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库曼斯坦麦昆的长年天气

乌孜别克族简介_什么是乌孜别克族_乌孜别克族指什么_乌孜别克族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拼音:wū zī bié kè zú 目录  简介  全国乌孜别克族共有1.4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与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民族和睦相处。主要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起源  乌孜别克族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剌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宗教信仰  乌孜别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自元、明以后,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族人定居新疆。居住在喀什、莎车、伊犁、奇台等地的乌孜别克族人民自发捐款、捐物、出工,建造了一些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清真寺,作为他们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乌孜别克族人民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必修功课。伊斯兰教对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各个方面。民居  乌孜别克族的住房多为庭院式。但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所以,他们室内墙壁上的拱形壁龛周围、室内和走廊木柱上雕刻的,都是各式各样具有伊斯兰特色的非常美丽的花草图案。取暖多用壁炉,也有在室内挖坑,将火炉置于坑内,烟筒伸出户外,坑上放木板,铺上毯子,可供坐卧。习俗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  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乌孜别克族好客,对远道客人盛情款待。他们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点,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老年人吃饭时常用双手摸面作“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   乌孜别克族妇女生育时,丈夫不能进入产房。产妇在七天内不得外出。孩子诞生后,即向亲友报喜,亲友则备礼祝贺。产后第二天,举行命名礼。文化艺术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古典套曲等许多种;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等,表演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乌孜别克人都会唱歌,民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等形式多样。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歌唱时有齐唱、独唱、对唱等表演形式。乌孜别克族的乐器种类很多,有“斜格乃琴”、“都他尔”、“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有歌必有舞,乌孜别克族舞蹈优美轻快而富于变化,多旋转动作,舞姿舒展,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英雄史诗《阿勒帕米西》,叙事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等流传广泛。乐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妇女善于绣花,灵巧的双手既为自己打扮,也常为丈夫的手帕、烟袋和衬衣上绣花,使他们的衣饰成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服饰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小花帽的形式很多,有带棱角的,有的则不带棱角,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几何形和以花卉为主的图案,有的老年人戴的花帽图案少,有的则无图案,花帽为紫红、墨绿、黑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在春夏季节里,她们穿上宽大多褶的花连衣裙,再配上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这就为她们增添了不少姿色。妇女夏天穿丝绸衬衣、连衣裙等,老年妇女的褶多且宽大,颜色单调,青年妇女的色彩艳丽,胸前绣有各式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冬天喜欢穿狐皮、裘皮大衣。  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男子的服饰式样也不少,他们多喜欢穿一种跟维吾尔族“袷袢”相似的长衫,长衫没有纽扣和口袋,腰问系一条三角形绣花腰带,脚蹬马靴和胶质套鞋,显得潇洒而精神。夏季,男子喜欢穿白色衬衣:这种衬衣的领口开襟处、领边和袖口绣有几何图花纹。   乌孜别克族男子夏季喜欢穿绸制的套头短袖衬衣,衬衣的领口、袖口和前襟开口用红、绿、蓝相间的丝绒绣成各种图案花边。春秋穿过膝的长袷袢,腰束绸缎或棉布制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带。冬天穿毛衣、毛裤、羊皮袄等。男女四季都要戴“朵皮”帽子。食俗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用来招待贵客,食用时一般情况下用手抓食;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节庆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有客至,主人要热情款待。