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日本动画名(描述如下)?

他们可爱又天真,随着动画片的流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1928年11月18日,著名卡通人物之一的米老鼠在之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中担任主角,首次与观众见面,也拉开了动画明星的光辉历程。

1.米老鼠是华特·迪士尼和乌布·伊沃克斯在1928年创作的动画形象,是迪士尼公司的代表形象。1928年11月18日,随着米老鼠的之一部短片《汽船威利》在殖民地剧院上映,米老鼠的生日就定在了这一天。米老鼠的之一部长篇剧情动画《三友资源网之剑客》于2004年以录像带首映的形式在美国上映。这部电影的VCD由中国唱片公司在中国大陆发行,DVD由韦伯发行。从1928年到1946年,米老鼠由华特·迪士尼本人配音,1946年由吉姆·麦克唐纳代替,1983年由韦恩·艾尔温配音。他是麦当劳先生的早期助手。作为迪士尼的代表,米老鼠天生就是领导者。他更好的朋友是唐老鸭,他有一个忠实的狗朋友布鲁托。米老鼠和他的女朋友米妮之间的爱情总是完美的!米奇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

名称:米老鼠(大陆);米老鼠(台湾省);米老鼠(香港)

经典服装:红色衬衫,短裤,黄色鞋子。

口头禅:“不”、“哦,小家伙”、“那一定很时尚”、“ *** ,右转……”、“注意”。

首次出现:1928年11月18日在汽船威利号上。

性格:冒险、乐观、上进、独立、谦逊、热情、领导、可靠、聪明机智、善于分析问题、有修养、乐于助人、完美。

/唐老鸭是迪斯尼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有一颗温暖的心,总是

他一肚子好意,但其实他总是很没耐心,发脾气(当然他的运气没那么好)。他脾气火爆,喜欢和别人争论,喜欢夸大事实,经常抱怨生活中的小事和不如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人生的方方面面屡屡受挫。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不是一个懦夫,因为他一直在努力奋斗。唐老鸭和米奇是好朋友。他的女朋友是黛西·杜克。唐老鸭有三个小侄子,惠尔/惠伊,杜尔/杜威和卢尔/路易。

1.小熊维尼是一个动画角色,最早出现在1966年的《小熊维尼和蜂蜜树》中。他的性格天真、单纯、诚实、乐观、乐于助人。

要快乐,要体贴,要贪婪,要好奇。

名称:小熊维尼/小熊维尼

其他名字:泡泡熊,维尼熊,

爱德华·维尼、桑德斯先生

处女作:1966年的小熊维尼和蜂蜜树*

性格:天真、单纯、诚实、乐观、乐于助人、体贴、贪婪、好奇。

最喜欢的食物:蜂蜜...多一点蜂蜜

兴趣:和小猪和克里斯托弗·罗宾一起去冒险,早上做体操,找蜜蜂,哼歌。

早上之一句话:“今天早餐吃什么?」

1959年,在纽约玩具展上,一个华丽的偶像诞生了。她是芭比娃娃。她几十年来风靡全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芭比充满想象力。芭比娃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玩具。这个美丽的洋娃娃被赋予了梦想的想法,她带着人们扮演各种角色。她能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实现人对梦想的追求。无论是为了家人,朋友,还是衣服,她总能随着女生和世界的变化而变化。一些有趣的事情促进你的芭比娃娃的感情…

巴塞洛缪“巴特”乔乔·辛普森是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的一个虚构人物,由南茜·卡特莱特配音。10岁的巴特·辛普森是荷马和玛吉更大的孩子,也是丽莎和玛吉的哥哥。巴特最突出的性格是调皮、叛逆、不尊重权威和言辞犀利。

2.《辛普森一家》前两季,巴特是动画的中心人物;后来故事的重心逐渐转向荷马,但巴特依然是这部动画中的主角之一;同时,他被认为是美国电视动画史上更具标志性的角色之一。

加菲猫,一个世界著名的卡通人物,自从1978年6月19日问世以来,已经被命名了四个。

该漫画已出现在世界各地的2600份报纸上,关于它的 *** 漫画已售出1300万册,在世界各地拥有2.6亿热情的读者。大概是因为它看破红尘,说出了惊人的独特魅力和人性化的自由享乐主义。这只傲慢的猫,这只完全自由的猫,爱说风凉话,爱午睡,爱喝咖啡,爱大嚼千层面,爱踩死蜘蛛,爱追邮递员,成了世界上更受欢迎的猫。

