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没能替代西安成为首都?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上共有几个城市做过国都?罗列出建都次数比较多的城市,大概有这么几个:咸阳、商丘、安阳、郑州、洛阳、许昌、开封、成都、杭州、临漳、北京、西安、南京。

哪座城市做过中国首都最多次?

中国有那么多城市做过首都,到底哪座城市做过最多次?帝都北京?故都南京?旧都洛阳?还是废都西安?总不可能是成都吧,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排除掉淄博、邯郸、大理、张掖这种偶尔为都或者为偏远夷国之都的城市,罗列出建都次数比较多的城市,大概有这么几个:咸阳、商丘、安阳、郑州、洛阳、许昌、开封、成都、杭州、临漳、北京、西安、南京。

呃,还是很多,那我们再排除掉成都、安阳这种做过四五次首都的城市,建都四五次在天朝真的不算太多,留下有可能进入建都次数Top3的城市,大概有以下这么五个: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把这五个王者之气爆棚的城市的建都史逐个梳理一下。

北京:曾为燕(战国)、金(中都)、元、明(1420—1644)、清、中华民国(1912—1928)、中国之都,共7次。

西安:曾为秦、西周、西汉、新、东汉(190—195)、西晋(313—316)、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西都)、唐(西都)之都,共13次。

洛阳:曾为西周(成、康、昭、穆四朝)、东周、东汉(25—190)、魏(三国)、西晋(265—313)、北魏、隋(东都)、唐(东都)、后梁(909—913)、后唐、后晋(936—937)之都,共11次。

开封:曾为魏(战国)、杞国(春秋,就是杞人忧天那个)、后梁、后晋(937—946)、后汉、后周、北宋、金(南京)之都,共8次,北宋时期,开封城是当时的都城,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南京:曾为吴(三国)、东晋、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南朝)、南唐、明(1368—1420)、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之都,共10次,南京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是一座饱受沧桑而又悲情的城市,南京是个科教文卫名城,大学数量和教育资源在全国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城。

很明了,建都次数Top3的城市是西安、洛阳和南京,而建都次数最多的城市是西安,意料之中,!够凶残!难怪西安遍地王陵,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频繁的朝代更迭为西安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气息,文化古都,当之无愧!

做过中国国都的城市?上共有几个城市做过国都??

只计算封建社会国家所在都城,如果算春秋和战国各诸侯小国,那么粗略一算有一百多个……

(洛阳/洛阳 许都/许昌)

曹魏、西晋、北魏沿用东汉故称汉魏洛阳城 

都成都。前赵都平阳(山西临汾),后迁都长安。后赵都襄国(河北邢台)。冉魏都邺(河南安阳)。前凉都姑臧(甘肃武威)。前燕都龙城(山东诸城)。前秦都长安。后燕都中山(河北定县),后迁都龙城。西燕都长子(山西长治)。南燕都广固(山东青州)。北燕都昌黎(河北秦皇岛)。后秦都长安。西秦都勇士城(甘肃榆中)。夏都统万(陕西靖边)。后凉都姑臧。西凉都敦煌。南凉都乐都(青海乐都),后迁都西平(河南驻马店)。北凉都姑臧。

南朝梁代建康城布局示意图

北朝:北魏(平城/大同 洛阳/洛阳)

东魏 北齐(邺/河南安阳)

西魏 北周(长安/西安)

吐蕃(山南匹播城/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西藏拉萨市)

五代除后唐在洛阳之外,其余都在汴梁(开封)

十国:吴越(杭州)闽(长乐/福州)南汉(大兴/广州)楚(长沙)吴(江都/扬州)南唐(江宁/南京)前后蜀(成都)北汉(太原)南平(荆州)

辽(上京/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清(盛京/沈阳 北京)

上有哪些城市是被用作过国都的?

中国历史上共有几个朝代定都西安?

上做过首都的城市有哪些啊?

中国八大古都都是哪里,各经历了多少?

历史上做过国都的城市大全

1.北京:(春秋战国燕,蓟)、(辽,析津府)、(金,中都)、(元,大都)、(明,京师)、(清,北京)

2.河南禹县:(夏,阳翟)、

3.河南淇县:(商,朝歌)、(春秋卫,沫)

4.河南商丘:(商,北亳)、(商,南亳)、(春秋宋,商丘)、(,应天府)

5.河南偃师:(商,西亳)

6.河南安阳:(商,殷)、(北朝东魏,邺)、(北朝北齐,邺)

7.河南洛阳:(西周,雒邑)、(东周,雒邑)、(,雒阳)、(魏,洛阳)、(,洛阳)、(北朝北魏,洛阳)、(隋,洛阳)、(唐,洛阳)、(五代唐,洛阳)、(,河南府)

8.河南淮阳:(春秋陈,陈)

9。河南上蔡:(春秋蔡,上蔡 )

