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体育中考仰卧起坐仪器有哪些技巧

中考体育考试技巧:仰卧起坐的技巧和姿势
来源:互联网
  1、蹲跳起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主要以踝关节的力量起跳,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3、蹍跳步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动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轻快。它与舞蹈的&蹍跳步&动作类似。
  4、纵跳摸高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5、蛙跳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行5~7次,重复3~4组。
  6、障碍跳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动作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重复5~6组。
  7、跳台阶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动作方法: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8、挺身展腹、收腹跳主要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腿部力量
  动作方法:原地屈膝向上跳,空中做直腿展腹、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双臂向后上方打开,在空中形成一个背弓动作,落地时有意识收腹、屈膝缓冲。连续进行,可以做20~30次,重复3~4组等。力量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基础,但没有合理的技术,力量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必须改进立定跳远技术。
  1、预摆不协调。
  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2、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
  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3、腾空过高或过低。
  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4、收腿过慢或不充分。
  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要及时。
  5、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
  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六、弧线
  理想的投篮应有一个好的弧线&&球在抛物线最高点时,应比篮圈高度高3.5&4.5英尺[约1米左右]。本书列出的所有基本功,连同良好的球出手和出手后的跟进,适宜的弧线与旋转,应有助于球柔和地触篮圈。这样的话,如果球不空心入网,也会落在篮圈上,滚动几下最后仍然入网。[球出手后跟随动作必须充分,即使投完篮,也要使手掌充分伸直,使手与手腕至鹅颈的形状。
  七、眼睛
  还记得眼睛向哪儿看吗?即使球在飞行,也要使眼睛注视着篮圈后面的点。不要使眼睛跟随球的飞行,不管你认识到没有。它会影响你的注意力。这种毛病很普遍,甚至职业队选手中也有。即便球马上要触及蓝图,也不要立即放下上臂,而一直保持在空中,直到球进为止。否则会使球猛然碰篮图而不中。我知道手保持如此之高、
  八、旋转
  从罚球线到篮圈,球旋转一周到一周半就足够了。旋转太多,如果球不会空心人网,就会使球滚出篮圈。指端对球的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你在投篮过程中最终触球的部分。[使手臂保持在舒适的高度和姿势,扶球手扶球一侧,使两拇指几乎接近,不要过分注意你的肘关节弯曲,采用感到舒适的姿势。]
  九、自信
  如果站在罚球线上毫无信心,那你可能就会投不进。投篮要有准备。
  十、注意力
  当你罚球时,场上有五名队员希望你不进。无数观众也这么想,特别是作为客队比赛,但你不要被分散注意力。注视瞄篮点,用步伐调整到自己感到舒服。
  十一、怎么练习
  很明显,最好的练习方法是罚球。特别制作的球架使球回到你身边,来帮助你训练。我有规律地用一个球,不用球也有其它方法来帮助投篮。
  如果你在家,没有篮架,就手拿一个球,正确持球,击墙投篮。这不会有助于你瞄篮和出手弧度,但能帮助你持球,出手,出手后跟进以及适宜的站位姿势。在家里你也可以做同样的事:躺在床上,向空中投出又接住。记住&&每次处理球时,都要合理。我建议你一天罚球500次,这只需要一个小时[对我,30一40分钟就行了]。如果你真想罚球更准,这只付出了一点点代价。一旦你按部就班地练习所有这些基本功,你的自信心[这非常关键]将逐步得到增强。我希望你能很认真地采纳这些基本功的意见,并逐个练习,即使一开始命中率不高。生活中你不得不努力去做有意义的事,罚球也不例外,亦需努力。
  5.练习注意事项
