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黎城杨岐山景区要门票吗?

黎侯古国 黎氏之根 黎民故里

黎城县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中段,晋冀豫三省交界,商周时为黎侯国,隋置黎城县。清漳河、浊漳河环抱全境、襟南带北。“黎民百姓”“洗耳恭听”“西伯戡黎”等成语典故和历史故事均产生于此,为中华黎氏根祖之地。新中国军事工业的摇篮,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黄崖洞兵工厂就在这里。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陈毅《过太行山书怀》

将军屋(左权将军办公室)

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

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弹药库)

漳南渠是1942年在八路军129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和边区政府领导下,军民共建的一条自流灌渠,是太行山第一条“人工天河”,至今还在滋养一方土地,惠泽一方百姓。

始建于1942年的“伯承桥”“小平桥”“秀峰桥”“省贤桥”

黄崖洞镇清泉村(杨岐山)

黄崖洞镇上河村(老婆山)

西井镇茶棚滩村(三孔桥)

黄崖洞镇清泉村(清漳河)

吴家庄保护中心阳和角村(龙洞泉)

黎侯镇赛里村(三联坝)

黄崖洞镇宽嶂村(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印钞厂旧址)

中国传统村落——停河铺乡霞庄村(八路军总部及抗大总校旧址)

中国传统村落——西井镇东骆驼村

洪井乡孔家峧村(八路军总部旧址)

黎侯布虎——国家级非遗 1998年生肖邮票

走进黎城,饱览太行风光,尽享太行神韵......

原标题:《山西长治 · 黎城风光》

(原标题:黎城 太行山最美的地方(组图))

民艺精粹让你感受黎侯古国情趣

骑行成为太行红山流动的风景。图为国内外骑行者穿行太行红山

  巍巍峨峨,苍苍茫茫,如一条凌空而起的巨龙,横空出世,千里腾越,从内蒙古大草原的南部飞奔而来,直到饮马黄河边……

  群峰壁立,重峦叠嶂,似一群扬鬃奋蹄的战马,呼啸而来,嘶鸣而至,在华北大平原的西侧,隆起一道黄赭色的天然屏障……

  这就是被誉为中国脊梁的太行山。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的太行山。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太行山就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历史长卷。这是一片创造神话的土地,历史悠长而邈远;这是一方传承文明的热土,文化博大而精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远古神话,神奇、雄浑、浪漫,以其非凡的大手笔,书写着太行山的历史,演绎着太行山的辉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太行山人所铭记,并演进为太行人民自强不息、战天斗地、战胜困难、改造自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太行精神。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太行山就是一幅雄奇壮美的山水画卷。千岩叠嶂、万岭起伏、雄浑壮美、蔚为大观,是太行山亘古不变的容颜;白云蓝天、奇峰竞秀、峡谷幽深、碧水潺潺,是太行山生生不息的画卷。春来柳绿花红,夏至百鸟鸣唱,秋叶万山红遍,冬雪素裹银装。太行山是屹立于天地间的旷世丰碑,漳河水是涌动在大地上的激情诗行。山环水浇,山青水秀,山魂水韵。处处有诗,时时如画。既是人们心中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又是艺术家眼中一道神奇的诗画长廊。

  这不是一个畅想,这不是一个奢望。当你走进黎城,驻足太行山巅,你会伸开双臂,你会纵情高唱,这是太行山最美的地方,这是你梦中的天堂。

  黎城县地处太行山核心地段,北部山区地形奇特,丹霞地貌,是八百里太行雄奇风光最为独特的一段,素有“太行画廊”之称。人民大会堂“山西厅”的核桃木刻“太行日出”的原景就采自黎城板山风光。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全县绿化率达到46%,有“上党小江南”的美誉,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富水区。

  当你穿行在黎城的山水之间,仿佛置身于美妙的诗画当中。总面积700平方公里的太行红山景区俨然是一座“太行千里画廊”。

  海拔1878.18米的广志山是太行山主峰之一。这里自然风光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景区内历史文化悠久,隋唐古建筑、北齐石刻、南唐泥塑古朴典雅、风格独特,特别是千年流传的“黎襄情缘”美丽传说,全国仅有,更为这里增添了不少历史与人文色彩;景区地形险要,山高林密,站在山巅可以俯瞰方圆数十里,漫步丛林栈道,则会感受到清新的空气。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我八路军的总部后方医院和被服厂所在地。由此,也增添了几分神圣和敬仰。

