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城市生活下去有多难?

对于一线城市,90%的人都有过向往,10%的人最终留在这里,而我们中很多人都在90%到10%挣扎的路上!

1、线城市也没有实现梦想的捷径

没有步入社会之前,看过太多电视剧都市精英的样子,他们每天操持着精致的妆容和仪表、踏着匆匆的步伐,用中英文夹杂的谈着大数据,随后分分钟进入高档场所赴宴,业绩UP人生UP。

大概从这时候开始,对于一线城市就有了一种不可明说的情怀,总觉得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造就最好的自己~

然后,我们纷纷涌入一线城市,将青春奉献在这里,也将梦想安放在这里,希望那个都市精英就是自己。

于是,我们投着海量的简历,满城市的跑,为着一份看起来很有前景的工作而恶补知识。后来,我们日复一日的上着班,领着一成不变的工资,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和周围的人谈论着最近的八卦,把朋友圈、微博刷了一遍又一遍,碰上老板的状态还得附和的点个赞、拍个马屁。

搭地铁、走在路上,周围的人大多是低头玩手机或者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感觉看谁都像是欠了钱。哦,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在一线城市,梦想也没那么触手可及!

2、一线城市让生活更多可能

房价高,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物价还那么贵。我们一边吐槽着一线城市,却还是热衷在这里生活,宁可住地下室,吃泡面也要在这里发展。有时候都想问自己一句:图什么?

后来,我们慢慢发现,在一线城市待着的大多数人早已不是为了梦想,而是为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一线城市呆的越久,我们才知道:生活原来还有这样的活法,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看世界!

在二三四线城市,很多人给自己划定了一个既定的路线:上学—找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子—培养下一代,于是我们的子子辈辈都在走着这个既定的路线;但是在一线城市,人生不全是一个样子,每个人都不同,对于新事物,新道德,新想法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这一生你不一定要传宗接代,你可以丁克、可以不婚、可以同性相恋,你可以自由的过着任何你想要的人生。

而在二三四线城市,即使有这些新道德新想法的出现,他们也很可能因为怕被周围农耕思想的人的唾沫星子淹死而沉默妥协,还是走上既定的路线。

有句话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一线城市里包容了更多的疯子,并相信他们是天才,这是很多其他城市无法做到的,这种多可能性的人生大概才是一线城市最大的魔力之一。

3、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

所以,不管在哪里,请尽可能的给自己更多的可能,让自己生活的越来越多样,即使不在一线生活,也要让自己的思想在一线的水准。不免俗的说买买买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比如,为父母买个新手机,回家的时间少,陪伴的时间就要多一点;比如,为女朋友买个新相机,闲暇时候别宅在家,带她多出去走走,看看风景,留下属于你们不一样的风景;比如,为自己买台新电脑,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工作,心情都会好很多。

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一波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也总有一拨人选择春节后不再回到北上广。然而,真正离开的人,却建议在大城市挣扎的人们,坚持下去。

来源 | 孟婆说(ID:mengpo23),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每年春节前后,总有一波逃离北上广的呼声。

而我,作为一个两次离开北京,并且已经永远离开、在可预见的几年内也不太可能回北京、以后恐怕更没有机会回到北京生活的人,想说一句:离开北京三年,我后悔了,肠子都悔青了。

2011到2012年,我在腾讯工作,税后收入过万,工作内容是我极其喜欢也很擅长的内容编辑,领导非常照顾我,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可以说,那是北京对我最温柔的时间段。

但我在2012年12月坚决离职了,离职的理由,与大多数逃离北京的人理由差不多:

经常性的雾霾让我恐惧健康。

但最可怕的是拥挤的地铁站。

当时我住在昌平地铁站,每天下班后,从知春路到昌平,要坐30分钟地铁站,出了地铁站之后,再坐15分钟公交车到小区门口,然后回家。

阴冷的冬日里,每天晚上下班后,挤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里,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毫无希望。

人挤人双脚悬空都不会摔跤。

夏天要忍受各种奇怪的味道,冬天地铁里热出了地铁冷。出地铁后坐公交车,等了一次又一次,公交车始终爆满,我每天都想省钱坐公交车,但每次都被吓呆了,只能打黑车回到住处。