哆啦a梦(日本名字:ドラぇもん),又名机器猫,是日本著名漫画故事《哆啦a梦》中的主角。动力操作研究机构(dynamic operators research apparatus的缩写)

Dream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猫机器人,它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大雄解决各种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妙而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所以可以作为一个常青的形象,陪伴几代孩子的成长。哆啦a梦最初是由两位漫画家创作并出版的。他们是藤本浩司和安倍昭惠。他们从1952年就开始一起工作,并共用同一个笔名:“不二子·F·富士夫”。

凯蒂猫(日语:ハローキティ·哈基蒂)是日本三丽鸥公司创作的一部动画片。

其中一张照片。Hello Kitty的相关产品通常以一只亮粉色白色卡通小猫的形象出现,头上带着蝴蝶结。Hello Kitty商标于1976年注册,现已广为人知。

虽然Hello Kitty最初是为女性市场设计的,但它的产品现在包括玩具、钱包、电视、衣服、 *** 器、计算机硬件,甚至性辅助设备。它很受欢迎,尤其是在亚洲。于是一个面向青少年的Hello Kitty动画形象诞生了。之一款带有Hello Kitty形象的产品是一款小巧精致的乙烯基硬币钱包,价值24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9元,新台币75元)。现在它生产22,000多种产品,占Sanrios年利润100万英镑的一半。

发布了前五部,值友们的回忆都被勾了起来,也暴露了一大堆人的年纪,这波回忆杀让很多朋友留言要求接下去的剧情导向,要是没看过,没深爱过,其中的梗便不知出处。就像去年,窦靖童一人出现在机场,穿着一件胸口带“悟”字的橘蓝黑的T恤,明明是《七龙珠》里悟空的道服,却被小编写成是“随王菲信佛?窦靖童穿T恤“悟”字当胸充满禅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能小编真没看过,也可能是小编不爱漫画,要不然这部95年就连载完到现在也没退热的作品,不可能连标志道服都没不知道。

接下去的五部,按我的原意是写80-90年代一些动漫创作背后的故事,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漫画。排名不分先后。

《七龙珠》这个名字是引进到国内以后改的,原名叫《龙珠》,小时候刚开始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他跟热血联系在一起,反倒悟空跟酷林(原版叫小林)这对CP在《龙珠》前期给我的感觉像是《乌龙院》里的郝邵文跟释小龙,真真一对活宝,加上可爱卖萌的形象,想不圈粉都难。当然这里也有龟仙人很大的功劳。而那时候每周一集的进度,实在难熬,要知道它被内的时候就已经有508集了,看完到要到猴年马月啊。且电视台不知道播到什么时候就不播了。。。。。。。。

而从天下第一武道会开始后,战斗就越发激烈,风格已经完全脱离了之前的萌娃CP,随之悟空也长大成人,这阶段的人物形象是众多龙珠迷们临摹最多的一个,学生时代的我自己也画过很多孙悟空的画,只不过我水平感人,一张都没留下来。虽然后来热血很多,但以鸟山明的风格,在激烈扣人心弦的战斗过程中也不乏给你来一点轻松愉快甚至有点点俏皮的画面,比如合体。

《龙珠》,是家鸟山明在《周刊少年JUMP》杂志上,从1984年第51号到1995年25号连载的少年漫画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的《西游记》,但要以明版《西游记》的要素来发展故事,就没了创意,所以在当时还是个编辑负责人的鸟岛和彦建(现在人家是集英社董事长)议下改变风格,最后只保留主人主的名字和角色设计,还有初期的几个桥段和物品。

《龙珠》在讲述了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七颗珠子全部集齐后,便可以实现任何一个愿望的秘宝-龙珠,和以主人公孙悟空为中心所展开的关于冒险,努力,热血,友情于一体的长篇漫画。1995年,《周刊少年JUMP》的发行量达到了653万部而创下记录,连载结束后该杂志的发行量便急速减少。该作品包括完全版在内的累计发行数量在日本国内超过1亿6000万部(2016年),完全版累计发行数量为2000万部,全世界累计超过2亿4000万部(2016年),是全世界被改编为游戏次数最多的漫画,从而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关于《龙珠》创作还得跟鸟山大师的成名之作联系起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拉蕾》(国内也叫《IQ博士》)。1984年,鸟山明希望完结他已经连载四年的漫画《阿拉蕾》,这一要求马上遭到《周刊少年JUMP》的拒绝。在日本,漫画完不完结并不是作者一个人说了算,在商业动漫的产业链十分发达的日本,高人气的作品不能由作者决定完结时间,低人气的作品被立马腰斩,已是业界普遍的做法,而当时《阿拉蕾》连续几年都是杂志的头号王牌作品,所以,这好像更像是卖身。但我们的鸟山大师当时不畏强权,因为灵感用光一定要完结,但是JUMP有要求的,就是要马上要画一部人气跟《阿拉蕾》一样的漫画来顶。哇靠,这谁能保证啊,但我们的鸟山大师答应了,还不假思索的,2个月后就出来初稿,这部作品就是《龙珠》,而且人气超过《阿拉蕾》。

