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小组赛净胜球历史上小组赛最高净胜球是那年那队多少

余生也晚,但当时刚好初看足球不久,对国足还比较关心,加之记忆力还可以,就在此回忆一下从米卢上任到十强赛期间国足的几件大事。

我总体的观点是当时国足的实力处在亚洲的一流半到二流。具体在什么位置,取决于你是如何定义“二流”的。我对“一流”的定义是有很大的把握打进世界杯正赛(如现在的日韩伊)。

更精确的说法是,当时的国足对日韩伊都处于下风,对阵沙特由于球风不同,可能略占上风。对阵其他西亚中亚球队,如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状态较好的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 2000 年亚洲杯上状态很差),大概略占上风,但发挥不稳定。由于亚洲名额有限,当时中国队这个一流半到二流的实力水平,只能是出线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如果凭借后来八九名的实力,要出线就困难得多了。

由于日韩是 2002 年世界杯东道主,亚洲的总名额史无前例地扩到了 4.5 个。 的四届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晋级名额都是 2 个(总参赛名额 24 个,其中 1982 年是亚大区预选赛)。1998 年世界杯扩军到 32 强以后,亚洲的名额是 3.5 个。因此对于当时在亚洲处于第四到第五水平的中国男足来说,2002 年世界杯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其他回答提出的两大因素米卢和张吉龙,我认为缺一不可。米卢是一位应试型的教练,他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提升下限,使一支不太强的球队有稳定的发挥。但提升上限这件事,米卢做得并不太好。除了国足在 2002 年世界杯上三战皆墨的表现,1998 年的尼日利亚也是一个例子。1998 年的尼日利亚国家队以 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金牌得主为主干,又一开赛就击败了西班牙,公认是那届世界杯最大的黑马,但在淘汰赛第一轮就被欧洲劲旅丹麦打蒙了,表现令人失望。

龙哥当年先是在分档上做了文章,之后又胖手一抽,把国足抽到了一个没有沙特的小组,为米卢施展本领铺平了道路。如果这两个因素少了一个,不能说国足完全没有出线的可能,但至少会困难很多。而且在之后的回顾中,大家自然也会发现那一届国足在世界杯外围赛中的运气也非常好,几乎每一次关键险境都顺利度过了。正是这些因素,加上当时国足具有亚洲四五名左右的实力,才导致了 2001 年的出线。

1994 年开始的联赛职业化搞得还算红火,甲 A 球队在商业比赛中也有不俗战绩,健力宝青年队中又涌现出了以四小天鹅为代表的好苗子。因此 1997 年十强赛之前,国内球迷普遍期望甚高。1998 年世界杯亚足联第一次获得了 3.5 个名额,十强赛分组又比较有利(避开了当时国足的最大苦主韩国,对手是当时国足自认为没那么难踢的西亚球队),国内舆论普遍认为这次有戏。

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伊朗自此成为了国足第一大苦主,国足三胜两平三负积 11 分 -3 净胜球,位列小组第三。小组第二伊朗积 12 分净胜 5 球去踢附加赛,小组第一沙特积 14 分净胜 2 球。十强赛结束后,背景深厚的何慧娴女士(时任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抛出了“二流论”,令广大球迷大为不满。可见当时国内球迷还是自认为国足属于亚洲一流。不然也不至于连着好几年有人念叨如果国足客场踢沙特没有保平争胜、如果国足主场对卡塔尔的表现稍好一点,国足就能出线。但实际上呢?如我上面所说,国足踢不过日韩伊,对下一档的球队也很难说稳赢,像某些回答说的那样在世界杯上“完全不虚任何一个队”更是扯淡。国足当时准确的定位就是亚洲一流半到二流。

1998 年世界杯上两支前南球队表现不错,南斯拉夫在淘汰赛第一轮惜败荷兰,而克罗地亚更是勇夺季军。1999 年桑特拉奇带鲁能夺得双冠王,让中国足坛猛然发现原来前南教练如此价廉物美。1999 年的北约空袭也导致前南在中国人心目中好感大增。2000 年甲 A 联赛 14 支参赛队伍中,竟一度有 6 位主帅来自前南(大连实德 - 科萨诺维奇、上海申花 - 彼德洛维奇、四川全兴 - 米罗西、山东鲁能 - 桑特拉奇、北京国安 - 乔利奇、青岛颐中 - 奥斯托杰奇)。当时甚至一度有前南足球是欧洲拉丁派代表、糅合欧洲的力量和拉丁派的技术的说法(当然现在看来非常可笑)。从技战术风格来说,当时的国足更像一支传统的东欧球队(比如近几届大赛上的波兰或是缺乏名帅指点的俄罗斯)。特点是中轴线还可以,有高中锋和边路快马,擅长下底传中,有些球员有较强的个人能力。但不会控制节奏,前场缺乏创造力,即使有中前场组织者也不太会用,战术素养较差。因此对于当时自认为以身体见长的国足,聘请前南主帅也似乎有了一些技战术上的依据。

