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新政策的发布,带给旅游业有哪些机会和发展模式?

资源网2020年5月22日消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20年5月22日和5月21日在召开。其中,系统共16人参会。(相关阅读:《聚焦2020全国两会:民航系统与会、委员名单》)

22日公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

那么,除了政府的民航优惠政策,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民航代表还将提出建议呢?

1.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迫切需要改进低空空域管理模式、释放更多空域资源

李健认为,通航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稳增长、扩内需、促就业、促进消费升级起到强大的催化作用。通用发展迫切需要改进低空空域管理模式、释放更多能满足空域用户需求的空域资源、切实提高飞行计划审批效率、降低通用建设项目审批层级,对自主研发制造通航飞机、降低通航企业经营税费压力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相关阅读:《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迫切需要改进低空空域管理模式、释放更多空域资源》)

图:李健 来源:每经网

2. 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加快发展 提升民航应急能力

对于未来我国的航空,刘绍勇建议向着更高价值、更快集散、更加智能的方式转变,从而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率的运输。具体建议包括:首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企业。其次,建设航空物流枢纽。再次,搭建综合性航空物流信息平台。最后,从研发、运行、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国产飞机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关阅读:《刘绍勇:加快发展航空物流

图:刘绍勇 图源:东航集团官网新闻图

3. 南航集团董事长王昌顺:经济市场若转好 民航恢复将提速

作为中国民航业的国家队,南航集团不仅在国内抗疫战场表现出色,也在积极作为助力多国抗疫。王昌顺称:“中国在疫情防控上的成效,为民航的恢复准备了条件,预计国内航空市场恢复要远早于及快于国际市场。同时,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正加快落地,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有效,随着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逆周期调控政策将为恢复中国民航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外,中央不断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支持,也为国内民航物流发展提供新机遇。只要经济和市场环境转好,中国民航将会快速恢复。”(相关阅读:《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扛起中国民航国家队担当》)

图:王昌顺 图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4. 川航董事长李海鹰:货邮量逆势增长40% 有信心度过航空业寒冬

李海鹰表示:当前,>>> 鲸鱼物流网

图源:川报观察 摄影:欧阳杰

5. 春秋董事长王煜:民航业还有黄金十年 建议实行入境签证便利化

 提升大旅游产业竞争力

擦亮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优化“两区三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游、汽车工业游、乡村民俗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康养游,打造文旅康养休闲胜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大旅游产业与文化高度融合,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和文化产业增加值较“十三五”实现“三个翻一番”,真正成为全市第二大战略支柱产业。

一、构筑全域旅游新格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立足“生态、人文”主题,强化资源整合、布局优化和产品开发,采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和集团化发展方式,形成结构合理、联系紧密的旅游产业体系。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武当山、丹江口水库等优质资源,形成“环城游憩带、汉江生态文化旅游带、竹房绿色度假养生带”三大联动带,整合全域优质资源,串起全域景点。围绕“武当秘境”山地度假游、“水润丹心”水上休闲游、“寻踪探秘”特色森林游、“时尚车都”汽车工业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主题精品线路,有机串联起特色景区景点。培育商务会展游、体育运动游、摄影写生游、温泉养生游、主题公园游、智慧科技游、低空飞行游、实景演艺游、红色教育游、自驾房车游等多元化创新旅游产品,构建美食、美宿、美行、美景、美娱、美购“六美”旅游产品矩阵。优化旅游场景设计,提升游客驻留体验、演出体验、艺术体验与观赏体验。完善旅游交通重要通道,构建外联内通、快进慢游、便捷转换的旅游交通体系。依托高速公路和国道打造“两横两纵”风景道体系和风景带景观,完善沿途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公路建设等级和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推进旅游强县名镇名村创建。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十堰段)建设。健全旅游服务枢纽、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集散服务点三级服务体系,重点打造武当山西站一级旅游集散枢纽。完善文旅业态标准体系,对旅行社、景点景区、酒店饭店等实施动态等级评定。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提升旅游景区专业化运营水平,通过引入国内外优秀运营开发商,探索以市场化合作的方式进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和智慧运营,实现“一部手机游十堰”。

二、深度开发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拓展武当山景区旅游空间,加快景区重要设施的升级改造和资源载体的有机更新,积极开发山下水域、城镇和村落等可利用旅游空间。健全道茶、道医、武学、艺术、香道、道家文化等文化体验系统,在山上山下统筹布局共享居住、研学体验、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文化创新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武当山景区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产业链。深度挖掘汉水旅游资源,加强丹江口水库与山地度假互补开发,联动丹江口大坝、湿地公园、沧浪海等景区打造国家5A景区,打造养生度假、风情游览、低空飞行、水上运动、极限运动等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沿汉江文化百里长廊,大力开发特色平台和特色街区,引入培育自驾营地、极限挑战等特色载体项目。打造丹江口水上旅游名城、中华爱城-七夕爱谷、堵河山水休闲、秦楚民俗乡村旅游等一批特色旅游集群。推进武当山中华传统文化园、欢乐世界、汉水九歌、堵河生态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南部三县生态资源协同开发,打包南部三县乡村区域建设国家乡村公园,探索生态红线区域打造国家公园,建设“魅力车城”旅游综合体和近郊路游公园。根据全域生态承载力适度发展以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积极开发山野运动、森林氧吧、生态茶吧、生态餐厅、生态住宿等场景。依托特色古镇、特色街区和重点景区,大力培育夜游经济产业,建设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大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拓宽文化价值的实现渠道,培育文化产业新亮点,打造旅游发展新引擎。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旅游”“农业+旅游”“汽车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积极参与央视“灵秀湖北”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十堰,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品牌。打造全域旅游品牌IP矩阵。充分利用特色知名节日、重大旅游活动、旅游IP打造和新兴传媒、智慧旅游等途径,扩大重点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争取承办世界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国际汽车博览会、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等国际化品牌赛事。充分利用文博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原创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转化生产、推广销售的扶持。重点支持以绿松石、米黄玉、鸡血石为主的工艺美术品开发,大力推进以绿松石为主体、融国内外各类珠宝玉石雕刻、加工、展示、销售于一体的玉石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国际绿松石之都”。打造特色文创系列品牌,设立特色文创产品示范店,依托知名电商平台打造“十堰文创”线上销售网络。

