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选什么跑步鞋怎么选择我就头疼了,希望各位哥

他穿着10元一双的拖鞋,在北马又一次跑进了3小时_凤凰资讯
他穿着10元一双的拖鞋,在北马又一次跑进了3小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他穿着10元一双的拖鞋,在北马又一次跑进了3小时北马的余热还没散去,朋友圈又被一张照片刷屏了,喏,就是下面这张:拖鞋大侠北马257完赛,所以,跑不快别让你的鞋子背锅。这位&拖鞋哥&来自山东聊城,真名晁国瑞,人称&石头哥&,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拖鞋大神。&拖鞋哥&在聊城是个传奇:跑步四年,跑量不大、跑步知识匮乏,但跑步半年之内:10公里38分08秒;15公里58分钟;半马122;跑步九个月:首马258。2014年尝试拖鞋跑,今年5月8日的东营马拉松,他成为中国穿拖鞋全马进三的第一人。此次北马,更是穿拖鞋跑出257的好成绩,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开始跑步,也是因为偶然说起跑步的缘由,总是有点意外的。2012年5月份的时候,拖鞋哥的单位组织环湖长跑比赛,虽然不到四公里,但&拖鞋哥&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遥遥领先夺得第一名,一举成为单位名人。日,第一次跑步,那叫一个累。&拖鞋哥&的第一次尝试,用他的话说,&不过也就跑了5公里,却累得气喘、大汗不止,真好像人要过去了似的。&当时&拖鞋哥&心想:跑步真是个苦差事。但他不服输,还得再来。第二次跑了8公里,虽然也累,但明显适应了节奏,&好兴奋,这样下去我就可以跑30里了!&首马前遭遇疾病,仍跑出258的成绩&拖鞋哥&的跑马经历算得上是神奇。他跑步一个月的时候,脖子上长了肿瘤,&但我一直没有治疗,怕医生害死我。&就这么一直耽搁着,这个肿瘤越来越大,开始影响呼吸和跑步,&睡觉睡不好,打网球的时候会吐血,只能简单跑步,不能大强度练习,所以对我的成绩影响很大。&但不管怎么样,&拖鞋哥&还是想尝试全马。跑步8个月的时候,他在冰天雪地中自测了第一个全马,并用305分钟完成,&我一定要参加全马,就这样!&&拖鞋哥&报名了2013年的郑开马拉松,并在3月10号的时候,又一次自测全马,258完成。就在他满怀信心,准备完成全马大业的时候,突然晴天响起霹雳。&拖鞋哥&发现自己肚子上鼓起来一个包,搬新家的时候,东西太重,肚子上的包随着胀大,&医生说是疝,就是里面的肚皮破了个洞,需要做手术,这个病不能剧烈运动,而且活动起来很容易感觉到累。&脖子上有肿瘤影响呼吸也就算了,肚子上又来个洞,&拖鞋哥&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最后他沉思良久,还是决定去比赛。&医生说会鼓出来,我想用绷带勒紧肯定没事,顶多我比赛的时候辛苦些。这个病不同于心脏之类的病,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就这样他站在了郑开的起点处。伴随着腿部抽筋,打着走也要走下来的信念,他顺利跑了下来,用2小时58分52秒完成了首马。为了证明鞋不影响成绩,开始穿拖鞋跑步其实&拖鞋哥&算是比较原始的跑者了。他不懂跑步知识,从不做拉伸和热身,不知道GPS手表,也不清楚跑鞋到底哪款好。之前跑步的时候,他都是在电子地图上量好距离,拿着电子表就出去跑了,最近倒是学会了使用跑步app。刚跑步的时候,他买了一双40元的非跑步鞋,就开始傻跑,&说来这几十块钱的鞋也挺好,跑了半年多才有些磨损。&到了快首马的时候,好多跑友劝他买双跑鞋,于是他买了一双175元的某国产跑鞋,就开始试了一下。因为前两天刚跑完全马,原以为当天跑不动,结果却越跑越轻,&我终于体会到了专业跑鞋的好处,这双鞋才175,真想不到七八百块钱的鞋会是什么样子。&同时,&拖鞋哥&又开始产生怀疑:&但如果穿的跑鞋过好,那还算自己的真实水平吗?有没有作弊的嫌疑呢?&2014年4月份的时候,&拖鞋哥&为了向周围的人证明,穿任何鞋都是可以跑出好成绩的,他开始全面穿拖鞋跑步。