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克服心理障碍七法则的大多数是内向型性格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表现主要有:

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26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
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 坚烘
  从对大学生的多年研究及跟踪调查情况看,虽然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篇一
  《试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涉及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年研究及跟踪调查出发,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表现形式日趋多样,产生原因也越来越复杂。据此,文章进一步归纳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常见症状及其特点,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因素,以期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是21世纪中华民族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特色事业的建设。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现状
  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年研究及跟踪调查情况看,虽然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学习效率较高;有较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生活有满足感,对美好的未来有向往;有较健全的意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自我调节。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表现形式日趋多样,产生原因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一系列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势比较严峻。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主要有三个特点。
  1.心理不健康者比例较大。近年以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同研究框架下的、大量的统计数据无一不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一项针对浙江四所高校的统计分析认为,大学生中&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基本掌握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45.13%,而47.51%的大学生只是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有所了解。80.38%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基本健康,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一般的学生达到60.24%。&而另一项关于湖北某高校学生的研究发现,统计样本1300余人中&阳性症状检出率为58.46%,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94%,排在前3位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
  2.心理不健康者比例不仅较高,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天津市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8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主要是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性和情感危机等。同时期国家教委对12.6万大学生调查发现心理发病率高达20.23%。进入1990年以后,这一比例在大学生中又增加了。1992年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南地区八所院校4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有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高达31.13%;1994年成都地区高等学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者占34.4%。此外,由于恋爱、学业、人际关系原因自杀的学生也年年增加。正如前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日趋多元化发展,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式的清静之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面临更大的挑战。
  3.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形式多样,产生原因也较复杂。宏观地讲,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习、就业、恋爱、社交等几个方面。事实上,这种影响机制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许多。研究表明,&在敌对性、恐怖与偏执上,女性比男性更为突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优于非独生子女&,&非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优于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统计,求询者的大学生中以神经症性障碍占大多数,高达69.4%,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问题占14.5%,重性和心身障碍占12.1%。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症状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及调查访谈可知,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
  1.神经症。神经症也叫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中等严重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有五种。(1)焦虑症。焦虑症是人体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具体来说,个体因担心达不到预期目标,有可能丢失有价值的东西,致使自尊、自信受到威胁而紧张不安,由此产生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状态。大学生在学习、择业、交友、恋爱、成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多有强烈的焦虑反应,长此下去,极有可能形成焦虑性格。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来自内心,通常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自我焦虑与考试焦虑两个方面: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考试焦虑&&进入大学的大部分同学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都较为突出,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以及面对暂时的成绩落后的现象,部分同学无法适应,无端担心考试失败,进而产生考试焦虑情绪,不能自我调节。(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个体因过度忧愁和伤感引起的情绪体验,它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表现麻木或冷漠。这是个体对挫折的一种自我保护或防御性反应。当个体对战胜挫折自感无能为力而失去信心和勇气时,对未来充满悲观的期望,就对追求目标失去兴趣,而表现出冷漠、麻木状态。(3)强迫症。强迫症是青年期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病人清楚地认识到,强行进入的、自己并不愿意的思想、纠缠不清的观念或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和克服,因而感到痛苦。(4)恐怖症。恐怖症是指个体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与引起恐惧的情境通常极不相称,难以理解。患者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切实际,但不能自我控制。恐怖症有以下几种表现:社交恐怖;旷野恐怖;恐怖;疾病恐怖等。(5)。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多发心理性疾病,多是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机能活动过度紧张而产生神经精神活动能力减弱。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障碍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且矫治困难。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及特征如下:(1)偏执型人格。偏执型人格的人表现为容易产生偏执观念,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很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失败时常迁怒或归咎他人。(2)强迫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的人表现为常有个人的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因而焦虑、紧张,过分地自我克制,过分自我关注,事事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处事拘谨,缺乏应变能力。(3)冲动型人格。冲动型人格的人表现为情绪不稳,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而且自己不能克制。
  3.精神病。精神病是一种重度心理疾病,它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和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主要有情感性精神病、以及反应性精神病。对于患有精神病的学生,要格外予以关照和治疗,以期控制病情的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是内部因素,一个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大学生在特定时空状态下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外部因素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内部因素。
  (1)自我同一性危机。在大学阶段青年学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思考人生,确定&自我同一性&,经历着种种内心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情绪起伏大,容易诱发心理障碍。(2)个性的缺陷。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与人的个性有直接关系。性格过于内向的人、过于斤斤计较的人、孤僻封闭的人、自卑忧郁的人、急躁冲动的人、固执多疑的人、爱慕虚荣的人,以及娇生惯养而感情脆弱的人,都比个性开朗大度、乐观的人更易患心理疾病。(3)心理素质的不完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也影响他们的健康。从现实看,随着整个社会紧张性刺激增多而带来的应激和压力增加,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不少大学生自制能力差,对挫折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惧怕失败。一遇到矛盾就自责自怨或一味埋怨社会和他人,灰心失望,精神不振,由此造成恶性循环,而陷入消极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疾病。(4)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富动荡和最复杂的时期,鲜明的特征是情绪的两极性。情绪起伏过大,左右不定,而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强烈的情感需求与内心的闭锁,情绪激荡而缺乏冷静的思考,极易走向极端,使他们常常体验着人生各种苦恼。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而诱发各种心理障碍。(5)性的性与社会性的冲突。大学阶段,人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性机能的发育产生了性的欲望与冲动,但由于社会道德习俗、和理智的约束,这种欲望常被限制和压抑。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交等途径使生理能量得到正当释放、升华或补偿。但若不能通过妥善的途径、手段处理好性压抑问题,它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这种疾病常常是潜藏在心灵深处,很难引起人们的觉察。性的生物性一旦冲破各种约束或压抑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和转移,就可能会做出越轨行为。性心理失去平衡,情绪经常过分激动、消耗精力,造成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注意力分散,智力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以致影响学业和生活。
