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辅助训练方法技术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步骤及训练手段

立定跳远练习方法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立定跳远练习方法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跳远的教学与训练
我的图书馆
跳远的教学与训练
跳远的教学与训练一、跳远运动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技术重点:跳远技术教学难点是起跳技术。起跳技术是跳远技术的关键环节。它的任务是改变人体运动方向。因为人体要想获得一定的远度,必须要通过起跳技术才能获得。如果没有良好的起跳技术人体就无法获得一定的远度和高度。所以,起跳技术是跳远技术的教学重点。技术难点:跳远助跑技术教学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跳远助跑技术的特征是使人体跳过尽可能远的远度的运动。人体起跳后,跳跃的远度是实现跳远目的的关键,而快速的助跑速度与有力的起跳蹬伸的结合技术,则是人体跳跃远度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体获得理想的腾起远度的主要来源。二、跳远运动技术要点1. 助跑技术要点;(1)无论采用何种助跑方式,都必须做到加快助跑速度,准确踏上起跳板。身体重心移动轨迹平稳,保持跑的直线性。(2)助跑起动姿势、跑的技术、跑的距离、跑的步幅、步长、加速的方法及跑的节奏要稳定,特别是最后几步助跑节奏要积极。(3)助跑速度要逐渐加快,特别是助跑最后几步准备起跳时,应达到较高的助跑速度。2. 起跳技术要点:(1)最后一步摆动腿蹬地送髋要积极,为了加快起跳脚上板的速度,起跳腿迈向起跳板时,大腿前摆不易过高,使迈步放脚迅速、积极。(2)起跳时,蹬摆协调配合,摆动动作要积极快速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以髋带动大腿迅速、大幅度地前摆。身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的姿势,身体重心保持较高的位置,积极加速身体前移。(3)起跳时抬头挺胸,上体正直,髋、膝、踝三个关节要充分蹬直、伸展,上下肢协调配合。3. 腾空技术要点:(1)无论采用何种腾空姿势,都必须保持身体重心在空中的平衡,保持抬头、挺胸姿势。落地前要做到高抬大腿,前伸小腿,充分做好落地前的准备工作。(2)挺身式跳远动作在腾起后,摆动腿积极下放,伴随有伸膝动作,使髋部前移,挺胸展髋。不能挺腹,两臂要协调配合。(3)走步式交换动作是以髋为轴带动两大腿在空中形成走步式姿势。摆动腿要积极下放,并向后摆动,起跳腿要及时屈膝向前摆动,两臂要协调配合腿的动作做大幅度的绕环摆动。三、跳远技术教学手段跳远需要良好的速度和弹跳力作为基础。它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快速助跑能力,同时还需要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准确踏板和快速起跳的能力。跳远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一定要强调各技术环节间的衔接和整个技术的完整性,使分解技术服务于完整技术的需要,也使完整技术教学注意各技术环节的准确性和实效性。1. 助跑技术:助跑主要是获得水平速度,为准确踏板和起跳做好准备。跳远的助跑速度对运动成绩起很重要的作用。跳远助跑教学一般采用不同距离的加速跑练习,不同距离的行进间跑练习,计时跑练习,固定助跑步数的高频率行进间跑练习,在跑道上做8~12步助跑练习,设立标志物的助跑练习,体会助跑节奏的练习,全程助跑练习。2. 起跳技术:起跳技术主要是改变身体重心向前运动方向,使它按着适宜的角度腾起。一般采用原地模仿起跳技术练习,行进间起跳练习,小步跑起跳练习,4~6步助跑“腾空步”练习,利用坡板做短助跑起跳练习,短程助跑“腾空步”练习,不同节奏的助跑接起跳练习。3. 空中与落地技术:腾空动作主要是利用身体的补偿动作,维持身体平衡。教学中一般采用原地模仿练习,利用双杠做空中动作模仿练习,增加起跳高度做空中技术模仿练习,短程助跑接空中技术练习,中程助跑起跳空中技术练习,模仿着地技术练习,全程助跑跳远练习。跳远运动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在跳远教学中,应注意主要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跳远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加大教学力度。注意各技术环节的衔接配合,把技术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2. 应注意抓好基本技术教学,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切不可急于求成,只顾远度,忽视技术动作的掌握。3. 跳远运动强度较大,教学中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布置好练习场地,防止伤害事故发生。4. 教学中,应注意助跑速度的发挥和助跑节奏的稳定,提高助跑步点的准确性。5. 在教学中,要把快速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技术作为教学重点,注意助跑速度适应于快速起跳技术,应多做一些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的练习。6. 在起跳教学中,要注意掌握正确的起跳技术,强调起跳速度、摆动速度和腾空速度。&四、跳远运动不同年龄段训练特点与要求1. 基础训练阶段(11~14岁)(1)儿童少年在这一年龄段处于加速生长时期,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身体主要是纵向生长,骨骼发育快于肌肉组织,身体各部位肌肉发展不平衡,大肌肉群、上肢肌群和屈肌发育较早,小肌肉群、下肢肌群及伸肌发育较迟,心肌发育未完善,收缩力量较弱,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2)跳远运动成绩的好坏与跑的速度有很大关系。跳远是运动员通过高速度助跑和快速起跳创造尽可能远距离的水平跳跃项目,它对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快速力量和运动协调性有很高的要求。由于这个时期儿童少年具有反应灵敏等生理特征,因此,在这个阶段应着重于发展动作速度及跑的步频。(3)身体素质是基础,基础不雄厚,难以在专项上有大的作为。因此,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训练中要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和游戏方式来提高技能和跑跳能力,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趣味化,防止单调枯燥,避免过早突出专项。(4)学习田径运动各种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正确基本技术动作,包括跑的技术和各种跳跃技术。2. 初级专项训练阶段(15~17岁)(1)加速生长期结束,身高增长速度逐渐减慢,肌肉开始横向增长。由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发育日趋完善,机能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承担较大负荷的训练。(2)这一时期是速度、速度力量和绝对力量发展最佳期,除了继续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外,应发展和提高专项素质。专项素质训练要以发展速度为核心,同时注意提高快速力量及专项弹跳能力。(3)此阶段是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形成个人特点与技术风格的主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应着重提高运动员对跳远动作结构和动作节奏快慢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准确完成动作的能力。在掌握技术动作时,应在提高技术动作的速度和幅度及效率上下功夫,要在逐渐提高助跑速度的前提下,改进和完善助跑技术节奏,并使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紧密地衔接起来。(4)加强跳远比赛意识,有目的地积极参加不同规模、形式的比赛,可将比赛作为一次高强度训练,使他们在比赛中积累经验,提高心理素质。3. 专项提高阶段(18~20岁)(1)生长发育过程基本完成,逐渐进入成年时期,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逐渐完善、成熟,骨骼更加坚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机能不断提高。这一时期是运动成绩的“突长期”。(2)此阶段运动员已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主要集中在与专项关系密切的内容上。速度训练仍是中心任务,并在继续不断提高绝对速度的同时,努力提高在助跑中发挥利用速度的能力。快速起跳能力必须与速度水平相适应。(3)此阶段是运动员最重要的一个训练时期,要进一步强化专项训练,使运动员专项技术达到高度熟练、完善的程度。技术训练要以完整技术练习为主,要结合个人的特点与技术风格,深挖潜力,使专项运动素质不断提高。在进行身体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时,应根据运动员本身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另外,训练的负荷和强度明显增长。(4)多参加比赛,并将比赛作为提高训练强度和训练水平的手段,通过比赛使运动员逐渐成熟起来,不断积累比赛经验,提高比赛意识与心理素质,为参加重大比赛创造条件。4. 高级训练阶段(21岁以上)(1)此阶段生长发育过程已经全部结束,各机体器官系统均达到完善成熟状态。经过多年系统训练,运动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这一时期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最佳时期。(2)跳远技术趋于完善,专项力量和速度训练均达到很高水平。训练中,应在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上,使专项素质尤其是速度、力量素质达到更高水平。训练负荷和强度应接近或达到最高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3)技术训练应强调速度再上一个台阶,克服速度障碍,努力提高运动器官的支撑缓冲能力、缓冲技巧和专项力量,减少速度损耗,提高助跑速度的使用率,使最后助跑与起跳形成自动化。(4)此阶段必须特别重视训练量,保持良好的准备状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据,充分发挥和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潜力。加强心理训练和恢复训练,突出专项练习强度。五、跳远运动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跳远要求运动员在高速助跑中,准确、快速、有力地完成起跳技术,因此,对速度和速度力量素质,以及反应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神经肌肉协调性和快速起跳过程中高度集中用力的能力。因此,跳远训练要围绕着如何发挥和利用速度来改进和完善跳远技术。1. 身体训练跳远训练应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速度和快速起跳能力,通过技术训练解决跑得快与跑得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问题。儿童少年的训练应该以增加负荷量为主,控制负荷强度。采用的内容应全面、多样,主要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1)速度训练:跳远的速度训练是跳远的基础训练,应该以提高绝对速度为主,在提高绝对速度的同时,注意提高速度耐力,提高快速起跳能力。