&拖鞋都是小摊上买的,一般都是10块一双,好一些的15一双。&&穿拖鞋&对于他的跑步来说毫无影响,似乎任何鞋都能在他脚下生出翅膀。之后他穿拖鞋参加了一场家乡的24公里比赛,用时94分钟,比第二名快了7分钟。穿拖鞋跑进300,成国内第一人在开始穿拖鞋跑步之后,&拖鞋哥&一直想在马拉松赛场上证明:穿拖鞋也可以进300。但是因为脖子上的肿瘤已经十分巨大,常常令他疲惫不堪、呼吸沉重,所以去年一年,他只跑了3个月,跑量少得可怜,所以参加过的几个马拉松,均没有达到好的成绩。5月31日的东营马拉松,&拖鞋哥&决定拼一把,&依我的能力,拖鞋全马跑到245一定可以,由于太多太多的意外,我放弃了拖鞋全马245的目标,只把它定为全马进三,做国内第一人。&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在起点处,&拖鞋哥&挤到了前面的位置,开始起跑。他本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前半程每公里按410的速度跑,这样跑下来,后半程不至于掉速,甚至可以加速。但比赛就是比赛,有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已,现场有太多的观众,旁边有太多的参赛队员,他一时被兴奋冲昏了头脑,计划完全被瓦解,第一公里竟然跑了3分54秒。之后拖鞋哥赶紧调整步伐,用126分钟跑完半程。&比我计划的提前了两分钟。我今天是冒险了,虽然时间上只有两分钟,但是每公里的配速要提高六秒左右,这短短的六秒,可能要后程几倍的时间来偿还。&到了26公里的时候,有一个大姐对他高声喊道:你穿着拖鞋比赛,你太牛了,这个赛场上,你最牛!&拖鞋哥&无暇顾及,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到达终点,给自己的拖鞋正名,让所有的人看到,不只是高端的跑鞋可以进三,穿拖鞋跑全马照样可以跑进三小时。30公里后开始顶风,他调整了步伐,仍在按照计划的配速跑。35公里后,他已经相当疲劳,艰难地向前跑。最后的两百米,在众人齐刷刷的目光中,他选择加速,并飞身通过终点,成绩是2小时59分。晁国瑞北马专访:马拉松助手:在北马赛中,有没有周围的选手和观众为您加油?晁国瑞:比赛中时而不时地听到有观众喊,那有个穿拖鞋跑的太牛了。最后冲刺的两公里,超越了不少跑友,好多跑友都发出了惊叹,都感觉我很牛。马拉松助手:很多人都效仿您穿拖鞋跑步,您能传授一些经验吗?晁国瑞:现在有不少人模仿我穿拖鞋,但大都反应会掉,我从开始穿就不掉,所以也不清楚别人穿怎么会掉。第一次穿拖鞋不能跑太远,感觉脚有点磨了,赶快停下,过两天再跑,跑量要慢慢加,不要一下子跑得太远。如果磨破了还跑,很快就跑不动了。选拖鞋尽量大一号,大的拖鞋能把前脚掌套紧,拖鞋小了,前脚掌套不进去容易活动,可能也会掉。选鞋要远轻质不软的拖鞋。马拉松助手:以后你就都穿拖鞋跑了吗?打算穿拖鞋跑出多少成绩?晁国瑞:自从穿了拖鞋以后,我就不打算穿跑鞋了。对我来说,拖鞋除了冬天会冷之外,其它全都是优点。我穿拖鞋的目标是全马跑到245,但由于身体的原因,目标没那么高了,只要跑到250左右就可以,现在天还热,希望一个月后能跑到。PS:故事看完了,但也只是看看即可。虽然&拖鞋哥&很牛,但是我们并不建议普通跑友穿拖鞋跑步。
[责任编辑:李明 PX038]
责任编辑:李明 PX03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64757
播放数:182242
播放数:160979
播放数:5808920扫描关注买道
跑鞋,跑鞋,跑鞋,我所穿过的一大堆跑鞋简评
优秀晒单,获得20积分奖励