  2.外部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长期学习负担过重使过度疲劳,大脑皮层活动机能减弱,注意力、、思维力、受到限制而影响学习效率。学习负担过重与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贪多求全,自我期望过高,家长及外界压力过大等,均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2)恋爱失败。
  大学生恋爱失败会使当事人深深地受到自尊和情感的伤害。此时,有人可能会对生活、对人生感到绝望,也可能将自我与他人隔离开来,以保护自己免受更多的伤害和自尊心的损毁。失恋心理障碍表现为自卑、悲观、空虚、悔恨、厌世以及夜不安寝、食不甘味,还有的表现为颓废、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
  (3)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空前繁荣、生活质量的极大改善、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伴随着躁动起伏、动荡不安,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的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大学改革、大学生培养费用分担、就业双向选择、就业难度加大,等等。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必然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加剧,诸如取义心理与取利心理的冲突、平均心理与先富心理的冲突、保守心理与竞争心理的冲突、为社会服务心理和满足个体需要的心理冲突,等等。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带来心理适应不良的种种反应。
  (4)家庭环境方面的影响。
  作为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不同寻常的影响力。家庭被认为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加工厂&,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以及挫折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及障碍,甚至产生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客观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极其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篇二
  《浅议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需要;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加强高校思想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栋梁、21世纪的主人。作为服务和建设社会的主人,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为社会作贡献的真才实学,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丰富内持续的心理状态。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研究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时代要求存在偏差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所处的环境了其心理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他们的自我意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理想呈现出层次化、多元化,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但尚未成熟,性格特征处在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品德心理结构趋于合理并日渐成熟,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与时代的要求依然有很大偏差。
  三、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他们成才,因此新时期大学生必须设法消除或减轻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健康和谐的心理。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遵循科学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目标性原则。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现实性原则。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不仅有横向差异,还有纵向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另外,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5)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想象、、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在多元化社会中促进自我意识发展。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完善自我意识,是能否成为栋梁之材的关键。新时期大学生应在多元化社会中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强化意识。
  (2)在中磨炼意志。社会实践使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让新时期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用自己所学知识实际地改造和社会,有利于他们坚强意志的培养。
  (3)在社会交往中健全人际心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朋友之间等应多多相互往来。加强和社会联系,有助于健全人际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从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不同文明、、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矛盾和困惑十分突出;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多变和复杂;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信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情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从高校教育自身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篇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在高校如何及时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具体,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当代人普遍存在不能适应社会,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究其原因,与教育过程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从不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因一些小小的失误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玩世不恭万念俱灰;逃避群体自我封闭。等等都是心理问题的反映。
  大量调查表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所以、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三、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代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1.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家门,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而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因开支无计划而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而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加之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2.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3.择业的难题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变化,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主权,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变化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适应力弱的大学毕业生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
  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特别是要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心理卫生教育,通过讲解,参观,组织专题会,党团活动,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校,爱集体的心理品质和情感,树立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为生活打好良好的基础,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我们应该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文化、学识才能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迎接更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志强.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陶明达.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0.
  [3]陈国海.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看过&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的人还看了:
[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相关的文章
【心理健康论文】图文推荐性格的概述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为雕刻的意思,后来转意为印刻、标记、特性。广义指人或事物互相区别的特性。我国心理学把性格理解为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果断或优柔寡断等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性格就是一个人的许多性格特征的统一体。
