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可以用什么耳机,便携式耳机前端

&主题:今天说一说大行其道的耳机前端
泡网分: 0.13
注册: 2016年08月
听Hifi有一段时间了,目前器材是舒尔SE846,B&O H8,前端用的就是手机,我不知道算不算Hifi,以前混过徕卡圈,但HiFi高人也多,也是一个大坑,不敢造次,只是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舒尔SE846算一个比较不错的HiFi耳机,听人声,听流行很棒,B&O是一个丹麦的牌子,做高端车载的,推出Beoplay随身系列,工业设计和苹果有一拼,也难怪被苹果招安在直营店售卖,听感嘛,由于是蓝牙大耳,不带线,比舒尔SE846差一点,但是特别有个性,如果说846听女声就是ADELE那种大妈类型的,B&O会让你少女心爆棚,声音尖尖细细的,回转,绕梁......
至于846换不换线,我坚持不换线好。
这是我对自己耳机的评价,下面来开始谈谈前端。
我知道好的前端推力很大,能听到很多细节,也能塞满耳机的极限,有一种享受科技的感觉,我也试过用电脑听和用HIFI芯片的前端听,电脑就板载声卡+BOSE C20,虽然听起来场大,但是很多转音都无法和芯片加持的前端相比,毕竟芯片对很多细节有放大,听起来是很舒服,这是前端的优势,但是大家忘记一点,不论我们用再好的器材,我们始终听的是音乐,是人唱的,就逃不过一个唱歌的情感问题,很多前端功率是放大了,解码也好,但是声音听起来跟卖菜一样,就是秀肌肉,让音乐这种艺术成为了一种摆地摊的感觉。在我的城市,HiFi店还是很多,试听也方便,听过黑砖,AK380,金砖也可以试听但是我还是没下决心。
那么好的耳机用什么端听比较好?我个人倾向于手机,带HiFi芯片的手机,我这不是打广告,就不说什么品牌了。
1. 前端多为定制的安卓5.x,而手机一般为IOS或安卓7.1,甚至已经有最新的安卓8.0了,从流畅性来说比前端使用感强太多了。
2. 前端一般是发挥其极致,一般是听DSD音乐效果比较好,但是存在一个问题,不是这个问题我也买高级前端了,DSD音乐目前无版权。。。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不想偷偷摸摸的去“欣赏”这样的音乐,而且音源的保有量实在太少了。
3. 前端很多砖,在现在流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用砖的感觉就像回到古代,我情愿为了乐库选择直接在流媒体上听,反正现在都是无损音源,就看是不是会员的问题。前端不是砖的情况参考评论1。
4. 最最关键的,前端没有网络。。。那对于我来说是致命的,比方说今天想听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前端拷贝了还好,没拷贝就栽了,甚至想听一个800人合唱版本的,比较比较,流媒体就直接by 4g,前端没有网络,前端没有网络,前端没有网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本人用的国内无限流量卡,出国也办无限流量卡,我并不介意在流媒体上用流量。
还有,我也很讨厌那些器材党,一点本事都没有。。。和摄影圈一样的。
有人说万元以下听个响,我本人的设备,HiFi手机,耳机原价6888,刚好过万,幸免被喷,听音乐,听的是自己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千万不要被器材所折磨。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聆听美妙的音乐,找到自己的归属。 本帖最后由 银河之泪3 于
11:02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55&&回帖:10 &&
泡网分: 0.13
注册: 2016年08月
还有,相比较前端推力的威猛,我最近比较喜欢用较小的音量听歌,时不时,一拎,一撩,心都酥了......
