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专业人事档案存档证明证明这标签是不是真的?

百家争鸣ZHENGMING
百家对话DUIHUA
文章排行TOP ARTICLES
把政府关系大众关系混为一谈,后果是灾难性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你好,我是江苏省2014年2月考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然后两门全过了,由于我的本科专业是财务,所以我也自考了2门数学课程,数学教育学和概率统计,这2门自考也过了,我之前也已经拿到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2015年7月本科毕业,那毕业证,现在我有几点问题想问一下 1. 我想问提供自考成绩的证明是自学考试的网址上的那个成绩查询里的打印下来,是不是就可以? 2. 我想问什么时候安排我们这批过度的进行说课。说课的形式还有要求怎么样的, 3 我户籍在江苏镇江,考教师证的时候是在江苏无锡,现在想问一定要说课到江苏无锡么? 谢谢_在线问答
官方微信教师资格考试网微信号:ntcecom
考生关注:
您的当前位置:
咨询者:孙倩雯
你好,我是江苏省2014年2月考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然后两门全过了,由于我的本科专业是财务,所以我也自考了2门数学课程,数学教育学和概率统计,这2门自考也过了,我之前也已经拿到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2015年7月本科毕业,那毕业证,现在我有几点问题想问一下 1. 我想问提供自考成绩的证明是自学考试的网址上的那个成绩查询里的打印下来,是不是就可以? 2. 我想问什么时候安排我们这批过度的进行说课。说课的形式还有要求怎么样的, 3 我户籍在江苏镇江,考教师证的时候是在江苏无锡,现在想问一定要说课到江苏无锡么? 谢谢奥氮平真是98年的妹子吗?这么小就是药学...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奥氮平真是98年的妹子吗?这么小就是药学控,是怎么做到的?果壳里还有其他少年达人吗?曝下学习方法吧。
药学驿站管理员 同志,请自曝一下学习之道吧……果壳里是不是还有一些年纪很小的网友,但在某一领域达到让人惊讶的程度?请出来聊聊你们的学习过程吧。或者,那些现在已经不年轻,但曾经很小时候就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的家伙们,出来讲讲吧。比如, 的自曝在这个问答里:
+ 加入我的果篮
DIY爱好者,物理控
无聊半夜出来逛果壳,然后看到这个帖子,然后又惊奇地发现是十三叔……半桶水的路过,专家神马的还是算了吧……【更新】好吧,说说我的经历。我小时候,也不记得是几岁了,总之我记得很小就有到处倒腾的精力……玩具拆装一遍又一遍,到处拆钟,拆东西……后来我也不记得为什么,貌似是我爸偶尔带我去了趟广州越秀区陶街那边,人民公园附近吧。那儿20世纪开始是卖黑胶唱片的,后来渐渐演变成卖电子零碎,新奇特产品神马之类的东西了。那里有299元的iphone4,有几公斤的折叠锂电电动车,有打火机一样的摄像机,有5元的蓝光碟,有N多电动工具店,电子零碎店……好吧,一不小心扯远了……继续。当年貌似是我爸给我买了点电池盒,小灯泡之类的东西……然后我回家就开始倒腾,我只记得以前做过用四驱车电机&竹蜻蜓桨叶改成的风扇,头灯神马的……二三年级左右我当时最自豪的就是把我的遥控车装了白光LED做车灯……在04,05年时LED神马的还不是很常见啊有木有!当年我把带车灯的遥控越野车带到楼下玩,几乎就成了附近小盆友围观的焦点啊有木有!当年我很喜欢倒腾这些东西,只是都很简单,而且那么多年也没什么进步……然后到五年级,我爸带我到黄埔图书馆去,我当年办了一张借书卡,然后借到了《小型电子监探装置制作DIY》这本书,也就是这里面那个红外线干扰器电路原理图&设计的来源书……对于当年闭关锁国的我来说这本书要有多大诱惑啊……虽然说我当年大部分看不懂,但是我敢说我现在相当一部分电学常识是从那儿获得的!我记得当年是天天就抱着那本书看……然后试图照着仿制,虽然以我那时的技术还不足以做到,但是在那过程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后来,六年级,开始运用图书馆雄厚的资源学习起来……于是乎基本电学常识就到手了,同时也搞到了点少的可怜的机械,光学,声学神马的常识……初一那年没干啥……只是扩充了少许知识而已,也没什么飞跃……顺带一提,我貌似是初一下还是初二上撞见的有点相同爱好的童鞋【吴*】(@
不了 ,啥情况) ,然后发展成为好基友……不过他现在也没怎么搞这些了,于是我又孤军奋战了……继续。初二开始有物理课,感觉不错。只是我要严重吐槽我们的物理老师!!!见此贴我是52楼……又偏了,继续……初二开始物理课学了不少东西,也被误导了不少次……我的真正意义上的DIY工作台是在初二陆续搭建成的。白光啊,数显电源啊,各路电动工具&手动工具啊……我的电路神马的知识在初二也稍有进步——细细的网线开始展现锋芒!顺带一提,我初二军训时,果壳测试版正式上线!我当年是被 拉来果壳的,我记得当年我是因为那台阿凡达灰机来的……我一开始是在百度贴吧发表的,然后收到了 的百度站内信,见图这可以说是我新生活的开端……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后来就是果壳首批用户,首批认证神马的……至此正式开始混果壳,我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变化……然后是搞DIY作品——骗稿费——在搞DIY作品——再骗稿费,顺便购入升级更新我的DIY工具……死循环哈初三开始,网线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我在网上看到并迷上了单片机,学习了单片机,初三开始我也动手焊电路,搞最小系统神马的……于是此方面知识直线增长。然后,我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写下了这篇自我回顾……PS:放学不久,思维很凌乱,有些地方有些语无伦次,大家先凑合着看哈……【第二次更新】经过一晚上思路整理,大概归纳出以下几条我的学习方法。P:我估计没有一条适用于应付考试和得高分的……1.要有兴趣!要有基情!兴趣和基情是接下来一切事情的基础!!2.要学会百度和谷歌,要学会泡论坛,做潜水员没什么好处,有问题就要一起讨论!3.要敢动手,多动手,多实践,多犯错,这样才能印象深刻……若是出了事故更会刻骨铭心……4.若是遇到大神,没事就去骚扰一下吧,会有很多收获的。(当然前提是人家没有被你吵到烦 = =)5.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基友也是相当重要的啊有木有!!6.暂时没想到了……回头补充