跳远所需要的速度应包括跑的速度、起跳时肌肉收缩的动作速度及完成助跑转化成起跳瞬间的肌肉离心收缩的速度。在训练中必须结合跳远技术特点,发展和提高速度素质,获得快速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跑的速度是跳远专项身体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特别是助跑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其速度潜力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少年时期是提高速度的最好时机,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期发展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打下良好的速度基础。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除了可以采用一般速度训练方法以外,还可以根据跳远项目对速度的要求,安排一些特殊的训练手段或对常用的速度训练手段来提高跳远项目的特殊要求进行训练,从而使速度训练更符合跳远专项特点,取得更好的效果。发展一般速度可采用短距离计时跑练习,行进间计时跑练习,各种距离的加速跑练习,反复跑练习,上下坡跑练习,变速跑练习,拖重物跑练习,跨栏跑练习,各种形式的接力跑和多种形式跑的游戏等练习。发展动作速度应采用可快速重复进行的各种练习,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改善神经系统对肌肉工作的支配能力。如:快速原地高抬腿练习,快速摆臂和短程快速起跳练习,各种跳跃练习和变换条件的各种跳远等练习。还可采用徒手或轻器械的各种练习。如:各种跳跃练习,发展腿部蹬伸肌肉练习,尤其是踝关节肌肉力量、仰卧收腹举腿或仰卧背收练习,发展腹部和腰部肌肉力量,用以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发展反应速度时,可采用活动性游戏、球类、体操和武术练习,各种变换速度、变换方向与变换节奏的练习。听信号或看信号完成各种练习。另外,发展跑的速度训练中,应以提高步频为主,并与掌握正确的跑的技术紧密结合。(2)力量训练:肌肉力量是一切动作的动力来源,对任何项目的运动员来说,力量都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力量是起跳腿的支撑能力和快速爆发力的基础,一般说助跑速度越快,对支撑能力的要求越高。所以,力量训练是跳远运动员训练中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绝对力量与快速力量的方法有区别,绝对力量训练主要是以杠铃练习为主。快速力量是各运动项目的关键素质,由于跳远项目对运动员的快速和在高速助跑中快速有力起跳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快速力量对跳远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另外,力量训练要注意发展上肢力量,并要注意平衡协调地发展各对抗肌群的力量。发展绝对力量的主要方法是进行中等或大重量的负荷练习,负荷练习的重量和强度要逐渐增加。一般采用抓举练习,挺举练习,高翻腕练习,前后提拉练习,卧推练习,全蹲练习,半蹲练习,坐蹲练习,负重提踵练习,负重弓步跳练习,负重克制性半蹲跳练习,负重退让性半蹲跳练习,负重半蹲跳练习,负重弓步走等练习。发展快速力量要突出快速发力和由退让转为克制的转换速度。一般采用各种徒手或持轻器械的跳跃练习(各跳跃练习内容可参考跳高运动训练内容)。还要结合跳远专项技术来发展快速力量,如:各种方式的助跑起跳练习,各种方式的跳高练习,**跳远练习,助跑跨步跳练习,助跑单足跳练习,负重跳远起跳练习,负重跳远摆臂等练习。(3)灵敏与协调性训练:灵敏与协调性能力是在各种变换条件的情况下迅速、准确地控制和改变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一般采用跑、跳、投和各种辅助性练习;球类、体操、技巧、武术等其他项目的各种基本练习,活动性游戏,听信号或看信号完成各种练习,变换方向、速度、节奏和距离的各种练习。另外,还要与培养各种能力相结合,如:模仿能力、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动作节奏感、定向能力、反应等能力。2. 技术训练:技术训练应以完整技术训练为主,分解训练为辅,不同的训练时期和不同的训练对象,各种练习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在准备期训练和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分解练习占较大比例,在比赛时期则采用完整练习,在改进关键技术环节时,可采用较多的分解练习,但要与完整技术结合进行。在掌握改进技术阶段,应主要采用短、中程助跑进行练习,在接近比赛期,应采用全程助跑练习。另外,技术训练应安排在运动员体力状态相对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技术训练目的要明确,每次课要改进的技术不宜过多,要集中解决。(1)助跑技术训练:助跑技术训练主要是培养运动员的速度感和控制速度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调整步长和步频的能力;提高助跑的速度,稳定助跑节奏;加强起跳时的攻板意识以及形成正确的助跑心理定向。可采用不同质量的跑道进行全程或超全程距离的助跑练习,固定助跑起动方式的助跑练习,变换节奏的加速跑练习,加大步长或缩小步长跑练习,预定时间跑练习,按标志进行助跑等练习。(2)起跳技术训练:起跳训练主要是培养运动员在高速助跑中的快速起跳能力;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可采用连续3~5步助跑起跳练习,短、中距离助跑“腾空步”练习,全程助跑起跳练习,采用俯角跳板短助跑起跳练习,下坡跑道短助跑起跳练习,短助跑起跳手触高物等练习。(3)腾空落地技术训练:腾空落地技术训练主要是维持运动员在空中的平衡状态和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跳跃远度。可采用模仿空中技术练习,利用各种器械的空中与落地动作练习,短、中距离助跑空中技术练习,完整技术等练习。3. 心理训练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助跑不准确。跳远踏板的准确性关系到比赛的成败,容易导致运动员复杂的比赛心理活动,是常常会约束和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应有水平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运动员进一步提高成绩的无形障碍。跳远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在日常训练中进行。大强度、大负荷的艰苦训练本身是对运动意志品质的最好训练。高度的自信心则来源于对专项技术的熟练正确掌握和雄厚的实力。可安排运动员在顶风、人多等情况下进行训练,培养克服困难和战胜不利条件的勇气和排除外界干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提高目标,创造一定的竞争气氛,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可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起到全面的训练作用。在大赛前运动员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会出现过分紧张和焦急的心理障碍。排除的办法是认真分析参赛运动员的情况,找出运动员的优势和对手的不足,增强战胜对手的信心。还可做一些轻松的活动,转移注意力,减轻紧张与焦虑的程度。4. 恢复训练由于训练负荷不断加大,运动员机体的疲劳程度加深,如要承受新的更大的负荷,仅靠运动员机体自然恢复已远不能适应效率的需要,而通过恢复训练可以消除运动员体力和精神上的疲劳。可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营养、药物、物理手段等)加快机体的恢复过程,使肌体活动能力得到恢复和提高。六、跳远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 身体训练应注意的问题(1)速度是跳远专项素质中最重要的。因为在助跑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速度,尽可能地提高助跑起跳中水平速度的利用率,是获得优异跳远成绩的关键。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发展速度的“敏感期”,不失时机地合理安排速度训练;要放松、自然、具有趣味地发展速度,要注意技术的正确、合理;速度训练应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要在运动员情绪饱满、有强烈的训练欲望状态下安排,保证获得最大的效果。(2)跳远的起跳是在高速助跑中瞬间完成的,运动员需要绝对力量与快速力量。因此,训练中,要注意练习的负荷与动作速度。力量在超负荷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增大,但负重训练必须与完成动作的速度相结合,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还要利用青少年力量发展的敏感期进行训练,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练习手段与方法,同时要结合专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另外,力量训练后要注意做些伸展性训练和放松动作来保持肌肉的弹性。(3)弹跳力与跳远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跳远成绩的好坏。因此,训练中注意在快速动作中爆发性地完成由跑到跳运动形式的转换和整个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和技术结构,要长期、系统地进行练习。(4)灵敏和协调是人体在运动活动中能快速、准确、及时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对于跳远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和先进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训练中要结合专项的特点,选择与技术相似的练习手段,要与其他的身体素质密切结合起来,同步发展,要着重发展模仿能力、控制与平衡能力、动作节奏和稳定性、反应能力与观察能力等。2. 技术训练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训练对象的实际情况,抓好技术训练。对于少年儿童应抓好基本技术训练,训练中多采用教学形式,使他们从小开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应确定某个训练年度或某个训练阶段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使技术训练有一个明确的重点。(2)在专项的跳远助跑训练中要着眼于发展助跑速度和助跑节奏;助跑技术训练应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要保持正确的助跑技术和快速稳定的助跑节奏;要根据技术训练任务,正确采用不同距离的助跑。(3)在起跳技术训练中要注意起跳技术与快速助跑紧密结合,摆动腿的积极前摆与起跳腿的快速有力的蹬伸协调配合,注意加强运动员攻板意识的培养。(4)儿童少年的技术训练要在跳远技术教学之后进行,应以基本技术为主,中等强度为宜,在技术尚未成熟之前尽量不进行大强度技术训练,少参加比赛。&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立定跳远训练方法和手段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立定跳远训练方法和手段
&&立定跳远训练方法和手段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表象训练研究