泡网分: 0.13
注册: 2016年08月
因为我本身用的器材是舒尔846,这幅耳机很好推,用手机完全足够,没有恶声,而且非常杂食,不管是听王菲的空灵,还是听哥特的诡暗,都能驾驭。可以说一般的烧友买这幅耳机完全是退烧之作,但绝对是一次失败的退烧之作,因为它不会浇灭你心中对音乐的渴望,而是燃得更旺。
那么对于其他耳机来讲,K3003,IE800,甚至很多高端的,几万的静电耳机,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灵敏度不高,还是需要大推力的前端来推,在这样的配合下,所以总的来讲他们认为比舒尔846好听也不足为怪。因为配置更强。还有就是舒尔846比较挑前端,公主病。
听杂食,流行、新世纪、摇滚、民谣、电子,都爱,只为寻找感动的瞬间,舒尔846是最好的选择。至于Hi不Hi我不管,毕竟舒尔也是多少人心中的至盛。如果说HiFi就像蔡琴一样发声,我情愿选择陈绮贞的声音。 本帖最后由 银河之泪3 于
17:30 编辑
泡网分: 23.854
帖子: 2202
注册: 2007年02月
用有专门HIFI解码芯片的手机,调校还是不错的;在IP上接芯片比较好的外置声卡,则几乎没有渲染的成分,
需要播放软件或增加耳放的调整才有自己需要的味道。
所谓HIFI、高保真,其实跟摄影图片一样,首先要保证解析度,呈现所包含从高频到低频的所有细节,其后才是韵味、风格等东西。
没有太多神话。
音乐只是通过了这些器材传达,感受是音乐本身。
泡网分: 21.862
帖子: 2125
注册: 2006年01月
银河之泪3 发表于
器材的事咱不讨论,也有人觉得280元的现场尾票好过多少万的所谓HiFi,所以HiFi我们不讨论,我也作惊作颤的在谈耳机是否HiFi的...如果只讨论音乐的事情那就不用提器材了,如果讲享受,这器材不提不行。相同的音乐不同器材上表现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调音了。就像同一支乐队演奏相同的曲子,不同的指挥会出现不同的风格。
在经济能力允许的前提下,买不同的器材,体验不同的听感,是很享受的事情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064
帖子: 1701
注册: 2011年01月
xplay6 威士顿 w60感觉不必换前段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3
注册: 2016年08月
nosounds 发表于
从声音来说,两个都不hifi,尤其h8是典型不hifi流行向调音
再强的前端,也是通过耳机才能表现出来,选择不同风格的高素质耳机应该是烧耳机的第一步
有些耳机,很经典,但是素质不高,插在不同前端上,有差别,但是听到的差别远对不起价格。
高端耳机,素质高,但是也需要耳放配合。等耳机和耳放齐备,剩下来就是挑选解码风格的事情了。
不同层次的烧友需求差异很大,有人把hifi手机视为渣渣,甚至对万元耳塞也非常不屑,也有人觉得ip插个千元耳塞足以退烧。音乐的发烧,是非常个人化的事,别人,老烧,说的再多,也只能仅供参考。器材的事咱不讨论,也有人觉得280元的现场尾票好过多少万的所谓HiFi,所以HiFi我们不讨论,我也作惊作颤的在谈耳机是否HiFi的问题,我认为既然是听音乐,那就要回归音乐的事情上面,就您说的IP配千元耳塞退烧的事情,指不定人家耳朵满足,听到的声音足够唤起内心的故事而感动,相反有些耳朵不灵敏的人则需要器材的辅助,比如助听器。
泡网分: 21.862
帖子: 2125
注册: 2006年01月
从声音来说,两个都不hifi,尤其h8是典型不hifi流行向调音
再强的前端,也是通过耳机才能表现出来,选择不同风格的高素质耳机应该是烧耳机的第一步
有些耳机,很经典,但是素质不高,插在不同前端上,有差别,但是听到的差别远对不起价格。
高端耳机,素质高,但是也需要耳放配合。等耳机和耳放齐备,剩下来就是挑选解码风格的事情了。
不同层次的烧友需求差异很大,有人把hifi手机视为渣渣,甚至对万元耳塞也非常不屑,也有人觉得ip插个千元耳塞足以退烧。音乐的发烧,是非常个人化的事,别人,老烧,说的再多,也只能仅供参考。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9.043
帖子: 29059
注册: 2002年02月
听响没问题,手机直推没必要花太多钱。
泡网分: 30.347
帖子: 2656
注册: 2003年05月
可换线的耳机 总担心两个耳端插头接触不良,想知道氧化等问题导致的耳机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概率与时间。谢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227
注册: 2017年05月
我的理解是,当素质音质满足一定程度,剩下的提升靠音乐本身,我听b&o的form2i就觉得很不错啊,这么多年前的设计,好听就够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查看: 164|回复: 9
请大家推荐一款前端,适合中低阻耳机
耳机目前是DT880 250欧和EDX V2,直插苹果手机,平时用网易云音乐比较多。希望找一款台机,预算3-4k,可以通过USB(或者蓝牙)连接苹果手机做转盘,音质均衡宽松一点的。听的类型很杂,流行古典OST,器乐多一点吧。看现在网上GD02和香榭丽舍很火,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机型可选,谢谢了。
还不如买台素质不错的国砖?