语言爱好者
今天又不知道为什么有人给我点了顶于是就看到自己大概一年前写的东西,现在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也感觉过去的自己挺小(找不到更合适的词了)的。关于很多人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才的观点,还有我这么有才长大应该帮助别人,这些是不是真的之类的。只想说我是绝对的大凡人一个啊= =,感觉很厉害因为我只说了擅长的东西而已,我也有很多做的糟糕的东西啊(跑两千米绝对上气不接下气这种事情是不会告诉你的!)话说谁小时候没一点儿胡乱的兴趣和特长呢.... ============================原文分割线=============================同98年冒个泡。相比
,我实在算不上什么...简单说下我现在的各方面水平:死理性控(换句话说..死理性男生控,详见鄙人名称:Dear.Geek)人类行为研究控(这个仅限于看一些书籍)英皇钢琴5级,音乐理论6级(不要把这个和中国的钢琴考级搞混了....比国内的难上1-3级这样...)英语流利(因为去年九月家里移民美利坚)成绩很好,北京市三好学生(好吧..忽略掉吧)医学略微研究过(因为我爸是药剂师...不过课外的泛泛研究当然不能和 比...)物理化学还不错(没在学校系统学过,家教上过一年,看了很多书,现在才算是知道相对论是什么...)拉丁语结束入门期(就是知道拉丁语怎么运行,一些基本的单词和句式...比喻成英语的话就是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水平....)写过思考录和小说(大概总共三十万字左右吧....)我是怎么学习的呢————————————————————1. 下面说的方法都不试用天朝教育体制2.如果想在天朝教育下取得一个好成绩,请阅读相关书籍和听老师的话。相关书籍包括《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这样学习最轻松》等等。3.我是怎么练钢琴的:在我妈的教育下我极不情愿得学了8年钢琴,达到了中国音乐学院4级的水平(相当于英皇2级),后来自愿学了两年(我怎么从被迫转变成自愿的?我也不知道...),变成了英皇钢琴5级结论:兴趣很重要4. 我怎么学物理化学的:呃..我在天朝初一只学了生物,没有物理化学,害怕美国孩子已经学了物理化学,就请了一个家教。孰不知这家教(50元一小时的大学生..)和我都是神级跑题型人士... 教科书上的一点能扯好远好远....例如第一课物质的形态我们就成功扯到了量子物理(谁知道我们怎么扯的).... 然而处于我对数学的极度热爱,我妈又给我找了一个奥数老师(同50元一小时的大学生),孰不知此此位更能扯,除了第一节课我们还真的上了一点儿奥林匹克数学以外,以后的课基本上都是扯谈时间.... 于是第一次学了微积分,无极,函数等等... 于是我就继续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理科并且学到了好多....结论:家教要请50元的大学生,跑题型强的。(切记不能用来提高成绩用..只能用来提高兴趣,增长知识量,知道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5. 拉丁语和英语:我在上五年级之前都不知道26个英文字母的全部大小写怎么写(绝不骗人..我的英语是差到一定水平的),因为小升初上了好多英文课...后来知道要出国,于是恶补了好久,但是还是水平不高...后来在美利坚遇到了MS.K.她极力要求我用英译英的词典,但是我看英语的时候那时候就是看到想吐啊.... 根本反映不出来是神马啊.... 但是在三个月全是英语的轰炸下,我总算是坚持使用英译英词典了,才明白K老师为什么要求我用英译英,再次力荐英译英词典,坚持下来是有效果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说英译英的好处,但是相信我,一定是有很大好处的)。拉丁语我是完全兴趣学的,喜欢拉丁语很多点,很漂亮的语言,逻辑性强,哈利·波特和丹布朗的小说都有一部分拉丁文,于是很喜欢啊~~还有就是那些著名的科学原作(例如牛顿的原理)都是用拉丁语写的。现在完全用兴趣自学完一本《getting started with Latin》,所以结论还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思考录和小说:很大程度上都是果壳的原因,果壳是一个思考性比较强的网站,再加上美帝教育,很多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导致我写出了大概五六万字的思考录(我决不会给你看的....)。小说是五年级写的,完全是自己喜欢,但是老师不让我写.... 那个时候迷哈利波特不得了,于是就写了一个女孩被魔法学校录取的故事..(二十多万字呢....),虽然现在看着自己都觉得幼稚,但是对为文字的喜爱应该是那时候就有的。如何培育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我是由于不同的思想互相抵撞导致的,如何在天朝形成独立思考详情自寻 7.反正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虽然我在各方面都不怎么突出....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我现在的知识面的。至于自学,我主要就是三个渠道:BBC和探索平道,果壳网,书。真的喜欢,没有什么是自学不了的。(语序有点儿乱..将就着看吧...)
