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杯冠军的音乐,只有哦嘿呀,然后背景有很多种,是漫画的一个小孩踢球的

我 非常希望微博可以有:该用户访问了你的主页 已阅该用户访问了我的主页 已阅已阅该用户访问了他/她的主页
那就是 这些年喜欢的几乎所有CP都变成了高虐CP 冷CP 拉郎CP 科幻CP
小城故事(六十):About SH(15)——
上海火车站(2015-1)
天桥:延安中路
天桥Ⅱ:河南南路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那年初恋,青涩记忆)
衡山宾馆(1934年-2015年)
梦回母校Ⅲ:黄浦区温州路幼儿园
入夜:阴(2015-1)
入夜:阴(2015-2)
——Music:王啸坤《残缺的歌》,逝去的青涩年代
一直觉得“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是最幽默最烂俗也最无奈的叹息。
就笔记本充电的时候发出的轰响 让我误以为是雨声然后它就突然这么消失了
依然觉得 非常 非常 非常 遗憾
========德累斯顿【第3天】=========
第1站:Goldener Reiter 黄金骑士
德累斯顿第三天,按计划上午要去北岸的新城区Neustadt转一圈。新城区面积大,景点不多但比较分散,估计会在路上花不少时间。7点多起床收拾,在公寓里吃了一点前天买的面包酸奶,简单解决早餐后就速度出发了。
走得还是熟悉的路线——奥古斯丁大桥。这天天色较阴沉,多云,早晨8点多整座城市还睡意朦胧,站在大桥上观望,两岸格外宁静,只有河面上偶而经过的船只带动波浪的声音,以及落在桥上鸟雀不时的啼叫。
穿过大桥就来到内新城InnereNeustadt的Neust&dter Markt新城集市,也就是一个小广场似的地方。位于Neust&dter Markt的中心,有一座金光闪闪的骑着骏马的王候塑像——Goldener Reiter黄金骑士,它是北岸新城区的标志,同时也是德累斯顿最著名的纪念碑。“黄金骑士”所表现的人物是当年的萨克森摄政王、波兰王August des Starken(英文Augustus II the Strong)。前一天坐观光巴士经过这里的时候,语音讲解里曾提到,这座塑像最初是设计用于某座宫殿的屋顶装饰,结果造好了才发现,这座金像太重了,房顶根本承受不起……于是只能给它加了个底座放到广场上去秀一秀了。( ̄_ ̄|||)
当然,大家现在看到的黄金骑士也是近几年(2001年~03年期间)的复刻版,原版早已在战争中被拆毁。虽然是复刻版,但外表面还是货真价实地覆了金箔。
【Neust&dter Markt全景】
PS,Neust&dter Markt一带还有两个比较有名博物馆,Japanisches Palais(日本宫)以及德累斯顿民族博物馆。我对此兴趣不大,也就没去逛了。
第2站:林荫大道Hauptstra&e
从黄金骑士所在的Neust&dter Markt起始,到外新城&Au&ereNeustadt的中心Albertplatz阿尔伯特广场,由一条大道Hauptstra&e连接。Hauptstra&e长度约600米,道路又宽又直,直到什么程度呢——站在黄金骑士跟前沿着Hauptstra&e望去,如果你眼神够好,就可以一直看到Albertplatz的正中央……
Hauptstra&e道路两边以等距间隔种着高大挺拔的树木(看样子应该是梧桐?),是一条真正的林荫大道。延伸600多米、大树笼罩、绿叶如盖,这种林荫道走起来才爽啊~~个人一直很喜欢这种走在树下、前路无穷无尽的感觉,可惜在上海找不到这么长这么直、树木又这么高的地方去散步,Hauptstra&e算是让我狠狠地满足了一把。这个时间段行人也不多,树下空气清新,我就特意放慢了脚步好好地享受这难得的情景。
Hauptstra&e大道沿途两侧多数都是商店,有上了年头的老建筑,也有现代新造的房屋,卖服饰、生活类用品为主,也有超市和咖啡馆,总体来说购物氛围较浓。不过早上9点,大多店铺都还没开门。
每走一段路就会碰到个喷水池或者雕像,形式各异年代不同,一个个看来倒也颇为有趣。
【令人心旷神怡的林荫道~】
第3站:Dreik&nigskirche三王教堂
刚到新城区就能看到Hauptstra&e沿路Dreik&nigskirche三王教堂高高的尖顶,理所当然地就认为这应该也是座规模宏伟的教堂。然而等我走到它附近,才察觉可能是地势或者视觉欺骗了我,三王教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排场。
从远处看,教堂高塔呈现出黝黑的颜色,和老城区的宫廷教堂一样,显得古老而沧桑。实际上三王教堂只有塔楼部分是黑漆漆的,底下教堂部分的建筑显得很新,浅色的外墙面非常干净。在德累斯顿呆了两天,对这种情况也已经熟悉了——这主体建筑八成也是近年来刚重造的,上面的塔楼可能保留了较多战前原版的部件。
教堂内部也是一派“全新装潢”的光景,墙壁管风琴什么的都是嵌新的。大约只有后方墙上的一排浮雕壁画以及主神坛的神龛是从战前遗留下来的真迹。神龛也已经不是完整版,原本它由上下部构成——上半部是祥云光环,代表天堂神国;下半部则是体现人世的“三王”典故——现在天堂部分已经完全被削掉,只剩下受损状态的三王雕像。
【残存的半截神龛】
教堂里里外外的墙面上挂着许多画报、宣传图文,讲述的内容都是关于三王教堂这几十年来从毁灭到重生的历史。从图片中才能依稀领略当年主坛神龛的风貌。【下图中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完整的神龛是什么样】
第4站:东德遗风的Alaunstra&e