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表象训练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表象训练研究姓名:王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硕J:学位论文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表象训练研究中文摘要社会发展、社会意识的普遍提高及“素质教育”的深入,使中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平衡发展和成长状况日受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对体育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心理训练方法也被借鉴到体育教学中。表象训练即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训练方法,它通过有意识地在头脑中唤起并反复操作表象,使表象从模糊的非稳定的状态转化为清晰的、稳定的状态,能强化表象对技能形成的支配作用,可以加速运动技能的熟练与自动化,有效缩短了模仿阶段的进程。在体育课中对中学生实施表象训练,在原有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以表象为核心的系统心理训练,使他们能够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可以显著增强情绪控制、表象思维的心理能力:利用语言暗示等方法,让学生将规范的动作要领和模式在大脑中重现和想象,能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从而达到加快教学进程、提高学生表象能力的目的。:文章首先分析、总结了关于表象训练的理论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理论上对体育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的研究进行了阐述。然后选取泰安市泰山区实验中学初二年级两个自然班,每班30人(年龄在12一15岁之间),以句图配对测验、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及状态焦虑问卷和特质焦虑问卷为工具,采用教学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急行跳远技术教学进行了表象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的对照实验研究,旨在探讨改善中学体育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表象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急行跳远的教学效果进行对照,发现实验班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t。"%-2.794,p<.05)2.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的一般表象能力进行比较发现,t检验结果t衰。t女1-2.458(p<.05)和t徘t^2=3.204(p<.05),实验班的表象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的表象能力。3.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的焦虑水平比较发现,t检验结果t状赫审:2.206,p<.05;t特mm,--3.514,p<.01,实验班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班学生焦虑水平。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教学法,学生能更快更有效的掌握运动技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2.在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表象能力;3.在中学急行III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跳远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教学法能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缓解其焦虑状态。本研究除了分析表象训练法对学生体育成绩的影响效果,还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表象训练的方法,同时,增加了表象训练教学方法对学生表象能力影响的考察,并测量了学生焦虑水平在教学实验前后的变化,因此,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较全面地考察了表象训练方法对于学生认知、态度、技能各方面的影响。关键词:中学生分类号:B842.4IV表象训练急行跳远技术教学表象能力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ExperimentalStudyontheImaginaryTrainingTeachingMethodintheSpedbroad-jumpofMiddleSchool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thewidespreadexaltationofthesocialconsciousness,ontheonehand,thebalancedevelopmentofMiddle—schoolstudents’individualhealthandgrowthstatearepaidmoreattention,whichpromotesthe“qualityeducation'’andtheschoolforeducationreformation.Amongthem,athleticsteachingincludingcour¥estructures,coursecontentsandteachingmethodshashigherstandards.sothementalitytrainingisappliedtophysicaleducation.ImaginaryTrainingisakindofaggressivementalstatetrainingmethod.Intheway,wearouseinthebrainsandoperatetheideaagainandagain,andwecanalsomaketheideaenhancedandmakeitisfromthefaintnessofnotstableofappearanceconversionclearandstableappearance.Ithasenhancedthedominationfunctionoftheformationtoformthetechnicalability,alsoithasacceleratedsporttechnicalabilityofwell-trainingwithautomationandshortenedtheprogressofthemimicrystage.CombiningwithTraditionalteaching,imaginarytrainingmethodhasbeenappliedtothecourseofSpedbroadjumpTeaching,whichcanimprove:students’imaginaryabilityandskills,reduceanxietylevel.Firstly,thisresearchanalyzedthetheoriesaboutimaginarytraining,summarizedthestudiesathomeandabroad,andelaboratedtheresearchonimaginarytrainingusedinathleticsteaching.Thenselectedtwonaturalclasseswith30each(12—15yearsoldlatgradeeightoftheExperimentalSchoolinTaishanBlockfromTai’allCity.ThisstudyusedteachingexperimentalmethodandQuestionnairestomakecomparisonresearchbetweenimaginaryandTraditionalteachingonSpedbroad—jumpformiddleschoolstudentswithsentence-picturematchingtest,3-dementionalcubementalrotationtestandSTAI.Theobjectistoprobeintotheeffectivemethodtomodifytheathleticsteachingeffectandimprovethestudents’imaginaryability.Itsconclusionisasfollows:1.Comparingtheteachingresultsoftripletrackandv坐查壁蔓查兰堡主堂堡笙塞fieldevents(flyinglongjump)trainedinbothexperimentalclassandcontrolclass,withTtext,thetvalueis2.794,3.695and2.782(p<.05)respectively,theresultingofexperimentalclassissuperiortocontrolclassobviously.2.ComparingtheImaginaryofTtextisAbilityoftheexperimentalclassandcontrolclass,theresult2.458(p<,05)and3.204(p<.05),theImaginaryAbilityofexperimentalclassissuperiorobviouslythanthecontrolclass。3.ComparingtheStateAnxietyandTraitAnxietyoftheexperimentalclassandcontrolclass.theresultofTtextis2.206(p<.05)and3.514(p<.01),theStateAnxietyandTraitAnxietyofexperimentalclassissuperiorobviouslythanthecontrolclass.Theconsequenceisasfollow:1,theusageideatrainstheimaginaryabilitythattheteachingmethodcoursecallraiseastudentinthetrackandfieldtakethelessonandofthrongstudent'sresultoftheimaginaryabilityraisemoreobvious.2.Theusageideatrainsteachingmethodtoraiseteachingqualitymorethelesson,effectivelythanthetraditionalteachinginthetrackandfieldcourse,taketheformationofforwardmovementteclmicalability.3.theideaofusagetrainsthetraditionalteachinginthetrackteachingmethodtocomparewithtakethelesson,canevenandfieldcourse,reduceanxiety.Thisstudyanalyzedtheeffectthatimaginarytrainingmethodproducestostudents'athleticsmarksandsuppliedpracticalandeffectivewaysofimaginarytraining.Anditresearchedhowimaginarytrainingmethodaffectsstudents'imaginaryabilityandhowstudents’anxietylevelvariesbeforemadeandaftertheteachingexperiment.SothisstudyanoverallviewonhowtheimaginarytrainingmethodinfluencesstudentsIrecognition,learningattitudeandskills.Keyword:Middle-schoolstudents,ImaginaryTraining,Spedbroad-jumpTeachingMethod,ImaginaryAbilityCategoryNumber:B842.4Vl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铭无坪导师编匀;,坼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堂撞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1Z物新签字:习蝴签字日期:2007年岛月11日签字日期:2007年二月话日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的表象训练研究1引言1.1选题背景分析1.1.1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已提上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成为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1.1.2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必须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努力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创新,敢于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注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对体育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理论依据、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事物形象的反映,表象训练是一种心理训练,指练习者在进行练习之前,暂不进行动作的实际练习,而是先通过大脑去回忆要练习的动作形象(包括原来视觉到的动作形象和相关的动作形象),在大脑皮层发出正确动作的冲动,使动作主要部分连同过程在记忆中出现,唤起正确技术动作的表象,然后再进行动作的实际练习,从而使练习者尽快建立正确动作的表象。(1)动作表象是技术动作形成的基础动作表象是指运动时肌肉本身肌健、关节表面所形成的感觉的重现。任何运动形式都是运动着的物体在一定时间上进行的空间位移过程。从事运动的人没有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它办法帮助他更迅速而正确地掌握他所学的动作,只有依靠动作表象。动作表象的作用在于伴有实现某种动作时的动觉神经冲动来控制动作。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引起动作后,动作本身又成为刺激,引起新的神经冲动,反馈回传导中枢而影响中枢,正是由于这种作用,实现了对动作的控制。(2)心理活动与神经肌肉活动的联系由于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人们可以主动去想象做某个技术动作,从而引起有关运动中枢兴奋并传导至有关肌肉,使肌肉神经兴奋并完成动作,这种大脑中枢神经肌肉运动模式与实际做动作时的神经肌肉运动模式是相同的,这就可能通过表象训练来改变运动技能。(3)感知的生理机制与大脑思维的联系表象训练之所以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练习者在唤起表象时,对动作各序列先进行了有关符号编辑,在大脑内建立理想的动作图式,同时也编制出各步骤的符号部件再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创造出最佳图式。这种大脑思维的反复过程实际就是感知生理机制运作的过程,它表明感知的形象在脑中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也标志着认识过程又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从而使运动技能得到提高。(4)表象能力的阶段性发展表象能力具有阶段性发展的特质,其模式有动作性再现表象、形象性再现表象、符号性再现表象三种。其中,符号性再现表象已具有间接性和任意性的特征,并出现了命题思维或逻辑思维。三类表象模式的发展反映了人的认知发展中动作、形象和语言三个体系,并相互联结,每一种表象模式的发展都有赖于前一种表象模式。个体的表象能力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皮亚杰认为[21,儿童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一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l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并将感知运动阶段的第六个亚阶段命名为“表象思维开始阶段”,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即是一个由表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潘昱、沃建中、林崇德等人【3】曾以188名13—18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电波超慢涨落分析技术,对其12导联脑电波(EEG)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并运用句图匹配和心理旋转两项任务对其表象能力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3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18岁青少年随年龄增长,对表象任务正确反应需要的时间逐渐下降,其反应时变化的转折时期为16岁。Kosslyn等人对5岁、8岁、14岁和成人被试的表象能力进行了研究【4】,发现在表象的产生、扫描和旋转三项任务中,4个年龄组被试的反应时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年长被试的反应时明显短于年幼被试;并且,这种差异更多地表现在两个低龄组和两个高龄组之间。也就是说,14岁组的反应时与成人组差异不大。因此,如能根据个体表象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个体表象能力的最佳发展期,深入开发其表象能力、促进其智力全面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1.3选题意义表象训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训练方法,它充分注意到了表象对技能形成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心理功能对技能的调节和支配作用,因而是促进技能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它对学生技能的形成和掌握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保持和加强动作表象,使中枢神经间的联系更加灵活,对效应器的支配更加协调。与传统教学中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速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没有特殊要求,不受场地、时间、器材的限制,有利于实际操作,从而使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便于推广运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我们也会进一步地认识到,表象训练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于促进技能的形成,更为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表象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那些经常习惯于运用词语进行抽象思维的人,均衡地发展他们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在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在凡是关系到有表象参与的活动中它都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如今社会对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素质教育提出以后,更是对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充分发挥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严峻的要求。本研究以体育课中的跳远教学为突破口,将心理学理论用于实践,通过表象训练法在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在寻求一种新的可行的体育课教学方法的同时,尝试探索一条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缓解学生的焦虑、进而提高学生表象能力、完善学生的健康心理、最终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展的素质教育实践之路。2研究综述2.1表象及表象训练2.1.1表象的概念及作用表象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心理过程,在现代心理学发展早期曾被关注。早在1825年费希纳就对表象问题进行了考察;随后高尔顿(1845)用“餐桌回想法”测试了人的表象活动;铁钦纳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了表象对人的主观意识经验作用。20世纪初期的Muller(1912)、Segal(1916)、Perky(1910)和Martin(1912)等人也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记忆表象、想象表象以及幻觉象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探讨15]。但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表象的研究开始趋于沉寂。本世纪5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兴起后,特别是“心理旋转”(Cooper和Shepard:1971,1973,1975)[61和“心理扫描”(Kosslyn;1973,1975)17]研究成果的取得,表象再次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重视,表象的研究又重新崛起并迅速发展。正如其他研究课题一样,在研究过程中,众多心理学家因其研究观点、角度、目的等的不同,对表象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一般认为表象(image)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认知神经科学对表象的神经机制研究后认为,表象是指形成“头脑中的图像”这一相对特殊的活动,也指积极回忆或操纵空间表征这种更一般的非言语思维过程。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一些专家将之划分为记忆表象(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和想象表象(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一些学者将之划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表象等[51。Mahoney(1977)和Avener还依据主体所处的观察角度不同,将之分为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在外部表象中,个体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如同看录像一样)观察自己的行为的,而在内部表象中,个体是以行为的执行者的角度观察、感知在真实情景中的类似经验的……”【8】。