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中。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格。恩格斯简明而完整地阐明了性格概念的含义,恩格斯指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人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做什么”和“怎样做”。“做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表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怎样做”反映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表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拒绝他所要避免的东西。一般地说,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而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有一定可塑性。研究表明: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影响通过主体的心理活动在个体的反应机构中保存下来、固定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动之中,构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并且贯穿于他的全部行动之中。人的性格不仅在类似情境中,甚至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因此,个体一时性的偶然表现不能认为是他的性格特征。例如,一个人经常表现得很勇敢,偶尔表现出怯懦,那么不能认为他具有怯懦的性格特征,他的性格特征是勇敢。又如,一个人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一反机敏的常态,表现为呆板,那么不能认为呆板是他的性格特征,他的性格特征是机敏。性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缓慢的变化。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与他的意识倾向和世界观紧密相连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性格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在阶级社会中则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并且与人的道德评价有关。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我们通常讲的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格。
二、性格和气质
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含在人格之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例如,科瓦列夫等人指出:“气质不是人的性格中的某种外在的东西,而是有机地包含在它的结构之中。”但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和气质彼此渗透、彼此制约。
一方面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粘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征。
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在职业训练过程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以40名十年级学生为被试,研究气质与性格特征的关系。这40名学生分别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每种气质类型都是10个,由班主任按照自制力和坚韧性这两种意志特性,测定每一个学生。气质类型与性格特征的关系如表1.
气质类型与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生理基础
性格的生理基础也是人脑的机能,由于性格的复杂性,目前对性格的生理基础了解甚少。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探索性格的生理基础提供了启示。巴普洛夫认为,性格的生理基础就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征和生活环境影响的“合金”。他指出:“现在我们坚决主张,人一方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养成的品质。这是很显然的。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这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那些在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二者之间的混合物了”“合金”的意思是指:一方面人在现实生活影响下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征所制约;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环境下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又掩盖或改变神经类型的特征。研究表明,由生活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更具有直接意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不能预先命定一个人的性格,不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在性格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动力定型的稳定性和可变形是性格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基础。
性格与大脑皮层的额叶有关,额叶受伤的病人在性格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例如,有些额叶受伤的病人,不尊重别人,爱说粗话,不愿意接受劝告,顽固地坚持己见又反复无常;有些病人表现出易冲动,爱开玩笑,缺乏主动性等特点;有些病人表现出运动定型的惰性,固执地重复已经开始的活动,不能停止某种不合理的行动。
性格的结构
一、性格特征的分析
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由各种不同的性格特征所组成。性格特征就是指性格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人对客观现实的影响总是以一定的态度给予反应。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1.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公而忘私或假公济私;忠心耿耿或三心二意;善于交际或行为孤僻;热爱集体或自私自利;礼貌待人或粗暴;正直或虚伪;富有同情心或冷酷无情,等等。
2.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勤劳或懒惰;认真或马虎;细致或粗心;创新或墨守成规;借鉴或浪费,等等。
3.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谦虚或骄傲;自尊或自卑;严于律己或放任,等等。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1.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目的性或盲目性;独立性或易受暗示性;纪律性或散漫性,等等。
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主动性或被动性;自制力或缺乏自制力、冲动性,等等。
3.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恒心、坚韧性或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等等。
4.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勇敢或怯懦;沉着镇定或惊慌失措;果断或优柔寡断,等等。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1.情绪强度特征
情绪强度特征表现为个人受情绪影响程度和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例如,有人情绪体验比较微弱,容易用意志控制;有人情绪体验比较强烈,难以用意志控制。
2.情绪稳定性特征
情绪稳定性特征表现为情绪起伏波动的程度。例如,有人不论在成功或失败时,情绪都比较平静,对情绪的控制比较容易;有人成功时则沾沾自喜,失败时则垂头丧气,对情绪的控制也比较困难。
3.情绪持久性特征
情绪持久性特征表现为个人受情绪影响时间久暂的程度。例如,有人遇到愉快的事,当时很高兴,时候很快恢复平静;有人愉快的情绪则持续很久。
4.主导心境特征
主导心境特征表现为不同的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例如,有人经常愉快,有人经常忧伤;有人受主导心境支配的时间长(主导心境稳定性大);有人受主导心境支配的时间短(主导心境稳定性小)。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称为能力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有:
1.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人在感觉和知觉方面的个体差异可以区分出: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记录型和解释型;罗列型和概括型;快速型和精确型,等等。
2.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
人在记忆方面的个别差异可以区分出:主动记忆型和被动记忆型;直观形象记忆型和逻辑思维记忆型;在识记上有快慢之分;在保持上有长短之分,等等。
3.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
人在想像方面的个别差异可以区分出: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幻想型和现实型;敢于想象型和想象受阻型;狭窄想象型和广阔想象型,等等。
4.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人在思维方面的个别差异可以区分出:独立型和依赖型;分析型和综合型,等等。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中,最主要的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其中又以性格的态度特征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体现了一个人对事物所特有的、稳定的倾向,也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和世界观的反映。
性格的上述各个方面的特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在个体身上结合为独特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这正是性格一词的本来含义。
二、性格结构的动力特性
性格特征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存在着,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各种不同场合中,各种性格特征又有不同的结合。所有这些表现性格具有动力的特性,具体表现为:
1.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由于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性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有时还可以根据某人的一些性格特征去推知他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例如,对待工作的态度特征方面表现出勤劳、认真的人,一般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表现出主动观察和详细分析的特征;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表现出平静和容易控制的特征,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表现出目的性和自制力等特征。
2.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组合
性格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人在一切场合下都以同一模式一成不变地表现。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指出,人格特质除具有概括性和持久性外,还具有焦点性。即它与现实的某些特殊场合联系着,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和人群中才会表现出来。例如,一个攻击性强的人,不会在任何场合下对任何人攻击,对他的亲爱的朋友,一般不会攻击。一个人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着重显露其性格的某一个侧面,在另一种场合下,可以着重显露其性格的另一个侧面。鲁迅先生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雷锋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天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是都是最好的明证。
性格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侧面表现,不仅不能说明人类性格的支解和分裂,恰好说明人类性格的丰富性和真实性。由于性格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多种场合下,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多方面去考察一个人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一个人的性格全貌,发掘他的“内在性格”。
3.性格的可塑性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又是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在家中过分溺爱的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但进入托儿所和幼儿园后,过的是集体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良性格特征可以逐渐得到改变。又如,生活中遭受了重大挫折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性格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一般地说,儿童性格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成人性格趋于稳定,不易受环境影响。但成人可以通过主动的自我调节来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特征,克服不良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类型理论
