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8斯诺克冠军联赛再迎春天,这次能倒逼台联吗

16岁天才少年惊世崛起 中国斯诺克终迎来超级天才
北京时间7月16日,2017年IBSF斯诺克U21世青赛落幕,男子组决赛在两名中国选手之间展开,范争一在2-5落后的绝境下上演大逆转,7-6绝杀罗弘昊,夺得冠军的同时,也获得未来两个赛季的职业资格,以丁俊晖为首的职业军团将再添一员虎将。
2001年出生的范争一,5岁开始打球,年纪很小时便展露出惊人的天赋,曾在7岁时与梁文博交手战成2-2平,轰出单杆73分;8岁那年被丁俊晖教练、有着中国斯诺克“教父”之称的伍文忠看中,收为关门弟子。
2016年,范争一离开广东,加入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
本次世青赛,范争一的状态相当出色,晋级过程中都是以绝对的实力轻松获胜,还打出过单杆135分的本次比赛最高分。直到在决赛中遇到夺冠最大热门罗弘昊,在前面大部分时间被压制的情况下,范争一并没有气馁,而是紧紧咬住,并等到了罗弘昊的失误,一举将局势逆转。
作为丁俊晖的同门师弟,8岁时就已经是国内斯诺克圈子里小有名气的神童,范争一被球迷看作是“小丁最完美的接班人”。他将在职业赛场交出怎样的答卷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中国已成为斯诺克第二中心 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来源:搜狐体育
墨菲海口赛问鼎
  北京时间3月16日晚,2014斯诺克海口世界公开赛正式落下帷幕,决赛中墨菲状态更佳,以总10-6击败塞尔比,个人首夺海口赛冠军,打破了其长达3年的排名赛冠军荒。在聚光灯下,那些个面积并不大的“星牌”和“STAR”字样熠熠生辉,殊不知,没有星牌作为整个大赛中的中坚力量,怎能操办出这样一台火红的盛宴。
  专访世台联负责人――“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世台联主席弗格森先生说到,中国已成为世界台球除英伦三岛以外的又一个中心, 如今在中国国内举办的5站大型排名赛、4站巡回赛都能吸引到几乎所有的顶尖球星前来参赛,这让球迷和媒体感到兴奋。中国第二中心的确立对于斯诺克运动变成一项世界性的运动至关重要。台球运动在中国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也都离不开星牌多年来对台球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实际上,星牌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为这一时刻做准备。七个月前,甘总也曾在接受《法制晚报》采访的时候透露过斯诺克永久比赛场地的消息。弗格森进一步说道:“我们世界斯诺克与星牌的合作源远流长,感谢星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斯诺克在中国发扬光大,也让我们在多个领域有所成长。比如说星牌为小学生提供球桌、球杆,同时也让更多球员得到他们在以前从来不可能得到的参赛机会。”
  目前,在中国积极办赛的带动下,印度也举办了公开赛,同时、泰国、中东、加拿大、、等也将会加入到推动斯诺克运动发展的阵营中来。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和春天有个约定――专访星牌签约球手约翰?希金斯
  对于能够签约星牌,希金斯先生对此十分欣慰。希金斯认为长期以来,“星牌平台”就是培养冠军的摇篮。如今,星牌已签约了世界顶尖的斯诺克球员,如丁俊晖、特鲁姆普、威廉姆斯等等,希金斯先生也很荣幸能成为“星牌战队”中的一员。
  再次与海口赛相约春天,希金斯也表达了自己期待继续和星牌合作的意愿;目前看斯诺克的整体发展,星牌和世台联的强强联合使得斯诺克事业在中国发展的非常繁盛。中国的一些小选手真的很厉害。
  希金斯喜欢海口这座城市,赞扬那里的休闲情调,大家都很放松、愉快地去参加比赛;希望下次相约海南岛的春天能携夫人一同前往。
  “看客”――我和我的大伙伴都惊呆了 “星牌平台”高大上
  作为祖国的最南省份,海南岛以“天涯海角”的代称闻名于世。而对于三大绅士运动之一的台球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和追捧。第三家海口赛的到来,成为了当地球迷朋友们的又一次约定俗成的民间台球节日,大家纷纷购票来到现场,拿起手机,记录下那一个个心动的时刻。那些之前更多的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球星,高超的球技和绅士的风范,优雅的踱步和精准的走位,还有搞怪的表情与难得的合影,都被大家一一留存记录,甜在心间。
  “大伙伴们”都惊呆了,球星连成了排,踏红毯而来;“大伙伴们”都惊呆了,诡异的弧线,百思不得其解;“大伙伴们”都惊呆了,斯诺克球星如此平易近人,合影?没有那么难!场内望去,一个个戴着“星牌”字样标识的球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单杆过百,超分一杆制敌那可是司空见惯;敞亮平顺的“大金腿”球台,多想自己也上去挥它两下,那会是什么滋味儿。
(责任编辑:汀苑)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爆出大冷 奥沙利文打出147却止步首轮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爆出大冷 奥沙利文打出147却止步首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爆出大冷 奥沙利文打出147却止步首轮   中新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 王祖