果壳性情站编辑
小学还是初中偶然看到一本《妇产科学》的表示这特么就是命啊~~~
我不是什么达人,但也许算个可以围观的失败例子。我从识字起就喜欢看各种书,内容厚薄不限,有点像双料黑客,一张小广告也可以研究半天。学东西很快,尤其语言;兴趣很广,各种精力旺盛。有一个Geek向的公务员老爸,教我各种电子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加上相当的阅读量,萝莉时期的我已经是一个又文艺又Geek的奇葩。然而致命点1:兴趣过泛,缺乏重点我其实在空间感知方面很有天分,热爱但是不局限于绘画。这方面的发展很早就被家长封了,因为普遍观念是文化不行才去艺考。我再没有如此热爱的领域了。没有一个极度热爱的领域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因为你会失去对抗不理解和孤独的最大力量。兴趣广泛的我还死不了,于是致命点2: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以前非常不擅长和人交往,不知道别人到底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我跟很多女生很难相处,基本就是被孤立欺负。人际关系的糟糕给了我相当的阴影,我害怕别人对我有任何不好的印象所以在理解别人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研究”过程很艰难,而且并不快乐。现在的我与人相处甚欢(判若两人啊),但我很清楚自己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我本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的,只是当时我并不是一个足够勇敢的孩子。身心的独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你想要走得更远的时候。致命点3:向应试教育妥协我成绩还可以,在别人眼里是考试如鱼得水的类型,父母的期望也很高。我原来以为应试教育无法伤害我的思维。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我过于乐观。危害大家都懂,略了致命点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我经历了数段迷茫期,有的甚至时间长到差点引起心理问题;也走了一些弯路。我很希望能有我信任的,能理解我的导师一样的人给我一些指点,或者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我并没有遇上。作为一个女性我确实比男生更容易怀疑自己。少年时期的体验和学习是很珍贵的,我算是浪费了自己的一份,至今没什么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成就(考虑我原来的基础和精力)。我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身上一些珍贵的东西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感觉,而我,几个月前才满18岁。还有两个月我就要参加高考了,我把应试教育的代价继续付完吧,希望能考上靠谱的大学,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开始。能找到自己所爱事物的骚年们你们真是幸运啊。别被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分散掉精力,相信自己。如果能顺利度过8~14岁这段时期,应该就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了【 补充】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抵抗诱惑。特别是,不要因为自己真正想学想做的东西无法达到,就把热情转移到一些暂时转移注意力而其实没什么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也不可能真正解除苦闷。我自己的例子,就是以买东西为借口和同学出去逛(外地求学,学校几乎出市区比较荒凉,但是重点是内心空虚),手机综合征,等等
Need not to know
我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隐约知道十三叔今年要做的大事是啥了……如果被我猜中了,那么我提供几个idea:学习过程无外乎是一个理解-&测试-&接受/否定-&记忆的循环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曲折和痛苦……那么,我们要实现的至少有以下模块:
优质学习资源的获取和提供。我们不应该让人学编程从VB或者谭浩强开始,这会让人走很多弯路……国内的教材为“教学需要”(其实是考试需要)掩盖扭曲了太多的东西,比如义务教育居然没有系统的逻辑学内容,于是我们身边“没有逻辑”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们需要真正好用的学习资源。其中至少要提供一些基础的工具学科的入门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数学、逻辑学、一门简单实用的计算机语言,简单的LaTex入门(不提英语,因为现在全民英语……)
知识是网络状结构,纷繁复杂充满联系,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像xmind
/ freemind 的那样的归纳整理模块,并且要做到像evernote那样方便使用,让我们能轻易类别、归纳、组织、发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些恰当的练习,包括常见陷阱,让我们能检验新学到的知识、技能,及时发现理解的偏差。这功能所需资料太多网站没法实现?有一个概念叫“用户生成内容”,用户提问即为不错的练习题,问出一个好问题也是;然后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们都好为人师,回答、讨论一个问题可以检验自己的水平。为啥人们就不能在网上问作业?我们只是没有恰当地将用户组织起来
一个记忆强化模块,通过在恰当时间进行足够的重复回忆,将归纳整理好的知识网络强化烙印入大脑之中,实现“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效果。 说了,“”足够的重复和恰当的回忆时间是关键,并且要充分利用整理好的网络结构
一个奖励、惩罚模块,让人们像玩游戏一样对学习上瘾。虚拟货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人们公开展示成果并获得他人赞扬也不错(也就是“成就系统”、“徽章系统”)。一个庞大的目标看起来也许遥遥无期,此时我们可以将一个困难的远大的目标分拆成一系列相关的系列任务并设定期限,每实现一个即给予小小的奖励,超过期限给予惩罚。当然相比最后目标实现的成就感路途上这些这一切都不算什么了,但在路上时,我们需要棍子上的胡萝卜
以上内容需要在移动平台上实现,方便人们利用零碎的时间请问我猜中了没有……
情绪,学习与记忆研究博士后