性格的类型论和性格的特质论是两种主要的性格理论。类型论用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的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特质论同时用人的多种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例如,类型论说某人是一个内向的人;特质论说某人是沉静、较孤僻和处事谨慎的人。类型论是一种性格分类的理论,特质论是一种性格分析的理论。
一、我国古代学者对性格的分类
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性格的论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讲性格的是孔子,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性是在“先天”相近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由于后天习得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本性。孔子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中行”、“狂者”和“狷者”三种类型。“狂者”进取,敢作敢为;“狷者”拘谨,什么事都不大肯干;“中行”介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相当于中间型。孔子认为,中行性格最好,既不过分进取,也不过分拘谨。
公元3世纪,三国时刘劭在他的《人物志》一书中,对人的性格做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在性格上的个别差异很大,他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十二种类型(表2)。
刘劭所划分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
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缴许
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
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惧,善在恭谨,失在多疑
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论辩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
普博周洽,弘在覆裕,失在溷浊
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扁
体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
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
朴露劲尽,质在中诚,实在不微
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
二、斯普兰格的类型论
德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用价值观来划分人格的类型。他认为,社会生活有6个基本领域: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利和宗教。人会对这6个基本领域中的某一个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据此,他将人的性格划分为6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利型和宗教型。这种类型是理论(理想)的模型,具体的个人通常是主要倾向于一种类型并兼有其他类型的特点。
1.理论型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认识成为精神生活的主要活动,情感退到次要地位。总是冷静而客观地观察事物,关心理论,力图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实用和功利缺乏兴趣,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缺乏生存竞争能力。理论家和哲学家属于这种类型。
2.经济型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以经济观点看待一切事物,把经济价值提高到一切价值之上,以实际功利来评价事物的价值,重视人的能力和资历。从纯经济观点看待人类,把人类看为生产者、消费者或购买者,以获取财产和利益为其生活目的。实业家属于这种类型。
3.审美型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以美为最高人生的意义,对实际生活不大关心,总是从美的角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是他们的目的。艺术家属于这种类型。
4.社会型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重视爱,以爱他人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有献身精神,有志于增进他人或社会福利。社会性的最高和最普遍的形式是母爱。慈善、卫生和教育工作者都属于这种类型。
5.权力型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重视权力,并努力获得权力。凡是他所做的均由自己决定,有强烈的支配和命令他人的欲望。
6.宗教型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坚信宗教,生活在信仰中,总感到上帝的拯救和恩惠。他们富于同情心,以慈善为怀,以爱人爱物为目的。宗教家属于这种类型。
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具有这6种价值倾向,并不表示真有这6种价值类型的人存在。他和阜南等人根据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观点,编制了一个关于价值的测验。国外的一些学者在研究性格时常用这个测验。
&&& 项目举例:
第一部分(共30个问题)
1.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纯粹真理,不在于实际应用:a、是,b、否。
4.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教师并具备所需的能力,你愿意教:a、诗词歌赋,b、物理与化学。
第二部分(共15题)
3.假设你为教育政策出力,你要从事于:
a.提倡戏剧的研究和表现……………………………………………………………………………(& )
b.发展合作与服务精神………………………………………………………………………………(& )
c.扩充实验设备………………………………………………………………………………………(& )
d.促进校办储蓄银行的工作…………………………………………………………………………(& )
11.伟大发现与探险的价值是:
a.表示人类战胜自然…………………………………………………………………………………(& )
b.增进我们的科学知识………………………………………………………………………………(& )
c.在国际范围内交流兴趣与感情……………………………………………………………………(& )
d.对宇宙的最高启示有所贡献………………………………………………………………………(& )
被试测验的总分数表示他对6种主要价值的倾向性。
两部分测验的记分举例:
斯普兰格从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从社会文化价值的观点来划分人类的性格。这比一味强调人的生物学因素对人的影响是一个进步。但这种理论是根据西方社会生活的现象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弗洛姆的类型论
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E.Fromm)是当代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权威,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把性格分为两个部分:“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社会性格”是性格结构的核心,为同一文化群体中一切成员所共有;“个人性格”是同一文化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行为的差异。人的性格主要是由社会性格所决定,在此基础上才表现出个人性格的差异。他指出,个人性格是由气质和体格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所决定的。弗洛姆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结合起来,强调社会中的大的切面对性格的影响。
弗洛姆将人类的性格划分为两大类型:生产的倾向性(指一个人的普遍的态度或观点)和非生产的倾向性。生产的倾向性是健康的性格;非生产的倾向性是不健康的病态性格。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取决于个人身上积极的和消极的性格特征的比例。
1.生产的倾向性
弗洛姆把健康性格称为生产的倾向性。生产性的人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理想境界或目标,与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实现相似。他认为,生产的倾向性在任何社会都还没有达到。获得生产的倾向性的唯一方法,就是生活在健全的社会中,生活在促进创造性的社会中。生产性的人充分发挥他的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生产性的人依靠他们天生的潜能,首先创造了自我。健康性格的另外4个方面:创造性的爱、创造性思维、幸福和道德心。
2.非生产的倾向性
非生产的倾向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接受倾向性。这种类型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完全依赖于别人。这种人是被动的接受者,寻求别人的帮助,希望依附于人。当没有人管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焦虑、恐怖,并且瘫痪无力。
(2)剥削倾向性。这种类型的人并非依赖自己进行生产和创造,他们依靠暴力、诡计等方法,从他人那里索取东西,希望靠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对他人进行攻击或榨取。他们“喜欢”那些可以利用的人,“讨厌”那些已经被他们榨取过的人。弗洛姆指出,这种倾向是极权主义或法西斯主义的特征,但在任何社会中都会产生。
(3)贮藏倾向性。这种类型的人通过贮藏来获得安全感,他们的哲学是:“资产和财富就是安全”。贮藏型的人似乎在周围筑起一道墙,不使财富流出来,也不让任何东西流进去。这种人表现为节俭,极端吝啬,坚持不与别人分享财富,与他人疏远,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退缩等。
(4)市场倾向性。这种类型的人追求市场竞争的成功,把自己作为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要的性格特征,并且经常缺乏安全感。
弗洛姆认为,以上4种非生产的倾向都是不健全的社会(剥削制度)所造成的病态性格。但这些概念仅仅是“理性类型”,而不是对某一特定个体性格的描述。他认为,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并不是只有一种倾向,而是几种非生产的倾向的混合,或者是非生产的倾向和生产的倾向的混合。在一个非生产的倾向占优势的人身上,常常表现出性格的消极方面。
弗洛姆在晚年还提出一种非生产的倾向性,即恋生狂和恋尸狂的性格。恋生狂者爱好生命和生长,恋尸狂者爱好死亡与腐朽。他认为,恋尸狂者是人的存在的一种邪恶形式,是万恶的根源,是一种极端的性格类型。例如,法西斯头子等等。
弗洛姆的性格类型论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派性格类型学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强调了社会中的大的切面对性格的影响。他指出病态性格是由剥削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对性格的渗透。并对资本主义社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作了揭露。但是弗洛姆的类型论仅仅是对西方社会生活现象的分类,他也忽视了人的遗传和生理因素对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不能达到对性格本质的全面认识的境界。
四、霍兰德的类型论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L.Holland)提出性格──职业匹配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准备密切相关。人们在不断寻求能够获得技能,发展兴趣的职业。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上百次的试验,他提出了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他把人类的性格划分为6种类型:社会型、研究型、实际型、艺术型、企业型和常规型。每一个人可以主要划为一种性格类型,每一种性格类型的人,对相应的职业感兴趣。
&&& 1.社会型
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具有爱好社交、活跃、友好、慷慨、乐于助人、易合作和合群等性格特征。适合从事社会工作、教师、护士等等。
&&& 2.研究型
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具有好奇、善于分析、精确、思维内向、富有理解力和聪明等性格特征。适合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电子学工作和计算机程序编制等等。
&&& 3.实际型
这种类型的人具有直率、随和、重实践、节俭、稳定、坚定和不爱社交等性格特征。适合从事农业、制图、采矿、机械操作等等。
