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个人一个人获得过F1,motogp两种世界冠军的人?

体育焦点赛事比分直播频道及预告
12月17日 03:30 皇马vs蓝十字
【分类即时比分直播】
   北京时间10月10日,2010年MotoGP马来西亚站结束。雅马哈车队洛伦佐凭借本站比赛的季军锁定年度车手总冠军,他的队友罗西第六次在雪邦赛道获胜。
  由于本田车队佩德罗萨受伤退赛,积分领先者洛伦佐只需要在本站比赛获得第七名就可以提前得到世界冠军。洛伦佐在昨天排位赛中得到杆位,杜卡迪车队海登第二,本田多维吉奥佐第三。
  发车后洛伦佐领跑,多维吉奥佐紧随。罗西从第六位降至第11位。第五位发车的斯通纳摔车退赛。罗西在比赛前半程发起猛烈反扑,他很快就追至第三名,并以两次漂亮的超车干掉洛伦佐和多维吉奥佐后取得领先。
  或许是独自领跑感到寂寞,罗西在倒数第7圈曾被多维吉奥佐反超,不过他很快再次夺回领先。最终罗西上演了一场大逆转式的夺冠好戏。而最高兴的则是提前获得世界冠军的洛伦佐。
  MotoGP本赛季还剩下澳大利亚、葡萄牙和瓦伦西亚三站比赛。斯通纳、罗西和多维吉奥佐都有机会挑战佩德罗萨,争取年度亚军。
只有华体网注册用户才可以发表评论......
新闻排行榜一个新手对motogp和F1的质疑_百度知道
一个新手对motogp和F1的质疑
本人很喜欢高速状态下的刺激感,当然也就很喜欢车。平时在家也经常玩一些赛车游戏。
但我以前基本没有看过F1和MOTOGP,只是最近新血来潮,决定看看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比赛。我想对于我这种观众的看法也许对F1和MOTOGP如果吸引新观众群有点价值。
我觉得对于我这种观众,怎么样让我第一直观感觉好看,我才有看得下去的动力。至于更深层次的战术啊什么的肯定是我被吸引进来以后才会去观注的东西。
但F1没实在没办法吸引我,除了进站,我基本上看不到超车。有时候我看F1的比赛看着看着甚至睡着了。而这点MOTOGP则完全不一样,激烈的超车拼抢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我甚至看到过在进一个弯道前居然出现了四辆车并排抢位的情况。这种鲜名的对比让我一下被MOTOGP吸引住了。于是现在我成了MOTOGP的观众,放弃了F1。
不过有一点我始终搞不清楚,同样是高速的赛车比赛,为什么F1基本上看不到超车,MOTOGP却超车不断。F1超车为什么这么难
提问者采纳
  motoGP,参赛车辆比F1多,车身体积比F1赛车小,赛事过程中不进站加油,车手身体外露,去掉了相对枯燥的进站加油时间策略(因为天气原因更换干、雨胎例外),基本上上了赛道就是在那孤军奋战了,仔细观看一场赛事的话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圈的车手排名可能都会发生变化,甚至有可能在最后一圈冲刺终点的一霎那都会有冠亚季军之归属的改变。就近最明显的,08年某场赛事某队厂队的车最后一圈离终点很近的时候就发现车没油了。。。。还有罗西,某场赛事开场车子就侧滑,扶起后一路猛追,虽然最后并没有夺得骄人的成绩,但个人感觉看他频繁超车名次不断靠前那种感觉比看他夺冠还爽。。。  F1,车体大,赛道相对GP就窄了;超车之前的跟车也对后车来说比较危险,因为有弹弓效应,就是超车时说的利用前车的尾流,即前车车身后的一个小范围真空区域,后车接近时因为这个真空区域的存在而导致后车面对的阻力减小,速度提升,加上完美的过弯路线从而完成一次超车。。。  但,不是说有弹弓效应就可以频繁超车了,F1之所以在弯道能以如此快的速度过弯就是靠相当大的下压力将其车身牢牢压在路面上的,此效应的负面作用就是因为真空的存在而导致后车的下压力降低,加上前车的后定风翼将气流向上扬起,此时后车的前定风翼既要面对真空区域又要面对向上扬起的气流,下压力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时赛车就无法以正常的速度过弯,如果车手操控不好的话就会出现赛车冲出赛道的情况了(直道超车此问题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加大两车的水平距离,另外直路上操控起来要比弯道上更容易)。  所以,超车的现象就不那么多了,现在大部分超车都要靠进站完成,所以,两个赛事相对来说MOTOGP更精彩刺激。
