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风球香港至尊时代最新消息息;您说为什么这么难学?

香港的风球与风假
今天早上开始,强台风“天鸽”掠过香港上空,“天鸽”巨大的翅膀煽动,正面袭击香港,为大片地区带来狂风雷暴和神似地震一样的拆楼感! 香港天文台昨日(8月22日)已经预警,悬挂3号风球。今早清晨5时20分,像人们普遍预期那样,挂了8号风球。紧接着在早上8时10分和9时10分,连续两次升级预警,至9时10分终于挂上了最高级别的10号风球,发布飓风信号。此次的10号风球,为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的第三个。 这“风球”到底是个什么“球”?不同代号的风球有什么寓意?又会对香港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风球在香港由来已久。当热带气旋可能或已经影响香港时,香港天文台便会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以简单容易理解的信号,为市民提供预警。而由于2002年前天文台以悬挂信号形式发布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因此港人多会以“风球”称呼。 1884年起,香港天文台总部和警署等政府建筑物前,设有“信号站”,向海港内船只提供热带气旋的警告,最早的“信号站”是在尖沙咀水警总部,即现在的1881。 当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时,各信号站会悬挂“风球”(“挂波”Ball)”,这个实物标志采用圆柱形、球形和圆锥形的标志。警告结束时则“除下风球”(“扯波”或“落波”)。如晚上则使用白灯、绿灯及红灯显示警告信号。1960年代,全港曾多达42个信号站。日,8号风球“落波”后的赤柱 随着电子传媒和通信科技的急速发展和普及,“悬挂实物标志”的做法已显得过时,1970年代起渐渐淘汰,信号站陆续结束运作,至日,最后一个信号站——长洲信号站结束运作。虽然“悬挂/除下风球”、“挂波/扯波/落波”的等已成历史词汇,但由于已深入民心多年,故民间至今仍保留作为俗称,香港的媒体新闻报道亦常见“悬挂”、“除下”这些旧字眼与“发出”、“取消”这些新字眼共同使用。 日起,香港开始采用数字及标志预告热带气旋,当时的信号为1至7号,1931年更改為1至10號,一直沿用至今。 日傍晚,3号风球下的香港海面 每次天文台悬挂风球后,香港市民最关心的就是否会会改掛更高风球,因为香港的习惯做法是,天文台悬挂8号以上风球,即可以享用“台风假”。 日,热带风暴“洛克“袭港期间,8号”风球“挂起,商店饭馆都关门闭户。 香港劳工处台风及暴雨警告下的劳动守则》详尽列出了台风和暴雨天气,上班族最关心的事情,包括是否上班,提早下班,以及何时復工,还有工資計算的方法等等。守则的核心内容就是: 1、首要考慮僱員在工作地點及往返工作途中的安全。黑色暴雨、8号、9号、10号风球下不用上班。 2、复工时间由劳资双方方协定,一般做法是在8号风球除下后2小时内复工。香港银行通常在下午4点下班,因此银行业复工关键时点是中午12点,如中午12时后才“落8号波”,银行将全日休息不营业;如在中午12时前“落8号波”,银行会在8号风球除下2小时后开门。因此一众银行业打工仔在中午12点后即可安心享受全天假。 3、工资方面,守则写明台风和暴雨是自然灾害,“台风假”工资照发。 4、守则向“紧守”岗位行业致敬,如医疗、警察、消防,无论风吹雨打都要坚守岗位。 这个“风假”并非法定假期。《守则》坦言只是“就台风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安排提供意见和实际指引、、、小册子并非法例的一部份”,而建议雇主“参考指引”。在实际生活中,改守则已然成为约定俗成。 日,热带风暴“洛克“袭港期间,8号”风球“挂起,在中环苹果店门外等待“落波”的人们。
立即下载 更多精彩
Copyright (C) 2017 Yurong'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看看人家香港挂八号风球怎么应对的吧!!!!
通讯:台风“韦森特”袭港 风暴过后看香港&&
来自:中国新闻网
今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袭击我国东南沿海,作为人口密集的现代化都市和港口城市,香港怎样应对灾害性天气袭扰?
