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综艺节目游泳不光游泳游的好,还是个戏精本人,百般刁难选手

【泳者】孙杨:将来我游不动了 大家不要怪我
[摘要]在跟孙杨的那次长谈中,他的这一句话最让我五味杂陈:“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我已经为游泳,为中国游泳队拼尽了全力。”孙杨仰天长啸
正在加载...
在布达佩斯,孙杨创造了200到1500米自由泳所有项目奥运会、世锦赛全满贯的神话,而相比自己的成就,他更在意的却是“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他在高位驻足已久,但你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份应然而至的胜利。卡汀卡·霍斯祖经过孙杨身边,主动打了个招呼:“怎么样还好吗?欢迎你来到匈牙利。”刚完成布达佩斯世锦赛首次试水的孙杨哈哈一笑,说自己很好,“这里是你的家,是不是?”“是的。我在这训练。”匈牙利泳坛一姐说完,跳入了热身池。她跟孙杨一样,习惯于4道。4道是泳池的中央,复赛第一名的人才有资格在决赛游这一道,在万众瞩目中,最后一个出场,接受最热烈的欢呼。这是中国自由泳之王第五次的世锦赛,又是一次欢笑和眼泪的交织之旅。他刚刚经历了里约奥运会前后大悲大喜的一年。按照他的外籍教练丹尼斯·柯林特的说法,孙杨正在经历从身体到心灵的重建。20年了从本质上来说,孙杨生活从20年前起就定了型。时间是跟水一起流走的。2017年4月,青岛全国游泳冠军赛。游泳馆里哗哗的水声就像下雨。热身时泳池里人多的像在下饺子,一个泳道里又能游出三个道次。一池子青春的肉体熟练地排着队,挤,但又几乎互不打扰。孙全洪能一眼找到儿子孙杨,然后目光就再也没离开过。“从7岁开始练,到明年就20年了。”他说,“不容易。”孙杨家的时钟,20年来,几乎都是按照他的训练比赛作息走的。小时候一放学,母亲杨明在学校门口接到孙杨,塞过牛奶点心,吃了便送去训练。练完回家是7点45分,孙全洪已经把饭菜摆到桌子上。书包一放,便是吃饭。吃完饭,做作业。做完作业,睡觉。日复一日。从本质上来说,孙杨生活从那时起就定了型。里约奥运会前,他曾想过,完成巴西之旅,就退役,“我觉得太辛苦了,特别是脚骨折的那段时间。就想过一下正常人的生活。因为这么多年,游泳生涯十几二十多年,马上就第二十一年了,完全没有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概念,天天就是睡觉,吃饭,学习,训练,三四点一线的这么一种生活。那么每天这样日复一日,我觉得太煎熬了。”孙杨的家里有好多小汽车,好多游戏机。这些陪伴他成长的玩具,其奖励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他玩耍的时间太少。母亲杨明觉得他游戏打得并不好,孙杨却总说,妈妈,我比赛好了你就给我买一个游戏机。孙杨对新鲜的玩具都感兴趣,但因为缺少把玩的时间,这些玩具反倒成了他孤独的证据。他曾在奥运期间,在自己房间里,玩无人机。他说,在澳洲训练的地方,方圆十分钟可达的每个角落,他都去过了,并无太大乐趣,“我宁愿在房间里休息,做些我喜欢的事情。”跟孙杨比起来,杨明可能是一个更加坚韧而持之以恒的人。为了给儿子身体打好基础,杨明的每日煲汤从未间断过,即便在孙全洪遭遇车祸需要照料,自己工作也要兼顾的情况下,杨明都没有耽误对儿子的照顾和督促。在大赛期间,孙杨报项多、赛程紧,杨明会把后勤事务料理得细致入微。在孙杨结束一项比赛回屋休息之前,她会把浴缸刷好,水放好。孙杨睡下,她要把用过的泳衣全部洗过、晾干。比赛、训练、备用的泳裤、泳镜、泳帽各个分包装好;浴巾至少要带两块;保暖的羽绒服羽绒裤不能少;耳机要带五六个,以便孙杨根据心情选择……2016年年初,在澳洲备战里约奥运的孙杨意外脚部骨折,医生诊断甚至认为他会错过第三次奥运会。孙杨带着护具下水训练,总算在奥运会前恢复了状态。在里约驻地,房子的地板贴着塑料膜。杨明害怕孙杨被翘起的塑料膜绊倒,用刀子一点一点把隐患掐掉。孙杨第一项400自痛失金牌后,杨明夜里胆结石疼痛,送去医院挂了止痛针。睡醒了就忙往回赶,“马上要比赛了。”