有研究认为,表象与感知觉的机能等价,表象对感知觉具有期待和整合作用,4山东师范丈学硕士学位论文同时表象在知觉中也使人们预测事件的结果。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随着对表象研究的深入,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表象在记忆中是如何被提取和操作的?对此人们提出了诸如基本表象理论、双重代码理论(Palvio.1971,1986,1992)、共同代码理论一命题理论、表象计算理论(Kooslyn.1980,1981)和三重代码理论(PoLLeLl975;Anderson.1983;VanDijk.1983;Sondgrass.1984)等翻。尽管研究者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共同的研究结论是表象对记忆有促进作用。Shc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时,主要依赖于视觉表象或表象过程。这种视觉表象操作实质上是一种视觉思维,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Shepard认为,表象对迅速进行推理起促进作用【101。表象与创造力关系领域研究的先驱当推Schmcidler(1965)。他发现表象能力和创造力分数之间呈现一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ariaAngelesGonzalez(1997)的实验表明,表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不同方面都有显著相判11】。目前对表象的研究普遍认为,表象在认知加工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象可以为概念的形成莫定基础。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直观性(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脱离感知觉的局限性,为概念的形成奠定感性基础。其次,表象又有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感知的结果,它不是事物个别特征的简单再现,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概括形象),它的形成有利于对概念进行概括。(2)凭借表象可以进行思维操作。心理学家把借助于表象而实现的有思维活动称为形象思维,以区别于逻辑思维。Shepard等的心理旋转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主要依赖于视觉表象过程【1o】。休腾洛切尔(Huttenloeher,t968)等人给被试两个命题【121,如“汤姆比迪克高些”,“哈里比汤姆高些”,要求被试说出谁最高,谁最矮。这时被试头脑中可能出现不同高度的圆柱体,并用它们代表汤姆、迪克和哈里。根据对表象的比较,被试直接说出了答案。Woocher等人(1978)的实验也证实,表象在推理中的作用【131。山东师范丈学硕士学位论文(3)表象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对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最初是靠直观的物体,然后才是借助表象来解决问题的。(4)想象表象还具有预见、替代、补充知识经验和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等作用。(5)表象对知觉的促进作用。Neisser将表象看作对知觉的期待,甚至把它当作知觉活动的一个时相【141。Hayes(1973)的实验研究表明‘141,如果当前要知觉的字母的大小与事先表象出的该字母的大小一致时,识别所需要的时间要少于大小不一致的字母。表象所携带的方位信息也可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知觉加工。Hayes的实验有力地支持Neisser的观点。当两个字母及其大小和方位相同时,先形成的第~个字母的表象提供对第二个字母的精确的期待,并使对第二个字母的加工更易于进行。可以说,表象为知觉相应的客体做了准备,成为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的一个重要方面。(6)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表象作为一种信息表征在学习记忆中起重要作用。Pavio(1969)进行成对联想学习实验中发现,表象在一些字词识记中起着中介作用,是有利于学习和记忆的【9】。2.1.2表象特征根据桑莫尔思(Samuels)等人1975年的研究,可以根据以下五个方面来判断一个人的表象特征【15】:(1)鲜明性。有些人只能在头脑中产生模糊的内部图像,有些人则能够产生非常清晰的内部图像。(2)可控制性。有些人能够容易唤起过去经验的表象,有些人.B,ULL较困难地做到这一点。(3)表面或深度表象。表面的表象发生时间短,且不深刻;深度的表象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深度表象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具体的,在头脑中能精确反映出过去的经验:另一种是抽象的,只能在脑中描绘个人过去的某些代表性的经验。(4)灵活性。一些人的表象活动能力类似于摄影机的功能,他们能在脑中移动、扫描、甚至转动图像;另一些人似乎缺乏这种能力。(5)多种感觉。个人可能具有多种感觉表象。雷克德森(Richardson)等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6年研究发现[t6j,个人使用多种感觉表象要比只使用一种感觉表象更能提高表象的鲜明性。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出准确评价表象的个体特征方面的重要性,例如,安德瑞(Andre)等人1986年研究发现【r丌,如不考虑个人的表象特征,表象训练就不能使个人技能活动水平得到提高。2.1.3表象训练的概念,随着表象研究的不断深入,表象在各个领域的利用越来越广泛。表象训练法就是表象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表象训练首先由德国的马尔茨博士在1960年提出,所谓表象训练是指从外部来看并不进行明显的运动动作,而是在头脑中一边通过表象来呈现出进行整个动作的过程,一边唤起临场感觉的一种训练方法(加藤久,1983)【l叼。美国心理学家理查一休因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一书中提出“表象训练”一词,是指利用所有的感觉对经验进行再现或再造的过程,既利用有关运动的所有适宜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觉、味觉等,以及和运动经验有关的情绪或心境状态在脑中进行演练,如重现过去的运动经验、创造新的运动形象或运动情境。简言之,即有意识地积极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f】9】。表象训练的机制在于通过想象动作,使相应部位产生急电活动,即在头脑里描绘动作表象时会使有机体产生各种生理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和实际进行活动时的生理变化极为相似。Suinn进一步提出了表象演练(imageryrehearsal)与心理训练(mentalpractice)之间的区别,他认为:“表象训练是指个体运用表象促进运动技能的完成;而心理训练中表象则不一定被使用,运用更多的是言语唤醒”120l。他还对表象应用的两个方面的研究作出区分:一方面是运用表象促进技能获得与学习;另一方面是运用表象促进已有技能的临场发挥与表现。2.2表象训练的理论2.2.1心理神经肌肉理论表象训练时,即想象外显运动动作时,和动作有关的肌肉有微细的神经支配活动,该活动在类型上完全与真实完成动作所产生的一样,但在数量上较少。而伴随表象训练所产生的肌电活动可轻微激发运动动作的神经通道。神经通道的激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则可贮存一个动作的心理图式,多次激发即可起到巩固完成动作的心理图式,即巩固完善动力定型,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目前心理学者把这一现象归纳为心理神经肌肉理论(psychoneuromusculartheory)。这一理论认为,由于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存在着双向神经联系,人可以主动地想象某一动作使中枢产生兴奋,兴奋经神经传至相关肌肉引起细微动作。这种神经一肌肉运动模式与实际做动作时的神经—肌肉运动模式相似,于是就使反馈成为可能。这就使通过表象训练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成为可能【2l】。早在十九世纪,雅各布森(E.Jacobson)等【21l的研究就发现,请赛跑运动员作跑步的表象和小提琴家作拉琴的表象时,腿上和手臂上都有肌肉电流的反应,明显与安静时不同。雅各布森让受试者在接受声音刺激后在头脑中描绘屈右臂的表象,当受试者想起该动作表象时,肌电图出现比实际屈右臂动作时的肌电波幅要低,但比不屈臂时的肌电波幅要高的现象,这种肌电变化的形状和持续时间同实际运动时的肌电图形很相似。雅各布森由此得出结论:心理训练必定与受神经支配的肌肉相联系。美国的运动心理学学者休因(R.M.Suirm,1980)在研究中记录过一名高山滑雪运动员在想象下滑时的肌电图【211。他要求运动员想象比赛时的情景,并监视他们想象时的腿部肌电活动,结果发现打印出来的肌肉放电图像反映了滑雪比赛路线,且肌肉放电所出现的高峰形时相与实际比赛中的时相一致。肌肉放电的最大峰值与想象中的过弯道、通过十字路口的时间相对应,因为这需要较大的肌肉活动。伯德(E.LBind,1984)的研究也支持了雅各布森的观点【2”,他测定了5个不同项目的运动员的不同部位的肌肉反应幅度,发现在心理训练时这些肌肉的活动量值有所增加。而且,J下如休因所发现的,出现了与实际活动相类似的几次波峰的出现,但是黑尔(B.D.Hale,1981)在重复雅各布森的实验中却没有得到与其一致的结果【23】。以上的研究都只考察的是肌肉活动的量值,而没有考虑肌肉活动的次数和肌肉活动的频率。韦纳(T’Wehner,1984)等人则按一定的时间考察肌肉活动的量值和次数,发现两者活动次数曲线和活动量值曲线都十分相似,由此得出结论:心理训练时确实伴有肌肉活动【2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多数的神经肌肉理论的支持者试图说明神经支配的反馈环中特定的生理机制。如施密特(R.A.8chmidt,1987)提出的假设是,心理训练引起的肌肉活动量很小,不足以产生运动,但是这种力量通过感觉灵敏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高尔基键(sensitiveGolgitendonorgans)传导到中央前回的运动皮层,则可以加强或调整该动作的程序,使下一个动作有所改善【25l。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着重从神经心理和肌肉反馈两方面来解释表象训练对动作活动的作用,这一观点在运动训练中具有重要意义。任何运动技能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动作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而利用表象训练恰恰可以促进这一目的实现,然而,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是对表象训练的作用作了描述性解释,并没有解释与提高动作技能有关的过程。根据心理神经肌肉理论,必须证实表象时的肌肉活动与下一次动作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心理训练的效应是通过神经支配肌肉的结果。这可能是今后这一理论需要研究的更进一步的方向。2.2.2符号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是由撤基特(Sackett)于1935年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表象训练具有帮助运动员获得和理解运动动作图式的系统编码功能,同时,他还指出这种符号训练对认知因素为主导地位的动作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而对以肌肉运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任务没有很大的作用【261。