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玉兔之后,又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什么火箭

“嫦娥三号”明日凌晨携“玉兔”登月|嫦娥|月球|玉兔_科学探索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嫦娥三号”明日凌晨携“玉兔”登月
  11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台环抱嫦娥三号和长三乙火箭,目前已进入待命加注发射阶段。图/CFP
1959年,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在月球硬着陆坠毁。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
2003年,欧洲成功发射了“智能”1号探测器。
  发射时间为1时30分,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开始燃料加注;发射场已制定了6套发射方案
  今后十年,不光要实现“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取样返回,还要进一步实现载人登月,逐步实施月球基地建设。中国不能止步于月球,要去探测整个太阳系,中国人应该飞得更远,飞到几亿公里、几十亿公里、上百亿公里。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
  综合新华社电 经嫦娥三号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研究决定,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11月30日,承担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开始燃料加注。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测试结果正常,已完成全区综合演练,发射任务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发射窗口共6个
  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了解到,嫦娥三号卫星的发射窗口共6个,从12月2日至4日,每天两个。其中,第一窗口宽度为4分钟,第二窗口为1分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赵民说,目前,发射场已制定了6套发射方案。
  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
  探月肩负4任务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介绍,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圆满完成了“绕月”使命,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先导星”,为嫦娥三号的发射积累必要的基础和经验。具体来说,嫦娥三号的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验证月球软着陆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巡视器释放分离与转移,进行月面行走,验证月面巡视和遥操作技术;着陆器与名为“玉兔”号月球车的巡视器进行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验证航天器月夜生存技术;考核嫦娥三号探测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功能与性能,以及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系统执行任务的能力。
  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的科学载荷,还将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等。
  ■ 看点
  1 “三只眼”直播升空
  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三号发射时,安装在火箭上的3个摄像头,会直播火箭升空的全过程,大家可以通过火箭的眼睛体会奔月。
  据了解,由于嫦娥三号比二号重1000多公斤(1吨多),承担此次运载任务的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有4个助推器,一个助推器是75吨的推力,火箭点火升空时,一级火箭和绑在它身上的四个助推器一起发力,共同产生了600吨推力,这足以让火箭摆脱地球引力的控制。
  此外,火箭上还安装了三个摄像头,这在嫦娥任务中是第一次。三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二级火箭外壁、三级火箭发动机舱和三级火箭仪器舱。点火后,安装在二级火箭外壁的摄像头会拍摄下火箭升空爆发的强大火焰。约两分钟后,四个助推器被甩出去、一二级火箭分离,全被该摄像头尽收眼底。
  另外,仪器舱的摄像头可以观测整流罩分离和器件分离的动作;三级火箭发动机舱的摄像头可以观看发动机的工作情况,据了解,这个发动机也是我国目前在役火箭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新京报记者 邓琦
  2 6项“首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嫦娥”飞天在即,浩瀚太空将再次见证“中国创造”的力量。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工程二期任务副总设计师裴照宇说,嫦娥三号任务将在六个方面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中国是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过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6个阶段的减速,实现从月距面15公里高度安全下降至月球表面。
  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全世界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苏联开展了2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中国是第2个实施无人月球巡视探测的国家。
  首次实现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嫦娥三号巡视器遥操作,采用自主加地面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获取到的环境参数,在地面完成任务规划,而巡视器具备自主完成局部规划、避障和安全监测、应急保护的能力。
  首次研制我国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覆盖行星际的深空测控通信网。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我国完全掌握了大口径高效率天线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远距离、弱信号条件下发射、接收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快速测定轨和月面定位目标。
  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测。嫦娥三号搭载8台科学载荷,用以完成3项科学探测任务。
  首次研制建设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施,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
  “这6个首次,彰显了中国探月工程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又是一条跨越发展之路。”裴照宇说。 据新华社
  ■ 释疑
  发射时间 为何选在凌晨?
  落月时间选在月球白天上午,限定火箭发射时间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介绍,月球围绕着地球转,相当于人造地球卫星一样,但是转得比较慢。地球本身在自转,自转比较快,月球有自身转动的轨道平面,当这个平面扫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就是零窗口期,这样可以使嫦娥三号和月球在一个轨道平面上。
  在选择与月球交会的时候,有很多条件限制,比如日地月的运动关系、运载火箭的能力,探测器可携带的燃料总量、气象等等,都会影响到发射窗口的选择和飞行轨道的设计。
  他表示,嫦娥三号应该在月球的上午落月,月球上是白天的话,可以有更多工作时间,太阳能电池板也能接收能量,所以,等于是落月的地点和时刻已经限定了,以至于环月的飞行过程,火箭发射的时刻和弹道也就限定了。 新京报记者 邓琦
  运载火箭 为何选长三乙?