第二天孙杨200自预赛和复赛后,到了下半夜,腹痛复发,杨明只得又跑去医院。孙杨比赛结束后,杨明的腹痛再也没有发作过。孙杨知道自己是依赖家里的孩子,他曾经说过,我们家庭就像一个团队。做节目说起妈妈的辛苦,他就哭起来。孙杨与妈妈杨明觉得自己的在场,除了是儿子的后勤保障,也是一种陪伴和激励。训练上强度,感觉孙杨快顶不住了,她就在岸上疾步快走,儿子在池子里游多少,她就走多少。孙杨有时候会说,老妈,要是你不在的话,我明天可能就不来训练了。但有时候,他也会说,老妈,你到底想叫我游到什么时候哩?杨明回答:东京奥运会啊。今年年初在澳洲训练刚过一个星期,杨明收到孙杨发来的一条很长的微信。看到一半,消息被撤回了。那条消息说,有时候很想放弃,但不想要父母伤心,所以会做些训练以外的事情,试着调整自己……讲述到这条微信的时候,杨明哽咽了。“其实我有时候也蛮狠心的。他经常开玩笑说,‘你又不是我亲妈。’”冠军赛期间,杨明仍是每日催着孙杨的生活流程,训练、比赛、按摩、睡觉是这个争分夺秒的流程中最优先保证的环节。某天比赛完回到酒店,杨明又催着孙杨去泡澡放松,孙杨有点幽怨地说:“不能先跟你们聊聊天吗?”“我自己也不是机器,回来我也想坐下来喘口气。”孙杨说,“其实我觉得她不是很理解……”“我经常这样讲,人,得到,也会失去。”杨明说。一天不练,手就抓空了孙杨已经习惯于把水“抓”在手里。即便在休息,外出回来,无论多晚,他都会下水泡一泡。“漫长的时间啊”。2017年7月,布达佩斯。训练完等车的无聊间隙,孙杨的中方教练郑坤良叹了句。1981年出生的郑坤良,如今几乎不再游泳,甚至训练完就想赶紧离开泳池,业余时间也不想再一个人待在水里游了,不如几个人一起踢足球。“游泳是比较笨的项目,撞了墙才能回头,不撞南墙不死心。还比较枯燥,就是一个人在这一条泳道里来回转。”郑坤良说。做运动员时他主攻200和400自由泳,也游过1500,跟孙杨的运动经历有共通之处。他2014年开始协助张亚东教练带孙杨,今年开始独立与澳大利亚人丹尼斯配合执教。中国男子游泳曾经的领军人物吴鹏还记得,早年与孙杨一同训练时,后者时常表现出超越身边运动员的主动性。“自己要求特别高。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吴鹏说。他这次作为央视的解说嘉宾来到布达佩斯。已经退役4年的他体重涨了三四十斤。尽管如此,他在世锦赛媒体接力赛上还是赢了同样身份转换的老对手,日本的松田丈志。孙杨的这种自我要求一直保持至今。布达佩斯世锦赛前的训练,有一次教练要求游两组,每组20个50米。孙杨游的成绩基本达到要求,但每个50米比理想状态差了0.5秒。他要求再来一组。这一组实现了速度优化。“就是他自己想要。他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郑坤良说。体操运动员要每天上器械以保持触感,游泳运动员要每天下水以维持水感。“你每天游每天游,在划水的时候,你是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抓得住这个水的。但是你只要一天不游,你就会觉得有点儿空。”吴鹏这样描述“水感”。郑坤良做了个类比:就像你开车时把手掌伸向窗外,感知风的力量,并拢手指,你会感到风抓得住,张开手掌,风从指缝钻过,便是抓空了。孙杨已经习惯于把水“抓”在手里。即便是在平时休息,外出回来,无论多晚,只要有条件,他都会下水泡一泡。“习惯”对于时间来说,是顺从,也是对抗。孙杨对于运动后康复的程序也是经年累月,一丝不苟。赛后游热身池放松,冰敷,释放乳酸,然后便是按摩治疗。巴震在2007年认识孙杨之后,逐渐成为他的专属队医。孙杨说过,自己获得的荣誉,也有巴哥一半的功劳。巴震总结孙杨的身体,因为很注意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所以容易短时间恢复,长期下来,伤病不易累积,尽可能在日复一日的治疗中将损伤降到最低。总体说来,孙杨的伤病表现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增加,也对易损部位产生保护。游泳运动员最易受伤的肩部,由于孙杨肩袖力量较大,也形成了较好的保护。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做治疗的时间越来越长。