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找到和自己讨厌相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相同之处的朋友?

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感觉自己太敏感太多疑太在意一些事物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 简单心理
正文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感觉自己太敏感太多疑太在意一些事物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现在高一,我感觉自己有的时候太敏感太多疑太在意一些事物了,但有时候我的敏感和多疑确实对的,就是我感觉到什么不对劲还真的是不对劲了,但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自己这样,这样的心理会让我有的时候因为太敏感多疑而难受,甚至我的朋友感到负担不喜欢我太在意我们的友情,我很在意别人的一些看法,到最后自己很累,我不知道我可以怎样去改变掉这样的我热门问题发布于日 星期二 11:35:16发布于日 星期一 00:31:52发布于日 星期五 10:27:37发布于日 星期六 15:47:36发布于日 星期三 23:01:44对于咨询师关于客服邮箱:工作时间:工作日 10:00-19:00投资人@NEA 是一家覆盖全球的VC。自成立以来,管理总计 170亿美元的基金,活跃于科技和医疗领域。所投公司中,已经有 200 家企业上市,另有 320 被收购。@真格基金 由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创办@Tim Draper 硅谷投资机构 DFJ 创始人之一,先后投资过 Skype, Tesla。简单心理是 Tim Draper 继百度之后,投资的第二家中国企业。@华创资本 关注早期创业项目关注我们录音里的这个声音是我的吗?怎么这么难听! | 科学人 | 果壳 科技有意思
录音里的这个声音是我的吗?怎么这么难听!
声音传播 预期性焦虑 自我服务偏差 焦点效应 聚光灯效应 低自尊 纯粹接触效应 简单曝光效应
本文作者:友心人
(孟石三/文)我有一个朋友,很讨厌听自己的语音。有一次,我跟她聊天,聊到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越聊越激动,但是随着话题越来越深入,她回复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到最后,每次回复她都发过来一大串文字。
我问她:“这么长一段话你为什么不直接发语音呢?”
她回答:“我宁愿打一千字也不想发语音,听到自己的录音太恐怖了,简直跟吃了屎一样。”
这样一说,我才回想起来,我们认识将近10年,好像真的从来没有听过她用过手机社交软件发语音,就连电话也是能免则免。
当然,出于不同的原因,我们也讨厌别人发过来的长长的语音…… 图片来源:微信对话截图
为了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特意去搜了一下,发现不单单是我的这位朋友,国内外一众网友都表示极度讨厌听到自己的录音——
“尴尬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只要一听到就会立马关掉,太难听了!”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声音低沉有磁性,直到我听到了自己的录音.......”
这么多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录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听自己说话和听录音,声音的传播路径不同
讨厌自己的录音,原因首先要从声音的传播途径说起。
声音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入我们的耳中:一种是通过空气,另一种是通过骨骼。
听别人说话时,通过空气传播的声波引发鼓膜振动,经由三块听小骨传到耳蜗。螺旋状的耳蜗中充满液体,可将这些振动转化成神经冲动从而被大脑接收并加以解释,形成声音。
而我们平时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大部分是先通过骨骼传播的。发声后,声音会通过我们的骨骼和其他身体组织传播到大脑。波长更长的声音,也就是所谓的低音,更容易穿过身体组织到达耳朵,所以我们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会比较低沉而有磁性。
然而,听自己的录音时,声音传播的路径则又变成了空气,“原本”那个更有厚度也更丰富的声音不见了。
但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所发出的声音频率与录音捕捉到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是我们的大脑骗了自己,而录音机是诚实的。
陌生的事物让人焦虑
除了听自己的声音,还有很多人也不愿意看见自己在别人镜头里的照片、非摆拍的生活录像等等,只想赶紧让对方删掉。这是因为,我们每天照镜子,已经习惯于镜中反射出的各种特征了——刘海是向左偏的,右脸颊上有几颗痣,笑起来左边有个小酒窝等等……而照片中的自己,这些特征都和大脑中所认为的不一样,让我们抗拒和焦虑,甚至恐惧。
镜中的自己,是我们更熟悉的样子。图片来源: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
这种感觉来源于我们对于熟悉事物的喜爱和对陌生事物的焦虑和排斥。当一个陌生的事物出现时,大脑难以对它的未知属性作出预测,从而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抗拒感,也就是心理学上的预期性焦虑(anticipatory anxiety)。
同样,我们已经习惯于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了,以至于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时会觉得陌生,正是这种对陌生事物抗拒和焦虑的感觉,让我们不自觉地讨厌自己的声音。
这么难听的声音怎么可能是我的?