  据人民日报消息,香港的公司一般会在天文台宣布悬挂8号风球前两个小时让员工下班,确保住得远的员工可以在风球到来前顺利到家。
  作为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香港有多种畅通的渠道发送应急信息。天文台与传媒高度配合,每逢天气出现异常,主流媒体包括电视台、广播、网站,都会把最新的天气资讯摆放在显眼位置;各公共场所包括地铁、商场、住宅小区、医院等,都会悬挂标准化的天气预警级别。
  香港热带气旋的警报体系,是将风暴侵袭时的警告信号分为一号、三号、八号、九号、十号,共5个级别,第一级最弱,第十级最强。天文台发布某一级别强风警告,俗称“挂某号风球”。天文台悬挂八号或八号以上强风信号,便会停课、停工,公共设施暂停开放,港内港外轮渡暂停,电车、缆车和大部分公交车路线停驶,只有港铁会提供有限度的服务。
  面临台风“韦森特”,香港天文台7月21日15时40分发布热带气旋警告一号信号。一号戒备信号悬挂长达37小时后,23日早上5时,天文台换上三号热带气旋警告,气氛紧张起来。原来,香港会根据天文台的热带气旋警告,依照既定方案做好预警。
  三号风球挂出,表示台风临近,较危险,政府必须决定幼儿园等机构应否开放及何时关闭。
  如果预期在两小时内发布八号信号,天文台便会发出两个报告讯息。23日15时45分,第一条讯息发布,宣布预料未来两小时内会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提醒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市民启程回家,同时也是为了分散在发出八号风球警告时,市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第二条讯息,即正式宣布挂出八号风球警告,于17时40分发出。根据指引,应当在12小时内完成所有预防措施。
  8到10号中任何一个信号生效时,热带气旋警告会每15分钟广播一次。所有警告信号都会在电视、广播、学校以及公共区域的醒目位置挂出。
  热带气旋警告也可以连同其它恶劣天气警告一起发出。针对暴雨,天文台会由弱到强依次发出黄色、红色、黑色暴雨警告。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表示一些低洼和排水情况欠佳的地区可能发生水浸,红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则表示水浸情况会更严重,可能导致混乱。
  每当大雨影响新界北部,如果预计低洼地区可能或正发生水浸,天文台就会发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发出水浸警告后,天文台会把有关报告送交政府部门及电台和电视台,以便向市民广播。媒体会定时报道最新情况,直到大雨预料不会再对局部地区引致任何严重影响。
  水浸特别报告发出后,新界北渠务部紧急控制中心便会启动,渠务署及相关部门随时准备疏通淤塞管道和河道。消防处、警务处、政府飞行服务队及民众安全服务队会调配救援资源和救护车疏散和援救水浸灾民。
  上世纪90年代,香港也曾发生多次严重水浸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到2010年,能造成严重社会或经济影响的“严重水浸黑点”已经全部清除。到了2011年,香港仅剩16处中、小程度或轻微的水浸地点。
  按照香港政府渠务署发布的标准,防范洪水方面,市区排水干渠系统200年一遇,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则为10年一遇。
  虽然常有人抱怨天文台发布的风球信号是“虚惊一场”,但是,香港市民普遍把天文台的预警“当回事儿”。
  香港夏季热带气旋频繁,出门查天气是多数香港人的习惯之一。香港天文台为配合市民的需要,推出了“我的天文台”手机应用,很多年轻人都会利用智能手机“出门先看天”。“我的天文台”用户陈颖说,每逢有雷雨警告,天文台都会及时通过手机推送信息给用户。不过,香港手机短信的使用不普遍,天文台也不提供短信通知服务。
  热带气旋信号发出后怎么应对?陈颖说,香港社会对此早有共识,政府和公众对此已有了常态的处理措施,比如八号风球时,应锁紧门窗,闩好门闩,挡风的大玻璃窗应加贴胶纸,车停在最不容易遭受破坏的地方,避免逗留街上等。
  陈颖表示,政府在多种形式的宣传单或宣传片中已传播了这些资讯,因此,即使暴风雨来临,自己也感觉很安心。
  保护个人安全,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饮食。台风期间,大部分餐厅和超市不再营业,提早囤好食物很重要。每逢八号风球来临,香港的各大超市都会出现“囤粮团”。21时多,跑马地一家惠康超市仍然照常营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评价香港这个城市?-土地公问答
如何评价香港这个城市?
如何评价香港这个城市?
比如现今/未来在中国/世界的地位。
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寂寞的地方。早上八時許,人多。地鐵一如既往的擠,換乘時各人爭相奔跑到對面月台。車門開了,能擠進地鐵已很不錯,不敢埋怨身旁正玩手機而屢屢碰到自己的男士,因為大家都煩躁。各人都在看手機,我也看看。刷了一下臉書,誰去旅行了,誰畢業了,誰的小孩怎麼了。很多讚,留言也不少。偶爾刷到百中有一的負面狀態。「(幾十次的辭職感言)」「(對生活的種種哀思)」「(不愉快的點點滴滴)」沒什麼人理會。誰也不敢碰太多負能量,生活已經太累人了。呀。忽然想念朋友。傳了個訊息給朋友,不外乎是問好幾句。雙勾且很快變藍,表示對方已收到了。這是一個要求甚麼都要快的地方。吃飯時間一小時,在餐廳門口排隊時間十分鐘。不爽的話可以買外賣,如果你想在工作間吃飯的話。而我想呼吸下外面的空氣,雖然污濁又不自由。終於坐下,點餐。來得快,我吃得也快。看看外面還在排隊的人龍,一時半了。讓我吃得快的不是惻隱,而是,上司給的活還沒幹完,得趕緊回去了。這是一個奇怪的地方。下班。今天地鐵的人竟然不多,謝天謝地。大概是我加班了好一會的緣故。地鐵裡坐滿人,站的人也有幾個。一女士進車廂,看外貌大概六、七十歲,染了髮。一眼看去不算太老。