还不如买台素质不错的国砖?
考虑过,但是直推音质比不过同价位台机吧?
如果预算不能调高,且主听流行,可以上MOJO。听感不会比3,4K的入门台机差。声场差点。
谷津Qz不错,有高规格蓝牙,但预算超了
grace m903
这价位没什么第二选择,要使iphone的话,马兰士cd6006,虽然这货声音也就一般般。不要入国产解码的坑,国人做cd已经不错了,性价比超高,但是解码功力比小日本还差得远得远。马兰士50:50理念,usb口和cd口音质一致。iphone线连6006usb口直接解码。声音还不错。比随身强是肯定的。全面。虽然比高级的cd还是差很多很多很多,主要没特色。
哦对了,最好加个耳放。斯巴克那个几百块的就行。马兰士机器耳机口虽然牛逼哄哄电路,但是还是软了一点。
如果预算不能调高,且主听流行,可以上MOJO。听感不会比3,4K的入门台机差。声场差点。
古典还是听很多的,另外mojo连苹果说有低噪?
本帖最后由 luw123 于
19:47 编辑
这价位没什么第二选择,要使iphone的话,马兰士cd6006,虽然这货声音也就一般般。不要入国产解码的坑,国人 ...
6005怎么样?网播好像更适合连手机
Powered by有了这款为运动而生的耳机,你连健身房都不用去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时间在变,人在变,耳机也在变。  随着取消 3.5mm 耳机接口的手机越来越多,用户把选购耳机的重心转移到无线耳机上。  虽然从有线到无线可能会多花一点钱,但无线耳机的自由度、便利度更高,相信这是吸引用户的最主要因素。这也是在数字音频的时代下,无线耳机比外置 DAC 更占优势的地方。    有了这款为运动而生的耳机,你连健身房都不用去了  不过,无线耳机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购置的预算需要上调,同等价位买不到相同的体验,而且还需要因传输协议的问题纠结播放器、耳机的搭配,最后还要烦续航的问题。  所以,当你拿着 2000 元预算去买耳机的时候,关注点就不应该只放在声音表现和听感表现,以上谈到的都是考虑点。    尤其是运动爱好者,如果满足运动体验的话,佩戴感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点。旗舰定位的运动耳机跟旗舰级耳机也不一样,它需要在听感和功能上做更多的权衡。  但有些厂商,希望将这两者合二为一。他们还会加入高续航能力,来应对运动爱好者在运动检测、日常通勤、音乐体验这三大需求。  Jabra 捷波朗最近也推出了全新的 Jabra Elite Sport 臻跃运动耳机,这款新旗舰在功能上和听感上也有不少变化。今天,爱范儿(微信号:ifanr)就从普通耳机用户和运动爱好者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这副耳机到底值不值得买。  作为一款采用完全无线设计的「Earbuds」类蓝牙耳机,Jabra Elite Sport 这个外观最大的优势是贴耳。    据 Jabra 所说,Jabra Elite Sport 用的是医疗生产中的人体工学设计,耳胶部分用上了 EarGel 和 EarWing 技术,能换来更高的贴合度。  事实上,Jabra 用这个设计还是有效的。Jabra Elite Sport 单只机身重量为 6.5g,配上合适的耳胶的确能够做好稳定的效果,也不会有明显的重量感。    话是这么说没有错,但 Jabra Elite Sport 佩戴的时候比较麻烦。  Jabra Elite Sport 没有耳挂结构,也不是像 AirPod 一样采用通用性更高的设计。用上完全贴耳造型的它,需要在耳内达到完全贴紧的状态才能带稳。    