这个“战5渣”还成了火极一时的网络语

所以在《龙珠》里面,我们也能看到在企鹅村的阿拉蕾,但是她已经改名换姓叫小雨了(在国内普通话版的《阿拉蕾》里本来就叫小雨,粤语版叫小云),这一客串使鸟山明展现出一种调皮,一种不羁。使原本连上班都经常迟到的拖延症晚期患者,在另一高度一览众山小,成为日本长篇漫画第一人。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
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十万马力,奇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穿过广阔田地,啦啦拉潜入深深海洋,

来吧,阿童木,爱和平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会唱这首歌的现在起码是而立之年了吧,光看歌词也能浮现画面。

这是一部不得不说的漫画,就算他背后没什么故事,也值得一说。《铁臂阿童木》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动画,虽然我不记得我看的第一部动画是什么,但我是记得我看《铁臂阿童木》的时候还是黑白的,不是因为《铁臂阿童木》是黑白片,而是那时候家里的还没更新到彩色电视机。那还没有几个频道的年代,就算是黑白电视机,那也是可以傲娇的,放现在我会发一个月的朋友圈。所以,可能不认识《龙珠》的可能有,不认识阿童木的应该少之又少。

这位脚踩喷气式引擎、会多国语言、能辨善恶、手拥机关枪、眼为探照灯、拥有十万马力的强大功率,像超人一样有正义感的机器人,哪里有难哪有他(怎么有济公的即视感??),一次次排除险情。在我们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总是喜欢问一些: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那么阿童木不用说一定是像有27层过滤的乐百士矿泉水一样纯洁的好人,在每集他都能化险为夷,作为小朋友的我们也是看得心情舒畅。

《阿童木》是由手冢治虫创作的,虫制作株式会社(手冢治虫自己开的公司)出品,富士电视台发行的动画片,该片播放时间为1963年至1966年。该片是日本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片,由手冢治虫系列漫画改编,1961年开始制作,1963年—1966年播出。后又两度重制。

手冢治虫就不用多说了,出自这位日本漫画之父之手的佳作数不胜数,但你可以不知道,创作阿童木的灵感竟来自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又是孙悟空,看来中空名著对日本有着深厚的影响啊),细想阿童木拥有的功能,跟孙悟空还真是挺像的。1943年,手冢治虫在日本看到了《铁扇公主》,这部由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的开拓者,骄傲)完成的电影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15岁的手冢治虫被深深地震撼了,动画里聪明机智又身怀绝技的孙悟空让他印象深刻,后来他曾多次表示,正是当年的《铁扇公主》让他开始立志将动画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所以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的启蒙老师可是《铁扇公主》的作者,万氏兄弟里的万籁鸣老师,后来终于在1981年见到了自己崇拜的老师万籁鸣老师时还像个小粉丝一样激动不已,要知道那时候的手冢治虫已经53岁了。1989年,一代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离世。生前手冢治虫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作品《我的孙悟空》,并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是我的孙悟空”,2003年,在阿童木诞生50周年之际,手冢动漫公司推出了手冢治虫的最后一部作品《我的孙悟空》。2004年11月,在万籁鸣先生忌日前夕,这部动画片改名为《孙悟空》“回到”中国播出。这一段中日动漫交流史上的佳话和感人情谊,将被所有动漫工作者和动漫迷们铭记。

这部比较特别,因为没有漫画版,而是一部动画原创,属于集体创作的作品。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有没有漫画版也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只要在电视上看得过瘾就成了。《天空战记》在画风的设计上却有着浓郁的《圣斗士》风格,特别是那件圣衣(应该叫铠甲)可以缩小成一个陫陀(好像是这么叫的,时间久了记不清了),人可以站在上面飞,要变身的时候只要拿个法器,一喊“一模拉萨”,瞬间完成。你还记得吗?

