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母乳喂养周总结期刊文献2011-2014免费下载

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婴儿体重的关系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2期
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婴儿体重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城市地区婴儿体重相关指标与纯母乳喂养时间的关系。方法以2011年在全国17所省市级妇幼保健院调查的465例9~13月龄正常足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了解儿童6个月内喂养方式和1岁左右的体格发育情况。比较不同纯母乳喂养时间的儿童,身长别体重Z值(weight for height Z-score,WLZ)、年龄别BMI Z值(BMIz)和年龄别体重Z值(weight for age Z-score,WAZ)中+2s的发生情况。结果纯母乳喂养0~6个月的婴儿在1岁左右肥胖的发生率(据WLZ+2s)依次为12.35%、13.51%、15.79%、9.09%、6.84%、4.88%和4.05%;纯母乳喂养4个月组婴儿1岁左右肥胖发生率(12.02%)高于纯母乳喂养4~6个月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z、WAZ也表现为类似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纯母乳喂养时间对婴儿体重有显著影响。结论婴儿1岁左右肥胖发生率随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降低,纯母乳喂养时间长对于婴儿肥胖可能有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174【正文快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命早期体重过大对儿童和青少年期肥胖有预示作用。基于24项国际研究的系统综述显示,婴儿期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或生后第1年快速增长将增加后来肥胖的风险[1]。WHO《全球婴幼儿喂养策略》推荐:婴儿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并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音;衣明纪;胡晓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祥钦;李暖;胡静;郭霞;张红敏;;[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10期
刘衍秋;赵庆华;;[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9期
张颖;马淑德;李炳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彪;[D];浙江大学;2010年
邱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石小毛;[D];中南大学;2012年
郭苑;[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小梅;范雪爱;王炳辉;李彦敏;陈宝昌;刘亚平;;[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年07期
李晓慧;丁宗一;文红;王文媛;王念蓉;王红;向伟;陈斌;郭建华;钟燕;陈社菊;黄哲;张晶;蒋竞雄;;[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母乳喂养、补充Vit D对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影响的研究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母乳喂养、补充Vit D对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影响的研究
【Author】
ZUO Yan-ZHANG JZh ANG-Li;MA Su-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angzhou People’s H
【摘要】 目的调查母乳喂养、补充Vit D对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沧州地区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75例,于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对患儿出生1岁内喂养方式、Vit D补充情况、5 a后哮喘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完成调查300例,分为哮喘组、非哮喘组,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母乳喂养222例(喂养时间均大于6个月),混合喂养42例,配方奶粉喂养36例,哮喘发生率分别为22.52%、35.71%、38.89%,x2=6.493,P=0.0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t D补充组229例,在1岁以内每日补充Vit D3500 IU,累计补充小于3个月者126例,发生哮喘36例;补充3~6月者82例,发生哮喘12例;补充6个月以上21例,发生哮喘3例,组内比较,x2=6.425,P=0.04。未补充组71例,补充组与未补充组哮喘发生率分别为22.27%、39.44%,两组比较2=8.232,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生1岁内母乳喂养、Vit D,可有效预防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的发生。
【关键词】 ;
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1213067ZD)
【DOI】10.ki.hnjpm.15.03.001
【分类号】R725.6
【下载频次】4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
浏览历史:
下载历史:免费下载SCI全文文献的15个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免费下载SCI全文文献的15个方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钱春霞 张海培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 223001
  【摘 要】目的:探讨产妇母乳喂养的正确指导方式,分析并总结其所需技巧。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4 月期间的健康足月妊娠初产妇10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 例,观察组对初产妇进行综合指导干预,对照组对初产妇进行常规指导,比较两组初产妇在指导后对母乳喂养的技巧掌握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哺乳体位及姿势的掌握率为(96.00%)、对乳房按摩手法的掌握率为(88.00%)、挤奶方法的掌握率为(9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1d 母乳喂养率为(78.00%),与对照组产妇无明显差异(P>0.05);第2d 和第3d 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2.0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技巧,不仅能有效的改善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提高喂养率,同时,更大大的提升的哺乳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妇;母乳喂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R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1