  主峰海拔1400米的四方山,其势雄奇,直插云天。漫山遍野被原始植被覆盖。春天郁郁葱葱将大山染绿,秋天漫山红叶将大山妆点,四季不同的景色使这里成为一座浓墨重彩的世界。在五彩斑斓的绿荫中,你会发现一座座古老的村落;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你会发现一处处绝壁的房屋。看着一个个老农伴着老牛、驮着犁铧出没,你会品味这里的乡愁,你会体味这里的纯朴。

  洗耳河是因为一个许由洗耳的古老传说而得名的。如今,这里泉水汨汨而出。站在泉边,侧望海拔1500米的主峰五指山,看着刀削斧斫的绝壁,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躺在绿叶铺就的大地上树林中的吊床上,仰望天空,听着涓涓细流从身边流过,蓝天白云带给你的一定会是心旷神怡。

  杨岐山海拔1565米,这里是五家七宗之一的杨歧宗派的发祥地。最早杨岐方会在黎城县杨岐山创派,并在江西创建道场,传教到东南亚沿海一带。源远的佛教文化,动人的典故传说,加上秀美的自然风光,构成了杨岐山独特的旅游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置身其中,你会感受到当年袅袅余烟中的仙境,你会感到山的静谧和佛的安祥。如果你端坐在这里,闭目静思,一定会抛掉世间的红尘,进入人生的另一个境界。

  在许多人的眼里,海上日出、泰山日出似乎是一抹蔚为壮观的景色,然而,当你站在太行山看日出,会找到另一种感受甚至震撼。早晨,站在主峰海拔2020米的板山上,看着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仿佛整个太行山都为之跳动。那喷薄而出的太阳,透过薄薄的云层冉冉升起,将层峦叠嶂的山山峻峻照射得一览无遗。那飘逸的云海像一条条彩带在山间飞舞,在雄伟的大山面前尽显着妩媚,而近乎被融化的大山,在太阳的照射下愈加显现出自己的坚毅和挺拔。在板山看日出,看到的是太行山的雄姿,看到的是太行山的云海,看到的是太行山不屈的风骨,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黄崖洞因绝壁上有一个洞而得名,但他出名却因抗日战争中一场著名的战役。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长期在这里战斗,被誉为中国军工事业的摇篮。在日军对我兵工厂进行扫荡的战斗中,我八路军顽强作战,以“一人守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廊道为扼守要塞,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作战史上前所未有之“纪录”。如今,当你置身黄崖洞,看到峭壁千丈的悬崖,雄伟奇特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变幻神奇的云雾,你一定会想象到战斗的残酷,想象到老一辈创业的艰辛。一个民族的记忆会清晰地透射在你的脑海,升华为一种民族自强的动力。

  当然,黎城的太行美景不是仅仅用语言可以描述的。当你驻足山间,看到巨石凌空,看到天门洞开,看到孤峰挺拔,看到红日喷薄,你会在记忆中迅速找到似曾相识的黄山、张家界、泰山,甚或富士山,你会腾升起一股“会当凌绝顶”的感觉,你甚至会激情高歌“我们在太行山上”,更会顿然挥动手臂疾呼“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太行天下脊,黄河出昆仑。”的确,在雄伟壮观的太行山面前,所有的山都显得矮小,所有的景都显得逊色。这是每一个从黎城太行红山景区归来者的共同感受。如果说过去太行山是一幅深藏不露的美景的话,今天她已洗尽铅华展示在人们面前。欣赏太行美景已不再是画家、摄影家和探险者的专利,更不是普通人的奢望。近几年来,黎城县通过整体规划开发,已贯通了景区上、中、下旅游观光线路和连接线500公里,形成以太行红山风景道为主体,凸显太行红石、红色摇篮、黎侯古国、杨岐文化、黎襄民俗、天然氧吧、远古院落、高山峡谷等为特色,联通十沟、珠联百村,将广志山、性空山、洗耳河、板山、黄崖洞、四方山、杨岐山等15个景区景点连为一体,集生态、民俗、红色、宗教、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特大型景区。

