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一1920年河北高阳县省高阳县博士庄赴法劳工资料

清末民国名人录(续四)
&&&&&&&&&&&&&&
& 清末民国名人录(续四)
程子楷(),字嵩生,号忍公。兴宁县北乡三都三里(今资兴市程水镇)石鼓村程家人。光绪十七年(1891),程子楷赴衡州参加府试,有机会涉猎西学书籍,逐渐受到变法维新思想影响。光绪二十三年,以生员资格赴长沙考试。当时甲午战败,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关头,血气方刚的程子楷心潮澎湃,借试卷抒发爱国激情,纵论国事,深中时弊,受到主考官湖南学政江标赏识,选为拨贡,经朝考,后补为湖北枣阳县知县。光绪二十六年,以唐才常为代表的维新派激进人士策划在湖北长江流域起事,他积极响应,参加“自立会”和长江两岸会党组成的自立军。光绪三十年,弃官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耳濡目染,较快地接受西方学说,他的思想发生显著变化,并下决心投笔从戎,旋考入日本振武学校。12月,和湖南留日学生黄兴、程潜、宋教仁、赵恒惕、曾继悟等及云南、直隶、河南留日学生共百余人,组织革命同志会。翌年8月,在日本江户谒见孙中山,从此热衷三民主义,程子楷首批参加同盟会,被推举为副揆(副执事)。不久,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于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毕业。宣统元年(1909)程子楷受同盟会委派赴广西,与蔡锷一道训练新军,任新军教官,不久改任管带。他一方面在新军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一方面发展秘密组织,与黄兴等共同策划推翻清王朝的大业。宣统二年二月,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他继续在新军开展革命活动。次年八月上旬,他受命由广西赴北京观看新军会操,途经长沙遇见程潜,遂同行北上。十九日车抵彰德,得知要爆发武昌起义,即与程潜南下武昌,以遂平生之愿。时京汉路已停止客运,于是改为航海南下,在上海又遇邓希禹、黄子伟二人同路。邓、黄均系清廷文官,愿意弃职从军。他们一行4人,于十月十三日从沪率乘轮船赴武昌。十八日,到达黄兴所在的汉阳昭忠祠总司令部,留任总司令部参谋。不久,革命军进攻汉口失利,程子楷返湘,出任湖南独立第四旅旅长,驻防岳州。他抓住时机,整休军队,蓄积革命力量。民国2年(日,因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激起“二次革命”。6月9日,袁下令缉拿湖南“乱党首犯”程潜及“附逆”程子楷、陈强等人。程子楷时长沙,不顾个人安危,与谭人凤、蒋翊武等人为湖南反袁独立奔走,促使湖南督军谭延闿于7月17日宣布独立。7月25日,湖南讨袁军成立,以程子楷为第一军司令(后代理总司令),赵恒惕为副司令。程子楷指挥讨袁军集中力量援赣,从萍乡进入新余,掩护赣军主力集中,赣督李烈钧部才得以从容入湘。后赣军战败,使谭延闿心神不定,首鼠两端,至8月13日便宣布取销独立,于是程子楷再次被袁世凯通缉,不得已逃往日本。民国4年,护国战争爆发,程子楷自日本回国,入广东肇庆护国军第二军,任第一混成旅旅长兼攻赣右翼司令。他率部与北洋军作战,屡挫敌焰。黎元洪继任总统后,为表彰程子楷的功勋,特授予陆军中将衔,委任总统府一等咨议,并授大缓文虎嘉禾勋章。民国6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号召拥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组织护法运动。程子南下广州,参与护法军。10月6日,护法军湘南总司令部在郴州组成,推举程潜为总司令,程子楷为清乡督办兼筹饷督办。护法战争结束后,程子楷继任湖南省政府高等顾问。民国7年12月,湖南爆发“驱张(敬尧)运动”,程子楷热情支持进步学生驱逐张敬尧。接着,愤怒谴责镇压工农运动的赵恒惕。北伐战争爆发后,参加反吴(佩孚)委员会,欢迎和支持北伐军。“马日事变”后,为抗议反动派的血腥暴行,他决然辞去一切职务,归隐岳麓。在退隐的十余年里,他致力于支持革命志士、扶持公益事业。卢沟桥事变后,程子楷力主抗战,慨然出任湖南省政府军事参议,参与3次湘北会战,到前线了解情况,慰劳伤员。后,日军大举南侵,他被迫避归资兴乡里。日军掠郴州、入资兴时,他年老力衰,疾病缠身,不得已避敌于中西乡木桥垄山中。日军得知他的名望,四出搜索,意在胁其充任伪职。他深知势危,扶病深避,颠沛于山岳之间,露宿风餐。民国34年2月12日(农历除夕),由于汉奸引路,不幸被获。日伪胁诱并用,他始终不为动摇,且用流利日语,痛斥日寇,遂遭幽禁。除夕之夜,他痛感国破家亡,忧愤交加,自缢殉国。民国35年,鉴于他在国民革命中建下功勋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并报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授上将军衔。
蔡东藩(1877---1945),清山阴县临浦(今属萧山)人。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地教书。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东藩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宁调元()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爆发后,回国策应,在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被捕后遇害于武昌。其诗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高仑()字剑父,广东番禺人。少年从居古泉学国画。旋留学日本,毕业于美术学院。归国后,从事政治之余,努力艺术运动,中国之有个人作品展览自高氏始。历任广东工专、广州、佛山、南中等艺专校长,中山、中央大学教授。宣统三年(一九一一)设春睡画院于广州,招生讲学,成材颇聚。曾入印度及南洋群岛,宣传文化,掇拾画材。所作人物、山水、花卉、走兽,融会中外,技巧独特,号称新中国画。为近代岭南画派之大师。历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咸得好评。各国大都市博物馆多藏其画。一九四七年任广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病殁澳门,年七十四。弟奇峯、剑僧均工绘事。剑僧早死,奇峯成就较大。《枫园画友录》
&高剑父(),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汉族广府人,名仑,字剑父,后以字行,。1879
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番禺南村员岗乡),1951
年6月22日卒于澳门。与陈树人、高奇峰一起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后人称岭南画派。&
黄君壁(),当代国画大师黄君壁先生,西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生于广州市。原名允瑄,字君壁,号君翁,祖籍广东南海西樵人。与张大千、溥儒称为“渡海三家”。三家都是在1949年渡海到台湾省,他们的国画艺术创作生涯跨越海峡两岸,均有很高的造诣,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流的大家。代表作品有《老树隐水湾》、《风正一帆悬》等。
溥心畲(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为清奕欣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并称"南吴北溥"。1924年冬宣统出宫后,溥心畲遂与(号松雪),(号松邻),(号松房),(号松溪)等创立了近代著名国画团体,自号"松巢"。是的主要成员,迄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日,新中国成立不久,溥心畲藏在一艘小船里,从冒险偷渡至(当时舟山仍为蒋军所据),又从舟山辗转赴台,并于执教,为贴补家用,亦曾在自宅开班授徒、至各国讲学,并以愧对前清先祖为由,拒绝了第一夫人的拜师习艺邀约。在其自传中,溥心畲提及居台期间,曾为堂弟溥杰夫人回大陆夫妻相聚之事与寻找战后失落的末代皇后婉容之下落,数度赴日;由于溥杰之妻乃日本昭和天皇舅妈之女,故他赴日时曾住居日本皇宫,还与天皇聊聚旧事;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曾问他:"身为亡国的贵族有何感想?"1959年,台湾历史博物馆特地为他举办个展,展出作品多达三百八十幅。1963年11月溥心畲患鼻咽癌在台北病故,年仅68岁,葬于阳明山。1991年溥心畲长子溥孝华病危,家宅遭歹徒入侵并杀害其妻,由于溥孝华早已将其父遗作藏于壁内,致歹徒遍寻无所获;溥孝华去世后,遗物处理小组乃将溥氏遗作一分为三,分别交由文化大学华冈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历史博物馆托管。