运动时,Jabra Elite Sport 也需要通过胶塞、耳胶提供的摩擦,还有耳机造型贴合耳朵后产生的压力来稳定耳机。用这种方法可以免去外置固定结构(如耳挂,线材等等),但耳机会加重耳朵的负担,带久了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这种效果,跟索尼的头戴耳塞式播放器 WS620 系列带来的佩戴压力有点类似。    不同的是,要满足游泳需求的索尼 WS620 会有更强的压力,这种压力是从外往内压的力量。而 Jabra Elite Sport 的疼痛感是一种「由内往外撑」的压力,程度没有 WS620 这么高,但同样不舒服,疲劳度提升得很快。  如果你只是当通勤耳机那样带着,没多久就要放下了,这副耳机还是不能让你撑过一个上午的工作。跟续航没有关系,是你的耳朵会受不了。    不过,运动耳机的佩戴时长不会像普通耳机这么长,只有在运动的时候才需要佩戴。为测试 Jabra Elite Sport 运动时的,爱范儿(微信号:ifanr)视频组负责人陈昊这次也参加到体验当中,试试在运动体验时的表现。陈昊他在体验数天后表示:  Jabra Elite Sport 运动时的稳定性很强,带上之后并不容易脱落。但佩戴耳机后产生的压力的确很强,带久了有点疼。跑步的时候不会松动,但因为这种往外撑的力,有点不舒服。  的确,Jabra Elite Sport 这个设计对耳朵较小的用户来说是有一点点的不友善。    耳朵较大的用户,可以通过替换耳胶调整,替换用的记忆海绵耳机套也加上了提升摩擦力的防汗层,增强耐用的同时也增加了摩擦力,让佩戴更稳定。  但耳朵结构较小的用户,就需要忍受下这压力了。或者在购买之前,先到体验店去尝试,这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和其他完全无线的耳机一样,Jabra Elite Sport 也提供了专用的充电盒。    这个充电盒显得比较实在,它只为 Jabra Elite Sport 提供充电功能。盒子内部有电芯,在没有外置电源的状态下,盒子加上 Jabra Elite Sport 能够达到 13.5 小时左右的续航能力。这个工作时长比安桥 Onkyo 的 W800BT 还要高一点,也算是「绝对够用」的级别了。  如果再优化一下佩戴感,相信 Jabra Elite Sport 这个续航能力能发挥得更好。  Jabra Elite Sport 的配对方式和操控方式也比较传统。它不像 Beats X 和 AirPod 那样有 W1 芯片支持,自身也没有 NFC 模块。和播放器对接的时候,需要像普通蓝牙耳机那样长按呼出配对模式,才能够配对。    机身配备的也是键程较深的实体按键,按键时候需要大力按压才能够触发功能。如果已经将耳机带上耳朵,再按压的时候就不太方便了。此时,你需要用手指顶着机身才能够按压,按压的时候,受力也会传到耳朵上,有些疼。  所以,如果要配对的话,还是在耳机佩戴前做好。至于调整音量的话,最好通过手机来控制。  毕竟,Jabra Elite Sport 主打的还是轻便小巧。这么小的体积,不可能像头戴耳机这样做触控操作的,这样不现实。在这种状态下选择传统按键,Jabra 的做法也很合理。  但是,他们还没有调整好这个操作。如果能够在操控方式和佩戴感受之间取一个新的平衡,那这样会更好。有人觉得为了这个多带一个控制指环可能有点傻,但这确实是现在最有效的方法。    Jabra Elite Sport 作为一副耳机,没有必要做到这一步。其实,用户只需要将大部分的操控都移交到手机上,这样就足够了。  至于连接的稳定性方面,Jabra Elite Sport 还有提升的空间。  机身支持「取下暂停」手势,但取下左耳的时候歌曲并没有暂停。