世锦赛期间,紧凑的赛程加上每天几乎3个小时的康复治疗,成了孙杨最大的敌人。丹尼斯抱怨说,孙杨没有一天在下半夜1点半以前上床睡觉,800米预赛结束后三小时他就回到比赛池为200米决赛热身,没时间休息,比赛训练计划也没法排布。师兄吴鹏26岁退役,跟现在的孙杨差不多大。教练郑坤良退役时更小,只有24,“那时候在浙江队也算大了,跟我同一批的队员已经当教练当了四年了。”如今在孙杨身边游的,都是95后、00后的小队员,常被教练员训作“看看孙杨的训练态度,再想想自己”。“男生们会一直长,也会一直变。孙杨的身体已经起变化了,他不停地成长,肌肉愈丰,这些都不适合长距离游泳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哈克特身上。”丹尼斯说,“格兰特·哈克特一直在游1500米,但他是2001年打破世界纪录的。他再也没能回到那时候,虽然那之后的7年他也一直在比赛。”长距离之王哈克特是丹尼斯最心爱的学生,也因为这个执教背景,中国的长距离游泳名将张琳在有机会外训时选择了丹尼斯,孙杨紧随其后。丹尼斯快70岁了,桃李满天下。他终生忙碌,没有选择婚姻生活,也没有生养后代,带着对待亲人的感情教导学生。他今年5月起开始不再全职执教,很有可能与孙杨合作到东京奥运会周期。我们约在这届世锦赛场馆旁的质证中心聊天——除了场馆附近他好像没有其他感兴趣的地方。聊天中他不停跑出去看电视直播比赛,中国队的男女运动员他都熟悉。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美国队与中国队拼杀激烈,最后一棒选手相继跳入水中时,电视机前的丹尼斯按动了手上的秒表——那只表好像长在他的手里一样自然。“(身体变化)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很常见的事情。这就是现实。”丹尼斯说。尽管中文水平还局限在“蹬边”“出发”“二百米”这样的水平上,但他已经注意到孙杨在本次比赛中几次说到,肌肉酸痛,累得快要无以为继。丹尼斯知道,以今年以来孙杨的身体情况,尚不足以支撑其进行高质量高强度的针对1500夺冠的训练。如果训练量没有安排恰当,不够循序渐进,身体不能承受的话,伤病或沮丧会蚕食运动寿命。孙杨也分明感受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年纪大了”这种话常挂在嘴边。他多次表示,今年以来的训练非常苦,练得濒临崩溃。世锦赛前在香港时,有一次游到中途,想直接起水走人,最后本着“要尊重教练,要沟通,静下心来”,把后面的训练完成了。即便是这样的运动量,在丹尼斯看来,都还是在“确保安全的限度内进行的”,“如果现在这样他觉得太辛苦了,想要放弃,而这个训练量本就是不够拿(1500)冠军的,如果训练更加辛苦了,他干脆就放弃了。”丹尼斯不希望张琳的经历重演。“所有人都希望他(张琳)不要停下来不要停下来。他们做了什么?他的肩膀坏了,他们还不让他停下来。他又得出发。肩膀治好了,那么,继续练。他被毁了。”丹尼斯说,“他原本可以再游更长的时间。他当时800米的成绩,在全世界,10到15年内,是没人能够触及的成绩。所以要让游泳运动员保持持久的运动生命,必须要行合理之事,当一个人年纪增长了,就不能跟以前做的一样。”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错失了青春无论是菲尔普斯还是哈克特,当他们21岁的时,才意识到自己已错失青春。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体,内心的蜕变也在过程当中。孙杨周围的人都说,这两年他变得“更成熟”了,他更加体恤周边的人,希望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好。在混合区采访时,记者举着录音笔,时间一长,胳膊发酸往下掉。刚游完800米,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抽泣不止的孙杨,边哭边往前挪,就着记者抬不动的胳膊。这种感受跟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的疾风骤雨完全不同。