吴湖帆(),苏州人,为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并称为""。建国后任筹备委员、画师,美术学院,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写竹、兰、荷花。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的意义。著有《联珠集》、《梅景画笈》、《梅景书屋全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山水集锦》及多种《吴湖帆画集》行世。
吴子深()原名华源,初字渔邨,后字子琛,号桃坞居士,江苏苏州人,曾赴日本考察美术。家为吴中望族,收藏宋元古画甚富。曾以巨资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于沧浪亭畔,自任校董及教授。擅山水、兰竹,顾云弟子;并精于医道。山水远师董源,近宗董其昌,笔墨清秀。竹石师文同,偃仰疏密、合乎法度。书宗。1927年斥巨资在苏州“沧浪亭”创设苏州美专校舍。吴氏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有“江南四吴”之称,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称。建国后,居香港,卒于印度尼西亚。作品多数流散海外。《梅竹又清图》轴,图录于《1947年年鉴》。著有《客窗残影》。生于苏州桃花坞。早年从舅父学医,1917年后从李醉石、周乔年学画,并向顾鹤逸请益。1928年任苏州美专校董会主席。1929年赴日本考察美术。1930年发起组织桃坞画社。1948年被聘为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办的美术评奖委员。三四十年代在上海与、吴待秋、被称为“三吴一冯”。1949年赴香港。1966年应之请赴台北,任教于台湾艺术学院国画系。1972年迁居印度尼西亚。擅画山水竹石,亦能书法。著有《客窗残影》、《吴子深山水竹石集册》等。吴氏山水远宗董源,近师董其昌,布局规矩,笔墨清秀,气格纯正。竹石师文同,偃仰疏密合乎法度,无明清文人习气。书法先习,后转攻米芾,韵致儒雅不俗。
吴徵(),字待秋,名徵,以字行。浙江崇德(今桐乡)人。十八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擅长山水画。代表作品有《吴待秋山水画集》、《吴待秋花卉画集》、《吴待秋画集》等。吴徽为之次子。后居。山水初传家学,终日作画。手不停挥,无暇构思,以致笔墨僵滞,缺乏意趣。花卉师早年笔墨,又学李(鱼单),后窥元、明诸家,较山水为佳。书法则学王觉斯、。亦能治印。十八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1903 年只身来到杭州,求学于。1904年、等人在孤山创办西泠印社,吴待秋也曾参与其事。1906 年吴待秋赴北京预备就任京兆伊,因的劝说,而未上任,仍以鬻画为生。1946 年任上海美术会监事。 1947 年与、张大千、等参与指导上海市美术馆的筹建工作。吴徵与吴昌硕、为世交。与、、冯超然合称"",因年长,列"三吴一冯"之首。与、、称为"江南四吴"。吴待秋一生凭藉顽强的意志,恒久的艺术追求,获得了绘画上的成就,成为民国时期影响海内外的著名山水、花卉画家,又与、、冯超然同誉为"海上四大家"。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古今名人书画集》。出版有《吴待秋山水画集》、《吴待秋花卉画集》、《吴待秋画集》、《古今名人书画集》等。&1949
年9月22日因脑溢血不治病故,享年七十二岁。
杨联升()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40年赴美就读于,1942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完成《晋书食货志译注》获博士学位。四十年代初,在哈佛习文史哲的中国留学生中,(西方哲学)、(魏晋南北朝史)、(世界史)、杨联升(中国史)四人皆风华正茂,而意气相投;周、杨二氏尤为英敏特出,当时胡适已有意延揽他们到北大以为己用。其后任、周、吴三人皆返国任教,三十年间运动相乘,政治逼人,周氏虽于劫后重拾旧业,终未臻大成;惟杨氏自有因缘,得以留在哈佛远东语文系执教,墙外开花,海外称雄,乃至有汉学界第一人之誉。
陈渠珍(),号玉鍪(m&u),祖籍江西,后迁入凤凰。16岁入沅水校经堂读书,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任职于湖南新军。曾加入同盟会。是一位经历汉藏传奇婚恋,写出《艽野尘梦》这种痛彻心扉爱情的传奇官人,一位九十多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他就是与民国总理的,著名文人并称凤凰三杰的湘西王。人称“湘西王”的陈渠珍特别注重军工、军农生产,开办工厂、学校、金融业、对湘西的经济、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留有《军人》专著。
陈曾寿()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今)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张绍曾(),字敬舆,日生于直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洋教练处总办。1911年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后,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日被暗杀后,调任长江宣怃大臣,未赴任,潜至上海。1913年被袁世凯任为绥远将军。1916年任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任国务总理,主张迎孙中山入京协商南北统一,为总统所忌,不久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遇刺身亡。
王天纵(1879-1919)
靖国豫军统帅。字旭九,号光复。河南嵩县人(河南嵩县鸣皋镇已经归属伊川县)。早年从事反清活动,曾游历日本。1898年在嵩县杨山聚众拉杆,人称"中州大侠"。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豫西响应,被举为“丁部大将军”,在攻打洛阳的计划失败后,回军陕西参加东征军。王率师入卢氏经商雒,于1911年11月中旬到陕西潼关,与(字伯英,新安县人)领导的秦陇复汉东征军汇合,改称秦陇豫东征军。张钫委任王天纵为先锋官兼第1标标统,后任河南副都督。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继任。后,袁招王天纵进京。5月,王天纵将其部属交负责,自带一连卫队进京。至京,袁世凯多次召见,询问其经历后,委任王为京师总督察处副处长,加陆军少将衔。并将王所带卫队也编入督察处的稽察队,供其指挥。1913年,袁任命王天纵为直、苏、豫、鄂四省剿匪联军总司令。1916年参加讨袁。1917年参加讨伐张勋之役,亲率原带卫队,冒着枪林弹雨,扒开以北的围墙,架起云梯,猛攻张勋公馆,迫使张勋逃入荷兰使馆。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他通过田范九与孙中山取得了联系。不久,到上海谒见了。孙任命他为靖国豫军总司令。民国7年(1918年)1月,王天纵在豫西招集万余人,组成河南靖国军。后转至,与北洋军阀作战。民国8年(1919年),到重庆参加了召开的川、滇、黔、豫、鄂五省靖国军事会议。会后准备北上援陕。民国8年(1919年)病死夔州(今四川省夔县),时年41岁。&&