兩個站過去,玩電話的大概一直沒發現她。打盹的也沒有發現她。獨是一個坐在一角的老男人,發現了她。就在車門再次打開之際,老男人站起來,指指自己的座位。女士沒有道謝,就這樣坐下。男人站在一旁,背向著我時,我發現也有好些白髮。未知年紀是否相若,未知女士是否知道。只知我心有戚戚焉,又說不出話來。只能捂著我不太舒服的肚子,挨著身後的紅柱。……而那個雙勾且早已變藍的訊息,他還沒有回覆我。……隨便寫,隨時匿名。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我手機拍大家奏合看)(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我手機拍大家奏合看)此照片攝於一八,九九年八月第十二任港督Sir Henry Arthur Blake接見新界鄉紳,當時棚內掛著"萬民仰望"四字橫幅。政治:商人政府在我看來此照片反照了香港百年來的社會結構,只是白衫者更多不是鄉紳,而是商人。當英國人從從維多利亞城的四環(西環,上環,中環,下環(今灣仔及銅鑼灣)向外發展時,華商開始被納入架構,而華商被批準成立東華三院等組織來協助管理社會。香港港英政府一直都是一個商人政府,非官守議員一直由洋行老闆,後加入華商等擔任。由於是一個商人政府,所以香港的港英政府政策一直是"賺錢至上","效率至上","商業自由至上"等為香港的核心價值。這些核心價值不是未曾受到過沖衝,如一九二五年持續到二六年的省港大罷工,還有六七暴動,但正是因為六七暴動造成工會勢力的大衰弱,加上時代的機遇,地緣優勢,大量廉價勞工,市場需要等香港經濟長時間的高快速發展,形成一種對未來樂觀與港英政府核心價值相合的"獅子山下精神"。香港的核心價值一直發展到今時今日就是快速的社會節奏,願打願崖的工作上的強大競爭,社會的抑鬱與人情的散離,發達地區中最高的工時與最底的褔利。當然香港的核心價值是香港今時今日成功的秘密,只是這跟大多數香港人無關。左翼崛起回歸後,由於基本法上寫明的民,主化的過程,政治上左翼政黨崛起,這十年來"獅子山下精神"提得少了,提得多的是"公平","公義"等名詞。由於香港內部的壓力的增大,加上政治上民,主化的作用,令香港行政效率在回歸後大幅下降,造成香港發展停滯的主要原因,加上香港在產業升級過程中,仍有大量低學歷移民,造成工資一直無法上升,社會貧富差距更拉大,左翼政黨更強大的死圈圈。文化:香港本地文化事實上很慢的形成,早期內地湧入香港的人民來自四方,形成一個城市之中,不同地區操不同的方言的現象,如在六十年代前在銅鑼灣以東主要講閩南話,銅鑼灣以西才講廣東話。而五十年代後,偷渡來港的主要為廣東人,廣東話在六十年代才開始有主導地位,而在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決定推行廣東話政策,以廣東話為載體的香港本土文化才開始形成。港味而所謂的香港本土文化是一種帶有樂觀主義的市井文化,這正是貧富差距大與經濟高速發展結合香港核心價值的表現。而為什麼現在香港的電影少了所謂的港味?在我看來正是因為上述元素的消失。沒有所謂的中西文化合壁香港並不是什麼一個所謂中西文化合壁的地方,香港現在的只是一個大都市文化,全世界的大都市文化都相近。香港核心價值的商業至上形成了香港人的法制觀。被著所謂英國外衣,但骨子裡則還是流著中國人血液,還是中國人的社會。香港這個地方很美麗,但卻又那麼地殘酷,你會輕易地深深愛上她,可是她大概不會愛你。
在深圳長大,然後在小學三年級去了香港,一直到現在,考大學,等放榜中。我可能寫得不會很有系統,而我也沒去過很多地方,無法比較,只是根據一些生活來做出一些相對主觀的感受吧。香港人,黃子華在一個棟篤笑說,香港每天都在尋找一個仆街。香港人很喜歡看人仆街,所以你不難看到一有人出醜,就會有立刻拿出手機拍攝,然後放上網,一起恥笑、討論,然後在一兩個星期過後,大家就像失憶一樣,誰也不記得發生過一樣這樣的事,香港人是善忘的,看過熱鬧就算了。但香港人也是很有效率的,我們的生活很快,但是我們習慣那個速度,正因為大家都喜歡快,只要有人阻礙誰的步伐,我們都會厭惡,我們都會投訴。除此之外,香港人更喜歡投訴,有一點不滿都會投訴,有人說投訴是為了拿小便宜,也有人說香港人麻煩,但無論如何香港的機構都有投訴機制,我們會去投訴電視台的節目、我們會去投訴某餐廳服務態度差、我們會去投訴某政府機構工作效率低下,然後香港的機構會改進,當然,改進是好事,但機構也會設置條例來保障自己,某程度繁瑣的條例也是香港人有時候缺乏人文關懷的一個原因,因為處處規範,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但人情味有很多時候其實都在一些灰色地帶出來的。除此之外,香港人也愛排隊,商店有便宜會排隊、新餐廳會排隊、餐廳很好吃會排隊、限量版的東西會排隊,或許香港人多,或許香港人有秩序,或許香港人愛湊熱鬧,但每次出街都能看見一條條人龍。香港的飲食,無法否認,在香港吃到世界各種食物,有韓燒、放題等等。但是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個城市的香港人,我每天或許只會去茶餐廳,吃一個碟頭飯,喝一杯奶茶,或者吃一個出前一丁,畢竟茶餐廳便宜。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香港四大奇食:澳牛光速餐、星座蕃茄面、新記芝士面還有九記牛腩。這四個地方不是因為他們富麗堂皇,也不是他們格調比別人高,成名的原因,或許是他們態度極差,又或者是這些地道的創新食法美味。澳牛光速餐最為人津津樂道,主要是因為這所餐廳落單速度極快、要求客人進食速度極快、對待客人態度極差而聞名,但讓人折服的是,這餐廳的炒蛋卻極美味,但讓人可惜的是,那些令他出名的地方卻在消退,香港有人寫了一篇《澳牛的黃昏》,各位有興趣可以去看一看(用口語寫成,可能不太容易明白)。香港的政治,我們部知道這會否引起罵戰,我只是輕輕說一下吧。香港有左中右,什麼聲音都有,但香港是一個二元分化得很厲害的政治社會,非黑即白,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時候會迫使你在政治選擇一個立場,但你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政治以外,香港人是很冷感的,香港人會認為政治麻煩,香港人不喜歡說政治,香港人關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政治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政客的賺錢工具。