2012年的孙杨还是一个青涩男孩伦敦奥运会是孙杨运动生涯最闪光的时刻,400、1500夺冠,并打破1500米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子游泳首获奥运金牌。那年他21岁。之后发生的一系列风波:无证驾驶、药品误服、师徒反目……每一个都足够登上报纸头条。对前两个问题,孙杨当做人生的教训,付出了代价。当央视的主持人张斌在镜头前打趣他说,驾照呢?孙杨会带着改正的羞涩,说,天天带在身上呢。“我觉得还是因为之前的训练太单一,太枯燥,一旦遇到了一些外在的(诱惑),是会迷茫。可以说那个时候已经站在游泳生涯的最高点了,那一刹那是会没有目标的,这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新找准一个方向。”吴鹏说。短暂的迷失后,内心依然明了自己追求的孙杨重新以拼命三郎的面貌出现在泳池中。唯有跟师父朱志根的分手,至今难说心结已解。出发前往布达佩斯前,我们询问过朱指导,他说,“孙杨不是我的队员,我不评价他。”7月20日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前往运动员教练员驻地酒店慰问,合影时,老朱一个劲儿地说,“孙杨没下来。孙杨还没下来呢。”在一旁听见这话的记者百感交集。“公平地来说,(所谓‘反目’)双方都有责任。主要还是出现在沟通上,对于朱指导来说,沟通就是他的一个弱项,不擅于跟队员进行沟通,不仅是跟孙杨,跟我也是。而且朱指导在管理上确实是比较严格。(队员)十几岁的时候什么都ok。但是孙杨那个时候已经二十多岁了,对于孙杨来说也是过于严苛了一些,这个可能是一个诱因吧。从孙杨的角度来说,肯定也有一些问题。”吴鹏说,“在我看来孙杨和朱指导不是不能分开,但是以当时的那种方式分开……这也许是个必然的结果,(但)如果当时处理上面用更好的方式方法,也许……”吴鹏看到,孙杨在教练不确定时期,会拿出朱导以前的训练计划,“我觉得从内心来讲,孙杨还是感激朱指导的,因为确实伦敦奥运会之前,包括从2002年进队到2012年这十年,我相信孙杨能够感受到朱指导在他身上投入的精力和心血。因为仅仅凭外教的点拨提升,一定不会有孙杨在伦敦的辉煌。”直到今年,他都能听到朱导跟小队员们说,“你们的训练要好好向孙杨学习。”“在我看来,老朱和孙杨的矛盾,就是一个旧时的绍兴师爷和新生代孩子的矛盾。绍兴师爷可是要打鲁迅手板儿的。”一位中国游泳队的跟队记者说。2015年黄山锦标赛期间,这位记者还看到,孙杨家里把慕名而来的学生家长介绍给朱指导。双方既互相关心,又刻意保持距离。多年的师生关系在剧烈中切断,又在微妙中相联。丹尼斯看待“叛逆期”的视角更加宏观一些。“他(孙杨)出问题的时候我并不在场。但是你可以回顾一下每个人的历史,从迈克尔菲尔普斯到伊恩罗切特再到格兰特哈克特,你就会有发现。游泳运动员成熟得比较早,在15岁的时候表现得像25岁。他们必须把事情都做好,在他们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代表国家队出战,当他们21岁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错失了青春。有的时候,在他们21或22岁时,突然好像做回到了十七八岁的表现,虽然出现的时间会很短暂。我能够理解,像迈克尔那样的人,会有那么一瞬间……他们想像普通人一样。他们会像普通人一样犯错误,做一些普通人会做的事情。”丹尼斯说,“这种事情我见过太多了。”想过一下正常人的生活“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丹尼斯一直想跟孙杨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关于训练、动力、压力,以及人生和未来。但巴别塔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他们。当然还有其他的。“有9年了,他处在顶级运动员的行列。9年的时间他训练、比赛的都是最难的项目,我真的希望他的英语能更好或者我的普通话能更好,我真的真的很想跟他深入地交谈,因为我知道,继续进行下去,这是一个挑战。”