邓仲元(),原名邓士元,别名邓铿。广东惠阳淡水人,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金盘堡,清朝末年随父行商于惠阳淡水(今惠阳市淡水镇),后落户淡水。早年就读于惠阳,后肄业于崇雅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读广东将弁学堂,次年任将弁学堂步兵科助教、公立陆政学堂教习,并秘密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他任广东新军学兵营排长,代理左队队官。宣统元年(1909年)任黄埔陆军小学堂学长,将在陆小就读的陈铭枢、陈济棠、邓演达、张发奎、薛岳、叶挺等人介绍入同盟会。次年即加入广州新军,参加黄花岗起义,从此步入长达十多年的戎马生涯。曾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司长、粤军总部参谋长兼陆军第一师师长,参加过讨伐袁世凯、驱除龙济光等战役,功绩卓著。邓仲元治军严谨,廉政不阿,嫉恶如仇。他对军中不肖分子包庇烟赌的行径,毫不徇情,并多次派出宪兵,专门缉拿偷运烟土的官兵。有一次,他在广州晏公街缉获烟土两百多担,查明是陈炯明的部署洪兆麟、陈炯光、陈觉民等人伙同所为。邓仲元与陈炯明虽是生死患难之交,但是邓仲元并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召集广州各界代表和各国驻广州领事,共同监督将烟土焚于东郊。此举被当时的人们赞颂为林则徐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焚毁鸦片。有人劝他办事不要过于猛烈,邓铿则说:“怕死则不必作革命事业,丈夫宁玉碎耳,何虑?”但是,此时的邓铿还没有想到,他的正义之举,已经为他日后遇刺埋下了祸根。
日傍晚7时,邓铿从香港返回广州,在广九车站下车,即将登上汽车前,忽然人群中响起了枪声。邓仲元身中两弹,一弹掠过腹部,微伤,另一颗子弹则贯胃部而出,重伤。邓铿中枪负伤后第一时间仍想奋力抓住凶手,但是伤重不支,只好马上命令司机赶回省署。见到陈炯明和家属亲人后,此时的邓铿已隐隐感觉到性命难保,遂告知后事:“余才学不逮朱执信远甚,朱且先我而死,为革命党人,平日拼作牺牲,尔等无过伤也。天下不能容好人,付之叹息而已。”于23日4时不幸逝世,临终前叹息一声“好人难做”!就是邓铿临终前的这些话,引发了后来人的无限猜想。邓仲元并没有因为伤重在当天去世,而是被送到中法韬美医院紧急救治无效后,在两天后与世长辞,年仅36岁。据史料记载,邓仲元的枪伤本来有希望治愈,但是由于患有轻微的肺痨,胃腹两处受伤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3月23日上午5时,药石无灵,一颗闪耀的军事明星就这样陨落在岭南大地。
邓仲元个人的悲剧,也是粤军第一师的悲剧。邓铿以后,再没人能整合粤军第一师,这支模范部队不断分裂,一部分跟随陈炯明,一部分跟随孙中山。跟随陈炯明的那支,也就随着陈炯明的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跟随孙中山的那部分,日后发展为威名赫赫的北伐四军。四军又分为陈铭枢、陈济棠、张发奎、叶挺四部分,其中陈铭枢的第十师发展为第十九路军,是淞沪抗战的民族英雄部队;陈济棠的第十一师发展为第八路军,是南天王陈济棠主粤的根基;张发奎第十二师则继承四军的番号,仍然称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北伐后扩编为五个团,是南昌起义的主力,成为解放军的创建者。这几支从粤军第一师走出的部队,在往后的历史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又多次自相残杀,但无论其中哪一支,都以当年在邓铿统领下的粤军第一师为荣。邓仲元弱冠从戎,和陈炯明淡水起义,打败晚清提督秦炳直,吓得清官员弃城而逃,是光复惠州的功臣之一;创建粤军第一师,李济深、叶挺、陈诚、薛岳、罗卓英、邓演达、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陈可钰、黄镇球、张发奎、黄琪翔、余汉谋、李汉魂、戴戟、李章达、梁鸿楷、陈济棠、邓世增、邓龙光、缪培南、李扬敬、徐景唐、香翰屏、朱晖日、钱大钧等著名将领均出自其门下;斡旋于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为孙陈统一战线鞠躬尽瘁;遇刺后被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追赠为陆军上将。日国民政府令拟照上将阵亡例给恤。孙中山在唁电上说:“仲元遽以创伤,伤哉!平日忠于国事,勇于奋斗,前途之望,正复无量。壮年遽殒,不止粤中惜此人材也。”胡汉民在1935年追忆邓铿时曾说过一句话:“总理革命数十年,直接奉命为主义前趋之军人,当推仲元先生为第一人。”1935年,中华民国当局决议,在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内增订3月23日为“先烈邓仲元先生殉国纪念日”。邓仲元之死当时在广东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许多城市都有悼念活动。这份悼念,直至今天仍能让人深切感受到,比如惠州西湖荔浦风清的
“纪邓山庄”,以及今天仍傲立丰湖的仲元亭;在广州,有肃穆的邓铿墓,仲元中学和仲元图书馆;在梅州,有仲元东路和仲元西路,还曾筹办过仲元职业学校等等,都是对邓铿永恒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邓仲元为革命烈士。现惠州西湖建有仲元亭、广州番禺的广东仲元中学以示纪念。
丁文江(日—日),字在君,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独立评论》的创办人之一。丁文江的身上,恰到好处的集合了专门科学家、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科学思想的传播者等多重角色。丁文江之精于科学、长于办事,不仅表现在他在我国早年科学事业的组织、管理方面;还表现在他后来的多姿多彩的传奇经历中:他做过北票煤矿公司的总经理约5年、孙传芳治下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约8个月、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在以上经历中丁文江都做出过影响深远的实绩。
徐佛苏(1879--)资产阶级政客。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运奎,一作应奎,号佛公,笔名心斋、文福兴等。曾任长沙学堂教员。1904年参加华兴会,进行反清活动,因万福华枪击广西巡抚王之春案被捕。不久获释,东渡日本,转投康有为的保皇会,任《新民丛报》撰述。1907年1月,受梁启超委托,企图调和保皇党人与革命党人之间的关系,被革命党断然拒绝。民国后历任大总统府顾问、南北议和代表、币制局总裁、北平(今北京)民国大学代理校长等职。
赵景深(),曾名旭初,笔名邹啸,祖籍四川宜宾。日生于浙江丽水,逝于日。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作家。1922年毕业于天津棉业专门学校后,入天津《新民意报》编文字副刊,并组织绿波社,提倡新文学。
毛彦文(),小名月仙,英文名海伦。浙江省江山市须江镇沙埂人。1898年阴历11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城一个乡绅之家。7岁入家塾启蒙。辛亥革命后就读于江山西河女校。1913年被保送入杭州女子师范。1916年入浙江吴兴湖郡女校,四年后毕业,又以浙江省第一名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英文系,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1922年,被推选为女权运动同盟会浙江支会临时主席。同年,转学至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29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教育行政与社会学,两年后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到欧洲游历,与在欧洲游学的吴宓一同回国。回国后,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育系教授。日与熊希龄结婚后辞去大学教职,协助丈夫开展慈善事业。日熊希龄病逝后,出任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长。曾出席印尼雅加达国际禁贩妇孺会议。1939年,当选浙江省参议会参议员。1947年,当选北平市参议员,同年11月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4月去台湾,1950年4月赴美国,先任旧金山《少年中国报》编辑,后任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研究员。1962年回台湾定居,并执教于实践家政专科学校。1966年退休,定居台北内湖。日于台北逝世,享年101岁。著作有回忆录《往事》。