来煞个风景——表示14岁的时候别说没见过互联网和电脑,连小城里唯一一家图书馆都倒闭了,要看书只能攒一个月的早点钱然后去贝塔斯曼邮购的杯具80后飘过……虽然后生可畏,但是我并没觉得“前辈”有啥好自卑的。这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任何能够上网有热情懂得怎么利用时间的人都有机会成为神童——当然,还得没有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升学压力——想我高中时候画漫画都得躲在被窝里画,一旦被爹娘发现全部销毁……【好吧我跑题了……】所以说,年轻一代获得成功的时间越短,越说明了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且科学也不再被蒙上层层叠叠的神秘面纱,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不需要很多年的专业知识才能走入科学这座“大法师之塔”了。这也正是果壳建立的初衷不是么~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正是因为现在互联网上什么资源都有,善用资源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沉迷于网游和网上交友(我用的是沉迷,针对适度而言,不是说网游不好,我自己也玩过),诱惑多了所需要抵抗诱惑的决心也大了,这样的孩子也确实很了不起,值得赞扬~于是,上述言论同样用于励己。
心理学硕士
应试教育的积极参与者,从小到大学校都没有组织过什么素质教育。也没什么特长爱好,就是看各种闲书。在“考试成绩就是一切”的SB应试制度下,经常有老师或者同学家长会问,怎么样能快速提高考试成绩?答:题目做对了就能怎么就能做对?答:把该考的都学会了,然后就不停地做题(像所有应试者一样残害自己)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介绍一下么?答:不知道,我就是这样,一学就会了(MD这小孩装什么B呢)答:(我很认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我就是这样,一学就会了)一直觉得有个悖论:如果学习效果差是因为学习能力差所以学不会学习方法,那么学习能力差的人又怎么能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呢……看了这题目的很多评论,没有找到答案~关键点,仍然是“兴趣”“坚持”“时间”。大家都比较谦虚,没有人直接提到“天赋”。但本质上,“没有捷径可走”就是最终答案了。找到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就是了。如果速度没别人快,就走得久一些~“无他,唯手熟尔”而每个人的天赋方向可能确实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是擅长一些事,找到了就做下去就好了。“勤能补拙”这句话其实是片面正确的。距离=时间*速度。时间的积累只能增加距离,却无法彻底弥补速度上的差距。“学习效应”带来的效率的提升,其变化幅度有一定范围。就像基因大致决定了人的身高,后天的努力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整。智商也是一样,某一领域上的天赋也是一样。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达到莫扎特12岁就在音乐上达到的高度,想到这一点,其实有点让人绝望。而这种天赋上的差异,事实上很难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比别人多花些时间,更刻苦一些。但,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一句广告语,借用一下:学习,是一种信仰。与诸君共勉,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我也是1997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联合起来...------------分割--------------------好吧,我也说说我爱上生物的经历。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对所有和死亡有关的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许我这么说不对,应该说我是对生命的意义迷茫了。这也许和我长辈对我的教育也有关,我的爷爷奶奶都是沈阳医科大(现改名中国医科大)的高材生,南海舰队下属一个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妈妈是法学硕士,法官。我从小到大没有接受和信仰有关的教育。我问的所有问题他们都用科学的方式回答我,恰巧我也是个爱问问题爱争辩的人,从他们那学到了不少科学、法学、逻辑学方面的知识。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我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一个被车撞死的人,也许是我经常晚上独自在家面对黑暗的夜空。我突然开始对死亡很恐惧了,因为我知道死后没有感觉,没有声音,没有光,我不存在了。显然我并不愿意失去感觉,我开始问老师、家长,有没有办法长生,但是结果正如你们想到的,我没有问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奶奶跟我说通过基因工程或者一些其他手段的生物学方法可能可以成功。从此开始,生物就成为了我的主要爱好了。其实在此之前国际象棋才是我的主要爱好,在比赛中我甚至得到了广东省锦标赛第十二名,被广洲的什么棋院(我也忘了名字)邀请作为专业棋手,不过自从我爱上生物当什么专业棋手当然是不可能了。不过说起来,当时也就是小孩中的小孩,害怕是害怕但是不会害怕到多大的程度,加上我对什么都有兴趣,搞什么生物研究就更不可能了,当时我对生物兴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抓昆虫和........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说起来还是停留在爱好阶段。直到五年级,在连续当了五年科学课代表之后遇到了一个深圳市的生物竞赛,我们年级就选了3个人培训去了,结果我拿了银奖,六年级去的时候拿来金奖,所以有了全国比赛的资格。经过了一年的下午留校培训,在全国比赛上获得银奖后,我的生物算是更进一步了。但是这样只是几个小学比赛。充其量是个中考的生物水平。重点是知识积累带来了问题的增多,给了我对各科学习的兴趣,当我问的的问题多到一定程度复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不能全部回答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看各种乱七八糟的科学书,当然其实并不局限于生物,比如《环球科学》、《自然》、《万物简史》、《时间简史》等等,各学科科普性质的书,那时我的兴趣主要是人类方面的,无论是进化心理学还是进化生物学还是其他乱七八糟的细分学科我都非常感兴趣。然后一路学美国的生物教材一直到大学课程。等到初中,我又多了对哲学、法学和批判性思维之类和思考有关的兴趣。一本《法哲学原理》我啃了半个学期。同样是找了美国大学的批判性思维教材把上面的思考题做完。毫无疑问,养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对学习科学非常重要。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我的时间不够了。如果在小学,也许还能够挤出一点时间留给自己,但是在中学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我对学校的教育方法非常反对,结果就是老师讲他的,我看我的。从初一开始上课不听课,下课不写作业是主旋律,结果就是语文成绩大幅度下跌,其他学科似乎没啥变化,所以也就是语文老师谈谈话,生活还是没啥变化。所以...........我就自信膨胀变本加厉了,直到初二下学期数学成绩开始大幅度波动(第一次考试96第二次考试67)老师忍无可忍了.........与此同时我对教育的不满也是成指数增加的,最后到初三上学期终于暴发了。产生的结果就是我现在在这里发帖的原因了。我申请了美国的交换生,拿来最高的面试成绩和挺不错的笔试成绩现在就在家等着去波士顿了。
要哭了,感觉自己就是一无是处啊
笑点奇怪数学极差的程序猿(?)