於是政治在香港處於一個很奇怪的處境,政治當中如火如荼,政治以外的人卻漠不關心。香港的媒體,這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但作為每天都會看新聞的我來說,香港新聞有其可取之處,的確發揮到在社會第四權的能力,真真切切地監察政府。但基於各個傳媒都有自己立場,有時候也有些過分地斷章取義,以及一邊倒,不論左右的報紙均是如此。但某程度上,香港人也愛即食資訊,香港傳媒開始在網絡扎根,在FB開始自己的專頁,如今最流行的方法便是一張圖片,然後在圖片中有一些大標題,按進圖片才能看到全文,於是香港人便看著這些簡化即食的圖片,有時候沒有經過太多深思,便會被傳媒影響,不過世界的傳媒和看新聞的人都是這樣的,不是嗎?不過最受歡迎的其實都是八卦雜誌什麼的,這些就不說了。香港的小眾,地下音樂、嚴肅文學、文藝活動,這些充滿獨特魅力,在不同城市都大放異彩的東西,在香港都是極度小眾,甚至難以生存。我不否認在這些壓迫下,能有一些讓人深刻的東西,例如音樂有My LittleAirport。至於文學與文藝,香港似乎都是不太重視,香港人不愛思考,返而荷里活大片的特技,或韓劇台劇堆砌的愛情才是主流,香港人都愛商業的產物,但不否認小眾中也有有識之士,但實在太少,或許香港只會成為一個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但卻不會有文藝氣息,或許也正因如此,在大都市中突圍而出的草根文化,代替了香港的文藝,低俗成了香港人獨特的標誌。香港的學校,香港的教育制度我不敢恭維,我也不下評論,但香港的中學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我不知道內地或世界其他地方的中學,但在香港,中學時每一個香港人的印記,在不同中學畢業的人,都有屬於一些屬於其中學特色的性格或者處事方式,或許是香港有不少的傳統名校,教會學校的特殊性,使得一些學校的特色,與學生的性格得以傳承,而男校和女校,都令到香港的中學更多樣化。這是我目前想到的,可能有些太過主觀,有些論點也沒有什麼實質的論證與數據,但這是我一些個人的感受,若有不同意,也無需大動肝火,大家討論討論。--------------------------------------------------------------------------------------------這是第一次的答題,感謝各位的讚同關於政治方面有一些補充,的確香港近年的政治參與氣氛更加濃厚了,例如在2011年冒起,以全部中學生為主要骨幹的一個政治團體(不說名字了),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般地發動起了一次大型的政治運動(反國教),最後政府的確作出了讓步。一方面是得益于社交網絡的幫助,新的傳媒也在不斷冒起,不少文章都叫市民不要再沉默等等,這些文章無疑的確使得不少人去參與政治參與。但我們也看一看一些數據:是2012年香港文憑試通識科其中一條題目的資料,當中要求考生用資料回答問題。第一條問題就是香港人對本港政治有什麼看法,當中需要描述A1圖表港人有超過五成是不知道與無的意見,也需要寫出最多人選的兩個組織也不過是11%。當然這已經是2011的數據,2014的香港會有改變,但改變多少,我說不清。放了一張試題,不說說香港的通識科似乎說不過去,這個科目一開始也有不少教師反對,反對它課程空泛,評分標準飄忽,又害怕成為洗腦教育等等,但如今成為每個香港學生都要讀的科目。當然,身邊不少同學都害怕,我經歷過香港學界不同辯論比賽的洗禮,始終也有些底氣。不少同學只是讀書,沒有緊貼新聞,特別是政治新聞,讓不少學生擔憂,2012年第一次出現的這條政黨題,嚇怕了不少學生的膽,而後來2013以及今年都加插了必答的政治題,相信以後都未成為常態,想來要考好試,也要多多接觸政治。當然題目不單只是政治,當中包括全球化、公共衛生、個人成長、現代中國、今日香港,實際上教科書用處不大,老師多數自製教材,取自不同新聞,例如上年老師用了江南Style來說全球化,探討韓流文化,今年則說了美國的英雄電影。其實通識科給任教的老師發揮了很多地方,例如香港六月的燭光晚會,曾經也做過通識科題目,老師也會有很多的補充資料,在我的學校,可能上一輩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大中華派的,那些本土派的老師或許會出現在下一代,但目前為止,我認為不少的教材選擇都相對中立,但以後的事,我也不知道會變成怎樣。但通識科,卻神奇地,給了學生很多接觸政治的機會。(不過作為一個考生,他的評分標準,還有答題要求,要求學生在校內寫的論文,我實在不敢恭維。)
我作为一个交换生在香港大学交换过半年,决定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写一写香港。首先香港是一个充满压力的城市。从快速的电梯和匆匆的步伐就可以看出来。晚上十点,公交车上还有西装革履的人在电话谈论工作。我在交换的时候试图申请过银行的实习,发现香港的竞争非常非常的激烈,要求也很严苛。同样的一家银行,在美国的时间要求和人数要求要宽松许多。香港本土的学生要面临大陆很优秀学生的竞争,而且还要面临及其昂贵的房价,压力可想而知。其次香港是一个充满限制的城市。不可否认,香港在金融业的地位,很多人会说上海如何如何,但就现在看来,香港在金融业要领先上海很多,是可以和伦敦,纽约相提并论的。但是,香港大部分都是外资银行,领导位置基本由外国人把持,作为中国人是很难爬到最顶端的。另外更重要的是,香港没有良好的创业氛围,高昂的地价,金融的传统,让年轻人很难通过创业立足。就拿香港大学来说,最最热门的就是商科,也就是说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去金融业,选择余地是相对小的。香港的限制还表现在严苛的规则。我说的严苛是给人的感觉。这种严苛的感觉和新家坡有着相似之处。标明罚款额度的标语警示常常在楼道和街上看见,对着装的要求显得很死板和压抑(比如女生high table 时永远都穿黑色的裙子,图书馆不能睡觉等等细枝末节的东西都能让我感到严苛,整个人是不能放松。