Hauptstra&e走到尽头就是Albertplatz阿尔伯特广场,Albertplatz广场是德累斯顿北岸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似乎也是内城区和外新城的分界之地。
【林荫大道尽头的感应式喷水池】
【Albertplatz阿尔伯特广场中央的水池】
穿过Albertplatz,我依着谷歌地图的指引来到另一条南北向的大路Alaunstra&e,随后右拐进入B&hmische Stra&e。
这一带街区的建筑,样式与之前所到过的地方都大不相同。不是埃尔福特那种精致传统的小楼,也不像德累斯顿老城区的古典巴洛克,与南岸的简约现代商务楼群也有所区别……这里的房子大而方正、连片多层、结实敦厚,战后东德的风格明显,有些地方甚至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80年代的上海。街道上行人不多,细节处有些零乱,微微透着一股老旧的味道,可能也是当天天色阴沉之故,看起来更添了几分“被世人遗忘”的颓废感。
虽然没有华丽的巴洛克建筑,却也不代表这片街区没有惊喜。我意外地发现这一带房屋的外墙上有不少相当高水准、专业级的涂鸦。许多涂鸦还不是零散的偶发性的,而是大面积覆盖有主题有故事的系列,有些内容和画面构图还非常复杂,看得令我咋舌。
第5站:Martin-Luther-Kirche马丁路德教堂
沿B&hmische Stra&e往东走,就是我下一个目标地点,算是北岸最重要的教堂之一的Martin-Luther-Kirche马丁路德教堂。
Martin-Luther-Kirche相貌堂堂,81米高的钟楼和教堂主体都气派不凡,建筑为新罗马风格,即有古朴厚重的风韵,又在局部多了几分哥特式的犀利和雕琢之美。教堂外墙爬满了青藤,更为这座古老优美的建筑凭添了一层深沉幽静的气质。
【从正门仰望,谷歌拼得一手好图~】
可惜的是B&hmische Stra&e这一端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施工,道路在重新铺设,马丁路德教堂也不对外开放。没能进去近距离接触实是一大遗憾……不过嘛,留点遗憾也好,可为下次再来积攒点理由,喜欢的地方我从来不介意多去几次~
【教堂对面的房子,下方能看到道路被拦起来施工ing】
【有意思的一个拐角——画出来的窗户,女孩,和小动物。请忽略那个不雅词……】
第6站:童话幻想的Kunsthof-Passage
参观完马丁路德教堂(的外观),我一边观赏街景,绕了个小圈先后经过Pulsnitzer Stra&e和Louisenstra&e——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毗邻马丁路德教堂这座历史地标的缘故,这两条街上的房子想比起该区域其他的地方,看起来更高档更古典一些。
【瞧瞧人家房子上的各种细节……】
到达G&rlitzer Stra&e之后朝北走,不久就看到了Kunsthof-Passage的标志。
Kunsthof-Passage,可以说是德累斯顿最出名的一条巷子(或者上海人所说的“弄堂”),甚至说是蜚声海内外也不为过。
【Kunsthof-Passage入口的标识,飞跳起来的牛】
Kunsthof其实是指一个建筑群的名字,它位于Pulsnitzer Stra&e与Alaunstra&e之间,由五幢结构复杂的楼房组成,每幢楼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装饰主题,是几位设计师在2001年共同完成的作品。Kunsthof被看作是时尚、建筑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的杰作。而所谓的Kunsthof-Passage,就是为了便于大家参观Kunsthof而留出的一条楼群间的巷子,东西贯通连接Pulsnitzer Stra&e与Alaunstra&e。
一走进Kunsthof-Passage,过道的墙面、房屋的外壁都穿上了鲜艳的外衣,画满了新奇有趣的彩绘。小路弯曲,房屋高矮不同,有层次有纵深,移步换景如同小小迷宫,完全猜不到下一瞬间出现在你眼前会是什么——那个时候,我似乎忘记了自己在什么国家、什么城市,只觉得来到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幻想的世界,一个隐藏在楼宇之间、童话氛围的异次元。
小巷穿连起了几个小天井,每个天井都是一个观赏点,能让你充分领略这些极具设计感艺术感的房子。
Kunsthof的五幢主题楼,除了壁画之外,墙体上还精心布置了许多立体的元素,这种装饰风格在其他地方也并不多见。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会唱歌的房子”。“会唱歌的房子”约有6、7层高——结构设计得很特别,看那些错落的窗户很难判断到底有几层——墙面用不同的蓝色层层喷涂,营造出海浪波纹般的效果;外墙的水管和水斗被特意设计成喇叭的形状,水管曲曲直直地爬满墙,不禁让人想到乐谱和跳动的音符。这幢楼之所以被称作“会唱歌的房子“,据说是因为,一到下雨天,雨滴打在墙上大喇叭口形状的水斗上会发出悦耳的声响,而那些长长的曲折的金属水管会进一步将雨滴的敲击声和雨水的流动声扩大延长,最终,整幢楼从上到下都会传出有节奏韵律的叮叮咚咚的奇妙声音,如同在“唱歌”一样。
【会唱歌的蓝房子】
【其他各具特色的楼房,墙面萌萌的彩绘】
我来Kunsthof-Passage其实还有一个目的——这天午饭的目标餐厅就在附近,原谅我的吃货秉性吧……这家餐馆也是我关注了许久的。不过,走到餐馆门口我才发现原来他们要到中午12点才开始营业,我来早了一个半小时有余……
第7站:午饭前的垫肚子,Curry&Co咖喱肠
