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济类专业有哪些有哪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好的专业是什么_百度知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好的专业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由于现在社会上关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富于开拓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精通法律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本科教育开设有工商管理、懂得并能操作国际经贸业务,旨在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内容学贯国内外。  国际经济法,其中很多的案例都是引进的美国经典案例,好多专业课程都采用外语授课、会计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好的专业金融学,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和决策应变能力。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市场营销,它是最早引进西方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学科:  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力很强的专业。工商管理学,一般来对外经贸大学学法律的人都是冲着这个来的,并且是全英文教学,并且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是北京市的重点学科、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证券法等课程都是采取了案例教学法的独特方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比较合同法,专业特色是开设的国际商法。本专业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外语能力的培养,所以这个专业的就业优势很大、比较公司投资法、国际货物买卖法、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的高级金融应用人才,以便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对外交流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也是首家获得美国同类大学MBA资格承认的中国商学院,在金融系统和金融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和比较优势,也是对外经贸大学的优势学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是什么_百度知道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于是。(1) 优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鼓励出口,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导致国际收支恶化;②对外依赖性较大。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①有利于比较利益的获得,因此;③排斥竞争。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②引进竞争机制,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2) 缺点。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降低经济整体效率,国内市场日趋饱和。(2) 缺点:①阻碍出口发展。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①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同时利用高估汇率鼓励工业所需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二) 出口导向;②发挥本国资源等方面优势,以实现其经济扩张。  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取消数量限制措施,有的还实行低估汇率:其主要特征是逐步向均衡汇率靠拢、畸形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②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一) 进口替代。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④适应国际贸易规范。(1) 优点,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③促进出口发展:①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③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地方,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其主要方法是利用高额关税和数量措施来限制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达到扶持本国新兴工业发展的目的,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欲想把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后,中国正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外文名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别&&&&名主要手段根本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框架不变,但是,必须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至今已有十九个年头。这十九年来,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改革中,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回顾这十九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改革的前景,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它不仅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当震荡的尘埃尚未落定,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而易见并存的种种问题,由此引发出国内外的众说纷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欲想把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从实践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传统经济学理论,包括西方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都不认为社会主义能搞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搞公有制,就不能搞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未来社会将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  社会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此后,列宁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也正是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自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以后,包括苏联、东欧、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建立和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成了天经地义的信条和不可冒犯的戒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国内外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大胆突破传统理论观点的束缚,逐步提出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中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观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从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重要论断,从根本上破除了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在上述基础上,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所作的讲话中,首次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之后,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上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过程来看,可以说,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次真正的重大的理论突破,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也正是这一改革方向的正确选择和种种改革举措的步步实施,才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制度创新的崭新阶段,从而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从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总体上说,这一改革进程是顺利的,实践是成功的。  也可以说原定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基本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科学论断,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进一步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并作出“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的历史性的决断,把伟大的理论创新变为伟大的创举和伟大的实践。