&&& 4.艺术型
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具有感情丰富、想象力强、富有创造性等性格特征。适合从事文学创作、艺术、雕刻、音乐、文艺评论等。
&&& 5.企业型
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具有外向、乐观、爱社交、健谈、好冒风险、支配和喜欢领导他人等性格特征。适合从事董事长、经理、营业部主任、营业员和推销员等工作。
&&& 6.常规型
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具有务实、有条理、随和、友好、拘谨和保守等性格特征。适合从事办公室工作、秘书、会计、打字员和接线员等等。
霍兰德认为,大多数人可以主要划为某一性格类型,每一种性格类型又都有两种相近的性格类型、两种中性关系的性格类型和一种相斥的性格类型(表3)。
性格关系类型&
艺术型、企业型
常规型、研究型
艺术型、实际型
常规型、社会型
研究型、常规型
艺术型、企业型
研究型、社会型
企业型、实际型
社会型、常规型
实际型、艺术型
实际型、企业型
社会型、研究型
各种性格类型之间的相关可用六角形模型来表述(图1)。
图1& 霍兰德的性格类型六角形模型
霍兰德认为,如果职业类型与性格类型相重合,个人会感到兴趣与内在的满足,并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职业类型与性格类型相近,个人经过努力,也能适应并做好工作;如果职业类型与性格类型相斥,个人对职业毫无兴趣,不能胜任工作。
霍兰德是一位职业指导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将性格类型和职业类型进行匹配,对职业指导具有重大意义。他十分重视兴趣与职业的关系,认为兴趣是工作的巨大动力,凡是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就能提高人的积极性,使人积极愉快地从事这种工作。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某一职业有兴趣,并不一定能把该项工作做好。对工作的兴趣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影响职业的心理因素是多种的和复杂的。
五、其他的性格类型论
性格的类型理论为数众多,除上述几种外,比较著名的还有: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T.Ribot)根据个体的智力、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何者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他们把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支配行动,以理论思考而行事;情绪型的人不善于思考,凭情感办事;意志型的人目的明确,主动地追求未来的憧憬。此外,还有一些中间类型,例如理智—意志型等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Adler)根据个体的竞争性不同,把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优越型和自卑型。优越型的人好强,总想胜过别人;自卑型的人有很重的自卑感,在活动中表现为退让、不与人竞争等特点。
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Н.Д.Левитов)根据社会方向性和性格的意志特征,把学生划分为4种性格类型。
(1)目的方向明确和意志坚强型。
(2)目的方向明确,但坚持性、自制力有某些缺陷型。
(3)缺乏目的方向性,但意志坚强型。
(4)缺乏目的方向性且意志薄弱型。
性格类型论根据某种原则把所有的人划分为几种类型,它的特征是具有整体性,能够显示典型,所以在直观地了解人的性格时较为便利。性格类型论最早是由于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广泛地运用到教育、医学、文艺、管理和职业选拔中去。但是,性格类型论把人极端复杂的性格概括为少数几种类型,这样就必然忽视中间型。与此相关,如果将一个人划入某种性格类型,就会只注意这种类型中的有关特征,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可能导致简单化和片面性。此外,性格类型轮也容易将人的性格固定化,静止化,忽视性格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容易忽视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
性格的特质理论
特质一词是英语trait的译名,有时亦译为特性。性格的特质伦认为,人的性格是由一组特质组成,特质是构成人的性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性格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通过对性格特质的了解,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他们认为,性格特质是所有人共有的,但每一种特质在量上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性格上的差异。
德雷格(Dreger)曾将性格特质论者分为两大类:偏重于统计方法的和偏重于非统计方法的。前者以卡特尔和吉尔福特等人为代表,他们用统计分析划分特质,并且偏重于描述个体特质量的差异,比较强调特质之间的依赖性。后者以奥尔波特等人为代表,他们用逻辑和语义分析来划分特质,并且偏重于描述个体各种特质的不同,比较强调特质之间的独立性。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是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性格特质轮的创始人。他认为:性格是由许多特质所组成,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特质除了反应刺激产生行为外,还能够主动地引导行为,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来,使反应具有一致性,即不同刺激能导致相似的行为。例如,具有谦虚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做出类似的反应(表4)。
特质使刺激和反应趋于一致的模型&
和领导在一起工作&&&&&
& →留意、小心、顺从
访友&&&&&&&&&&&&&&&&&
& →文雅、克制、依从
遇见陌生人&&&&&&&&&&&
& →笨拙、尴尬、害羞
和母亲共同进餐&&&&&&&
& →热情迎合
同伴给予赞扬&&&&&&&&&
& →不露面、不为人注意
&&&&&&&&&&&&&&&&&&&&&&&&&&&&&&&&&&&&&&&&&&&&&&&&&&&&
(根据米歇尔,1980年。引用时略有删改)
相反,具有不同特质的人,对同一个刺激物,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一个具有谦虚特质的人和一个具有骄傲特质的人对客人的态度是不同的。
奥尔波特对特制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common trait)
共同特质是指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共同特质被认为是一种概括化的性格倾向。
2.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
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奥尔波特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个人特质,只有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认为,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进一步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于个体性格影响和意义不同,划分为3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
(1)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
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它代表一个人的性格最独特之处,往往只有一个。它在性格结构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例如,吝啬被认为是葛朗台的首要特质。
(2)主要特质(central trait)
又称“重要特质”,这是性格的“构件”,个体的性格是由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主要特质所组成。主要特质虽不像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但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奥尔波特用社会性、乐观和人道主义来表述詹姆斯的性格。
(3)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
这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它不是性格的决定因素。
二、卡特尔的特质论
英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是用因素分析法研究特质的著名代表。他同意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论点。他认为,共同特质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共同因素。个人特质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独特因素。共同因素是人类所有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独特特质是指单个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卡特尔的主要贡献在于把许许多多的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人格结构的内层,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和人格的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必须通过表面特质的中介,通过因素分析法才能发现。例如,独立、坚韧和大胆等特质都可以在个体身上直接表现出来,并能直接观察到,它们都是表面特质。通过因素分析,这些表面特质之间有很高的相关。通过因素分析可得出它们的共同根源特质──“自主性”。图2表示自我、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我居于中心位置,根源特质(5、6)在自我的外周,表面特质(1、2、3、4)在根源特质的外周。
图2 自我、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略)
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各自独立,相关极小,并且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年龄的人和不同社会环境的人身上。但是,各个根源特质在每个人身上的强度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性格上的差异。卡特尔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确定16种根源特质(表5),并据此编制了16种个性因素问卷,是国际上通用的个性问卷。
卡特尔的16种根源特质
低分者特征
高分者特征
理智、着重现实
敏感、感情用事
怀疑、刚愎
坦白直率、天真
精明能干、世故
勇于尝试实验
依赖、附和
自立、当机立断
图3& 是不同职业的16种个性因素问卷剖面图(略)
三、吉尔福特的特质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将人的性格分为12种特质:(1)抑郁质(是否忧郁,容易悲伤);(2)循环性(情绪是否容易变化,不稳定);(3)自卑感(自卑感的大小);(4)神经质(是否容易担心某种事情或容易烦躁);(5)主观性(是否容易空想、过敏而不能入睡);(6)非合作性(是否信任别人,与社会协调);(7)攻击性(是否不倾听别人的意见而自行其事,是否爱发脾气,有攻击性);(8)活动性(是否开朗,动作敏捷);(9)乐天性(开朗还是不开朗);(10)思维外向性(是否喜欢沉思,愿意反省);(11)支配性(是否能当群众的领袖);(12)社会外向性(是否善于交际)。在12种特质中,第1—4种特质是情绪稳定性的指标;第5—7种特质是社会适应性指标;第8—12种特质是向性指标。
吉尔福特指出,各个特质最后组成一个阶层式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在这个结构中,最基层的特质叫做基倾。一个基倾是个体在少数情景中表现某种一致性行为的倾向,例如,喜欢参加宴会、喜欢参加舞会等。中间一层叫基本特质(primary
trait),它位于基倾之上,每一个基本特质都是几种基倾的共同元素,因此涉及的范围比基倾要广得多。例如,社会性就是一种基本特质,而喜欢某种社交场合则是一种基倾。最高一层叫类型(type),它位于基本特质之上。在吉尔福特看来,类型就是涉及范围极广的特质。因此,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几种类型,这与性格类型论者对类型的看法是有所不同。每一种类型是多种基本特质的共同元素。吉尔福特认为,在性格结构中,上层特质可以影响或决定下层特质。
性格特质论者认为性格由许多特质所组成。他们直接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他们编制了许多问卷,为研究个性提供了工具。但他们过分强调先前倾向,有些特质论者对遗传作用强调过多,对特质的稳定性强调过多,忽视了社会环境的作用。他们发现基本特质的数目很不一致,还发现特质和特质之间有重叠现象。性格特质论者倾向于用分离的特质来解释性格,倾向于从量上分析性格,容易忽视性格的整体性。应该把从质和整体上表示性格的类型论和从量上分析性格的特质论结合起来。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已经开始结合起来了。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上,历史上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遗传决定论,另一种是环境决定论。现在持极端看法的人已经很少了。一般认为,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德国诗人歌德说:“才能自然形成,性格则涉人世之风波而成。”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随人生的历程而形成和发展的。