  在黎城的众多美景中,还有一处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景观——黎侯古城。这里被誉为“中华黎民故里,太行第一古城”。古城充分挖掘黎城历史文化,吸纳全国各地先进古建筑元素,以文化为灵魂,建成以三晋古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充分展示山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人文文化,同时又适合当代人居住、工作、经商和旅游,具有山西传统建筑风格(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仿古建筑群,全力打造为“三晋文化荟萃之地”“山西文化旅游第一城”。特有的民居、民俗风情、地方风味,展示了黎城5000多年的古国文明史和传统文化,是北方少有的特色古城,已成为天下黎姓的精神家园。

  黎城之于太行山最美的地方,还在于这里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古黎侯国所在地,“黎民百姓”“洗耳恭听”等成语典故和女娲补天、蚩尤争天、许由洗耳、燕王争雄、西伯戡黎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均产生于此。“黎侯布虎”和“上党落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黎城是抗战时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心,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有被誉为“新中国军事工业的摇篮”的黄崖洞兵工厂遗址,有被誉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源地的小寨冀南银行,更有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许多影视剧将这里作为拍摄基地,许多大学的画院则将这列为创作基地

  如今的黎城美景正在升华为当地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每年一届的“中国黎城太行红山国际自行车骑游文化活动周”已成为全国的知名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捷克、哥伦比亚、美国、南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全国各地3000余名骑游爱好者,更多的旅行者则加入到步行的队伍中进行生态体验。

  “太行深似海,波涛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太行山是以其雄浑壮美、气势磅礴而著称于世,而黎城的山水则以雄伟壮观的气魄和险峻奇美的景色,浓缩了太行山的精美景色,成为太行山最美的地方。

  让我们到黎城感受太行山最美的风光吧!

2021年以来,黎城县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县委“四新”发展战略部署,以建设文明富裕美丽幸福黎城为工作目标,全方位落实“三定三评三争”工作要求和“五化”工作法,为全县全方位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优质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教育西街延伸工程该工程全长750米。目前已完成路基主体工程污水管道铺设工程雨水管道完成200米、弱电200米、供热管道完成500米,力争年内完成水稳铺筑任务。

2.城东路道路改扩建工程。该工程全长4.396公里。目前七里店至一中路口1.6公里的路基已完成,125日前完成沥青路面铺装任务;一中至和河下街东关口960力争年内完成路基工程

3.教育东街北延及黎侯公园慢步道工程。该工程全长1.359公里。目前,已完成灰土垫层和预留管网铺设工作力争年内完成路基工程。

4.城北街扩宽改造工程。该工程全长742米。目前,已完成400米沥青油面铺装任务。

5.县道西五线西水洋至北马段工程。该工程全长5.8公里,目前已完成旧路路面挖除工程,两侧树木正在清理中,完成铺设涵洞120米,年内力争完成路基整修工作。

6.完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任务。今年除杨岐山10公里旅游路因涉及生态问题暂缓实施外,其余58公里建设任务(包括北泉寨至后家滩段18.25公里和县道西井至板山段工程20.69公里)全部完成并通车运行。

7.黎城县黄崖洞红色旅游公路工程。目前已完成麻池滩村至漆树村段10.44公里国道207线上赤峪段公路3.3公里建设任务及清泉村麻池滩村段7公里路缘石铺设任务;清漳河大桥佛崖底中桥等控制性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该项目力争20226月底前完成路面主体工程。

8.实施了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工程。目前已完成政府采购并确定经营主体进入资源整合阶段,12月底可试运行,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9.实施黎城汽车站充电桩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立项审批手续,将在11月底开始建设10120千瓦双充电桩,12月底完成。

10.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目前,完成赵程线、巨黄线等养护工程374.9万元;完成“一灯一带”安防工程及公路桥梁信息公示牌工程27.3万元;完成石段线、207国道至309国道连接线路面修缮等工程139.15万元。

(二)贯彻“三定三评三争”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工作、受市级以上表彰和获得荣誉情况以及对上争取的政策资金项目

20212月份,我县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运输物流网络平台试点县后,我局根据县委四新战略定位和年度工作重点计划落实落细三定三评三争五化工作法积极开展网络货运平台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网络货运平台建设对促进物流业降本增。715日,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日红带队深入我县督导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时,对该公司的快速审批、及时落地、业务拓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县进一步总结提升,扩大工作成效,为全市的推广提供黎城经验。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完成营业收入3.8087亿元。

