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深似海下面对什么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语文学案设计的探索
一、学案概述 &&&&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相对教案的一个概念,教案与学案具有不同的含义。学案应该理解为导学方案。学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说得通俗一点,学案就是专门给学生看和用的教案。特别强调的是“学”。&&&&&&&&&&&&&&& 而教案(Teaching Plan)则是教师在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 (二)理论依据 &&& 近20年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兴起。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本”)。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学案的提出源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化。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师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这是新课改的精髓。&&& (三)学案设计的编写原则&&& 由教案到学案是主体地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的重要表征。语文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促使教师由施教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1.时间性:教师的讲应尽量少而精,尽可能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2.问题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方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4.梯度性: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参与性:让学生拥有学案编撰权,学案是融合师生共同心智的学习方略,在学案设计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案的编写与教学进程同步,学案教学应该是在老师的主导下进行的。二、学案设计教学案例 学案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案设计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近年摸索到的课堂操作一般环节是:&&& 学案设计理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定,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下面是课文《五月的青岛》的学案设计。(一)导学探究 &&& 在学案的开头部分,依据学生易学易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设立各知识点的“导学探究”,主要是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础检测题,让学生自我检测自学完成。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先行一步”,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随后学案又导出知识重难点问题——思考题。上述任务须要学生课前完成。&&& 举例:&&& 《五月的青岛》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于1937年6月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五月青岛的由衷赞美,渗透着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 1.解释“春深似海”的意义,结合文中两处语境,分别理解意义。&&& 2.辨别以下五个句子所表现的意境。&&&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③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从语法学的角度解释一下“那么,且让我们尽量欣赏五月的青岛”中“且”的含义,作者为何要用“且”?(二)课堂演讲 &&& 依据教学大纲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迁移。让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每堂课的开始由学生演讲几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讲学案中学习目标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所讲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这样做目的有二:一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上课前一定要预习教材;二是依据“减时增效”原则,充分利用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举例:&&& 4.老舍笔下五月青岛的自然美景给你最突出印象是什么?5. 老舍在写景的散文中为什么不介绍青岛的民风民俗,偏偏要写那几类人?(三)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最精彩部分,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而拟定讨论题,作为课堂上的主要话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以“文本”为本,深入研读,大胆想像,科学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个体“努力”和合作“学习”得出合理结论。&&& 举例:&&& 6.说说两处“春深似海”在文中的用法、含义、作用的不同。7.理解作者在文中引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一诗句的作用。&&& 8.说说作者用“顺、悬、散”这三个字的好处。&&& 9.文中的“女性的伟大”指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10.说说文章结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含义和作用。&&&&&&&&&&&&(四)思维拓展 &&& 当问题讨论渐进尾声时,学案又设计推出一系列由教师精心设计或精选的具有一定思考容量、小巧的拓展题目——让学生在巩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把本节课教学推向新高潮,同时温故知新,使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发散性地融会已掌握的知识,并在和谐互动中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举例:&&& 11.认真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试着用所学的散文鉴赏方法,从文章的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并整理成文,要求有观点,有分析。(五)学习小结&&& 学案的最后一部分,是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学习小结”。让学生学会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节课要点,学会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进而达到当堂掌握和消化的效果,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三、启示与反思 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科学地把握知识内容,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起步阶段,学案编写工作量大,困难多,学生要借助学案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可能一时不适,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适应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将变得更为融洽,以后的教、学就更为轻松自如。学生学会了使用学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有准备、有侧重地听课,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和听课的效率。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互动增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与施展。学案设计一定要防止把“学案”等同于作业,没有层次,难度偏大,题量太多,使学生望而生畏。&&& 由于教师知识面窄,最新科技成果了解甚少,故在开发问题的应用性、开放性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暂时无人访问,速抢沙发.欢迎浏览本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语文学案设计的探索
来源:初中语文 时间: 阅读次数: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语文学案设计的探索 臧淑梅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06年07期
【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武汉)2006年3期第23~25页
【作者简介】臧淑梅,上海闵行区古美学校。
&&& 一、学案概述
&&& (一)什么是学案
&&& 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相对教案的一个概念,教案与学案具有不同的含义。学案应该理解为导学方案。学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
&&& 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说得通俗一点,学案就是专门给学生看和用的教案。特别强调的是“学”。
&&& 而教案(Teaching Plan)则是教师在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 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
&&& (二)理论依据
&&& 近20年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兴起。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本”)。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 学案的提出源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化。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师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这是新课改的精髓。
&&& (三)学案设计的编写原则
&&& 由教案到学案是主体地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的重要表征。语文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促使教师由施教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 1.时间性:教师的讲应尽量少而精,尽可能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 2.问题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 3.方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 4.梯度性: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5.参与性:让学生拥有学案编撰权,学案是融合师生共同心智的学习方略,在学案设计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 学案的编写与教学进程同步,学案教学应该是在老师的主导下进行的。
&&& 二、学案设计教学案例
&&& 学案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案设计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近年摸索到的课堂操作一般环节是:
过程   课前    课内      课后
课堂过程 预习学案  探究释疑    及时反馈
学生活动 (一)导学 (二)课堂演讲 (五)学习
     探究    (三)问题讨论 小结
           (四)思维拓展
教师活动 编写学案  讲评点拨    矫正辅导
&&& 学案设计理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定,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下面是课文《五月的青岛》的学案设计。
&&& (一)导学探究
&&& 在学案的开头部分,依据学生易学易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设立各知识点的“导学探究”,主要是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础检测题,让学生自我检测自学完成。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先行一步”,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随后学案又导出知识重难点问题——思考题。上述任务须要学生课前完成。
&&& 举例:
&&& 《五月的青岛》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于1937年6月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五月青岛的由衷赞美,渗透着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
&&& 1.解释“春深似海”的意义,结合文中两处语境,分别理解意义。
&&& 2.辨别以下五个句子所表现的意境。
&&&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③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3.从语法学的角度解释一下“那么,且让我们尽量欣赏五月的青岛”中“且”的含义,作者为何要用“且”?
