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你的孩子会婴儿游泳家长须知吗

游泳安全篇:家长要做孩子的“水中守护神”
您当前的位置 :
&&&&&来源:洛阳网
孩子们在游泳
  暑假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年中的狂欢季。酷暑难耐时,到水中去游玩一番,身体内的热气会散去不少。但是由于孩子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救知识,加之家长监管不到位,每年一到暑假,学生溺水事件便屡屡发生,给许多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
  1 案例
  儿童节儿童游泳变成&殇&
  6月1日是儿童节,对孩子们来说本该是个快乐的节日,可伊川县白元乡班庄村14岁的小鹏(化名)和13岁的小宇(化名)却永远也感受不到这种快乐了。这一天的傍晚,他们和叔叔(爸爸)一起到家门口的伊河里游泳消暑,但是,人下去后,便再也没有上来。
  河水又急又深,两个孩子的尸体直到第二天才被打捞上来,被捞上来时,他们还保持着溺水时拼命向上的求生姿势。
  2 警钟
  暑期学生非正常死亡70%由溺水造成
  这只是今年发生的其中一起儿童溺亡事故。翻开报纸,在同一天,同样是在伊河,一名9岁儿童和父母一起外出时不幸溺亡。
  早在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暑假学生非正常死亡70%以上都是由溺水造成的。另有媒体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平均每天有150多人溺亡。
  暑假也是我市水上义务搜救队最忙的一个季节,队长杨红山曾作过统计:&6月至8月,他们所救助的溺水者能占到全年的80%至90%,在溺水的人中,初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占到60%。&
  种种数据表明,溺水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暑假安全的头号&杀手&。
  杨红山说,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洛河沿岸、伊河沿岸、市区的人工水渠和人工湖等地方,这些水域有些地方看似很浅,实则很深,水底不平,时有大坑,游泳技能不好的学生一旦陷入会非常危险。进入暑假,很多学生都会躲开大人的监管,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偷偷到这些地方游泳。
  &游泳最好还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正规的游泳池去,那里配有救生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得到及时救助。到野外游泳人少、水情复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会给救援增加很大难度。&杨红山说。
  3 救助
  有人溺水时手拉手去营救要不得
  事实上,为减少或避免在暑期出现儿童溺水事件,在放暑假前,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督促家长加强监管。安全教育年年讲,溺水事件却年年有,原因何在?
  孩子缺乏相应的自救知识,这是其中原因之一。防范孩子溺水,仅仅靠&堵&是不够的,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游泳场馆里学习游泳,学习游泳技能。如果碰到意外落水事件,孩子识点水性,至少心中不慌。
  杨红山再三强调:&即便教会孩子游泳后,家长也要重视安全教育,告诫孩子远离危险水域,如果不知道水有多深,千万别去&探险&。想游泳的话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室内游泳池游泳。&
  除了游泳技能,掌握一些溺水自救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遭遇溺水时,儿童在几分钟后就会失去意识,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的救助方法会为救援节省不少时间。
  首先,落水后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水中扑腾浪费体力。学&水母漂&,立即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当身体上浮,口鼻略浮出水面时,要抓紧时间呼吸和呼救。如果身体下沉,可将手掌使劲向下压,以助身体浮出水面。
  其次,如果在水中突然腿抽筋,可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缓解抽筋症状。
  杨红山特别告诫,如遇到同伴溺水,要及时呼救,一定不要手拉手下水救人,以免造成更多伤害。&在手拉手下水救人时,最后一个人需要承受几百斤的重量,几岁、十几岁的孩子根本承受不住。&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找一根长树枝、竹竿或绳索,用器材施救。实在没有器材就尽快把衣服脱下来,结成长绳,用以施救。
  再次,溺水现场急救也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要迅速让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让溺水者的头保持低位,救助者拍打其背部,使进入其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如有呼吸抑制,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如溺水者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然后尽快转送附近医院。
  4 父母课堂
  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游泳
  市奥体花城幼儿园园长杨瑞林说,避免此类事件的有效做法是,当孩子在水边或水里玩要时,家长要时刻注意看管,不要离开孩子,因为当你去接电话或与别人聊天时,危险就有可能发生。带孩子进行水面活动时,要给孩子穿好救生衣,不要让年幼的孩子独自去游泳。
  今年儿童节前夕,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制了一套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挂图和卡片。只要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52682.html),就可下载&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挂图&和&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卡片&。
  &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挂图&中,用顺口溜和漫画的形式讲解了如何防止溺水的常识,便于普及和记忆。漫画配图则图文并茂地告诫我们:&野外游泳不安全,陌生水域藏危险。&
  溺水自救中则介绍了遇到危险怎么自救;在正确施救图示中,强调了不盲目下水施救,要学会正确施救方法。
  您不妨去下载一套,和孩子一起学学。(记者 杨玉梅/文 张晓理/图)
[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 诚聘英才 |  
       
网络服务:(6
业务咨询:(8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 张彦立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你以为孩子站在水里,其实他正在死去!家长们必看!