段锡朋(1896年-1948年),1896年生,江西永新人。字书诒。1916年入北京大学政法科学习,1918年发起创办《国民》杂志。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与组织学生集会游行,被选为中国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后出国留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学习。回国后任武昌大学历史教授、广东大学历史系主任。1930年起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8年在上海去世。
胡秋原(1910年~日),原名胡业崇,又名曾佑,笔名未明、石明、冰禅。湖北省黄陂人(今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同济大学教授,《文化批判》、《思索月刊》总编辑,福建《民国日报》社长。生平著作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高语罕()原名高超。安徽寿县正阳关盐店巷人人,汉族。早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就读。1907年毕业回国,到安庆从事秘密反清活动。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应是高语罕。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与陈独秀结识。1912年赴山东青岛任教。1915年后在上海以写作谋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撰文。1916年秋,赴芜湖任省立第五中学学监兼授英语。在该校创办学生自治会,并创办商业夜校二所,支持蒋光慈、钱杏邮、李克农等组织安社。1919年发动学生联络芜湖各校掀起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学生爱国斗争,7月被解职。转任第二农业学校教员,积极推动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同年冬离校去上海。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重返芜湖五中任教。1921年初出版《白话书信》五篇,宣传社会主义思想。5月组织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1921年1月,高语罕已成为中共早期建党骨干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者之一,他把在芜湖五中、工读学校等校的讲义编纂成《白话书信》,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与《尝试集》、《独秀文存》齐名,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力作。次年8月,高语罕参加完中共“二大”,受党组织派遣留学德国。在哥廷根大学,他一边读书,一边从事党的工作,与张申府等人一起组建了中共旅欧总支部。在《九死一生记》中,他回忆道:“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大家要聚餐一次,时常不离伴的,大概是叔隐、老郑、小房、朱德夫妇和我……史叔隐和孙炳文、朱德、章伯钧等之加入共产党和国民党,皆经我一手包办。”1923年春参与组织成立芜湖劳工会8月与章伯钧等赴德国留学,入哥廷根大学深造。参加中共旅德支部组织的爱国反帝活动。1924年4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安徽省一大。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1925年春回国到上海见陈独秀,在平民女校任教。参加五卅运动,曾任上海总工会宣传科主任。8月被派到芜湖,指导国共合作后的安徽国民党省部门事务,并建立中共芜湖特别支部。同年12月被派到广州,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一度与邓演达、恽代英、张治中被蒋介石并诬为“黄埔四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如黄埔军校的一大批共产党员,包括政治总教官、最后一任政治部主任熊雄和学员高国玖(其长子)、高贵玖(其次子)等,都在“清党”中被捕,被关押在广州南石头监狱。几天后,熊雄、[2]
高贵玖被执行枪决;过了两年多,高国玖才与张国屏、戴冠宇一起,期满出狱,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后来,他与姐姐高云玖(其女),都被反动派杀害。》1926年1月,作为安庆市国民党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中共出席会议代表的党团书记,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不久兼任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主任。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同年冬到汉口,主持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办的安徽党务干部学校。1924年4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安徽省一大,被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不久任国民党中央四川特派员,并任杨森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7月下旬参与发动南昌起义的联络准备工作,曾同廖乾吾等秘密会见叶剑英,获知汪精卫、张发奎召开庐山会议反共的阴谋。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秘书。随起义军南下广东受挫后,被前委派去香港进行联络工作。曾书面向中共中央汇报南昌起义情况,不久移居澳门。1928年转去上海,参加中共春野书店支部活动,参与指导太阳社文艺工作。与陈独秀过从甚密,对陈独秀极表同情,思想逐渐靠拢。12月15日随陈独秀等签名发表八十一人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参加托陈取消派活动。后到北平北京大学任教。1932年冬陈独秀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他转移到香港任教兼卖文谋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陈独秀代言人的身份宣传抗日。1939年5月随陈定居四川江津,与陈合译《大英百科全书》。1942年5月陈独秀逝世,他帮助料理后事。此后移住陈铭枢家中,撰写古体诗。1945年撰写《九死一生》回忆录。1948年春在南京病故。
陈铭枢(1889年—1965年),字真如,广东合浦人,汉族客家人,1889出生于山清水秀的曲樟乡璋嘉村。一度担任代理国民政府行政院代院长,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广东省政府主席,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理淞沪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右翼集团军总司令,一手创办十九路军,任十九路军司令。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加入同盟会。后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参加中央第二敢死队。
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3