十六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十九年来,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有以下认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飞跃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以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长官意志配置资源为主。因此,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九年的改革实践证明:相对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说,这一转变看起来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涉及到各个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变革,特别是涉及到权力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因而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困难的转变,又是一个非完成不可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私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飞跃从一定意义上讲,商品经济是私有制的产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且,不管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都把市场经济与私有制划等号。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有机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解决公有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问题。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九年的改革实践所证明,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会偏离方向;不搞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元化、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即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真正建立和完善,企业也难以真正转换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自由放任的经济向有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飞跃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由两种机制调节,要发挥“两只手”的作用,这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和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也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九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既不能重走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放任开始的老路,也不能把过去已经习惯了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为都看成是宏观调控。实际上,宏观调控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定概念:它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条件下的政府行为,而不是行政配置资源为主的政府行为;它是以间接手段为主进行调控的政府行为,而不是以直接管理为主的政府行为;它是以总量平衡、结构调整、政策引导、宏观服务为主要任务的政府行为,而不是以行政审批和直接插手经营管理企业为主的政府行为;它是以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政府行为,而不是以局部效益、局部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政府行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经济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飞跃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收入分配实际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这种分配制度既不可能有效率,实际也有失公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也讲效率与公平,但实际是偏重于讲竞争、讲效率。这种分配制度,虽然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也容易使收入差距拉得过大,以至产生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富民经济,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九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容易产生收入差距过大、失业人员增加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既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地区保护、行政垄断、闭关锁国的经济向内外开放、平等竞争的经济飞跃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基本是按行政区划、行政部门和行政层次管经济,因此不但形成了行政垄断,而且也形成了条块分割。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和平等竞争的经济,因此从一个国家的范围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从而建立统一的、完整的市场体系。没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既不能真正称为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内外开放、平等竞争。比较利益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动因。  从一定意义上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各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经接轨。这不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只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由建立阶段进入到了完善阶段。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个“完善”?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完善就是收尾。所谓收尾就是在基本建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进行改进完备、锦上添花。但是,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完善”来说,却不能作这样的理解。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完善,不是收尾,而是要继续深入;不是善后,而是要攻坚克难。因此,我们仍需继续在方方面面进行深化改革,仅就其重点和难点来说,主要应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研究,建立科学管用的人本假设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告诉我们:“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任何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是从人出发,由人决定,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本观念是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观念,研究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研究人的本性、人的动机、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等,也即要有一个人本假设理论。  可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最基本的依据,它应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与改革发展实践的一条主线。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如何管理的研究中,基本抓住了这条主线。亚当·斯密从人是“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主要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的主张。行为科学从人是“社会人”的假设出发,提出了主要通过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来激发人的积极性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措施。综观西方经济学理论,尽管他们在对人的认识和所提出的政策主张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偏差,但他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目前,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尚无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因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如何发展,企业经营机制到底如何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体系到底如何建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底如何调动等等,尚存在左右摇摆、脱离实际和言行不一的情况。