&&& (二)课堂演讲
&&& 依据教学大纲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迁移。让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每堂课的开始由学生演讲几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讲学案中学习目标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所讲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这样做目的有二:一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上课前一定要预习教材;二是依据“减时增效”原则,充分利用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举例:
&&& 4.老舍笔下五月青岛的自然美景给你最突出印象是什么?
&&& 5.老舍在写景的散文中为什么不介绍青岛的民风民俗,偏偏要写那几类人?
&&& (三)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最精彩部分,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而拟定讨论题,作为课堂上的主要话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以“文本”为本,深入研读,大胆想象,科学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个体“努力”和合作“学习”得出合理结论。
&&& 举例:
&&& 6.说说两处“春深似海”在文中的用法、含义、作用的不同。
&&& 7.理解作者在文中引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一诗句的作用。
&&& 8.说说作者用“顺、悬、散”这三个字的好处。
&&& 9.文中的“女性的伟大”指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 10.说说文章结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含义和作用。
&&& (四)思维拓展
&&& 当问题讨论渐进尾声时,学案又设计推出一系列由教师精心设计或精选的具有一定思考容量、小巧的拓展题目——让学生在巩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把本节课教学推向新高潮,同时温故知新,使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发散性地融会已掌握的知识,并在和谐互动中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 举例:
&&& 11.认真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试着用所学的散文鉴赏方法,从文章的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并整理成文,要求有观点,有分析。
&&& (五)学习小结
&&& 学案的最后一部分,是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学习小结”。让学生学会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节课要点,学会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进而达到当堂掌握和消化的效果,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 三、启示与反思
&&& 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科学地把握知识内容,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在起步阶段,学案编写工作量大,困难多,学生要借助学案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可能一时不适,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适应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将变得更为融洽,以后的教、学就更为轻松自如。学生学会了使用学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 学生有准备、有侧重地听课,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和听课的效率。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互动增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与施展。学案设计一定要防止把“学案”等同于作业,没有层次,难度偏大,题量太多,使学生望而生畏。
&&& 由于教师知识面窄,最新科技成果了解甚少,故在开发问题的应用性、开放性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关士伟《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教育探索杂志》2005年第8期。
&&& [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相关附件:想要几副有趣的对联,谢谢_百度知道
想要几副有趣的对联,谢谢
有一天提了一下,学生就很感兴趣了,非得要一起研究研究,这下可难坏了我,希望大家帮帮忙,介绍几副有趣的对联,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谢谢了。最好在周一之前,万分感激!