11点不到,吃不到午饭,那就先去吃点心吧(……)。
很多人都知道德国著名的街头小吃“咖喱肠Currywurst”。几天前刚看到一则消息说,德国人每年要吃掉2亿个咖喱肠……我在科隆的时候,陪我去龙堡的朋友也曾经向我推荐:既然来到德国,就一定要吃一次咖喱肠,好不好吃是一码事,不管怎样也算是德国特色,就像你在街头买个热的扭结饼边啃边走一样,咖喱肠Currywurst已经算是德国快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了。
Alaunstra&e一带正好有一家人气很高的咖喱肠专卖店,名叫Curry&Co,在网上排名相当靠前。既然路过,刚巧又有时间去拐一下,那么当然地我就顺势而行了。
Curry&Co是典型的快餐店,店铺很小才十几个平米。开放式的小厨房+收银台;旁边一个外卖窗口对着马路,行人无需进店,直接在窗外买了就能走人。说是小厨房,其实就是一套油炸设备而已,因为食材大多数都是预先准备好的半成品,只要在灶台加工一下就能售出了。店铺装修风格很现代,黑白红配色看起来利索明快。墙上贴着都是各种关于这家咖喱肠的剪报和新闻摘录。
我到Curry&Co的时候,这家店也才刚开门,店里只有一位金色短发的女店员在忙进忙出。她很热情地向我打招呼,似乎看出我是第一次吃咖喱肠,就耐心地向我介绍说明:要什么种类的肠、要不要面包、要加哪种酱料等等……出于“体验文化”的目的,我最后选了标配肠+标配咖喱酱,面包就省了,我还要吃午餐呢。
咖喱肠Currywurst,实在是很简单的一种小吃。半成品的香肠煎一下,浇上热的咖喱酱和芝士酱,表面再撒一层调味粉,无面包版的话香肠被切成小块装在纸盘里,用木制的叉子叉着吃。味道方面还不错,但没太大惊喜。标配版的香肠有点像上海街头常见的烤肠,比不上之前饭店里吃的那些手工肠的鲜美肉足,略甜的口味;咖喱酱汁也是甜口,有点像日式咖喱,但比日式的更甜……完全不是我的菜。随便吃吃领会一下也就罢了。
第7站:Alaunpark,Alaun公园
Alaunstra&e走到底就是Alaunpark,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Alaunpark不算很大,说白了就是几块大草坪结合一些公共的运动场地,没什么特别值得看的地方,不过是我去下一站的必经之地。
Alaunpark往北,地势慢慢升高,仿佛是城市里平地拔起的一座小山。山坡上有一片比较现代的公寓楼房,风格跟上海这十来年造的居住区看起来差不多……
【从北面山坡上俯瞰公园。远远那个尖顶应该是马丁路德教堂】
第8站:Garnisonskirche Sankt Martin圣马丁驻军教堂
Alaunpark背后山丘上,便是我下一个目标景点——Garnisonskirche Sankt Martin圣马丁驻军教堂。
圣马丁驻军教堂,建于19世纪末期,从它的名字就能猜到几分,这座教堂不仅仅是宗教祭坛,也与当年的帝国军队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的新城区,尤其是Albertplatz阿尔伯特广场为核心的这一片地方,过去曾是一个军事小镇。小镇机能光满足士兵的衣食住行日常所需当然还不够,那时候的军官士兵都是基督教徒呀,大家经常性地要上教堂啊……于是在这座军事镇的中心最高点,就有了这么一座驻军教堂。大约正是由于这独特的军事背景,使得圣马丁的形神相比起其他教堂来更多了几分“堡垒要塞”的感觉。
【在Alaunpark就看到圣马丁驻军教堂的尖顶】
远在山下就能隐隐看到圣马丁驻军教堂的塔楼尖顶。沿着小路走到山丘最高处,山顶平坦空旷,只有草坪矮木,一座大教堂赫然威立,无论是其庞大的体积、还是那奇特的红屋顶都让我这教堂控一时间激动不已。
眼前所见的圣马丁驻军教堂,与其说是教堂,倒不如说是一个楼群。光从外面就看到得出它是由许多高矮大小不同的独立区域所组成,各个区域或是圆柱形、或是六角形,都有各自的伞形房顶。其他的教堂多数都是肃穆的灰黑色调,而圣马丁却有着鲜艳的土黄色外墙和砖红色屋顶——在一个个红伞似的小房顶的簇拥下,主塔从楼群的正中央拔起冲向天空,只有它还保持着宗教传统的“黑色”印象。从远处看,这红与黑的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圣马丁教堂特殊的建筑色彩,不禁让我觉得这位设计师用意深远……正如司汤达的名作《红与黑》的标题那样,“红色”代表军队势力,“黑色”则代表宗教力量。
圣马丁驻军教堂还有一个相当稀罕的特点,那就是,它其实是一座“双教堂”。建筑内部有两个完全隔离开来的、各自独立的教堂,其中一个是天主教堂,另一个则是新教教堂。对基督教有点认识的话,就不难明白在过去的岁月里让这两派老实呆在同一屋檐下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除了两个教堂之外,里面还有驻军专用的办公室等等。
过去的两百年时间,圣马丁驻军教堂也是经历了诸多变迁。如今内部的两座教堂中只有天主教堂部分保留了宗教职能——可惜我去的时候教堂里似乎在进行私人的仪式,没有对外开放。无缘进入一游,我就只好绕着教堂转一圈,尽可能地拍些建筑的细节。
当我来到某幢副楼的大门前,意外发现门是虚掩着的,心喜地以为有机会溜进去看看了。结果我推开门,往里走了两步,看见屋子里面居然是几张办公桌、办公椅,桌上有电脑,墙边有文件柜……再往边上一瞧,看到门上挂着一块牌子,德语能力不足,但依稀能辨认出是“XXXX公司”的标识……嗯,没错,圣马丁教堂的一部分被某个公司租下来当办公室了囧……圣马丁也算是保护级的教堂、文物级的建筑吧,德累斯顿人民心真宽……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好想在这样的房子里上班啊,T皿T||||,好羡慕?