实践证明,不打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就不可能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创举;不打破姓“私”姓“公”的思想束缚,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为此,进一步突破姓“私”姓“公”的思想束缚,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本假设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相应的体制机制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是竞争经济、效率经济,还应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科学发展的经济。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贯彻落实,不仅仅是一个发展问题,还是一个改革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还是体制机制转变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相应的有力的体制机制作为保证,科学发展观就不能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而涉及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改革,不仅是某些方面或局部的改革,而是关系到方方面面,诸如产权制度、干部考核任用制度等的一些关键领域和深层次问题的改革。  鉴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鉴于这一阶段的改革不仅涉及某些部门、某些领域,而是跨部门、跨领域的系统性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我们可以坦率地说,面对这种复杂和深层次的改革,只靠某些部门来主管,或者只是自己改自己,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此,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对改革攻坚战的领导,为使我国的各项改革真正能攻坚克难、步步深入,我们认为,虽然不一定要重新恢复过去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但还是应当有一个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以负责对整个改革的规划、协调和督促检查。这样,就可能会使改革的攻坚战不只是说在口头上、写在字面上,而是能真正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预期的成果上。  (三)抓住主要矛盾,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转入城市,并把国企改革一直作为中心环节。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焦点已经集中在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上。因此,如果说国企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那么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将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这是资源配置方式由行政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的要求,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要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加入世贸组织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建立“廉政政府”和“廉价政府”的要求。我们应当明确地认识到,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许多弊端,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政府体制、政府职能和政府机构的设计上。因此,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许多经济体制改革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取决于能否真正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和机构改革。  (四)要统筹城乡体制改革,重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落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落后,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市化以及农民的大量减少和身份转变,根本还在于市场化。应该看到,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和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以后,我国农村的体制改革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对城市的市场化的改革来说,是严重滞后的。随着这十多年城市改革和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元体制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相对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得更大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清楚:从经济发展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没有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没有全国统一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此,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中之重。  (五)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应当说,这些年我国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也是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标志。但是,毋庸讳言,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还有很大余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战线过长、布点过多、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在某些方面还只是改了表面、改了形式,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未真正解决。有鉴于此,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理顺产权关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仍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对外贸易 中国的经济影响有哪些方面03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对外贸易 中国的经济影响有哪些方面03
在一系列扩大出口政策与措施的激励下,今年(200;;1、全球经济和贸易开始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仍在;去年,伴随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和部分国家经济衰退,世;1.8%,略高于2001年的1.4%;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同时,世界贸易在去年放慢了增;去年全球贸易缩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美国经济;响,2000年4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这些因素在今年第一季
在一系列扩大出口政策与措施的激励下,今年(2003年)外贸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1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其中出口1159.9亿美元,增长13.2%;进口1055.6亿美元,增长10.9%,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04.3亿美元,实现了较好的开局。与去年相比,今年外贸之所以呈较好的增长态势,与外贸增长环境有很大关系。1、全球经济和贸易开始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仍在低位去年,伴随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和部分国家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明显放慢。但出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计,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复苏,实现了1.7%的增长,2002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更达到5.8%,非农生产率增长8.6%,创19年来的新高;同时,日本也借助于日元贬值的推动,促使工业生产在2002年3月实现连续两个月的增长,衰退压力有所缓解。