欸..那个..99年的Geek妹纸也来冒个泡...妹纸...其实...妹纸...除了会宅、吃,以及计算机,还有神级跑题人物...其他的...妹纸我..什么都不会...我,我们学校(广东省重点中学)的初一党..但..但..在开学的(我们校的)信息技术协会招聘考试的Java应用编程中..荣誉升级为信息协会..副会长(特指新校区,因为我们学校有两个校区,新校区只有初一和高一两个级,就是专管初一级~)~就是这样...好吧,我们协会(还是特指新校区)有三、四百号人...然后..然后...最苦逼就在于...我有一个强大部下,然而,他总是让我掩面逃窜..他...具体就不描述了,我曾经跟 先生讲过...好吧...然后...其他的..我什么都不会...(除了抱着电脑吃,和抱着电脑睡....)其实,计算机这玩意其实很简单,(除了他不会跟你点头“Yes”摇头“No”...)然后..就基本是兴趣使然和后天努力了...好吧,我要先闪了...因为我的程序还没编好(BUG越改越多...)
环境工程博士生,计算机爱好者
我小时候玩尿泥,长大了读给排水算不算天才早慧啊?
机器人爱好者,VEX机器人世锦赛区域亚军
勉强还没到16岁的少年弱弱路过,去年拿过某机器人世锦赛亚军。1.虽然网络的发展能够使我们方便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但问题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要找什么(真要命)。在初期起步的时候选择一些能使人产生兴趣的书籍非常重要。(有些东西必须要感谢我爸,买了整套的科普书,包含全学科,也比较通俗易懂)比如说,《坐飞机去――现代民用运输航空》这玩意让我对飞机和机场航站楼产生很大兴趣。(这本书印数很少,现在只能在图书馆见到了)2.如果对特定领域产生兴趣,那么网络便开始起作用了。但网上的资料良莠不齐,需要理性的态度来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去谣言粉碎机吧~)没事干逛逛维基百科也很不错(纪录片也很不错+1)3.学好英语。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国内距离国际顶尖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像我折腾的某机器人,英文论坛上讨论的热火朝天,国内差不多相当于闭关锁国了,一些技术文档也都是全英文的。学好英语对于看最新的资料很有帮助。PS:不要学哑巴英语,不然你会死很惨的= =PS:我参加比赛的主持人居然是Kari Byron!
看到 组长真是压力山大我14岁的时候在干嘛T.T 思考未来 迷茫一片.........作为最老的一批90人士好像没一样是GEEK级的只是兴趣点比较多缝纫是四五岁就开始玩的 最近也准备买缝纫机了烘焙、甜品是近两年的事 不过由于食品健康的原因不太喜欢用黄油 用植物油做chiffon cake 比较多裱花也大概过得去 自学只能做些简单的 都是看网上教程 配方学的比较有成就感的是广式月饼 皮馅比2:8 第一次包还是很有压力的 近两年都在自己做月饼 也从此喜欢吃自己做的五仁馅 外面卖的五仁馅就是渣渣自己的专业是药学 所以也喜欢营养学、医学方面的东西 由于一向爱搜集资讯 所以在没学会文献检索之前这些资料的获取并不难 但是专业书还是要备几本的 三岁开始学电子琴 七岁开始钢琴 不过考到业余六级没再继续 时间不够用..........那段时间还同时在学国画 这两个完全一开始就是自己要求的 但是后来觉得忙不过来...因为之后要小升初了小时候也喜欢跟老爸学一些简单电路方面的东西 因为他就是干电子这行的也做过木工 油漆 不过都是小打小闹 外公以前是建筑工....烹饪的兴趣可能是从做厨师的妈妈那里得来的 觉得除了医药学方面的东西其他都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兴趣很重要的说~完全不是GEEK 原来这么就开始老了.............