其他类似问题
motogp的相关知识
其他13条回答
额~~~车子不同吧~~~我就喜欢看F1,moto就还好吧~~~其实说实话F1没什么好看,要不是有kimi我才不看的我基本F1就看个起跑,惊险好看,然后就看个最后几圈,了事
说实话,的确有很多人觉得F1很无聊,但是当你看过F1之后在去看一般的赛车比赛就会觉得那些车太慢了。
F1的战术很重要,大部分的超车都是通过维修站完成的。但是最近几年在赛道上的超车已经逐渐增多了,尤其是在引进KERS之后,超车变得比较容易,很多车手都选择在赛道上超过对手。
其实F1超车少的主要原因是气流影响。楼主应该知道,F1的赛车比较轻,主要依靠空气动力学组件提供赛车的下压力,因此如果没有了气流赛车的抓地力就不好,车子不容易控制。所以当后车接近前车的时候气流完全被前车所利用,后车是在下压力很小的情况下行驶,所以控制好赛车已经不容易了,超车更加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弯道超车要比直线超车容易,弯道时速度比较慢,不需要太大的下压力,只要走好切线就没问题。
当然,想要超车,车子的速度很重要。我们很少看到小车队的赛车超车(今年除外),而像法拉利、迈凯轮的赛车往往加速性能要屡胜一筹。以前舒马赫开法拉利的时候有几次从靠后的位置发车,然后一个一个超上来,相当的爽啊!
F1超车困难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以前可不是这样,原因个人感觉有以下几点1、街道赛增多。以前只有摩纳哥,现在又加了新加坡等好几条。2、各个车队赛车性能差距很小。有时前十名单圈差距在一秒以内。3、KERS说是对超车有帮助,可实际情况看看,装备了KERS的红色战车在赛道上超掉了几个人。不成熟的KERS除了对发车有点帮助外,完全是个累赘。F1超车的数量肯定是不能和MOTOGP比的,只是本身硬件决定的但不能否认F1的观赏性越来越差了,要是你是这几年才开始看F1的,不要以为这就是这就是真正的F1,否则它也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车迷。不过FIA要是还按照这个方式改革下去的话,迟早毁了F1。
F1赛道窄 赛车宽而长超车自然不容易 同时危险也很大且战术复杂 进站时间都要反复斟酌而MOTORGP中的车长不到F1的1/4自然容易超车 且对引擎的要求不大车手间拉不开较大差距
说句实话我比所有和我玩车的人都喜欢飚车 都敢飚
但是我是最不喜欢看F1和GP的 我 觉得看别人飚没意思自己玩才爽
LZ既然看过F1我想就应该知道了F1赛车里最安全的超车是在维修站。所以大多数车队会选择策略想进办法在维修站里面超越对手。F1之所以难超车,我个人的见解。1.车体比较长。
即使后面的车超内线之后轮胎暴死晚刹车抢进弯的话也不一定能成功,因为前车转弯时候的车身会把他限制住。所以,如果没有相当近的距离和把握的话,车手一般选择跟在后面,但是某些赛道的超车地方并不多,而想时刻都想保持着与前车有超车的距离的话,显然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往往又会隔开一段距离,所以一个超车往往是几圈甚至十几圈的成果,一场比赛下来自然也超不了多少车。2.车队策略干扰。
我想应该都知道车队会随时计算赛车的油量来为其安排进站时机。的确,赛车的油量不可能是每圈固定消耗那么多的,每圈都伴随车手的控制在变化,有的时候车队需要让车手推进,那么赛车手就会比较多的使用晚刹车或者别的一些技术,总之这会让车相对比较耗油。所以有的时候处于油耗和引擎的考虑,车队会让车手保持(保持现在的位置)和推进(就是超车和跑快点的意思)。3.规则引擎的限制。
2009赛季FIA出于降低开支的宗旨,规定一个赛季一个车队只能使用8台引擎。(平均分下来一个车手4台)如果超过8台引擎必须接受退后10位发车的处罚。这样规定的话也就限制车手超负荷驾驶赛车的频率。(呵呵,不禁想起来以前的kimi)这么以来的话。车手在推进的时候发现超越前车的机会很渺茫的时候,也就不会强行的推进。而保持住现在的位置。为整个赛季着想。4.为分数着想