年离校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入大森浩然庐学校。1915年回广东策划谋炸广东督军龙济光的活动,事泄被捕入狱,后越狱再逃日本。1919年在广东肇(庆)军游击营任营长。次年任粤军第1师第4团团长。1922年参加北伐,6月16日陈炯明叛变,第1师在回师途中为陈炯明瓦解。不久辞职,改名真如,避居南京学佛。1924年经邓演达介绍任粤军第1师第1旅旅长。1925年2月率部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5月回师广州,参加南征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师长。10月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南征,任南征军总指挥(后改任第1路指挥),收复广东高州(今茂名)、廉州(今广西合浦)等地。1926年7月率第10师参加北伐战争,在友军配合下于汀泗桥、贺胜桥击败吴佩孚守军。11月所部扩编为第11军,任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3月,由武汉去南京。5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11月复任第11军军长,率部由闽回粤,会同黄绍竑、徐景唐部在四军老军长李济深的指挥下对张发奎开战,借口是张发奎部通共,和共产党合谋制造广州起义,史称第四军第一次内战。大战结束后,张发奎败退出广东,通电下野,获胜的李济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后来李济深因同情桂系被蒋介石扣押。其下的三员大将立场不同,陈铭枢、陈济棠通电拥护中央,徐景唐联合桂系和张发奎为救李济深出狱发动了第四军第二次内战,这也是铁四军和钢七军第一次交锋,也叫钢铁之战。战后桂系败退出广东。陈铭枢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任第八路军司令,对掌军民两政,随即所部扩编为十九路军,在蒋光鼐和蔡廷锴率领下出广东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5月,蒋介石因扣押国民党粤系元老胡汉民,引发宁粤冲突,汪精卫等在陈济棠支持下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陈铭枢因十九路军在省外作战,无力反抗,辞省主席职,通电拥护蒋介石。7月任江西“剿共”军右翼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9.18事变后宁粤双方在国难后重现合作,陈铭枢成为双方唯一能接受的人选,任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淞沪警备司令。12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部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陈铭枢命令第19路军抗击日本军队,反对妥协政策,受到蒋、汪排斥。10月毅然辞职赴法国。1933年回国,与李济琛等发动福建事变,蔡廷锴不认同他的军事部署,他把蔡骂得抬不起头来,蔡后来私下说,反正十九路军是他陈铭枢的,他愿意怎么败掉是他的事。十九路军失败后陈铭枢失去了军事实力,沦为政坛看客。1933年底去香港,继续从事反蒋爱国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等职,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主运动。1947年6月被授为陆军上将并退为备役。1948年1月在香港与李济深等建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各派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政策。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
武士英(19世纪?-日),本名吴福铭,山西平阳人,1913年暗杀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早年曾在贵州的学堂读过书,后来在云南任新军七十四标二营管带。辛亥革命之后,军队裁员,他遂来到上海。日,陈玉生约他入共进会。日,他和陈玉生、吴乃文、张汉彪同到上海火车站,武士英开枪暗杀了宋教仁。除他们四人外,还有冯岳君也参与了行刺行动。被捕后,他在会审公廨受审。同年4月24日他被毒杀灭口于狱中。
任继愈(-),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课程。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子全译》、《老子绎读》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宗教词典》、《中国哲学发展史》等。此外,还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等的编辑出版工作。
王世杰(—),日生,湖北省崇阳人。字雪艇。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早年就读于湖北优级师范理化专科学校,1911年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采矿冶金科,后留学英、法,191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士,192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后转投国民党,进入政界。历任国民党政府法制局局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海牙公断院公断员,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兼政治部指导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曾一度任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1945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出任外交部长,赴苏代表蒋介石签定不平等的“中苏友好条约”,嗣任巴黎和会代表团团长。1946年选任“制宪国代”,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赴台后,于1950年出任“总统府秘书长”,后因案辞职。1958年复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2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常委。1970年受聘任“总统府资政”。国民党第七至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日病逝台北荣民医院。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其一生所收藏的所有字画书籍赠与武汉大学,终年九十一岁。
吴祖光(吴召石、吴韶)(),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代表作有话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程砚秋的舞台艺术》,并有《吴祖光选集》六卷本行世。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丈夫。
新凤霞(-,),评剧演员,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由人贩卖到天津。后由老舍先生设计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生日。童年时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1949年北京解放后,新凤霞来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1950年,在共产党的戏改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新凤霞任主演兼团长。1951年,新凤霞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解放评剧团任主演兼副团长。1953年,新凤霞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一队任演员。1955