你以为孩子站在水里,其实他正在死去!家长们必看!
  2017年7月,路桥某小区泳池里一名小女孩发生意外溺水,由于游泳人较多,未被及时发现。等拉上岸后,虽经大家奋力抢救,但还是无济于事。
  别小看泳池,甚至浴缸
  有时候孩子正溺水时,你都不知道
  你知道吗?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地死去,没有挣扎,往往大人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
  溺水并不像好莱坞大片里那样戏剧性,没有挣扎,没有呼叫,没有平躺。
  天气热了
  作为家长你应该看一看!
  致家长预防溺水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当您在阅读这封信前,请先读一读来自一位母亲的祭文:“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冰冷的河水淹没了你小小的身躯,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孩子,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就在一个月前,一名13岁的花样少年因在河边游泳造成溺水死亡,永远离开了我们。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特致信于您,希望我们能共同为孩子敲响警钟,坚决杜绝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溺水是全世界各区域儿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有37.2万人溺水身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超过25岁!血淋淋的数据告诉我们:人,在自然的面前,在死神的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
  生命不会给我们任何承诺,生命只给我们一次机会。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轻易吞噬我们孩子的幼小生命,进而影响我们家庭的美满和幸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必须要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动态把握孩子的出行,做好“四知道”,即“孩子去哪里?”“孩子做什么?”“孩子和谁去?”“孩子何时回来?”。要务必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让我们携起手来,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共同承担起呵护孩子生命的责任,让这些幼小的花朵、小树长成傲霜之花、参天大树,成为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才、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台州市预防溺水工作办公室
  2018年5月
  致外来务工家庭预防溺水的一封信:
  外来务工朋友们:
  你们好!你们用辛勤汗水全力支援着台州的经济发展,我们衷心地感谢你们,并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出行千里家人忧。每一天,让你们最难以释怀的是,孩子望穿了村口小路的明亮双眸;最难以忘却的是,父母千叮万嘱“平安归来”的盼儿之心。
  在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中,有不少是外来务工的朋友。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不拿野外复杂水域水流情况当回事,或者由于工作繁忙,疏于看护子女,导致一个又一个用泪水、鲜血和生命写就的“无比痛心的事故”。2010年以来,全市溺水死亡人数2436人,15岁以下死亡441人,严峻的防溺水形势不容我们乐观。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溺水怎么办?我们特别提醒和忠告广大外来务工朋友,在临水居住时,作为父母的,应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尤其是对于那些危险意识不强又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儿童,应重点教育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我们大人也不要因为会游泳就去池塘、河沟、水库、深水潭以及工地上的积水坑等地游泳,因为越擅长某一项运动,可能越会马虎大意从而发生危险。
  外来务工朋友们,为了您和家庭的平安幸福,请一定要牢记:野外水域,危机四伏;敬畏自然,拒绝野泳!
  运营人员: 唐骏 MX002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责任编辑:]您的位置: >>
学生暑假学游泳奇葩事真不少 孩子不肯下水、久学不会
  又到暑假,又是学生们扎堆学游泳的时节。“刚刚遇到件奇葩事,一个小朋友说是从小到大脸都没有碰过水。可不碰水怎么学游泳呀?”昨日,一名游泳教练向记者吐槽,他最怕遇到“奇葩”孩子和家长。虽然目前还没有硬性规定,但锡城不少小学都要求学生毕业前能够学会游泳,所以教练们也是有一定压力的。  “奇葩”不穷,孩子的问题根子在家长  昨日,记者来到儿童游泳人气最旺的南长街小学游泳馆,看到不少家长都趴在泳池馆的玻璃窗上拼命盯着自己的宝贝儿。甚至有些舅婆、亲娘还自带了小板凳,守在门外边摇扇子,边“监视”。负责游泳馆教练的南长区少年宫教练王丹丹介绍,教练们一天要在水里泡上四五个小时,可最头疼的还要属遇上了“熊孩子”和“熊家长”。  记者就看到游泳馆门口坐着一个小男孩在哭,不停地喊“我不学了,我不要学了。”他就是刚才不当心呛了几口水。孩子的爷爷看到孩子的眼泪心软了,“算了算了,不学了,我们回去。”一旁的教练很无奈,这种事,隔两天就会上演一次,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  记者还发现一个奇怪的小朋友,站在泳池边一直不下水,一旦有其他孩子把水扑腾到他脸上,他立马奔到奶奶身边:“快,给我擦擦!”这位奶奶告诉记者,孩子从小脸上就没碰到过水。小时候洗澡时就一直给他戴那种只露头顶的浴帽,这样洗头的时候水从浴帽两边流下去,脸就不会碰到水了。久而久之就特别不喜欢脸上沾水,哪怕碰上一滴水,都要立刻擦干净。记者不禁好奇,脸不碰水,那平时怎么给他洗脸呢?