想当年还是200斤的胖子,因为老婆为了瑜伽弄了个健身房的卡,结果没坚持下来(命运啊这就是),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健身房的常客了,为了减肥嘛。但人还是懒,挑来挑去,就选了跑步机,觉得就这个轻松,可跑可走。还记得那时一个春天,从此走上了跑步这条不归之路。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量也就是一周五六次吧,每次10公里,时间1个小时。天气好,路跑,天气不好,跑步机。谢天谢地,到现在无伤,膝盖,脚踝,依旧可以。其实有一阶段可能是滑膜炎吧。总体还是健康的。在这里感谢圣经,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废话不说了,说说正题吧。跑步,自然就涉及到跑鞋了。我的全家福(还差一双阿迪的刀锋在路上)当我拿出来准备拍照的时候,老婆在旁边那眼神。。。。。。。。。。。。。。。。。。,看着后怕啊!谈谈穿着感受吧,我的脚型比较奇怪,左脚内旋不足,右脚正常。呵呵,所以我是缓冲、稳定系的鞋子都穿。最下方的那两双A记,已经是多年以前入手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了。但感觉依旧还好,走路软软的,舒服。1、飓风15索康尼的鞋子,当时入手的时候正逢酷暑,听说这鞋子四面漏风,就买来路跑了。确实是名副其实,飓风!透气性非常好,当时也媳妇买了一双,媳妇也对其透气性赞不绝口。包裹性也没得说。(我感觉对于顶级款的鞋子,包裹性都是相当的好,那么各个顶级款,个人认为就是缓冲减震性能和透气性、重量的把握了)。飓风属于稳定系的,胜利我是没有(当时其实买飓风的那天胜利10的价格更低),听坛友说胜利10的不是一般的软,而是软到难以控制了。但飓风上脚,跑起来的感觉,够软,但是弹性不足。长距离后会有泄力的感觉。2、金星4这双金星4的鸳鸯配色,是媳妇同意下入手的(价格啊,不说了,都是泪)。坛友都说金星是堆砌A记的各个科技弄出来的概念性产品,但是我想说的是,说上述话的你们穿上脚跑累计100公里以上了吗。这双金星4的优点,感觉说不完,缺点是什么呢, 让我想想啊,重量?我不跑马,不知道重量到底占跑步脚感的几成分量。透气性也感觉正常。反正这双金星4我目前就是上述这些鞋子的头把交椅了。3、N14这双N14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是正式爱上跑步的第一双鞋子(其实最下方的那两双鞋子在N14穿上之前已经陪我跑了能有四五百公里了吧),当时上脚的第一感觉,就觉得这辈子一直要穿这样的鞋子跑下去,够软,够舒服。现在其已经退役了,因为有1000公里的跑量了吧,不忍心继续让他劳累了。总之,N14给我的感觉就是跑步是一项让人幸福的事情。足矣,一双鞋的作用、4、预言3美津浓的预言3,密集症的恐怖吧。机械减震的代表。目前这几天正在服役,预言3给我的感觉最为起伏了。因为几天之前都要放弃他了,脚感实在是太硬了,都说鞋子也有一个磨合期,所以预言3到手之后,我是连跑带走,但是一直都是硬硬的感觉,后来就束之高阁了。可就在几天之前,我再次穿上开跑,到今天为止,预言3的跑量上到100公里了,脚感出来了。舒服了。看来机械减震是需要一个大周期的磨合的。落地的适度缓冲,紧接着的强烈反弹,全掌WAVE的性能,确实不是盖的。5、Ghost5(鬼5)Brooks的鞋子,好,好,好,好,还是好。我穿这双鬼5参加了有生以来的半马,当时在这些鞋子里面挑参赛鞋子的时候,就选了这双鬼5,为什么的,为什么金星都没选,因为鬼5给我的是一个放心。虽然其不是顶级款,柔软性、落地反弹、透气性等等都不是最出众的,但是他给我的感觉就是,穿上他,我就心里踏实,能完赛。这就够了!6、ECCO的Biom这双鞋子买来是干什么的呢,试水吧。装逼用。好了,不说了、7、TranscendBrooks的Transcend,2014顶级款。超级DNA,3D打印的鞋面(好像是吧)。他和金星4谁排第一呢,太忧郁了,从年度上看,金星4落后了,但从整体脚感上来说,他俩真是难分伯仲。呵呵,金星4太骚了,而且媳妇说好看,那就委屈一下Transcend吧,屈居第二吧。 这双鞋子现在已经很便宜了,强烈推荐给大家,我觉得国外穿Brooks的人多,不是没原因的。做工一项,就能甩A记几条街,虽然都是madein china,但是Brooks的品控真是不错。而且超级DNA的性能,真不是吹的,个人感觉综合性能上比A记的Gel要好,K21我是没有,但是我想应该还是比不上Brooks的这双的,因为A记确实有被神化的迹象了。坛子里面,一推荐鞋子,不是K,就是N。 大家还是平常心的好啊。8、K18A记的K18,想当年也是一条好汉,不过现在被19,20,21替代了。