提问者采纳
  先给你推荐一个: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同字双关)(趣联)  “庄子”既指“庄宅”,又关书名《庄子》;“汉书”既谓“汉子书写”,又关书名《汉书》。  再看下面的————:  1、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2、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3、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4、  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5、  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6、  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  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  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  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  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  11、  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正在搜肠刮肚之际,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  12、  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出游山赏水。一日便服出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阅后,羞惭不已。  13、  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一向友善,两人相遇常常互开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长江之上,船小风轻,对月饮酒,十分畅快,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但见岸上一农夫荷锄归村,身后一条黄狗正边走边啃一截剩骨。佛印顿悟东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将自己手中拿着的一把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视微笑。原来他俩用“形体语言”合做了一副精致诙谐的双关“哑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出句)  水流东坡诗( 尸 ) (佛印对句)  14、  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这是一副“析字联”,对得十分巧妙。  15、  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终于在82岁时中了状元。在给皇帝的谢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联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汉代传授《尚书》的伏生成名时已90岁,姜尚(太公)辅佐周文王时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达自己老迈得志的心情,十分贴切。  16、  宋人洪平斋喜欢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给皇帝上书弹劾当朝宰相弄权纳贿,奏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结果不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闲置了十年。洪平斋忿慨不已,遂在家门上书写一联: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闲  17、  南宋诗人尤袤和杨万里关系友善。淳熙年间,杨任秘书监,尤为太常卿,常常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二人性情诙谐,喜欢互开玩笑。有一次碰面时,尤对杨说:我以一经句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杨氏为我  杨万里应声道:  尤物移人  “杨氏为我”和“尤物移人”都是先秦经典中的成句,二位诗人巧妙地把它们引为联句,而“尤”、“杨”又分别是二人的姓氏。如此联句,确需才学“垫底”。  18、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其四子)与朱允炆(其长孙)同侍。太祖出句令对:  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对曰:  雨洒羊毛一片毡  太祖以为“气弱”。朱棣对曰:  日照龙鳞万点金  后一对句比前一对句气象雄浑得多。后来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并把国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也许“马苑应对”一事已经显示出皇孙不是皇子的对手。  19、  明人徐唏年轻时以吏员进身。他荣归故里时,当地官员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态度不恭,地方官员大为生气,出句斥诸生曰:  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酸子”乃讥刺在场的酸秀才们。诸生久不能对。徐唏代答曰: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服,遂相率请罪  20、  明代高则诚少负才名,有“神童”之誉,七岁时的某一天,高则诚身穿绿袍从学塾中归家,路逢官居尚书的邻居,尚书戏则诚曰:  水出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则诚见尚书身着红袍,即对答曰:  落汤是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尚书听了,连连惊叹“后生可畏”。“美目盼兮”和“鞠躬如也”分别是《诗经》和《论语》中的成句,能在即景应对中迅速地引用,确实是需要学问和才气的。  21、  明朝名臣于谦幼时即聪颖过人。一位僧人见小于谦头梳双髻,即出句戏曰:  牛头喜得生龙角  小于谦应道:  狗嘴何曾吐象牙  年龄稍大后,于谦头梳三岔髻,那位僧人见了,又出上联相戏:  三角如鼓架  于谦回击道:  一秃似擂槌  22、  明人解缙小时就善对句。九岁时,父亲携他到长江边洗浴,父子把衣服脱了挂在江边一老树上。父亲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随即对句曰:  万里长江作浴盆  23、  某日,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对弈,开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父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解缙应声替父解围: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24、  解缙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属同村的乡绅所有。