《天空战记》是日本“Tatsunoko Production”(龙之子工作室,这个也是个比较牛X的公司)公司制作的一套电视动画,于1989年4月6日至1990年1月25日期间毎周四在东京电视台播放,全38话。另有OVA作品“创世前的暗斗”(创世への暗闘)六集。香港亚洲电视亦曾经播放过本作品的TV版共36集,而该作品也是黄玉娟之首部东京台配音动画。《天空战记》是一部取材于古印度神话的日本动画作品,描述了“创造神梵天"和“破坏神湿婆"之间惊心动魄的斗争。

虽然说是取材于古印度神话,但更多的是参照佛教来创作的,如里面的八部众,就是以佛教里的天龙八部的别称,所以里面的8位基本连名称也没改,就是修罗王,夜叉王,天王,龙王,迦楼罗王,闼婆王,比姿王,那罗王。而天龙八部里则是天,龙,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阿修罗,摩呼罗迦。

而其只有38话的长度要想与其它同时期的《圣斗士》、《七龙珠》等相比,真的算是微型小说了,原因是《天空战记》当年由于预算缩水原因,所以很多既定的情节和人物设定都没能与大家见面,其中最大的删减点就是“12罗帝”只露面了6个人。当然,除了情节紧凑的打斗场面,还有友情这个任何动漫体系里都不可缺少的主线,最好的朋友被湿华迷惑心智却只想杀死自己,还有像《圣斗士》里要保护的女神雅典娜一样的保护慧明大师,还有一个与修罗王一平青梅竹马的调合之神的继承人吉祥天,你是否还记得呢?

这可能是我最早接触的日式搞笑漫画了,那无厘头风格简单比周星星同学还要夸张,以至于主角卡内奇暴走的时候都会说一句“我要吃火锅”(感情卡内奇从小是在四川长大的),以及在抢牛肉火锅时六亲不认的样子。全篇我已经不记得他在说什么了,至今满脑子的记忆是片中从没正经过,主角永远在Q版和肌肉版中切来切去,以及一帮如西多、洛基、成大龙等着实不靠谱的朋友,还有一个有点像龟仙人的爷爷,还有那看到脸就想笑的警察,这些无巧不成书的一众人聚在一起,便有了我们熟知的《森林好小子》。

由佐藤正创作的《森林好小子》(在日本叫《燃える!お兄さん》)于1987年~1991年在集英社周刊《周刊少年Jump》连载,单行本19卷,文库本12卷。以野生男孩卡内奇(KENITI)与其他人非常理的日常生活为主的搞笑漫画,包括学园里的事件,中期的宇宙人入侵变成了格斗漫画,最后又取消了格斗要素,变成短篇小品的形式。

这部动漫虽然大多以无厘头夸张的搞笑风格占据版面,但有些镜头却常常都是血腥打斗,在学校搞破坏,还时不时的冲撞警车,还有金属球棒的殴打、大量出血、违法行为和杀意、身体切断,,,,,,这要是放到现在都是分分种被下架的事,但那会儿没有一个孩子会觉得这事会真实发生,也没有一个会去刻意模仿,要不然怎么说那一代人真是意志坚强的如小强般的存在呢?

这是还要说作者创作这部动漫的机缘巧合,佐藤正原来是漫画家新泽基荣的助手,协助他绘制热门漫画《高校奇面组》,这部漫画在当时可是当红炸子鸡,但是好死不死的在1987年的时候新泽基荣旧疾复发,将还在风头上的《高校奇面组》匆匆结束连载,加家养病去了,这时佐藤正也只能回家待业了。但在1986年时,佐藤正曾在《少年Jump》上发布过短篇《燃烧!大哥哥》,自立门户的他决定将短篇变成连载漫画,这就是漫画版的《森林好小子》。受到之前《高校奇面组》和新泽基荣的影响,《森林好小子》也将焦点集中在喜剧、校园等题材之上。

“真実はたった一つ”这句柯南的名言近年来被多少人玩坏过,不管段子也好,综艺也罢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是这部动漫进入到我国的时间却并不算早,但这又何妨呢,丝毫不影响他在动漫迷心中的地位,以前看柯南的时候,那个注意力是相当的集中,誓要在剧情揭晓前破案,欲与柯南试比高。现在看了近1000集的TV版,21部剧场版的我,也是非常了解杀人和破案的手法的,所以,你懂的,嘿嘿嘿嘿嘿。。。。。