K系的鞋子,大家都有,感受各自都能说出来一大堆,我这里就不说了。大家有可能,发现,四大里我只有三大,唯独没有NB的鞋子,为什么呢,就是感觉NB已经有点沦落了,虽然其官方一直强调NB还是致力于跑鞋方面的研发的,但是到现在真的没发现有什么值得入手的,1260试穿过,1080也试穿过,国内的价格都是过千,但是那脚感,也许我是偏激了,但是574等山寨版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就让我没了入手NB的兴致了。乱七八糟说了一大堆,总结一下吧。品牌上来说,Brooks真的非常靠谱,无论从性能,还是做工上来说。每当逛商场,路过安踏专柜的时候,心里面那个澎湃啊,这让Brooks怎么进来啊。到底买什么鞋子来跑步呢,这是坛子里面经常出现的问题,大家也是非常踊跃发言的,那么我想说的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什么大体重,什么前后掌跑法,我想都不是事,重要的就是选择对的。个人建议,每个人至少买两双鞋子,一双稳定,一双缓冲,顶级与否,看你驾驭媳妇能力了。跑起来,一定要跑起来。当你在大马路上,看到一些老大爷穿着小白鞋,跑着不短距离的时候,你能去跟他谈什么缓冲还是稳定吗!&
买个便宜货专栏栏目精选自百万买买原创开箱、使用体验、购物攻略、游记等内容,力求全面展示买买分享自己在购物生活方面的知识、心得与体验。文章所有权利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我们也热切欢迎您撰写专栏,。
分享到微信
茶壶包:除了nb,也没哟索康尼
dabing:赞美赞美~~马拉松跑完会爽的~~求推荐好的跑步鞋?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967分享邀请回答m.douban.com/group/topic/6804206/#rd或者直接看我贴上来的文字——【给新手的跑鞋指南】这个09年介绍跑鞋的帖子,关于具体品牌,型号的评判和推荐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准确了。毕竟时间也N年了,跑鞋都换了N代了。但是对于选跑鞋的跑步新手来说,还是有参考价值!另外:mizuno官网上的这个可以参考脚型 跑鞋相关术语混乱的问题,术语不规范是没办法的事情,商业社会,大家都希望用户跟随自己的概念,就跟医院医生专门把字写得别人看不懂一样。 最大的术语冲突时运动医学跟跑鞋商业的叫法,如果去运动医学专业医院,医生告诉你的跑步力学外翻和内翻与跑鞋上所指的内翻外翻刚好相反。另外一个问题是各大跑鞋商的叫法: 中性(mizuno中国)=避震(new balance中国)=缓冲(asics 中国) 也就是我和跑友常说的避震 支撑(mizuno中国)=支撑避震(new balance中国)=避震(asics中国) 也就是所说的稳定 如果是英文会没有这么头痛 neutral(mizuno)=cushioning(new balance)=cushioning(asics) 就是避震 support(mizuno)=stability(newbalance)=structured cushioning(asics) 就是稳定 简单地说,我下面用的术语,以及其他跑友用的术语标准,多半是历史最长的NB常用说法的民间惯例翻译,Newbalance自己的官方翻译都和我们的叫法不统一。大家自行核对吧。 以下是原来的正文: 在组里混了大半年了,组里最重要的两个月经贴一个是“啊,我的小腿怎么粗了。”另一个是:“要不要买跑鞋?AD双星多威李宁哪个好?” 帖子很长,最好大家有耐心开完。如果没空看完,那么目录如下:第一大段解释跑鞋存在的意义;第二大段解释市面跑鞋的分类;第三大段详细说明了各种身体状况适合的跑鞋。 第一: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跑鞋存在的意义是啥? 相信组里大多数跟我一样,都不是专业训练过的运动员,身体素质很一般。在跑步都是一样的目的:锻炼身体。我们这样的人为什么需要一双跑鞋?用我的经历可以解释得很清楚。 我最开始跑步的时候,穿的是一双德尔惠的运动鞋(经过我后来的鉴定,这是一双慢跑鞋)。