刘明、王顺兴等同志研究了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年龄发展趋势。他们用问卷法对2127人(城乡比例、男女比例大致为1:1)的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进行测查,在这3种性格特征中,又各分出4种主要的性格因素(表6)。
性格特征的结构模型
构成性格特征的因素
该项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格(EWR)发展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但是,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不等速的,小学2年级至4年级发展较慢,4年级至6年级发展较快,小学6年级至初中2年级发展尤其缓慢,甚至出现相对停滞状态,初中2年级至高中1年级,又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图4)。该项研究还表明,性格特征的各个方面发展趋势又是有差异的(图5)。
图4& 我国中小学生性格发展总趋势(略)
图5& 我国中小学生性格三特征发展总趋势(略)
下面就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以阐述。
一、家庭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被认为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父母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爱抚下成长。从教育的顺序上来看,也是首先是家庭,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帕克(G.Parker)等人编制的亲子关系量表,包括“关心”和“约束”两个维度,划分出4个象限,代表4种亲子关系类型:①关心多──约束多;②关心多──约束少;③关心少──约束多;④关心少──约束少。研究表明:关心少和约束过严的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性格的健康发展。
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关系最为密切。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教育者。霍妮(K.Horney)把儿童寻求安全需要,看做性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指出,儿童是无能的,要满足这些需要,完全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慈爱和温暖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得到满足,儿童心理就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冷淡的和憎恨的,甚至是敌意的,儿童安全需要就得不到满足,还可能导致精神疾病。马斯洛(A.H.Maslow)认为,2岁以内儿童受的教育特别重要。失去了安全、爱和尊重的儿童是很难自我实现的。
母爱在儿童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日本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指出:“婴儿生长的环境,是由母亲准备的,整天都在照料并同婴儿说话的母亲本身,也是重要环境之一。……对婴儿的未来而言,母亲的存在,家庭生活方式是无法估量的重要。”缺乏母爱的儿童往往会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
父亲对儿童在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同化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性成人交往的机会。幼年没有与父母接触过的儿童,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
在家庭诸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过分保护、溺爱、严格、放任)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赛门斯(P.M.Symonds)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双亲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基本上可以用两个独立的轴来表示:接受与拒绝、支配与服从,并从中得出4种母亲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图6)。
图6& 双亲养育态度类型(略)
包德温(Baldwin)等人研究了母亲教养态度和子女性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7.
母亲的养育态度和孩子性格的关系&
母亲的态度
孩子的性格
& 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
& 幼稚、胆小、神经质、被动
& 任性、幼稚、神经质、温和
& 反抗、冷漠、自高自大
& 攻击、情绪不稳定、冷酷、自立
& 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顺从
& 合作、独立、温顺、社交
美国心理学家皮克(R.F.Peck)等人用谈话法、测验法等研究了美国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研究表明,性格特征的发展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表8)。
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的性格特征
父母教养态度
儿童的性格特征
从表8可以看出,儿童的良好性格特征与信任、民主、容忍的态度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敌对行为与严厉态度的相关系数比较高;意志坚强与家长信任相关系数最高(0.74),与家长的严厉态度呈负相关;情绪稳定性、自发努力和友好态度也都与家长的严厉态度呈负相关。
日本性格心理学家诧摩武俊研究了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关系,结果见表9.
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性格
&& 服从、无主动性、消极、依赖、温和
&& 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胆怯
&& 缺乏社会性、深思、亲切、非神经质、情绪稳定
&& 任性、反抗、幼稚、神经质
&& 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性、粗暴
&& 冷酷、攻击、情绪不稳定、创造性强、社会性
&& 神经质、反社会、粗暴、企图引人注意、冷淡
&& 执拗、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
&& 独立、直爽、协作、亲切、社交
&& 依赖、反抗、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大胆
北京大学许政援教授与全国十个地区进行协作,用问卷法调查了岁幼儿的父母教育方式与幼儿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该项研究表明:教育总均分与性格总均分之间相关显著,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儿童优良性格品质的形成起积极作用;该项研究还表明:几种教育方式与所调查的性格有较高的相关,见表10.
家庭教育方式与性格特点相关
对困难态度
对劳动态度
& 教育总分
& 取得权威方式
& 关心孩子
& 注意智力发展
& 培养独立性
& 尊重孩子
& 要求一致
& 表率作用
& 公正处理纠纷
&&&&&&&&&&&&&&&&&&&&&&&&&&&&&&&&&&&&&&&&&&&&&&&&&&&&&&&&&&&&&&&&&&&&&&&&&
*P&.05&&&&*
2.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
家庭情绪气氛可以划分为融洽与对抗两种类型。家庭中的情绪气氛是由家庭中全体人员营造的,但主要是由夫妻关系所决定的。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表明,宁静愉快家庭中的孩子与气氛紧张及冲突家庭中的孩子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别。宁静愉快家庭中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生活乐观、愉快、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气氛紧张及冲突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和焦虑,长期忧心忡忡,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严厉的惩罚,对人不信任,容易发生情绪与行为问题。
父母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社会信仰、规范和价值观等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而传给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孩子随时随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孩子与父母的性格往往相类似。
&&& 3.家庭结构
&&&&一般认为有三种主要的家庭结构:大家庭、核心家庭和破裂家庭。
大家庭指几代同堂的家庭。大家庭中的孩子受家风、家规等影响,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但可能会有隔代溺爱和长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致使孩子无所适从,可能会形成恐惧、焦虑等不良性格特征。
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中没有传统的隔代溺爱,但由于年轻的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对孩子可能有时放纵,有时管教过严。夫妇一般都是双职工,可能缺少教养和爱抚孩子的时间。
杨善堂等人比较了两代人家庭和三代人家庭幼儿个性心理发展。结果表明,两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品质优于三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品质,其中7种品质(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情绪特征、自尊心、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品质(合群性、聪慧性)无显著差异。
破裂家庭指父母中有一人死亡或判刑监禁或父母离婚的家庭。许多研究表明,破裂家庭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不良的影响。有人认为,父母离婚甚至比父母死亡对孩子性格影响更大。有些研究表明,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破裂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傅安球和史莉芳指出:“离婚的家庭,从父母感情破裂开始,家庭人际关系失和,父母整日无休止地打闹,甚至离婚的整个过程,既是对孩子施加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态度特征的过程。……带给孩子的心理创伤,乃至造成的性格异常,很可能永远伴随着他们度过一生。”“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平均比例为21.22%,完整家庭子女为5.81%。”他们认为: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的性格缺陷有:自卑、孤僻、怯懦和粗暴。
&&& 4.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由于孩子出生的先后所决定的,而是由于父母对出生顺序不同的孩子的态度和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所造成的。许多学者研究了出生顺序对孩子性格发展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
高尔顿(F.Galon)研究了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出生顺序,发现长子及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当高。阿德勒(A.Adler)特别强调出生顺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和所处的地位影响着儿童的生活风格,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重大作用。贝尔蒙特(L.Belmont)的研究表明,长子在瑞文智力测验上的成绩比其他孩子要高。在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技术人员中,长子和独生子女占一半以上。
下列各项差异在统计上超过了5%的显著水平:头胎出生,比后来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进大学的人数多,在问题儿童中所占比例偏高;二胎出生,比头胎或以后出生的孩子依赖性强,要求成人给予更多的帮助和赞许,爱个人活动、话多、娇气;中间出生,对不公正和忽视更敏感,喜欢音乐、语言、艺术、有美学情趣,演员中占比例偏高;最后出生,自尊心强,智商往往偏低,学习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墨菲(G.Murphy)总结了几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见表11.