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每年春季,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届时以村为单位,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在此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与维吾尔族相同,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历史  乌孜别克族的先民由属印欧语系的伊兰人和南下的蒙古-突厥昔班尼汗国牧民混合而成。古代伊兰人主要生活在中亚细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也称为河中地区。公元前2世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部落开始陆续进入中亚细亚地区。随着交往的加深,当地土著的伊兰人部落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操突厥语的人群。根据活动区域的不同,这部分人一直被称为突厥人、布哈拉人、费尔干纳人、花剌子模人、撒马尔罕人。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最早来源于公元14世纪时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钦察)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元史上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金帐汗国在乌孜别克汗的统治下,国势曾一度强盛,在当时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然而好景不长,从公元14世纪中叶开始,金帐汗国便因汗位之争而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到了公元15世纪,国困民乏的金帐汗国终于土崩瓦解。这时,作为金帐汗国组成部分的白帐汗国日益强盛起来,其统治范围内的农牧民被泛称为乌孜别克人。1451年,穆罕默德?昔班尼建立起了“昔班尼汗国”,当时生活在中亚细亚水泽地带和草原山林地带的突厥部落,就是组成昔班尼汗国的主要部落。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昔班尼汗率领乌孜别克游牧民南下,通过多年征战,最终确立了在河中地带和费尔干纳河流域的统治地位。这样,南下的乌孜别克人与当地从事农业的土著人杂居在一起,开始了新的部落间的大融合。由于南下的乌孜别克人的语言与当地部落相同或近似,加之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从而促进了整个乌孜别克族的形成。中国乌孜别克族之形成  由于中亚细亚的河中地区与中国新疆毗邻相望,地理环境相似,经济文化互补性较强,所以很早以前,乌孜别克人的祖先们就从中亚迁入中国新疆地区。 14世纪时,金帐汗国与大元中央政府有大规模的商业往来。到了明朝(与北元)时期,双方的商业往来更趋繁荣,经常互派使者和官家商队。16世纪至17世纪,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东来的中亚商人以中国新疆的叶尔羌为中转地,经营丝绸、茶叶、瓷器、皮张、大黄和各种土特产,有的还途经阿克苏、吐鲁番至肃州(今甘肃酒泉),将货物转销中国内地。在这段时期,来自中亚的一些商人开始留居新疆一些城市。 18世纪初,从中亚陆续迁入新疆定居的乌孜别克人日益增多,其居住地也由南疆扩展到了北疆。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与以乌孜别克人为主的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一直友好往来了六七十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也就从客观上为乌孜别克商人与中国新疆地区的贸易往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经商过程中,乌孜别克人足迹所到之处,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居留地。他们长年累月往返于同一路线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许多落脚点,有些商人还由于偶然原因不能够返回遥远的故乡,便滞留该地,置产安家,娶当地女子为妻,成为当地的居民。当时,乌孜别克人较集中地居住在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以及北疆的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奇台、木垒、英吉沙等地。19世纪中叶,乌孜别克人迁居新疆的除商人外,还有农牧民、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宗教职业者和一些贫民。 19世纪70年代后期,浩罕、希瓦、布哈拉等汗国先后并入俄国。乌孜别克商人的贸易活动也被纳入沙皇俄国对中国新疆的贸易活动中。商业贸易也发展成为除长途贩运至新疆在“热斯太”(乌孜别克语音,意为“商业繁荣区”或“集市”,是经常性的商业区)上销售外,还开办了许多“洋行”。当时在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塔城等地都有由乌孜别克商人开办的“洋行”。这种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方式必须具有完备的设施,定点经营,设立货场、客栈、货运运输及饲养业等,客观上为乌孜别克商人在新疆的定居创造了条件。随着这种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亚细亚的乌孜别克劳动者也就陆续来到新疆参加以贸易为中心的各种劳务活动,久而久之便在新疆定居下来。这一时期,一些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乌孜别克知识分子,因不满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也辗转移居新疆。