第一天跑步的时候连一公里都跑不下来。在半个月内,慢跑距离迅速提升,在第二周,我跑到了大约3KM左右。 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运动伤。大约是在3KM的距离左右,膝盖开始剧痛。右腿膝盖外侧一跑就剧痛难忍,完全没法跑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第二天还试图坚持,完全痛得没法跑。于是不得以,回来上网查找原因。 一查,吓了一跳。慢跑,不管是多慢的跑,都会对膝盖造成剧烈的冲击。冲击力量大约是体重的3-5倍,你跑步的时候整个人腾空而起,然后落地,然后瞬间再腾空而起。学过中学物理的,应该知道这样的冲量有多大,这些冲量主要由膝盖的软骨吸收。按我60KG不到的体重,膝盖在跑步时接受的冲击就有有200KG左右。很多保护不周的跑步爱好者下半生都承受着巨大的膝盖伤痛折磨,甚至连走路都需要扶着东西才能动。演唐僧的哥们儿腿就是跑步跑废的。 我TMD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让身体完蛋的更快。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这样的,以前没怎么锻炼的,身体不算太好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现在跑量很大的人,需要一个东西来代替膝盖吸收冲击,保护骨头。跑鞋不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不是为了让你冲击世界记录,是为了让你跑步的时候不受伤。 这就是跑鞋存在的意义。 跑鞋怎么工作? 跑鞋工作的原理说白了很简单。既然跑步最大的损伤是膝盖吸收的冲击,那么就要用一个东西代替膝盖的软骨结构吸收冲击。完成这个任务的,就是跑鞋的避震技术。 AD的air,asics的gel,NB的absorb,本质上都一样的东西,就是弹性物质,把膝盖软骨原来该承担的形变分一些给这些材料来承担,膝盖的工作就会少一些。你可以把跑鞋想象成一个对弹簧……第二:跑鞋有哪些种类? 市面上的运动品牌非常多,中国名牌,双星,多威,回力,德尔惠,李宁,全球名牌ad,nike,puma,跑友名牌asics,new banlance,mizuno…… 这些牌子出的叫做“跑鞋”的无数,选什么好? 先来解释一下市面上能买到的跑鞋的分类,跑步的鞋一般能买到的为这么几种:   1,慢跑鞋:为普通跑步爱好者准备的。全力注重保护,避免用户运动伤害。一般寿命是跑程1000KM。特点是重,保护完善,为不同身体特征,不同跑道类型的用户有不同的系列型号。   2,性能训练鞋:为专业,半专业长跑运动员准备,赛道训练专用。这种鞋注重的是保护和轻巧的平衡型,一方面要避免运动员训练受伤,另一方面也要让运动员出成绩。    3,马拉松鞋:仅为马拉松准备的鞋!绝对不适合日常慢跑!极限类型鞋,真正的超轻,轻到几乎没有重量,保护性能极差,寿命极短。这种鞋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为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追求比赛最高成绩。 很显然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为了健身而不是跑出多牛成绩的普通爱好者来说,应该选为了保护而存在的慢跑鞋。为什么不买性能训练鞋呢?又轻又有保护呢,李宁超轻系列广告多好看?因为这种鞋的保护比起慢跑鞋是远远不足的,因为一方面专业运动员身体状况远好于我们这些爱好者,避免运动伤技巧更是好得多,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轻便,厂家必须放弃大量保护技术。看看跑鞋之王ASICS kayano的鞋底,那么多gel材料堆上去,能轻起来么?轻了还减震么? 一般说来国内专柜是不会给你分清楚什么跑鞋是什么类型的,柜员更是完全不懂的。怎么分别很简单。马鞋非常轻薄,几乎没有重量,鞋底也很薄,一眼就能看出来。慢跑鞋一般都比较重,鞋底非常厚。