10.河南新郑:(春秋郑,新郑)、(战国韩,新郑)

11.河南开封:(战国魏,大梁)、(五代梁,开封)、(五代晋,开封)、(五代汉,开封)、(五代周,开封)、(,开封)、(金,开封府)

12.陕西西安:(西周,丰镐)、(,长安)、(十六国前赵,长安)、(十六国前秦,长安)、(十六国后秦,长安)、(北朝西魏,长安)、(北朝北周,长安),(隋,大兴)、(唐,长安)

13.陕西凤翔:(春秋秦 ,雍)

14.陕西咸阳:(战国秦,咸阳)、(秦,咸阳)

15.陕西靖边:(十六国夏,统万城)

16.山东曲埠:(春秋鲁,曲埠)

17.山东临淄:(春秋战国齐,临淄)

18.山东定陶:(春秋曹,陶)

19.山东益都:(十六国南燕,广固)

20.山西翼城:(春秋晋,绛)

21.山西长子:(十六国西燕,长子)

22.山县: (夏,安邑)

23.山西大同:(北朝北魏,平城 )、(辽,大同府)、(金,大同府)

24。山西太原:(唐,太原)、(十国北汉,太原 )

25.河北邯郸:(战国赵,邯郸

26.河北邢台:(十六国后赵,襄国)

27.河北临漳:(十六国魏,邺)、(十六国前燕,邺)

28.河北定县:(十六国后燕,中山)

29.河北大名:(,大名府)

30.江苏苏州:(春秋吴,吴)

31.江苏南京:(吴,建业)、(,建康)、(南朝宋,建康)、(南朝齐,建康)、(南朝梁,建康)、(南朝陈,建康)、(十国南唐,金陵

32.江苏扬州:(十国吴,广陵)、(十国南唐,扬州)

33.浙江绍兴:(春秋越,会稽)

34.浙江杭州:(十国吴越,杭州) 、(,临安)

35.四川成都:(蜀,成都)、(十六国成汉,成都)、(十国前蜀,成都)、(十国后蜀,成都)

36.甘肃榆中:(十六国西秦,苑川)

37.甘肃武威:(十六国前凉,姑臧)、(十六国后凉,姑臧)

38.甘肃张掖:(十六国北凉,张掖)

39.甘肃酒泉:(十六国西凉,酒泉)

40.辽宁朝阳:(十六国北燕,龙城)

41.辽宁辽阳:(辽,辽阳府)、(金,辽阳府)、(清,盛京)

42。青海乐都:(十六国南凉,乐都)

43.内蒙古和林格尔:(十六国代,盛乐)、(北朝北魏,盛乐)

44.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临潢)

45.内蒙古宁城:(辽,大定府)、(金,大定府)

46.内蒙古正蓝旗: (元,开平)

47.湖南长沙:(十国楚,长沙)

48.福建福州:(十国闽,长乐)

49.广东广州:(十国南汉,兴王府)

50.黑龙江阿东城:(金,会宁府)

51.宁夏银川:(,兴庆府)

52.云南大理:(大理,大理)

53.湖北江陵:(春秋战国楚,郢)、(十国南平,江陵)

做过国都最多的城市TOP

河南洛阳,做过18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夏朝、、西周、东周、韩国、、玄汉、、曹魏、、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

陕西西安,做过14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西周、秦国、、、玄汉、、、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

江苏南京,做过10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孙吴、、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南唐、、、中华民国。

河南开封,做过9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夏朝、魏国、杞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金。

北京,做过7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燕国、前燕、金、、、、中华民国。

除过这5个城市,做过3个以上国都的城市有10个,分别为:

河南安阳,做过6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夏朝、、、卫国、南燕、翟魏。

四川成都,做过5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蜀汉、成(汉)、西蜀、前蜀、后蜀。

河北临漳,做过5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后赵、前燕、冉魏、东魏、北齐。

云南大理,做过4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南诏、大长和、大义宁、大理。

河南濮阳,做过4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颛顼、帝喾、夏朝、卫国。

甘肃武威,做过4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

陕西咸阳,做过3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西周、秦国、。

山西临汾,做过3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尧帝时、韩国、汉(前赵)。

辽宁朝阳,做过3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前燕、后燕、北燕。

河南郑州,做过3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黄帝时、夏朝、。

做过2个国都的城市共16个,分别是:

浙江杭州,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吴越、。

山县,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夏朝、魏国。

山西太原,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赵国、北汉。

山东曲阜,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鲁国。

江苏扬州,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杨吴、南唐。

湖北江陵,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楚国、南梁。

河南禹州,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夏朝、韩国。

河南许昌,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曹魏。

河南新郑,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郑国、韩国。

河南商丘,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宋国。

河南安阳,做过2个王朝的国都,分别是:、卫国。

中国历史上做过首都的地方(以时间排序)