这类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因其本身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也可以视为中国乌孜别克族来源的一个途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战争导致的社会动乱及中亚地区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致使一些居民逃避他乡或者移居国外。由于中国新疆地区已有乌孜别克人定居的历史基础,客观上存在着血缘上和社会方面的广泛联系,中亚细亚的部分乌孜别克人投亲靠友,来到新疆定居。以后,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正常往来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迁入新疆的乌孜别克族也由商人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迁入新疆后,在当地民族的帮助下定居下来。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乌孜别克人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或者从事教育、医疗、文艺等行业;而居住在农牧区的乌孜别克人则与维吾尔、哈萨克等兄弟民族一起,共同从事园艺业和农牧业生产。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加深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了解,也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1938年,“新疆乌孜别克文化促进会”宣告成立,在促进乌孜别克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配合抗战宣传,并通过“乌孜别克-维吾尔协会”,把乌孜别克人民捐献的物资集中起来运往前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1945年,在“三区革命”最艰苦的时期,各族人民群众纷纷向临时革命政府捐献财物,仅1月14、15日两天,伊宁市的乌孜别克族人民就捐献了5000多只绵羊。许多乌孜别克族妇女还把自己的手镯、戒指、珍珠等贵重饰品在捐献大会上当场献出,极大地鼓舞了各族人民的斗志。 1951年4月,新疆省举行第一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乌孜别克族共有11位代表出席,他们直接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表达了乌孜别克族人民热切向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共同愿望。1954年初,乌孜别克族人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普选,推选出了代表自己意愿的人民代表。根据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在新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一定数量的乌孜别克族代表。如当时的伊宁市,乌孜别克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5%,出席伊宁有关区、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为21人,占代表总数的5.4%。 月,新疆先后成立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由于乌孜别克族人口少,居住分散,所以没有条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是在自治区及地、州、县(市)中,乌孜别克族人民同实行自治的新疆各民族一样,享有充分而平等的民主权利,共同管理本地区的地方性事务,一些乌孜别克族人还担当了各级领导职务。 日,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大南沟成立了乌孜别克民族乡,这是全国惟一的乌孜别克族民族乡。该乡位于东段天山北支――博格达山脚下,这里水源充足,牧草茂盛,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全乡共有346户,2383人,其中乌孜别克族612人,哈萨克族1544人,汉族152人,维吾尔族38人,塔塔尔族37人,乡长由乌孜别克族人担任,11名乡干部中共有5名乌孜别克族。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畜牧业以养殖绵羊为主,兼养牛、马等。全乡共有耕地1500多亩,从事农业的人口为6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乌孜别克民族乡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起以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资料来源:郝文明、王铁志主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建筑风格  乌孜别克族的建筑中,有很多具有东亚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其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长形房屋,这种房屋造形别致,独具风格。   “安集延墙” “安集延墙”乌孜别克人称为“滑稽泥墙”,是一种用栅栏将土坯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的建筑,适合在沙漠或沼泽地等地基不稳定的地带建造。乌孜别克族房屋建筑中有一种叫“阿瓦”的,还遗留着他们古老的传统建筑艺术痕迹。“阿瓦”顶楼呈圆形,有的楼顶覆有铁皮,防止漏雨,开有玻璃窗,木门成拱形,有的还设有拱廊。土房 南疆的乌孜别克人住的一般是平顶而稍有倾斜的长方形土房,屋墙很厚,冬暖夏凉。屋外用土墙围成一个院落,过去,在院内离院门1米左右的地方通常砌有一堵土墙。住宅前一般都搭设葡萄棚遮阳,葡萄藤枝密盖其上,棚下就成了夏日凉爽的活动场所。庭院内一般还栽有花卉和其他果树,打扫得十分干净。室内墙壁上挖有许多壁龛,壁龛周围用雕花石膏镶砌起来,形状多种多样,别有一番情趣。壁龛内放置各种用具和摆设,既实用又美观。过去,冬季多采用壁炉取暖,近年来,使用壁炉的家庭已经不多见了。乌孜别克族冬季取暖的火塘与其他民族不同,可以把褥子放在火塘上,把脚伸到褥子里取暖。也有一些人家,在室内挖一个小坑,坑内放置火炉,烟筒直通室外。坑上横置木板,再铺上毯子以供坐卧。   