按照联合国LINK中心2002年4月的最新预测,200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1.8%,略高于2001年的1.4%。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的高增长很难持续,预计全年GDP增长2.4%。而日本政府虽然近日宣布3月份的景气指数超过50%,但是日本经济体制内部的深层矛盾并未得到解决,经济结构改革没有见到成效,仍将可能出现战后第一次连续两年GDP负增长的局面,值得高度关注其影响及政策动向。另外,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好转,以及受欧元正式流通带来的收益和信心增强的影响,欧盟的通货膨胀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有望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阶段。尽管LINK中心和IMF等预测2002年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是该地区经济受日本经济影响较大,日元持续贬值的政策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复苏会有不利的影响。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同时,世界贸易在去年放慢了增长速度。世界贸易组织于日公布的世界贸易报告显示,2001年全球出口量下降了1%,出口贸易额则缩减了4%,是1982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去年全球贸易缩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美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2000年4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全球需求增长明显弱化;二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IT业的供给开始出现过剩,全球信息技术泡沫破灭,造成信息技术产品贸易比重较大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以至产出大幅下降;三是受美国经济的影响,西欧国家的需求也急剧缩减。另外,美国&9?11&恐怖事件也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贸易的回落。这些因素在今年第一季度都已有所好转,因而预示着今年的世界贸易将出现复苏,但是在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首先是美国经济的走势;其次,日本、欧元区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如何、其外贸能否实现较快增长,从而带动全球贸易发展;第三,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否形成;第四,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仍将可能在低位徘徊。初步预计2002年世界贸易会保持比较平稳的低速增长。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2001年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仍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谷底徘徊。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到2002年4月,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指数大体与去年持平。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恢复性增长,预计2002年主要产品价格将保持目前的低位或略有小幅上扬。由于我国出口当中绝大部分仍是附加价值较低的产品,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疲软将会对我国出口增长产生相对较大的影响。2、出口退税政策已基本没有调整空间为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1998年我国开始加大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力度,平均退税率由当年的8.3%增至2000年的15%。2001年又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如加快退税进度,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至全退,允许企业以退税额度作贷款担保,给予2000家外贸进出口企业17%的全退等。我国目前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近几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另外,近年来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伴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出现了一些出口骗税案件。据估算,2000年全国骗税规模,约占当年出口额的6.5%;另一方面,退税也引发了财政负担。自1998年至2000年国家财政已因此支出近1900亿元,相当于同期财政赤字的36%。沉重的财政负担已是退税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出口退税环节的繁琐,以及不能按时得到出口退税,一些出口企业宁愿放弃出口退税,而串通供货企业销售时不开具专用发票和专用税票,不预缴纳税款,从而从供货企业偷逃的税款中得到补偿。因此,我们需要对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做出调整,一方面使其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并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也使其更好地适应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相吻合。3、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稳定,日元低位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美元近期贬值不会对我国外贸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成功的。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始终稳定在8.27:1上下的水平。人民币汇率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是有其客观经济基础的,也是必然的。2001年以来,欧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呈贬值态势,特别是2001年12月份,日元加速贬值,再次使人民币汇率遭受挑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人民币不会因此而加入贬值行列。汇率是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元和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疲软,使人民币兑日元和欧元的交叉汇率处在相对高位。另一方面,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竞争对手东南亚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则基本都处在持续贬值的状态,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今年1月31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35.15日元兑1美元。与一年前的高点113.57日元比较,下跌21.58日元,跌幅为19.0%。日元的迅速贬值一方面是其经济重陷衰退的写照,另一方面也是日、美政府之间的默契。但是事实证明,日元贬值政策并不能解决日本经济的深层问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的出口产品市场,日元贬值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增长。不考虑日本国内需求变化的影响,我国对日出口额对日元汇率变化的弹性系数为-1.76%,即日元兑美元汇率每下降或上升1个百分点,将带动我国对日本出口额下降或增长1.76个百分点。照此计算,如果日元兑美元贬值10%,会使我国出口总额增长率减少大约2.8个百分点。在2002年我国出口环境和增长预期并不很高的形势下,如果日元在低位徘徊,将会对我国出口增长带来显著影响。近期,美元兑日元、欧元等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出现下跌,美元汇率分别跌破
0.94欧元和123日元兑1美元,创近15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次美元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难以持续增长,以及近期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低于预期。虽然在短期内美元可能还会继续疲软,但长期而言,美国经济的巨大增长潜力,以及美国政府继续坚持强势美元政策,将使美元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同时,由于我国主要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汇制,因而美元短期贬值不会对我国外贸造成严重的影响。4、加入WTO对我国今年进口增长的影响将大于出口,但总体影响有限
首先,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环境的改革,即包括在WTO的框架下和按照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承诺调整外贸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和取消贸易限制,也将从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及理念上发生变革。这不仅是加入WTO的要求,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其次,加入WTO有利于外资流入,从而有利于我国外贸增长。&入世&后,投资环境的改善,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和新的投资领域等等,将为外商提供广阔的投资空间。加入WTO后,今年进口管理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税总体水平下调为12%;农产品关税配额在至2004年的过渡期内逐步增加,其中小麦、玉米和大米2002年配额分别增加7.4%、13%和20%;原油产品的关税水平下调为0到9%,进口许可证和配额将于2005年最终取消,其中成品油配额年增长15%;下调汽车产品关税,例如2002年排量3升以内载客汽车关税从70%下调为43.8%。同时增加进口配额,2002年汽车产品进口配额从2000年的60亿美元增加为80亿美元。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所做的政策分析表明,2002年我国进口关税总体水平下调5个百分点,将使今年进、出口分别多增长1.04和0.18个百分点;受加入WTO影响,FDI流入假如能多增加10%,将使今年进、出口分别多增长0.37,和0.65个百分点。综合上述其他因素分析,加入WTO对我国今年进口增长的影响将会大于出口,但总体影响有限。外贸增长呈回升态势与去年相比,今年外贸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外贸进出口增长呈现回升态势。前五个月进出口额累计增长率分别为25.8%、8.9%、7.6%、10.4%和12.1%。其中5月当月进出口增长18.8%,出口增长18.4%,进口增长19.3%。2、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继续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5月份,机电产品出口554.9亿美元,增长22.9%,高于出口总额增长速度9.7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达47.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也很迅速,1-4月份增长17.8%,金额达226.27亿美元。3、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低于总体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企业进出口迅速增长。