  嫦娥三号探测器重,运载能力要求高
  “火箭加注燃料,意味着发射真正进入倒计时。这将是长三乙火箭的第25次出征。”嫦娥三号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说。
  为什么选择长三乙火箭,它有何“过人之处”?
  “虽然火箭不是全新的,但为了质量把控,研制生产工作都是按照火箭首次飞行的标准进行的。”嫦娥三号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说。
  长三乙箭体直径3米多,高56.4米,相当于20多层楼,是三级捆绑式火箭,在长三甲基础上捆绑了4个助推器,运载能力远高于长三甲和长三丙。
  “嫦娥三号探测器比嫦娥二号重了1吨多。本次发射具有多窗口、窄窗口的特点。要把嫦娥三号直接精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可靠性要求更高。”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说。与嫦娥二号任务相比,嫦娥三号的入轨精度要求提高了三倍多。
  岑拯表示,虽然长三乙火箭已是“身经百战”,但为确保嫦娥三号“完美落月”,科研人员对火箭开展了6大专项技术攻关。包括高精度制导控制提高入轨精度;多窗口发射技术,实现多轨道窄窗口发射;新型支架为嫦娥三号量身打造“座椅”;遥测图像传输系统,直观反映发射情况;减轻自重;提高可靠性。 据新华社
  着陆地点 为何选在虹湾?
  地形平坦,能保证降落的安全性
  按计划,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虹湾区着陆。虹湾区地处月球的北半球、西半球,在月球正面的雨海区西北角,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
  焦维新教授介绍,着陆的地点,要安全、阳光要好,要相对平坦,别人尚未探测过,有科学价值,还要处于月球正面,即朝向地球的这一面,能直接测控通信。
  他表示,虹湾不是真正的海湾,因为外形看起来像海湾,所以因此得名。选择这里,主要因为比较平坦,能保证降落的安全性。月球赤道附近高原比较多,坑比较多,对于着陆不太安全。还要有阳光,这样嫦娥三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取能量来工作。
  焦维新说,最终也不一定会着陆在虹湾,他说,着陆器是智能的,大概飞到离月球表面比较近的时候,它会悬停,相机拍了照片反馈给它,如果下面有个大坑,需要挪个地方,它自己就会平移,一直挪到照相机告诉它地面平了,它才会降落。 新京报记者 邓琦
  世界各国探月工程
  1958年至今,世界上共有127次月球探测活动。
  苏联 绕月探测世界第一国
  探月初期,苏联领先于其他各国。日,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日,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并撞击月球,成为首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58年至1976年,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64个探测器。为实现登月计划,苏联设计N1巨型火箭,共试射了4次,都以失败收场。
  美国 将人类脚印留在月球
  1967年1月,美国“阿波罗1号”发射失败,3名宇航员遇难。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第一个脚印,这是人类探月最辉煌的成果。1994年1月和1998年1月,分别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和“月球勘探者”号轨道器探测月球,为日后建立月球基地探路。
  欧洲 要在月球建“诺亚方舟”
  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17国组成的欧空局开始探月研究。日,欧空局将“智能”1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完成多项探测任务。欧空局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弗英曾表示,欧洲希望在月球上建一个“诺亚方舟”,存储地球物种的基因,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
  日本 陆续发射“月亮女神”
  1990年1月,日本成功向月球轨道发射“飞天号”卫星。但这一小型探测卫星很快失灵,于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日,成功发射“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卫星。2009年6月,“月亮女神”在完成调查任务后撞向月球表面,完成使命。日本预计于2015年、2025年分别发射“月亮女神2号”、“月亮女神3号”。
  中国探月大事记
  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
  【嫦娥一号】
  1998年
  原国防科工委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开展先期科技攻关。
  2004年1月
  绕月探测工程立项;2月,绕月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进入月球轨道
  2007年11月
  来自嫦娥一号的一段语音和《歌唱祖国》歌曲从月球轨道传回,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传到世界各地。
  2008年11月
  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
  2009年3月
  “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受控撞月。
  【嫦娥二号】
  “绕月”任务圆满完成后,进入探月工程二期“落月”阶段,“落月”主任务由嫦娥三号承担。嫦娥二号由嫦娥一号“备份星”转为嫦娥三号“先导星”。
  2008年10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嫦娥二号任务。
  2010年10月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2011年4月
  嫦娥二号半年设计寿命期满,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圆满完成。
  2011年5月底
  补拍月球南北两极漏拍点和再次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
  2011年8月
  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
  2012年12月