我想了这个问题很久,为什么我在美国,在英国,在日本这些规定很完善的地方都没有这种感觉,偏偏在新加坡和香港就有呢?我觉得香港的规则在表达上透着“限制”,而不是服务于人和社会,缺乏的是一种人性化和关怀。当规则在表达上是透着对其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尊重,这种规定是易于被心甘情愿接受的,但如果规定让人看来是单纯的限制,就让人感到压抑了。这可能和香港的文化有关,香港是一个缺乏人文的地方。新加坡也是。说说香港很赞的地方。在我去过的地方中,香港的交通是数一数二的,其中小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可以花和bus差不多的价格(或者略贵)体验半taxi的服务。小巴速度极快,在香港的上下坡上飞驰,不亚于过山车,我和几个同学都叫疯狂小巴。在熟悉香港地形和语言后,小巴是非常便捷的出行选择。另外港大的地铁估计过两年也要通车了,去铜锣湾更加方便。香港的吃自然也不错,当然前提是有钱。路边的小店一两次还可以,吃多了也就这样,早茶的话对我来说都很好吃。唯一的缺点是蔬菜少,让我每天必须买果汁来补充维生素。香港现在正处于交叉路口,整个城市的状态是焦虑的,浮躁的,迷茫的。一个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方自然会迷茫,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由于呆过一段时间,香港还是会给我亲切感,希望香港能找到属于香港的道路。
很好笑,很讽刺,2013年英国经济学人报把香港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冠军,超过了阿姆斯特丹、超过了大阪、超过了许许多多容易让人联想到幸福感的城市。当时香港写手陶傑 在他专栏里这样写道,「西方文化霸權」發現,香港除了摩天大廈群,還有郊野綠地、有登山古道,雖然有中國大陸吹來的塵污,七除八扣,洋人還發現殖民地時代留下的醫療制度:醫生不收紅包,護士見到洋人,笑容特別溫暖,因此「西方文化霸權」欽點香港為「全球最適宜居住城市」。「西方霸權」看不見香港中國蟻民住的劏房,也看不見黑人聚居的重慶大廈,……我想说的,是四个字,山水人情。不想开口谈政治,想谈谈山和水。郊野绿地、露营、村子里的野猴和西贡的野牛,绿色的山环抱的海洋,岛屿,湿气带来的低云和夏天炽烈的阳光。我敢说,香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在半小时内,从密集到让人恐惧的办公楼居民楼公屋劏房的压抑下,走进有如同太平洋岛屿一样悠闲的沙滩海洋、设施齐全的郊野公园登山古道的地方。世界上若有第二个这样的城市,请务必告诉我。西贡有个沙滩叫大浪西湾,很多人听说过,很有名,我在 跑步和公益怎么相结合? - 楞次定律的回答 提到过。大浪西湾的旁边有一个小沙滩,叫咸田湾,因为不通机动车,只能靠双脚行走过去,所以沙滩的沙子很细很白,经常有鬼佬在那里扎营帐露营。晴天的夜晚在西贡露营,可以看到漫天星星。香港的山和水就像是小学每堂课间的十分钟课间,无论上课多么无聊,那间歇的喘息,是单纯的,治愈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就会有人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香港有很多人,不同地方的人,带着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在繁体和简体的文字中编织着对抗,在口音与口音之间编织着揣测,在利益争斗中编织着无奈,在复杂中编织着复杂。有江湖,也有人情。人情这东西很妙,可以善良,可以险恶,甚至可以消失。很多地方都如此。所以不能说香港人是好的,香港人是坏的。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提问的回答,我想我就写到这儿。——————————————————————————————————评论区有人比较城市的绿化。城市绿化比香港好的,成百上千,也许随便一个欧洲小城市都可以比得过。但是,在作评价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眼光和生活经历去感受。我在这里,所以,我写我的感受。汪曾祺讨厌香港,他在《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里说,香港的高楼令人窒息,让他无比怀念北京的大树;他在《香港的鸟》里说,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双层鸟笼,没有鸟能够在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飞。然而我喜爱香港的高楼,喜爱它狭窄的街道,喜爱周末的旺角街头嘈杂的车声、肮脏的尾气和压抑的人群,我喜爱观塘工业区夜晚路边停着一排排货车,街道昏暗没有路灯,车轮下积着污水。这高楼和街道让我更加喜爱她的山水和岛屿,我喜爱他们如何能够奇妙地并存。也许地球上确有类似的地方,在我未曾去过的角落——但我肯定地说香港独一无二,和汪老肯定地说香港没有鸟,是出于一样的心情。因为我曾在大屿山离岛的凤凰山上凌晨徒步登山等待云海和日出,我在那里望见了港口和海洋。因为我曾在八号风球停课的日子一个人爬上教学楼顶吹风,看远处卷卷的灰云如何飘过雪青色的水波和深绿色的海岛。
我真是搞不明白,这么多平民百姓怎么那么关注所谓香港地位,什么未来什么过去…这些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能扯上关系吗?对于一个深圳人,香港给我就三个印象,好吃,便宜,开放好吃自然不用多说,香港的饮食出品对大陆真是无敌,国内有许多难吃的你都不知道他哪来勇气开店的地方,香港绝对不会,太惊喜算不上,但是在那地方生活,想减肥真的很难便宜就是买东西呗,各种日化,各种零食,各种衣服都还是便宜…篮球鞋现在虎扑反倒便宜开放就是满大街的…这个自己去过就知道了