原标题: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爆出大冷 奥沙利文打出147却止步首轮
  北京4月3日电(记者 王祖敏)2018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3日晚间爆出大冷,被寄予夺冠厚望、并打出147满分杆的“火箭”奥沙利文被淘汰,止步首轮。 中新社发 张亨伟 摄" src="http://i2.chinanews.com/simg/cmshd//.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奥沙利文在比赛中。
发 张亨伟 摄" /& 资料图:奥沙利文在比赛中。
发 张亨伟 摄
  头顶5冠的“火箭”无疑是本赛季最耀眼的球星。在中国人气媲美丁俊晖的他被期待能在北京“升空”,成为斯诺克史上第一位单赛季6冠王。但他似乎对此并不介意,昨天他在赢得延期资格赛后称,他此番到北京并不图高额奖金,而是有度假的感觉。
  似乎是为了印证自己所言,今天他忙里偷闲外出旅游,并穿上龙袍,感受了一番“中国皇帝”的威风。
  也许是过于心不在焉,晚间的比赛,奥沙利文在迎战世界排名第73位的英格兰选手斯莱塞时状态全无、失误不断,让人大跌眼镜地以0:4落后。短暂休整之后,奥沙利文迎来他的高光时刻,打出147的满分!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14杆147,也是官方认证的第137杆147分。。
  遗憾的是,满分杆后他的好运并未延续,接下来又输掉第六局。随后虽在对方的赛点挽回一局,但仍没逃脱落败的命运,以2:6无缘32强。
  值得一提的是,斯莱塞堪称奥沙利文“克星”,在去年的北爱尔兰公开赛上,正是这位23岁小将以4:1终止了“火箭升空”。(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网体育
中国新闻网
凤凰网体育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财经
中国证券报
澎湃新闻网
第一财经网
第一财经网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42249
播放数:264406
播放数:128595
播放数:5808920&&&&&&&&&&&&
中国台球20年:80年代的中国台球启蒙运动
  对于一项运动而言,20年的时间,虽然不够悠久,但却足够它经历从兴起到低迷再到复兴的全过程,譬如台球。不经意间,在中国,这项以“优雅”、“绅士”而为人熟知的运动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
  如今,台球俨然成为中国最普及、参加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超过5000万人打过台球,2500万人经常打台球,每天有50万至100万人在打台球。可以说,台球运动的普及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的国球乒乓球。
  可以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一场有关台球的启蒙运动让更多的国人见识了一项在国外已流行数百年的绅士运动。作为副产品,这场启蒙运动也造就了一个财富神话。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台球的启蒙运动
  上个世纪80年代,台球这项曾经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代表”的运动悄然在中国兴起。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台球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只是在那个年代,它被标榜为“贵族运动”,普通百姓与之无缘。这一次,伴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台球运动以惊人的速度在神州大地蔓延开来,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两条板凳支起一个台子便成了台球桌,一群男女围在周围玩兴正浓。
  1986年,中国台球协会应运而生。这之后,各地方台协也相继成立。有人说,“官方机构”的成立标志着台球在中国不再只是一项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它开始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被列入每年的全国体育竞赛计划之中。一时间,台球似乎成为一种社会现象。1987年,一篇名为《台球风行》的文章被刊登于《武汉日报》上。按照文中的论断,中国人已经解决温饱问题,这之后便会开始有娱乐需求,而台球也因而有了大行其道的理由。读罢文章,很多人嘿嘿一笑,并不上心,但一个名叫甘连舫的年轻人却把它看做一件大事。
  说到中国台球,就不能不说甘连舫。人们更习惯称他为“中国台球大王”,这称呼透着豪气、霸气,却也贴切得很――20年来,甘连舫和他所创建的“星牌”见证了中国台球的昨天与今天。