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富挑战而又证据确凿的结论之一就是关于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的效力:我们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
社会心理学家艾普利(Nicholas Epley)和惠彻奇(Erin Whitchurch)曾研究了自我服务偏差在吸引力上的表现方式,他们做了一个实验,给人们呈现一系列脸孔:自己原本的脸、自己经过变形的具有更高吸引力的脸,和自己经过变形的具有更低吸引力的脸。
结果发现,人们倾向于将吸引力增强(更美)的面孔,而不是自己原本的脸,定义为自己真实的样子。(详见:)
相比别人随手拍的照片,你是不是也已经把自拍里经过美白磨皮瘦脸的面孔当作是自己真实的样子啦?朋友圈的所有照片,是不是都要经过按部就班的美化才能发出去,生怕别人发现图和图之间的差距?这说明你很可能已经陷入吸引力的自我服务偏差了。然而可怕的是,别人看到的你,和后置镜头下的你是一样的,镜子和自拍里的你才是“假”的科科科。
同样道理, 当你面对着两种不同的来源于自己的声音时,会更倾向认定那个“好听”的声音才是真实的,而录音里没有经过大脑自动修饰的声音则像被偷拍的照片一样,要被一键永久删除。
如果别人听到我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会对我印象变差吧
对有的人来说,微信语音就好比我们平时交流说话,只是一种工具,哪怕不好听也无所谓,并不代表什么;但对于另外一些人,语音代表着自己身上的某个部分(而且是不那么“好”的某个部分),曝光以后就意味着将自己的这一面呈现给别人,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有必要这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吗?你也许可以试着回想一下,当你脸上狂冒痘、衣服穿反、袜子上有个洞或者裤子上粘了东西的时候,是否常常会忍不住关注着自己的那个缺陷,并且认为别人也一定注意到了?
但其实,别人很可能都没注意到。这就是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也叫聚光灯效应)。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你真的不是碧昂斯。图片来源:iam.beyonce.com
当我们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发送出去的时候,由于焦点效应,我们会不自觉预测别人对于自己声音的评价。
“我的声音听起来是怎么样的?他会不会觉得很难听?”
“我说这句话的尾音卡了一下,听起来怪怪的。”
“我的嗓音很浑浊,一点都不清亮,别人是不是也这样觉得的?”
在网络自动存储的功能下,有的人甚至会设想对方反复听自己录音的场景,更害怕自己因此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别闹了,别人根本不在乎好吗!
害怕接受客观真实的自己,可能和低自尊有关
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界定的“自尊”,指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对整体性自我价值评价的判断。它由很多因素决定,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自尊,这是我们提升的动力,但是,自尊有时候也会带来困扰。
低自尊状态会对一个人的情绪、认知产生消极的影响,如让人容易产生羞耻感、恐惧感,觉得自己丑、差、蠢、笨,害怕失败,害怕他人评价等。
害怕听到自己的录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与低自尊有关,低自尊的人会更敏锐地觉察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当感觉到自己被藐视、拒绝或抛弃时(比如被别人说过自己的声音难听),就会觉得自己缺乏魅力,从而产生自责、放弃或回避行为,拒绝再次向他人发送语音。
如何改善讨厌自己声音的状况呢?
有一个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多听回放。习惯成自然,你终究会接受自己声音的真实面目。这种心理策略被科学家称为纯粹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原理是人们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偏爱。比如你在电影里看到一个长得不怎样但演技精湛的演员(以黄渤为例会不会被打),随着剧情的推进,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诶,好像也没有那么丑了。”
黄渤:???图片来源:电影《记忆大师》
假如真的执意要改善自己的发音,也可以找专门的声音诊所、演讲教练、话剧演员帮忙制定训练计划,通过专业的训练,学会更健康、高效、出色的发声方式,同时也提升对自己说话的自信和掌控感。
不过,你要了解,认定自己声音难听的人大部分并非声音真的难听,而是想象中觉得别人认为自己的声音难听;觉得自己长得丑的人大部分并非真的丑,而是认为别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丑。当你开始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时,他人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成了你自我怀疑的证据,无异于画地为牢。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位朋友,也可以转发本文给TA,告诉TA:我觉得你很好看。我觉得你声音很好听。
最重要的是,你是独一无二的,请真正开始从心底喜欢自己吧。(编辑:odette)
题图来源:businessinsider.com
参考文献:
[美]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第11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Zuckerman, Ezra W., Jost, John T. (2001). "What Makes You Think You're so Popular?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and the Subjective Side of the 'Friendship Paradox'".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4(3): 207–223.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友心人”,本站发表时有改动。
金属材料学博士
我觉得录音里我的声音老好听了……
再怎么说 也是要分人的
听自己说话的录音还可以,但是听自己唱歌的录音就各种不适应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30)
再怎么说 也是要分人的
语音比纯粹的文字交流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特质,在社交领域暴露自己真实一面,这恰恰是许多人不愿意面对的,毕竟保护自己也很重要,除非你很强大,比如CEO。
金属材料学博士
我觉得录音里我的声音老好听了……
我是一直认为照片里的我,比我真人要好看的多,尤其是我情绪不错的时候。但证件照都个顶个的奇怪,除了工作证上面的——某个公司内部宣传视频里甚至把它和大佬们的照片弄混了。不过,公司里有着远比照片更麻烦的事情。年轻人们走进公司,满怀壮志的面对工作,却发现一方面工作琐碎而又难缠,另一方面就算是如此琐碎的工作自己应付起来也困难重重。仅仅是基础的器件物理就足够难倒一大群人。结局就是这么多觉得自己优秀的少年,在入职的前半年都处于意志消沉的状态——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并没有那么优秀这个事实。等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反而更加乐观和积极,并且进步很快。
引用文章内容: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位朋友,也可以转发本文给TA,告诉TA:我觉得你很好看。我觉得你声音很好听。想了想,那朋友大概会这么回复俺:“你个死玻璃,离我远点!!!”