毡房 生活在北疆牧区的乌孜别克人一般住毡房。毡房一般高约三米,占地二三十平方米。下部为圆柱体,上部为圆弧形。用红柳木交错连接成木栅栏作毡房墙,在毡房墙外围上芨芨草编织的草帘,然后再围上白毡。圆弧形顶部用撑杆搭成骨架,外部全用白毡覆盖。顶部留有天窗,上用一块活动毛毡覆盖,可以随时开闭。这种毡房与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基本相同,可以随时拆卸,适合牧民四季迁徙。冬季,乌孜别克牧民一般都住在固定的土屋或木屋。名人  《盘子舞》   马合穆德?麦赫穆尔(?―1844)诗人。马合穆德?麦赫穆尔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诗人,在作品中,总是无情地鞭笞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麦赫穆尔的作品在乌孜别克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穆克米()诗人。穆克米继承了乌孜别克前代古典作家的创作传统,并以自己杰出的作品从题材内容、 艺术手法和语言形式等方面,丰富了乌孜别克的文学宝库,并将乌孜别克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敢于抨击一切黑暗势力,歌颂劳动人民,具有明显的民主倾向。穆克米在乌孜别克族的诗歌史上竖起了一座高大雄伟的丰碑。   扎克尔江?哈勒穆罕默德?福尔凯特()新疆浩罕城人,诗人,1896年定居于新疆莎车。福尔凯特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特别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诸如音律、韵脚、声调等。因此,他的作品以流畅优美见长,至今在乌孜别克民间被谱曲传唱。《释放你的猎物吧,猎手》是福尔凯特具有代表性的杰作。作品愤怒地谴责了对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残暴的压榨与迫害,寄托了诗人追求自由解放的理想。福尔凯诗是乌孜别克族文学中上的一位艺术巨匠。   再娜甫?斯的克(1930―)女,祖籍原苏联乌孜别克斯坦玛尔古兰市,现为新疆喀什人,著名的舞蹈家。1947年毕业于喀什师范学校,1949年被录取为新疆歌舞团舞蹈演员,1950年至1952年在省文化干校深造。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新疆乌孜别克文学会副主席。1953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舞蹈会演中,所表演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打鼓舞获一等奖。1956年作为新疆文化代表团成员,赴苏联怀孜别克斯坦、士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5个共和国演出,表演的舞蹈《打鼓舞》、《盘子舞》、《项碗舞》均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创作的舞蹈有《春天舞》、《棉花》、《伊犁赛乃木》、《塔里木姑娘》、《头巾舞》、《葡萄架下》、《纺织厂的两姐妹》等20余个,她用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歌颂了美好的幸福生活。民族饮食  乌孜别克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制品,蔬菜吃得较少,多吃羊、牛、马肉。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和奶茶。乌孜别克人的主食主要有抓饭、馕、纳仁、烤饼、海勒哇、包子、烤包子、凉面等。馕的做法与汉族的烤烧饼相似,用面粉略加盐水稍稍发酵后烤制而成。许多人在面内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内软,称为油馕。此外还有肉馕、窝窝馕、片馕等。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抓饭是乌孜别克族招待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用大米、新鲜羊肉、清油、胡萝卜、洋葱等原料做成。先将肥嫩的羊肉切成小块用清油煎炸,然后放入洋葱和胡萝卜丝,加盐、孜然等佐料后在锅内炒,加适量水,约20分钟后将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焖约三四十分钟。这样做出的抓饭油而不腻,极有营养。餐前主人先拿来精工细做的洗手壶和接水盆让客人依次洗手,然后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食。抓饭也有不放肉而放葡萄干等干果的,俗称甜抓饭或素抓饭。   “纳仁”是乌孜别克族极富民族特色的食物,由肥牛肉、羊肉、风干的马肠或熟肉干、葱头、盐、味精、面粉、皮芽孜为原料。做法是先将煮熟的肉切碎,和煮熟的面片或米饭搅拌在一起,盛在盘中,再加上皮芽孜,洒胡椒和酸奶子,搅拌混合,用手抓食。这种食物一般只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才做。   海勒哇是乌孜别克人一年四季均要食用的一种老幼兼宜的食品,制作的原料主要有羊油、面粉和白糖。做法是将羊油放在锅内用文火烧热,把面粉倒入油锅中,用勺子反复搅拌调成糊状,等面粉变黄直到熟了的时候,再把白糖水掺入调匀即可食用,色、香、味俱全。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乌孜别克人喜爱的传统小吃,做法精细。首先将羊肺、羊肠且清水洗干净,把已经洗好的面筋,用清水拌成面糊,挤入羊肺叶,接着灌入清油、食盐、孜然粉调成的汤汁,扎紧气管,即成面肺子。米肠子是将大肝、羊心、羊肠油切碎,和大米搅拌在一起,放入适量的胡椒、孜然、食盐等调料,拌成馅,然后再把馅灌进羊肠子里,扎紧两头,即成米肠子。一般把面肺子和米肠子一起放在锅里煮,煮熟后切成片,蘸上酱油、醋、辣椒面食用,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口感极佳,是上等的民族风味小吃。文化艺术  乌孜别克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色浓郁。有史诗、叙事长诗、民歌、故事、谚语、谜语,等等。《阿勒帕米西》是流传广、影响大,有口皆碑的英雄史诗。《坟墓中出生的孩子》是一部故事曲折,卷帙浩繁。形象生动,语言流畅,音韵铿锵,为广大乌孜别克人喜闻乐见的叙事长诗。乌孜别克人都会唱歌,民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形式多样。