这一理论进一步指出,通过符号学习或符号训练,个体可以在脑中建立动作图式或将动作编译为符号“部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训练(即认知编码),可发展一部分图式,消退一部分图式,形成最佳图式,从而使动作技能得到提高。他认为表象训练之所以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运动员在进行表象时,对某个任务的各个动作序列进行符号练习,而不是神经肌肉的冲动【26】。表象训练之所以有利于训练是因为它能使运动员认知上为运动作好准备和计划,由于这是一种认知上的或符号性的练习,因此,对于那些含有较多认知成分的任务更加有效。如果要通过表象练习提高运动成分或力量成分占比重较大的运动项目的成绩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它认为中枢活动是最基础的,它不同于心理神经肌肉理论仅注意到心理训练时有外周的不随意的肌肉活动,更强调的是中枢的活动,并认为心理训练的效果应归于认知过程。费尔茨和兰德斯在1983年对60项表象训练研究进行元分析表明,认知成分为主的表象训练的效果量为3.31,而运动性为主的效果量为2.26【241。霍尔和埃弗美尔(Hall&Erffmeyer,1983)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表象练习加录像观察学习和表象练习不加录像观察学习的差异,从而对符号理论进行了一次间接的检9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验。他们将lO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随机分入放松一表象组和放松一表象一录像组,后一组被试观看了女子篮球运动员用极漂亮的动作罚投十次篮的录像,然后想象自己用最漂亮的动作罚投十次。结果表明表象一录像组的成绩提高百分比比单纯表象组更高叨。但该研究的样本较小,对被试在运动经历和运动水平方面的差异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因此,研究结果仅具有参考意义。我们可以认为之所以提高运动操作功率。是因为动作操作者在表象时,利用了和运动有关的各种反馈信息,对运动技能的有关认知因素作了适当的编码,从而帮助巩固动作心理图式,促进技能高度自动化,达到完善的动力定型。这一理论强调认知积压编码对技能活动的重要作用,这是该理论的长处,然而,该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论及提高已经熟练掌握的动作技能水平的问题。另外,将技能活动分为认知和肌肉活动两部分,似乎带有人为的因素,缺乏理论和实验依据。’2.2.3注意一唤醒定向理论一注意一唤醒理论出发点是将认知效应和生理效应结合起来,该理论认为(Suinn,1993),第一,运动员进行表象练习时可将自己的生理水平唤醒到最适宜水平。第二,运动练习前短暂的表象练习可将注意指向和活动有关的事物上,排除可能干扰运动操作水平发挥的不利因素[28J。它同前面所述三种理论不同,它主要解释的是熟练的运动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并着重与表述运动操作前表象练习对生理和认知两个方面的影响。这里的表象练习不仅是指对和运动操作有关的运动动作进行演练,而且更多的是指和运动操作有关的最佳情绪状态加以重现,以期达到最佳的生理唤醒水平。许多实验证明,表象训练可以控制心率、呼吸、血压、皮温、皮电等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下的生理活动。另外,表象练习的认知效应对运动员赛前赛中的注意定向有重要影响。通过表象练习,可以将注意集中在运动操作的具体过程中,并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排除不利于运动操作的思维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干扰[281。情绪性表象是指表象的情绪性表现,也就是去想象某种情感体验,例如愤怒、忧伤、快乐等等;相对而言的便是非情绪性表象,例如想象自己做出各种动作等。墨菲等人(Murphy,Woolfolk,Budney,1988)在一项研究中[20l,更为直接地要求被试进行情绪性表象,内容有三种:气愤、恐惧为情绪性表象,放松为非情lO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性表象。被试是24名学生,要求他们直立站姿,然后进入表象,在情绪充分介入的基础上,用最大力握握力计。实验结果未能支持表象的唤醒功能会提高力量成绩的假设,尽管气愤和恐惧表象提高了唤醒水平,但和实验前相比,两条件均未能提高握力。有趣的是75%的被试都认为他们的最好成绩都与气愤表象有关,但实际上,只有28%的被试的最好成绩与气愤表象有关。马克勒斯和奥博林(Machlus&O.Brien,1988)进行了一项研究【29】,将6个高中田径队队员随机分入5种不同的条件:放松、行为表象、放松加有唤醒内容的行为表象、放松加无唤醒内容的行为表象、注意安慰剂。实验结果表明,只有进行行为表象的被试在所有的比赛中提高了运动成绩。比较而言,进行了唤醒表象的被试在75%的比赛中提高了运动成绩,在25%的比赛中降低了比赛成绩,而放松组的被试在86%LE赛中提高了成绩,14%的比赛中降低了成绩。这一结果似乎证明,唤醒成分可能不是表象训练的有效成分。墨菲和马克勒斯等人的研究似乎都未能支持表象训练是通过唤醒或激活机制促进运动技能的假设,因为在表象内容中加入唤醒成分无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但另一种解释的可能是,研究中的表象已经含有唤醒成分,再加入新的唤醒成分,就使得唤醒水平的提高大大超过了最佳的适宜程度(Suinn,1993)1281。注意一唤醒理论在运动心理学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在运动竞赛前和运动竞赛中为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指出了方向。它从情绪、认知两个方面对表象练习有助于提高运动操作的机制进行了解释。此外,这一理论还强调在活动前进行表象演练可使个体进行积极的思维,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过程上,这样就可以避免不良环境刺激的干扰。注意一唤醒定向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特别是对运动员赛前自我调节情绪或注意状态有积极帮助。然而,目前对该理论的实验研究还比较少。2.2.4生物信息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蓝(PJ.Lang,1979)口o】提出的,它是从信息加工领域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更为完整的理论,其最初的假设是,想象具有组织的功能,具有通过大脑储存命题的功能。以后他又提出,想象主要有两种类型:刺激命题和反应命题。刺激命题描述的是想象到的方案的内容,反应命题描述的主要是想象中对方案做出的反应。他将表象训练看成是大脑信息加工的产品,并指出表象是有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限的信息结构,它可缩减成特定的命题单位。表象包括对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命题编码的一套网状激活系统,这些命题至少可被组成两类信息,一类是想象情景中的有关刺激特征方面的信息;另一类是和生理以及外显行为方面的有关信息,这种信息网络被看成是外显行为的原型。外显行为的原型可由内部产生的原型配对经信息加工而成。倒如,想象自己投球这一动作过程,就涉及到激活刺激命题和反应命题,刺激命题包括动作结构和球在手中的感觉以及有关视觉刺激;反应命题包括手臂和肩部肌肉的变化以及血管系统的变化情况。生动的表象还包括对刺激和反应命题的加工。在心理生理信息加工力量中主要强调的是,反应命题是想象结构的基本成分,对反应命题的加工能引起可察觉的心理生理变化。蓝将这些变化看作是反应命题加工过程的传出神经输¥1301。蓝和其他的研究者发现.在想象时,生理反应的量越大,相应的行为变化也越大Ⅲ】。对生物信息加工理论的另一方面重要支持是关于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的研究。黑尔(Hale)p2】在1982年也曾用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检验生物信息理论。他推测,外部表象应该包括视觉活动的反应命题。在实验中,他要求被试进行内部表象或外部表象,前者是实际举起哑铃,后者是表象“看着自己举哑铃”。尽管实验结果和预测的方向相同,但两者的视觉活动并无显著性差异。另一方面,内部表象比外部表象导致了更多的肱二头肌的肌电活动,这一结果支持了内部表象会产生更多的内部肌肉反应命题的假设。马霍尼和埃文纳(Mahoney&Avener,1977年)通过对奥林匹克选手的问卷调查发现,成功的体操运动员经常报告他们依赖于内部表象【s】。多伊尔和兰德斯1980年修订了马霍尼和埃文纳的问卷,对184名优秀和一般射击运动员旌铡,发现表象练习和自信-tl,是区分两组运动员的关键因素,优秀运动员主要使用内部表象,一般运动员则兼用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33】。根据生物信息加工理论,首先,表象训练有助于提高动作技能活动水平主要是由于对反应信息(或命题)进行加工,引起闽下肌肉活动,从而起到和真实练习相似的效果;其次,对有关动作技能活动的反应信息N-r可调节人的激活系统,有助于产生最佳激活状态,进而提高动作技能水平;第三,表象内容和实际工作的内容越接近,提高运动技能的可能性就越大。捷格勒在1987年中的一项实验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中提出“主动表象”和“被动表象”的概念1341。在主动表象中,被试不仅在脑中表象,而且还实际做出真正的运动动作,在被动表象中被试只是做出表象。根据生物信息加工理论,我们可以预测,主动表象的一组比被动表象的一组成绩要好,但实际结果是,两种成绩没有差异,但都比实际练习组成绩提高的幅度大。2.3表象训练法的研究现状理查森和科宾对评价表象训练影响的研究作了广泛的检阅116},认为:表象在学习和运用动作技能的过程中是有作用的;马腾斯调查了1970年一1982年与运动行为有关的表象研究【35】,得出结论:表象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技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136】,表象训练有助于克服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并制定了表象训练的步骤:(1)对运动员的表象能力进行评价;(2)使运动员进入低沉的放松阶段;(3)将各种感觉整合;(4)实现目标策略。日本筑泼大学高野聪等人通过对表象训练法的研究开发出一个心理表象训练的新程序(简称MITP)136],认为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和想象表象有机结合是提高心理训练效果的良好途径。分为10个阶段:准备、唤起表象、表象内视、表象运动、表象体验、表象控制、想象表象、表象唤起、表象演习与表象练习同步。1—5属于基础部分,通过这5个步骤的训练可以初步促进练习者自我理解以及身心状态自我观察能力的提高;3—5注重表象与动觉和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这是提高表象鲜明、生动性的重要步骤,其练习效果的好坏对后阶段的训练具有很大影响,因为表象的鲜明生动程度不够的话,一是有关技术性动作的训练效果不佳,二是难以很好地激发练习者的竞技状态。有关研究(Lang,1979;Mahoney&Avener,1977)表明:内视表象(动觉、情感因素参与的、以自己完成动作的实际过程为主的表象体验)比外视表象(单纯地观看演示动作而形成的表象)具有更好的心理训练效果。内视表象之所以训练效果较好,原因正是在于它的动觉、情感性一一鲜明、生动性【30】。6—10属于表象技法的应用实践阶段。第6项训练意在提高练习者对表象的操作控制能力。研究表明(Start&Richardson,1964;Murphy,1994)表象控制能力与表象的鲜明生动性一样对表象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第7项属于想象表象练习,它和第8、第9项一起构成了一个有关竞技比赛的心理模拟训练。