
2.&&&& 进运用千米和吨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 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应用千米和吨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已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哪些质量单位?说说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1吨?说说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
2、千米和米,吨和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做第50页第1题)。
(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
(2)大家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有错误的改正。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出示题目。
4吨=(& )千克&&&&& 6千米=(& )米
8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000克=(& )千克
(2)学生独立填写。
(3)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 做第50页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学生尝试解答。
(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 做第51页第4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解答。
(3)反馈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3、& 做第51页第5题。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2)同桌说说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交流提出的问题并解答。
4、& 做第51页第6题。
(1)帮助学生看懂图意,了解信息。
(2)学生尝试解答。
(3)大家反馈交流,并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简要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2、读一读,“你知道吗?”
(1)做第51页第3、4、6题。
(2)课外作业:第8题。
教学后记:
练习六(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52页
课&&& 型&& 新授课& &&&&&&&&&&&& 课时& 1课时& &&&&&&&&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千米和吨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资源: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千米和吨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并学会了运用,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练习有关千米和吨的这类题目。
二、练习:
1.做第52页第7题
(1)学生自己读题,想想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
(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2.做第52页第8题
小黑板出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千克水,一个3口之家一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吨水?了解你家每月用水两大约是多少吨,你家里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
(1)生独立读题解答第一个问题。
(2)交流反馈。
(3)小组说说自己家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吨?
(4)小组交流你家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办法?
3.做第52页第9题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
(1)如果每人每月回收2千克废纸,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照这样计算,你们班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有1吨吗?
(2)如果照一个班级的同学一年回收1吨废纸计算,你们全校
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相当于少砍了多少棵大树?
①指名读题,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
②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③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④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做第52页动脑筋
(1)帮助学生看懂题意
(小卡车每辆装2t,运费140元;大卡车每辆装3t,运费200元)
(2)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简要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2.读一读,“你知道吗?”
四、布置作业
做第51页第7、9题
教学后记:
了解千米(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55页
课&&& 型&& 实践活动课& &&&&&&&&&&&&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资源:
1.&&&& 每个学生准备手表或电子表一块。
2.&&&& 布置学生到图书室查阅课本第55页的相关资料。
3.&&&& 在100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各插一面彩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师把学生带到100米跑道的起点处,告诉学生两面彩旗之间的长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
让学生观察100米的实际长度。
3、估一估。
谈话:如果让你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大约要走多少步?
二、实践活动
1、走一走。
分组让学生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大约要走多少步?
2、说一说。
问题一:谁来告诉同学们,走1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用了多少分钟?
问题二:通过这几个同学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写什么?
3、想一想。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走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让你让你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个来回,知道走了多少米吗?走几个来回就是1千米呢?
4、算一算。
谈话:找这样的步子,算算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5、分组活动,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计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对吗?想验证一下吗?
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6、分组活动,再次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究竟从校门口到麻利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把学生分两组,一组留在大门口,一组走出千米。
两组学生在距离1千米的地方互相看看,挥挥手,说说话,看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三、应用深化
教师把学生带进教室。
讲述:刚才同学们去室外了解1千米,并感知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阅课本第55页中的几个相关资料,你们查到了吗?
1、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些数据的。
2、集体交流汇报,学生填写数据。(在交流中教师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3、问:通过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在查阅资料中还知道了哪些与千米有关的知识?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去室外了解了千米,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五、拓展延伸
谈话: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你能应用今天了解到的与千米有关的知识去体验一下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
教学后记: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
小学名师教学网文章评论
| 【】【】【】【】【】【】【】 |
| 【】【】【】
&&(1025)&&(650)&&(691)&&(551)&&(1001)&&(3450)&&(1386)&&(1882)&&(500)&&(1084)
&[]&[]&[]&[]&[]&[]&[]&[]&[]&[]
&[]&[]&[]&[]&[]&[]&[]&[]&[]&[]
&[]&[]&[]&[]&[]&[]&[]&[]&[]&[]
&[]&[]&[]&[]&[]&[]&[]&[]&[]&[]
&[]&[]&[]&[]&[]&[]&[]&[]&[]&[]
本站部份图文由网上收集,所有资源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即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小学名师教学网提供人教版、冀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科版等各科教学资源。网站ICP备案:冀ICP备号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2525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2525,三年级数学速算法,小学三年级数学培优,三年级数学同步辅导,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年级上册数学反思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2:12: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2525.DO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三年级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