第二天早上,再冒着寒风去挤公交车。如此循环,日复一日,每一次,赶地铁的时候我都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我为什么留在北京?我在这里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知春路附近的房子,条件稍好的次卧,也都要左右。

我舍不得花钱租房子,希望能攒点钱,于是,我住在回龙观地铁站。

有时,我会打车去霍营地铁站,从天桥上看着地铁站口密密麻麻排队的人群,又再一次感到绝望

而我租住的房子是个三室一厅的次卧,另外两个房间是两对情侣,如果下班回家早,我得排队洗澡;

早晨上班时,又得排队刷牙洗脸,在不足3平米的卫生间里,我常常问,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高质量生活?

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也时常看见穿着高跟鞋、妆容精致的女孩,我常暗自揣度,不知是哪家公司的妹子,她们大都看上去很高傲,很年轻,有资本,在公司里,或许也是中层管理干部,但是,下班之后一样要挤地铁,哪里有丝毫尊严可谈?

为了避开高峰期的地铁,我偶尔晚下班一小时。

这样,回到租住的房子时往往已经十点多了,天上一轮冷清的月亮,照着被风吹得睁不卡眼睛的我,我总是问自己:

赚钱,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享受生活,为了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吗?

那我这样算享受生活吗?

假如明天地球爆炸了,我甚至不能陪伴我的孩子,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

于是,无论领导怎么劝我,挽留我,我还是决意辞职。

当时,我的领导苦口婆心的说,你再工作两三年,熬一熬,就能买房子,到时候有了北京的房子,再把孩子接过来,生活就会好多了

而我满脑袋只有一个念头:no,这样的生活再坚持3年,我会崩溃的。

于是,我忍受不了北京地铁的拥挤,我不愿承受北京租房的高房租,我选择离开。

但我仅仅离开了一年多,就又回来了。

因为,我想念北京的朋友;

想念北京随时可以看话剧、电影;

想念每周六小西天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电影讲座;

想念簋街的龙虾以及和朋友们深更半夜吃着龙虾撸着串聊着电影小说剧本的无话不谈;

想念北京更宽容更美好的陌生人社会。

2014年,我在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任社区运营经理。也在知春路。那时,我发誓再也不要挤地铁,宁愿在公司附近租房子。

我和两个朋友合租了一间主卧,上班距离公司步行5分钟,再也不必挤地铁了。

但是,这一次,我也只待了不到一年,就再次逃离了。

这次,不是因为挤地铁(事实上,我几乎不挤地铁了,出行都打车),也不是因为租住环境,而是因为,梦想。

是的,你没看错,为了梦想。

当时我的薪水+稿费,大约每月收入3w左右,但是,非常累。

几乎是7*24小时无休待命,做过运营的小伙伴都懂,总裁一个指令,就得立即执行,而我除了工作,还在写小说,每天下班后写一小时,周六周末写,越来越累,后来我又开始怀疑人生:难道我这么拼,只是为了赚钱?

最后我觉得相比赚钱,我还是更喜欢写小说,我想完成自己的写作理想,而工作已经不允许我继续写小说,我必须在二者之间做一个抉择,我选择了理想,选择放弃工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结果就是3年后的现在,我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广州买房。

因为,北上广深四个地方,惟有广州的房价是我勉强能搭上车的。

当年我以为理想大过天。

后来,我却发现,并不是离开了北京,我就能完成自己的写作理想。逃离压力,逃离世俗,不会让你成功,只会让你变得更狭隘。

当我选择逃离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在承受的痛苦时,我曾一度以为自己成功了。

而事实告诉我,我只不过是“看起来逃避了该承受的痛苦”

而早晚有一天,我本该承受的,会加倍加诸于身。

这两天,知乎有个帖子“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年轻人的创造力”,里面有个高赞回答说,去尼玛的良好教育,去尼玛的最好的医疗,我要离开北京,我要住大房子,开跑车,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嗯哼,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单身,那么,这的确可以。

可是,如果你要结婚,你要有孩子,你要为了你孩子的教育质量考虑,或者,仅仅只是为了人文化境,你就会发现,三四线城市,根本无法容纳你在北京淬炼过的灵魂。

开北京后,我在老家买了房子,心想我一个写作的人,在哪儿都可以写。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创作。