  嫦娥二号受控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当前位置:> > >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运载火箭已转入发射现场(10)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运载火箭已转入发射现场(10)
发布:日 11:59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据央视报道,肩负“落月”重担的“嫦娥三号”任务计划今年12月上旬择机发射。目前,运载火箭和探测器已转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定名为“玉兔号”。
您已经浏览该图集的头了,上一篇:
590)this.width=590'
width='500'
alt='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运载火箭已转入发射现场' border='0' />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运载火箭已转入发射现场
图为2013年4月,在北京唐家岭的五院卫星总装试验大厅(简称AIT大厅)内,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试验人员们正在进行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热试验准备工作,通过本次试验来最终确认其能否忍受在奔月、落月过程中所要承受的严峻考验。(资料图)图片来源:中国航天报
共10页: 10末页
人气:8210
人气:2633
人气:1457
人气:1162
人气:1130
人气:1000
5月1日,昆明黑龙潭公园内举办了一场“热吻大赛”。比赛要求参赛情侣在一分钟之内用
24小时视频排行玉兔2A型火箭首次发射点火不成功原因分析
玉兔2A型火箭首次发射点火不成功原因分析
围观1661次
编辑日期: 字体:
玉兔2号火箭首次实效发射试验中,点火不成功,火箭没有离开发射架。
现象:点火后发动机立即发火,发出一声喘气声,并喷出少量火焰,持续约2秒,随后熄火。
点火方式:等离子弧点火。
燃料:高氯酸铵—环氧树脂(RAP),含增塑剂。发动机为高强度合金钢材料。
试验前对该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抽样进行了开放点火试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燃烧充分、均匀,产气量大,无烟。
对故障发动机进行了分析,X光片(图1)显示,只有最靠近喷管的药柱被点燃,烧掉一个圆锥状药层后熄火。
(图1,工作后的发动机,高感度X光片,2mA,100KV,5min)
燃料质量虽然有一些瑕疵(图2),但不论是图1显示的瑕疵,还是图2显示的瑕疵,都不足以引起点火不成功。
(图2,第二行为工作后的药柱,2mA,65KV,5s,实际上除靠近喷管处的一节之外,其余药柱均未点燃)
燃料表面镜检,应该说是基本均匀的(图3),虽然有一些数十微米级别的大粒AP晶体碎片(图4),但也不足以引起点火不成功。
(图3,100倍镜检)
(图4,400倍镜检)
可以看到,药柱有少量瑕疵,按照以往经验,瑕疵可能导致燃料爆轰或发动机内压超过耐压而爆炸,但这些瑕疵不会引起点火不成功。
有一节药柱有较大缺陷(图5),但是点火并呈现锥形的药柱并不是这一节。其它药柱未发现类似缺陷。
(图5,药柱端面)
为了彻底找到原因,进行了地面试车试验。当采用0.5克左右的强力点火药粉制成点火头进行爆燃式点火时,点火药粉所在的燃料段正常燃烧,推力达到设计值,马赫环出现(图6)。其余燃料段缓慢燃烧,冒出亮黄色火焰,无推力(图7)。
(图6,点火后约0.5秒)
(图7,点火后约8秒)
结论:综合各方面因素,排除药柱瑕疵、发动机瑕疵、点火装置故障导致点火不成功的可能。该次试验点火不成功,是因为点火方式与燃料形式不匹配导致的。
作者:echo,虎哥,SS,焓熵,咸鱼,猴子,拉风,神话,风云等
RAP燃料是一种性能非常出色的燃料,但是工艺难度非常高。在图2最下面一排左起第三个药柱上,内孔上部阴影区域表示捏合不均,而捏合与固化是矛盾的,固化与真空排气也有矛盾。因此还需在工艺流程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玉兔2号的航电部分在试验中工作正常。(撰文:刘虎)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作者:科创航天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您的位置:>>>>正文
嫦娥三号探月器发射升空
在北京时间凌晨01:30(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7:30)成功发射了搭载着嫦娥三号探月器和月球车玉兔的运载火箭。嫦娥三号探月任务一旦成功,中国将成为继前俄国和之后第三个掌握月面软着陆技术的国家。
承担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是中国目前纬度最低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了长征3乙型运载火箭现场发射的情况。
据悉,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塔架是曾执行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二号塔架,高97米,素有“亚洲第一塔”之称。与“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相比,“嫦娥三号”对火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此次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火箭是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该火箭总长56米多,捆绑了四枚助推器。
据介绍,一旦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由着陆器和探测器组成的嫦娥三号将在半个月后在月球实施软着陆,并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巡视探测。
自美国宇航员1972年登月以来,人类至今尚未再次踏足月球表面。
重量为120公斤的玉兔号据称可以达到每小时200米爬行速度,爬30度斜坡。
玉兔的使命将包括提取和检验月球表面的土壤标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最新消息:嫦娥五号11月1日成功返回,安全着陆。嫦娥五号QQ群:3317676
点击观看 以及
当前位置: &
& 中巴卫星发射失败 中国火箭发射罕见失利
中巴卫星发射失败 中国火箭发射罕见失利
11467人浏览
之前,本站报道过
,然而12月9日,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消息传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四乙运载火箭发射的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发“资源一号03星”卫星,发射失败!