  20年前,甘连舫拿出8000元积蓄,腾出自家外屋做厂房,一人身兼厂长、采购、销售、会计、出纳数职,成立了北京大兴台球厂。看着杂志上的图片,他开始照猫画虎地“研制”起台球设备,“我们用静电梳美呢代替台呢,用汽车内胎做回弹胶边,让木匠刨木板做桌面和木腿。”三个多月后,第一张台球桌诞生了。甘连舫给他的台球桌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星牌”。“一天生产五台,一天的利润就是两千多块。在那个年代,这已经很丰厚了。”台球让甘连舫看到了发财致富的可能,他辞掉了养家糊口的差事,一心一意地做起了台球桌。第一年,甘连舫赚到了10万元;到了第二年,他赚到了50万元。一个颇为微妙的景象出现了。售价不过350元的“星牌”台球桌被摆在街头巷尾,打球的大多是光着膀子的年轻人。因为这,有人说这项绅士运动在中国变味儿了。“但如果台球从一开始就只是摆在五星级酒店里,中国老百姓就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作台球。”在外人看来,作为“星牌”的掌门人,甘连舫的话不免有自我辩解的味道。但看看发展轨迹,人们却不得不正视甘连舫以及“星牌”之于中国台球的意义。
  “‘星牌’赶上了台球在中国流行的第一次浪潮。”若干年后,坐在由自己的公司投资兴建的酒店中,甘连舫这样分析。如今的他有多个头衔: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北京龙熙温泉酒店董事长、北京龙熙温泉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北京龙熙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龙熙顺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等。从资产上看,“星牌”只是“小户”,但在甘连舫的名片上,“星牌集团董事长”的身份永远被列在第一位,“我的原始资本积累,我的知名度,我的品牌,我的增值地位,我的一切一切的成功都来源于台球。”
  20世纪90年代 中国台球的第一次高潮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当年相对简单的落袋式打法(15球),越来越多的“台球粉丝”开始喜欢技术性更强的斯诺克打法。
  1990年,甘连舫想在《北京晚报》上登广告,结果却遭到拒绝。无法直接进行宣传,甘连舫只能想其他办法。听说一场名人台球赛将举办,他立即拿出5万元进行冠名赞助。当时,5万元是“星牌”一年利润的一半。结果,名人台球赛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甚至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从此,“星牌”一举成名。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围绕台球举办的赛事层出不穷。除了始于1990年的全国斯诺克精英赛,国际斯诺克台球比赛在中国也经历了从无到有、日渐繁多的过程――从1988年起,中国台球协会连续举办了五届有世界最优秀职业台球选手参加的“健牌杯”国际斯诺克台球大赛。1993年,第十届亚洲斯诺克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甘连舫出资55万元人民币夺得比赛的冠名权。1996年,广州承办了第十三届亚洲台球锦标赛、国际职业斯诺克邀请赛。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台球协会开始实行台球运动员注册制度。当年1月,中国首家职业台球俱乐部――“星牌”职业台球俱乐部成立,名将庞卫国、哈斯木、陶山等人加盟“星牌”,成为了中国首批资格注册的球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甘连舫联合红牛公司举办红牛杯中国挑战赛,三代球王戴维斯、亨德利和希金斯同场亮相。提起那届赛事,甘连舫得意不已:“1993年,香港一家公司在北京举办台球赛,戴维斯和亨德利都来了,可那时我们没有实力,请不起人家,只能借势,比如让他们在练习时用‘星牌’台球桌。后来,我们不用借势了,我们自己搞。”从“借别人的势”到“造自己的势”,“星牌”的际遇似乎也正是中国台球的缩影。
  事实上,“星牌”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1年,甘连舫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投资生产高档台球桌,“当时生产一台高档球桌就得花八千到一万元。”身边的人都在反对,甘连舫却义无反顾。事实证明,甘连舫赢得了这场“赌博”。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星牌”的销售额一路小跑往上走,在1994年更取得了5000万元销售额,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经过90年代初、中期的快速扩张,“星牌”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时至今日,“星牌”一直牢牢地把“中国台球大王”的帽子抓在手中。
  21世纪 中国台球的春天
  明星效应能够促进项目蓬勃发展,这在中国体坛已经得到反复证明:刘翔之于田径,姚明之于篮球,丁俊晖之于台球……如果没有丁俊晖的成功,台球还只是很多孩子的业余爱好,丁俊晖功成名就之后,许多国人惊异地发现:原来台球也可以改变命运!
