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在中国队对德国队有多少人气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一今日微信公号推荐:ETF观察(微信号:topetf)来源:环球网、央视新闻“德国制造”一直被视作质量过硬的代名词,“中国制造”却一度因山寨货被扣上低劣的帽子。然而,德国权威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9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情况已今非昔比。VS德国《质量管理杂志》网站10日报道称,这项调查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54%的受访者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者正加大步伐,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国制造”哪些领域做得比较好?受访者认为,最突出的是“数字化和信息技术领域”。64%的人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已超越德国。其次是电动车领域。至于“德国制造”哪些领域比“中国制造”更出色,受访者选出三个方面:一是德企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成果更好;二是机械和设备制造仍是“德国制造”的招牌行业;三是基础设施方面。不过他们认为,在这些领域,中国正在缩小与德国的差距。该调查报告称,“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未来都具有更大发展潜力,尤其是中国。约3/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的质量20年后会更好,只有22%的人认为不会变。对于全球质量典范“德国制造”,51%的受访者认为20年后质量仍会不断优化,41%的人则认为会“原地不动”。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随着“中国制造”的进步,“德国制造”也可在压力下迸发出更大潜能。《质量管理杂志》网站评论称,“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形象未来将越来越接近,其背景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为“中国制造”指明了方向。德国质量协会负责人皮恩克斯说,毫无疑问,到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将给德国带来挑战。数字告诉你,中国制造有多强!水下1266米“蓝鲸1号”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开采。这个我国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这五年,世界首座全自动“智能渔场” 、第六代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让中国从海洋大国变为海洋强国。地面上,高铁正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行,五年来,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铁轨道上、城际铁路、地铁和轻轨上,奔驰着中国造的各种机车。这是正在建设之中的空中能源走廊。它能把电力资源,传输到3000公里以外,这五年,中国投运的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1.94万公里,让全球能源互联互通成为可能。五年来,中国制造,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4153公里,世界第一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而在更高的空中,中国制造正在开启未来。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最大飞行高度。如今,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G600、大型运输机运20、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在蓝天上组成了中国制造的航空编队。再向上看,在这看上去深不可测的太空中,170多颗中国制造的航天器闪耀其中,将中国带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从万米海底,到深邃太空,五年中,中国制造正在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展现出的实力世界瞩目。为中国制造点赞!本文来源:环球网、央视新闻友情推荐ETF观察(微信号:topetf)很多人嘴边都挂着一句话“赚了指数不赚钱”,既然这样不如直接买指数基金,又赚指数又赚钱呢!。关注ETF观察,学习最好的投基知识。微信号:topetf。漫步金融街我们是一群金融投资知识爱好者!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直接关注我们!《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二来源: 宁南山中国为什么不受发达国家待见?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国家。过去100年,由欧美澳日组成的发达国家俱乐部迎来了为数不多的成员,其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更是寥寥无几。例如韩国,只有五千万人,而且其产业主要冲击的是日本,所以列强还能忍,中国的体量是韩国的20多倍,从欧美到日韩统统受到冲击,发达国家会怎么想?中国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冲击主要是3点:一、中国产业的全面性,导致中国同许多发达国家有竞争。西方文明+日本文明总共十几亿人,就单个国家来看,其人口体量无法支撑全面工业。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在多个发达国家之间分工的。就拿美国来说,造船工业只剩下军用造船,民用造船基本退出了世界市场竞争,游轮买欧洲的,商船买亚洲的,也因为这样导致美国军舰造价奇高无比,造船厂没有民用订单,都靠军队养,美国军费为啥这么高,相当一部分就是这样被用掉了。再比如德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芯片制造和封装,液晶面板这些产业都比较弱。再比如日本,卫星导航,民航客机,航空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通讯设备,无人机,互联网这些产业普遍较弱,航天工业没有全球航天测绘网,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再比如军事工业,美国一家独大,航空母舰,四代机,超高音速飞行器,无人机,洲际导弹,核潜艇,这些主战武器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而中国呢,上面列举的十几个产业全部都有,而且都不差。除了这些高技术制造业,技术要求相对低端的玩具,服装,家具,水泥,玻璃,纺织等等产业,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早就放弃了,而中国照样通吃,而且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份额。二、中国工业不仅是个全能型选手,而且许多产业都能进入世界前五,很多是世界前三和世界第一。想象一下,有个人参加奥运会,从游泳,跳水,篮球,跑步,跳远,足球,自行车,马术,摔跤,拳击等等所有项目都能进入前八名决赛,而且还能拿下不少金牌,银牌,铜牌,第四名……那这个人该是多么的牛!再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凭借着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等同样紧追美国。以云计算为例,德意志银行2016年5月公布的报告,世界三强是美国亚马逊,微软和中国阿里巴巴。比如液晶面板,论产值和利润中国仅次于韩国,普通人印象中牛得不得了的日本液晶产业,现在只有JDI一家,份额不到全球10%,2016年还在裁员……比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国,美国和韩国三家垄断了世界市场,中国至少排在世界第三。2017年中国手机品牌世界份额预计合计超过50%再比如造船业,世界三强是中国日本韩国,中国份额排在第一。再比如家用电器,中国,韩国,欧洲占据了世界主要份额。再比如通讯设备产业,华为、中兴蒸蒸日上;民用无人机方面,大疆在技术和产值利润上都名列前茅。再比如服务器,2016年Q3全球出货前五惠普,戴尔,联想,华为,浪潮,都是中美企业,日本和德国都没有。再比如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包括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全球市场是被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强把持,中国占全球份额35%,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球钻井平台超过80%是中国制造。海工装备美国,欧洲,日本基本都没有什么份额,中国主要就是和韩国新加坡竞争。三、在全产业链和发达国家竞争的情况下,中国工业还在高速增长,而发达国家增速放缓。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均工业产值最高之一的日本对比,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保持6%的增速,中国人均工业产值追平日本并不遥远。