右耳取下时可以暂停左耳播放,但有时候右耳的播放还在继续,这个就有些尴尬了。    在运动过程中,Jabra Elite Sport 的连接都非常稳定,没有出现过断连和跳播的问题。同时,它连接距离也比较长。这方面,Jabra Elite Sport 还是绝对够用的。  总的来说,Jabra Elite Sport 本身的操控还是比较传统。从按键设计到连接方式的考量,这些都是跟着传统无线耳机的思路去走,Jabra 这方面也给人一种稳扎稳打的感觉。如果能根据现在的操控情况再做多一点优化的话,Jabra Elite Sport 的操控感会更好。    如果要说这个部分的亮点,那 13 小时的续航无疑就是最瞩目的了。  除了续航,Jabra Elite Sport 最大的优势就是专门为运动服务的全套功能。Jabra Elite Sport 能够和 Jabra Sport 联动,Jabra Elite Sport 负责记录数据,而 Jabra Sport 就负责展示和分析。    数据记录方面,Jabra Elite Sport 支持心率监测。心率监测是采用光电式监测原理去做,配合 Jabra Elite Sport 完全贴耳的设计能够更准确地监测出结果。  因为,耳朵部分的阻碍较少,肉也比较薄,测量出来结果会比相同技术条件下的手环准确。Jabra 在这方面已经有足够的经验了,所以 Jabra Elite Sport 在这方面有好表现也不足为奇。  此外,Jabra Elite Sport 还会有语音教练功能。简单的来说,它很像是一个附带数据记录的语音版 keep。    使用过程中,Jabra Sport 会通过 Jabra Elite Sport 记录相应数据,通过机内算法进行分析和调整,并且会测量出你的「MAX 摄氧量」。数据结果得出后,Jabra Sport 就会通过语音给你提示,让你完成指定动作,达到公式化训练的目标。  比起需要盯着屏幕看的 Keep,Jabra Elite Sport 能够直接用语音来提醒,更加直观,用户也不需要为观看屏幕分神,运动起来更安全。即便是笔者我这种运动白痴,要操作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针对这一点,带着 Jabra Elite Sport 做运动体验的陈昊也提到:  语音教练这个功能很方便,比看屏幕要更直接。应用内推荐做法也比较合理,适合一些没有规律训练的用户去做。但运动方式就比较单一,就好像骑行就不在检测模式内,希望以后可以兼顾更多。  之前,笔者本人对 Jabra 耳机的印象都比较一般,这个主要源于听感上的不适应。  上一次接触 Jabra 已经是 Jabra Rythmn 年代的事了。  这副耳机可能是为了通话体验做多了调整,人声太过突出,整体声音比较生硬和干涩。再加上当年 iPhone 和 iPod 那让人「蒙圈」的齿音,我并没有听多久就将它放下了。    之前我也接触过几副 Jabra 的无线耳机,但也只是简单斟酌了下。毕竟觉得,运动耳机没有必要太纠结声音,所以也没有再了解。  直到今天听过了 Jabra Elite Sport,感觉 Jabra 在声音的表现上也进步了不少。而且作为一款旗舰定位的运动耳机,它也应该兼顾到用户的听感体验。  所以,这次也就 Jabra Elite Sport 的声音做一个简单的测评。    听之前先说说,Jabra Elite Sport 佩戴的紧配度很高,隔音能力也很强。因为用上了贴耳和完全无线的设计,所以这副耳机也不存在「听诊器效应」这个问题。运动耳机中最影响听感的障碍,都被扫清了。  而 Jabra Elite Sport 配备了「外置麦克风模式」,用户运动时打开这个模式就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以保安全。