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津,郑州 哪个城市最有潜力?

济南成功吞并莱芜,成为2019年行政区划变动的第一单。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往后会有越来越多城市加入“做大做强”的行列中。我们关注区域调整,因为它将深刻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地区产业布局,社会财富流动……那么,有哪些城市会先按捺不住,哪里有可能成为价值洼地,本文作者对此做出了畅想。毫无疑问,强市扩张的时代来临了。

2019年“第一单”行政区划调整,已经“花落山东”。济南成功吞并地级市莱芜,成为又一个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大城”。

我此前分析过“济南喜提莱芜”的背景:中央希望通过做大做强一批中心城市,由此带动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

这个发展思路将深刻影响未来20到3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未来人口、资金会加速流向中心城市,以及围绕中心城市、被轨道交通连接起来的“城市群”。

二三十年之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及其城市群,人口都可望达到5000万甚至更多,这就足以装下2亿以上的人口。

或许有人对这个数据怀疑,我可以告诉大家,从小学生人数来分析,目前“深圳+东莞”的实际生活人口,可能就已经逼近4000万。北京和上海的真实人口,或许都超过了3000万。

此外,会有12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郑州等),如果这些城市及其城市群人口平均达到2500到3000万,则能汇聚3.2亿左右的人口。

另外20个左右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城市圈,如果每个平均能汇聚1500万带2000万人口,则又可以装下超过3亿的亿人口。

这样,中国将有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30多个城市圈里,其核心则是30多个大型城市。在“大城市化+城市群化”的推动下,很多中小城市会逐步进入人口流失状态,不动产价值将不断降低,很多新区、郊区和三四流旅游区的房子,最终房价将跟建筑成本价趋同。

这就是中国城镇化的“2.0版时代”,看不懂这个趋势,你的财富将缩水甚至划水。

那么,未来还会有哪些大城市会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扩张呢?今天专文分析一下。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先给大家看一个统计:中国主要城市的面积排行。

中国内地主要城市陆地面积排行:

注:表格里的数据自各地统计局,小学生人数、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均截至2017年末

上面表格里列入了中国内地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苏州的面积、小学生人数和资金总量。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土地、人口、资金三大资源在各城市的分布情况。

在表格里,我用空行把37个大城市,分为三组。

第一组,重庆到石家庄,都是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城市。

这10个城市,可以称为中国“面积超大”的城市,其中重庆的面积相当于“海南省陆地面积”的2.3倍,哈尔滨则相当于“海南省陆地面积”的1.5倍。

浙江省的陆地面积只有10.55万平方公里,重庆相当于浙江的80%以上,哈尔滨则相当于浙江的一半以上。重庆的面积还相当于40多个深圳,哈尔滨则相当于26.5个深圳。由此可见,中国城市面积上的“不均衡”。

上图:面积巨大的哈尔滨,其中心城区居然偏居一隅,西面没有拓展空间,所以未来会不会扩张也很难讲。

一般来说,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就很难“扩张”了。即便“扩张”,也走“内涵式”的道路,就是把已经代管的市县变成自己的区。

但在这一组里,北京是一个例外。由于汇聚了太多的人口和资金,再加上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北京只能向东和向南发展。但东部和南部空间其实也不大了。

尤其是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之后,通州副中心成为北京城市重要一极,通州可用土地不多。这时候,河北廊坊的“飞地”——被北京天津隔在中间的“北三县”(大厂、三河、香河),就显得特别瞩目。民间一般猜测,北三县早晚是北京的“菜”。

事实上,北三县的城市规划已经交给了通州区,这就是一个重要信号。近日北京公布的一些跨省区的轨道线,其中“平谷线”(下图中右侧的那根分叉的长线)、“两大机场联络线”都会经过北三县,北三县跟北京的关系将进一步密切。

所以,北京未来拿下北三县,是有可能的。但是请注意,这仍然只是民间猜测,没有官方消息。

第二组,是1万平方公里到1.5万平方公里之间的城市,一共12个,包括青岛大连两个计划单列市。

面积超过1万,其实已经足够用了。这个规模的城市,“外延式扩张”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成都代管简阳仍然开创了一个先例。扩张前,成都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2万平方公里。

这一组城市里,成都、济南、合肥近年来都扩张过一次。目前最有可能扩张的是西安,未来可能会增加一些面积。至于济南,由于尚未拿下黄河北岸的齐河县,而齐河县又非常靠近济南中心城区,所以未来济南或许还会有一次扩张

至于长沙会不会扩张,尚有待观察。

第三组,都是面积低于1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其中有多个人口、经济大城市,所以这一组里“扩张”的可能性最大。

比如,已经铁定会把附近的几个市县(中牟、新郑、荥阳)变成区,但这仍然是“内涵式扩张”,因为它们本来就是郑州代管的。郑州跟济南类似,中心城区距离黄河也不算远,因此,向北扩张也是必须的。另外是向东面扩张。

总之,郑州已经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头衔,但却是面积比较小的“国家中心城市”,因此扩张也只是时间问题。