液晶面板排在中国进口主要工业品的第三位,而到现在包括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和生产设备在内,例如玻璃基板,偏光片等,已经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液晶面板技术的下一代OLED显示技术,中国目前进度仅次于韩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进口排在中国进口工业产品的第二位,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势头已经起来了,国内各大车企对汽车的投资也是天量,这个产业也在逐渐向上攀爬。集成电路也是我国产业链条上的最大缺口,这点我们还在起步阶段,虽然芯片设计已经有海思,展讯,芯片制造有中芯国际,芯片封装有长电科技等,集成电路产业也在以20%的速度发展,但是总的行业投资额并没有超过发达国家,而且技术差距还很大,因此这一行业的竞争还将长期化。下面举三个例子来说明,过去15年发达国家的产业是如何被中国挤压的。举例一:安防系统2000年以前,全球视频监控安防领域,都是被美国霍尼韦尔,泰科,德国博世等少数欧美企业垄断,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我们80后小时候看到美国电影里面,都会有视频监控室的镜头,现场直播一览无余,当时觉得牛得一塌糊涂。2001年,中国成立了一家叫海康威视的企业,仅仅6年后的2007年,这家中国企业就进入了as评选的全球安防50强。那么八年后的2015年,海康进步到什么水平了?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HIS 2016年7月发布的2015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CCTV和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6.3%增长至19.5%。排名全球第一。不要以为海康的市场只是在国内,在海外的增长更快: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6.2%增加到2015年的9%,海外业务增长高达50%。我们保持高增速,就意味着欧美企业的份额又被降低了!有的人,总是对中国制造极为苛刻,动辄就是中国制造都是低端,没有核心技术,一提起美国日本就是高科技,质量好,掌握核心技术,高端。实际上,中国制造科技企业净利润达到甚至超过苹果公司水平的公司也有很多!有的人,一提起中国制造,就条件反射地说中国公司技术不行,管理不行,质量也不行,既然都不行,那为何能在全球竞争中能够步步紧逼欧美日企业抢夺其份额?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很多行业,我国的确还落后发达国家,但同样在很多的行业,我们在技术,管理和质量上一定有超过发达国家同行的地方,不然何以能在竞争中不断胜利?举例二: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业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从中国企业大举进入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光伏产业,到把国外主流生产商全部打垮破产,中国企业自身也遭遇多年全行业亏损,然而咬牙坚持,凭借着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全产业链降成本,最终实现全行业盈利。这中间故事的精彩完全和中国液晶产业奋起的故事有一拼。中国光伏产业的故事完全体现了中国产业人前赴后继振兴实业的精神,虽然中间大量的过度投资一度造成了全行业产能过剩和亏损,然而中国的有钱人拿钱投制造业,即使失败了,也比炒房炒股要好上千万倍。2005年,中国份额只有全球11%,光伏组件的EVA膜,光伏背板材料,光伏玻璃,硅片,硅料等基本全都依赖进口,中国只拥有电池片制造和组件生产技术。光伏组件的原料是高纯度的多晶硅料,需要99.999%以上的纯度,2005年中国还不掌握硅料提纯技术,200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只有约80吨,仅占当年全球太阳能电池耗硅量2.87万吨的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所需的多晶硅近乎100%需要通过进口解决,以德国wacker,美国MEMC,REC,日本三菱等多晶硅料企业凭借着高纯度硅料制造技术赚取了大量利润。2005年,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仅仅30美元一公斤,而到了2008年,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光伏产业,多晶硅硅料价格竟然冲高到了超过400美金一公斤,由于中国组件生产商集中在下游环节,外国供应商赚取了大量利润。中国公司当然不会甘心被人卡脖子,突破太阳能级高纯度硅料生产工艺后,也开始大举进入多晶硅制造环节,到了2015年,中国高纯度多晶硅产量16.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34万吨的48.5%。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也从2008年的超过400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00元,2012年下降到50美元,2015年下降到20美元一公斤。我国现在每年仍然会进口部分硅料,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进口价格低,外国供应商在工艺上领先导致生产成本总体仍比中国厂家略低,因此可以低价供应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天量产能的存在,外国多晶硅厂家已经无法随意提价,一旦提价就会激活更多的中国产能。不仅是硅料,中国公司还突破了用硅料制造硅锭,把硅锭切割成硅片的生产工艺,下游的三个环节,硅片,电池片,组件,到了2015年,中国硅片产量48GW,占全球总产量60.3GW的79.6%;中国电池片产量41GW,占全球总产量65.5GW的62.6%;中国光伏组件,也就是太阳能面板产量达到45.8GW,占全球总产量60.2GW的76.1%。上述包括硅料在内的四个制造端主要生产环节产量均连续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已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各环节产量前10名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位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龙头是德国,一直到2008年,其全球市场份额还是世界第一,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下,德国光伏产业几乎全行业衰退。不只是德国,日本光伏组件本来是被京瓷,夏普,三菱等日本本土品牌占据的,2011年,日本本土品牌还占据了日本90%的光伏市场。而到了2014年,日本已经是中国光伏组件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本土的京瓷,夏普,三菱等光伏厂家,不仅无力在海外市场和中国竞争,连本土市场也被蚕食。举例三:空调2004年,中国空调的龙头企业格力电器实现销售收入1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74%,实现净利润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4%,净利润率为3%而到2015年,格力营收977.45亿元;净利润为125.32亿元。净利润率高达13%。10年间收入增长了7倍,利润增长了30倍,净利润率提高了4倍。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增长到了2015年的23.1%,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期美的,海尔空调的全球份额也在增加,那么谁的份额被抢走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家电企业。中国空调产业曾经产值和利润都远远不如日本,而现在产值和利润都**超过了日本。中国还在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份额,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格力空调出口增幅高达17亿美元,增长24.5%。如果算上格力在巴西等海外工厂的销售额,格力来自海外的销售额更高。世界空调生产企业主要就是中国韩国日本,格力出口的增长就是在挤压日本韩国的份额。结语:中国不受待见,当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奋起挤占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利益空间,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发展不能同世界成为简单的零和游戏,必须共赢才能走得更远!我们也要认识到,到目前为止,中国产业的许多进步属于跟随型,领导型成就比较缺乏。我们发展的目标是要成为领导型国家,能够在无人区开辟出新的产业,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雨露均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科技实力!我们,准备好了吗?/推荐阅读/本周最热# 行业 #.1.。从今天开始,基金要这样卖.2.。7月1日,全民炒股时代要结束了.3.。哥在金融圈搬砖的那些事儿,这真的不是段子!.6.。建行阿里、农行百度、工行京东、中行腾讯,四大行这下齐活了# 热点 #.4.。双城记:深圳的崛起与香港的衰落.5.。《王者荣耀》已成全球营收最高游戏.7.。万达究竟怎么了?回复# 关键词 #或.数字.查看相应文章《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三来源:观察者网英国广播公司近日(BBC)关注中国的科学革命,他们进入这些顶端的中国实验室和科研场所,采访了大批中国一线科研人员,以大量的图文关注中国在五大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天文观察(天眼看星空——FAST望远镜)、生命科学(猪眼看世界——猪角膜移植人体)、中微子探测(寻找奇怪的粒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深海科考(探险幽深的海洋——彩虹鱼无人潜水器)和航天(飞向浩瀚的太空 ——载人航天和探月计划),堪称一部纪录片。