这样,Jabra 就能够在隔音性上就能就得更多,满足佩戴稳定性和听感的需求。    Jabra Elite Sport 使用的蓝牙 4.1,但没有时下最常见的 W1 芯片或 aptX 的支持,只能用一般模式传输。  Jabra 不属于苹果门下,没有 W1 也很合理。但对一副定价 2000 档的旗舰无线耳机,Jabra Elite Sport 也没有支持 aptX,这也只能说它的专注点不在声音这个层面上。    Jabra Elite Sport 入耳的感觉跟之前的产品都很相似,中高频异常突出,主要也是走高解析力的风格。  听背景比较干净,节奏感比较强的歌曲时,Jabra Elite Sport 能够带出 Jabra 耳机特有的清澈感。人声很突出,定位感也很准。但如果背景低频比较少的时候,干涩的问题就会变得十分明显。在听专辑中那首带 beatbox 的《自由轨迹》,就能够发现这个问题了。  整个声音环境缺乏低频下潜,声场不窄但声音实在是太薄了。声音厚度不够,会让干涩的问题更严重。而且,高频的处理也不够细腻。听吉他的时候,吉他带出来的声音比较生硬,没有延展,数码感也很强,细节处理实在是粗糙。    或者应该这么去理解,Jabra Elite Sport 需要的一种突出高频冲击力的快速抓耳手段,整体偏冷的声音环境营造出一种清澈状态,配合弹性充足的敲击低频和突出高频,带出一种数码快餐式的风格,迎合运动所需的节奏。  这算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声音调整策略。你不能用普通耳机那套思路去理解 Jabra Elite Sport,运动耳机真的只需要配合运动和营造气氛即可。  用这一点来判断,Jabra Elite Sport 这个表现还是足够的,相比之前的产品,它也进步了不少。但如果坐下来仔细听的话,它也只能够做到这个程度。    毕竟,运动才是 Jabra Elite Sport 的核心,声音表现只是辅助。  纵观整个体验,Jabra 将 Jabra Elite Sport 的核心放在了运动体验上。    光电式心率监测加上「MAX 摄氧量」测量,配合 ?? Jabra Sport 应用提供音频指导,让运动者快速获取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这是 Jabra Elite Sport 的体验核心。  同时,加入充电盒后可以实现 13 小时的续航能力,这也提升 Jabra Elite Sport 在 WB800BT 这一类商品前的竞争力。    但「剑走偏锋」的声音风格,还有因佩戴方式设下的门槛,让 Jabra Elite Sport 少了一些不运动的潜在客户。由此可见,Jabra 是想把 Jabra Elite Sport 打造成一款核心向的旗舰产品。  所以,这里只建议热衷于运动的人,希望为自己带来规律化、数据化运动体验的人推荐这副耳机。它的专项性很强,对着一般人谈它的性价比也毫无意义。    如果你没有运动需求,那 2000 元的售价,已经可以购置一副日系旗舰级耳机,或「一个入门级外置 DAC + 终端定位有线耳机」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在健身房可以用什么耳机,便携式前端。_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93,990贴子:
在健身房可以用什么耳机,便携式前端。收藏
考虑音质问题,又害怕出汗受潮,真不知道入什么好。求好心人推荐一下!谢谢!
苏宁易购综合网上购物商城,全国联保,千城本地快捷配送,可门店自提,货到付款.苏宁易购,支持货到付款,24小时苏宁易购为您提供不间断的优质服务.