买了房子两年,至今没有不动产权证,因为小县城里房管局、国土局、税务局争权夺利互相扯皮,搞不清楚如何办证;

去办理身份证、各种通行证,公务人员一脸高冷加恶声恶气,在一切都靠熟人关系的“人情社会”里,我格格不入,像个异类。

我也没有朋友,我怀念在北京时,遇到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的话题围绕着电影,小说,剧本,创作,我能清晰感受到整个行业的脉络。

而回到老家,你知道的,有能力的人,都不会留在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地方。

孩子在楼下玩,跟小区的小朋友学了一口脏话回来,他高高兴兴拿着游戏机下楼分享,别的小朋友认为他在装逼;

小地方的教育水准,则只认分数,我希望培养他一两种兴趣爱好,但没有一个靠谱的培训机构。

而反观我腾讯前领导家的孩子,比我家小朋友小6个月,但已经考了国家播音主持二级证书,从小学习迪士尼英语,老师是外教;

画画很赞,身为漫画家的大熊认为那孩子美学素养很高;

情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各项素质均已远远超出我家孩子的水平。

如果我继续留在四线城市,在大概率上,我领导家的孩子,将来无论是能力、个人素养,魅力、各项水准都远远将我的孩子甩在身后。除非出现奇迹,除非我的孩子将来智力超群成了科学家、或者他踩狗屎运成了当红小明星而且闭着眼睛一集100万,否则,我不认为我的孩子能够超越领导家的孩子,这还仅仅只是财务方面

如果你说,这不叫输在起跑线,那我也无话可说。

如果你说,输在起跑线不可怕。

那我想问问你,为什么我们不能留在北京,而北京人的孩子一出生就可以?

这就是最近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阶层,正在固化。

如果你说,孩子需要的不是大城市的人文环境,是父母的陪伴,爱护,教育……那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你怎知道一线城市的父母,不能给孩子关爱和陪伴?

甚至,他们的教育质量,他们给予孩子的爱,要比我给的更好。

因为,父母的能力、智慧、比我更高,他们解决孩子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也比我更高明。

年前,我们带着孩子去广州,是由广州日报发起的全国友好人家活动,接待我们的家庭,是一对双胞胎家庭,双胞胎姐妹9岁,古筝9级,待人接物极有素养,父母谈吐不凡。

仿佛这才醒来,终于不得不承认:在一线城市里,你每一天所感受到的外在环境,你的见识,你所认识的朋友,你在行业里的能力,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的性格和魅力。

而四线城市里,封闭狭窄的环境,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封闭。

我们终于清醒过来,一味沉浸在理想世界里,以为关起门创作不需要理会一线城市高房价,但事实会无情的甩你一巴掌,告诉你:

你不懂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自然也不懂一线城市的好。

你只看到一线城市道路拥挤,生活成本高,却看不到一线城市资源更广,机会更多,你在一线城市里,也将活得更坦然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在北京,我有一些朋友—

90后开始创业,短短数年时间,公司融资千亿,成了移动阅读、影视行业的标杆

有朋友专注于埋头做自己喜欢的手绘事业,不怕清贫,结果她受到大佬吹捧,为她成立工作室。

有不少朋友自主创业,获得宝贵经验,有些成功,有些失败,但个人能力毫无疑问都大大提升了;

上次去广州,我和一个作者朋友聊起网络上的热门段子,聊着聊着,心血澎湃,必须要写出一个故事,于是我开了一本新书;

在广州,我的朋友都是圈内人,我们三观相投,聊天轻松无障碍……

而所有的这一切,你在非一线城市,是享受不到的。

你离开北京,以为自己远离了高房价的捆绑。却不知道,你正在丧失一线城市的资源、环境。

在北京,你可以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而生活。而在非一线城市,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除了房价略低。

你省了高房价。但你付出的,却是其他更多你看不见的、隐形的成长。

而我现在开始愈发相信,一个有能力的人,在北上广,他只会越活越好,因为,北上广给他成长的机会;