性能训练鞋居中,能感觉比普通运动鞋轻,比慢跑鞋远轻。 知道了要选“慢跑鞋”,而不是马鞋,性能训练鞋,就上商场了?这还不够。 之前说了,慢跑鞋是针对不同用户身体状况,不同路况有区别设计的,你还要搞清楚你适合的是什么类型的慢跑鞋,也就是所谓的,你在跑鞋矩阵里是什么位置。 跑鞋矩阵有三个维度,第一,跑步姿态。第二,体重。第三,跑步路况。 道路首先分为了越野和径跑两种。越野指跑步的道路不是人工修建,或者修建得不那么“好的”,山路,土路,树林。径跑就包括赛道,马路等等修得很直的路,塑胶,水泥,柏油,都算。 确定路况之后,再确定你的跑步姿态。 2,跑步姿态 这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搞错的一步。如果搞错了,结果可能让你花几百上千跟买来的自以为牛逼哄哄的跑鞋,穿上跑了一天,自己生不如死!关于这一点,苏无妄小朋友出来亲身说法吧! 一般跑步的姿态有三种,外翻,内翻,严重内翻。这三种是连续渐进关系。 一般来说,这三个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外翻——高足弓——没有八字脚或内八字——对应跑鞋:避震型 内翻(外翻不足)——没有八字脚或外八字——中低足弓——对应跑鞋:稳定型 严重内翻——典型扁平足——严重外八字——对应跑鞋:姿态矫正型 绝大多数人都是外翻或者内翻,严重内翻还跑步的,少的可怜。如果你是严重内翻……很不幸地告诉你,严重内翻的鞋很难买……特别好的也少…… 足型很容易判断,脱了袜子自己就知道了。但是根据足型可以大致判断自己的姿态,但是记住: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高足弓的也可能外翻,低足弓的也有内翻的!自己有没有八字脚可以稍微准确一点,但是跑步姿态和走路姿态略有不同,所以依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 百分之百准确的判断有几种,一个是专业测定跑步姿态的机器,或者有经验的人看你跑步时候的姿态状况。在欧美日本等卖跑鞋的,这是基本配置,也是店员的基本常识。在国内,不好意思,基本找不到。 另一个百分之百准确的办法,是找一双没有姿态矫正的跑鞋,包括避震型跑鞋,马鞋等等,跑到严重磨损,然后看磨损情况判断。这种方法很准确,但是我不推荐!因为大多数人搞不清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姿态矫正,如果有鞋子自身有姿态矫正功能,那判断结果有偏差!明确没有姿态矫正的鞋子包括多威的马拉松鞋,双星啊什么一般的板鞋之类,如果你们用这种鞋子跑过,可以看看前掌。如果前底磨的是外侧(小脚趾头一侧),那你就是外翻,如果是内侧(大脚趾一侧)就是内翻。如果两侧基本差不多,好像是正中间磨的厉害,那你避震和稳定型跑鞋都可以试一下。 既然大多数人这些能100%准确判断的都没有条件去做,那要判断自己该用什么鞋怎么办?我推荐的方法如下: 判断自己的脚型,高足弓还是低足弓。然后高足弓在鞋店主力考虑避震型,也尝试一下稳定型,低足弓的主力尝试稳定型,也去尝试一下避震型。看看哪个最舒服,选择哪种型号。记得,不是穿上走两步,而是穿上跑两圈!这个差别很大! 再来解释一下几种鞋具体有啥区别。 其实所有跑鞋都是避震的。所以所谓的“避震“型跑鞋不是说他比别的更”避震“而是说,除了避震,他没有更多的功能。而稳定和姿态矫正型,除了避震以外,还要负责把不良好的跑姿矫正成良好的跑姿,让你更舒服。所以如果你一旦买错类型,可能面对的问题是自己的跑步姿态被错误地扭曲,而更加不舒服。可以这样想:最良好的跑步姿态是0,大家的跑步姿态是-2到2的一个区间。而跑鞋是提供了一个加减,让你的数值最接近0.如果你的姿态是2,你就该买-2的跑鞋。如果你买了一个+2的跑鞋,你的姿态就成了更痛苦的4! 判断了该用稳定,避震,还是姿态矫正之后,就进入跑鞋矩阵最后一步。 3,装备量。 装备量是两个概念的集合:你的体重,你的锻炼强度。 体重越大,锻炼强度越高,跑步的冲击就越大。体重代表着单次冲击的力量,锻炼强度代表这个冲击会持续的程度。跑步差不多就等于你的膝盖挨打,每次被打得多重,被打了多久…… 一般说来,好的跑鞋都设计为足以应对单次3KM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锻炼强度。