年,中国评剧院成立,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凤霞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和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党的文艺队伍中,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道路。她亲自执笔创作演出了以她个人经历为题材的大型评剧现代戏《艺海深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刘巧儿》公演及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在《刘巧儿》的创作过程中,新凤霞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新凤霞和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开了戏曲工作者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创作的先河,为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做出了示范。继《刘巧儿》之后,新凤霞在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评剧《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会受尽摧残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现了深层次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展了新派演唱艺术。这得益于她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春香传》、《乾坤带》、《金沙江畔》、《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几十出剧目。她所塑造的刘巧儿、祥林嫂、赵淑华、李秀英、春香、银屏公主、珠玛、无双、小白菜、燕燕、刘金定、张五可、杨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为评剧画廊增添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她和音乐工作者一道在这些剧目中创造了众多的新板式和新曲调。在《乾坤带》中创作演唱了凡字调大慢板;在《无双传》中创作演唱了反调大慢板;在《春香传》中创作演唱了三拍子调;在《金沙江畔》中创作演唱了格登调;在《三看御妹》中创作演唱了降香调;在《调风月》中创作演唱了蜻蜓调;在《六十年的变迁》中创作演唱了送子调。这些新板式和新曲调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为评剧向大剧种的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评剧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新凤霞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并被剥夺了做演员的权力,这对她的身心是巨大的摧残。1975年,她因脑血栓发病导致偏瘫而不得不告别为之奋斗的评剧舞台。
1979年,新凤霞得到了彻底的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春风又一次吹进了新凤霞的心田,她以惊人的毅力,挺起她那受过伤害的身体,迈着蹒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艺术领域开拓进取。她讲学授艺,著书立说,教学不止,笔耕不辍。新凤霞拖着沉重的身体,坐在轮椅上给她的弟子、学生说戏,示范演唱,克服行动的不便多次到剧场观看学生的演出,以鼓励和提携后人。在她无私的教诲下,谷文月、刘秀荣、王曼玲、赵三凤、戴月琴、高闯等一大批弟子、学生成为光大新派艺术的优秀传人,成为今天评剧事业的骨干与中坚。新凤霞桃李满天下,是我国戏曲界拥有众多子弟传人的功绩卓越的戏曲教育家。新凤霞用她那唯一行动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丰富的阅历,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人缘》、《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时》、《新凤霞卖艺记》、《我和皇帝溥仪》、《发愁》、《以苦为乐》、《艺术生涯》、《我当小演员的时候》、《我与吴祖光》、《绝唱》、《恩犬》、《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约四百万字的文学著作。由英国戴乃迭夫人翻译的英文及乌尔都文的《新凤霞》在世界发行。新凤霞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新凤霞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新凤霞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早在建国初期,新凤霞就庄严地向党提出了申请。但坎坷的经历使她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打倒“四人帮”后,新凤霞再次向党提出了申请。1982年新凤霞被批准入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她以更高的姿态和对评剧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她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中。新凤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评剧艺术的代表,她长年奔走呼吁,为振兴戏曲,繁荣评剧不遗余力。新凤霞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1997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讲学,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期间,小短文《傻二哥》还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著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1983年参演春晚评剧《刘巧儿》。日,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岁。
梅贻琦(-),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2]
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孙福熙(1898年-1962年),宇春苔,曾用笔名丁一、明斋、寿明斋等。现代散文家、美术家。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自由职业家庭,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孙福熙是一位充满了才华和朝气的青年。他的二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些优美作品,而且还为散文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在中国现代散文作家群中,孙福熙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李石曾(),晚年自号扩武,高阳人。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李石曾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显宦之家。其父李鸿藻在清同治年间曾任军机大臣,在以保守著称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鸿藻的第三子,6岁即熟读诗书,15岁从京城名儒齐禊亭习汉学,积累了深厚的国学根底。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在巴黎,李石曾入蒙达顿农校学习,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学生物。1906年,他和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了“世界社”,宣扬无政府主义。同年,经张静江介绍,李石曾加入同盟会巴黎分会。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创办中国豆腐公司,以机器新法制豆腐,因而获得豆腐博士的雅号。1911年李石曾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在天津,他和黄复生等组织了京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在北方宣传和组织革命。