武汉的情况,跟郑州类似。以武汉的勃勃雄心,未来至少也要跨入1万平方公里俱乐部才行。

上海、广州、深圳三大一线城市,也都面积偏小,其中深圳问题最突出。去年,深圳拿下了“深汕合作区”468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是块“飞地”,但深圳扩容毕竟开始了。

展望未来,上海、广州和深圳都应该扩大一些

相比而言,广州和深圳扩容比较容易,都是省内问题。我的建议是:分拆惠州,龙门县之外的部分给深圳(下图中篮框部分);惠州的龙门县、韶关的新丰县、清远的佛冈县(下图中红框里的区域)划给广州。

这样,深圳的面积将达到1.13万平方公里,广州的面积将达接近1.3万平方公里。之所以不是把东莞并入深圳,佛山并入广州,是因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这个原则下,上海如果扩容就很难从苏州下手,而应该考虑嘉兴或者南通。嘉兴面积3900平方公里,南通8544平方公里,从文化、地理和扩张的“适度性”来看,嘉兴似乎更合适。

今年最有可能变动行政区划的,除了郑州,就是海南了。下面这份文件,是2018年5月13日海南省下发的:

从其中的“第16点”可以看出,海南准备“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东、西、南、北、中五大行政区域进行整合,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总体空间格局。

这就是坊间传说的:海南将整合为6个地级市说法的来源。所谓6个,多出来的那个是“三沙市”。海南本岛上,是东西南北中各一个,可以想见海口和三亚一定是保留的,而且是扩张的。

从表格里的数据可以看出,厦门和南京也存在扩张的必要性。厦门面积只有1699平方公里,是中国最迷你的副省级城市。目前福建省把“厦漳泉”划为同一个都市圈,厦门是核心。泉州是福建GDP第一大城市,超过了福州,陆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漳州面积1.26万平方公里,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其实漳州可以整体并入厦门。

至于南京,也存在扩容的必要。由于南京偏居江苏省西南角,所以扩容的最好办法是把镇江整体并入(见上图)。镇江的面积接近4000平方公里,这样南京总面积也将可以达到1万平方公里以上。

中国的体制决定了,行政区划具有更丰富的意义、更深刻的意义,也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更大带动作用,这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

因此,强市扩张是最好的“扶贫模式”。

中国未来最有潜力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有江,有海,长江,钱塘江和浦江三角排开,面朝大海,南北适中,绝对的中国最优城

市,加上政策扶植和中国发展趋势等预测。

中国的首都和法国的巴黎似乎定位更相似一些,建筑追求经典,总部经济明显,文化,

未来都无可厚非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绝对名都。

北京少了上镜的大气,但城市本身却相当恢弘大气。

得益于先天的环境优势,

和世界最公认的优良港口,

限,香港暂时排到这里,这里只是潜力,短期内还没有城市能超越香港。

以及北京的优势互补,成为中

国第一城似乎都有可能。天津和北京的位置和区位,像美国的纽约和华盛顿。

,有江有海,但是江似乎伸张性有限,随着国家华南政策的导向

以及广州目前各基础设置的定位,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南京都拥有中国很多城市无法复制的城市,

大港,沿海深向内陆第一个接点,南京潜力指数将非常值得去验证。

一个只听名字就让人神往的城市,

现在还不具备特大都市的气魄,

好的区位和港口,以及企业的长远爆发力,有望改写中国经济版图城市。

杭州和宁波潜力基本相同,

杭州有先天的文化和配套优势,

宁波有号称中华第一优良的

港口,海洋经济是当今经济和未来经济的制高点,所以宁波和杭州有望合作崛起。

武汉和郑州无可厚非成为中国中部的双子星,

让武汉成为了半条长江的城市。武汉拥有着水域的大,

却是陆地的小,拥有本身经济

却周边经济的小和郑州比两者潜力可以基本一样。

郑州的优势是位置乃是中国正中心,

拥有人为无法改写的交通优势,历史优势,南北东西,在这里才真正成为交点。短暂

年的现代建成史,速度可以与任何一个城市比拟。

中国东北的标塔,老工业基地和新港口都市互相合作,相信能给东北带来未来的亮点。

2020年经济前50强城市

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考大学的目的就是找工作,就业。

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城市选择太重要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2020年GDP 50强城市榜单》

对于美术生而言,以下公办本科招生院校都是可以报考的,均设置美术类本科专业。

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电机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农学院

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航海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城市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拟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旅游学院、成都工业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只招浙江考生)、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动画专业设在杭州校区)

湖北美术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江汉大学、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武汉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隶属于河北省)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农学院

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仅面向浙江招生)

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学院、长沙师范学院、湖南女子学院

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河南财政经融学院、郑州工程设计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仅招广东省考生)

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师范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管理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艺术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大学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商学院

无公办本科院校招美术生

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海洋大学

温州大学、温州理工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吉林警察学院、吉林工商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校区)、沈阳音乐学院、东北大学、辽宁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

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美术类在厦门校区)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

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南昌师范学院、豫章师范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财经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美术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漳州校区)

这里中国美术高考网给大家

推荐一个美术生报考神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和南京哪个城市发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