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体重。不过差一点儿的跑鞋就不一定了,比如迪卡侬自有品牌kalenji,低端型号明确说明了,只适合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每次20分钟以下的跑步…… 跑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装备量级——轻量级、大量级。 用asics举例: 稳定型的:大量级是著名的跑鞋之王KAYANO,轻量级的是跑鞋销量冠军GT 2130。 避震型的:大量级的是NIMBUS,轻量级的是CULMBUS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大量级价格贵很多,轻量级价格低很多,所以大量级就比轻量级的高级?有钱就都该买大量级的顶级款? 不是这样的! 大量级是“针对”大体重设计的,这就意味着假如你体重不够,你跑步的冲击力可能不够大,那这些“顶级款”设计来吸收大冲击力的弹性材料就显得太硬了。就像一个弹簧,假如设计来承受1吨的压力,你就压上去100KG,那弹簧是压不下去的。对于跑者来说,明显的感觉就是:鞋底好硬!这样的情况下,跑鞋吸收的能量就不足,而你的膝盖就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最明显的是MIZUNO,旗舰款的鞋没有大体重的人穿起来就是受罪。 所以尽量根据自己的体重来选择装备量级,不要只盯着顶级款。大装备量级和轻装备量级的分界一般是75KG,如果你的体重紧接这条线,而跑步距离很大,或者很小,那最好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70KG的每天要跑15KM,买KAYANO没错的!你要是80KG,每天跑3KM,买GT 2130也挺好。你要是45KG,买KAYANO干嘛! 你现在应该能确定: 自己什么路况,什么跑鞋类,什么装备量。 那么这就已经确定了要买哪些跑鞋了。 第三:具体该买哪一款? 已经在跑鞋矩阵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几个较专业的运动品牌里,根据官方的跑鞋矩阵,有哪些款可以买就已经定好了。 那买哪些牌子?哪些款推荐? 对于普通爱好者,不推荐双星,不推荐回力,不推荐多威等等价格低廉的“国产专业运动品牌”。 为什么?很简单,多威,双星,回力在专业马拉松,长跑训练确实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我们都不是专业运动员,你没有那样的体魄,也没有那样的技术——你要是有,还看我这个帖子干嘛!怒指! 这几个牌子的保护避震技术都很简单,人体工学等更是差得远。 对于已经有了很大跑量的爱好者,不推荐李宁,AD,NIKE……等等名牌。 AD,NIKE,是不是没有好的跑鞋?不是!但是国内能不能买到?……基本上不太可能。他们能作出好鞋子,但是国内店里卖的,都是潮鞋。要真的跑步的,还是免了吧…… 李宁呢? 我还能更鄙视这个牌子么? 李宁有没有好的慢跑鞋?没有。在没有好的慢跑技术的时候,就开始炒作超轻的概念。之前已经说过了,超轻跟保护是难以调和的矛盾,给长跑爱好者推荐日常跑步“超轻”,这不是害人么!去死去死去死去死去死去死! 国内能买到的好跑鞋一般是ASICS,NEW BANLANCE,mizuno这三个牌子。另外brooks和索康尼早就在国内买不到了。 简单推荐几款径跑口碑比较好的吧: ASICS:稳定——大装备量:KAYANO;轻装备量:GT 21X0避震——大装备量:nimbus;轻装备量:culmbus(珺仔跑鞋型号ASICS GEL-CUMULUS15)ASICS可能是技术最优秀的跑鞋牌子了。他的大装备量和轻装备量的区别不算特别大。就算小体重的买大装备量,也不会觉得难受。千万不要买kinsei系列的…又贵,又不舒服,不知道为啥…… MIZUNO:稳定——轻装备量 :inspire;大装备量 :Nirvana 避震——轻装备量 :rider;大装备量 :creation Mizuno这两年WAVE技术拿奖拿到手软,价格比ASICS实在,而且店特别多,好买到。