第9站:午饭终于营业了,Lila So&e
在圣马丁驻军教堂附近绕了两圈,时间已临近中午12点,算算那家午餐点应该快开门了,就从山丘上走下,沿原路返回了Kunsthof-Passage一带。
说起来这天的午饭是我在北岸新城区吃的唯一一顿正餐。我选择的这家饭馆名叫Lila So&e,是一家只有2个人经营的小店。然而正是这家貌不惊人的小饭馆,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它是我本次德国行全程16天中吃过的饭店中“味道”排名第一的。其他的饭店可能某一道菜或者某个食材特别让人印象深刻,而Lila So&e却是从前菜主食到饭后甜品,每一道、每一味、每一个组成部分都非常好吃。没有什么特别金贵的山珍海味,用的还都是相对比较常见的鱼或肉,但通过出色的料理、调味和搭配,Lila So&e就是有本事让这些大家熟悉的原材料华丽变身成让人难忘的顶尖美味。
来到Lila So&e,不出意料地我又是当天的头一位客人……店主兼服务员是一位30多来岁的高个子,黑发修得很短,留着同样修得很整洁的络腮胡,挺帅,满眼亲切的笑意,英语很流利。把我带到座位后,他说刚开店还有些准备工作要做,让我先喝杯饮料休息一会。饮料方面没有太多选择,我就要了一杯苹果汁解解渴。
店里装修很简洁,尽管地方不大,但窗户很多,室内光线倒也充足。实木的桌椅吧台,墙上挂着菜品的大幅彩照,还有几块小黑板分别着写当天或当季的特色菜品。一个楼梯通向地下室,是洗手间。
【无比简约的内饰,却有最打动我的美食】
大约十分钟后,店主来帮我点单了。Lila So&e的特色是一些罐装的料理,前菜居多,分“热罐”和“冷罐”,也就是热菜和冷菜的区别。在店主的推荐下,我点了一个主料是鲱鱼的冷罐。保鲜罐端上来,透过玻璃从侧面就看得出这道菜不仅量很足,食材也很丰富的样子。打开盖子,只见最上面是一层红色的块状物,尝了一口发现是甜菜根。甜菜根通常用于色拉较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本身除了植物根茎的纤维质感并没有特别的味道(有人说有一股泥土气)。不过这个冷罐里的甜菜根是用莓果汁腌渍过的,酸酸甜甜中带一丝丝咸味,很清爽很开胃。甜菜根下面是用奶味浓酱拌匀的鲱鱼肉,鱼肉肉质超级棒,虽然是腌过的鲱鱼,但肉质依然新鲜甘美有弹性。每块鱼肉都被包裹在浓稠的酸奶油酱汁中,吃到嘴里特别地滑溜。不像别处吃过的鲱鱼那样多少会有点腥味,Lila So&e的这首冷菜一点多余的鱼腥都没有,只觉得像秋天的空气一样清新纯粹。酸味奶油酱中除了鱼肉还有一些水果蔬菜颗粒,可以减轻酱汁的油腻感,再加上酸甜的甜菜根,恰到好处地中和了腌鱼过多的咸味,使得整道菜的滋味即丰富多变又层次鲜明。可以说这道冷盘前菜,从卖相到口感到味道就已经让我大大欣喜了。
点主菜的时候我略微纠结了一下,因为想吃的东西太多了。结果还是问店主的意见,他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指了指对面墙上的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的是当天限定的特色菜:红酒燉牛脸肉。店主说,他们家其他常规招牌菜也很美味,不过这个牛脸肉平时很难弄到,既然我运气好碰上了,就不要错过这难得的机会。为了让我理解“牛脸肉”是哪个部位的肉,店主一手捏着自己的脸颊一边对我说“就是这块肉,牛的这块肉……”,超级可爱~~XDDD~~
主菜上桌,样子就令人食指大动——红艳的酱汁散发着浓浓的酒香和肉香,牛脸肉足足有三大块,旁边配着炒卷心菜以及青豆泥。如果要我选出最近三年在西餐桌上吃过的最美味的肉料理,Lila So&e的这道燉牛脸肉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冠军。那个肉质简直可以称之为“燉得酥烂,接近融化的临界点”——牛脸肉的特点是富含胶原,而这道菜燉的火候控制得极其精准,能保证你切肉的时候它还是固体的整块,而一旦进了嘴里之后,胶原进一步解体,肉的纤维组织就会瞬间垮散,感觉就像嘴里的酥得一下子融化了一样……但同时又不是完全没有嚼头,而是嚼着毫不费力,用的力气跟咬老豆腐差不多,超级柔嫩又多汁,肉香四溢。如今回想来那个味道还是很销魂。两种配菜,炒卷心菜口感脆韧,咸鲜爽口,颇有几分中国手撕包菜的风骨;青豆泥则是用肉汤加牛奶熬制,突出了青豆本身的甜味——两者一刚一柔,与红酒牛脸肉浓郁风味相得益彰。
传统的德国菜,总体给我的印象还是注重食材本质多于料理形式,也就是仗着材料品质胜人一筹,不太讲究烹饪的技法和后期的调味。而Lila So&e固然食材也很好,但更擅长基于各种食材的质地、味道进行创造性的搭配调理——应该说Lila So&e算是一种创意改良的德国菜,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几分像法餐。
体验了这么美味的前菜和主菜,饭后甜品部分我当然是坚决不能放弃,尽管三大块牛脸肉和配菜下肚后已经吃得很撑了(吃得可干净了,就差没舔盘子了)……甜品总共只有三四款,每款都是Lila So&e的原创作品。想了半天后我最终决定点一个听起来相对轻盈的甜点——芒果提拉米苏。提拉米苏也是用前菜那样的罐头装的,冰冰凉凉的。虽然是变体版的提拉米苏,但提拉米苏应该有的元素一样都不少。开盖就是一层厚厚的优质马斯卡彭芝士,顶着黑巧克力碎片;中间是新鲜的芒果,这种芒果不同于我们平时吃的,口感比较脆,酸味更明显一些,芒果之间还夹了一些菠果;再往下又是一层马斯卡彭,又一层水果……最底下是浸过咖啡和酒汁的湿润饼干。比起一般的提拉米苏,这首甜品多了水果的清香和酸甜,吃起来清爽不腻口(尽管用了很多马斯卡彭,但真的一点不腻),甜度也很低,餐后来一罐无敌满足~~~