有一年春节时,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乡绅见了心中老大地不高兴,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缙知乡绅用意,便于上下联尾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乡绅见了更为气恼,再命家丁把竹子连根挖掉,缙闻知,在联尾再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乡绅没“辙”,只好自生闷气。  25、  一秀才不服解缙的才华,找到解缙,振振有词地道出一副“佳对”: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难比鹰  解缙对这种浅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着对那位秀才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6、  明代程敏政极有才华,十多岁即被荐入京。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便在一次宴会时手指案上的果品对程说: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程。  27、  明代李东阳和程敏政一样少有才名。东阳6岁时和敏政一同去接受英宗的召见。过宫门时,年幼的东阳跨不过高高的门槛,英宗见状出句:  书生脚短  东阳应道:  天子门高  赐御膳时,英宗指着盘中的螃蟹说:  螃蟹一身甲胄  敏政对曰:  凤凰遍体文章  东阳对曰:  蜘蛛满腹经论  英宗又出上联:  鹏翅高飞,压风云千万里  敏政对:  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东阳对:  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  英宗大悦,对左右说:“以后让他们一个做宰相,一个做翰林学士”  28、  王洪是明代的闽中才子,幼时即善属对。一日有客登门,见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楼,便出上联让王洪对答:  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地  王洪见一群雇工正在院中掘井,便对曰:  天井之中开井,井底有天  29、  明人曹宗7岁时去海滨玩耍,一渔夫以沙马鱼为题出联索对:  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  曹宗举目见近处有一头水牛洗澡,即对曰: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渔夫很高兴,便赠一条大鱼给曹宗。  30、  明人陆容任浙江布政使对教授(学官名称)陈震友善。在一次聚会饮酒的过程中,二人以属对相戏。陈震年少发秃,陆容嘲曰: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可施  陆容长着一脸络腮胡子,陈震抓住这一特征反唇相讥:  陆大人满面髭须,何须如此  这副属对妙在每句的后半部分:在浙江方音中,“茎”、“栉”难辨,“施”、“梳”不分、“何”、“胡”相近,因此“数茎头发”即谐音“数栉头发”,“无发可施”即谐音“无法可梳”。“何须如此”也就是“胡须如此”。陆容接着又以猿猴截木为话题出句: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能对锯(句)  陈震应声对曰:  一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  对毕,二人抚掌大笑。这副属对亦极为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谐音手法,而且较前一副更令人解颐。不过这种比较“过头”的玩笑只宜于在关系亲密无间的友人之间一开。  31、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有“江南第一才子”之誉。唐寅年幼时的一天,家中有客来,唐父以甜瓜和炒豆待客,客顺手抓一把炒豆给庸寅,随口吟道:  炒豆燃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唐寅笑对:  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32、  有一次,唐寅与好友祝枝山外出游玩,行至一山村前,见一农妇扫柴,呼小叔子束去,唐寅即景出联:  嫂扫乱柴呼叔束  祝枝山对曰:  姨移破桶令姑箍  这一出一对构成了一副“绕口联”。四组同音字(嫂扫、叔束、姨移、姑箍)分后联首和联尾,使全联念来别有一种趣味。  33、  一商人准备开业,特登门请唐寅撰一副吉利对联,唐挥笔写道: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源  出句化自宋祁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对句化自朱熹诗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全联恰到好处地比喻了“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之义,堪称一副佳作。但胸无点墨的商人却认为唐寅未把“招财进宝”的意思写足,央求唐寅另撰一副。唐很烦,索性重写了一副俗不可耐的对联: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像秋天虱子,越捉越多  那商人却喜笑颜开地拿回家张贴去了。  34、  明代文坛“前七子”首领李梦阳督学江西时,见一生员之名与己相同,便以战国时代人蔺相如和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为题出上联考之: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生员知其话外之意,即以战国人魏无忌与唐初大臣长孙无忌为题对出下联: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李梦阳听了暗暗称奇,又出一“藏典联”上句考之:  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  话音刚落,生员即说出下句:  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轲之孟子  李梦阳很赞赏此人的才学,后来举荐他入了仕途。  35、  山阴绍兴人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十多岁的时候就已才名四扬。某年秋试,一位姓窦的老太师到绍兴来主试。入城那天,太师令手下人持一块“天下无书不读”的御赐金牌在前边喝道开路,自己坐在轿中游哉优哉地招摇过市。当时暑气未消,徐渭故意赤身露腹地躺在东郭门内的官道正中——他想杀一杀太师的傲气,头牌执事看见一小孩睡在官道当中,就禀告了太师,太师不想与小孩计较,就下了轿,亲自把徐渭唤醒,问曰:“何故卧热石板?”徐渭大大方方地答道:“晒晒肚中万卷书。”太师立即明白这孩子在向他“挑战”,便说:“既喜读书,必会对句。我出上句你来对,若对不出,就该让道回避。”徐渭却反问:“若是对得出呢?”太师随口说:“那就把全副执事停在此处,老夫徒步进学宫去。”于是太师随口占题:  南街三学士  徐渭立即应对:  东郭两军门  太师一听,觉得南街对东郭、文官对武将均很贴切,只好步行到学宫中去了。  36、  明人张居正幼年时应童子试,当时的湖北新任巡抚顾琳闻知张有才名,便把他召来出句索对以探其能,出句曰: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居正应道: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大喜,解下腰间金带赠张,并告左右:“这孩子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  37、  明朝天启年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时留宿于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见上联全由“宝盖头”字组成,便亦“如法炮制”: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村边池塘时,叶说:翁公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您瞧: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知道叶向高在反“将”他的军,便寻视池塘,很快做出反应:  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语毕,二人相视大笑。  