而非一线城市,成功可能只要你有人脉关系,只要你长袖善舞。

当然,在北京也有这种人存在,而且往往活得更好,尤其互联网行业,会忽悠投资人的少女总能快速获得资本青睐。

但我想说的是,北上广深,给了任何人以自己意愿生活的可能,只要你愿意付出代价,你总会有所收获

北京,像是一座充满魔力的城堡,它真的可以实现你天方夜谭般的愿望,但也可以将你无情打落底层,让你看清楚社会的残酷,它有最美的一面,也有最现实的一面,而这都是北京。

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全中国只有一个首都,北京。

全中国14亿人口,还不包括外国人士,有多少人,挤破了头想要留在北京,留在这片充满奇迹的地方……

所以,那些无法留下来的人,注定将被驱逐。

我们决定去广州定居后,也遭到家人的反对。

家中长辈曾问,为什么要折腾。

我和大熊给出的答案是,为什么不折腾?人生,就应该敢于折腾,越折腾,才越有可能变得更好。父母供奉念大学,掌握技能,难道不是为了一种更好的人生、更有可能的人生?

中国农村里,无数人从乡下来到县城,县城里做生意赚了钱,向往省城;

儿女有能力立足北京的,许多父母倾其所有在北京买房,一代又一代人的迁徙,也只不过为了后代站在更好的地方。

有远见的父母,早早为儿女在北京买了房,为此不惜卖掉四线城市的房子,背上房贷,孩子们觉得自己不孝

但是,毕竟你已留在北京,你的后代是北京人,想一想,你那些还留在村里的同龄人,他们的孩子若是20年后想成为北京人,得比你的孩子付出多少倍的艰辛才能做得到?

这就是北上深房价贵的理由,它贵的理所应当。

有人问我:既然后悔了,为什么不再去北京?

答案是:我已经30了,拖家带口,我再也没有勇气、也没时间供我挥霍,回到北京从头开始的代价,如今的我咬咬牙也扛不起;

而在几年前,假设我成熟一些,听信领导奉劝,算来我已入职腾讯5年多,咬咬牙,也许就已经买了北京的房子。

而且讲真,除了房价高,我并未觉得北京衣食住行比其他城市高。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北京房价仍然会继续上涨的原因。

永远会有年轻人去北京贡献年轻的生产价值。

而我想对那些仍然留在北京的年轻人说一句:如果有机会,咬咬牙,拼了吧。

你说清华北大毕业也买不起北京的房子,那为什么留在北京,我觉得这句或许可以回答你:

清华北大毕业凭什么就一定能买得起房子?

学历可以折算成价值吗?

如果你认为能,那么,你有足够能力,你一定能在北京立足;

如果你觉得学历不能折价,那么,就别抱怨买不起。

而且,很有可能清华北大毕业能力也未必超过985毕业生。前几天,公司负责孵化器项目的姑娘告诉我,招聘了一个211的男生,上班几天后辞职了,他说自己不愿意加班。

北上广深的房价当然贵。

它永远只为少数人而保留,为那些愿意留在北上广深、愿意为了享受优质服务而付出更高价格的人买单

而离开北上广深后,但愿你还能在你的行业里继续磨砺自己,而不是住着大房子,开着跑车,成了小县城体制内一员,那样人生,除了有房有车,我不认为还有其他价值。

我们来这世上一趟,当然不是为了花毕生积蓄买一套房子。

但是,如果你觉得为了房子买单一辈子不划算,那么也许你可以想一想,你来这人间一趟,难道就被高房价恐吓而放弃这个城市里梦想和激情的味道?

梦想并没有多么了不起。我知道,激情也不能抵御每天挤公交车挤地铁的痛苦。但我只是想说,你留在一个高房价并且有无数可能的城市,或回到看似宽广实际上处处狭隘的地方,哪一种,才是你想要的人生?

蛟龙就应遨游大海,雄鹰就应翱翔天际,孤独的野狼行走草原。

都说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你想走四方,还是守一方宁静庄园,只有你自己知道。

只是,年轻人,千万、千万别被高房价吓退,否则,几年以后,你可能也会像我一样,追悔莫及。

是否有哪个瞬间令你记忆深刻?

