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供销社历史文化展览馆乡愁博物馆地址

金秋时节,嵩县田湖镇的葡萄在阳光映射下宛如一串串“紫色玛瑙”,令人陶醉;驱车沿着新铺设的沥青道路行至旧县镇马店村,在整齐排列的“烟海”中,忙碌的村民们露出丰收的笑脸;远眺陆浑湖畔,飞鸟翔集,陆浑镇的百姓赏美景、收辣椒,俨然一幅淳朴自然的生态产业画卷......

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因地处嵩山起脉而得名,境内伏牛、外方、熊耳三山环抱,深山区占95%,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一县跨三域,伊河、白河、汝河分别注入黄河、淮河、长江。全县森林覆盖率71.12%,被称为“中原绿肺”,是全省生态功能县、全市生态涵养县。

近年来,嵩县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紧盯洛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发展定位,全面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富民、民生为本”四大战略,树牢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持续跃升,3009平方公里的嵩州大地实现了“天蓝水清地绿城美”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聚焦生态高质量发展,如何在嵩州大地实现乡村振兴?嵩县持续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夯实生态经济发展根基,“五星”连珠让旗更红、村更靓、人更美。

讲述产业兴旺故事,擦亮群众幸福生活底色

“嵩县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所产香菇个头饱满、汁水充盈,直播间的宝宝们,点点‘关注’,好物别错过哟!”9月10日,在盛装亮相的嵩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第四届“嵩县爱你 网红PK”暨“金秋有约 巧手好物”直播带货大赛拉开帷幕。15个优秀电商企业、40多位带货达人同场竞技,近300种嵩县农产品插上电商“云”翅膀,走出深山区,销往全国各地……

从嵩县首个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园揭牌运营,到第三届直播大赛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推动嵩县好物走进本地商超,再到嵩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落地见效,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嵩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及数字化转型等“十大战略”,创新实施电子商务、农业产业双“十百千万”工程,以省级中药材示范园为依托,打造10个农产品基地、100个乡村运营商和乡村工匠、1000个职业农民、1万个技术农民,以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为依托,打造10个电商品牌、100个带货网红、1000个网络主播、1万家电商店铺,促产业转型、助消费升级,点燃了电子商务“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直播+助农+电商”的产业创新之路。

“我们利用电商平台扩展全镇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让家乡特色‘唤醒’每个人记忆深处的‘家乡味道’。”返乡创业优秀代表孙晓园说。2021年,23岁的孙晓园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了洛阳润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产技术先进的辣椒酱、复合调味酱全自动生产线,开发的“龙潭沟”“禹皇湖”等地域品牌特色产品远销省内外,年产值达1500万元,让3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100余户椒农稳定增收。

“产业兴旺星”作为“五星”支部创建第一星,是乡村振兴根基。嵩县积极做好农村产业发展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林、药、烟、牧、菌、桑蚕”六大特色产业,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全县经济林种植面积6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万亩,烟叶种植面积两万亩,食用菌种植1.5亿袋,种养桑蚕两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槲叶、皂角种植加工销售基地,全省最大的桑蚕种养基地,形成白河食用菌、车村核桃、大章香椿、九皋红薯、饭坡桑蚕、何村柴胡、田湖丹参、大坪连翘、黄庄花椒、陆浑辣椒等多个高标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农村电商“蝶变”提供产业保障。该县电商助农实现农副产品由滞销到脱销,区域电商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皂刺交易量占全国75%市场份额,拥有全国皂角产业议价定价权,被授予“中国皂角之乡”和“中国道地药材强县”称号。

除了农业产业特色发展外,嵩县依托全省养牛大县培育县和闫庄豫西最大黄牛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创新打造“托牛所”养牛合作社模式,利用畜牧业产业运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在嵩县德亭镇段坪村,武松川托牛所一排排整齐的钢结构牛舍映入眼帘,十几头没出去“放风”的牛正在“新家”悠闲地进食,值班的“牛保姆”在一旁打扫着牛儿们的“新家”。

为解决养牛户用地紧、资金缺、技术差、卖牛难等“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嵩县依托荒山、荒沟、荒滩、荒丘多和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出“托牛所”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户“退村入所”托管代养,有效解决用地、用水和环境卫生问题,“村集体+托牛所+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肉牛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便民化方向发展,达到强村富民目标。

“牛舍用地、用水、牛的粪便清理都是散养户面临的难题,现在只需要放到托牛所就能解决自家牛的养殖问题,牛粪产生的气味和招来的蝇虫问题也能得到很好解决。”54岁的养牛大户王红庆介绍说,“俺养了28头牛,全部住进了托牛所。”

目前,嵩县各乡镇采取“村集体领建、农户联建、龙头企业投建”的办法,实行“分户使用集中管理、分户饲喂轮流值班、集中托管入股分红”运营模式,已建成托牛所64所,集中托管代养肉牛3000余头。