中国正在把科学“超大化”。从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实验,到大范围内推广最新医学进展;从幽深的海洋到遥远的太空,一步步推进探索的极限,中国科学研究正在展示出万丈雄心。回望几十年前,在全球科学排名榜上,中国几乎是榜上无名。现在,根据科研投资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来评估,中国仅次于美国。尽管突飞猛进,中国依然面临挑战。下面这五大重要的科研项目,既彰显中国的实力,也揭示中国的弱点。或许有助于理解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否能够成为全球科研领域的领跑人。一、天眼看星空巨大的天然深坑内,中国“天眼”即将问世四周群峦叠嶂直刺云霄,中间硕大的圆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样拔地倚天的大背景映衬下,为项目收尾的建筑工人显得如此渺小。这就是史上最大、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彭勃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技术实验室主任、FAST项目副经理彭勃说:“在天文学领域,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过去我们只能出国,使用外国的望远镜。我觉得到时候了,我们要在中国建造自己的东西。”FAST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建成后规模将超过所有其他射电望远镜。先前的记录保持者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口径305米。英格兰北部卓瑞尔河岸(Jodrell Bank)的洛弗尔望远镜(Lovell telescope)口径只有76米。这并不仅仅是中国要在口径上胜人一筹,研究射电天文学,越大真的是越好。有些望远镜 —— 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 —— 是用光来“远望”可见宇宙,但是射电望远镜更像是个“耳朵”,“收听”太空深处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和光一样,无线电波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但是波长非常长,从大约一毫米到一百多公里。这些宇宙信号在太空中穿行遥远的距离,因此也非常、非常弱。就是为什么射电望远镜必须要大的原因 —— 口径越大、可接收的信号就越多。中国的这个新望远镜口径如此之大,研究人员希望它能收到来自宇宙深处的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将搜索氢的遥远信号 —— 氢是宇宙起源的“积木”之一,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宇宙变迁。它也将寻找新星,特别是快速旋转、密度极高的脉冲星;此外,FAST也将加入寻找外星生命的行动。彭勃说:“寻找外星生命是所有望远镜的热点关注之一,公众也很感兴趣。我认为FAST能够做贡献。”科学家花费了10年的时间审视中国农村地区的卫星图像,才找到了能够容纳FAST望远镜的天然深坑。但是,工程工期却是创纪录的短,也就五年多一点,现在进入收尾阶段。望远镜的大“锅”由4450块三角形面板拼装组成,每一块都要小心谨慎地安放入位。望远镜太大、整体无法移动,但是每一块面板位置都可以调整。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太空观测领域,调整望远镜的表面角度。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设计师、中科院的南仁东教授说,FAST望远镜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挑战。南仁东教授南教授说:“贵州是一个发展中省份,我们的工程项目地点非常偏远,在贫困的农村地区。“所有的沉重部件都需要从几千公里之外、途经崎岖的山路从工业区运过来。”他说,有时候难度太大、几乎无法战胜,他本人都曾想过放弃,“不过最后,我们总算找到了办法。”回首久远的历史,中国曾经是世界科学的领先者,最著名的贡献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但是,岁月流逝,之后历代王朝更加关注文艺,科学举步不前。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动荡期间更加糟糕。许多知识分子、科学家被下放,大多数科研工作陷入停滞。但是,射电望远镜这类项目是中国科学复兴的强有力象征。2013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超过欧洲,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自然》杂志最近一份评估报告显示,就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而言,中国现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刘珺科技领域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大中华总裁刘珺(CharlotteLiu)说:“中国好像有一种紧迫感。过去100年我们没有搞研究,失去了许多机会。就资金投入、对科研能够起到作用和社会的认知而言,现在(中国)是黄金机会。”但是,对于生活在周边地区的人来说,射电望远镜也带来一些不受欢迎的后果。望远镜周边五公里的村庄被设定为无线电静默区,一些报告显示,数千人将受到影响。所有可能对望远镜构成干扰的设施——比如移动电话、无线网络都被禁止。虽然**承诺给自愿搬迁的人发放补偿,但是其中一些人并不满意。一位妇女告诉我,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太困难了,所以她会搬走。另外一名男子则说,他支持望远镜项目,但是他对补偿金额不满,认为这点钱不够搬到城里去,所以他决定目前还是留下来。科学家表示,他们知道有人要做出牺牲,但是他们希望望远镜将帮助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南仁东说,“望远镜会吸引来大批科学家和游客,也是教育、培养下一代和中国工业的好榜样。”望远镜项目按预期计划进展顺利,预计九月完工。启动后,我们将有机会看到,中国的“天眼”是否能够帮助中国摘取科学桂冠。二、猪眼看世界灯火通明的大棚内,一群群的猪在圈内拥来挤去。猪肉在中国是大宗生意,广东的这个猪场总共有2000头肉猪。不过现在,猪身上的部位最终可不都是要上餐桌的。肉猪和角膜用猪屠宰后,其中一部分猪的角膜——也就是眼睛前端透明的膜性组织 ——将被摘除保存,用于移植人眼。几小时车程以外,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眼科医院“中山眼科医院”。中国盲人占世界盲人总数的五分之一,14亿人中盲人总计有八百万。繁忙的病房中,角膜病专科主任袁进医生正在查房。他说,角膜疾病致盲病例的总数在350万到500万之间。袁进医生角膜受伤或者感染之后,如果不妥善治疗,最终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对许多病人来说,唯一的希望是移植。但是,等待的时间相当长。在中国,移植器官的主要来源曾经是死刑犯人。但是去年,**禁止了此类争议性做法,鼓励国人登记、死后捐献器官。不过,选择这样做的人很少。袁进医生说:“中国人观点比较传统,他们不愿意捐献角膜。这也是我们一年只能做5000例角膜移植手术的主要原因。”不过今天,袁进医生正在检查的是接受猪角膜移植的病人。中国**去年批准开始此项实验,迄今移植手术已经做过大约200例。58岁的吴平贵(音译)最近刚做了手术。原来,小虫子飞进一只眼睛导致吴平贵角膜感染。他告诉我,“没有好好护理伤口,越来越严重。眼睛红、肿、很疼。”后来吴平贵的伤眼失明,他也丢掉了自己的保安工作。现在吴平贵刚做移植手术24小时,视力已经开始恢复。我问他,移植动物角膜感到吃惊吗?他回答,“不太吃惊,我信任医生的决定。”35年前,深圳还是一个渔村,现在已经发展为创新枢纽。开发猪角膜移植技术的“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CRMI)实验室就位于深圳。邵正康博士公司首席执行官邵正康介绍说,研发历时10年。他说:“我们试过许多动物,山羊,狗,猪,牛。最后发现猪角膜和人类角膜非常相似。”实验室内摆放着许多装满猪角膜的瓶子。猪角膜呈乳白色、黏腻状,移植前需要接受去细胞处理。也就是说,去掉角膜上的猪细胞,去掉基因、蛋白质和血脂。猪细胞的角膜组织所有一切可能引起病人免疫排斥的都要被去除;所有的病毒、细菌也都要杀死,避免任何疾病从动物传给人类。无猪细胞的角膜组织保留下来的,只有猪角膜的基本形状和胶原蛋白结构。在移植后与人体细胞融合重生。邵正康给我展示了最终成品,处理后的猪角膜看上去很像隐形眼镜。CRMI公司为此项目总计投入10亿人民币(1.5亿美元),但是邵正康承认,目前这种治疗手段仍然处于早期。猪角膜“它和传统治疗手段区别很大,全部都是新的,需要时间介绍给医院、病人和社会。”CRMI公司介绍,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在90%以上,几乎与人类角膜移植成功率持平。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中国动作太快,没有足够评估风险和道德。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只是中国涉及争议领域之一。干细胞研究、克隆、胚胎基因改造也在国际科学界掀起波澜。CRMI实验室“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大中华总裁刘珺说:“我认为,有些人的观点是,中国处在科学前沿,因此,对开发最新技术有很大的雄心和胃口。这样看来,启动之前并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去辩论、探讨和全面理解后果。”但是刘珺说,世界各地其他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好像确实也在改变着现状。“在中国,科学仍然相对很年轻。搞科研的文化和道德需要时间来开发和培养。”手术后检查中山眼科医院内,吴平贵的检查效果不错。他的眼睛还有一些红,但是已经开始愈合。他说,这将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他希望好了以后可以找到一份新工作。