Lila So&e这一顿午饭真是每一道都好吃到Cry,整个用餐过程我都沉浸在一种幸福感动的状态里。结账的时候我额外给了2欧的小费,以此表达我对美食敬意(三道菜加餐前饮料总共是30欧左右)。临走之时还觉得意犹未尽,我对店主说,请代我谢谢厨师,他是最棒的,这顿美味的午餐令我终生难忘。店主听了也显得非常开心,说他们会不断地开发新菜式,欢迎下次再来。如果有机会再到德累斯顿,毫无疑问,就算只冲着Lila So&e,我也必定会到新城区再走一遭。
【【中场时间,从新城区往回走的路上又发现高能涂鸦……实在太牛的街头艺术】】
【奥古斯丁大桥上的风景,再来一发~】
第10站:回到老城区,Katholische Hofkirche宫廷教堂
吃完午饭,新城区的走马观花也就结束了。我返回了南岸老城区,正式拜访一下宫廷教堂。前两天在外面已经逛了好几回了,也就不再多说,今天只看内部。
【教堂外广场上的马车】
宫廷教堂也是近几年刚完成重建的项目,所以内部各种闪亮崭新……墙壁雪白一尘未染;神坛上的彩色大理石颜色鲜艳;后方管风琴的镶金装饰黄澄澄金灿灿——眼前种种瑰丽的景象,让人产生一种好像回到了萨克森王朝鼎盛年代的错觉。室内垂直高度大约有30几米,虽然无法与科隆大教堂相提并论,但置身其间那种空间感也已经是相当震憾了。
教堂内装饰用的浮雕塑像都非常精致,挂着的巨幅宗教画水准也很高,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确实有不少细节可看——让照片来证明这一点吧。
【样子很特别的烛台】
【告解室】
第11站:Kreuzkirche圣十字教堂
下一站还是教堂,老集市Altmarkt附近的Kreuzkirche圣十字教堂。从圣母堂广场往南,跨过几条东西向的枢纽大街、再穿过老集市Altmarkt,才是圣十字教堂。Kreuzkirche圣十字教堂是一座福音路德派教堂,是该教派在萨克森地区最主要的教堂。
从外面看,圣十字教堂并不特别醒目,建筑藏在老集市广场的东南角,被几片商业楼遮挡着,如果不是有心去找、如果不是那高高的塔楼,很可能走走就错过了。进入教堂,里面的看点倒比预料的要多。
和德累斯顿老城其他的教堂一样,圣十字教堂也在战争中损毁,整体都经过修复重建,只不过比起圣母堂和宫廷教堂,圣十字保存下来的“老部件”相对还比较多。这些原版部件被忠实地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造。因此,在教堂里到处可见受损的石柱、带着焦印的拱门、残缺不全的浮雕塑像……这些伤痕累累的老部件并不让人觉得丑陋,反而有一种真实的沧桑感,让人觉得沉静而庄严。
我发现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教堂内新修造的墙面、立柱、神坛,以及那些与旧部件相连的结构,并没有特意去迎合或保持原来的元素。通常来说,老建筑重建时,都会尽量补缺疗伤,尽量延用原来的设计装饰元素重现旧时风貌,但圣十字教堂却没有这么做,旧部件所有的古典设计元素和细节就在其伤疤处嘎然而止,由此延伸出的新造部分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下图中管风琴下方的天使雕像就很能说明问题,“祥云中一群小天使露出脑袋唱着赞美诗”,这原本应是典型的巴洛克装饰风格,然而教堂重建时却没有去修补那些严重毁损的天使雕刻,而是直接地、甚至可以说是生硬地在原有的石结构上另造了一个纯白的基座和全新的管风琴。类似的地方还有许多,乍看之下觉得违和,然而慢慢地却觉得,正是这种新与旧强烈的隔离感反而造成了一种别样的美。
重建的圣十字教堂,内部总的来说走简约路线,简结的线条配合灰色纹理的白色墙面营造出一种圣洁的气场。精心安排的窗户实现了巧妙的采光,即使不是阳光灿烂的大晴天,室内也足够亮堂,而足够的光线更增加了教堂内的空间感。
圣十字教堂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记——天花板上,有一个呈椭圆形内凹的穹顶,里面浮雕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只要你身在教堂的中央区域,尤其是从大门到主神坛这一段距离,尤其是信众祈祷的长椅,全都笼罩在这巨形的十字之下,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穹顶上巨大得震憾的十字架】
第12站:老集市Altmarkt
老集市Altmarkt位于圣母堂广场的西南方向,旧时曾是庶民阶层从事买卖交易的市集,如今则已转变成为德累斯顿南岸最核心的商业区。老集市广场北侧开放对着两条大街,街对面就是老城区一带;广场东面、南面是两排复古的楼房,都是综合性的消费区,有百货店有专卖店,一楼还有星巴克之类的餐饮店铺;广场西侧,隔着一条马路的对面也是一连片购物中心,苹果专卖店、ZARA等等的品牌专卖居多。
不过真正吸引我的东西还是在老集市广场上——广场上有摩天轮(小小的)!有小火车!有旋转木马!还有卖啤酒香肠烤猪肘、卖面包芝士鲜果酱的摊位,还有卖香料的、卖手工皂的、卖纪念品的……规模虽然不太大,数数也有三四十个店铺,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集市”。老集市广场上的这些游乐设施和小店铺似乎是德累斯顿的常设项目,每天营业风雨无阻。
我在广场上慢慢闲逛,看看这家店瞅瞅那个铺,在一家卖水果干和果酱的店试吃了他们家的新品——一种用果干做成的实诚糕点,类似切糕……味道比较甜,不是太对胃口;随后又在香肠摊位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再吃个点心(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话说我在集市上逛的时候大约是下午4点半,啤酒摊的露天位上已经坐了不少人,其中多数应该是当地人。我不由地想问:德累斯顿人民每天都这么早下班吗?