描绘生态宜居画卷,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成色

置身于嵩县陆浑镇陆浑故城,整齐排列的青石板道,古色古香的魏晋风建筑,映入眼帘的斑驳马车、古字石碑、质朴农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梦回千年。

陆浑镇陆浑村因陆浑戎东迁得名,是一个典型的古村落。传统古村落,村容村貌一般,发展之路充满挑战。

2018年,在外打拼的任灵宝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拉开了村子复古兴今的改造之路:将老旧房屋全部按照统一魏晋风格重新修缮,带给游客“古风古韵、景满全村”的游览体验;引导农户把房前屋后打造成了花园、菜园和游园,一园变多园,利用旧砖旧瓦、老坛老罐打造土色土香的“微田园”景观;种植绿化苗木,建成了庭院美、环境绿的生态宜居村庄;对古城墙遗址进行修缮保护,打造以陆浑戎文化为主的博物馆;引进供销合作社乡愁博物馆项目,以展览销售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老供销物件(粮票、布票、缝纫机等),勾起游客的浓浓乡愁;年画创作馆、墨画工作室、情侣车游览故城等文旅文创新项目的引入,进一步激发了村子的发展活力。

如今,陆浑村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旅业态,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村里三分之一的村民都有农家乐、精品民宿等经营项目。

嵩县是名副其实的山区大县。背靠大山,如何实现生态发展?近年来,嵩县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发展,聚焦“五星”支部“生态宜居星”建设,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固化模式,利用生态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主打沉浸式文旅。叫响“湖山圣域·嵩县爱你”旅游品牌,建设无目的自驾游公路,贯通环陆浑湖、环三山、环县域乡村旅游带,提质升级14个A级景区,建成1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4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打造2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提升7条景观道路;依托伏牛山丰富的森林资源,嵩县围绕白云山、白云小镇核心景区,打造白云山康养度假区;围绕龙王(木札岭)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融合龙王红色文化、餐饮资源及木札岭森林小镇优势配套设施,建设木札岭森林康养度假区;依托陆浑湖独特资源,串联两程故里、陆浑故城等景区,融入民宿等新业态,建设环陆浑湖康养度假区,擦亮“伏牛山水”大品牌,建成农家宾馆和特色民宿1151套,带动2.6万余人就业,解锁群众增收“嵩县密码”,山区群众依托旅游增加收入,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奏响文明幸福乐章,彰显群众幸福生活特色

“文明幸福星”是乡村振兴之“魂”,乡风文明是“文明幸福星”的奠基石。近年来,嵩县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弘扬孝老爱亲美德,以孝老节活动为载体,打造孝老文化品牌,推动乡村“德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道德滋养。

“嫁过来后,公公婆婆也是亲爹妈,我都要好好伺候。”德亭镇佛泉寺村村民刘松俭就是“好媳妇”的代表。

18年前,她的公婆患了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在外打工,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刘松俭一个人身上,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里所有的事情,日夜守在公婆床前喂饭喂药、洗脸梳头,把公婆照顾得妥妥当当,她以一个农家妇女特有的淳朴、善良诠释着“孝贤”美德。

像刘松俭这样的典型模范,嵩县还有很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孝老节活动在全县铺开,全县拥有陆浑镇万安村、何村乡瑶北坡村、饭坡镇曲里村等18个孝老文化示范村。同时,该县每年通过观摩学习的形式,组织全县村镇干部到示范点现场学习感受,推广孝老节好的经验、做法,全县上下逐渐形成了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从一个村的孝老品牌到数百个村的幸福花开,嵩县探索出了一条以新时代孝老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绘就出了一幅“农民富、村庄美、乡风好”的动人乡土画卷,成为高标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考虑真周到,被褥、碗筷啥都给俺准备了,在这里能洗热水澡、下象棋、看电视、做剪纸,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饭坡镇洛沟村养老服务站门口,坐着轮椅的阮清岗老人对这个“新家”赞不绝口。

阮清岗是饭坡镇田庄村人,2019年7月因交通事故左腿下肢截肢,父母双亡,膝下无子女,在家中无人照料,连吃饭都成问题,现在养老服务站就是她的“新家”。

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增加,有的老人“做一次饭吃三顿”,缺乏交流;有的老人突发疾病不能及时送医;有的老人记忆退化,经常走丢……