三、寻找奇怪的粒子我乘坐电动车深入地下。高速穿过岩石中开凿出的通道,来到大山之下的最深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教授解释说:“岩石是花岗岩,相当硬。我们头顶上有300米厚的花岗岩,屏蔽宇宙射线。”曹俊教授在中国南部大亚湾地下,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是宇宙中最为奇怪的粒子:中微子。中微子产生于核反应,包括星空中的聚变到地球上核电站的核反应过程。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粒子。每一秒钟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从我们身边飘过,但是我们感觉不到、也看不到,中微子既不带电荷、质量也非常小。有人形容它是最接近于不存在的东西。更为奇怪的是,中微子也在不停地变。穿行在宇宙中,中微子在三种形式中互换,即学家所说的“味道”。就好像朝空中扔出一只香蕉,眼看着香蕉变成橘子、苹果,然后再变回香蕉。就目前所知,其他粒子没有这样的行为。进入大亚湾研究中心大亚湾这样的实验在全世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地方展开,也许会帮助科学家理解中微子的这种怪异性。在大亚湾,科学家观测的是源源不断地来自附近一家核电站的中微子。地下通道的尽头,我们来到实验的心腹之地。这里安装有一系列巨大的粒子探测器,可以监测到非常罕见的中微子与其他常规粒子的对撞。探测器设在不同地点,有的间隔几公里,通过观察中微子碰撞在不同探测器之间的差异,科学家可以勾画出粒子移动过程中的变化。曹俊教授说:“每天我们都可以探测到数以千计的中微子,这是黄金时代,研究中微子物理学振奋人心。”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大亚湾研究团队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精确地计算出中微子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可能性。他们的研究结果甚至还暗示,中微子可能存在第四种神秘的“味道”,不过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大亚湾的研究工作非常成功,去年获颁国际知名的“突破奖”。考虑到中国仅仅从1980年代才开始向这一个领域投资,如此进步令人刮目相看。大亚湾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教授说,“现在我们开始见到成果了。”和中国许多科学家一样,王教授也曾在国外(意大利和美国)工作。以前,离开中国的科学家很少回国,但是现在,人才外流之势出现逆转。王教授说:“我认为,随着**投资越来越多、机会越来越多,将来回来的人还会更多。”海归科学家也在推动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系。王教授说,中国科研要进步,需要争取更多合作。“我认为,在所有领域,国际合作总是非常重要的。我也认为,如果对国际社会不够透明,成为领导者的机会就更少。”“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的刘珺也谈到了科研透明度的益处。该集团旗下《自然》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些中国科学家不情愿与更广泛的研究社区分享他们的成果,但是刘珺认为这种做法适得其反。刘珺说:“我们提倡科研和数据分享的公开性。实际上,讲求透明,研究出方法、治疗手段、新产品的效率也会提高很多。”《自然》杂志调查还发现,中国科学家面临压力发表大批学术论文,做不到可能会影响拨款。王贻芳教授也认为存在过分强调数量、关注质量不够的现象。“其中很多论文质量实际并不太高,至少算不上顶级质量。数量最多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好的。因此我认为,还是任重道远。”粒子探测器地下中微子实验室内,研究人员也在筹划下一步行动。曹俊教授告诉我,他们已经着手展开庞大的跟进实验。“那项实验规模更大。这里每一台探测器内,我们有20吨材料,用来探测中微子。新实验中,我们将用20,000吨!”即将建成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之际,中国科学家也在考虑打破另一项记录:这一次是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在中国本土打造更大版本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曹俊说:“在中国,目前真是科学家的好时光。”四、探险幽深的海洋上海以南几小时车程的地方,船厂乐声高昂,雄狮起舞,天空中巨大的气球随风摇摆。码头人头攒动,聚在一起观看中国崭新的科考船下水仪式。该砸的香槟砸完了,该剪的绳索剪断了,100米长的新船缓缓滑入水中。这艘科考船配有实验室和先进的科研工具,它将探索世界的大海大洋,也将帮助中国深入海底:科考船将成为深海潜水器的“发射台”。上海海洋大学的崔维成教授说:“人类对深海的了解还不如对月球和火星表面的了解多。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为海洋科学家潜入深海创造条件的原因。”崔维成教授崔维成还开办了一家私营公司 —— “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不仅打造出新下水的那艘科考船,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潜水器。“彩虹鱼”的一艘无人潜水器在最近一次试验中曾经成功下潜到4000米。但是,“彩虹鱼”的最终目标是载人深潜,他们计划将人送入海洋的最底处 —— 太平洋中深度将近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崔维成教授带我参观潜水器的仿真模型,目前计划是在2019年深入太平洋。潜水器为鲜红色,流线型设计,可容纳三人,由厚厚的金属球体保护。“目前还处于设计阶段,我们在测试几种超高强度的材料。”潜水器必须承受海水重压,如有任何脆弱之处就会爆碎。亲自见识过海底最深处的人屈指可数。1960年,美国海军中尉唐·沃尔什(Don Walsh)和瑞士工程师雅克·皮卡德(Jacques Piccard)首次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他们乘坐的潜水器“的里亚斯特号”重压之下一路嘎吱作响,下潜总计用时五小时。另外仅有的一次载人探测是,2012年好莱坞导演卡梅隆(JamesCameron)乘坐亮绿色潜水器单人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彩虹鱼”希望自己的潜水器成为下一个尝试者。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探索深海。中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也是由崔维成在创建他的新公司之前设计的,“蛟龙号”已经下潜100多次,深度达到相当可观的7062米。现在中国**也在计划研发新型潜水器探索海底最深处。中国强调其目的完全是科学研究。但是目前海上局势紧张。中国在南海地区卷入主权纠纷,也正在该地区加大军事部署。有人担心,海洋科技或许会被中国用于加强对争议水域的控制。马里亚纳海沟海葵(NOAA - 2016)“彩虹鱼”团队坚持说,他们的研发与**无关,他们正在寻求与美国、俄国和欧洲的科学家合作。但是,“彩虹鱼”的项目也是商业活动。“彩虹鱼” 董事总经理吴辛说,希望向使用科考船、潜水器的人收取费用,目标对准三类人群。“第一,肯定是对深海感兴趣的科学家,第二,是离岸和石油公司,最后一个是希望自己想下去看看海底到底什么样的旅游者、探险家。”这种创业方式也许是中国科研的新模式。崔维成说,摆脱国家投资可以给研究工作带来更大的自由。他说,**出资的项目可能更官僚、更慢。“我认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管理大型科研项目、让研究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他们在考虑科技改革方向的时候应该也想到这一点。”深海研究难度很高、风险很大,海洋一大部分仍然是未知数。但是,希望成为下潜马里亚纳海沟中国第一人的崔维成相信,中国能够真正打开这条最后的前线。五、飞向浩瀚的太空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内,一群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玩耍,他们在空间站模型内爬上爬下,钻进迷你探测器试驾一番,甚至坐陀螺仪过过瘾。一个小男孩儿告诉我,“太空好玩儿,很酷。” 我问他有什么志向?他稍稍停顿一下说,对,长大了很想飞往太空,成为中国宇航员 ——太空人。中国的太空探索项目毫无疑问抓住了人们的想象力,取得的成就也给中国人带来一种国家荣誉感。中国自从日步入太空时代。沉重的球形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太空中回响起歌颂***的歌声。东方红一号随后几十年间,中国发射过更多的轨道器、探测器、并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中国迅速建立起太空大国的地位。不过多年以来,中国的太空项目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许多其他国家的太空机构比如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航天局都是民间组织,但中国的太空项目是军队领导的。不过有迹象表明,这已经开始走向开放。在北京的办公室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院士转了转一枚巨大的月球仪。他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2013年,中国将探测器送上月球,这是时隔40年后人类月球探索的第一次。中国玉兔号月球车吴伟仁自豪地指了指月球仪上“玉兔”月球车登陆、标有中国国旗的地方。他带微笑地说,“中国人比较谦虚、内向。做成事之前我们不愿谈论,做成之后我们也不愿意过多谈论。”但是这一次采访 —— 这是吴院士第一次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他的态度显然不一样。吴院士说,他的工作压力很大。他说:“我们的太空项目更加强调成功。不像其他普通的、基本的研究项目,可以容忍失败。如果我们失败了,影响很大。