38、  戴大宾5岁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曰:“阁老。”众人戏之曰:  未老思阁老  戴大声答道:  无才做秀才  13岁那年,戴大宾考中举人。一权贵心中不服,出题考戴,只二字为上联:月圆,戴应声道:风扁。权贵曰:“谬矣!风岂能扁?”戴反唇相讥:“莫不知风入门缝即扁?”权贵又出上句:凤鸣戴答:牛舞。权贵曰:“错哉!牛何能舞?”戴又反讥:”经书上说‘百兽率舞’,难道牛不在其中?”  39、  明代作家邱浚自幼好学。一日天雨屋漏,学堂里大多座位被淋湿,邱与一显贵之子争干位,彼此不让,塾师见状出一联命二人同时对答,对出者坐干位。师曰:  细雨肩头滴  显贵之子对答不出,邱浚朗声道:  青云足下生  遂坐了干位。显贵得知争位事后大怒,命人叫来邱浚,训斥道:  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笑对:  焉知鱼不化为龙  40、  明人陈洽8岁时与父同行江滨,见两舟一迟一速行进于江面,父即景出句命对:  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陈洽应声曰: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按:(鲁肃、樊啥、狄青、萧何俱古人名)  41、  明代状元梁储年轻时就颇具“公辅之量”。一天,他放学回家时不慎跌倒,父亲一边扶他起来一边说:  跌倒小书生  梁储应声道:  扶起大学士  又有一日,梁父带孩子们到池塘中沐浴,随口出句曰:  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  7岁的梁储对答道:  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42、  明代文学家边贡的继妻胡氏颇通文词。边贡多侍姬,与胡氏尝反目。一日边贡宴客,客出句曰:  讨小,老嫂恼  这显然是在开边的玩笑,用的又是“一韵对”法,对句颇有难度,边贡一时语塞。胡氏在屏风后听见,即以纸片书下联传出,语曰:  想娘,狂郎忙  “娘”者,美姬也。座客看了大笑。  43、  嘉靖时,大学士严嵩、吏部尚书熊浃被皇上召对。他们来迟了,皇上出句戏曰:  阁老心高,高似阁  二臣听后惶惊伏地,不能作一语。皇上见他们如此紧张,便好言慰之:我已代为对矣,曰:  天官胆大,大如天  二人知道皇上是在和他们开玩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44、  明人蒋焘出身贵门,自幼多才善对。某日他同父亲的一位好友某武官同游佛寺,武官指着大殿上的佛像出句曰: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蒋焘对句道:  一介书生,攀凤、琴龙、攀桂子  又有一天,一位客人应邀来蒋家吃茶,客人刚坐定,门外便下起雨来,客人即景出句: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正在这时,仆人端上切好的香瓜待客,蒋焘见状对句: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45、  明末农民义军领袖李自成幼年在村学读书。夏天的一个傍晚,雨过天睛,明月初升,塾师出上联命自成对答。要求句意必须切合当时的景象。出句是: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自成觉得很不好对。过了一会儿,天象顿变,风起云涌,星月隐逅,自成即对出下句:  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塾师连连惊叹:“气势不凡也!”  46、  明末大臣洪承畴曾自书一联悬于厅堂以表明他对于君国的忠贞: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然而后来洪承畴却失节降清了,还为自己的叛变行为寻找理由,恬不知耻地宣称:“杀吾君者吾仇也,杀吾仇者吾君也!”有人在洪联上下句尾各加一字以刺其丑行: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47、  金人瑞(圣叹)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曾有一老和尚出上联要他答对:  半夜二更半  金人瑞思考了数年亦未对出下联,后来他因抗粮哭庙一案被判死刑。行刑在秋季,他在被押赴刑场时忽然记起对联事,便唤来儿子,叫他转告老和尚,下联已经对出:  中秋八月中  48、  清乾隆皇帝访游江南时路过一个叫通州的小镇,便想起北方的那个通州,遂出一联让随行答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随行官员均久思难对,倒是一个士卒由眼前的许多当铺受到启发,做出下联呈送皇上,皇上看后连声称好,下联是: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49、  纪晓岚被称作“清代第一才子”,他 24岁参加乡试考了头名,后来中进士第,被授除侍读学士。“侍读学士”也就是陪皇帝读书的人,工作十分单调。日久之后,纪晓岚情绪颇为悒郁。乾隆皇帝很体察纪氏的心情,就说:纪晓岚,我知你心事: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慌忙跪地说:圣上真体察下情,臣只有: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龙颜”大悦,当即准其回家探亲。  50、  乾隆皇帝登泰山时,纪晓岚与刘墉、和坤等人侍陪左右。至斗母宫时停下来午餐休息,主持女尼摆好文房四宝,恭请君臣赐联。乾隆提笔写道:  钟声磬声鼓声,声声自在  众人等着看皇上书写下联,乾隆却把毛笔递给纪晓岚说:“你对吧!”纪氏接过笔写道:  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  51、  纪晓岚在北京的寓所称“阅微草堂”,距此不远处有一青楼曰“醉月轩”。有一天纪氏和一帮翰林院学士到此轩中为即将赶南昌任知府的陈半江饯行。席间有人出“析字联”请在场的才子和佳人们答对,出句是:  因火生烟,若不出撇终是苦  纪晓岚第一个对出下句:  舛木为桀,全无人道亦称王  接着众人纷纷一展“联才”:  女支为妓,情海无心自天青  采丝为彩,又加点缀便成文  人言为信,倘无尚书乃小人  一大冷天,水无两点不成冰  少女为妙,大来无一不从夫  子女相好,人弗作恶便成佛  52、  一盐商请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写一副对联,郑鄙夷其平素贪财寡义,一口回绝。但盐商赖着不走,言称愿出重金,郑便说“两千两银子一副。”盐商再三还价,终以一千两“成交”。郑故意以生意场上的作派调侃盐商,动笔之前说:“先付半价后写字。”盐商即拿出500两银置案上,郑挥笔书上联:  饱暖富豪讲风雅  写罢便停下来喝茶,盐商忙问:“您只写完一半呀!郑笑答:“半价半联,这很合你们生意人的规矩嘛!”盐商只得又拿出500两银子。郑才又提起笔来以自我解嘲的口气写出下联:  饥馑画人爱银钱  53、  郑板桥任县令时常处理民事纠纷。某日,一教书老先生来县衙告状,自诉已教私学一年,原定酬金为八吊钱,但期满后主人却食言不付,请官家主持公道。郑说:“是不是由于你误人子弟才导致这一结局的?”说完随手指着大堂上挂着的灯笼出题考对: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略加思索便对出下句:  一年学,几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发现老先生确有学问,就责成私学主人很快付清了先生的酬金,后来还把老先生录用到自己身边做事。  