一直想了解曾经贫穷的香港是怎么成为现在的香港、怎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转型为现在的亚洲金融中心,今天终于遇见了: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业的发展,无论规模、实力,还是影响力,都无法望上海之项背。然而1937年上海受到日本侵略而沦陷,大批银行家和商人纷纷南下,香港的民间财富陡增,海派文化也一并南下,糅合在香港根深蒂固的市民文化和潮汕传统中,开始形成一种似雅又俗的港派文化。沪港两地之相通相生,大抵在这个年代开始变得日渐频繁。上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溃败,沪上资本开始大规模涌入香港。据不完全统计,从1948年开始到50年代初期,上海(包括长三角地区)移民带去的财富占当时香港社会总财富的1/2以上,商界大佬包玉刚、董建华都是当初这些上海移民的后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急速涌入的人流和财富,改变了香港的社会结构——华资迅速崛起,在经济上渐渐形成与外资能分庭抗礼的力量,华人群体的文化程度大幅提高,从而保证了华人社会文化传统的完整,也抚平了香港不少殖民地式的文化割裂。进入冷战年代后,内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外双重的压力下关上了国门,与正在急速变化的“外面的世界”从此隔绝。“大上海”渐入沉寂。这一沉默就是半个世纪。而这样的历史的翻云覆雨手,正成为了香港的繁荣起点。战争的动荡给香港带去了资金、设备、专业人才和大量人口(1949年之前香港人口约50万,1949年后涌入的难民达到100万左右,年间“非法”移民又达到100万左右)。上世纪50年代后期,香港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电影《雷洛传》描述的大体就是那个年代香港的“野蛮生长”——糅合着“黄赌毒”的中小商业繁荣,人口膨胀推动着楼市启动,充满赌性和投机欺诈的证券市场,洋资和华资的明争暗斗——整个城市充满了赤裸裸的欲望和张力,既生机勃勃,又芜杂沉沦。旧上海的支柱工业——纺织业,成为了香港的第一桶金。1953年,美国允许香港制品输入,并成为港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从业人员达到60多万(占当时香港人口的20%以上),纺织品和成衣占香港出口产值的50%以上。中小型的成衣厂和商贸行遍布全香港,这种盛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内地改革开放。在作家亦舒的好多部作品中,这种场景一再出现——无论是独立上进的新都市女性(《流金岁月》蒋南孙),还是艳光四射的淘金女郎(《叹息桥》李平),都是成长和浮沉于香港“大堆乱糟糟的布板、面料、样品”之间(忽然想起一个有趣的细节,这些书中的女孩子,籍贯都是上海。而作者亦舒,也是生于上海,5岁才随家人南迁去港)。整个上世纪60年代,香港的经济增速为到1969年底,香港的人均GDP从1961年的412美元上涨到了829美元,和内地1992年(417美元)到1999年(865美元)的上升水平相当。和所有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史一样,对财富的渴望化成港人源源不断的动力。港人的勤奋和敬业精神,在这个时期已经成为城市标杆。经济的繁荣推动了香港文娱业的发展。海派文人文化和潮汕市民文化的影响尤其深远,南方式的精致与讥诮,文人的敏感和细腻,加上时局动荡中底层生活之艰辛,殖民商业都市的冷漠与金钱至上,再加上一些“客途秋恨”式的寻根宿命感——这些毫不协调的元素在急速变化的时代中,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被解构和重组,构造了一套非常独特的香港文化和语言体系。“小人物”的自我奋斗、自我调侃和自我救赎,始终是香港文学影视作品(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灵魂。细想起来,香港的文人也像商人——文字是商品,是用来养家糊口的。所以金庸的作品是报纸副刊的连载,以“好看”和“受读者欢迎”为第一要务。亦舒,倪匡,黄霑,林夕……无不是“接地气”的高手。上世纪60年代末期,香港已经从转口贸易港成功转型为出口加工制造+贸易航运中心。但是,金融(服务)业还不是主业,证券市场也处于蛮荒纪元——整个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只有数十只(主要是英资的汇丰、置地、九仓、太古船坞等),经纪几十人,流动性极度匮乏。1961年,香港股市交易额曾一度突破10亿元大关(合亿港元)。当时的这一历史新高主要是因为怡和洋行(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英资洋行)上市所致。怡和控股发行90万股,每股16港元,超额认购达到56倍,开市价即达港元。然而第二年,香港股市的交易额又回落到8亿元以下。随着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的爆发,英镑贬值,加之本地的银行挤提事件,股市交易额一路下滑到4亿港元。市场之缺乏深度,可从一个小事上看出端倪:当时的“经纪”是一门垄断性的职业,佣金大约在客户要参与到证券市场的交易中,需要向“经纪”的“跑腿”下单,这些“跑腿”用自己的资产担保其客户,然后才可通过经纪进行买卖。然而,曙光已经隐约出现。上世纪60年代香港的混乱社会秩序,使得港英当局下决心调整政策,一是零容忍地打击腐败、整肃警队(后来香港TVB剧集里神通广大的“廉政公署”就正式成立于1974年。当年廉署招募大学毕业生达到6000港元一月,相当于一个普通白领的10~20倍的薪资)。“廉政风暴”过后,港英当局逐渐转轨为现代化透明化的高效政府。法治社会雏形渐现,为后来进一步的金融贸易自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开始重视民生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强化华人参政。这一系列政策的效果极其显著——香港经济增速进一步加快,华资迅速崛起,开始在房地产和金融业初显峥嵘。日是香港金融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由华商李福兆牵头筹备的“远东交易所”(远东会)正式开幕。