在老集市的边上我发现一家挺有人气的面包坊,小小的店里居然有10来个人在排队。好奇之下我也走了进去,下场就是又拎着一包葵花子黑麦面包出来了……
面包店外面有一组街头雕塑,是几个孩子的群像。其中四个孩子是黑色大理石雕成,身上衣着看起来比较古老,像是19世纪的人物,他们捧着书本在讨论着什么;与他们相隔一米远的地方,两级台阶下还站着另一个孩子,这个男孩显然是现代人的打扮,而且还是上了色了,皮肤、衣衫都是写实的颜色,与背后那四名孩童形成鲜明对比——整座雕塑看起来就是“画中画”的意境,相当有趣。
我对着这组塑像拍照时,有一位大叔路过,他走过来笑呵呵地主动要求帮我拍一张与塑像的合照。其实我个人倒是不太介意自己有没有在照片里,不过这种情形下盛情难却,还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人家的好意为上。
第13站:老城区外围及易北河南岸建筑巡礼
离开老集市,这天安排好的行程就算是都完成了。不过天都没黑,这么早就回酒店休息未免也太没出息了。所以决定还是挣扎一下,在老城区附近再转转,有几栋漂亮的老建筑还没仔细看过(顺便还能去个超市买个水买个蔬菜当晚餐啥的)。下面就来闲聊一下那几幢房子。
【Rathaus德累斯顿市政厅】
德累斯顿市政厅的钟塔亦是当地有名的地标之一,主要是因为塔顶上的那个小金人。手机无能拍出更清晰的小金人,那其实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亦称海格力斯),他一手按着象征财富丰饶的号角,一手伸向前方赞美着眼前的这座城市——这主题这寓意原本是挺美好的不是吗?
然而问题在于,小金人是高高在上的,大家只能抬头仰望,而从下往上看的话,赫拉克勒斯伸出的那只手……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纳粹礼?!Σ(⊙▽⊙&a……二战之后德国人民有多敏感你们懂的,德累斯顿市政楼顶上的这座小金人于是就引来了一场不小的麻烦。抗议者说:这姿势不好,容易引人误会,快把他撤下来!反对者说:你们想多了,这只是艺术品!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咳)……两边各执一辞,似乎是纠结争议了蛮长一段时间(赫拉克勒斯无辜躺枪)。不过幸好最终小金人还是坚持下来了,没有被拆掉,否则德累斯顿的上空就少了一抹亮色,也少了一个趣闻。。。
(看到小金人了吗?)
(市政厅前的林荫路,感觉不错)
(市政厅前的劳动妇女塑像,是为了向在德累斯顿重建过程中付出巨大努力的女性们致敬)
【德累斯顿警察局】
前一天坐观光巴士路过的一幢老建筑,我个人相当喜欢的地方。罗马风格混搭巴洛克元素,要气场有气场,要细节有细节。楼顶上有好几处大型的神话主题石像;每个拱形窗户上的人面浮雕造型表情各异,有魔鬼怪兽,也有英雄猛将。
一开始还以为这又是什么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结果看到门牌,发现原来是“德累斯顿警察局”……囧……心情顿时微妙得有点无以复加……要求进警察局参观一下会不会很奇怪?
(门口清楚地挂着“警察局”的牌子呢……)
【红绿灯】
说个八卦,也是在埃尔福特听我朋友说的。她对我说,有闲情的话可以留意一下红绿灯,旧东德地区的红绿灯信号比较有特色,和国际惯例的那种小人形态不同,这里的信号显示的是“带着帽子的男孩和女孩”,女孩形象还有两条辫子。
(红灯,立停的小男孩)
(绿灯,行走的小男孩)
【易北河南岸,沿河再走一段】
易北河南岸,前两天在堡垒平台上已经逛了几次,不过似乎都是局限在布吕尔平台到奥古斯丁大桥这一段。这次我决定直接沿着河堤往东走一阵。
易北河上有不少游船,线路有往北方迈森的,也有往南面的,在奥古斯古大桥附近有码头可以购票。说实话我是很想坐着蒸汽船去迈森……但单程就要4小时,这回时间上没太多余地,下次有机会再来的话一定要试试看。PS,并不是所有的游船都是蒸汽船,蒸汽船有大烟囱,还有突突的声音,一眼就能认出来。
(两艘靠岸中的蒸汽船)
【德累斯顿堡垒以及布吕尔平台】
沿河往东走,大约走出2公里后天色渐暗,我就此打住,最后还是回到了布吕尔平台一带。想来这大概是最后一次登上德累斯顿堡垒了,忍不住又流连了一番。
(德累斯顿堡垒上再次散步,下图一就是我最爱的建筑之一,艺术学院)
(酒店接待处所在的M&nzgasse,始终很萌的一条小街,而且特别地“欧洲”)
(阴天云层下的圣母堂,别有一番风情)
第14站:简单的晚餐
连续几天吃喝太猛,下定决心这个晚上要让肠胃休息一下,就在公寓里自己热了点牛奶,吃了片黑麦面包+猪肝泥,外加超市购买的一大份蔬菜色拉(这量!太爽!),饭后还有厚厚的酸奶当甜品。于是德累斯顿的第三天就在“德国的牛奶酸奶太好喝啦”的感动中落幕了。
本篇图集:/post/27a598_680ad43
=========================================
Day1的游记:Day1的图片集:/post/27a598_2aea921
Day2的游记:Day2的图片集:/post/27a598_3517615
Day3的游记:Day3的图片集:/post/27a598_3b580c0
Day4的游记:Day4的图片集:/post/27a598_4383339
Day5的游记:Day5的图片集:/post/27a598_4ca8537
Day6的游记:Day6的图片集:/post/27a598_55789a4
Day7的游记:Day7的图片集:/post/27a598_595cee5
Day8的游记:Day8的图片集:/post/27a598_5d96e29
Day9的游记:Day9的图片集:/post/27a598_66368db
天辣好萌!谢谢妹纸的翻译。~
原文:eDisharmony
&&&&&&&&&&
&&&&&&&&& by ascience
&&&&&&&&&&&&&&
CP:&&&&&&&&&马茨&胡梅尔斯&/&本尼迪克特&赫韦德斯
主要角色:马茨&胡梅尔斯
&&&&&&&&&&&&&&&&&本尼迪克特&赫韦德斯
&&&&&&&&&&&&&&&&&马尔科&罗伊斯
&&&&&&&&&&&&&&&&&马里奥&格策
free kick 论坛&&足球&&&德甲&&&球员资料
皇家蓝:&勒夫严禁他们在巴西的时候吃糖、Nutella、蛋糕或其他任何甜食。皇家蓝:&真相: www.bild.de/sport/fussball/nationalmannschaft/die-wm-diaet-.bild.htmlkick3r:&……片片报………………………………守卫多特:&你是不是还打算通过茶叶占卜预告下一场比赛沙尔克的进球数?守卫多特:&笑掉大牙皇家蓝:&&时至今日还有人用“笑掉大牙”?况且,事实就是事实,和谁报道的有关系吗?守卫多特:&只要不是牙齿掉光且极端缺乏幽默感的老爷爷都会说“笑掉大牙”。问题的关键在于:图片报和事实从来是八竿子打不着。这就很有关系了。守卫多特:&那群小子才不管营养不营养呢。在巴西,他们想怎么吃Nutella就怎么吃。守卫多特:&你敢说小新和麻子一个月没碰Nutella?英式足球一生推:&嗷,你叫他们小新和麻子……皇家蓝:&@英式足球一生推&你的ID……确定不是黑?守卫多特:&@英式足球一生推&足球就是【足】球!!美国那叫橄榄球!!!皇家蓝:&哎,我还等你上真相呢守卫多特:&开车到你家,当面揍你一顿,够不够真相呀?