现在的国足请得起里皮这样的世界名帅,可当时呢?当时的中国,人均 GDP 刚过 1000 美元,职业化带来的商业收入也远远不能跟现在相比。米卢的年薪说法不一,但绝不会超过 120 万美元()。可以作为参考的是,米卢卸任后白巫师特鲁西埃的要价不低于每年 200 万美元,但中国足协就是掏不出这个钱。因此足协以有限的预算选中了米卢这位应试高手,可以说是当时能够作出的最佳选择。

米卢是在 2000 年 1 月上任的,在谈判期间他在天坛饭店门口帮着扫雪,后来成为了足球之夜百用不厌的素材。过完年以后,米卢带队的第一场比赛是 3 月 15 日在神户对日本的友谊赛。凡是看过那场比赛的人,恐怕都不敢说国足在亚洲属于一流。虽然结果是 0:0,但国足几乎全场处于下风,特别是个人技术和战术素养明显低于日本一个档次。要不是日本锋无力,比分恐怕会很难看()。

米卢的第一次大考是 2000 年十月的亚洲杯,在此之前米卢与之前的主教练最大的不同是频繁组织飞行集训。他上任不到半年,就在昆明红塔基地组织了九次三四天不等的飞行集训()。有讥为“公费旅游的”,也有像徐根宝一样劝告“中国好的球员就那么几个,别挑花了眼”的()。

不过米卢的大考算是通过了。国足在 2000 年亚洲杯上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刚好满足了足协赛前进入四强的要求。2000 亚洲杯的比赛中不乏小组赛首轮 2:2 逼平韩国,半决赛 2:3 惜败日本这样的经典战例。但如果仔细观察,那一届的韩国队成色并不太好(韩国小组赛输给了科威特),国足对阵日本时也只能主要依靠杨晨的个人能力制造威胁,技战术上依旧落于下风。不过大考通过,使米卢的日子好过了一些。

三、亚洲区预选赛第一阶段

之后国足的主要任务是备战亚洲区预选赛第一阶段。2001 年春节前后,国足踢了一些友谊赛,其中既有商业比赛(如 3:6 输给拉齐奥),也有泰王杯这样有一定含金量的比赛。那届泰王杯上国足开始表现还不错,但最后在决赛中被主要由国内联赛球员组成的瑞典队结结实实打了个零比三。而且虽然瑞典在欧洲以身体好技术糙闻名,但这些二线国脚在面对国足时还是游刃有余,完全靠技战术优势杀死了比赛。这场比赛也充分暴露了国足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其间国足还 0:4 输给过伊朗。虽然是友谊赛,但这个比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亚洲区预选赛第一阶段,国足与印尼、柬埔寨、马尔代夫分在一组,主客场六轮比赛在四五月间踢完。相比之前五次世预赛经历(不包括 1957 年那次),这次分组可以说抽到了上上签,毕竟国足在第一阶段就翻船过两次。这可以说是米卢率领的国足第一次交好运。

单从结果来看,国足最后第一阶段全胜出线,也是史上首次。但过程却并不能令人满意。主场对马尔代夫被进了一球,客场仅仅一比零小胜马尔代夫。主场对小组最强对手印尼,上半场被库尔尼亚万先进一球,半场零比一落后。主场对柬埔寨也仅仅赢了个三比一。

第一阶段比赛还没结束,5 月 24 日的《足球之夜》就播出了郝海东炮轰米卢。内容也无非是两点,一是比赛缺乏内容,二是训练练不出东西()。播出以后自然引起轩然大波,挺郝倒郝都大有人在。不过即使是对郝大炮的做法有不同意见的人,主要也集中在缺席第一阶段比赛的郝海东不应该挑战主教练权威上。根据某零距离记者散发的匿名问卷,确实有不少国脚认为米卢的训练不够系统,战术也有一定问题()。可以说直到十强赛前,对米卢的质疑还没有停止过。

@退乎保智商 的回答里提到了 CCTV5 在米卢卸任后不久排的七集纪录片《米卢时期》,这个纪录片的第二集后半段()就明确提到在抽签结束后的六七月间,时任足协专副的阎世铎等足协领导认真考虑过是不是要架空米卢。但还好最后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选择以米卢为核心,这个决策最后也收到了回报。

那一年的第一阶段小组赛是在 5 月 27 号结束的。8 月中旬,十强赛就开打了。由于龙哥妙手一抽,赛前舆论对国足出线的前景又变得乐观了一些。这可以算是第二次好运。不过国足十强赛的经历远没有最后的战绩和积分显示得那样一帆风顺。