这是香港第一个专门以华人为对象的证券交易所,打破了外资在证券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以此为起点,香港的证券市场进入了群雄逐鹿的“四会时代”:1971年成立的“金银证券交易有限公司”(金银会),1972年成立的“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最早的“香港证券交易所”(香港会)。四会争相放宽上市条件,争取上市企业,同时经纪行业的竞争性大增,下调佣金,提供保证金(俗称孖展,margin)业务。与此同时,香港开始实施十年建屋计划(1972年)和居者有其屋计划(1976年),香港的土地价格开始上涨,房地产成为了新兴的商业活动。除了银行信贷业务外,按揭服务又成为新的金融业成长点——不断攀升的房屋价格反过来再刺激了投资的需求。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之间形成正向的螺旋,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着香港从制造业迅速向金融服务业转型。70年代开始,全球兴起了一股放松金融管制的“自由化”浪潮,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1973年,香港解除外汇管制,1974年开放黄金市场(黄金进出口自由),1977年建立商品期货市场,1978年放开外国银行在港设分行条件,开放银行牌照,年间彻底实现资本进出自由——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港”。政策上的壁垒完全被清除,辅之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前20年打下的工业贸易基础,此刻的香港,已经和世界站在同一个地平线上。对于香港来说,上世纪70~80年代似乎是为它量身定做的时代,每一次的浪潮来临它都稳稳地立于浪头之上。1978年中国内地正式实行经济改革并逐步开放全球贸易。超过10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近乎封闭的经济环境,对任何掘金者都是巨大的诱惑。然而,意识形态的分歧使得两边都小心翼翼——城外面的不敢冒进,城里面的也不愿造次。此时的香港和香港人,充当了最好的润滑剂和试验田——天然的血缘地缘关系,使得港人对内地的政治语言体系并不陌生,内地对香港的资金也少几分戒备。在内地改革开放的早期,在对中国内地的境外直接投资(FDI)中,港资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这是一个绝对的帕累托改进:内地快速复制了香港模式,出口加工业从珠江三角洲向广袤内地拓展,最终创造了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在内地加入WTO之前,如此巨大的产量和市场,使得香港的地位变得格外特殊。借此东风,香港顺利完成了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桥梁——各大国际企业和金融集团纷纷在香港设立亚太总部;香港毫无疑义地成为了亚太地区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在亚太地区风头一时无两。1986年,香港证券市场的交易额已从1969年的亿港元攀升至亿港元。四大交易所的春秋战国时代也终于走向了尾声。日,香港证券市场结束了“四会时代”,合并后的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全部采用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买卖,极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减低了监管的难度。交易秩序的公开化,进一步推动了香港金融体系的国际化。同年9月22日,联交所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至此,“纽(约)伦(敦)(香)港”的雏形浮出水面。金融业和相关服务行业成为香港的支柱行业。从1970年到1994年,香港的人均GDP从925美元上升到21421美元,其间始终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1985年除外),其中、年各年的增长率更高达和那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岁月,香港人跑马、跳舞、喝下午茶,讲牛津腔英语,出境旅游……样样透着矜贵和纸醉金迷。难怪在1992年的时候,有一首叫做《我的1997》的民谣风靡大江南北,歌里唱:“香港,香港,怎么那么香?让我去花花世界吧,给我盖上大红章!”从香港历史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大陆、看到中国的未来。本文为引用,原文:极简香港经济史(上) 平民香港的底蕴极简香港经济史(中) 香港为什么那么香
才呆了一年半 了解不深入 只能从个人角度分享一点点一,我接触到的香港人都比较友善且有礼,没有明显排斥内地的倾向刚刚到香港来时不会游泳,在小区泳池里认识了好心业主和救生员教会了我游泳。在泳池没有电子设备,问他们路的时候还给我画下来。现在上班了,公司里除了我都是local。同事对我都比较好,之前工作没怎么上心我的leader也不厌其烦地教我鼓励我。当然会有同学在FB上PO一些反内地的言论;也有一次在海港城有个女人不小心扔垃圾搞到很大声,旁边两个香港女人就不停说“仍个垃圾而已用不用这么夸张阿,肯定是大陆的”云云。二,我接触到的香港人都比较勤奋之前上学的时候,作业最先做完的成绩最好的都是local。我有些朋友除了一周上五天班外,周末两天都有兼职,且我没听过他们怎么抱怨三,公共场合大家都比较守秩序上班无论坐地铁还是巴士,基本上都很安静。(都在玩手机)有一次排队坐地铁,有人插队(香港妇女),被一个港男拉回来。四,普遍比较爱运动公众泳池里从小朋友到中老年人都有,且很多;路上随时都能见到跑者。五,基本生活成本太高,购物却划算这个不用说了吧,吃住行很贵,买衣服化妆品等等便宜补充:普通的房子住房环境不好,小,窄,去朋友家一个还算不错的小区,三室两厅也就60平米的样子(个案,豪宅另论)有阳台晒衣服算比较高档的了。。。六,气候很热,热的时间很长,我记得第12年12月份我还穿短袖。但众所周知,空调很劲。很湿。我内地的朋友呆久了基本上对这个城市没什么好感(好像除了我大家都不喜欢。。),可能因为接触的人不一样(本人社交圈窄小,看问题会比较片面)目前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城市。暂时想到这么多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繁华背后是冷漠和压抑,热闹背后是孤独和寂寞。建议只去一次,只去维港,就像去上海只去外滩,留下的都是美好和惊叹。