所有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其实压力都很大。这也是我们不愿意过分宣扬的原因之一。”吴伟仁院士向我介绍了中国探索太空的新项目,其中包括重返月球。中国计划发射飞行器前往月球,搜集岩石样本带回地球,同时还计划在2018年探访月球的背面。吴伟仁说:“苏联和美国都曾经数次登月,但那都是在月球前面、也就是对着地球的一面,从来不曾在背面。在背面登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中国还把目光瞄准了火星。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宣布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吴伟仁说:“进入轨道、环绕探测、部署探测器,我们将一气呵成。”但是对中国来说,载人探索也是一个重点。2003年,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他在太空中度过21小时,返回地球后成为民族英雄。此后,中国又先后出现九名太空人,今年还计划将另外一组宇航员送入太空。但是目前中国宇航员不能去的一个地方是国际空间站。美国表示,不和中国太空部门合作,因为那是由军方管控的,美国担心共享科技可能会破坏美国的国家安全。吴伟仁表示,中国非常希望合作,并且已经与欧洲、俄罗斯在其他项目上合作,但美国仍然是一个症结。吴伟仁教授说:“我们多次呼吁美国取消限制,允许两国科学家合作探索。”中国目前的方法是打造自己的空间站。”中国将于今年发射空间站实验室“天宫二号”,今后还将加大规模。这表明,中国有决心不让任何东西成为拦路虎。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快速快步和中国在其他许多科学领域的突飞猛进交相呼应。今年三月召开的人大会议上,中国**宣布了下一个五年计划,其中数十次提到“创新”一词。下一阶段,中国希望经济发展从以制造业为基础转向以知识产业为基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出现放缓迹象,但是**将研发投入放在未来计划的中心地位。到2020年,中国**希望科技投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5%。“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的刘珺形容,这令人鼓舞。“中国**有决心继续向科技投入,同时也要在今后10年内把科学放在非常显著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关于科学产出的数量、甚至质量,我认为,中国更加强调了科学的影响力。科学将如何带动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科学将如何解决今后20年内我们面临的更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很明显,中国处于一个转折点。钱投进去了,科学家也在“海归”,大型实验项目即将启动。但是,在道德、合作、透明度、研究质量等方面,中国仍然面临挑战。世界拭目以待,中国的科学革命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中国是否能够完成向世界科学强国的转型。《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四[摘要]:“德国制造”的优势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及优秀的售后服务等。达成这一切,有赖于创新。德国制造的创新多以研发为源头,绝无花活儿。
题外话:德国队赢得了巴西足球世界杯冠军,这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整支德国队,如同一台高效运转的精密仪器,步步为营所向披靡且根本停不下来。这就是典型的德国性格:认真、细致、严谨、处处追求完美。而世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一旦“认真”深入到团队的骨髓,融化进团队的血液,就会形成令人害怕的力量。
德国对制造业的坚守,换来的是危机中的一枝独秀和全球的艳慕目光。
但其高端制造的形象和坚如磐石的实力,显然不是仅仅靠坚守就能实现的。
毫无疑问,制造业正在激情重燃。
放眼全球,从美国到英国,从印度到中国……制造业都在享受非同以往的礼遇。美国忙着将之前外包出去的制造型企业搬回本土,英国着手于利用创新和设计能力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中占取有利地位,中国“十二五”规划瞄准高科技工业领域,就连原本希望直接进入服务型经济社会的印度,也制定了全国制造业发展规划。有谁还会再发出“让笨重的机器靠边站”这样的论调?有谁还会认为工厂是另一个时代的遗骸?
因为一度抱着掘金般的狂热将金融和服务业与未来画上等号,几乎全球都在重新反思过往施行“去制造化”的弊端。
而德国无需这样做
“1990年代,德国还被当成充斥着各种欧洲问题的典型而受到人们的嘲笑。”美国ARC顾问集团高级咨询师托马斯?门泽说。而今天,德国正以“为传统制造业正名”的姿态屹立。
2011年,当欧洲各国仍深陷危机泥沼时,德国率先恢复景气,GDP增速逆势上扬3%,同期美国的这一数字为1.7%,日本则为-0.7%。虽然在2012年前后也曾受经济大势拖累短暂低迷,但就在日,据市场调查机构Markit公布的调查显示:在国内外的强劲需求拉动下,8月,德国制造业PMI终值为51.8,达2011年7月以来最高,这暗示着制造业将提振德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编者注:PMI即采购经理指数,是监测经济运行的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其荣枯分水线为50。)这一世界经济偶像,再次展现出其巨大潜力。
高端制造的底气
“德国制造”的优势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及优秀的售后服务等。
关于德国制造的小故事俯拾皆是。与中国有关的最着名的一则莫过于齿轮的故事。
据说2010年,三代生产齿轮的德国亨利安家族的一对父子,在游览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时,发现教堂钟表嵌有“J.F.WEULE”标识。这是德国100多年前有名的钟表制造商,当时,其齿轮正是由亨利安家族供应。而呈现在这对父子眼前的钟表仍在正常运转,20多个大小齿轮,从未经过维修只需定期涂抹机油,但每一个都如102年前那样严丝合缝。他们以专家的眼光作出判断:这些齿轮至少还能再用300年。
与顶着低端形象苦苦前行的中国制造不同,德国制造以“可靠、高品质”的高端制造形象傲视全球,被赞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实际上,“德国制造”的优势完全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及优秀的售后服务等因素。
达成这一切,有赖于创新。“在德国,创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就像许多基本的发明,如汽车、冰箱、扫描电子显微镜都有德国血统,不足为奇。”出身德国而专注于全球制造业管理咨询的诗道芬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丁?哈斯(Martin Haas)说。
比如,在没见识过Le**on系列的联合收割机之前,千万不要妄下“农业机械没有技术含量”的判断。这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联合收割机由卫星和激光提供精确导航,每小时可收割60吨粮食。最厉害的是,依靠实时感应器,它可以测算每平方米土地的产量,并即时调整下一季施用的种子和化肥量。它们出自德国格拉斯公司(Claas GmbH),单价高于竞争对手1/3,但在市场上所向披靡。
德国制造的创新多以研发为源头,绝无花活儿。德国人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这正是其产品更新速率及创新性令人惊讶的原因。全球着名管理咨询公司博思艾伦(Booz Allen Hamilton)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德国企业把研发支出超平均水平地提高了9%(全球为5.7%)。德国大众汽车无疑是其中最好的例证,在2008年以后的3年中,其仅用于研发新品的投入就达137亿欧元。
当然,资金投入只是研发成功的基础保障。更重要的是,当无数企业为研发的市场转换率而头疼不已时,德国企业在研发源头即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增强了研发胜算。此外,德国企业还极擅长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和智能模块化来系统地缩短研发时间,这显然保证了研发效率。
“德国企业成功推出新产品的关键是前瞻性,它能够系统地识别并覆盖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马丁?哈斯说,“中国企业在研发中有点儿浮躁,前期准备时间较短。而我们事先在研发项目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终会得到成倍的回报。”
与中国人奉行“一招鲜吃遍天”不同,讲求系统性的德国人从未止步于研发。尤其近些年来,德国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对全球化的认识,推动了德国制造走精益管理之路。通过精益管理,德国企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这部分覆盖了其高成本――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德国的5.56%――并使其达到了全球化对于生产标准化可复制的要求,以及确保产品的高品质。
在德国,优秀的企业通常能实现年复一年超过10%的生产率增长。他们永无止境地进行流程优化,并不遗余力地推进产品管理智能化――比如借助在每个产品上植入芯片进行数据记录,对每个流程、每道工序都做到可追踪。值得强调的是,与最早实行精益管理的日本相比,德国更注重精益管理中领导力的作用,他们认为,唯此才能保证精益管理走向的正确。正如马丁?哈斯所说:“德国企业管理层会直接下到车间和员工捆绑在一起改进,员工看到领导都和我一起肩并肩,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改善?”