我好想弱弱说句,寝室夜谈的时候,我有时会提到果壳里面的文章,于是,被寝室人说了。。说我恶趣味啊……都中箭了么~
钟爱科学的一个学生
本人的性别为女。我刚过完14岁生日。我是魔方控,3、4、5、7阶魔方都会玩哦我是数独控,前两天刚解出来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杀手数独,大半夜在寝室熄灯的情况下趴在床上解数独,好心酸……我是数学控,最爱几何题了……我是侦探控,Sherlock Holmes是我的挚爱……尽管我是一个衰神,《龙族》里的路明非和我大概就是同类人。经常被老班骂的狗血喷头,虽然她对其他男生也是如此,可她有没有注意到我是一个女的呀!对眼泪嫉恶如仇,所以已有N年眼睛没湿润过。好吧,我承认我是个Geek。就这样,咳咳……
我现在高二,96年。我小时候兴趣广得不得了,想精简都不行。所以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成就。我6岁学会上网,从那时候开始泡论坛。5岁学电子琴,学了不到半年就放弃了。去年又开始学,现在开始4级。(澳洲系统,比中国差不多难1级)8、9岁的时候抱着爸妈的《大学语文——古典文学作品选》、《心理学》、《教育学》看。在我家经常能找到各种奇怪的书(从《圣经的故事》到《自学成画家》)。我的一个假期就是在啃“大人的书”中度过的。10岁开始读原版《红楼梦》。开始写古体诗。可惜后来没继续。11岁移民澳大利亚。13岁英语达到母语者水平(有同学认为我是英语母语者,语文课成绩也不错)。14岁张罗着要出版诗集,结果数量严重不够。现在对物理极度头大(澳大利亚的小学、初中基本不学科学的,到高二开始猛加速)。数学不错(也是极度加速,但我有自信)。英语(语文)更头大,老师扣分扣得很厉害。理科的好处是老师不可能故意多扣分。反正答对了就有分。我发现以前“理科不好”的错觉都是自卑+偏见(女生学不好理科等)造成的。自信了,就有劲头,成绩也越来越好。
作为过客guoker,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善良内心正直,拥有好奇心的人。现已近而立的我,我认为跟别人不大一样的是初中十三至十六岁那会。在初一初二间几乎不漏页地读完了带插图的四五本厚厚的百科全书,那时候书籍很少,借书读饶有兴趣。后又遭遇爱因斯坦传、霍金、以及湖南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那时一个啥也不懂的小孩子,就在那里笔记记什么电子自旋、夸克有几味,什么衰变,现在想起来真的有点可笑。但毕竟那就是少年求知的一个过程。现在已经把那段岁月放下,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机会,大家只要inner peace就会足够强大。
留守东京的数据挖掘在读研究生
十四岁时学过的有C/C++/C#/Java/Javascript/Pascal/Prolog/ASM等作为一个农村人,高中到了城市读书,才开始真正接触这个世界。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小学二年级自学C和数据结构,看不懂\sum的符号,没网络,周围最高学历的就我爹娘乡下的高中毕业,图书馆只有读者和知音。后来看了循环的代码才自己推出来这个数学符号是什么意思。我觉得人在20岁之前其实都没必要放太多时间在课堂上,而应该努力去找一件值得你在20岁之后也能坚持一辈子,能让世界因为你而有点不同的事。20岁之前的学习应该多集中于一些受用一生的事情上,比如读名著,学数学和外语,音乐或艺术,学习辩证思维,等等。而像背周期表或者计算机语言,这种东西在知识积累到某个水平后高屋建瓴很容易举一反三的,没有必要在高中以前太多接触。真正的高IQ神童不多,趁年轻应该把好奇心用于刀刃上去,毕竟20岁之后大家智力就不会差太多,能让你一直向前的只有热情了。其实我比较建议小朋友们有青春应该早恋。
98年?14岁?强人太多了,初二我还在无忧无虑地看动画片呢
1,我是来膜拜楼上各位的…真心觉得自己老了,本人只是按正常的顺续一路走过来了而已,平凡到不行(回想一下……14岁的时候我似乎在各种学语言什么的……当时简直是个伪文青啊(╯﹏╰)……);2,我是不会告诉你们初中同学都以为我会学语言,在高一结束前我还是个半吊子文理杂交体,我的理科课外知识及科学思维方式大多来源于松鼠会果壳和维基,以及我现在是正儿八经的理科生的;3,其实个人还是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好的教育资源真的很重要,在这些条件下系统地学习一些学科,其最终境界绝对比自己看或者零零星星七拼八凑地道听途说要强很多倍。从这个角度上看,只要求知欲还在,就算高考以前是应试教育,看清考试考查的真实东西,然后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未尝是一种损失…也许只是心理安慰而已吧…4,最重要的还是求知欲,只要求知欲还在就什么问题都没有……当然必要的引导还是得有,至少一些基本的获取资源途径、思考方法之类的还是得具备;5,千万不要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目的……否则就没有然后了……
生物技术本科生
快20了还是无所建树的自卑的掩面走过
物理/动漫控 Sherlock大爱
看到这些大学生我一12初一生压力很大好吧,总之把自学的东西列一下力学相对论顺序控制(JIS)量子力学半导体微分方程傅里叶解析生物化学电子电路电气电路天文物理学后修改的,在此之前吐槽的各位见谅—。—
给水排水专业
鸭梨好大好大!我十四岁时在干嘛?小女生一个…虽然在重点班但是成绩也不突出…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考试考什么学什么…是觉得不会再扩充的(结果现在学习的这个渣渣样)…闲余时间就看看青春文学…也写过小说…后来出了个郭小四就气得全丢了…用省略号的这个坏习惯估计是那时候养下的…那时候牙套还没摘…依然矮胖黑猪扒一块…小学暗恋了很久的男士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品学兼优跳芭蕾舞的漂亮女生…唯一先进于人的就是在学校和家庭的双管齐下下接受了"系统的良好的性教育"…依然学着灵格风英语(以至于我现在都接受不了中式的英语教学)并喜欢上了25岁的英语老师…暧昧了一阵以后被"成年人于未成年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需求是不同的"理由拒绝了…再看看我现在…这都是命吖!!