一定有人会问,这么多的案例是不是都是真实案例来的呢?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算这个案发地范围扩展至全球也是不现实的,只要一犯罪都是高智商犯罪,这也太恐怖了吧,应该都是作者想出来的,因为作者青山刚昌非常崇拜福尔摩斯,受福尔摩斯的影响,对理化方面的学科有特别的喜好,所以不难发现,TV版里用毒杀人的场景非常多,但多是氰化物中毒(很少有别的毒物了,哪怕砒霜也很少啊),所以青山老师多在医学、化学领域下手。但是有时候你仔细点会发现开头或结尾的演员表的时候,会发现那上面也写着获取原案范例的人员工作表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也有真实案例混入其中呢?

《名侦探柯南》(日语:名探偵コナン/めいたんてい こなん Meitantei Konan;日本官方英语:Detective Conan),是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的著名推理漫画作品《名侦探柯南》以及所有相关之出版物、多媒体系列的总称。原作漫画从1994年6月开始在《周刊少年sunday》连载,之后被改编为各种系列的衍生作品,主要包括TMS制作的电视动画、剧场版、OVA、漫画特别篇,和真人电视剧。改编动画于1996年播出即大获好评,无论是情节还是案件,都得到评论家们的一致赞誉。2001年,原作漫画获得第46届“小学馆漫画赏(少年向)”。2009年,实现跨作品合作,制播电视动画特别篇《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自2014年起,为庆祝原作漫画连载20周年与相关剧场版的上映,于日本、台北、上海等地陆续举办各式展览。此外,为了纪念作者出身于鸟取县,除了当地的机场、车站以名侦探柯南为名之外,在许多公共场所也设有主配角们的雕像。——引自网络

青山刚昌老师创作柯南的灵感是来源于是赤川次郎的《三毛猫福尔摩斯》,那种被外表所蒙蔽的推理,这个在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基本上让我们看到的现象都不是真相,真相从来都是在更深层次中,所以啊,你们也知道了,最像凶手的那个人一定不是凶手。。。。。当然,每个漫画大师都会在漫画中表现一下自己,青山老师也不例外,只不过,他把自己分身了,比如,毛利小五郎是像青山老师按照自己的性格来设计的,两人一样都很爱看美女;而柯南最不喜欢吃的食物和青山老师一样是葡萄干(一定是没吃过我们吐鲁番的葡萄干);柯南足球踢得比职业球员还好,那是因是青山老师自己也是喜欢足球的;服部平次和青山老师人特长一样都是剑道。。。。。时至今日,柯南还在连载,想看到结局应该还有段时间要等,不过网上的猜想都是出现了很多,什么幕后黑手是阿笠博士啊,柯南最后也没变回来而是和灰原在一起了啊,不到最后,真相永远还在青山刚昌那里。

其实一开始我也想写《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只不过这部动画国内没有引进,篇幅也比柯南短得多,但的他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你可知道有一集叫《异人馆村杀人事件》,你看着是否眼熟?

有些值会发现,这些漫画都是在《周刊少年JUMP》发行的,那么这个周刊少年是什么呢?

《周刊少年JUMP》是由日本集英社发行,目前为日本发行量最高的连载漫画杂志,位列日本三大周刊少年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和《周刊少年SUNDAY》)之首。该漫画杂志于1968年(日本昭和43年)7月创刊,时为双周刊,1969年则转为周刊,实行每周一发售。1993年每期突破600万册。刊载作品以动作冒险类为主,多带有幻想味道,并刻意张扬个性,追求情节的峰回路转。间或也有部分恋爱、运动及历史题材的作品。多数作品的人物造型唯美,因此亦拥有大量少女读者。中国台湾的《少年》(台湾东立出版社出版)和中国大陆的《漫画行》是该漫画杂志的中文版。

有点像个平台的意思,多少漫画家在这上面连载后成名而被大家熟知的,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感到庆幸,超上了一个漫画好时代,其实那会儿除了日本动漫是百花齐放之外,国内也是有很多优秀作品的,不可否认的那会儿我们真的是掉进了漫画的海洋,学校里有讲不完的谈资。

有太多回忆在脑海深处被唤醒,相比现在,那个每周一集的年代里,我们依旧等得非常快乐,因为爱,才有期待(说得太肉麻了)。期待以后会更好。

以上硬性参数参考自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最早的动画片是哪一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