1将快成物流公司的平台在运行软件匹配的情况下,尽早与我县的源头治超监控平台联网对接,实现平台信息共享,为全县的物流运输大产业发展和源头治超工作的拓展创新做贡献。

2)通过为承运车辆安装车载智能终端,实现车辆“三位一体”的实时监管,即对车辆轨迹的监管、对车辆停车是否超时的监管、对货物视频影像的监管,一方面可有效保障运输货物的在途运输安全,另一方面可有效杜绝交通运输执法监管漏洞,降低执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区域协同承接东部新枢纽推进情况

1.国道309线河北界至临汾界段升级改造工程,是全市规划构建四纵四横普通国省干线通道网建设之一,线路全长121.2公里,投资84.2亿元。建设主体拟定长治公路分局,项目线位走向方案已由省交通运输厅已评审通过,我县境内段全长约为28公里。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目前主要存在问题,一是项目能否按收费公路模式建设,二是项目建设土地规划指标未解决。

2.长治黎城至晋城陵川高速公路工程,是全市构建三纵二横二联的高速公路布局项目之一,线路总里程284.5公里,投资470.76亿元。其中,黎城至陵川夺火(晋豫界)高速公路长治段,线路全长90公里,投资约150亿元。建设主体拟定长治市交通运输局,项目线位走向方案已由省交通运输厅已评审通过,我县境内段全长约为16公里,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资金筹措方案及土地指标问题未落实。

3.聊邯长高速铁路建项目,该项目前期牵头单位为邯郸市政府,建设主体拟定聊城市政府、邯郸市政府和长治市政府,线路全长295.3公里,估算投资366亿元,我县境内段全长约为24.5公里,投资约35亿元。项目线位走向方案及预可研已报国家铁路主管部门待批复。

4.黎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山西黎霍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其中黎城境内线路全长9.41km、概算投资10.5亿元。主要包括路基8段,桥梁6座,隧道3座,互通立交1座(黎城西互通枢纽),于20206月动工,预计202412月底工程完工通车。目前完成投资7亿元。

1.由于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薄弱,县委、县政府在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也尽可能向交通公路建管方面予以资金倾斜,但面对巨大的建设资金压力,仅靠县财政根本无法承担。为此,请县领导及时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想方设法争取加大财政困难县公路建设项目上级补助资金比例,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

2.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间较长,需县政府成立专班协调办理有关前期审批事项。

三、2022年工作计划及项目谋划

(一)乡道麦仓至西仵线工程。该项目已纳入我县城市更新项目范畴,现已完成麦仓至塔坡段路面铺装工程1.5公里,塔坡至西仵段路基工程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0余万元。根据项目建设工期安排,项目预计202210月前完成建设任务。

(二)乡道港东至辛村线工程。该工程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为7.5米,建设规模5.438公里,算投资1992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路基工程,202210月前完成建设任务。

(三)危桥拆除重建工程。我县境内的石梁桥、长河桥危桥拆除重建工程项目已立项,施工图设计基本完成,近期开展施工图评审工作,力争年内开展桥梁拆除及下部基础施工作业,202211月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四)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该项目建设任务48.09公里,现已开展路基工程施工作业,预计年内可完成路面铺装工程25公里,剩余工程将于20227月前完工。

(五)农村公路水毁修复巩固工程。该工程包括古城至白岩寺线、茅岭底至三十亩线、西村至宽章线、程家山至赵店线和长畛背至黄草辿线五条公路组成,水毁修复工程路线全长6.66公里,概算总投资3004.97万元。同时,实施南山至洗耳河、坑西至岭上线、长黄线、黄崖洞至善坨等一般水毁养护项目共计投资337.7万元。

(六)县道西水洋至五阳线工程。该工程采用三、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6.55.4米,建设规模15.46公里,预估算投资为5090万元。目前,西水洋至北马段5.8公里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10月完工。

(七)启动2个项目的前期工作。一是广通路南延工程,该工程为广通路向南延伸至207国道与黎霍高速连接线相接,全长2.86公里,匡算投资1.2亿元,项目列入我县城市建设路网总体规划。二是西环路(北马至港东段)工程,项目起点位于上遥镇北马村(西仵工业园区),沿西部山脚台地布线,终点位于港东村与国道207线相交处,路线全长20公里,路基宽度7.5米,匡算投资2.3亿元。项目已列入省厅旅游公路规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黎城板山风景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