 “旅游+”发展工程

 “旅游+”发展工程

“旅游+文化”工程。深度挖掘武当文化、汉水文化、汽车文化等文化资源,开发以生活体验、旅游演艺、风情游览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旅游+创意”工程。以武当山、郧阳古城、郧西上津古镇和五龙河以及竹溪山泉溪舍、房县西关印象、竹溪桃花岛、竹山绿松石小镇等特色景点、平台为重点,推动影视、动漫、传媒、演艺、设计等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建设香格里拉绿松石交易中心,线上以淘宝珠宝直播基地等国内知名平台为主,线下打造毛料、加工、雕刻、镶嵌、成品展示为一体的集散交易中心,配套餐饮、旅游、住宿,以茅箭区为中心带动全市绿松石产业健康发展。

“旅游+康养”工程。面向中老年康养,以养心、养身为特色,大力发展道家康养、森林康养,吸引知名康养连锁和医疗机构入驻,大力发展智慧康养,推动主客共享、旅居一体式发展。

“旅游+农业”工程。推动农村种养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特色农庄、主题农园、农活体验基地、乡村旅馆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采摘经济、农家乐经济。

“旅游+智能”工程。积极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在线直播、远程游览等,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科技水平。

资料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升级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大众旅游消费时代,游艇产业也成为了新亮点。根据世界游艇行业的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当人均GDP超过7000 美元时,游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7990美元。与此同时,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国庆黄金周仅国内旅游市场将接待5.89亿人次,旅游收入4781.8亿元,伴随滨海旅游的不断升温,中小型游艇消费市场厚积薄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行业逐渐繁荣为游艇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都为推动我国游艇产业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消费升级给游艇行业带来的不仅有机遇,也有满满的挑战。

游艇消费回归理性 行业升级刻不容缓

游艇,就像高尔夫、直升机等富人游戏曾一度辉煌,现如今也一起面临着低迷的尴尬期。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船艇分会理事长杨新发说,现在75%以上的游艇企业订单严重不足,大部分游艇俱乐部门庭冷落,游艇展览会直落式下滑,游艇销售好像踩了刹车。游艇行业遇寒冬,一方面是国家反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端奢侈品行业的消费力度,另外,即便我国不缺富人,国内富人在游艇方面的开支和消费理念仍然远远落后于海外富人,鸿洲集团董事长王大富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相较于国外富人已经把游艇当做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国内游艇行业的消费者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当消费者跟风式消费散去,游艇消费市场趋势回归理性,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游艇行业在动荡中发出趋于健康发展的重要信号也是游艇行业面临的重大考验。

消费环境的变化,要求游艇行业重新认识和定义中国市场。现在的游艇产品仍存在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政策相对滞后,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售后维修不够方便、安全保障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形式有待提升、游艇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消费升级要求行业内服务升级,如何能为游艇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群体,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游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整个游艇行业亟待思考的。

政策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让游艇“游起来”

过重税负和繁琐的政策一直是制约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境外游艇自驾游“游不动”、进口游艇检验登记“不方便”、境外游艇进口“税负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数据表明,中国内地现有游艇4000余条,其中70%是长期闲置的。世界游艇盛典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金潮表示,游艇不是摆设,它属于海洋,需要自由,它需要“游起来”。

让游艇“游起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游艇等新兴旅游。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到继续支持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国产化,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

可喜的是,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首个对外开放游艇码头已经在中山市神湾镇吉宝盛世湾内落成。这会成为中山对澳门、香港,乃至国外游艇往来的重要开放平台,未来也有机会成为中山对澳门或对外政务交往、商务交流、旅游合作等全方位互动的重要窗口,无疑对我国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游艇“去奢化” 降低门槛更亲民

有群众根基的行业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行业,游艇行业要想能在当今市场有所发展,必须打破束之高阁的现状。定位过高,眼光朝上,脱离群众,一心只充当富人们的游戏,利润固然丰厚,但市场不免做小,遇到瓶颈期在所难免,只有面向大众扩大市场,合理定位消费群体,才有源源不断的潜力可挖。

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扩大国内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其中就提到要加大旅游等领域有效供给,探索试点游艇租赁业务。事实上,我国游艇消费的风向标已经有所转变,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游艇行业正在悄然转型。不少游艇生产企业将以前的高端配置简配、豪华功能减少,以此降低成本、降低售价,“去奢化”趋势明显。王大富为我们介绍到,现如今,几对新婚夫妇包游艇出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人均一两千的价格让游艇消费更接地气了。

游艇去“奢”化并不意味着游艇低端化,而是把好我国市场的脉,适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富裕群体的生意不放弃,大众群体生意不抛弃,根据我国市场特点改变产品以符合更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作为消费大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游艇行业若能适当淡化奢侈品色彩,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接轨,在消费层次上与大众接轨,自主创新,有序发展,借政策东风,扬帆远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户新疆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