1、夏都阳翟(今河南禹州)

2、后迁阳城(今河南登封)

中国古都的数目众说纷纭,有五个、六个、七个都有自己的版本。但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是不可否认的古都。他们的地位在其他城市无可匹敌。

据中国历史记载,秦、汉、隋、唐四朝除洛阳外,都以西安为国都。所以当时就有“东都洛阳,西都西安”的说法。因为西安在唐朝之前就已经是都城了。那么,为什么唐朝之后西安很难成为都城呢?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索西安背后的秘密。

几千年来,中国的气候一直在变化,就像今天的社会从整体上造成了全球变暖一样。在古代,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宋代以来,受季风气流等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土壤气候越来越干燥,水资源逐渐匮乏。特别是西安地处高纬度的末端,所以这里的生活环境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恶劣天气的影响并没有缓解该地区的缺水状况,

我们都知道对的时间和对的地方是最好的时间,那么哪个皇帝会选择错误的地方呢?西安市的这一情况在唐朝时得到了缓解,所以长安仍被选为唐朝的都城。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对长安的主要生活资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使土地没有足够的营养和作物不发达。

因此,人们不得不从国外进口食品,这是非常麻烦的。由于当时物资资源不那么雄厚,在粮食运输过程中,洛阳一直被介绍。为了更好地生存,都城迁都洛阳。

麦子怎么收不进来呢?这是西安难以成为首都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地理位置。从湖北到西安。如果你从水路往下看,西安是在水面的上游,而船在不断的力的作用下,不是从低到高。如果要强行操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十分危险。更不用说食物不能进来,甚至船夫可能会被杀死。当然,没有人尝试这样做。陆路呢?在古代,所有的劳动力都是由马车运送到工作地点,这样的距离,在路上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此外,万一遇到拦路强盗,也不会有好结果。因此,如果不得不走陆路,那就得花一大笔钱,财政部也就不会这么浪费了。哪个皇帝会选一个坏地方呢?然后所有其他国家开始向东方发展。因此开封为首都。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考虑的不仅仅是气候和地理。是的,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它的治理有多好?如果不是对外国侵略者的良好防御,国家的领土是被任意占领的,人民的生活不是和平的,那么如何医治这个国家呢?

虽然朱元璋有一段时间把都城设在南京,但很快就发现南京并没有很好的防御功能这一弱点,如何一直决定不把都城的位置,直到朱棣反抗,才选择了北京作为都城。相对而言,北京的经济实力要强于长安,防御能力也不弱。随着时间的推移,首都逐渐被后人所认识。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当朝皇帝的开明程度。所谓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和人不能少。

良好的气候温暖了周边环境,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大量的粮食,坚定抵御外来侵略者的侵略,当然,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

西安曾经是首都,地理位置最好。它被绵延数千里的秦岭所环绕,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建筑上的地位。但是,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的经济,而西安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欠缺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交通越来越方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繁荣。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地下水污染已经导致经济中心向南移动。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不能让长安发生的事情再次发生。

因为到了京杭大运河开通了以后,中原地区渐渐开始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所以说人们不再青睐于中原地区发展,而到了宋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的入侵中原,因此北方变得极其重要,这个时候北京的作用就愈发凸显了,北京地处中原以北和蒙古草原的交界处,如果你想要守住北方,控制草原,那么就必须要定都北京,包括清朝,元朝的统治者都是这么想的。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古都,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有很多地方,比如说洛阳,开封,长安,南京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特别是洛阳和长安,这两座古都是全国性的古都,而不是地方性的,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而洛阳也是一座很多朝代定都的地方,但是到了最后首都依然被北京给拿走了,很多人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两个城市抢不过北京呢。


首先论地理位置,北京确实不如长安和洛阳,北京当时处的地理位置是属于国土的最北方,距离核心地区比较远,北面就是长城了,而长城再往北就是游牧民族的地盘,但是像长安和洛阳还是属于中原一带的,特别是洛阳正处国家的中心地带,但是等到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这一切都改变了,首先京杭大运河开通了,那么洛阳就丧失了经济中心的地位,当时经济中心肯定是在运河沿岸,所以开封替代了洛阳,成为了北宋的首都。


而到了宋朝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入侵中原,而原本不起眼的北京,到了宋朝时期战略地位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辽国当时就把北京定作为都城,如果说长安和洛阳是中原的东西枢纽,那么北京则是中原地区和北方草原的南北枢纽,所以说到了宋朝以后,北京这个城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你想要同时控制中原并且监视北方草原的话,肯定要定都在北京,所以金朝和元朝都定都了北京,到了清朝时期,北京变得更加重要,不仅仅成为了蒙古和中原的交界处,还成为了连接东北的一个枢纽,所以地位变得越来越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啥首都建在北京而不在西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