  (1)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过滑的地面不宜练习。
  (2)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练习,重复次数必须在10次以上,并尽可能增加重复次数。
  (3)立定跳远动作中,从起跳到落地瞬间的几个身体相关关节的角度(8个角度),对跳远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各部位的角度较适合初中学生:
  踝角53~57&,膝角90~96&,髋角59~76&,臂角36~44&,起跳角42~45&,前屈角53~58&,前伸角136~140&,落地角64~71&。
  踝角、膝角、髋角的角度决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响肌肉用力强度,角度偏小影响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决于肩部的柔韧和摆臂的速度,臂的摆动对维持身体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时对动作幅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体的空中动作。前屈角过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体过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与大腿的夹角,小腿前伸会增加远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这两个角不但影响空中动作质量,对落地角也有直接影响。
  落地角对成绩有影响,在维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为好。
  在练习中,只有抓住力量与技术两个主要矛盾,充分重视力量练习,不断改进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立定跳远怎样才能跳得远些
  立定跳远动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绩也不一样。那么怎样在身体素质不变的情况下,跳得远些?经过对立定跳远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改进了一些技术和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两脚平等站位
  对于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两腿稍分&;有的要求&两脚与肩同宽&。至于站成什么姿势,教材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难以掌握,后者虽明确,却大些。我做法是: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敢容易掌握。
  二、两臂的摆动与呼吸的配合
  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学中,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气随下摆至两侧后方,动作一样快,但此时不是呼气,而是憋气。这样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强肌肉起跳时的瞬间爆发力。
  三、身体重心前移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当起跳前,随着两臂由上而下向两侧后方摆时,上体前倾,随之两臂弯屈成半蹲姿势,脚跟提起,用前脚掌抓地,控制身体平衡,重心随着前移。尽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却很重要。这样,起跳时就不必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为身体向前上方腾起创造条件。
  四、蹬摆是关键
  起跳时的蹬摆效果如何,是决定身体腾起远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对两臂起跳时的摆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样简单由后向前上方摆。因为那样摆仅作用于两臂,而不能带动全身。为此我采用跳高起跳时两臂的摆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摆。起跳时,两脚用前脚掌迅猛蹬地,同时两臂由两侧后方向前上方做强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练习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重复5~6组。
  跳台阶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动作方法: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力量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基础,但没有合理的技术,力量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必须改进立定跳远技术。