1912年李石曾和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1913年初,首批由俭学会资助的30名学生赴法,李石曾安排他们进入巴黎南郊的蒙达学院。二次革命失败后,李石曾避往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北方陷于战火之中,中国的俭学生大都避往法国西南部,一进生活无着,处境艰难。1914年李石曾与蔡元培、汪精卫等组织了留法西南维持会。1915年6月,李石曾援引豆腐公司的成例,和蔡元培等一起组织勤工俭学会,号召留学生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用自己的劳动收入来维持生活和学业。1917年李石曾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为赴法勤工俭学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他在高阳县布里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同时,李石曾还在保定育德中学附设了留法高等预备班。这个班的设备好,教师水平高,是向法国输送留学生最多的预备班。1918年,北京成立法文专修馆,李石曾任副馆长并亲自授课。由于赴法学生与日俱增,华法教育会应接不暇,心系勤工俭学事业的李石曾再度到法国,亲自为学生们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经济萧条,大批工人失业,许多中国留学生也无工可做,陷入困境。李石曾利用自己和法国官方及教育界人士关系,多方奔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工作。1920年,李石曾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同年,他得到孙中山和广州政府的经济支持,在法国建立里昂中法大学。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李石曾和吴稚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张静江和蔡元培也入选监委。李、吴、张、蔡四人因关系密切,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了末代皇帝薄仪出宫。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间代表身份参予其事,出任故宫财产清理保管委员会主席。1926年成立故宫博物院,李石曾任院长。1927年4月,李石曾与吴稚晖、张静江等人多次开会密谋,鼓动和支持蒋介石反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石曾又全力支持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抗战期间,李石曾在欧美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李石曾后于1956年定居中国台湾,
1973年过世, 终年92岁, 葬于台北阳明山。
叶至善(日-日),享年88岁,江苏苏州人。曾任开明书店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副主席,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二届副理事长,民进第七、八届中央副主席。是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范旭东(日-日),湖南湘阴县人,出生时取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为范锐,字旭东。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吴徵()字待秋,名徵,以字行。别号抱鋗(xu&n)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崇德(今桐乡)人。吴徽为吴伯滔之次子。后居上海。山水初传家学,终日作画。手不停挥,无暇构思,以致笔墨僵滞,缺乏意趣。花卉师吴俊卿早年笔墨,又学李(鱼单),后窥元、明诸家,较山水为佳。十八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1903
年只身来到杭州,求学于求是书院。1904年丁辅之、吴隐等人在孤山创办西泠印社,吴待秋也曾参与其事。1906
年吴待秋赴北京预备就任京兆伊,因陈叔通的劝说,而未上任,仍以鬻画为生。1946 年任上海美术会监事。 1947
年与颜文梁、张大千、吴湖帆等参与指导上海市美术馆的筹建工作。1949
年9月22日因脑溢血不治病故,享年七十二岁。吴徵与吴昌硕、王一亭为世交。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因年长,列“三吴一冯”之首。与吴子深、吴湖帆、吴观岱称为“江南四吴”。吴待秋一生凭藉顽强的意志,恒久的艺术追求,获得了绘画上的成就,成为民国时期影响海内外的著名山水、花卉画家,又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同誉为“海上四大家”。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古今名人书画集》。出版有《吴待秋山水画集》、《吴待秋花卉画集》、《吴待秋画集》、《古今名人书画集》等。(未尽之处,请参阅“吴待秋”词条。)
丁日昌(1823年-1882年),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客家人。出生于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今属梅州市)。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他在政务之余,悉心读书,尤酷爱搜聚典籍,是清代三大藏书家之一,辑有《持静斋书目》。工书法,所存多为手札,皆自然高雅。1882年(光绪八年)2月27日,逝世于广东揭阳家中。
戴乃迭,原名Gladys B.Tayler,婚后更名为Gladys Yang,1919年戴乃迭生于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戴乃迭七岁时返回英国,在教会中学接受教育。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最初学习法语语言文学,后转攻语言文学,是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自40年代起定居中国,日戴乃迭于北京逝世。戴乃迭女士是英籍老专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翻译家和活动家。戴乃迭的父母为英国来中国的传教士。1940年与杨宪益在重庆举办婚礼。
钱玄同()浙江吴兴人。原名夏,字中季,少号德潜,后更为掇献,又号疑古、逸谷,笔名浑然。常效古法将号缀于名字之前,称为疑古玄同。五四运动以前改名玄同。吴越国太祖王之后。日出生,浙江湖州人。日因右脑部溢血在北京病逝。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期参加,提倡文字改革,曾倡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20世纪初在日本学习,在《》杂志上载文提倡世界语,三十年代还为《世界日报》副刊《世界语之光》题写刊名。著有《文字学音篇》、《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古音无邪纽证》等论文。
王懿(y&)荣(年)字正儒,一字廉生,省福山县(今)人。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泛涉书史,尚经世之务,嗜金石,因见药店所售“”上的刻纹,发现甲骨文,为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三为国子监祭酒。庚子入京时,投井死。