与此同时,许多德国制造型企业经过多年生产精益后,根据精益管理的原则,调整研发、销售、采购、行政的组织结构,杜绝浪费的流程以及通过车间管理实现透明度、有效性 (做正确的事)和高效率(正确地做)被应用到公司内部的所有职能部门,将精益管理发挥到了极致。
而因德国制造多擅长于工业领域,需要做产品安装维保等一系列工作,这造就了其另一大优势,即产品与服务完美结合。许多公司都不仅仅出售硬件,而且提供终身保修、系统整合和更新服务。这显然实现了很好的客户体验,而且通过频繁地接触更有利于收集客户的需求信息。
不过,更重要的是,对德国制造而言,服务常常成为具有丰厚利润的补充业务。
例如,欧洲规模最大的“重型拖车之王”德国史密斯公司(Schmitz Cargobull)在产品之外,还加入了金融顾问、终身维护合同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货物监控。而截至2012年年底,德国杜尔,这一有着118年历史的全球最大汽车供应商,其附加服务产品EcoEMOS系统,已应用于20个国家的60多家汽车生产厂家。该系统从工厂各个生产环节的控制器上收集数据,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测。仅这一方面,就为杜尔带来数千万欧元的销售额。
“很明显,客户不只是想买产品,而是需要解决方案。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马丁?哈斯说。
专注缔造奇迹
按照德国学者冉珊鹤的研究,美国代表的是一种寻求短期利润和个人财富的商人文化;而德国则代表了一种努力创造持久永恒产品的手工业文化。
这是一个只有35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面积比云南省还要小。但德国,却孕育出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一批享誉全球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性格严谨、思维缜密,是公认的德国文化特征。
这一文化特征贯穿到企业里,呈现出德国制造“小事大作,小企大业”,即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的显着特征。在德国,大到如宝马,小到各式中小型制造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而其创始人也多为科学家或发明家。出于对风险的把控以及对科技的真挚追求,他们几十年、上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谋求长期发展,构筑成德国制造坚若磐石、屹立不倒的深层次原因。放眼望去,德国的百年企业比比皆是。
即便进行国际化,德国制造也秉承同样的专注。
“德国企业投资中国也只专注自己的产品,在德国制造什么,到中国也一样,来中国投资只是市场和生产的延伸。”德国最大的工业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VDMA)在华首席代表柯蝶芬(Ms. Stephanie Heydolph)说。
专注的同时,伴随的是德国制造对适度而长期发展的追求。相应地,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密,也更长期化。
“制造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不但需要知识,更依赖经验的积累,这并非在短期内可以实现。因而德国制造企业往往希望工人在同一个企业工作的年份越长越好,这也是德国机械工业保持高质量的根本原因之一。”柯蝶芬介绍说。
而给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夷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德企业家思维方式的不同。多年来,她往来于中德之间,曾帮助过很多德国企业进入中国,也帮助过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中小型企业或到德国购买工业产品,对德国制造相当熟悉。
“中国企业家比较在乎个人领导。但德国企业家看重与员工的交流,大家达成一致后,专注于目标不会朝令夕改。德国工人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认为企业有问题的时候需要提出来,他也要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夷萍说。
夷萍还记得一个有趣的案例:一个中国的企业家收购了德国某个企业,并扔给该企业一个年增长20%的目标,但是德国的总经理却说,我们要坐下来谈一下如何来增长,市场情况如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投资计划是什么。可这位中国老板对这些问题一个都答不出。夷萍感慨,对中国企业来说,除了创新和研发要以客户为导向外,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均衡,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塑造和建立老板与经理人互信上,德国制造也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系统性氛围的力量
从企业个体层面看,德国制造有诸多可学习之处。而围绕其整体系统性的氛围构筑,也颇值得中国制造借鉴体会。
同为经济、制造业和进出口大国,同样拥有勤劳智慧的劳动者,一边是德国在制造业上保持高端,称霸世界;另一边是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制造负重前行。从企业个体层面看,德国制造有诸多可学习之处,而围绕其整体系统性的氛围构筑,也颇值得中国制造借鉴体会。
在夷萍看来,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当其冲。“没有保护,就没有创造的动力。”她说。
这一点也从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需求中得到了验证。“不管已经在中国投资还是正打算投资的德国企业,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柯蝶芬说。
与中国相比,德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显然完善很多。不但如此,他们还奉行严格的标准化。在德国,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一向很强,这包括各种金融税收以及研发政策,还有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监督体系――着名的国际ISO标准就是参考有近百年历史的德国工业体系标准设立的。明晰的标准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确保了“德国制造”的高质量,并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标准的起草,通常是落到各个行业协会来执行的。这些协会虽然多是非**组织,但相当活跃,完全站在企业立场上,提供各种产业资讯,构筑起会员企业交流和互助的桥梁,并在需要时,以代言人形象与**交涉,为会员企业争取利益。
柯蝶芬供职的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VDMA)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一德国最大的工业协会是个非盈利组织,在德国已有120年历史。目前他们在欧洲有3100家会员企业,代表着约97万产业工人,其中80%的会员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在德国本土,其代表处分散于各州,海外触角伸及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日本等诸多国家。
类似这种组织无疑为德国制造提供了诸多便利,尤其让中小企业赢得了公平发声的可能。“比如一个只有20个人的企业,影响力一定很小,可他加入VDMA就不同了。**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对一家小企业可以不在乎,但代表3100家企业的VDMA的呼声,**往往非常重视。”柯蝶芬说。诸多小企业通过行业协会联合成一个大集团,可以与德国**“讨价还价”。
非但在国内,类似的协会在德国制造走出去时亦能为会员提供有力的帮助。德国企业投资中国,工厂具体该在哪里选址,该建立合资企业还是独资进行,诸如此类问题都可以找VDMA的在华代表处咨询。后者甚至解答过诸如“大连港口进口的最大部件允许的尺寸是多大”、“北京有没有合适德国孩子的学校”这样的细致甚至生活化的问题。
除了企业自身“组团发展”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久负盛名的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其为德国制造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
据夷萍介绍,德国学生大约自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分班。一部分人奔着大学去,大部分人则瞄准技术工人,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所谓双轨,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前者传授理论知识,后者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每周,学生对二者的时间分配比例大约为1∶2。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如此体制有效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
当然,选择做技术工人并非一条不归路。想再回大学读书仍有通道,且其薪酬水平与白领相差无几,同样享受年假等福利。所以很多技术工人一干就是一辈子,和公司感情深厚。同样地,企业非常注重员工的感受,谋求与员工共同发展。
对比来看,中国员工无“常心”,流动性大,技能低下,板子实在不该只打在员工和企业的屁股上。(来源:中外管理 作者:焦晶)