丹尼斯说,“运动本身就已经很难了,辛辛苦苦地训练,成为冠军,然后,再次成为冠军,循环往复。”虽然还没能够实现深入的交谈,但困扰孙杨的问题和老丹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解决方式不同。孙杨想过结束运动生涯,“(奥运前)我想看如果里约奥运会成功的话,我想要换一种生活模式。反正自己也成功(过)了。”老丹想在运动生涯里解决这个问题,“对所有的游泳运动员来说都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有喘息放松的机会,要有闲聊发呆的机会,要有不时外出散心的机会。”老丹能看到孙杨面对的压力,“每一个人都盼望着他,公众、国家、家庭、赞助商……”而这在孙杨看来,却是他留下来练下去的理由,“回来以后觉得,从各方面,包括从领导,粉丝,都迫切希望我能游。后来自己考虑了一下,是不是再坚持一下?我觉得做好每一天,再坚持一下。”孙杨在本届世锦赛斩获两金世锦赛两面金牌,并创造了200米的个人最好成绩和400米的个人第三好成绩,眼前的目标只剩下破掉快速泳衣时代比德尔曼创下的世界纪录。即便如此巨大舞台上有如此卓越的表现,在800米决赛仅获第5的时候,孙杨还是痛哭不止,他想要冲,但没有冲出来,肌肉酸痛到达顶点,最后十米他是直臂游的。“太多的人看着我,想让我拿到好成绩。”他一边抽泣一边说。里约奥运会0.13秒之差丢掉400米金牌,主要原因是蹬边不够有力,脚部骨折的阴影一直在,他不敢发力。拿到银牌后的第二天,他给好多人发信息,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场来看比赛的亲戚朋友,也说对不起爸妈。那天早上杨明去他房间,他问,妈,爸爸怎么说?杨明说,爸爸说好的呀,这也是你近几年的最好成绩了,就是你有点紧张犹豫,有点遗憾。我问丹尼斯,是否觉得孙杨承受的压力比一般的外国运动员大,他说,“可能吧。”丹尼斯看到的压力来源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逻辑,因为人口众多,竞争激烈,所以人们必须让自己特别有竞争力才能获得大学里的一个座位,或者公司里的一个职位,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成功便有着极大的欣赏,而体育又是一个充满荣誉和成就的领域,也是可量化的,人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你是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正因为它(成功)如此地被欣赏,所以就会催生出很多利益,跟利益有关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粉丝、希望、期待等等(都压过来)。这事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所以我也没法感同身受,但他们说他(孙杨)在中国,想像平常人一样走在路上都不行,会被认出来,人们就会不停地拦住他。他会对这些人很友好,但真的是一种压力。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总是事出有因。但太多了。你知道么?来这之后我做了很多工作希望能把他的负担卸下来,就是来到比赛场,按专业做事(不想其他的)。我们这一点做得很好。总算把担子卸下来。但是当你又赢了,压力就又回来了。”4月在青岛,我问过孙杨,是否害怕辜负别人的期待。他的回答非常合情理,但也有些矛盾。“我觉得也不叫完成别人的期待,因为我觉得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任何人做的。我希望的是不让家人失望,不让喜欢支持我的人失望,因为我觉得可能在我的生涯里面,(对于)他们付出,我最希望拿成绩来回报他们。而且我觉得说如果真正等我不游的那一天,我没法想象有多少人会失望,会难过,这个也是我一直不敢去想的问题。”“每个人都关注在他的持续的胜利上。