管理员_m:&皇家蓝,&禁止散播不实报道。守卫多特,&禁止意见不合就恶语相加。你俩还想再关一次小黑屋?管理员_m:&还有,抬头看看版头。你俩都离题十万八千里了。要不是你们纠结Nutella的样子实在太搞笑,我都删帖了。我把帖子移到“世界杯& 2014&&德国国家队”了。
&======================================
马茨&胡梅尔斯也许既有钱,又有名,还长得不赖,但他真的是个相当接地气儿的小伙。当完成训练,或结束新闻发布会,或踢完一场比赛回到家,他不会打开一瓶香槟,倒在金色的躺椅上享受马杀鸡。不。他会像隔壁的家伙一样,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然后一屁股坐在自己的电脑前。
当然隔壁的家伙不大可能匿名登录一个足球论坛,伪装成球迷和别的用户就足球问题争论不休。马茨也不可能去问他的队友有没有这样做过,对吧?
&“嘿,兄弟,你有没有谷歌过自己的名字,然后注册了一个论坛,就为了和宣称‘马尔科只踢过19场国际比赛’的傻X掐架?”怎么看都不像是更衣室聊天的素材好吗。
总而言之,事情的经过就是:马茨谷歌了自己的名字,偶然发现一家以10分为满分为球员打分的网站(他很满意自己的9分),他还浏览了这个网站的其他版块,其中就包括用户名“白狮”的人经常做客捣乱的球员资料版。
而马茨当然要注册了。
这本来应该是个一次性的事儿:&教育教育“白狮”怎样用事实说话,然后彻底把这个论坛抛在脑后。然而——马茨自己也没搞明白事情怎么就发展到了这一步——他忽然开始花大量时间编辑用户个人资料和头像。起初他还担心“守卫多特”这个用户名会不会太明显。现在看来,谁又料得到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会这样别出新意地混迹于网络呢?
他开始收到其他用户的信息和回复。在比赛战术方面,大家似乎对他(卓越非凡的)洞察力赞誉有加。一星期后,刷论坛就成为马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和马茨之前浏览过的体育论坛不同,Free Kick是一个很酷很理智的论坛。它不那么名声在外、人满为患,定位更针对悠闲的球迷。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同俱乐部阵营之间的骂战,管理员会毫不留情地把黑黑们关进小黑屋——禁言。
马茨曾被禁言过一次。因为他发布的“818球员都用什么护发产品”的新帖被判为“水经验”。切,他们知道发胶对一个球队多重要嘛。有时候马茨也会po一些自己的自拍或球队训练的集合照,大言不惭是在instagram或推特上找到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人起疑&;&)&
直到他下载了Free Kick的APP,和好几个论坛账号聊天,并对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比如,“我感觉明天胡梅尔斯能首发”)习以为常,他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上瘾了。
==============================================
皇家蓝:&我告诉你,胡梅尔斯不可能一米九二。守卫多特:&谷歌一下,你就知道。&守卫多特:&白纸黑字写着哪。皇家蓝:&我知道官网上写着呢。但是呵呵,你懂的。我亲眼见过他。我发誓他没有那么高。我【最多】比他矮2厘米。我一米八七。皇家蓝:&我猜是他那乱蓬蓬的头发。皇家蓝:&【至少】帮他增高3厘米。
===========================
好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让马茨一次又一次回到这个网站。就是这个皇家蓝。皇家蓝,这个名字一点儿都不酷,不过也无所谓了。
他们的首次冲突发生在一场拜仁对阵阿森纳的直播贴中。当时马茨正一手摆弄着电脑登录Kick Free,一手握着手机给马尔科发短信。在争论某球是否出界时,就像之前几百次向其他论坛用户解释那样,马茨耐着性子给对方摆道理。这本不是什么特别的回忆,直到另一场皇马的比赛中,一切宛如昨日重现。而这次马茨认出了那个账号。
皇家蓝:&你看到重放了吗?球没出边界。就和拜仁对阿森纳那场一样。守卫多特:&我也想萨米进球,所以我很高兴裁判没看到。但球确实有点出界了。就和拜仁对阿森纳那场一样。kickupp:&球员视角,36分20秒。看起来不像界外球。皇家蓝:&这么说你是德国队死忠?守卫多特:&干卿底事kickupp:&喂,看球员视角皇家蓝:&就是问问守卫多特:&你应该少问问题多潜水kickupp:&喂,你们当我空气吗?看球员视角。守卫多特:&你不也是德国人吗?ronaldothereindeer:&都TM闭嘴让老子安安静静看球!ronaldothereindeer:&裁判说进了就是进了。兄弟们,别逼我祭出召唤管理员大法。
直到比赛结束,马茨都没收到皇家蓝的回复。
皇家蓝的个人主页没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没有gif动画或彩色横幅,简直像一张能想象得到的最简单的白板。&页面上方端写着【皇家蓝】三个字,底下一排小一号的灰色字体,【最后更新:今天】。其他所有项目都被设置为【该用户不公开分享这些信息】。
马茨对着那张网站默认的灰色笑脸看了好一会儿,然后点了右上角的叉。
===============================
现在,结束训练回到家中的马茨本该早就忘了三天前和皇家蓝的关于界外球的讨论。如果他的Free Kick收件箱里没有那六封新邮件的话。
前三封邮件是之前聊天的回复,第四封是fishx询问他是否相信萨米的转会传闻。最近的两封是皇家蓝发来的。马茨莫名地有点激动。
“我读了你发在&球员专区&&已退役&大卫&贝克汉姆&的有关团队机制的‘小’文章。能发到那里去你也是有才。不过写得还行。也就你能从小贝的腹肌联想到辛德勒群论之于足球了。
“哦对了,管理员_a 说要关你小黑屋。因为‘发布和版块无关的内容’。”
马茨马上回复“你这是在夸我吗”。他刚点下发送,屏幕上就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
“您已被&管理员_a 封禁。封禁原因:借使心理学和大卫&贝克汉姆的身材使其他用户产生自卑情绪。”
马茨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马茨又气又恼关上电脑。他看了一眼手表——既然他不能继续刷论坛,那不如趁天还不晚,把马尔科叫来打游戏。
“哈罗,哥们儿,晚上来我这儿打嗨皮呀?”马茨没等马尔科应声就热情地招呼道。
“呃,现在?”马尔科反问。电话那头有低低的杂音,听起来像是电视发出的声音。也许他又在看《法律与秩序》录像带了——他的最爱。
“什么叫‘现在’?你现在不方便吗?”