但是很明显的,mizuno大装备量级的非常“硬”,体重轻的千万不要买。 New banlance:稳定:1224 ;避震:1063 没有分量级推荐……为什么呢……因为new banlance中端轻装备量的实在做的不怎么样……所以只推荐顶级款。好在顶级款对轻体重支持还算很好,一般只要在50KG以上的穿起来都挺好。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tip——虽然跑鞋是有分:避震,稳定。但是实际上变化是线型的,而不是绝对化的。上面说了,假如跑步姿态是-2到2之间,跑鞋的矫正也是在-2到+2之间。就算同样类型的跑鞋,矫正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对足弓的支撑都是不同的。同样的稳定型,ASICS gt 2130的足弓支撑明显比MIZUNO的INSPIRE高,inspire的足弓支撑又比同为稳定型的NB 1224高。NB的避震型1063比ASICS的NIMBUS足弓支撑低很多,更接近GT 2130的程度,许多穿著名稳定型跑鞋GT 2130的同学可能未必适合NB的顶级稳定型1224,反而更适合NB的避震型1063!所以跑鞋的类型只是一个大致的指标,哪个更适合你的脚,一定要亲身尝试。 11X0系列是低端款,技术相对简单。 21X0系列以上基本是看家技术都上了。 跑鞋按美元价格基本是100美元主流档,2130,INSPIRE都在这一档,这一档已经相当不错了。 区别很小,跑步装备的权威网站RW的评价是: 的差别很小,这是一件好事儿,因为2130已经是一个极为优秀的跑鞋了。根据足型判断鞋型是不准确的,低足弓,但是适用避震型的人也很多的。 如果穿起来很不舒服的鞋子,跑起来肯定会很不舒服。用脚跑起来的感觉为准,不是以“理论上大多数低足弓都更适用稳定型。”为准 你的情况是典型的适用避震型。稳定型跑鞋穿上会把“偏前掌内侧着地”向外扭,变成“前掌中央着地”,就是把外八扭成没有八字。你既然觉得只有外侧着地,说明你平时已经是“中央着地”这种姿势了,穿上稳定型kayano就扭过头了,从没有八字或者略内八扭成明显内八了,这样是不好的。专业跑鞋不是特别适合步行,比较跑步的冲击大,避震型还好,稳定型和姿态控制型的矫正对于步行来说都太大,步行的时候不会特别舒服。 而且专业跑鞋为了吸收跑步冲击,要不鞋底太软,要么太硬(不同的牌子,不同的技术,mizuno为代表的的走路就显得硬,aiscs为代表的走路就显得软),对膝盖脚踝什么的不是特别好。 不过ascis有专门的健行鞋,kayano什么的都有健步鞋系列,如果有钱可以买买看。我没买过,只听过,不知道具体怎么样。 还有个好办法,就是把跑鞋跑到废掉,1000KM跑程到的时候,好的跑鞋基本都还没有什么外伤。这个时候中底的弹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能很好的适应跑步,但是就很适合平时走路了。一双合格慢跑鞋的标准寿命应该是500-1000KM,这个是考虑标准体重.如果你的体重不是很符合跑鞋定位标准,可能会有变化。比如90KG的人穿asics 2140,那就跑不了1000KM。 还有不同牌子,不同型号设计寿命也不一样。好多人说mizuno的wave技术衰退比别的牌子快,寿命短。不过也没有准确数据,传言而已,但是不同技术的寿命肯定有区别。 反正一般说来,500KM以前,鞋的性能基本没有啥变化。超过了500KM,基本都会渐渐丧失弹性和保护性。所以跑过了500KM以后,就至少开始考虑有新的鞋子来补充吧。 过了1000KM,就开始考虑用来走路吧。好跑鞋到了1000KM基本结构都还很结实,走路还很舒服,但是弹性和保护可能已经不足以充当主力跑鞋了。2.3K3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788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鞋的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