来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敢想世界就是你的①》

激发你对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线城市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总有里面的人想出去,有外面的人想进来。

在一线城市生活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就这个话题,老王和你一起聊聊:

1、平台多,机会多,可能性更多

各行业最顶尖的企业,大多都设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因此,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薪水也会更高。

老王有一位亲戚家的孩子,大学学的是家具设计,在老家的时候很难找工作。因为在那座三线城市里,这种小众专业压根就没有企业有这样的用工需求。最后家人都劝他去装修公司做设计师,每个月3000元左右,但他自己明白,这跟家具设计压根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后来到了北京,他顺利找到了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就是月薪过万。

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就业机会更多,找到可以匹配特长与能力的机会就更多。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比薪水更重要的,就是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适合且擅长做的事。

2、牛人更多,成长更快

在一次聚餐的时候,一位企业家聊起北上广的生活,他说了一点让老王很难忘。他说,“一线城市没什么牛的,牛的是这里聚集的人。”

还有一次,老王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在北京,只要你想努力,一定会有你的发展机会。”还有就是你说你努力,比你努力的人会更多。

一线城市精英的比例更大,很多行业牛人都聚集在这里。换句话说,在这里你有更大概率可以遇到好的带领者、好的对手、好的合作伙伴。

一线城市汇集着世界各地涌入的人,这本身就代表着碰撞与融合,其中会有顶尖的音乐家、厉害的编剧、传奇的创业者……他们身上充满着值得去学习的部分,会激励着你的快速成长。

3、更包容,新观念的接受程度更强

一线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包容性。

在这里,你可以晚婚,可以丁克,可以奇装异服,也可以谈一场惊世骇俗的恋爱。但是在老家,你可能连一个人去餐厅吃饭,都要被人指指点点议论一番。

一线城市,更可以安放人生的千姿百态,给人更多选择的自由。

4、文化环境和教育资源更好

一线城市的文化环境更好,这代表着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代表着精神世界的满足。

一个咨询者曾经告诉老王,他之所以死守着一线城市,打死也不回到老家,不是因为这里薪水高,也不是因为相信自己可以出人头地,而是舍不得这里的人文氛围。

周末休息的时候,他喜欢去看话剧,听音乐会,逛展览,但是一旦回到家,他就只能去看票房最高的那几场电影,以及欣赏广场舞大妈的舞步。

还有一部分结了婚的人,他们是舍不得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自己内心一万次想放弃,但是想想孩子,就咬着牙坚持了下去。

这个城市可以容纳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汇集了更多更好的教育工作者。那么为了给后代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父母也只好放弃掉一些。

说完了好处,我们再来看看弊端:

1、买房压力大,缺少归属感

年轻人在一线城市很难摆脱月光族的窘境。

月薪1W,房租4K,水电网交通费1K,伙食费2K,买衣服1K,剩下的钱也仅够支付一年换一次手机,逢年过节给父母买礼物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消费。

如果交了男女朋友,那就更是手头紧巴巴。偶尔生一场病,钱包又会迅速地瘪下去。等着靠自己的双手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子,有一盏自己的灯火,真是比登天还难,只能做梦想想而已。

无法定居,不敢生孩子,到处搬家……在这样的颠沛之中,多少人总觉得自己是个过客,没有归属感,在天地之间飘飘荡荡。

2、生活节奏快,容易疲惫、过劳。

在一线城市中,996似乎是常态。

晚上6点,很多小镇青年已经吃完了晚饭。但据统计,一线城市能够在晚上8点之前到家的人只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几。加班、挤地铁,深夜里穿越大半个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生存下来。

对很多人来说,连给家人做顿晚饭的时间,都很难拥有。

过劳死的比例,在一线城市也是最大的。总以为自己还能拼,但是拼着拼着,就透支了健康和生命。

所以,一线城市的累,是心累也是身累。

在家乡,人情关系是一种负累。它总是满满地溢出来,让人难以呼吸。

而在一线城市,很多人会想念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牵挂。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王曼妮所说,每天外出,碰到的是谁都不知道。说明城市人员流动大,整天都要和陌生人打交道。

一名在一线城市打拼的网友对老王说,“有时候一个人待在出租屋里,觉得外面的繁华和喧闹和自己没有关系。”这种孤独感,体验过的人都可以感同身受。

人生是一种选择,选择了一个人靠自己打拼,那么就要承担这种孤立无援的痛苦感受。

综上所述,老王想说,在一线城市生活有好处也有弊端。该不该,适不适合,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对于有事业雄心和自由渴求的年轻人来说,一线城市永远是第一选择,它可以安放梦想、留存个性;而对于喜欢安稳、惧怕厮杀的年轻人来说,一线城市就会成为惶恐的根源。所以它到底适不适合生存,还需要每个人的不同选择。