一个典型的例子。上个星期意大利蒙扎站的比赛。不知道LZ看了没有。我简单的叙述下吧。比赛快结束的时候布朗GP(以下简称BGP)的巴里切罗和巴顿分列第一第二。迈凯轮车手汉密尔顿第三,法拉利车手kimi第四。最后几圈汉密尔顿疯狂的推进,想攻击巴顿拿到第二。但是就在最后一圈因为自己的失误,赛车上墙结果导致退赛。而法拉利的kimi稳扎稳打的拿到第三。
如果汉密尔顿超越了巴顿就是8分,不超,保持的话就是6分。但是为了2分的他丢了6分。而造成赛车损坏不说,也丢了6分和领奖台。这显然很不合算。所以有的时候如果距离前车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与其赛车超负荷工作,车手疯狂追击,不如保持住现在的位置拿好分数。我自己觉得好的车手不全是要超多少的车,而是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上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稳定的去拿分。而不是一站第一,一站退赛的跑。其实看F1这几站,从匈牙利站,欧洲站,比利时站,意大利站,kimi除了在比利时拿到冠军外在其余的赛道并不是表现最好的车手。但是他却是得分最多的车手。4站30分。所有车手中拿的最多的。稳定的表现是F1车手所要具备的条件,而不是一味的超越对手。再者来说F1与MOTOGP有本质性的区别,硬件的设备就差十万八千里。
MOTOGP是摩托车体积小,超车容易。F1在那些高速且弯道较少的情况下超车的机会就多了。还有就是F1的各个车队的车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弱的车队往往赶不上强的车队,也就造成F1超车少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超车你还没见过。。。看一站当然不会体会到。
早就不看f1看motogp 了。。。精彩不是一个档次的
2L是白痴吗”弯道超车要比直线超车容易,弯道时速度比较慢,不需要太大的下压力,只要走好切线就没问题。”这话都说的出看过比赛伐f1超车都是依靠直到上跟着前车风阻小,速度快,然后在直道末端,入弯处抽头得到较大的下压力走好切线超车
F1的空气动力学比MOTOGP要复杂得多,杂流也很多,离的过近就会受到前车的影响,再加上F1本身个头很大的特点,所以很难超车。MOTO就不一样了,它的车身大小仅仅是F1的四分之一,空气动力学也不是很复杂,另外,F1只有二十二台赛车,而moto的赛车数明显大于F1,超车镜头出现的就更多。F1的赛道几乎和moto一样宽,相对讲,几部车互相超车的好戏更容易在moto里出现。f1的街道赛过多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F1有乱流干扰,就是你无法与前车跟进,现在09赛季引入了KERS,收窄了尾翼,FIA陈超车可以明显增多。。。但我也没感觉。。。喜欢看超车的方程式就看A1GP吧,那个虽不是最高级的方程式,但是有你可以支持的中国队,且POWER BOOST能成就N多超车
不是阿,F1的起步就很好看啊,还有车队战术也是超车的一部分,F1赛车这么宽,碰到赛道窄一点的像街道赛不可能和motor一样四辆车并排的。还有,F1有进站,如果再碰到安全车出来转两圈,那就混乱得厉害啦。有很多进站都算好时间的正好在对手前的。所以我觉得明明是F1比较刺激好伐,况且超车阿什么的混乱事件也不少阿看不同车队的战术、进展策略阿真得蛮好很刺激的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人红是非多,嘘声皆浮云
查看: 106|
评论: 0|来自: sina f1