  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
  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
  个别辅导,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
  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
  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立定跳远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比赛时运动员双脚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时,只准离地一次,如双脚离地后不起跳,落下后再起跳,即为连续离地两次,作一次试跳失败论.在田径训练中经常采用.
  立定跳远是&达标&项目之一,是体育考试、会考的必测项目或选测项目。北京地区规定立定跳远为初中升学考试体育的必测项目、高中毕业会考体育的选测项目。
  1.作用与特点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
  立定跳远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有一块平地就能进行练习。
  2.技术结构
  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特别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
  3.影响成绩的因素
  (l)力量因素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2)协调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包括踝关节)。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
  (3)臂的摆动作用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4)能量的转换从站立状态到下蹲状态,势能转化为动能,这样就相当于有一定的助跑,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增加跳远的远度。
  4.练习方法
  (1)蹲跳起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3)蹍跳步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动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轻快。它与舞蹈的&蹍跳步&动作类似。
  (4)纵跳摸高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5)蛙跳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行5~7次,重复3~4组。
  (6)障碍跳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五、方向的控制
  1.要点:正对来球,利用正确的动作,将球垫至自己的正前方。
  2.易犯错误:两手臂不在同一平面,球击在单臂上。
  3.纠正方法及练习措施:
  练法1:强调学生提高注意力。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练习有很多,如:在课前的准备部分,可以安排学生听球的声音、看球的反弹做原地跳的练习。即:教师一只球,垂直的用力把球掷在地上,让学生眼看球,自己随球的反弹跳而做原地起踵跳的练习。还可以看教师的手势做前、后、左、右的移动放球练习&&通过这些手段的反复练习,以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练法2:击球到固定位置的练习。如:把球垫进距自己3米的箩筐。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每组同学围在以箩筐为圆心,半径为1。50米的圆弧上,把球垫进箩筐里。这一练习熟练后,还可以进行小组比赛。规定每位同学连续垫20只球,进球的累积次数多者为胜。
  练法3:击球到墙面上固定点的练习:在练习(2)的基础上,在距地面1。50米的墙上画上几个圆,要求学生把球垫在圆里或者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在墙面上设计些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案,要求学生把球击到老师规定的图案的某一部位。如:在墙上画一朵较大的花,让学生练习把球垫到老师要求的某一片花瓣上等等。通过这些直接的或间接的练习手段,以达到学生提高对墙垫球方向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体育中考成绩。
  六、全身协调用力
  1.要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2.易犯错误:只用上肢力量,上、下肢不协调
  3.纠正方法及练习措施:
  练法1:多做徒手练习;反复做手臂与墙夹球的重心上、下移动练习。
  练法2:加强全身协调力的练习
  总而言之,要提高体育中考排球对墙垫球成绩,不仅要求学生从思想上对它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加以正确的分析指导,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让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不再成为一种奢望。
  三、两手臂夹紧,直臂击球
  1.要点: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通过提肩、顶肘、压腕、抬臂动作击球。
  2.易犯错误:无提肩动作,导致两手臂没夹紧,从而利用屈肘关节,抬前臂的力量来击球。
  3.纠正方法及练习措施:
  练法1:强调屈肘击球的危害性,练习时时常加以提醒。如:屈肘击球,球不能很好的弹出去;手臂伸不直,球就容易掉,击球的次数减少等。
  练法2:采用学生持球走的练习。两人一球,一人把球放于正确的击球部位,直臂向前走,另一人跟随其旁,观察练习者的动作正确与否,并时刻加以提醒,使其不能屈肘。必要时利用布条或红领巾捆绑住双手臂,让学生体会夹紧的双臂是什么感觉。对那些经过上面的两中练习后还不能掌握正确动作的同学,可以采用布条或红领巾绑手臂的方法。即:用布条或红领巾,把练习者的两手臂捆在一起并向前伸,让他们体会两手臂直臂和夹紧的感觉。
  练法3:提醒学生提肩动作。初学者可能不太理解提肩动作,教师可用通俗易懂的办法即:叫学生两手臂成预备姿势直臂于体前,在此基础上缩头颈。因为肩和头的位置是固定的,只要头颈缩下,肩无形中就提了起来。
  四、根据墙面反弹来的球,合理的控制击球力量
  1.要点:根据距离的远近、来球的速度等情况,采用合理的调控身体的姿势和手臂动作来控制击球的力量。中考的要求是:人离墙1。50米的距离,垫出的球要击在距地面1。50米及以上的墙面上。这就要求学生用垫较近距离和来球力量较小的球的方法即:利用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动作向前上方移动。
  2.易犯错误:力量时小时大,容易掉球。
  3.纠正方法及练习措施:
  练法1:先对墙近距离的练习,然后慢慢过渡到稍远距离的练习,直至1。50米的距离。如:先距墙20&&30厘米左右处,让球在墙和前臂之间来回的、如乒乓球的弹击练习,在这一动作掌握较好的情况下,再逐渐的拉远距离如40厘米、50厘米&&直至1。50米,从而体会用力大小的感觉。
  练法2:正面向上垫高、低球的练习。要求每人一球,在原地垫几次高球再垫几次低球,然后再垫几次高球的练习,如,垫3次低球后马上垫2次高球&&在次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口令来指挥学生的高低垫球的变化。如从垫低(高)球开始,当听到教师的口哨声时,马上改变自己力量,调整到垫高(低)球姿势。让学生找到垫多高距离的球应该用多大力量的感觉,学生经过自垫高低球的练习后,对来球的距离和力量都有了一定的概念。这一练习熟练后,再把它应用到对墙垫球上来,即:到墙前听教师口令做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变换垫球练习,学生就能合理的控制自己力量的大小,从而提高对墙垫球的技术水平。
  一、瞄篮
  罚球始于瞄篮点:蓝图的后面一点[篮圈上离你最远的一点]。许多教练教队员瞄篮于篮圈最前面的点,使球击于此点之上。如果要投中,队员必须比瞄篮点投得更远些。为什么要瞄准一点而又放弃这一点呢?如果确定一个瞄篮点,就努力瞄准这一点。当你看到篮圈后面的点时,就能看&进&篮圈里面,这里才是球要去的地方。大多数人投得轻,这是因为太多的人瞄篮于篮图之前。相反,投手瞄篮于篮圈之后,辅以合适的弧度,很少会投得太重。当瞄篮于篮圈之后,蓝图看起来显得更大一些。因为你注意篮围的部分变多了。大目标总比小目标更加容易把球投入网中吧。
  二、投篮站立姿势
  双腿不要并拢,而是分开,以便能向各个方向移动。对于右手持球者来说,右脚应靠近罚球线,稍领先于左脚,指向篮圈中央。每次罚球你都做同样的姿势。这种固定化模式非常重要,是关键所在。投篮手同侧的脚放在罚球线前面,稍领先另一只脚几英寸[约数10厘米],两只脚直接向着篮圈,膝略屈。
  三、持球
  开始投篮时持球要小心谨慎一&像拿住一个鸡蛋,而不是柠檬一样。每一次投篮都非常关键,与胜负相连,要经常记住这一点。许多球不是空心入网,而最后却进了。持球方法与此有关:它能缓冲球触篮圈的冲量,如果球末直接命中,球在篮圈上的时间能更长些,这样球滚人网的机会就越多。小心持球,不要太紧。使球放在手指上,不是手掌上。在球与手掌心之间要有空隙。对于单手投篮,用投篮手的食指尖端接触球的平面中心部位投篮手的拇指应该展开,与食指呈60度夹角。扶球手扶球的一侧手指全面展开到最大程度。假设你持球,球两边接合处从左到右,显著的商标也从左到右。这种位置很容易保持,一旦掌握投篮,每一步就定型成机械化,你就会自动把手放球上,然后不用考虑球的两边接合处在哪里,商标在哪里[一旦持球不看这些东西时,你就不知道哪里是球的接合处一一不管怎么持球,不看球时感觉就一样]。当小心持球时,一定要记住只用手指和掌根触球,不要用掌心触球。在球与掌心之间可以有光线穿过。
  四、膝
  膝关节不要过分弯曲。许多教练坚持膝关节屈得多点;相反,轻微的屈膝才是必要的。过分身体运动只能增力口不中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以下这些不适当的场合:对方教练叫暂停来分散你的注意,最终影响你的出手习惯。但如果习惯动作中没有过多不必要的身体运动时,你就更容易处理这种情况。应该在罚球时努力争取简单流畅的运动,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身体和上臂的运动。