  进入21世纪,中国台球运动却陷入了低潮――运动员参赛战绩不佳,赞助商减少了,大比赛搞不起来,中国台球设备市场也出现下滑迹象。“中国台球的春天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深表忧虑,但甘连舫却信心十足,他从没有放弃对台球的坚持,他甚至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签约,自己出资办比赛,用他的话说就是,“别让台球断了档。”
  2005年4月,年仅18岁的丁俊晖击败世界“台球皇帝”亨德利,成为中国第一个拿到斯诺克职业排名赛的冠军。在庆功宴上,当甘连舫把五万美金奖给丁俊晖时,全场一片哗然,因为奖金数额超过了公开赛冠军奖金的数目――国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台球运动上,“台球热”随之兴起。这时候,许多人注意到,“台球神童”丁俊晖还有一个身份――星牌集团签约球员。这一次,人们不得不佩服甘连舫的预见性。
  事实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凡是夺得过全国台球冠军的球员,比如庞卫国、陶山、哈斯木等人,大多是星牌集团的签约球员。当丁俊晖在2002年亚运会上夺得台球冠军起,甘连舫就“盯”上了他――不仅说服丁俊晖与“星牌”签约,还认他做义子。对于一些街谈巷议,甘连舫倒也理直气壮:“小丁现在就和星牌台球品牌一样,是中国台球无可争议的霸主,我们是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运动员强强联合。今后我们将继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球员。”虽然是企业家,但甘连舫明确地表示,他并不想从丁俊晖身上赚一分钱:“丁俊晖夺冠军我脸上有光,但在商业方面我不会对他有任何要求,他的广告费我们一分不要,我们只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出一份力量。”
  事实上,台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恰恰需要这份热忱与投入。
  乒乓球圈内人士认定乒乓球普及率最高,台球圈内人士有不同看法。在他们看来,台球的群众基础已经不亚于足球和篮球:“从政府投入上看,台球的确是个边缘的项目。但从社会关注度上看,台球一点也不边缘。估计每天有几千万中国人在打台球。上海现在有400家球房,平均每家有15张球台,平均每天有200名客人,每天就有8万人在打球;北京有15张以上球台的球馆有500家到700家;广东的台球发展得最早,东莞市就有300多家球房,佛山市城区有40多万人,但也有30家球房。”打的人多了,业余台球水平提高很快,这也就是中国台球金字塔的底座。
  幸运的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丁俊晖成名之前,台球比赛只有台球器械厂商赞助,但随着辉煌战绩的到来,丁俊晖得到了乳品公司的青睐,梁文博也得到了手机企业的赞助。
  未来的中国台球应该是什么样?有人说,台球要向职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职业赛事要在8到10年内实现市场化运作。无论如何,甘连舫的目标很明确。这个以发展中国台球为己任的企业家又在忙着策划新目标――与国际台联合作,专门组织在中国的赛事,并把这作为“星牌”台球发展的新阶段。
编辑:杨伟康
关键词:台球冠军;星牌;台球协会;台球锦标赛;职业台球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诺克超级联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