出生顺序与性格特征
& 独子和长子显示出稍高的支配性,末子显示出较低的支配性。
& 男孩子出生顺序早对痛苦的感受性大。
& 长子或独子比中间的孩子或末子更具优越感。
& 中小家庭中长子成为名人的多,大家庭中后面的孩子成为名人的情况多。
& 嫉妒性较强的孩子中长子较多。
长子有较少的攻击性、指导性和自信心,比较内向。中间的孩子没有长子那样缺乏攻击性,而且问题最少,末子往往畏首畏尾,内向性仅次于长子,攻击性仅次于独子。
& 在过激的人中,独生子所占的比例较大。在保守的人中,长子较多,末子也相当多。
& 躁郁症患者100例中,长子占48例,中间的孩子占30例,末子占22例。
5.独生子女
国外早期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存在缺点。早在19世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G.S.Hall)和他的学生博汉农(E.W.Bohannon)就对独生子女进行研究。霍尔说,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博汉农指出,独生子女在特殊儿童中占比例大,而且社交性差。德国医生内特尔(E.Neter)认为,独生子女的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溺爱;二是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乏教育的重要因素──儿童伙伴,并认为,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会成为“问题儿童”。苏联布隆斯基(П.П.Блонский)也认为,在道德品质和性格上存在缺陷。
后来美国的芬顿(N.Fenton)等人的研究否定了博汉农等人的看法。芬顿等人在研究方法上作了改进,研究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193名儿童中的34名独生子女,用12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而在“自信”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优越,从而否定了独生子女的特异性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福尔博(T.Falbo)等人,1986年在美国《心理学通报》上发表文章,回顾了自年期间所发表的200余篇有关独生子女研究的报告,并对其中的115篇报告的结果用统计方法进行再次分析。结果表明,在成就、智力、性格、适应和社会性几个方面,独生子女或优于非独生子女,或没有显著差异。该项研究被认为是美国近年来对独生子女问题的一项新的研究。
基尔福特(R.B.Guilford)和武斯特(D.A.Worcester)在中学生中,选出非独生子女141名,独生子女21名进行研究,对5项性格特征(诚实、勤劳、创造性、自制和秩序)用4级记分法进行评分(最优为1分,最差为4分)。研究表明,在5项性格特征中,独生子女均较非独生子女优越,见表1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性格评定
非独生子女
&&&&&&&&&&&&&&&&&&&&&&&&&&&&&&&&&&&&&&&&&&&&&&&&&&&&&&&&&&&&&
注:“+”表示独生子女优越
日本山下俊郎教授认为,在早期的研究中,忽视了独生子女存在着不同条件。在博汉农的研究中只考虑了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考虑其他条件。另一项研究在44名独生子女中,父母俱在的仅19人,其余的都是父母不全或失去双亲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存在的某种特异性无法归因。他认为,为了真正确定独生子女的特点,必须排除各种异质因素。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配对研究时,必须是家庭经济地位、居住状况、年龄、身体发育状况、智力发展水平等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仅仅在有无兄弟姐妹这一点上不同。
日本学者松下觉分析了8种家庭构成类型:
(1)纯独生子女(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
(2)生身父母不全(父母母子有一方在);
(3)养子(与养父母生活在一起);
(4)母子(只与亲生母亲生活在一起);
(5)父母有一方在,还有祖父母(或祖父母一方在);
(6)父母有一方在的大家庭(包括祖父母等多人生活在一起);
(7)父母、祖父母全在(或祖父母只有一方在);
(8)父母俱在的大家庭(包括父母、祖父母等多人生活在一起)。
松下觉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构成类型中的独生子女表现出来的性格倾向是不同的。从整个评定的平均值来看,独生子女的评定值高。只有“生身父母不全”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差,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方面,独生子女都比非独生子女优越,也有显著性差异。松下觉的研究还表明,虽同样是独生子女,因为家庭构成类型不同,在所调查的22个项目上,都有显著性差异。
日本学者梅田进一步研究了父母教养态度与独生子女特异性的关系。他将父母的态度划分为:溺爱型、严格型、放任型、民主型与矛盾型五类。溺爱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有任性、依赖心理、逞强等6项特异性;严格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有利己、心胸狭窄等8项特异性;放任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有好动感情等11项特异性。只有民主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看不到任何特异性,显示出明显的优越倾向。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执行,独生子女愈来愈多。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独生子女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等在1980年开始调查了120名独生子女(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儿童各40名,城乡、性别的比例大体相同)。研究内容包括8个方面,其中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的研究结果见表13.