怎样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放心、过得舒心、过得安心?近年来,嵩县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大事,紧盯“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目标,形成“政府引领、村级主办、互助养老、多元运营”的村级养老新模式,让更多的农村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个性定制,满足老人日常需求。嵩县村级养老服务站入住老人重点为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监测户及65周岁以上的脱贫户留守老人和重度一、二级残疾人等刚需人群,每天都有定制菜单,保证老人的膳食结构合理,对有特殊需要的老人,实行点餐下单服务;每位老人都配备专属二维码,微信一扫便可知晓老人的一切信息和个性化需求,新形式、新服务让家属放心;专门成立村级老年协会,开办老年课堂,每月开展电影放映、戏迷义演、剪纸、竹制品制作等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增强老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入住老人全面体检、与老人和家属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与镇卫生院建立联合防疫管护等举措,让入住服务站的老人能够安心生活、颐养天年。

嵩县村级养老服务站还推出“五个一”服务模式,即一天三查看、一周一洗澡、一月一清洗被褥、一月一理发、一年配发两季衣服,让老人住得安心、住得放心。同时,服务站在院落周边开辟的时令蔬菜种植菜畦,让老人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体会到劳动、互助的快乐,形成互帮互助的友爱大家庭。

截至目前,嵩县16个乡镇已改建养老服务站100个,可容纳1194人,已入住683人,设置脱贫户、监测户公益岗位80个,从事公益岗位的人员年可增收7200元至2.4万元,释放300余户600余个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均实现增收3万余元,满足了农村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分散特困供养老人安享晚年的需求,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夕阳西下,“托牛所”的牛群们吃饱喝足悠然“回家”;夜幕降临,亮化后的陆浑村成了十里八乡“最靓的仔”;群星闪烁,车村镇民宿里,人们载歌载舞,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轻“嵩”生活;灯光照耀,38公里的环湖步道上人来人往,虫鸣鸟唱中百姓安居乐业,期待着明天的幸福生活……

(本版图片由嵩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宗宽 沈若宸 通讯员 罗孝民

10月1日,嵩县九皋镇石场村石头部落景区又添一处景观——乡愁博物馆开馆了。

走进全部是石灰岩垒砌成的石头房子——柴家大院,保安楼、大门楼、前屋、后堂、厢房等整修一新,院内石墙上挂着过去用过的农具和生活用具,一下子就让人走进了那过去的岁月,回忆起童年的记忆。

这个乡愁博物馆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扶贫援建的项目,该项目在原有的明清古建筑柴家大院基础上改建而成,以传统古村落为载体,以农耕文化为底色,突出乡愁记忆。主要展示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老物件,共分有7个不同主题的展厅,涵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娱乐文化以及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场景。

据介绍,石场村因采石场而得名,地处嵩县、伊川、汝阳三县交界处,石房子、石院墙、石窑洞、石桌子、石牛槽、石猪槽、石鸡窝等比比皆是,石鳄鱼、石乌龟的奇石惟妙惟肖。因为交通不便,缺水少地,守着金山要饭吃,是个贫困村。2012年,以大片的古老石头房子、石灰岩奇石和满山的四季变化颜色的草原为依托开发建设石头石头部落景区。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派驻第一书记进行扶贫帮扶,开通了道路、安装了路灯、打出了深水井、建设了采摘园,深得游客和写生、摄影人的喜爱,有“小西藏”和“嵩北草原”之称,成为嵩县乡村旅游的著名景区,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3A景区,该村实现了脱贫摘帽,目前正在申报的“中国地质文化村”。

在乡愁博物馆开馆的同时,该村的地质博物馆的配套设施也正在建设,期待石头部落成为一个寻找乡愁记忆和探究地质科学的好去处。

7月9日,洛阳市 “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观摩交流推进会在嵩县召开,洛阳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创建办)主任焦元鹏出席并主持会议,嵩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玉杰,7个县和偃师区、孟津区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副部长或文明办主任,以及参会县区各选派的2名“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示范村支部书记等共43人参加会议。

会议实地观摩了嵩县陆浑镇陆浑村、饭坡镇沙坡村的“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开展情况,传达贯彻了全省“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培训会议精神。会议听取了各县区活动推进情况,并就如何把握“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各关键环节进行了培训指导。

会议要求各区各县、各乡(镇、街道)认真学习借鉴先进镇、村经验,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部行政村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任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和100%农户参与认领的两个百分百覆盖。

文明实践 筑魂培基 “星级文明户”创建为乡村善治增内力

当下时节,徜徉在峰峦叠嶂、山河竞秀的嵩县山水之间,在众多沟沟岔岔、曲径通幽的村落里,家家户户门前“五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牌子显得格外醒目,好山水离不开嵩县人世世代代的护卫之功,“星级文明户”创建处处绽放着文明之光。

近年来,嵩县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深化提升“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工作,加强“四治”建设,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道德模范户评选”和“五美庭院创建”活动,着力建成覆盖县乡村的“三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健全“一约四会”制度,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打造一景(习语金句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景观小品)、一墙(村史文化墙)、一榜(乡村光荣榜)、一堂(道德讲堂或文化讲堂)、一队(文明实践志愿队)、一馆(村史馆或综合性功能馆)“六个一”模式,区域中心村达到市级文明村创建标准。