德国《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五中国为什么不受发达国家待见。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一个奋力向上的国家!在过去的100年里面,由欧美澳日组成的发达地区俱乐部只不过迎来了四小龙和以色列五个新成员(此处我们只是想表达出于发达状态下的地区,香港台湾属于中国,只是现在的体制不同),总人口加起来9500万左右。这其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只有台湾和韩国(更何况台湾还是中国一个地区而已,香港还只是中国一个行政区而已)。如果把发展已经停滞的伪发达经济体台湾去掉,其实过去100年有规模崛起的也就韩国一个。韩国体量小,只有五千万人,而且其产业主要冲击的是日本,所以列强还能忍,中国的体量是韩国的25倍,从欧美到日本韩国统统受到冲击,你让发达国家怎么忍。中国给发达国家带来的恐怖主要是3点:一是中国产业的全面性,导致中国在和所有发达国家竞争西方文明+日本文明总共十亿人,还不如中国一个国家多,就单个国家来看,其人口体量无法支撑全面工业。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在多个发达国家之间分工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包括美日德三强,没有任何一个拥有全面的工业。就拿美国来说,液晶面板产业,高铁产业, 锂电池产业之类美国就没有,造船工业美国只剩下军用造船,民用造船基本退出了世界市场竞争,游轮买欧洲的,商船买亚洲的,也因为这样导致美国军舰造价奇高无比,造船厂没有民用订单,都靠军队养,美国军费为啥这么高,相当一部分就是这样被浪费掉了。再比如德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芯片制造和封装,液晶面板,航空发动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都没有,德国也没有独立的航天工业。再比如日本,卫星导航,民航客机,航空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通讯设备,无人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没有或者非常弱小,航天工业没有全球航天测绘网,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再比如军事工业,美国一家独大,航空母舰,四代机,超高音速飞行器,无人机,洲际导弹,相控阵雷达驱逐舰,核潜艇这些主战武器德国日本都没有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而中国呢,上面列举的十几个产业全部都有,而且都不差。例如大家印象中很高端的芯片设计,下图是IC insight发布的2015年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公司,美国当然遥遥领先,前十名美国六家,中国2家,台湾和新加坡各一家。日本德国均未上榜。且海思和展讯营收增速排在前三位。除了这些高技术制造业,技术要求相对低端的玩具,服装,家具,水泥,玻璃,纺织等等产业,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早就放弃了,而中国照样通吃,而且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份额。中国工业的全面性是中国工业产值在2010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2010年这个年份非常重要,多年以后我们回头看,这一年中国工业产值超过美国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我们身处大历史时代,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二是中国工业不仅是个全面的全能型选手,而且在几乎所有产业都能进入世界前五,很多是世界前三和世界第一想象一下,有个人参加奥运会,从游泳,跳水,篮球,跑步,跳远,足球,自行车,马术,摔跤,拳击等等所有项目都能进入前八名决赛,而且还能拿下不少金牌,银牌,铜牌,第四名……那这个人该是多么的牛逼。比如互联网和卫星导航,成规模的基本就只有中国和美国在玩,中国世界第二,领先欧洲和日本。再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凭借着阿里,华为,腾讯,讯飞,百度等同样紧追美国。以云计算为例,德意志银行2016年5月公布的报告,世界三强是美国亚马逊,微软和中国阿里巴巴。中国除了阿里云,还有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等等,同样领先欧洲和日本。比如液晶面板,全球就是中日韩台四家,技术水平中国和台湾并列世界第三落后韩日;但论产值和利润中国仅次于韩国世界第二。比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国,美国和韩国三家垄断了世界市场,中国至少排在世界第三。2017年中国手机品牌世界份额预计合计超过50%。再比如造船业,世界三强是中国日本韩国,中国份额排在第一。再比如军事工业,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世界前五无悬念,实际上中国是唯一一个从军费到主战武器都可以全面和美国竞争的国家。再比如家用电器,中国,韩国,欧洲占据了世界主要份额。再比如通讯设备产业,华为中兴在技术水平,产值和利润都是世界第一。民用无人机,大疆在技术和产值利润上都是世界第一。再比如海洋工程装备,也就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全球市场是被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强把持,中国占全球份额35%,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基本都在世界前五。三是全产业链和发达国家竞争的情况下,中国工业还在高速增长,而发达国家早已停滞就总产值而言,中国2015年工业产值已经是美国+日本之和了,而目前来看2016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在6%左右,未来将继续保持6%左右的增速。我在中国未来国运如何的文章写过,只要中国保持这个速度,2025年中国工业产值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达到西方平均水平。下面举三个例子,过去的15年,发达国家的产业是如何被中国挤压的。举例一:2000年以前,全球视频监控安防领域,都是被美国霍尼韦尔,泰科,德国博世等公司等少数欧美企业垄断,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我们80后小时候看到美国电影里面,都会有视频监控室的镜头,现场直播一览无余,当时觉得牛逼的一塌糊涂。2001年,中国成立了一家叫海康威视的企业,仅仅6年后的2007年,这家中国企业就进入了as评选的全球安防50强。记住2007年,海康威视才刚刚进入世界前50,那么到八年后的2015年,海康进步到什么水平了?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HIS 2016年7月发布的2015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CCTV和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6.3%增长至19.5%。排名全球第一。下图是在as《安全与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排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海康拿下了全球第一,还有一家中国公司大华科技也拿下了全球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前十名的营收和市场份额增速,海康第一48.8%,大华第二37.5%,远远超过欧美公司。你的市场,也就是你的钱在不断被中国企业抢走,而且被抢走的速度还很快,你心理好受? 你心里会高兴?更要命的是,中国企业不仅能抢走你的市场,而且利润率还比你高有的国人,一提起中国制造,就条件反射的说中国公司技术不行,管理不行,质量也不行,既然都不行,那为何能在全球竞争中能够步步紧逼欧美日企业抢夺其份额?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很多行业,我国的确还落后发达国家,但同样在很多的行业,中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和质量上一定有超过发达国家同行的地方,不然何以能在竞争中不断胜利?举例二: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业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从中国企业大举进入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光伏产业,到把国外主流生产商全部打垮破产,中国企业自身也遭遇多年全行业亏损,然而咬牙坚持,凭借着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全产业链降成本,最终实现全行业盈利,并且形成了对全球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垄断地位。这中间故事的精彩完全和中国液晶产业奋起的故事有一拼。光伏产业曾经是欧美和日本垄断的行业,2001年,中国光伏界的传奇人物施正荣回国创办尚德,中国产业界才第一次知道了光伏发电技术,4年后的2005年,施正荣便凭借尚德的迅猛发展成了中国首富。光伏组件的原料是高纯度的多晶硅料,需要99.999%以上的纯度,2005年中国还不掌握硅料提纯技术,200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只有约80吨,仅占当年全球太阳能电池耗硅量2.87万吨的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所需的多晶硅近乎100%需要通过进口解决,以德国wacker,美国MEMC,REC,日本三菱等多晶硅料企业凭借着高纯度硅料制造技术赚取了大量利润。2005年,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仅仅30美元一公斤,而到了2008年,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光伏产业,多晶硅硅料价格竟然冲高到了超过400美金一公斤,由于中国组件生产商集中在下游环节,外国供应商赚取了大量利润。中国公司当然不会甘心被人卡脖子,突破太阳能级高纯度硅料生产工艺后,也开始大举进入多晶硅制造环节,到了2015年,中国高纯度多晶硅产量16.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34万吨的48.5%。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也从2008年的超过400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00元,2012年下降到50美元,2015年下降到20美元一公斤。中国现在每年仍然会进口部分硅料,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进口价格低,外国供应商在工艺上领先导致生产成本总体仍比中国厂家略低,因此可以低价供应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天量产能的存在,外国多晶硅厂家已经无法随意提价,一旦提价就会激活更多的中国产能。