我们评价自己最多的是,我们有多少人认同。并且成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但是慢慢的发现我们失去了自我。即使自己痛苦,也要追求更多人的认同。一次的不可挽回的失败,墙倒众人推的时候,才发现事实真相。
回想起第一次唱K的时候……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编程爱好者
“Are you OK?”“i'm fine thank you.”——雷军
认识我的人知道我本来就是如此不认识我的人我不需要在乎他怎么看我然而我还是不喜欢语音,因为收、发语音时我的私事会被旁边的人听到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因为很早就知道录音跟自己听到自己的讲话的声音不一样,所以每次唱K之前我都要弄一下K房的均衡器,把高频削去一点,把中频弄厚一些……如果动不了EQ,就只能改一下发音方式了,还是要把声音弄厚一点。。。
听自己说话的录音还可以,但是听自己唱歌的录音就各种不适应
据说录音及电话话筒的声音码率只有28kbps标准MPS是192k以上所以说电话和KTV自己的声音差别还是很大的,音质占大部分原因~
每次录完音都不忍心听回放,于是就多录几遍……然后一个1G大的wav音频文件就这么发给策划了
我不喜欢听所有男的的声音,包括自己的,所以我从不发语音,也从不听男的发的语音,听歌也只听女声!
军训唱红歌选拔,自认为唱得很好,结果一句没完就被导员刷了。。。
听自己的录音一开始觉得节奏和语调都好奇怪——听两句之后觉得还挺好听的哈哈哈
之前想到既然是骨传导和空气传导导致的频谱衰减不同,那么训练一个头骨传导模型的滤波器其实就可以把别人听到的声音变成我自己听到的声音啊(虽然想象不出除了玩有什么意义),结果一搜还真有人做过:
微信总喜欢发语音大概可以排进现代社会不文明行为排行榜的前三吧对于会打字的人发的语音消息,我连点开的兴趣都没有
诶上次不是发过这文章吗?还欠我们一张妹子照片。
同上,好烦发语音的,听的时候要翻来覆去听,找的时候又找不到!
跟微信毛关系,几十年前就发现了,当时还真是不适应,貌似现在发微信语音也没那么别扭了。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声音低沉有磁性,当年打电话的时候旁边还有未婚女青年和其他女青年窃窃私语,xx的声音好温柔好听哦。。。直到我测试麦克风的时候听了自己声音,才明白,以前有个见面没几次的家伙说,我一听声音就想起来是你......
高一去电台做了一次访谈嘉宾,主持人老师说我声音过电之后格外好听,就问我愿不愿意做常驻主持,之后就打开了我的主持人生涯。刚开始做节目的时候还是用磁带录音,下了直播回学校就问同学要录音带,是会发现跟自己习惯的自己讲话声音不太一样,那时候就听过传播路径不同这个解释了。时间长了慢慢习惯就不太分得出差别。而且因为录音再听会格外注意某些发音的细节,矫正口语里一些毛病,所以知道反而是录音比较好听。不过还听过一个说法,就是声音通过麦克风捕捉再转换成电信号,之后通过扩音设备输出,某些波段一定会有一些变化,所以我们听到的录音其实不能说完全是真实的声音。而有些人的声音通过这个过程之后会格外悦耳,我们就叫过电之后更好听。更不要说调音台上还可以针对你不同音频的部分进行加工处理,就能让你的声音更好听了
然而我给陌生人发语音,他说我的声音好难听…之后和所有人聊天就一直尽量避免发语音了…
引用 的话: 我觉得录音里我的声音老好听了……同感!!!
很奇特的想法,我真的也是这么觉得的
直到我的某个表兄提起,我才知道我的声音在他们听来其实是娇滴滴的,我一直以为我的声音是超冷淡的那种啊,世界观都被震了一下。
录音跟别人听到的还是会不同吧,机器记录又重播出来这样。。。我还是希望别人听到的我的声音比我想象中好些(?▽?)。。。
显示所有评论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军校士官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学员,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士官学员,军事院校,士官教育,军校学员,学员心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军校士官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838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252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相同之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