2021年嵩县贯彻省委、市委相关精神,持续推进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全县16个乡镇各选出3至5个村试点先行,通过“5+7+X”模式,根据省市下发的5个基础星和7个认领星为标准,各村可以依据村里实际情况自拟2-5个认星标准,通过群众认领、评议审定、公示挂牌、建档造册等将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落实到实处。

“村级自拟星应接地气,易被群众接受,同时能有效促进乡风文明的提升。”嵩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如陆浑村因发展南陆浑故城文旅建设而设置文旅发展星,从而进一步发展村域经济,推动业态经济发展;为在文旅发展中热心公益、无偿奉献的家庭设置爱心奉献星,从而提升乡风文明、改善村容村貌;通过两颗星的设定使文旅融合更进一步。各村自主设立的两个标准因地制宜、相辅相成,从而更好的推动乡村善治建设工作。

美了村貌 甜了民心 “星级文明户”认领为村民自治注活力

走在嵩县东南部龙潭沟沟域经济示范带的饭坡镇沙坡村,林果业及林菌、林畜、林药等林下种植养殖业欣欣向荣,核桃经济林和华山松、五角枫等风景林满目葱茏;林下土鸡,巴马小香猪坡地散养,修缮的历史文物古迹,植入的雕塑文化、石刻人文典故,小微景观、农耕文化迎着烟波浩渺的陆浑湖,让这个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自2021年1月以来,沙坡村先行开展“星级文明户”认领创建试点活动,一批传播农村正能量、展示农民新形象的“星级文明户”脱颖而出。“这块牌子虽然不大,但挂在大门上是荣耀,人家十星你五星,对照看看还有哪儿做得不够好,就有了上进心。”该村村民张欢欢介绍,以前村里穷,我们都在外务工,党的政策好,村支书领着我们干,把家乡建的这样美,引来这么多游客,现在在家门口卖点东西平均一天有近200块的收入,不用出门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好日子一天接着一天来。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保旗介绍,县文明办下发的“星级文明户”的星级类别评选标准包括爱国爱集体星、遵规守法星、勤劳致富星、孝老爱亲星、助人为乐星、环保卫生星、家庭和睦星、移风易俗星等十颗星,村制定了“5+N”的认领标准,有5颗基准星和9颗自主认领星让群准自主认领。群众认领之后通过评审小组对群众的认领进行评定,将群众的评星结果进行公示公告,同时建立一户一档管理档案,并制定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使管理机制常态化。

据了解,该村目前有十星级户85户,九星级户148户,八星级户156户,七星级户30户,做到了全村419户认领全覆盖。形成了户户领星,家家争十星的良好氛围。

业态兴旺 乡村更金 “星级文明户”示范为振兴发展添动力

陆浑镇陆浑村村民张现杰得知村里关于星级文明户认领活动的宣传后,就积极填写了星级文明户认领自评表和星级文明户认领承诺书。通过村组、村委等后续评定,张现杰家当选了该村“十星级文明户”。

“‘星级文明户’认领既是村民对家庭表现的一种自我审视,也是促进乡风文明提升的有力抓手,此项活动的开展实现了群众由‘要我当’变成‘我要当’的转变,家家户户都想得满十颗星,群众的参与性和荣誉感大大增强。”陆浑镇陆浑村党支部书记任灵宝深有感触的介绍,该村制订了“5+7+2”的认领标准,有5颗基准星、7颗标准星和2颗自拟星,让群众自主认领,并通过此项评选活动,实现村里人人有信仰、人人有文化、户户有产业。目前,该村190户群众,常年在163户,十星136户、九星20户、八星7户,参与户数占全村总户数参与率85%,常年在家参与率100%。

据陆浑镇党委负责人介绍,陆浑村近年来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弘扬家风、树牢家规、传承家训,持续开展孝老文化活动、评选道德模范人物,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政策、抓住大好机遇、强力有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名家任红霞现代彩墨画工作室泥人汪泥塑创作室、杨金婷烙画工作室,建设乡愁供销社博物馆、通过文旅带动、加强技能培训、增强文化学习、鼓励群众创业激情、让群众发展农家宾馆、特色餐饮、传统工艺品、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娱乐观光项目,使群众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嵩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以会带训、交流互评、示范观摩等形式,坚持“试点村先行、示范村打造、重点村引领、一般村推进”的模式,着力为每个村镇培养乡村文明建设明白人,工作中指导各乡镇分别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示范点位,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以此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风文明程度、体现乡村综合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嵩县县委宣传部 沈珍珍 董博洋供稿)

(责编:侯琳琳、徐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销社历史文化展览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