但如果他对于所做的事情不开心,或者他的生活不能维持一个正常的平衡,那(持续胜利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人们会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更丰富的内容,有些人能够掌控好,有些人掌控不好,但是要试过才知道。人们需要感觉自己有更多的选择,需要感觉到自己是自己,你能够为自己做决定,只有你自己能做主,自己决定要去成为冠军,你才能将自己发挥到最佳,必须得你自己做决定。”7月在布达佩斯,老丹说。“你认为他想明白了吗?”“我不认为问题是他是否想明白了。我觉得他是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赛前训练时,有一天,老丹在池边走,孙杨在水里游。老丹突然说,我希望孙杨为自己游,不是为国家,不是为家人,不是为身边的人。翻译问,要把这个话告诉他吗?老丹说,还是先不要了。在跟孙杨的那次长谈中,他的这一句话最让我五味杂陈:“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真的游不动了,大家也不要怪我,我已经为游泳,为中国游泳队拼尽了全力。”为中国游泳队加油延伸阅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arahxie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公开赛
美国大师赛
F1中国大奖赛
F1巴林大奖赛
钻石联赛上海站
F1西班牙大奖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孙杨在泳坛有多强?世界冠军数历史第三|孙杨|哈克特|世锦赛_新浪网
孙杨在泳坛有多强?世界冠军数历史第三
孙杨在泳坛有多强?世界冠军数历史第三
孙杨奥运会+世锦赛个人金牌达到10枚孙杨以1金1银的成绩结束了他的里约奥运会之旅,将自己在奥运会的总奖牌数提高到3金2银1铜。作为在奥运会和世锦赛舞台上最成功的中国游泳选手,孙杨此番的200米自由泳金牌帮助他超越波波夫、索普和哈克特这3位游泳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一份榜单上攀升到第三的位置。注:还有三名选手与北岛康介和小西埃洛并列为7次这份榜单统计的是男子游泳选手的个人项目“世界冠军”次数,也就是由世锦赛和奥运会的个人金牌数相加得到。孙杨目前拥有3枚奥运会个人金牌和7枚世锦赛个人金牌,总共10枚的成绩追平了美国仰泳名将佩尔索尔,仅次于美国两大天王菲尔普斯和罗切特,排在历史第三位。而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都能拿到比孙杨更多的个人项目金牌的男子游泳运动员,就只有菲尔普斯。至少拿到7次个人世界冠军的男泳将(*为现役)孙杨的10个世界冠军头衔包含200米、400米、800米和1500米四个自由泳项目,其中800米自由泳并非奥运项目。200米他拥有1枚奥运金牌,400米有1枚奥运金牌和2枚世锦赛金牌,800米有3枚世锦赛金牌,1500米则是1枚奥运金牌和2枚世锦赛金牌。过去的三届世锦赛,孙杨在400米、800米和1500米的9次比赛中取得7金1银,只有米输给朴泰桓,以及米退赛。在这一点上,孙杨甚至还略胜过自己的偶像哈克特,后者在01-05年三届世锦赛的这三个项目中取得6金3银的成绩。孙杨和哈克特的世界冠军数分布与哈克特相比,孙杨的优势体现在相对更短距离上的表现。1500米方面哈克特6金1银,孙杨3金1银;800米哈克特2金1银,孙杨3金;400米哈克特1金5银,孙杨3金2银;200米哈克特1银1铜,孙杨1金2银。总结起来说,在四个项目的自由泳比赛中,哈克特拿到9金8银1铜,孙杨则是10金5银。从夺金率的角度来说孙杨更高一些,当然这与哈克特在400米自由泳项目上屡屡受同胞索普压制有关。此外他的夺金范围也更为广泛,各距离能力相对均衡。孙杨是唯一拿到奥运会三个不同自由泳项目金牌的运动员,如果加上800米自由泳,则是唯一拿到四个不同自由泳项目世界冠军的运动员。除此之外,孙杨还打破了哈克特的世界纪录,要知道这是在快速泳衣时代唯一“幸存”下来的世界纪录。短距离传奇波波夫除了哈克特之外,获得9个世界冠军的还有史上最好的短距离自由泳手之一波波夫,以及澳大利亚“飞鱼”索普。