表示很羨慕那些小时候能自由发展的同学. 我从小喜欢电脑, 结果父母以我整天玩游戏为由拒绝我学, 小县城也几乎没有学电脑的途径,只能看一点电脑杂志过瘾 直到我高二暑假才因为一个英语辅导班顺便教PS生第一次上到比较专业的电脑课程. 结果我现在还是上了电脑专业..
好吧。3岁还是4岁接触电脑一直到现在还是特别讨厌英语。恩细数一下都接触过什么东西吧电路、中医、古武术、缝绣织一类的、网站主、中级以上折纸(不是简单的欧美川崎玫瑰)帮爸爸揉核桃正准备上山挖麻梨疙瘩做手串。以上可以忽略。恩 是的我有一个想法大家帮着看看有没有人想过做一个网站版的所有公式、理论、图解集合。比如我要是想学习导游必须要有历史知识和一定的口才。就像在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当我们的科学越来深的时候会发现涉及到的学科越来越多,学完两种不同的东西后会发现新的科学,就像金字塔一样越来越多。为什么不把所有的都汇总到一块去呢?由浅到深 就像几何原理那样。很多的学科都有共同点,用科学做一个金字塔应该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事情吧
死宅研究员
司令我15…………97的嗯,小时候是各种拆,各种装来着的,尽管现在拆的更厉害了………………数学还不错(区区高一程度,不值一提…………)物理貌似就是麦克韦斯系列了对量子论挺着迷的,尽管最关注的还是时间机器系列(石头门后遗症)化学实验惨不忍睹 (咱开一个瓦斯神马的,抱歉,我住日本,那种加热的东西只知道前面一半翻译是瓦斯,耗费时间10分钟…………)理论倒是不错家里自己房间稍微小,11月份我就自己住了(工作台我来了)跑题了…………心理学上貌似是最有看头的,犯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梦的解析之类的,都看来着的正在学LISP编程生物主要是遗传学和神经学爱好貌似稍微广泛…………不过记忆速度很快,还吃得消单片机也在搞,目测明年年末可以发一个独创的DIY了今年年底开一个外骨骼项目(就几个人而已)有兴趣的联系我表示战斗力跟小鸭差不多吧,不过某些方面比小鸭给力一些,或许等下个月我有时间了,来个遗传学的,DNA自我变革的讲座?不过学习范围稍微广,有时候能找到一些独特的见解,现在正在写论文,快的话今年年底就能在日本的NEWTON上看到了,尽管失败率还是挺高的不过每次想到紧凑到没时间把妹纸的生活就黯然伤神了(其实在妹纸们眼里我就是一科学怪人…………),我属于被渴求知识的欲望推动着学习的生物(类似于强迫症,一旦学起来,一天不来个一小时,就难受啊,每天晚上不学习50个单词,就跟被占了沙发的谢耳朵一样…………)貌似这就是我的经历了感觉上没啥好说的啊………………其实我是神跑题来着的………………其实果然还是兴趣重要,不过开明的家长…………这个我没有………只能想办法了有机油的话是最好的,一起研究既提升同步率,还能提高知识
数学、物理控 典型Geek
我和 一样大,数学控物理控,有自学过微积分、相对论、拓扑……(当然只是很肤浅的)看的书基本上是比我年龄大的……当然,还不是很专业,想申请果壳达人还好像差那点……PS:曾经发过一个帖子
《小型电子监探装置制作DIY》坏人人手一本啊。。
额,我当初也是喜欢拆东西的,但是只会拆,不会重装的,呵呵~
已经很久很久木有好好看看果壳了!大约有3、4个月了吧,都是学校害的……(TM的应试教育!)我是97的,悲催的初三党,应试成绩还算好,目前主要专情于程序设计。当初初一的暑假,突然萌发出编程的念头,不知道怎么搞的就走向了Basic的不归路……初中和小学比时间还是少,就慢慢走向HTML、JS、ASP……寒假搞网站搞的很爽,时光苦短啊,开学后就彻底悲催了,中考完再说吧!总之,兴趣决定一切!PS:真是对帝都、魔都、妖都的童鞋羡慕嫉妒恨啊!各种条件都比我们这里好太多了!最后一句:应试教育害死人啊!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后生可畏……其实我小时候的经历跟 很像,整天倒腾各种模型车、船和改造、自制什么机械结构之类,不过这些事上初中之后就慢慢消停了,作为那个年代比较校准的好学生,考试为上时间有限……另一个原因是,随年龄增长对纯理论的东西兴趣越来越大,相比数学的精致,对自己手工的粗糙慢慢无法接受,就荒废了。有时觉得,兴趣太泛不一定是好事,什么都喜欢,什么都能玩一下,就是不精,到头来还是不成气候。
昨天 说自己小学认字后就自学了高数和大学物理,今天
说自己98妹子才14,我表示强烈的怀疑。强烈呼吁两位出来澄清或分享经验,因为这实在尼马太BT了。
管理学学士,美食爱好者
是。-----------感谢NASDAQ的Chrome插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自学没成材的坐等大牛。。
高分子材料本科生
突然想起我身边就有个16岁上大学的人..以前还觉得92年生没什么,现在真应了楼上的马甲啊...
歪楼!你们这些童鞋,让老师们情何以堪呐
所说的正业,是不是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而不是“学识水平”?是不是太早的接触专业知识,反而不利于某些眼界的扩张…?