54、  清朝有位姓姚的督学为官清正,每次考试前,他都在试院大门上挂起这么一副“严肃考纪”的对联:  科场舞弊皆有常刑,告小人毋摆法网  平生关节不通一字,诫诸生勿听浮言  另一位姓朱的督学有一年到家乡监考,为了防止同乡人“走后门”,大书一联悬于堂上: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乡党皆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按:渠,南方话谓“他”)  55、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携妻、女游杭州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上有一联,俞朗声念道: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其女笑曰: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上飞来  俞惊问,“‘项字’何谓?”女曰:“项羽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耶?”(按:项羽《垓下歌》中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  56、  清代文学家袁枚曾在随园(袁宅雅名)门槛上自书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此联撰得颇为精巧,而且很有气势。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先秦时即已失传的古书,袁氏竟谓“能读”,实有自吹之嫌,有人故意寻他的开心,上门求借这四部典籍,袁氏甚为尴尬,遂赧然将对联撤掉,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撰联亦不可犯“浮夸”病。  57、  清代江南诗人宋湘幼年赴县试迟到,门吏不允进场,宋再三恳求,吏曰:“若能对得一联方允。”  吏曰:
急水推沙粗在后  宋答:
风车放谷秕行先  遂得进场应考。成人后宋湘漫游四方,某年,他行至西北某省,与当地名士会聚,有人出联嘲宋:  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  宋湘即对曰:  南龙北跳,一江鱼鳖尽低头  58、  清四川人李调元博学多才。乾隆初年,他赴广东任学政时路过湖南,湖南巡抚在洞庭湖畔为他设宴接风。席间,一位补道对李说:“素闻蜀人多才,今有幸得会先生,早听说先生长于趣对,不知可否讨教?”李笑曰:“在下才疏学浅,愧对蜀地山水。既然蒙公抬爱,也就斗胆班门弄斧一回了,还望诸位谅解。”  那位补道出句曰: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人由何而来  李调元迅速对句: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官自天以降  补道叫了声:“好!”但并不罢休,而是随手从湖畔一李树上摘下一果扔入湖中,接着吟出上联: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其时正值夏日,草盛花红,蜂飞蝶舞,李调元见景生对: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众皆叹服叫绝。  59、  清代广东举子萧燧才思敏捷,蔑视权贵。某年他去新会县旅行,见一巨族门楹上贴了一副炫耀门第的对联:  巷有何人?举贡、监员、进士  家无别业:诗书、礼乐、文章  萧燧对这种不知天高地厚,一味标傍自己的做法极为反感,便挥笔在墙上另书一联:  巷有何人?东郭、赵括、刘阿斗  家无别业:走鸡、笼鸟、斗蟋蟀  另一说萧的题联是:  巷有几人?化子、舞蛇、弄术;  家无别业:琵琶、绰板、三弦。  依编者愚见,还是前一联写得更好。  60、  清代江西人刘凤诰貌丑而才高,参加殿试取中探花(第三名),皇帝召见他时发现他不仅长相不佳,而且还是个独眼人,心中便犯起了嘀咕:此人是否真有才学?便出句让刘对答: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诰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对句一语双关,含义警策,颇见其人的自尊自信。皇帝不由对之刮目相看,但还想再试试他的能耐,便又出一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应声对曰: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皇帝连连称妙,遂委刘以重职。  61、  清代有个习惯:世人对供职翰林院的学士均要称“老”。道光年间,一姓乌者任浙江巡抚,某翰林与之相逢,乌戏翰林曰:  鼠
提问者评价
参考资料:
朋友介绍的一本电子E书。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3条回答
知识没涯勤为径 书海无边苦作舟 知识海洋勤是岸 科学高峰志为梯 攻克科学堡垒 攀登文化高峰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老师吧,到西墙吧.侃侃
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上联:删繁就简三秋树下联: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下联:竹篮提笋母怀儿上联: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上联: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下联:仗量地面,地长仗短短量长
知识没涯勤为径 书海无边苦作舟 知识海洋勤是岸 科学高峰志为梯 攻克科学堡垒 攀登文化高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 下联:孔明明明明事理。 横批:天壤之别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 水流东坡诗(尸). 2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3解缙小时家贫,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又改成: 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 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4解缙在皇帝身边作侍读,想回乡探亲又不敢说,皇帝看出来,要他对出他的联就放他假: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解缙悠悠对来: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弥勒佛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知世间可笑之人. 6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亦颇有才貌.一日佛印去看苏轼,不巧撞到苏小妹在床帐中偷懒未起,遂取笑: 烟笼芍药. 苏小妹想起那天看见他在河边洗头的样子,笑对: 水漂葫芦. 7饥鸡盗稻童筒打;鼠暑梁凉客咳惊. 意思是鸡饿了偷吃稻被小孩用竹筒来打;老鼠在梁上乘凉被客人的咳嗽惊跑.妙在同音叠字. 8王羲之的字太好,除夕门外要贴对联,写了N副对联都被人偷走.于是写了一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么不吉利,当然没人敢偷了. 