他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奥运会上完成过单项的卫冕,这也是衡量统治力的一个标准。哈克特年连夺6次1500米自由泳世界冠军,索普年也连夺5次400米自由泳世界冠军(其中4次亚军是哈克特)。波波夫更不必提,他1992-96年连续两届奥运加一届世锦赛全部包揽50米和100米金牌。相比之下孙杨并没有卫冕过奥运冠军,但连续两届世锦赛包揽800米和1500米冠军也是非常突出的成绩。从世锦赛“包揽式夺金”的势头来说,孙杨连续三届的2-3-2要略高于索普的1-3-2和哈克特的1-2-3。需要说明的是,游泳世锦赛直到2001年开始才成为如今人们熟悉的2年一届的形式。如果更早采用这种形式,在三届世锦赛上有金牌入账的波波夫至少还能多参加1-2届,那么他还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世界冠军。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份榜单上,排在前列的大多数都是活跃年代距今比较近的选手。佩尔索尔是仰泳的传奇名将需要提到的还有与孙杨并列10个世界冠军的美国名将佩尔索尔,他的主项就是100米和200米仰泳。从2000年到2009年,佩尔索尔在3届奥运会和5届世锦赛上取得10金3银的成绩,单届包揽两金的情况有3次,并且是在连续的03-05三届大赛中。从统治力来说,他和波波夫是有得拼的。蛙泳单项非常杰出的选手则是“亚洲蛙王”北岛康介,他连续两届奥运完成包揽100蛙和200蛙金牌的壮举,可惜世锦赛上没有如此强的统治力,与美国选手汉森只能算是互有胜负(03-07三届世锦赛6项,北岛康介和汉森各赢3次)。罗切特有10个世锦赛个人项目冠军孙杨的情况和罗切特倒是有些相似,因为后者也没有奥运卫冕经历,世锦赛同样有一个最强项(200米个人混合泳四连冠),同样上演连续两届包揽好戏(200混和400混)。考虑到他擅长的200仰和200/400混有佩尔索尔和菲尔普斯这样的对手,罗切特的12个世界冠军也是非常杰出的成就了。菲尔普斯的数据太恐怖当然真正的“大魔王”还是菲尔普斯,菲鱼拥有惊人的28个世界冠军头衔。排在第2的罗切特是12个,这比菲尔普斯把奥运(13)或者世锦赛(15)单独拉出来都要少。他一般来说最多参加100/200蝶、200/400混和200自这五个单项。如果考察这五项的情况,综合奥运和世锦赛,菲尔普斯在3个项目(100蝶、200蝶、200混)完成过5连冠,一个项目(400混)4连冠,一个项目(200自)3连冠;如果只算奥运,他200混4连冠,100蝶则3连冠。最恐怖的当然还是07世锦赛+08奥运会,他包揽了这5个单项所有的10块金牌。帕尔特里涅利势头很猛在来到第三的位置之后,孙杨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排名第二的罗切特了。孙杨要年轻7岁,而且罗切特目前具备争金实力的单项基本只剩200米混合泳,想要继续增添冠军不算容易。如果罗切特的世界冠军数定格在12-13个,那么孙杨绝对是有机会追平乃至反超的。当然,孙杨在自己的各个项目上也有很多对手。意大利名将帕尔特里涅利已经通过连续的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在1500米自由泳上奠定自己的地位,800米自由泳他也是孙杨的重要对手。此外盖伊、霍顿、勒克洛斯等选手,也都是200米和400米项目强有力的竞争者。孙杨还有机会继续增添金牌除了菲尔普斯和罗切特,现役选手中距离孙杨最近的是巴西的小西埃洛,但他近两年受伤病和状态困扰,7冠的数据很难持续增长。以上这三人之外,现役其他人最多只有4冠。在世界冠军数上,孙杨已经上升到了历史第三,并且在自由泳领域保持着一些非常伟大的纪录。而从在男子泳坛地位的地位来看,孙杨无论在冠军数还是统治力方面,与波波夫、索普和哈克特等人相比都不落下风。从这方面来说,孙杨堪称泳坛历史上个人项目最出色的男子选手之一。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泳冠军孙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