中国有句古话,不是叫做小时了了……后半句对楼上诸位太不吉利了,大家都懂得
羞愤飘过……看了这贴自信心如股票一样狂跌啊!我14岁时?07年吧,正忙着初中毕业啊喂……平时上网也就正忙着看言情小说,捂脸……感觉以前的兴趣很散,小学时沉迷于艺体中,绘画钢琴小提琴跳舞唱歌都学了个半吊子初中时正逢“少女情怀都是诗……”的时候,所以每天都搜集啥唐诗宋词来抄抄背背。高中时好不容易表现出理科生的气质,PS:入门引导是《果壳中的宇宙》,便开始对这方面感兴趣花时间了,到高三时又对医学感兴趣了,每天都去看书啊或上网看啥急救方法,看人体解剖图…………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脑补了好久要是走在路上有人突然倒下,我该如何急救……囧到大学学医了,然后自己又开始对计算机感兴趣了………………自学中。o(╯□╰)o唉……都是个半吊子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一个天才……
伟大思想者
一路看下来,后生可畏呀!和我一样自叹不如的朋友都会疑惑:大家都是人类,差距咋这么大呢?我也想了一些原因:1、生理方面,有个让人聪明的基因、神经系统发育得特别的好之类的;2、l良好的教育资源,一是现在的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么多思维的素材啊,二是遇上开明的家长老师,这个靠RP滴。想想我小时候人也不笨,喜爱思考,强烈的探索欲望,但只有泥巴可玩…完全是成才无门啊…… :( 3、思维习惯或思维模式,即使是楼上的小天才也不一定说得清你的思维模式怎么异于常人,都是潜意识的东西了,不过你留心的话,总会发现点什么的……
后生可畏....这货94年的五年级毕业,考了上外准备学语言(从前好喜欢英语,大概是因为好简单吧)。开学后10天,梦想破灭....班里好多人中预就能读原版小说了,这货初三才读完第一本。班里一姑娘初一过高级口译(口试也过了!!!),初三托福116,高一结束去了范德堡大学(全美排名17)读计算机和经济双学位.....还有一学姐,初一过高口(两位就是魔都高口最小年龄记录保持者),初中过了日语、法语、德语中口,还精通西班牙语,现在被巴黎政法录取。于是乎,这货沉寂多年,发现自己还蛮喜欢医学,药学,化学之类的玩意....于是要开始努力了...重新开始学英语额..PS隔壁班有姑娘五月SAT1 2400!!!混蛋!!!
中韩日混血儿
作为混血人种,活了16年就只发现自己在语言方面有天赋。我的母语是英语,两岁开始学中文。韩语日语德语都是往后才学的。我会说很多中文方言,从来没人跟我讲方言,但是我只要听上两句就会说。我有很多次写英文作文,老师都看不懂我在写什么,他们觉得是我不懂语法。错的是他们,他们不懂什么是语言。
记性不好看过就忘的人也成不了天才,有人过目不忘,有人怎么也记不住,记忆力不好的人再怎么努力也追赶不上别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另外就是天赋啊。楼上的各位都太谦虚了,殊不知你们越谦虚,我就越自卑。
科学控;化学控;中学生;漫画控。
我也很喜欢化学物理!小时候最喜欢看那种科普书籍了。现在长大,无意在读者杂志上发现了科学松鼠会。再然后喜欢果壳,本人会的太少但很热爱理科。跟微笑的小鸭一样热爱科学Diy。也是刚刚初三,即将成为高一学生的同学。在网上看微笑的小鸭的作品很厉害啊!我觉得小鸭同学比我好多了。我喜欢我的物理老师还有化学老师,他们很幽默给了我学习科学的基情!我很以小鸭为榜样、
能人可真多,佩服…………鄙人生在小县城,小时候就自己摸索着学了一点电脑知识,对电脑有兴趣也只能看几本电脑杂志过过瘾,最近都16了想学编程却要上学没有时间,对物理有兴趣也仅限于在自习课上偷着看《物理世界奇遇记》、《时间简史》,整天是作业考试作业考试…………我身边也找不到一个像此帖中的各位天才那样的人。好羡慕帝都、魔都那些骚年,条件比我们强多了。
渴求知识中,MORE,MORE...!
一代更比一代浪啊…………想我当年也是6岁读完十万个为什么,比各位神童也差不了几个数量级。奈何地方太小,在学校空耗了12年没有对手的岁月,也就剩个《三星智力快车》年冠军和险胜第二名半分的高考状元了…………不过看到回复我就放心了,咱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嘛!
工科软妹子
看完这个帖子的第一页回答,已经崩溃,哭泣不已。本人作为高龄女青年,真心认为世界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的。不过果壳网作为新媒体,理所应当是很多年轻人热爱知识的讨论场所。自学,我没什么经验,当年学习英语下了些苦功夫。我觉得还是脚踏实地听说读写比较重要吧。学什么都是这样。真的给这些年轻有为的好孩子们鼓掌!!
法学专业的前非知名电竞解说
作为一个老家伙从99年也就是9岁开始上前几年彻底消失的 洪恩在线 大型论坛那时候是相当快乐的呀 感觉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关于科学、社会甚至是情感(泥垢)的新世界所以cd99这个ID也是这么来的(虽然后来被D娘黑成9妹什么的)啊 每次都还是对洪恩在线的消失感到很感伤呐PS: 当时有个大我3岁的 12岁的姐姐经常和我聊天呐 ID是KID1412 尽管15年过去了还是一直记得这个人&.&
我真是个渣渣……
www.91mh.cc/comic/12835/
PS隔壁班有姑娘五月SAT1 2400!!!混蛋!!!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事存档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