据了解: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一名火箭研究专家告诉《环球时报》,当中国人总是看到“成功发射”,突然听到“发射失败”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从航天发射角度而言这是很正常的。
法新社9日晚间的报道称,一枚名为“资源一号03星”的中国巴西联合研制卫星,于北京时间9日上午11时26分发射升空,但由于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导致卫星最终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报道称,对于有着雄心勃勃太空计划的中国来说,出现这样的发射失误实属罕见。
中巴卫星发射失败
巴西主流媒体《环球报》9日发表长篇文章,并引述巴西政府声明指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过程顺利,但可能是运载火箭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问题,中巴双方专家都同卫星失去了联系,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据巴西科技部预估,卫星很可能已经坠落回地球。中巴双方有关专家正在分析故障原因。
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协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的负责人何塞·内维斯介绍,两国的地球资源卫星计划始于1988年,这是中巴双方发射的第四枚地球资源卫星。
美国宇航局网站“spaceflight”9日报道称,除发布此次发射任务失败消息外,中国方面并未透露更多信息。报道还特别提到,这是中国所执行的第200次轨道发射任务,此前中国已经187次成功完成任务。
据悉,中巴资源卫星是中国与巴西在2002年签署协议之后的一项合作项目。此次中国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重量达2100公斤,采用六面体结构,分为服务舱和有效载荷舱。有效载荷舱内携带有包括CCD、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宽视场成像仪在内的 4部相机。 除相机外,中国巴西资源一号03星还装载了数据收集系统和“太空环境监测器”。
一名中国火箭研究专家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导致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很多,有火箭本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天气等外部原因,比如高空风切变的影响。从火箭本身的原因来看,主要有动力系统方面的原因。此外,火箭的姿态控制系统或结构系统出现问题,也都可能造成火箭不能进入预定轨道。就这次发射的长征四号乙来说,该火箭是比较成熟的,以前曾发射过多次,成功率非常高,这表明火箭的设计应该没有问题,因此问题更有可能出在制造或管理过程中。
这名专家认为,这次发射失败当然会对客户使用卫星带来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不会太大。中国和巴西已经有过多次合作,近年来已经合作发射过多枚卫星。他说,航天毕竟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包括美国、欧洲国家以及俄罗斯等航天大国,火箭发射都曾出现过不少失败。目前世界航天大国不载人的火箭发射成功率一般在91%至94%之间,没有谁能保证100%成功。所以不能因为一次发射失败就否定一切。
其他失败记录
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失败记录
近年来,中国卫星发射很少有失利。从1970年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卫星140多次,仅有9次发射失败或发射异常。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败,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日,“长征三号乙”运载印尼的帕拉帕-D通信卫星发射失败,火箭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日,在西昌发射国际708通信卫星,火箭点火升空22秒后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0多人受伤,这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大的挫折,也是世界第五大航天事故。
日,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正常飞行约50秒时发生爆照,造成星箭俱毁。
日,长征二号捆绑火箭起飞后约48秒卫星爆炸。
日,长征三号火箭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
日,长征三号火箭第三级二次点火后发生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日,长征二号一根控制信号导线这段,火箭在起飞20秒后姿态失稳,火箭自毁。
欢迎加入QQ群:3317676,千人同聊、一起关注航天。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