史量才(年),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1899年中秀才,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学习。曾在泗泾创办养正小学堂。蚕学馆毕业后,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后该校迁至苏州浒墅关)。同时,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女校任教,并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会。为反对清廷向列强借款筑路,参加收回路权运动,被举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议和期间,史量才又参加了南北议和的协商工作,并在上海海关清理处和松江盐务局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公职。亲眼目睹辛亥革命失败的过程和政权的嬗变,史量才逐步看清了反动军阀和流氓政客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真实。对政治感到十分的失望,从此他把主要的精力转向新闻事业,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当局,激浊扬清。1912年,史量才与张闳、应德謇、赵凤昌等合资,以12万元购买了《申报》。《申报》由英国人美查创办于1872年,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一份报纸。1909年,美查回国,将该报卖给席福裕。由于经营不善,《申报》发行量仅7000多份,连年亏蚀,席氏不得不转手出售。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为了改变《申报》经营欠佳的局面,史量才赢得了江浙资产阶级资金上的投入,同时起用张竹平、冯子培、王尧钦等管理人才,对《申报》逐步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管理。史量才以超前的眼光,开拓广告业务,从而大大增加了报纸收入和社会影响。他以卓尔非凡的经商头脑分析市场行情,适时屯积廉价纸张,以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史量才关注社会热点,以“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为民喉舌”为标榜。他常对报社的工作人员强调:“报纸是民众的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申报》敢于抨击时弊,揭露当局的黑暗统治,因而声誉雀起,发行量骤增。1922年11月,英国报界巨子、《泰晤士报》的主人北岩勋爵来到中国,他在参观《申报》馆后,称赞它是中国的《泰晤士报》。到1931年,该报日发行量增加到15万份,年利润达数10万元,销售量和影响直追当时全国最畅销的《新闻报》。1927年,他购得《时事新报》的全部产权,1929年,他又从美商福开森手中收买了《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一跃而为上海乃至中国新闻界最大的报业集团。“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1932年1月,史量才在上海哈同路寓所中成立了“壬申俱乐部”,成员主要为爱国民族资本家及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聚会商讨对付日本侵略的对策。为了调动各界的爱国热情,史量才在王申俱乐部的基础上发起组织了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在成立大会上,史量才指日为誓,“但愿生前不做亡国奴,死后不做亡国鬼”,呼吁国人“如果畏缩退避,恐仍未能保得身家财产,不如一起奋勇向前,抗战救国”。在与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斗争中,史量才和宋庆龄、杨杏佛等著名民主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申报》对“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这些正义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扩大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社会影响。1932年至1933年间,史量才还创办了几项社会文化事业。其中有以俞颂华为主编的《申报月刊》,以李公朴为馆长的“申报流动图书馆”及由李公朴主持的“申报业余实习学校”和“申报妇女实习学校”。这些进步、带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对中国社会作出了贡献,为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
1934年10月,因胃病复发,史量才前往他在杭州的寓所秋水山庄疗养。11月13日傍晚,在回程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章太炎先生在为史量才写的墓志铭中赞道:“史氏之直,肇自子鱼。子承其流,奋笔不纡。”“唯夫白刃交胸,而神气自如。”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出生于,祖籍。曾用笔名,与著名作家()为同族的,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第一人,亦是成员之一。国外诗歌翻译工作,译本在国内翻译文中有较大影响。
王陆一()原名肇巽,又名天士。陕西三原人。五岁入私塾,八九岁时能写诗作文。后因家道中落,考入西北大学却不能续读,就任陕西省图书馆管理员,藉以博览群书,长进学业。辛亥革命后,愤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与王芪?等共举反袁。王绍文遇害,他回三原,参加邓宝珊、张义安领导的三原起义。于右任回三原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王为总司令部外交处职员。于见其才华横溢,擢为机要秘书,参与戎机,凡军中文电布告之类往往倚王为之。形势逆转后,王护侍于右任转战淳化、武功、扶风、岐山、凤翔,直至靖国军解散,又绕道陇南、陕南入蜀,乘轮抵沪,任职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佐于右任等创办上海大学。不久奉派回陕,任教职于西安成德中学,襄佐陕西国民党党务。1941年夏,因于右任提请,国民政府特派王为监察院晋陕监察使,离渝赴陕,扶疾登程。在任两年,力谋澄清吏治,署内立案无留。在陕期间,受于右任之托代理陕西革命先烈褒恤委员会主任委员,编辑陕西省先烈革命史迹、传略等数十万字。王一生博学多才,弱冠即以诗文名关中,抗战以后更热情奔放,谱写了大量乱离战歌,有诗词近300首刊印行世。日辞世后,于右任撰书的墓志铭曰:“万族咸熙,雄文苦战,发此宏声,难酬宿愿。”
张季鸾(),名炽章。中国新闻家,政论家。祖籍陕西榆林,日生于山东,1901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读,师从关学大儒,得到陕西学台(叔父)的赏识和器重,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能够赢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实在是他的独到之处。
程莲珍()又称陈大嫂,乳名程幺妹,,贵州省广乡顺朝摆村人。少女时由于长得窈窕高挑,皮肤细嫩白皙,面容清秀,被当地群众称为大美人。她被称为"宜林山国第一美人"的布依族女匪首,当年丰姿绰约,跃马驰骋在贵州​峻岭之中,她双枪神射、胆略过人、心机多端,历经了新旧社会的人间风雨……解放初期,在解放军3年多的剿匪斗争中,"女匪首"屡屡侥幸漏网,并使解放军战士伤亡,某部司令员为此引咎写下辞呈。当女匪首被捕获要枪决时,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请示毛主席,毛主席得知后指出"不可杀!应采取七擒七纵办法。"程莲珍由此获释,后来她积极配合解放军进行剿匪斗争,屡立战功,被人称为"女孟获"。1957年冬,程莲珍安排进县城当工人。日,成为县政协委员。日,程莲珍病故。&
张素贞,辽阳人。自幼贫寒,母死后,被卖到长春“玉春堂”妓院,时年16岁。1919年被自称“仁义军”报号“大龙”的王福棠赎身,结为夫妻。1923年阴历八月二十五日,大龙率领手下攻打长春县纪家大院,被纪家的家丁和赶来的保安队夹击,负重伤逃至乱石山死去。张素贞被推为首领,报号“驼龙”,发誓要报血海深仇。有人说,其部下有四百余众。《以来有关大事记》说:驼龙“率两千人在五常、榆树、双城等地”活动六年。可见其势力不小。张素贞惯使双抢,骁勇善战,屡次挫败围剿的官兵。1924年队伍被击溃,张素贞只身逃脱,无处投奔,遂落脚于公主岭妓院。日在鸿顺班妓院被捕。同年1月19日被押赴长春枪决,时年25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高阳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