本回答由江苏品胜照明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 真心换真心 你真我就真

在一线城市生活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一线城市平均工资九千以上,三四五线城市平均工资五千以下,相差将近两倍。当你付出同等的努力,意味着在一线城市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在一线城市生活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在一线城市生活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一线城市距离了大部分上市公司、五百强企业,还有很多不错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同时也聚集了五湖四海的人员,因此不管是求职还是创业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线城市财政收入高,一个市顶一个省的财政收入了。所以每年公共预算会比较多。比如每年都会修路…交通、教育、医疗等等这些公共资源比其它城市更具有优势。

一线城市具备比较前沿的政策优势,先进的科技优势,来自五湖四海的生活、思想观念汇聚。深处一线城市受到不同文化的洗礼。

一线城市因为大家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奋斗者,竞争很激烈但是相对公平。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其次一线城市办事等各方面效率会比较高且服务态度好。

02弊端第一、生活成本高

衣食住行,最贵的是房子,除了广州均价三万出头,北京、上海、深圳房价均价都超五万。因此大部分人都只能租房。

因为大家都是陌生人,大多数每天只是为自己工作而奔波,职场上也只是同事关系。因此缺少老家那种亲朋好友的人情味。

一线城市工厂多,汽车多,人口密集,因此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都比较差,容易生病。

一线城市车辆太多,导致交通非常拥挤。只要出门无论开车或者公交地铁都需要半小时以上车程。

总结: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随心而动,随易而安。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有人毕业以后选择了一线城市,而有人选择了留在家乡,这只是每个人的不同选择,但关于一线城市生活的好处与坏处,也是许多人想知道的,那么, 一线城市生活的优劣势?
1、教育和医疗水平更高大城市的医疗和教育水平也是小城市无法比拟的,大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课余时间也会学习各种才艺,当小城市的孩子在懵懂地玩耍时的时候,大城市的孩子已经在弹钢琴、学舞蹈、学画画了。而且,国ˇ家的教育资源也是向大城市倾斜的,大城市里有更好的学校,更好的老师,升学率也更高。很多人选择留在大城市的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
2、生活更多彩,机会更多我们不得不承认,比起小城市,大城市能提供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你在小城市的工作机会很少,因为互联网公司只有那么几家,而在大城市你将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也更有机会和优秀的人切磋,在优秀的团队中,个人能力也提升得更快。

有人毕业以后选择了一线城市,而有人选择了留在家乡,这只是每个人的不同选择,但关于一线城市生活的好处与坏处,也是许多人想知道的,那么, 一线城市生活的优劣势?
1、教育和医疗水平更高大城市的医疗和教育水平也是小城市无法比拟的,大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课余时间也会学习各种才艺,当小城市的孩子在懵懂地玩耍时的时候,大城市的孩子已经在弹钢琴、学舞蹈、学画画了。而且,国ˇ家的教育资源也是向大城市倾斜的,大城市里有更好的学校,更好的老师,升学率也更高。很多人选择留在大城市的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
2、生活更多彩,机会更多我们不得不承认,比起小城市,大城市能提供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你在小城市的工作机会很少,因为互联网公司只有那么几家,而在大城市你将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也更有机会和优秀的人切磋,在优秀的团队中,个人能力也提升得更快。
每个人每月出两千块钱,直接找房东租一个小的三居室,这样就能解决上面的那些生活琐事上的问题,三居的房子住三个人很宽裕,而且也都认识,从事同样的工作,相处起来也不会很麻烦。而且住在这里,离公司不是很远,也可以骑上单车去工作。天热骑单车,天冷的时候公交就能到。

而且自己租房子,水电的问题也能够很好地解决,每个人每个月大概一百块钱。如果要坐公交的话,来回两块钱,一个月也就四十块钱,这样这些钱加起来减到没法减,大概会在两千三左右。刨去这些,再刨去税收,到手大概还有四千块钱左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线城市生活压力感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