  五、球出手和出手后手臀跟随动作
  整个投篮,从开始到球出手的跟进,应该连续地一次性地流畅进行。应该训练这一点,即使一开始你的准确性不高也应如此。柔和地拨球在动力定型中非常重要:柔软而流畅的出手有助于球命中篮圈而人网。应该使脚跟稍稍抬起。
  球出手时,投篮手的手臂、手腕和手指应充分伸直。抖腕柔和,不能太猛&&这样使球有必要的后旋。正确的出手跟随动作是:手腕与手指呈鹅颈型。
  吩咐队员肘关节内收靠近身体是教练特别喜欢强调的。而这并不那么重要,记住&&投篮由手腕来进行,上臂主要是协助手腕做投篮。如果投得已很好,并且肘关节姿势平而直,从而感到很舒适的话,就不要改掉而接受不舒适的姿势。只要不影响其它重要的投篮因素,舒适是很重要的感觉。[投篮时,脚后跟要抬起,前脚趾与地面相触。投篮时注意脚后跟。
  【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的定义:人平躺着,固定腿部,膝关节成60度角,靠腹肌收缩让上身起来落下的运动。
  仰卧起坐正确动作讲解:做动作时双手抱头,首先靠腹肌收缩,将上身带起,用两个手臂肘去碰两个膝关节,算做一个完整的动作。仰卧起坐的练习主要通过提高腹肌的力量和正规程度来提高个数。
  辅助动作练习:通过悬垂举腿和原地两头起或原地抬腿来提高腹肌的力量,提高了腹肌力量会逐渐增多仰卧起坐的个数。
  易犯错误:有些同学再做仰卧起坐的过程中注重个数,而不注重质量,这样很容易被判不算,所有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个数才是最保险的方式。
  适宜对象:大部分学生均适宜,尤其是身型瘦小、瘦长的学生,做起来更轻快更敏捷。
  练习强度:40个一组,每天4~5组。
  注意事项:巫亚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运用腰腹力量想牵引上半身起来时,背部肌肉会僵硬,导致上半身最多只能起来一半,达不到标准。巫亚彬老师建议在训练初期上半身不完全平躺,而只躺下一半,等腰腹和背部力量能协调了,再练习完全躺下。&半躺仰卧起坐&也适用于没有旁人压脚的情况独自练习。
  1、原地运球:原地运球是行进间运球的基础,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是关键。
  方法:运球时用手掌的边缘触球,手掌心不能触球;发力时,手指、手腕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运球时身体重心要低,腰要直;非运球手、臂抬起保护球。
  要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和迎引球的动作,抬头,用眼余光看球。运球时手臂动作的放松和紧张要交替进行,掌握好手触球的位置和力量。
  易犯错误:
  (1)运球时身体姿势不正确,不屈膝而是弯腰。
  (2)球时低头看球,不注意观察场上情况。
  (3)低运球时手指、手腕的动作僵硬、不放松;高运球时没有从肩部发力,球不跟手。
  纠正方法:
  (1)运球练习之前,先进行身体姿势练习,要求队员屈膝、直腰、抬头。
  (2)加一些辅助的熟悉球的练习,增加球感,使队员逐渐把眼睛从球上解放出来。
  (3)可以跟教练做徒手的运球动作练习,体会手臂的运球动作。
  2、运球急起急停:
  要求:急停时,重心下降,手按拍球的正前方,起动时用力蹬地,按拍球的后上方。要停得稳,起动快。变速运球时,要掌握好高、低运球的节奏,注意突然加速。
  3、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方法:以右手运球为例,从防守人或者障碍右侧突破时,先向其左侧运球,然后向右侧变向,变向时,右手按拍球的右后上方,把球从自己的右侧拍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用肩保护球然后换手运球,加速前进。
  要领:过人前要有吸引动作,变向时要有突然性,换手后立即跨步、侧身加速。
  易犯错误:
  (1)换手时球离球距离过近或者过远,拍球的部位不正确;
  (2)换手后没有及时跨步侧身保护球,造成失误。
  纠正方法:
  (1)练习时强调体前变向的距离、按拍球的正确部位、速度;
  (2)加强运球基本功练习,根据球的走行方向,正确按拍球的不同部位,反复练习推、拉、变向的运球。
  要求:运球动作与脚步要协调配合,运球的落点和用力在小要适当。左右手运球、高低运球、快慢运球在练习中交替进行,以提高运球能力。
  更多中考信息》》》
  新东方报名系统》》》
(责任编辑:兰香子)
新东方中考网官方微信:XDF初中学习 (微信号:xdfzkxx)
为您提供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时间、中考压轴题、中考分数线、中考英语写作以及海量中考试题,更多关于新东方中考的精彩信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优能中学初中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中考分数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体育仰卧起坐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