早在14、15世纪,就出现了阿塔依、萨卡克、洛特菲和艾利希尔.纳瓦依等举世闻名的诗人。对整个中亚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蜚声文坛的诗人有穆.伊.索皮扎代、托.热依木等。波拉勒.艾则孜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曾用诗与国民党反动派战斗。在当代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文学家。   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歌唱时有齐唱、独唱.对唱等表演形式。帕勒海提就是一位当代著名的作曲絮和诗人。乌孜别克族的乐器种类很多,有“斜格乃琴”、“独他尔”、“热瓦甫”、“坦布尔”等弹拨乐器,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乌孜别克族舞蹈与维吾尔族舞蹈大同小异,以形式多样、舞步轻盈、身腰柔软、双臂优美舒展、节奏欢快为特色。民间体育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多在传统民族节日里举行,有时也在百花盛开、阳光明媚的节假日里举行。由于长期和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相处,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与维吾尔、哈萨克族大体相同,喜好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击木又叫“嘎里特克”,是俄语借词。这一比赛活动最早由塔塔尔人于1851年从俄国引进到伊宁。因为它对场地和器具的要求简单,又有利于增强臂力,培养目测力和判断力,所以很快就在伊宁地区普及起来。到了近代,逐渐成为乌孜别克族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比赛的器具分小木柱和击木棒,都用木制成。小木柱长18厘米,直径约5厘米,共10根,每队5根。击木棒长约80厘米,一头直径约7厘米,一头直径约5厘米。每两根击木棒编一个号,每个队员配备两根同号棒。比赛场地长22米,宽6米。场地正中划一中线连接两条边,中线两边隔1.5米各划一条平行线作为起步线。场地两底线中心点上各划3米见方的区域作摆木区,摆木区平行于中线的一条边线叫初次进攻线。比赛分甲乙两队进行,每队人数相等,可以单数,也可以双数。比赛开始后,甲方队员依次从乙方摆木区初击线后面向本方摆木区内摆成圆形的小木柱掷击。掷击时,只要将任何一个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即可移至中线处继续掷击,直至将其余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然后,再另摆一个图形,再从初击线处开始掷击,先击完所商定的某一种图形的队或人为胜者。如果先击的一队首先掷击完小木柱,后击的一队在最后一轮中也紧接着击完小木柱,则判所剩掷击棒多者为获胜者。  在乌孜别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马被视为力量和速度的象征,备受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喜爱。赛马项目分男子和女子,运动员年龄不限,骑手多为少年男子。参加比赛的马匹,几个月前就要进行挑选和训练。赛马场一般为平坦的大草场,原为直线跑,后改为环形,赛程一般10-30千米。赛前,领队带领骑手绕场两周,同观众见面。骑手们头戴花帽,或者裹上蓝色的或粉红色的丝绸头帕,左手引缰,右手执鞭,显得精神抖擞。参赛马匹不具马鞍,经骑手精心打扮,额头翘起&朝天辫&,鬃毛编成辫子,扎上鲜艳的绸带,马尾打结卷起。这时的赛马场上,匹匹赛马毛色油亮,打着响鼻,急不可待,跃跃欲试,更增添了赛场热烈而紧张的气氛。绕场完毕,人马一字形排列于起跑线上,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群马如箭离弦,风驰电掣。骑手们纵马扬鞭,你追我赶。观众们大声喝彩,声震原野。当一匹匹赛马疾驰之时,骑手们低伏马背,一面扬鞭催马,一面娴熟地揩试着奔马眼帘周围的汗水,因为汗水流进马眼里会直接影响马的速度。这极为壮观的场面,常使人山人海似的观众欢呼跳跃,助威的呐喊声如大海潮涌。比赛结束后,取得名次的骑手依次排列于指挥台前受奖,享有很高的荣誉。  乌孜别克族摔跤历史悠久,相沿成习,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民间体育节目。大凡众人聚在一起,只要有比较松软的土地,就可摆开架势摔上几跤。摔跤时不分体重级别,有时一跤定胜负,有时则施行三跤两胜制。凡有伤害对方的动作都算犯规。  叼羊是乌孜别克族青年男子普遍参加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传说叼羊活动起源于中世纪。当时,突厥各部落主要从事游牧业,而狼是牲畜的死敌,因此,牧民们对狼特别仇视,他们一旦猎获了狼,便将狼驮于马背上奔跑,大家一拥而上,争相抢夺,以此开心娱乐。后来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娱乐形式,并由叼狼改变为叼山羊或叼山羊羔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叼羊是一种激烈的马上活动,是一场力量和勇气的较量,是比赛马和骑术的一项活动,多在节日和喜庆集会时举行。叼羊多在平坦开阔的大草地上举行,分为个人和集体两种比赛形式。习惯认为,吃了被叼的羊肉,能除病免灾,而且会交好运。  乌孜别克人民把叼羊看成是祈求幸福的仪式。他们认为,如果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谁家的门口,就表示给谁家送喜讯来了,这家的主人就得给叼羊的人和马披红戴花,热情招待。如果是在婚礼时叼羊,那就更有风趣了。太阳刚升上东方,参加婚礼的人就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走出毡房,聚会在广阔的草原上。大家都到齐后,新郎和新娘从主婚人手里接过宰好的肥羊送到人群中心,随着新郎的一声长啸,叼羊活动就开始了。刹那间,骑手们分成两方,激烈争抢。只见他们时散时聚,左右驰骋,角逐得难分难解,直到黄昏才住手。这时,草场四周围观的人鼓掌庆贺,胜利者高举夺得的羊,向人们挥手致意。举行婚礼的人家会高兴地宴请大家欢乐通宵,尽兴方散惯,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坦麦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