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去云南当2022年武警不再退伍好

忠诚,是一个民族最可贵的品质;军人的忠诚,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

建队83年来,武警云南总队机动第三支队机动一大队机动一中队以对党的无限忠诚,筑起了荣誉至上、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不管驻守在繁华都市还是边境一线,不论是规范营房还是野战帐篷,机动一中队始终瞄准“四铁”“三个过硬”要求不放松,坚持夯基固本不懈怠,在以战领建、动中抓建中争创一流、勇当标兵。

“支部挂帅、军政双胜”这面陈列在荣誉室的锦旗,生动诠释了机动一中队一路走来淬火成钢、创先争优的“建队法宝”。

多年来,机动一中队始终把建强支部作为推进部队建设发展、履行使命的重要基础,常态开展“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党歌唱起来、党史学起来、党员站起来”活动,叫响“党员是旗帜、任务是平台、成绩是荣誉”口号,党员干部在任务面前自觉站排头、当标杆。

机动一中队干部常说:“官勤兵不懒、官硬兵不软。”操课必须跟班跟训,考核必须干部带头,中队历任主官军事素质名列总队前茅。

多年来,机动一中队延续着主官、干部、党员、班长再到战士的顺序参加军事训练考核,而就餐排队的顺序却相反。

“一等功我受之有愧,这次战斗我能活着回来就是幸运,功劳应该属于那些牺牲和负伤的同志!”1979年,上级准备将一等功授予时任指导员甘国江,但他一再推辞,坚持要将功劳让给战斗中牺牲的战友。最终,在指挥作战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甘国江只评了二等功。

“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机动一大队大队长赵涛说,每次机动一中队组织军事考核和遂行急难险重任务,都按照干部靠前,骨干随后的顺序实施,用“看我的、跟我上”为战士做出了好榜样。但是在评功评奖时,中队官兵却会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干部骨干永远排在最后。

2019年,中队长王学海准备休假陪妻子待产时,却接到中队参加标兵中队选拔考核的通知。官兵们都劝他先回家,但他毅然留下,“我不但是小家的顶梁柱,更是中队的当家人,这次考核事关部队荣誉,更需要我留下。”他委托家人办妥妻子住院待产手续,自己一门心思备战考核。

一个月后,在机动一中队官兵的全力拼搏下,王学海带着“基层建设标兵中队”的好消息,踏上了返乡探亲的列车。

“睡得铺挨铺,干得心连心”,是中队官兵关系的生动写照。

早在1959年,机动一中队在执行任务途中翻越4200米的白马雪山途中,时任指导员杜灿合解开衣服,用胸膛温暖战士冻坏的双脚,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部队在这种生死战友情的激励下顺利翻越雪山,圆满完成任务。杜灿合被评为“全军优秀政工干部”,连队被军区授予“官兵团结、亲密无间”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机动一中队秉持爱兵传统,始终把战士的冷暖放在心上,大家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汇聚起干事创业的“一团火”。

2011年,时任一排长郭昊坤刚到中队任职,发现战士们白天训练认真刻苦,不知伤痛疲惫。但夜晚休息时,身体却疼痛难忍。

见此情形,郭昊坤自掏腰包购买了跌打损伤等常用药品。每天晚上就寝后,他便前往各班,分发药品,为战士涂抹药膏,放松按摩。看到战士们全部熟睡后,才安心躺下。此后,战士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郭医生”。

战士沈小平来自四川大凉山,家境贫寒,父母体弱多病。2015年,他的父亲突然去世,噩耗传来,小沈悲痛不已、情绪低落。

机动一中队党支部得知后,安排干部陪他回家料理后事,联系当地政府帮他的母亲治病,和他一起共渡难关。在大家的关心下,小沈的母亲病情逐步稳定,他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2019年1月,机动一中队奔赴滇西执行野外驻训任务。“帐外烤火炉,篷里蒸桑拿;大风呼啸过,寒夜彻难眠”是驻训点艰苦环境的写照,但官兵吃苦不言苦,受累不叫累,因为他们知道,干部骨干和他们苦在一起、乐在一起、战斗在一起。

“在机动一中队,他们对待任务有火一般的激情,对待战友有火一般的温暖。”武警云南总队副政委冯贵富介绍,一直以来,无论哪个官兵遇到困难,机动一中队官兵总会积极伸出援手。机动一中队在传承“一团火”的优良传统中,发展和巩固了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

驻守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一中队的官兵深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军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近年来,机动一中队党支部始终把“内严法度、外树形象”落实到一言一行、一兵一卒,坚持每日学一条法律常识、每月上一堂法纪教育课,把条令意识、群众纪律镌刻到思想深处,养成高度自觉。

“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把打牢并巩固勇于担当的能力作为提高素质的关键,多在平时历练,狠抓日常养成,注重点滴积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钢铁战士。”指导员戴东杰认为。

2019年1月,机动一中队参加冬季野营拉练途中借宿一所小学,官兵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主动为学校清扫道路、清理垃圾、修理桌椅,为小学生写下励志留言、留下牛奶干粮。

次日破晓,官兵们披着星辰踏上征途,当师生们进入校园看到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桌椅、爱心的军粮、真诚的留言,感动地说:“人民子弟兵真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来自湖南省张家界的张文鹏平时工作积极,喜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是一中队的活宝,也是“文艺小分队”的一员,曾代表支队参与总队文艺演出。

今年9月,张文鹏就要退役了。聊起剩下不到两个月的军营生活,他说,要珍惜宝贵的军营时光,带领队友编排好节目,做好“八一”汇报表演,站好最后一班岗。

“革命军人当坚持严实标准,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于细微处锤炼过硬作风。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承担责任,始终保持充足干劲、一流标准,始终有那么一股干事创业的朝气和锐气,做到保持本色不忘初心,昂扬斗志继续前进。”中队长王学海说。

忠诚,是党和国家对武警部队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忠诚,也是武警部队官兵必备的品格。

步履铿锵、一路前行。83年来,机动一中队一代又一代官兵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忠诚壮歌。党的十八大以来,机动一中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在以战领建、动中抓建中争创一流、勇当标兵,在忠实履行使命中展示出强军兴军的时代风采。

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机动一中队始终牢记习主席的殷切嘱托,勠力同心把中队建设成为能打仗、打胜仗的“钢刀中队”,书写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无上荣光。

凡注明“来源:“中新社”和“中新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加盖“中新社”或“中新网”水印且注明“中新社发 ****摄”、“中新社记者 ****摄”或“中新网记者 ****摄”的稿件、来源为“中国新闻网”或视频画面上标有“中新视频”、“中新社”、“中新网”、“CNSTV”的视频,版权均属中新社或中新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2年武警不再退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