“那倒不是。我看你这周很忙,还以为——算了,当我没说。”
马茨这才回想起来:确实有那么几次,马尔科邀他一起去酒吧时他推脱有事。其实他是回家——呃,回家刷论坛去了。好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注孤生”?他还是用“网上调研”这个说法吧。听起来不那么可悲。
“你以为什么?”马茨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和马尔科联通的电话上。
“我以为你有了一个新女友什么的。哎,我也不知道。如果打游戏我就去嗷!”
马茨笑了。这就是永远靠得住的马尔科。
在马尔科到来之前,马茨仍幻想着他的账号能在24小时内解封。他又一次尝试登录,但是该死的禁言对话框又一次弹了出来。
他坐在电脑前,一会儿玩玩2048,一会儿看看face book,一会儿又下意识地打开Free Kick,直到门铃声响起才心有不甘地起身给马尔科开门。
好在和马尔科相处的时光总是充满惬意和欢乐。马茨有点儿后悔没早约他出来杀时间。
“要是没女友,你都在忙些什么?”当他俩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僵尸互相厮杀时,马尔科忽然开口问道。
“……你得保证不笑话我。”
“我保证不笑话你。才怪。”马尔科朝他吐了吐舌头。
“……还记得我提到过的那个错误百出的讨论版吗?也许,可能,大概,我在上面注册了一个账号。”
马尔科在旁边哈哈大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卧槽,那他们相信你是马茨&胡梅尔斯么?”
“我还没傻到自报家门。我肯定得,嗯,匿名,对吧?哦,还有,以10分为外貌满分,大多数人给你7分;有胡子的本尼和没胡子的本尼基本上是两个人;凯文——不是咱们的凯文,博阿滕家的——比他弟的分数低,对此我保留意见。大十字好好拾掇一下能有4分,要我说不能再多了。至于本人,胡麻子,9分。实至名归。”马茨边说边风情万种地甩了甩额前的卷发。
“噢,本尼,”&马尔科想起了什么:“他打算在下周举办一个派对。就是一群朋友为了比赛聚一聚什么的。唉,不管了。有派对我就去去去!他昨天还给我打电话,让我通知你呢。”
本尼的钦点简直让马茨心花怒放。他真希望马尔科没看到自己瞬间亮起来的脸,否则就太尴尬了。
电视屏幕上,马尔科操纵的小人“biu”地一声射中马茨的脸。马尔科兴奋得又叫又跳。之后他俩再没说话,专心致志地握着各自的手柄继续厮杀。
=============================================
kick3r:&&不过我不看好多特蒙德下一场能赢。reus21:&小心脑残粉@守卫多特&追杀你2333皇家蓝:&&他在&&球员专区&发水帖,被禁言了hope_han_solo:&那帖子其实不水hope_han_solo:&有关心理学的部分说得挺中肯的管理员_a:&那也与本区内容无关reus21:&嗷!鹳狸猿大大!鹳狸猿大大泥嚎!鹳狸猿大大债贱!管理员_a:&……喂!好歹我也是管理员啊喂!皇家蓝:&那能看在我们如此敬爱你的份上消音吗?&3皇家蓝:&我们也十分想念小多多。管理员_a:&我去。24个小时而已!你是多怀念和他拌嘴的好时光,小蓝蓝?
=================================================
那不过是一场网上掐架而已!他根本不认识对方!为此纠结太二了!
……但是被人指出错误的感觉更糟糕。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本尼在训练开始前将尤里安拉到一旁。
“你们是不是在巴西违反禁令、偷吃蛋糕和Nutella了?”
尤里安满脸疑惑。他看本尼的表情就好像本尼得了失心疯。
“可是本尼……你也和我们一起呆在巴西呀。难道你像克拉默一样撞坏脑袋了?”
本尼摆摆手,表示这个问题不重要。
“坦白从严。抗拒更严。到底吃了还是没吃?”
尤里安这才看起来有点害怕。恐怕他已料到自己在劫难逃。“呃……啊……嗯……好吧。我坦白。我吃了。但但罪魁祸首是曼努!”
所以,当他严格参照食谱一日三餐按部就班时,其他人都在吃香喝辣?WTF。本尼整颗心都是塞的。
“我去!你们太不够意思了好吗!而且!为什么不是你,而是网上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傻X告诉我这个?”本尼彻底爆发了。尤里安小心翼翼不着痕迹地溜着墙根向球场方向后退,脸上写满了对队长精神健康状况的深深的担忧。
==================================
来自&皇家蓝&的私信
你说是就是咯。
&&&&&&&&&&&&&&&&&&&&&&回复
蛋黄锦鲤大王在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世界杯德国对巴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