摘要: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无疑是当今F1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宠儿,在印度站的这个周末,他成就了职业生涯第四个车手总冠军头衔,伴随而来的还有传说中500万欧元的丰厚奖金。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无疑是当今F1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宠儿,在印度站的这个周末,他成就了职业生涯第四个车手总冠军头衔,伴随而来的还有传说中500万欧元的丰厚奖金。只不过人红是非也多,在这样一个提前完成加冕礼的赛季,维特尔所受的争议尤其多,甚至超过了大家都知道发生过什么的2010赛季。
  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始,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维特尔开始遭遇一波又一波的嘘声攻势,在斯帕是这样,在蒙扎是这样,到了新加坡依旧如是,这还不包括在英国银石,因为赛车故障退赛的维特尔,当从自己座驾走出的时候,迎接他的依然是分明听得见的嘘声。以至于在新加坡的颁奖台上,维特尔跟事先想好了台词似的笑道,“我感觉他们(嘘他的人)是在全世界巡回旅游,有钱到足够去现场看好多场比赛。”希望以此来化解掉些许尴尬。
  有心人士曾在比赛周末针对各种车迷做过关于“嘘声”的调查,马来西亚站那著名的“Multi 21”显然成了那个最初的原因:不顾车队内部的默契,硬是超掉等待以第一名冲线的队友韦伯。事后,有人说这是作为车手该有的本能,维特尔没做错;还有人认为team order实在要不得,结合同一场比赛梅赛德斯那笔;更多的大众车迷大抵觉得,维特尔的行为确实不太仗义。如果维特尔能够预见到赛季的发展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非季初那般混乱难料,或者他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又或者有那么一点点的机会,“本能”还是会战胜一切。就像纽维在后来一次接受采访时提及“Multi 21”包括2010年的土耳其站和去年的巴西站时说的那样,这些只是当比赛比到那个份上自然而然可能发生的事情,无所谓对或错,因为他们首先都是车手。
  另一方面,“嘘声”也被认为多少与维特尔总是处于一种赢的状态有关,而这种状态又大概是除了维特尔的车迷外,其他人都不太愿意见到的。想想夏休后的两连胜、三连胜、四连胜、五连胜……更不用说今年已经是维特尔连续第四个赛季问鼎车手总冠军了。甚至就连维特尔那标志性的赢得杆位或者比赛胜利后比“第一”的手势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不待见。维特尔承认车队内部还就让他放弃自己的这个习惯进行过讨论,不久前的韩国大奖赛上,当维特尔处于赢得比赛后的回场圈时,红牛试图转变一下他在夺冠后的公众形象,于是维特尔的比赛工程师建议他换一种庆祝方式,但维特尔还是坚持自己,他选择继续伸出那根象征No.1的手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你就是你。”在铃鹿时维特尔说道。
  显然,对于那些赛后的嘘声,对于那些有关他手势的不喜欢,维特尔所采取的态度就是不去在意,他能做的该做的仅仅是将专注力放在比赛当中,去争取最好的成绩。
  当你想去否定一个人的时候,你总能找到自己视之为合理的理由,比如维特尔身边从未有一位同等级数的队友来进一步衬托他的伟大,又比如他还从没开过纽维以外的设计师打造的赛车从而拿到车手总冠军。可不管你是喜欢他抑或讨厌他,都必须承认,没有人可以仅仅依靠运气连赢四个世界冠军,所以至少,你该尊重他和他所取得的成就。
  诚如纽维所言,一位车手之所以会被人们冠以“伟大”二字并不仅仅只源于他拿到过多少冠军,创下过多少记录,否则在F1的世界里只需要记住一个舒马赫就够了,所以“维特尔正在做的就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朝着‘伟大’迈进”。 (蔡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togp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