Hall等人(1998)根据运动员所使用的表象训练内容的不同,概括出以下5种类型的表象训练Ij7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Motivational--Specific(Ms);MS类型表象口II练的内容为特定目标以及指向目标的行为,例如:表象自己赢得某场比赛,站在领奖台上,以及其他运动员祝贺自己取得好成绩。(2)MotivationalGeneral--Mastery(MG--M):MG—M类型表象训练内容表示有效地处理与控制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例如表象自己在竞技比赛中心理顽强、自信并且注意力集中。(3)MotivationalGeneral--Arousal(MG—A):MG—A类型表象训练内容指与运动竞赛有关的各种感受,例如放松,压力,生理唤醒以及焦虑。(4)CognitiveSpecific(CS):CS类型表象训练代表对特定动作技能的表象,例如射击运动员各种技术环节表象。(5)CognitiveGeneral(cG):此神类型表象训练内容指代与一场竞技比赛相关的战术,如表象射击比赛战术、程序等。2.4国内表象训练法的研究进展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下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下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138】,表象训练法的应用研究在我国逐渐展开。这期间许多的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运动心理学家丁雪琴(1998)通过多年对运动心理训练的研究提出:通过放松一表象为核心的系统心理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使他们能够有耳的地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从而显著增强情绪控制、表象思维的心理能力1391。颜军(1995)研究指出:表象训练是自动建立理想反映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动机水平,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表象训练可以使知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明显提高,加上表象训练可以获得与实际训练效果相同的生理变化反馈信息,所以这种训练对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着重要作用【柏】;张力为提出H”,体育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动作表象训练及暗示控制等心理手段,能够使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迷走神经活动增强,从而使心率下降。心率同时受心态的影响,心理训练积极主动的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使神经活动主动迅速的转为抑制,出现‘松弛反应’,排除高焦虑的干扰,消除紧张情绪,使心率下降。登陆中国期刊网,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众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表象训练为关键词,检索到国内1997--2007年9月有关的文章36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篇;从表象训练所涉及的领域来看,与体育有关的文章104篇,占28%;以想象训练为关键词,以同样方法检索到国内1997--2007年有关的文章168篇,与体育有关的文章34篇,占20%;通过分析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1理论认识2004--2005年,林岭和王华叶等人曾在国家射击、射箭、柔道队进行过为期一年的追踪性调查研究1421,通过观察和调研发现,国内教练员对表象训练的认识明显不足,没有教练员系统进行过表象训练:从实践应用角度看,我国教练员进行表象≯l{练时缺乏系统设计,科学化程度不高,表象训练应用不坚决、不彻底,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由于上述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局限,致使很多教练员在实施表象训练时浅尝辄止,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表象方法训练效益的实现,有些教练员甚至得出表象训练价值不大的错误结论。这种因方法应用不当而导致怀疑方法本身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表象训练技术的有效应用、制约了训练质量和效果实现。2.4.2实验方法在现有的实验性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如下: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是否有可比性的测试。由于测试的对象是一般的学生,他们的运动能力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测试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测试的重点应该放在他们的表象能力是否具有可比性,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实验前对表象能力的可比性测试几乎没有,从而很难把握实验对象在实验中对表象能力的接受程度的一致,以及实验后表象能力的变化因此难以说明表象训练对运动水平的影响。并且采用的所谓表象训练的方法,往往都仅是教师的指导语或学生观看录像、图片等,没有较为系统完善的方法。目前普遍认为表象训练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因变量的确定多为运动成绩、技评分。大多数的实验是这样的:进行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包括运动成绩和技术评定随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进行相同指标的测试,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表象训练的具体方法,表象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能力,并且可以缓解赛前焦虑和增强自信心关于这方面的心理指标却没有在实验中出现但研究中发现,这些指标是衡量表象训练效果的必要的指标。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3表象训练国内研究的实验控制在已有的实验中对实验的控制方面的问题没有太多的阐述,而在表象训练的实验中,恰恰由于实验是非常难以控制的,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实验客观、严谨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实验由于控制的原因而造成的实验误差普遍存在,因此在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实验能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2.4.4实验结论对近年来的大多数实验性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较为一致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速率,提高动作技能的完成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表象训练是建立自动理想反应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动机水平,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表象训练可以使视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明显提高,加上表象训练可以获得与实际训练效果相同的生理变化反馈信急,所以这种训练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删(颜军,1995)。但是,对通过表象训练能否有效提高表象能力,并且可以缓解赛前焦虑和增强自信心方面,所得结论较少。而这些指标是衡量表象训练效果的必要的指标,表象能力是进行表象训练的基础,表象能力的提高无疑决定了表象训练的最终效果。因之,能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表象训练的方法,抓住表象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使个体表象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个体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其意义尤为深远。3方法3.1研究假设3.1.1假设一被试在经过了系统的表象训练之后,表象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在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中采用表象训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象能力。3.1.2假设二经过表象训练之后,被试的技评(即技术评定)和运动成绩有显著的提高;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中采用表象训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3.1.3假设三经过表象训练之后,被试的焦虑水平下降、自信心增加;在中学急行跳远技术教学中采用表象训练法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3.2被试整群抽取泰安市泰山区实验中学6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选取中学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项目中的急行跳远项目,进行表象训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3.3实验工具3.3.1句图配对测验通过E—Primc软件编制出表象能力的句图配对测验所使用的测验软件,用以测量被试的表象能力。此任务是根据Clark和Ch船e(1972)的实验材料改编而成的,要求被试判断语句是否表达了图形的意思。其材料从易到难排列,条件为:“正方形一口,??圆形”().一这是肯定反应;?t正方形”o,“圆形一IL一一这是否定反应;“诈方形在圆形之上”、“正方形在圆形之下”、“正方形不在圆形之上”、“正方形不在圆形之下”的句子分别与相应的图形进行组合,组成8个句图对。这样共组成6个条件,12个句图对,其中6个为肯定回答,6个为否定回答。句子和图形相继呈现,先呈现句子,随后呈现图形,时间间隔为1秒种。若句子与图形相匹配,则被试按“是”作肯定反应;若句子与图形不匹配,则按“否”作否定反应。每种条件下实验次数均为6次;每对句图出现的时间间隔为1秒、1.5秒、2秒,呈现次序随机排列。为避免被试使用命题表征,实验前主试应在指导语中向被试说明:看到句子后,请在头脑中想象该句子描述的图形,然后和随后看到的图形相比较,并做出判断。采用计算机记录的被试进行正确反应的时间,作为评价表象能力的指标。正确反应所需时间越短,表象能力越强。反之,反应时越长表象能力越弱。1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2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通过E—PriIne软件编制出表象能力的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所使用的测验软件,用以测量被试的表象能力。