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
&&&&&&&&&&&&&&&&&&&&&&&&&&&&&&&&&&&&&&&&&&&&&&&&&
&注:“√”表示肯定;“-”表示一般;“&”表示否定。
从表上可以看出,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自信心也比较足,但谦虚精神稍差些,依赖性较大,接近1/3的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性,在自私品质上,不自私的占多数。
该研究还表明,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有一个发展过程,向良好心理品质发展。因此,独生子女心理发展趋势,关键在于教育,此外,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1981年上海市幼教研究室等单位,调查了独生幼儿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相比,在行为特点上的问题较多。而这种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同所造成的,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迁就造成独生子女挑食和随便发脾气等问题,而良好的早期教育就会造就独生子女的良好性格。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研究了10项行为特征(合群─孤僻;友善─攻击;利他─利己;温顺─任性;独立性─依赖性;适应─娇气;自制─无意识;爱劳动─懒惰;诚实─说谎;勇敢─胆小)和7个性格特征(好奇心、对人态度、自尊心、独立性、自制力、对困难的态度、对劳动的态度),结果没有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显著差异。
1984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万传文等人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了独生子女性格特征的5个方面(依赖性、助人行为、独立性、攻击行为、友好行为)。研究对象是北京城区6个幼儿园5—7岁的138名独生子女和在年龄、性别、家庭生活和教养条件与之相似的127名非独生子女。其中男孩120名,女孩145名。结果表明:
(1)在依赖性、助人行为和攻击行为几个项目上,在多数情况下非独生子女的平均得分略高于独生子女,但差异不显著。
(2)在独立性方面,发现5、6岁组的独生子女明显地比非独生子女差,出现得分上的两极分化现象(独生子女被评为优和差的人,均比非独生子女多)。
(3)在友好性方面,只有5岁组的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从各个年龄组的总分看,也是得分多的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得分少的非独生子女低于独生子女。即在友好性方面,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表现好一些。
该项研究表明,除了独立性和友好性外,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独生子女组中看到一种两极分化现象,他们得分高和得分低的人数都比非独生子女组为多。这种现象和家庭教育密切联系。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既否定了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也否定了忽视家庭与社会条件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认为独生子女自然优越的观点。
二、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性格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接受政治和品德教育,形成优良性格特征。英国思想家欧文(R.Owen)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学生在学校里形成了良好性格,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反之,则会发生各种问题。人格适应不良最初是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的影响,然而学校在教育上的不得法也会造成学生适应不良。学生的适应不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国外,有些研究表明,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或严重的情绪缺陷。我国陈家麟和骆伯巍在1985年对1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16.53%的学生具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1.课堂教育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坚持性、自制力、主动性和独立性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对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班级集体
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集体。学生在集体中生活,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对学生性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使学生习惯于系统地、明确地工作,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并得到克服困难的锻炼。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合群、自制、勇敢、利他和意志坚强等优良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自私、孤独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每一个学生在班级里都处于一定的地位,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必然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有学者作了一项关于学校指导对角色加工的作用的研究。教师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中挑选出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要他们担任班委,并且给予指导。6个月后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中有些人在自尊心、责任感和安全感等性格特征方面有显著的提高,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 3.教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地说,学生年龄越小,受教师的影响越大。教师不仅对学生言教,还要对学生身教。
教师对学生的关系也影响学生性格发展。有人在研究学生诚实这个性格特征时发现,喜欢教师的学生说谎少,容易形成诚实的特征;不喜欢教师的学生则经常说谎,不容易形成诚实的特征。
勒温等人把教师管教学生的方式划分为3种类型:专制的方式、民主的方式和放任的方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管教方式,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表14)。
教师的管教方式和学生的性格特征
学生的性格特征
& 情绪稳定、积极、态度友好、有领导能力。
& 情绪紧张、冷漠或带有攻击性、教师在场时毕恭毕敬、不在场时秩序混乱缺乏自制性。
& 无团体目标、无组织、无纪律、放任。
三、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不论是遗传决定论,还是环境决定论,它们的主要问题,除了片面性外,还在于都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活动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的要求对性格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长期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社会要求他反复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动,从而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科学工作者实事求是,善于独立思考,一丝不苟;文艺工作者活泼开朗,富于想象,感情丰富;飞行员冷静、沉着,有高度责任感,等等。
对运动员的性格研究表明,各种运动项目,对性格特征有一定的要求,也培养着一定的性格特征,如表15.
各项运动与性格特征
更次要品质
主动性、独立性
顽强、果断、勇敢
自我控制、坚定性
击剑、摔跤
主动性、独立性
果断、勇敢
自我控制、顽强、坚定
跑、滑冰、骑自行车、游泳、划船
自我控制、坚定性
主动性、独立性、果断性、勇敢
艺术体操、技巧、举重、田径、
跳跃、投掷、花样滑冰、射击
顽强性、自我控制
主动性、独立性、果断性
滑雪、跳水、障碍、骑马、
登山、摩托车、跳伞
勇敢、果断
顽强、自我控制
主动性、独立性
四、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它们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挥作用。社会各种影响只有为个人理解和接受,才能转换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去行动。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性格形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大而日益增强。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守纪律、责任心等性格特征都是接受与领会外部的社会要求,逐渐将这一要求转变为自己的内部要求的过程。布特曼(Bultmann)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性格的工程师。人是一个高度不断自我完善的调节系统,一个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在塑造着自己的性格。
此外,社会风气和风尚,也是影响性格的重要因素。它们通过各种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爱好、道德评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其中,最有影响的渠道是电影和电视的宣传,以及儿童文学读物等等。美国史特尔等人在1971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让一组8—9岁的儿童每天看一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节目,而另一组在同样长时间内观看没有攻击性行为的节目。结果发现,观看攻击性行为节目的儿童,其攻击性行为有增多现象,观看不含攻击性行为节目的儿童,在行为上没有变化。
性格的测量
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用来测量性格,如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问卷法等等。但由于性格的复杂性,测定性格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测量者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交叉应用、互相补充、互相印证。诺夫等人提出了“多重环境、多重来源、多重工具”的综合法研究模式(图7)。要求研究者在3种环境(家庭、学校、实验环境)中进行,在每一种环境中,至少要有2个人提供资料;主试均采用2种测量工具进行评定,并且要求在每一环境中,2个主试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当然,主试所提供的资料是多种具体情境中个人行为表现的概括。
“多重环境、多重来源、多重工具”综合法研究模式(略)
进入80年代后,心理学研究出现了新的方法论倾向。美国心理学家维斯塔(R.Vasta)称之为“生态学运动”(the ecological
movement)。他指出:“如果说60年代标志了严格的实验室方法应用到对儿童的研究,70年代就看到对自然过程的日益关心。那么,80年代可望是使严格的方法脱离实验室而对现实世界的关注相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障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