十年前,读小学时,去香港探亲,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总是闻到一种味道,一种对于我来说很陌生的味道。印象深刻。读大学时,走在广州的大街上,飘来的那种味道唤起了童年的记忆。这几年,家乡的小城镇里,汽车越来越多。不经意间又闻到那种味道。再次唤起童年记忆。卧槽,原来那是汽车尾气的味道。
作为一个在只香港小住过一年的孩子只能零碎的说一些香港博物馆展出的是大理石;香港的美食前提一是有钱 二是能习惯他们的口味;香港的加班一般是到凌晨12点以后;香港地铁和巴士都运营到凌晨1点,不会说粤语,不建议坐小巴;如果你觉得香港人友爱互助,那劝你别来香港;不要和香港人有任何财政上的瓜葛;如果你想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建议使用英文,除chinglish外都可以;香港可能不存在以假乱真,但一定有以次充好;把香港看做是一个民粹主义盛行的大陆普通城市就好了
在香港工作五年了,简单说下感受:香港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先说优点1,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地铁、巴士、小巴等),班次密集,运营时段长,非常方便。巴士几乎永远都有座位,以前搭巴士上下班的时候感觉很好啊 哈哈(全部双层巴士,搞不懂内地整天喊堵堵堵,却没有一个城市推广双层巴士)注:最近看到回复里不少知友说不对,xx市也有双层巴士啊。请注意: “有”和“普及”是两个概念,单纯说有的话柬埔寨可能都有呢。2,无论驾车也好,排队也好,总体比较守秩序,队伍无论多长都几乎不需要人去维持秩序,也不会有人插队,搭乘电动扶梯已普及左行右立观念(台北也已全民普及),地铁闸机也好站台也罢,很少需要工作人员去维持秩序,全凭自觉3,小偷小摸的不能说没有,但肯定比内地少得多,所以走在大街上没有那种保护钱包的紧张感。同事们也经常把iphone 相机什么的丢桌上就去吃饭开会啊什么的4,因为是贸易港免税港,物流发达,国际品牌众多,购物方便,价格合理,假货少5,市中心多,印象中内地的城市市中心一般只有一两处最多三四处,香港可能超过十处甚至更多,每个中心区域的商业服务业都很齐备,附近居民不用出远门就能享受便利生活6,政府廉洁,ICAC权力很大,整体社会风气比较廉洁,对香港的公务员廉洁之风我有亲身体会,很晚了不展开说了。记得香港在全球廉洁指数排行上是前十名,亚洲第二,仅次于新加坡7,因为有很多外籍人士在香港工作,自然国际视野和国际包容性更好再说缺点:1,楼价昂贵,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普通工薪家庭三口四口之家,一般都住四五十平米的房子,在我们泱泱天朝看来也忒小了点吧。反正我的亲戚同学朋友们来香港这方面的不满意度最高2,吃也贵,人的最基本需求一个吃一个住,香港都贵,哈哈3,政府比较软弱(当然往好听了也可以说是mz)所以市政建设、基建工程、拆迁工程阻力重重,这也严重拖慢了香港的经济发展,街边大量老旧居民楼没法像内地那样大刀阔斧的重建。开发商也因为巨大的补偿费用望而却步。城市管理部门也没有内地那种市容市貌的观念,所以很多小街区凌乱陈旧4,这些年内地发展很快,香港人对内地人的偏见已经减少,但确实还存在。这个我也不是很怪香港人,毕竟很多人对大陆并不了解(当然也有人无知的让人发指,原因参见第6点),再加上大陆自己也做得不够好,整天让毒奶粉、地沟油上香港媒体头条,你说他能对大陆评价高嘛?偏见确实有,但也要怪我们头条上得太多太勤快。各位想想看,你是不是会看不起某个省的人?你是否对朝鲜有偏见?如果是,那就不要埋怨别人的偏见了,因为我们也有!要想根治这种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祖国强大、强大、强大到让偏见者的每一根汗毛都心服口服5,拥挤。按理说香港1100平方公里相对700万人口来说正经不小了啊,可坏就坏在太多山,然后一堆所谓环保人士又整天抗议不让填海,搞得自遏咽喉,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土地。所以我觉得香港并非没有潜力,只是被有限的土地束缚住了6,夸张的说,是狭义上的文化荒漠。大家都知道香港的狗仔队很出名,why?因为他们在香港有肥沃的生存土壤。连上了年龄的大爷大妈们都只知道看花边新闻明星绯闻跑马六合彩,报刊亭里永远是满满的八卦杂志。刚来香港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凑个热闹,可很快就厌倦了,整天看这个明星出门买的什么菜,那个明星在谁家过的夜,一丁点营养都没有!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看见香港一个非常主流的八卦杂志,封面是偷拍的关之琳在超市买香肠,配的封面大字标题竟然是关之琳发挥女性本能专挑又粗又硬的买。差点笑喷了 哈哈哈 先说这么多,回头想到什么再来补充,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哈;)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河套开发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