十强赛每组有五个队,国足在第一轮轮空。第一轮比赛中,阿联酋 4:1 战胜了国足一向比较怕的中亚狼乌兹别克斯坦,导致有些媒体对国足第一场主场对阵阿联酋有些悲观。不过国足开局很好,上半场就 3:0 杀死了比赛。第二场客场对阿曼,江津扑出点球,之后下半场祁宏、范志毅连入两球拿下比赛。

国足的第一个坎出现在客场踢卡塔尔的比赛。米卢对主力阵容进行了四处调整,首发前锋从郝海东和杨晨换成了一高一快谢晖和曲波,左前卫和左后卫由马明宇和吴承瑛换成了申思和杨璞的组合。这一系列调整直接导致国足在上半场局面被动,被卡塔尔一个远射变线攻破球门。直到下半场米卢开始换上主力以后,局面才有所好转,最后由李玮锋在第 90 分钟利用前场任意球头球破门扳平比分。记得当时的解说黄健翔不断在解说过程中质疑米卢的排兵布阵,赛后甚至传出了有人涉嫌赌球的传闻。如果这一场国足输了,卡塔尔就会四战两胜一平一负积 7 分,国足三战两胜一负积 6 分。一旦国足第四场对乌兹别克斯坦不胜,形势就不那么乐观了。事后看来,李玮锋这一球可能是十强赛中最重要的一球,运气也第三次站到了国足这一边。

小组赛第四场,国足在主场迎战老对手乌兹别克斯坦。论过往战绩,国足其实是比较怕中亚狼的。赛前乌兹别克斯坦召回了莫斯科火车头的主力中场马明诺夫,有媒体打出了“欧冠中场千里驰援”的大标题。这场球国足应该说发挥出了水平,在下半场凭借李玮锋的头球和范志毅的直接任意球 2:0 取胜。这场比赛结束以后,国足领先小组第二卡塔尔和阿联酋 6 分,形势非常有利。之后国足客场 1:0 战胜阿联酋,主场 1:0 小胜阿曼,顺利拿到了晋级资格。

可以说中国队晋级 2002 年世界杯,关键的比赛就是小组赛第一循环。这四场球,米卢的表现并非完美。但除了惊险逼平卡塔尔,米卢的应试本领得到了充分体现。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不难发现,国足的水平其实还是那样,踢不过日韩伊,对沙特可能略占上风。如果说打进世界杯的分数线是 80 分的话,国足之前的水平大概在 75-80 之间,但大考基本只能考到 75 甚至更低。米卢在小组赛第一阶段这样的次要比赛中未必能保证场场大比分,友谊赛里也表现欠佳。他的作用就是让国足在关键比赛里基本稳定发挥到 80 分以上,但考到 85 就力有不逮了。

打好了这四场比赛,米卢就圆满完成了他的任务。而中国队存在的问题也就可以暂时一笔勾销了。但事后随着国足在世界杯上发挥不佳,媒体就又开始给米卢算旧账,如出线后频频接广告走穴(金六福酒等等)、与某女记者的零距离传闻、战术水平有限、世界杯用人失当等等。当然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腾讯体育讯 2018年预选赛亚洲区暨2019年亚洲杯预选赛40强赛11日打响,39支球队展开角逐(印尼被国际足联禁赛,排除出F组),小组头名以及成绩最好的四个小组第二名直接晋级,其他7个小组的第2名,与F组进行成绩比较时,不计算与小组垫底球队的两回合交战成绩。

目前,除了韩国和科威特的比赛因为科威特禁赛而延期之外,其他组比赛已全部结束,而韩国科威特的比赛结果不影响最终12强的排位。伊拉克、叙利亚、酋、中国成为成绩最好的四个小组第二,和八个小组第一一起,携手晋级12强赛。

原标题:外媒评世界杯上5大最烂球队,国足入围

2018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世界杯也成为了全世界球迷的一场狂欢。近日,英国《卫报》盘点了世界杯88年历史上表现最差的5支球队,中国男足不幸榜上有名。

这五支球队分别是(评选标准为小组赛得分数和净胜球数):1.扎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前身) 1974年世界杯 小组赛0分 净胜球 -142.萨尔瓦多 1982年世界杯 小组赛0分 净胜球 -123.沙特阿拉伯 2002年世界杯 小组赛0分 净胜球 -124.中国 2002年世界杯 小组赛0分 净胜球 -95.朝鲜 2010年世界杯 小组赛0分 净胜球 -11。

中国男足在2002年首次进入世界杯,实现了中国球迷数十年的梦想。郝海东、杨晨、范志毅、张恩华、马明宇、李玮锋、李铁、孙继海、于根伟等球星,堪称史上最强一代国足。可惜实力与对手很大差距,中国队在小组赛连输3场,丢9球,1球未进。米卢没有带领那支中国男足取得成功,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尽管这位老帅曾经带领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尼日利亚和美国取得过成功,但是在中国队身上,米卢还是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败味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杯小组赛净胜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