岂料快到子时时他叫儿子献之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遂成妙联一幅: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鹤渴抢浆命仆响枪惊渴鹤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媳妇提锡壶锡壶漏媳妇怒 饥鸡盗稻童筒打 (农 妇) 暑鼠凉梁客咳惊 (李调元)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李学政) 画上荷花和尚画 (唐伯虎) 书临汉书翰林书 (李调元) 贾岛醉来非假倒 (祝枝山) 刘伶饮酒不留零 (唐伯虎)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李学政) 雨打沙滩,沉一渚,阵一渚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 修撰进馐,馐馔饱充修撰腹 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 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 移椅倚桐同赏月 点灯登阁各攻书 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纪晓岚) 黄黍地中走黄鼠,鼠拖黍穗 白杨树下卧白羊,羊啃杨枝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去 泥泞尼鞋,尼洗泥,泥尽尼归 天上星,地上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云间雁,檐前燕,篱边晏物类相同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无”“巫”同音,“何”“河”同音) 峰上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路边宿鹭,露落鹭惊,路难惊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水陆洲,洲停舟,舟动洲未动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不飞 风吹豆角,豆角与豆角斗角 水冲石头,石头跟石头实头 (“实”为方言,同“碰”)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拿壶酒来 不典不经格外文章圈外句 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镜中天 横批是“中和且平” 十分有趣的对联 1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 水流东坡诗(尸). 2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3解缙小时家贫,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又改成: 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 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4解缙在皇帝身边作侍读,想回乡探亲又不敢说,皇帝看出来,要他对出他的联就放他假: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解缙悠悠对来: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弥勒佛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知世间可笑之人. 6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亦颇有才貌.一日佛印去看苏轼,不巧撞到苏小妹在床帐中偷懒未起,遂取笑: 烟笼芍药. 苏小妹想起那天看见他在河边洗头的样子,笑对: 水漂葫芦. 7饥鸡盗稻童筒打;鼠暑梁凉客咳惊. 意思是鸡饿了偷吃稻被小孩用竹筒来打;老鼠在梁上乘凉被客人的咳嗽惊跑.妙在同音叠字. 8王羲之的字太好,除夕门外要贴对联,写了N副对联都被人偷走.于是写了一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么不吉利,当然没人敢偷了. 岂料快到子时时他叫儿子献之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遂成妙联一幅: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9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一醉非假倒.--拿名人的名字作的趣联. 10秀才进京赶考,盘缠用尽,店老板要他对出联就可以免费,见秀才吃的是米粉,出: 八刀分米粉 秀才对: 千里重(中)金锺.(中金锺是上榜之意哦.锺是钟的古体. 这是一副拆字谜, 自己慢慢看吧. 有趣的对联 从前,有个“孤寒鬼”打算开个酒店,于是出了三两银子,征求人为新店写一幅对联。 有个秀才去应征。“孤寒鬼”对他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摇头晃脑地念了一遍,“孤寒鬼”听了非常高兴,但脸上却不露声色,还耍赖地说:“对联好坏,还需听众人意见。”就这样把三两银子也赖掉,不给秀才了。 到了新店开张的那天,当着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人,秀才大声地把对联念成: “人多病,少财富。”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孤寒鬼”一听,大骂秀才,看热闹的人却哄堂大笑。 请你猜猜看,原先“孤寒鬼”听了为甚么非常高兴呢? 答案:因为秀才念成: “人多,病少,财富”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一) 不服不行 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二) 上下关系 上联:要你上你就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 下联:叫你下你就下有理由要下没有理由找个理由下 横批:上下关系(或何患无由) (三)言行不一 上联:有的事只说不做,先说后做,说了再做 下联:有的事只做不说,先做后说,做了再说 横批:言行不一 一、无情对 说它是无情对,因为对子的上、下联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偶现在只记得那最有名的一幅: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二、跟头对 对联的上、下联用的是同样的句字,只是下联是上联的倒转。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三、其它对子 一般来讲,对对联要求是名词对名词,数词对数词,颜色对颜色,方向对方向,地名对地名,季节对季节,......同时,在古代,对对联还必须讲究平仄韵律,但现在很难做到。其原因我个人认为问题出在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是很好的一种语言工具,但用于填词作诗,其四声调就显的很不够用了。因此,现在如果要讲平仄声调,会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上”不是去声。 扯远了,我们还是来看看一些有趣的对联吧。就象学摄影一样,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多练! (一)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放 自上而下看左传,书朝右翻 *出上联的人很坏,他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用完了,看你怎么办?!而且上联是一俗景,没多少意境在里面,就是一句大实话! 下联对得巧妙,看上去也是一句大实话,但却是雅居里的干活。而且巧妙地把上、下、左、右很好地用在里面了。 (二) 据说刚解放的时候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没记错吧?)出了一对联考当时的新生。叫“孙行者”。结果很多人都对不上来。标准答案应该是“祖冲之”!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需梅(有幸不需媒) 我也记得一联: 两艇并进,橹速不如帆快 双管齐鸣,笛清胜似箫和 这联妙在包含了四个历史人物。 还记得一个关于对联的故事: 有一书生,家门对着一个财主的花园,花园里种植着一片竹子。一日,书生见此景,遂书一联,贴于自家门上: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财主见了心中不悦,心道:我家的风景怎么让穷书生赏去了。于是心生一计,唤家人把竹子拦腰砍断,想揶揄一下书生。 不料,书生见状,只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一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见了,更加来气,便命家人把竹子连根拔去,心想,这下你还有什么景可写。没成想,书生见了,又在门上添了两个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还记得几幅对联: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无情对最有趣,比如说这一副:
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本来还想说几个我的珍藏,可上楼的几乎叫人喘不过气了,呵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门三杰:问鼎天下。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
中国 捷克 日本:南京 重庆 成都。猛将攻关,关关难破,关关破;恒心办事,事事难成,事事成名联欣赏——清朝以前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后蜀〕孟昶 木稼曾闻达官怕 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楼钥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李清照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朱熹赠友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元〕杨瑀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明〕高刚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明〕杨慎题昆明华庭寺 是何意态雄且杰 不露文章世已惊 〔明〕杨继盛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明〕祝枝山 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 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 〔明〕冯梦龙 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 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明〕普荷禅师题昆明筇竹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明〕史可法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明〕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 清朝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清〕金圣叹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清〕翁方纲题北京陶然亭联 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清〕袁枚自题随园联 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 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悲 〔清〕蒋士铨题史可法祠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养如 〔清〕梁书同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清〕梁书同自勉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清〕曹雪芹《红楼梦》 奇松诡石天然净 涧草山花自在芳 〔清〕乾隆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题江苏镇江焦山别峰庵联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清〕郑燮咏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题书室 开卷神游千载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清〕邓石如自题联 万山不隔中秋月 千年复见黄河清 〔清〕左宗棠题兰州望河楼 灵石一千尺 天花百亿年 〔清〕康有为处题书室 近现代名联 刊石惟余西汉文字 行歌好约高旭酒徒 吴昌硕 从生平等 一切有情 孙中山题鼎湖山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去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白眼观天下 丹心报国家 宋教仁赠冯心侠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蔡锷赠小凤仙 愿闻第一义 为洗千劫非 严复题讲经堂 荷风送香气 松月生夜凉 于右任书 但哦松树当今事 愿与梅花结后缘 杨度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 毛泽东题延安新市场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毛泽东挽续范亭 深山隐高士 盛世期新民 刘少奇赠名医盛多贤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题杜甫草堂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董必武题南湖 和平大业犹赊,贤芝正赖,何竟中道损弃,碧血长天永留恨 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难堪噩耗惊传,苍山在地尽含悲 宋庆龄挽四·八烈士 漫空竹翠扶山住 数点梅花补屋疏 沈钧儒题杭州西湖补梅庵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五十载崎岖世路,献身革命,尽瘁斯民,海内瀛寰,同饮气节;两次长征凡七载;流亡异域,若经十度春秋,反动阴谋空画饼,纵几处羁囚,壮怀尤烈;方期延东堤边,宏抒国事,天丧巨才无可赎,旷古艰难遗后死 二十年忧患旧交,同学苏京,并肩北伐,南昌广州,共举义旗;一朝分手隔重洋,抗日军兴,血战大江南北,茂林惨变痕陷身;喜今番出狱,久别再逢,孰意黑茶山上,飞殒长星;我哭故人成长诀,普天涕泪失英雄 聂荣臻挽叶挺 寿比肖伯纳 功追高尔基 叶挺贺郭沫若五十大寿 痛吾父幼小困空厄,尝备炎凉,劬芝七十又六龄,到老来只剩一身孤苦,易箦呼儿难眠目 感不孝早岁事戎机,历尽艰危,转战二万五千里,看今日挥戈大江面北,誓歼倭寇奠先灵 罗炳辉挽父 民族主义历元清鼎革,始达完全,如神有知,稍解生前遗恨 圣湖风景得祠墓点缀,差不寂寞,兹地之胜,允宜庙貌重新 蔡元培题杭州西湖岳王祠 海内共知徐孺子 前身应是九方皋 章士钊赠徐悲鸿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寻 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郁达夫挽徐志摩 名联欣赏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消
参考资料:
趣味对联大全
★上联:千年古树当衣架;下联:万里长江作澡盆。
有趣的对联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可奈何花落去全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