有使用经验的更好
楼上正解!
小白兔值得你拥有
威士顿有款运动耳机
shuffle一套
耳机1号店大促,手机爆款折上折,全网低价,全国联保,可货到付款,1号店手机,电脑,数码&天天特价专区&限时疯抢!
森海塞尔MX/CX 685
买个山寨机外放
出森海运动耳机omx680
蓝牙运动耳机
我觉得隔音比较重要
当然是beats
毛。索法焦作人,音源和塞子一起佩戴,你健身房带个手机都麻烦
同健身房常客,ipod shuffle加飞利浦防水塞,听了两年了,早上街跑还在听。
翔尼一体机
Ipod shuffle +SE 215 blue...
beats powerbeats
索尼运动耳机
索尼大法吧。。。
Sony有一款戴着游泳的耳机,大概五百多。
运动房当然要听真正的音乐辣动次打次跑起来
omx90 omx95 omx980
登录百度帐号都2018了,你还在用手机自带的耳机去健身么?都2018了,你还在用手机自带的耳机去健身么?西风落日无语百家号真无线耳机 (Ture Wireless Stereo)可以说是目前耳机行业一个新的发展点,而自从Airpods发布之后,更是进入了一段发展的小高峰,作为一位科技潮(宅)人(男),自然也不会忽视这类型的产品。然而很多产品的双耳传输稳定性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也迟迟没入手。Bose在去年才推出自己的TWS运动耳机——Bose SoundSport Free,鉴于本人对Bose降噪耳机最关键要做好的是延迟以及双耳连接的稳定性,要是这都做不好,其他一律免谈。而Bose SoundSport Free没让我失望,在这两个多月的使用时间就没有试过双耳塞连接不稳定或者不同步的情况。而延迟很低并不体验。Bose SoundSport Free把最基本的都做好了,他们提供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不会让我担心连接问题的TWS耳机。Bose SoundSport Free的设计语言与Bose SoundSport 系列没有太大差别,由于TWS的设计单个耳塞的体积比普通版稍大一点,少了线材的束缚的确更加洒脱。手头上这个是黑色,整体比较的低调,亮面的Bose Logo较为突出。随机配搭一个电池收纳盒,拿出自动配对、连接;而电池盒能够为Bose SoundSport Free提供两次完整的充电,配合上耳塞能够提供5小时的续航,15个小时的续航比同系列的产品都要高。由于没了线控的加持,Bose SoundSport Free大部分的操作区都集中在右边耳塞上面,我习惯用捏的方式操作,及快捷又不容易脱落。而标志性的鲨鱼鳍硅胶套则是我选购它的另一个重点,别信什么Airpods甩不下来,没有硅胶套的加持的TWS耳机还是挺不稳当的。然而Bose SoundSport Free有鲨鱼鳍硅胶套的加持,佩戴十分的牢固,加上柔软的硅胶材料以及特殊的人体工学结构,佩戴的舒适度可以说是很好的。我使用默认的中号耳塞就有一个不错的佩戴体验,怎么甩都甩不下来。而鲨鱼鳍硅胶套也能很好的将整个耳机的重量分布到整个耳朵,在运动或者长时间佩戴没有什么负重感。至于声音部分的话,个人感觉是比较的白开水,三段较为均衡,低频的量感适中而且质感也很饱满,人声虽说靠前但没有歌手喷你一脸口水的感觉,而且高频不算明亮,但该有的解析力与细节都有。这种偏流行的调音走向比较适合现在的年轻用户的同时不搞出什么不利于口碑的幺蛾子,十分的讨喜。从体验的这一段时间来看,Bose SoundSport Free是一个很成熟、省心的产品,最打动我的还是它的双耳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及舒适佩戴,如果你想要一款省心的TWS耳机,Bose SoundSport Free会是不错的选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西风落日无语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数码科技圈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便携式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