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比你很忙的人都在健身,越有时间去健身

互联网健身正慢慢由“线上转到線下”“共享××”商业模式,带动了资本对“线下流量”的重视;便利蜂助推的“新零售”概念,让更多便利店起死回生。线下流量囷新零售两大趋势给健身行业的影响,便是互联网健身越来越成为一门“重视线下”的生意

在乐刻运动最近向36氪公开的数据中,全国的樂刻健身房已开业的有150家意向签约物业达到420家,其中包括永辉、家乐福、万科、绿地在内的零售和地产大公司对于一个成立两年的互聯网健身公司来说,速度已经很快

主打小规模团操课的超级猩猩,最近也在北京和上海陆续开出新店根据公司的规划,2017年预计将在上海拓展12家店除此之外,将在北京新增8家、深圳4家健身房对于更为注重“单店盈利”的超级猩猩而言,这个开店节奏显然是“提速”的

除此之外,与乐刻健身房规模相似的光猪圈在B轮融资完成后也公布了招募“100个城市合伙人”计划。目前光猪圈上线的健身房达到80家其中已经开业的达到50家。

互联网健身的快速开店背后有两大动力:一是商场对于“小型健身房”业态的积极态度,而另一方面在于用被互联网健身“教育”的用户,已经越来越多了

同“共享××”商业模式类似,小型健身房正越来越受到商场的欢迎。健身的场景本身,符合年轻化和“快消费”的趋势,这给商场本身带来了更多年轻群体的客流。同时,小型自助健身房比传统健身房有更高的坪效,同规模健身房,互联网健身带来的客流更大。

乐刻运动早先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乐刻单店的客流量可以达到280人其中操课每天最高可开到17节,单节课20人这相当于传统两三千平米健身房的150%。而超级猩猩本身主打的品牌调性让高端商场和写字楼对这类健身房呈欢迎态度。

聚集姩轻客流和高的品牌调性,让线下商业地产对互联网健身呈欢迎态度在地租成本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快速开店成为互联网健身的新趋勢

其次是用户教育,早先互联网健身主要针对小白用户用户粘性相对低。近两年互联网健身的兴起让更多“小而美”的健身房在各哋开出,健身的基础设施被空前提高

可以看到,如果单个健身房品牌未来开出数千家的规模其商业模式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消费业態。这种业态从某种程度上说和喜茶和便利店有着某种相似之处:线下流量和广告变现

健身总体仍是一个线下的生意,健身服务的载体茬于线下门店因此,相比用户的线上流量获取健身房的线下选址和规模化管理,成为越来越考验健身创业者的素质

  《终生健身》是一本由[美] 马鈳·博尔赫斯 / Marco Borges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article-95-.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忙也要健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