  母乳是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最天然的保障,其中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也是任何食品都无法取代的,不仅能利于婴儿的智力发育,增强其抵抗力,母乳喂养更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所以,近年来母乳喂养以受到国内外的大力提倡[1]。但因为目前,大部分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同时也未得到正确的指导,导致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无任何明显的进展。故而,如何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从而提高产妇对喂养技巧的掌控及喂养率,是本文研究重点。现选取我院100 例健康足月妊娠初产妇,分别进行综合指导干预和常规指导,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后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4 月期间的健康足月妊娠初产妇100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50 例,年龄20~36 岁,平均年龄(29.85&5.78)岁;孕周37~41 周,平均(39.12&0.71)周;其中,剖宫产28 例,自然分娩22 例。对照组产妇50 例,年龄22~37 岁,平均年龄(29.63&5.94)岁;孕周37~41 周,平均(39.05&1.01)周,其中,剖宫产24 例,自然分娩26 例。所有患者均无任何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及禁忌母乳喂养的医学指针,同时,新生儿Apgar 评分均&7 分。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包括口头宣教、哺乳技能指导等;观察组给予综合指导干预,具体如下:①当产妇入院时,发放并讲解由医院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指南》[2],指南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好处、母婴同室的好处、母乳喂养的必备知识(早吸吮、母婴肌肤的早期接触、初乳、正确哺乳姿势等)、哺乳技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正确评估母乳量、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何退奶等。②全面、正确的评估产妇在产后所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找出应对措施。如:生命体征、宫缩、阴道流血、腹部或会阴切口、乳头平坦或内陷、乳房肿胀等情况[3]。③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分析其产妇是否有对母乳喂养产生影响的不良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失眠、疲劳、缺乏信心或缺乏家人的关心、帮助等,再根据产妇的相应问题为其实施针对性疏导。④尽最大的能力为产妇消除或减轻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不适,以求产妇能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哺乳新生儿。⑤在产后24h 内,护理人员将使用一对一模式对产妇进行哺乳知识及技能的指导,内容包括:乳房按摩手法、母婴哺乳体位与姿势、新生儿顺利吸吮的方法、手或吸奶器挤奶的方法等。
  1.3 评定标准在产妇出院前,对其发放本院自行设计的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技巧掌握情况调查及母乳喂养率调查(产后1~3d)。其问卷由产妇本人进行填写,护理人员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和(%)表示,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 软件上处理,当P<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比较通过比较显示,观察组产妇对哺乳体位及姿势的掌握率为(96.00%)、对乳房按摩手法的掌握率为(88.00%)、挤奶方法的掌握率为(9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比较[n(%)]
  3 讨论据有关报道研究显示[4],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具体为:①产妇工作恢复早、压力大,致使泌乳不足或无法坚持哺乳;②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一味的追求时尚的体型或生活;③精神过于紧张、焦虑,乳房胀痛或术后伤口疼痛致使睡眠不足及术后并发症等原因造成泌乳延迟,错过新生儿吸吮初乳的最佳时间。因此,耐心、正确的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指导其掌握喂养技巧是提高母乳喂率养的关键。其次,认真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保证每位产妇都能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哺乳,鼓励产妇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再者,要求一对一、面对面的模式正确指导产妇哺乳体位、姿势,耐心的纠正其在喂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最后,告知产妇初乳的营养价值,尤其是产妇产后1 小时内,因新生儿的吸吮能力正处于兴奋阶段,更易建立良好的吸吮反射,使哺乳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产妇进行综合指导干预后,不仅使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第2d 和第3d 的母乳喂养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产妇进行综合性指导干预,不仅能有效的改善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提高喂养率,同时,更大大的提升的哺乳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李少娟.护理干预对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73.[2]张继香.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81.[3]李云芳,冯瑜.产妇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153.[4]田玉芳,田玉梅.正确指导剖宫产术母乳喂养的体会[J].吉林医学,78-6279.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 G→A点突变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影响
下载积分:480
内容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 G→A点突变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7:29: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 G→A点突变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的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母乳喂养周主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