孩子的奶奶说:“我也不知道,平时都是他爸妈带着,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给他洗脸的。”  一位游泳教练抱怨,有些家长特别宝贝自己的孩子。孩子们排队进游泳馆的时候,他们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站到第一个。他们在报名时还遇到一个“奇葩”家长,一连问了2个多小时:孩子学不会怎么处理?要是溺水了怎么办?学校有没有专车接送……这位教练甚至还遇到一位家长,仅仅因为让孩子学憋气,稍稍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让他头埋进水里一些,这位家长看见了,就冲到办公室硬说他在打孩子,闹了好久。  “虎爸虎妈”:学游泳就得下狠心  和“熊家长”们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有“虎爸虎妈”。“上个星期,接到教练的电话,说我女儿学了3天都不肯下水,我当时就急了,挂了电话就冲到了游泳馆。一看女儿居然还站在泳池边,我就直接抱着她往水里扔下去了,这不没几天她就学会了,游得还不错。”这位“勇猛”的爸爸告诉记者,小孩不能太惯着,孩子怕水是正常的,克服了就好了。  其实这样“狠”的父母还有不少。南长区少年宫的游泳课程设为15天,曾有一个小朋友前10天都不敢下水。即便这样,家长还是每天带她来游泳馆,孩子不肯下水,他们就让她在岸边做动作,或者看其他小朋友游泳,其间他不停地鼓励孩子不要害怕。一直到第11天,孩子才敢把头埋到水里。发现自己并不是很怕水之后,再配合自己在岸上学会的动作,一下子就学会了游泳。王丹丹说,孩子肯不肯下水,教练只能起辅助作用,家长的态度才是关键。  “每天来这里学游泳的孩子有很多,有些还是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最远的孩子是江阴的,每天早上和奶奶坐2个小时的公交过来。”王丹丹介绍,因为南长街小学的游泳馆只对孩子开放,比较卫生,加上价钱也是全市最低的,不少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从2007年开始运营,每年5月到10月开馆,暑假期间开设游泳教学班,分初、中、高3个等级,15天为一个周期,今年已经有2000多人报名了。  南长区少年宫的负责人介绍,这里的20多名游泳教练,大多数是从各学校的体育老师里借调来的,每天要接待五六百个学生。光是一天“喊”下来,喉咙就吃不消。“不仅要教小朋友学游泳,还要给一些怕水的孩子做心理辅导。有些家长不理解我们,常在无意中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学游泳是非常锻炼人的一件事,只要家长放得开手,给我们充分的信任,要学会并不是很难的事。”(记者祝筱筠实习生关晓玲)
[责任编辑:高孝文]
loading...
权威新媒体传播新速度无锡新传媒网新闻热线:2&文明办网举报热线: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095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0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苏新网备2006009苏ICP备-号
Copyright(C)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新传媒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新闻专题 &
安全常识:家长带孩子游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家长带孩子到游泳场地消夏健身,应该注意些什么?(1)教孩子不要用鼻子吸气。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孩子下水前,家长要向孩子讲清楚这一问题: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喘气。(2)告诉孩子不要在游泳池四周打闹。
(3)防止孩子在游泳池跳水。
(4)防止孩子腿抽筋。
有效地防止抽筋的方法之一是在游泳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活动包括头、颈、双肩、双臂、腰腿、手、脚的关节都要活动开。有时家长还可以先在孩子的四肢泼点水,让孩子逐渐适应水温,然后再下水游泳。还可以预先喝点淡盐水。(5)不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
孩子年龄过小,对安全少有概念,所以孩子游泳时,家长还是最好时时将视线放在孩子身上,这样,才能在危险时立即采取行动。(6)防止孩子耳痛耳鸣。
孩子游泳时如果耳朵灌进水,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单足跳跃法: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单脚跳。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右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右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就会被吸出来),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7)防止孩子恶心呕吐。
孩子游泳时由于鼻子呛水、喝进水、疲乏劳累、情绪紧张,有的会造成一时性的反胃,应及时上岸,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或服几粒人丹。(8)不到江河湖海和水库游泳。
尽量不让孩子到江、河、湖、海及水库里游泳,这些地方的水看似平静,可是由于水下暗藏漩涡,一入水中便有可能被漩涡卷走。如果要去这些地方,务必要有家长相伴,并带上浮漂等安全装备。在海中游泳,最好沿着海岸线平行游,游泳技术不佳和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厦门网)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大豫网官博
随手拍身边事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河南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向家长推荐婴儿游泳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