1-4月份,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增长率分别为2.4%和2.1%,大大低于同期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8.8%和11.9%的水平。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企业进出口增长速度则高于总体水平,特别是集体企业外贸增长速度较高。1-4月份集体企业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4.6%和30.2%。同时,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对我国外贸的贡献也逐步扩大,1-4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73亿美元,增长14.9%,对出口总额的贡献率达到63.1%;进口443.5亿美元,增长12.3%,对进口总额的贡献率达到72.4%。4、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较慢,加工贸易稳定增长。1-5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7.7%,比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低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88.3亿美元,增长11.8%;进口463.5亿美元,增长3.8%。另一方面,1至5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080.4亿美元,增长17%。其中,进口440亿美元,增长21.5%,占同期进口总额的41.7%,增幅高于进口总额增幅10.6个百分点;出口640.4亿美元,增长14%,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55.2%。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表现出不均衡态势。1至5月我国对日本、欧盟出口仅分别增长0.4%和5.1%,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对美国、香港、东盟等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幅都在16%以上。6、各省 市 出口增长不平衡。1-4月份,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近60%的广东、江苏和浙江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分别达到18.2%、19.2%和21.2%;而上海出口增长却呈现回落的态势,仅增长5.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西部地区除四川和云南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分别达到36.4%和12.5%),其他省市的出口增长均较慢甚至出现下降。外贸增长趋势与政策建议1、我国外贸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一种流行的方法是从支出的角度计算最终需求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只考虑最终需求的直接作用或贡献,而无法利用&乘数&效应将其对经济发展的传导作用包括进来;其次,只能计算外贸净值(净出口)变化的影响,因而无法全面评价进、出口总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利用投入产出因素分解法对各项最终需求因素对总产出变化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到1995年我国出口总额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27.6%,国内最终需求的贡献为63.0%,说明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促进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相关研究表明,2020年前后我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钱纳里等人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历程按照人均GDP增长划分为6个阶段。我们将其划分标准从1970年美元折算为2000年美元,并按照现行汇率或IMF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我国经济发展在2000年分别处于第1或第3阶段。将200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与第1、3和5收入水平,即2000年美元515、美元的国际标准模式进行比较之后,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出口依存度介于收入水平1和3之间,而进口依存度仍低于收入水平1。从以上分析比较不难看出,我国仍处在经济腾飞的前、中期。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对外贸易仍将可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规模也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在我国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今天,更有必要对我国工业化,特别是外贸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避免只从最终需求的角度简单地认为依靠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增长的不足从而实现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认识和决策。2、今年我国外贸增长趋势分析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开局良好,从季度同比增长速度来看,扭转了增速下跌局面。特别是进口,已连续3季加速增长;然而由于我国季度进出口数据具有非常强的季节性规律,剔除季节因素等的周期波动因素显示,到2001年4季度,进口周期仍处在下降通道,而出口则有所反弹(图1)。但另一方面,从季度进出口份额变化来看,其规律性仍然是明显的(图2)。
依据对我国外贸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计量经济和因素分解方法,我们对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进行了初步判断和预测(见附表)。在这一预测当中,我们所做的政策假定是基于目前可预见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和世界贸易发展趋势。我们对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还作了多方案预测分析,高方案假定2-4季度周期因素有所上升;低方案中进口周期因素仍保持在目前水平,而出口周期因素则有所下调。从目前的趋势看,实现中方案预测结果的可能性较大,这不仅取决于国内经济发展和政策措施的实施,并考虑加入WTO对进口增长的带动,也取决于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影响。如果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世界经济,特别是美、欧等经济体保持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出现&二次衰退&,我们预计2002年外贸总额将达到5706.2亿美元左右,增长11.9%,其中出口约2983.7亿美元,增长12.1%;进口约2722.4亿美元,增长11.8%,顺差约261.3亿美元。因此,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高于2001年,与年平均11.9%的增长水平相当。这也与2002年全球贸易处在恢复性增长阶段是一致的。当然,也不排除国内外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出现其他方案预测结果的可能。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对外贸易 中国的经济影响有哪些方面03等内容。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加入会员!获取文档下载券
对外贸易 中国的经济影响有哪些方面 经济经济...  未来经济的发展新方向,随 之而来的各国各种类型的低碳壁垒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排放权交易” ,即对那些完成减少碳排放量任务有困难的国家,可 以花钱从较...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班号: 52016(周二 89...定性分析 第一、出口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规模经济的...对大部分国家来说,由于在资源票赋方面存在差 异,...  电子商务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问题研究_经济学_高等教育...通过以下五方面加以论述: 第一部分,电子商务有关...逐渐淘汰那些以信息不完全赚取差价的进出口 业务中介...  货币、贸易双顺差的重商主义贸易 政策在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外贸易必须同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继续推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对我...  中国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对外...5、通过国际援助在促进社会发展事业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 6、扩大了劳动就业,...  中国对外经贸地位崛起的影响分析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中国的经济贸易地位的“崛起” ,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那些与中国要素禀赋相似,与之在世界市场竞争激烈的...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环境和分析 一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概述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 动。主要方式包括:1...  中国对外贸易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 反补贴...9. 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关系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第...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类专业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