该测验一直被视为视觉表象的代表性测验,并作为预测空间能力的良好指标。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3.dementionalcubementalrotation,3-DCMR):以立体三维方盒为刺激。每个测试单元由两个刺激组成,以计算机屏幕呈现,左边呈现标准刺激,右边呈现探查刺激。刺激大小为3.7cm'3.7cm.间距为3.5cm.相应视角约为5.40"10.20(见图)。试验共包括40个测试单元。要求受试者对看到的一组图形做出是否一致的判断并按键反应,并要求在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尽量要快。每项测试单元呈现15s,记录受试者的反应时和反应正确数。三维方盆旋转刺激物样例3,3.3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由Spielberger、Charles和Oorsuch等人编制(量表有40题,采取I--4级记分),曾运用于多项的研究,旨在区分暂时的焦虑情绪状态(状态焦虑)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特质焦虑)。Spie/berger等人对STAI进行了测试一再测试的信度检验,发现特质焦虑(T—AI)的稳定性高,相关系数为0.73—0.86,状态焦虑(S—AI)的稳定性较低,相关系数0.16—0.62。同时进行效度检验,该量表的~致性、会聚性、区分性和结构性比较满意。Spielberger等在成年工作人员、大学生、高中生和新兵的大样本人群中进行了STAI现场测试,制定了常模。STAI于1988年被译成中文。1990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与长春一汽精神科合作,在长春地区和北京分别对正常人群和抑郁症病人进行了STAI中译本的测试,获得了与原作者近似的结果。因子分析和信度结构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中译本信度、效度满意,适用于我国。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该量表由指导语及两个独立的自我评价分量表构成,共40项描述题。第l一20题为状态焦虑量表——评估人们“这~时刻”的感受,主要评定暂时的焦虑水平或被情景诱发的状态焦虑体验。第2卜40题为特质焦虑量表——评估人们“通常”的感受。可以用来反映个体的焦虑特质水平。施测时,状态焦虑量表在前,特指焦虑量表在后。评分时,每个项目都按照I-4分制。由被试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最合适的分值。两量表分别计分,最小值为20,最大值为80,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水平越高。3.4实验流程实验流程图19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阶段一为准备阶段。该阶段进行的工作包括以下六项:(1)实验班和对照班选取——从泰安市泰山区实验中学初二年级部选择两个自然班(每班30人),随机选取一个为实验班A,另外一个为对照班B,时间为2007年3月12一18日:(2)表象能力测试软件安装,将句图配对测验、三维方盒表象旋转心理学测验的软件安装在该学校电脑上,用以稍后的一般表象能力测试,时间为2007年3月12—18日;(3)两班一般表象能力测试,所使用的工具为句图配对测验(包括72个项目)及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包括40个项目),记录下反应时,作为评价一般表象能力的指标;将结果客观认真地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时间为2007年3月t9日;(4)实验教师的选取及培训,从该校选取进行本次实验教学的体育教师,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时间为2007年3月19--25日;(5)两班基础条件的测试,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身体基本素质、文化素质(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作为指标)、基本体育能力测试(以50米和立定跳远的成绩作为指标)、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测试,同时测试学生的急行跳远的成绩,即进行体育成绩的前测,时间为2007年3月26日~4月1日;(6)教学实验计划地制定,根据该校常规教学课程安排结合本次研究,制定教学实验计划,时间为2007年4月2—8日。阶段二为教学实验阶段:对实验班A实施以表象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问后面的阐述中,对B班实行传统的教学方法,时间为2007年4月9日一6月10日,即八周十六课时。阶段三为评价分析阶段,主要进行三项测试,其一为一般表象能力测试,对两个班的学生再一次进行一般表象能力测试,工具为句图配对测验(包括72个项目)及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包括40个项目),记录下反应时,作为评价一般表象能力的指标;其二为体育成绩的测试,即急行跳远成绩。并结合阶段一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为2007年6月11B一7月6日;其三,为学生焦虑水平测试,结合阶段一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为2007年6月11日一7月6日。3.5教学训练实施程序3.5.1实验时间分配本教学训练实验自2007年3月12同至2007年7月6曰在泰安市泰山区实验中学进行,实验由4名体育教师分别进行,本实验研究共分为三大阶段:准备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阶段,时间为2007年3月12号到4月8号;教学实旌阶段,时阅为2007年4月9号到2007年6月10号;评价分析阶段,时间为2007年6月11号到7月6号。3.5.2实施前准备及基本训练方法实验前任课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先进行基本运动能力测试(以50米和立定跳远为样本):向学生介绍表象的技能及所产生的作用,并用句图配对测验及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状态焦虑问卷和特质焦虑问卷进行初测;向实验组的学生传授表象训练的基本方法。表象训练的基本方法:(1)准备阶段对表象训练的基本了解;表象训练对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表象训练和实际技术练习交叉进行;头脑里描绘动作表象时应注意力集中;要不断地回忆成功的动作过程);激发练习者的练习动机;有关心理测试(旬图配对测验及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的实施。(2)唤起表象对唤起表象消除紧张的作用了解(想象一些宁静、优美的景象,直到你觉得已经得到完全的放松。重点放在幻想图像的经历和感觉,体验、享受图像所带来的愉快,而不是图像本身,如果能够想象到声音,综合视觉、听觉,效果会更好):呼吸法(先深呼吸,之后屏住气,然后慢慢吐气,吸气与呼气的过程,尽量长一点、慢一点,要让吸进来的气和呼出去的气一样多)、自律法的操作练习。(3)表象形成表象训练机能与效用理解;进行各种视觉表象形成的练习、检查表象的鲜明度、逐步提高视觉表象活动的清晰准确性;感官觉察训练:让学生注意感受和体验各种各样的动作;清晰性训练:要求学生仔细地、清楚地回忆过去的各种感觉体验。(4)表象运动表象与运动觉关系的理解;提高表象操作时对相关肌肉运动感觉的体验水平以肌肉运动感觉为基础的表象训练;训练在表象中体验肌肉运动感觉、念动训练。(5)表象体验2l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练习者运动经验中成功或失败等记忆表象及其情感体验表象情感关联重要性的理解;运动经验中心理表象与情感关系的体验(在表象中体验过去运动经验中达到目的时的成就感和优胜感、表象目标达成的场面并体验相应情感;用表象呈现自己的愿望被满足的场面、振奋对今后运动的期待、自信、欲望)。(6)表象控制对有关提高表象控制能力的方法的了解与尝试;摸索适合自己的应用方法利用有关表象练习法训练消除和再现表象;努力提高对表象的控制能力。控制能力训练,要求被试对表象进行操纵或塑造,依据希克曼1979年提出的提高运动员表象水平的步骤进行: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放松练习;想象一个图像,并努力改变它的尺寸,形状和颜色,例如,要求个体“想象一个正方形…现在想象它变成了一个圆形…现在给一个圆形涂上红色…现在想象它逐渐变成黄色…”;想象一个物体或容器(如玻璃杯),并在头脑中操纵它们,例如,想象自己正在切面包或正在用吸管喝汽水;仔细想象一个运动情景中所包含的物体,然后再想象这一情景中的人;想象自己正置身于运动情景之中,并想象自己取得成功的情景。(7)想象表象练习对不测状态进行想象,并确立积极有效的对策,进行思维方式置换(由消极到积极思维)。(8)表象演习在表象中感受整个测试的各种状况以及调动自己的整个心身力量;习得在测试中提高成绩的表象训练方法、在表象中呈现测试过程中的自我状况;表象激烈的气氛与紧张感;在表象中从头到尾演练整个测试过程并设定种种应急场面(9)对整个训练程序的评估训练效果的确认;从心理测验开始确认训练效果。3.5.3教学实施流程图山东师范大学硕:L学位论文表象(实验)教学法教学实施图常规教学法教学实施图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5.4初始(准备)阶段表象训练教学的实施教师简单讲授表象的概念之后,借助具有吸引力的运动图片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表象训练。结合前面所进行的旬图配对测验和三维方盒表象旋转测验,让学生领会动作表象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诸如集中注意力、不间断回忆、动作与表象交叉进行等。然后让学生欣赏急行跳远的优秀动作以及影视文件,讲述该项目的规则,以引起学生模仿练习的兴趣。接受新动作难免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紧张,在初始阶段让其主动回忆一些过去所掌握的较为出色的运动技能,体验那种控制感与游刃有余的愉悦感,以帮助学生利用表象的唤起来消除负性情绪。3,5.5分部式学习动作阶段表象训练教学的实施基本的教学教学程序是从教师示范、讲解动作到动作表象的演练(包括表象形成、肌肉体验、情感体验等)。急行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助跑技术类似短跑的加速跑,但重点强调的是助跑的节奏和稳定的步点;以稳定的节奏逐渐加速至起跳,以稳定的步点准确踏上起跳板是助跑技术的主要目标。此时强化学生的视觉表象,让他们体验肌肉用力的动感知觉,并且强调在形成正确助跑表象中的节奏感与区位感。起跳是人体由水平运动转为抛射运动的重要技术阶段。助跑与起跳的平滑衔接是跳远技术的关键。此部分着重培养学生在保持助跑速度的前提下进入起跳的动作意识和能力。学生此时可以表象自己如何以有力的腿作为起跳腿,使踏板快速有力,并随起跳腿蹬地,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两臂配合下肢动作积极向前上方摆起等等有助于提高动作完成度的关键技术动作。腾空动作是在起跳腾空后,两臂向前上方伸展,同时起跳腿及时屈膝向摆动腿靠拢,在空中形成半蹲(At踞式)姿势。这部分讲解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空中收腹举腿动作的质量取决于腹肌力量和身体在空中的平衡协调能力这一比较费解的动作要点。此时让学生通过结合心理调适,去体验积极的情感,比如期待、自信、成就感等,以帮助理解腾空这一急行跳远中关键的技术。学生去表象腾空阶段的蹲踞式动作,从而克服腾空阶段上体的前旋,以保持上体的竖直,便于能够较远地前伸小腿,以较远地腾空距离落地。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落地的动作在学生表象中应形成的正确结构是:前伸小腿,上体适当前倾,两臂由前向后摆动;当脚触及沙坑后,及时屈膝缓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跳远训练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