举例三:空调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增长到了2015年的23.1%,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期美的,海尔空调的全球份额也在增加,那么谁的份额被抢走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家电企业。我们拿格力和日本两家空调龙头企业大金空调+三菱空调比较一下:大金2015年营业收入191亿美元,净利润12.8亿美元,净利率:6.7%。三菱空调2015财年销售额约7200亿日元,折合68亿美元,净利润约4亿美元,净利率约6%。格力2015年营业收入150亿美元,净利润19.28亿美元2015年格力收入150亿美元,相当于三菱+大金258亿美元的58%。格力净利润19.28亿美元,超过大金+三菱之和的17亿美元。格力净利率高达12.9%,高出大金6.7%和三菱6%一倍。格力空调一家净利润就超过日本两大龙头空调企业之和,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中国还有其他两个空调巨头美的和海尔,其中美的的净利润率同样高达13%,和格力不相上下。除了三巨头以外,还有志高空调,海信空调等二线品牌。中国空调产业曾经产值和利润都远远不如日本,而现在产值和利润都**超过了日本。中国不受待见,当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奋起挤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空间,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发展不能和世界成为简单的零和游戏,不能中国发展,全世界吃亏,这样我们的发展绝对不会顺利。目前中国的产业链有这样的趋势,每进入一个行业,就把这一个行业高中低端通吃,尤其是低端,直接做成白菜价,即让发达国家的企业无法生存,又让后面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个行业无利可图,投资回报时间延长,工业化难度加大。但我们要认识到,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的进步都是跟随型成就,还没有产生领导型成就。跟随型国家的发展都是零和游戏,别人在那里玩,你冲进去大发展,就把别人的份额给挤压了。你不受待见,那是正常的结果。你在街上开家包子店,突然来了个人和你竞争,你竞争不过垮了,心理自然不爽。中国发展的目标是要成为领导型国家,能够在无人区开辟出新的产业,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雨露均沾。这个世界唯一的领导型国家就是美国,美国的特征就是能够开辟出一个个崭新的产业,打破零和游戏的桎梏。1915年美国发明汽车流水线生产,造就了汽车产业的繁荣,汽车产业至今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的第一大工业。二战后美国发明了集成电路,直接创造了家用电器等电子工业,索尼松下成为受益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发明了微机,直接造就了PC机和笔记本电脑产业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又开创了互联网和windows这样的全新产业,完全的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形态,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程序员们成为了受益者。21世纪,乔布斯又发布了智能手机,直接带动了全球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网络流量猛增,运营商大规模上3G,4G,中国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也获得了高速发展。任正非说要感谢苹果是有道理,没有苹果开创的智能手机时代极大的增加了全球网络流量,那么对运营商新建管道扩容的需求就不会有那么大。现在美国又在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将又是超级大产业,中国现在紧跟美国,中国已经发现了一个道理,美国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绝对不会错。美国在过去的100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在稳固自己领导者地位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世界的共同发展,这就是美国当超级大国,世界领导者的底气。中国现在也在逐渐尝试能开创一个产业,例如量子通信,北京到上海1000公里级别通信网已经建成,已经有公司从中受益,但是总体而言,中国仍然是跟随型国家,要想减少利益冲突,减少不受待见的状况,中国必须成为能够开辟新产业,开发人类新需求的领导型国家,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受益,打破零和游戏。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是提高科技实力!↓戳这里,下载花虾金融APP,立即获1688元大礼包!《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六来源:湖畔智库1、品牌价值福布斯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价值的100大品牌,这个榜单来自16个国家包含19大行业。美国公司占据一半以上,达到了52家,紧接着排名依次是是11家德国企业、8家日本企业、6家法国企业。可能你觉得品牌价值算什么?中国的工业产值=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工业强大这才是最重要的。那我们来看看2016年世界五百强企业。134家美国企:合计营收84670.53亿美元,利润合计6816.38亿美元。利润占营业收入的8.05%。110家中国企业:营收合计61967.17亿美元,利润合计3460.03亿美元。利润占营业收入的5.58%。52家日本企业:营收合计25776.58亿美元,利润合计1020.33亿美元。利润占营业收入的3.95%。2、利润最大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发现:2016年世界五百强的平均利润率是5.36%。美国企业远超于平均利润,中国企业勉强徘徊在及格线上。但是值得高兴的事企业总数快要赶上美国了,但是利润率明显低于美国,日本利润率比中国还低。法、英的五百强企业平均利润率都在3.5%以下,德国更是低于3%。这是因为美国科技先进掌握着世界的工业标准。根据数据统计,世界上挣钱最多的8个公司,中美各占4个,中国所有手机企业加起来也没多少,但是苹果一家公司就挣了手机行业70%的利润。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摩根大通、世界上最佳的投资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银行美国富国银行。中国的全部都是国有银行,工建农中。我们都知道最挣钱的行业是金融业。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是美国的。金融业占美国的GDP20%以上。美国所有股票市值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而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占美国的五分之一多。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都要去美国发行股票。包括我们津津乐道的百度、阿里、京东等中国大公司。3、强大的金融业凭借美国的地缘优势, 一战期间,伦敦交易所宣布暂停交易,身为美国第一大金融中心的纽约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大牛市。 二战后,美国再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科技优势和经济实力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构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顺势取代英镑成为全球第一的国际货币,而纽约也成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目前的国际金融秩序可以说是在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控制下的金融秩序,特别是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重要的国际组织中拥有的占主导权的影响力,反过来又为美国金融业的强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标准普尔公司、穆迪公司和惠誉三家信用评级机构是能给国家信用评级,作为大家是否购买该国国债或者在该国进行投资的重要标准参考,并逐渐垄断美国乃至全球的信用评级业 。通过垄断评级, 扭曲了许多国家的投资判断,使得美国可以轻松获取信用资源和相关利益。降低一个国家信用评级会对该国的经济造成重大的打击。4、货币强权美元一直是国际储备货币,在世界各个的外汇储备中占有50%以上的比例。在欧盟成立后,美国的国际贸易只占全球的16%,而美元的国际结算仍然占全球总量的53% 。美国企业在搞外贸的时候,就不会像中国企业一样担心汇兑损失。2006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合并成新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市值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后,基于汇率、利率、股票等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品相继推出,成为美国金融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美国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经融危机收割全球资本,用以活跃本国经济,不断地给美元加息为本国的制造通胀,甩锅给其他国家,又通过危机不断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最强有力的金融体系。5、创新与金融的支持世界上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全部在美国,中国的大量创业公司都是抄袭美国的然后结合中国特色比如亚马逊-京东、优步-滴滴,所以我们认为美国有最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但是让大家忽视的一点是,在美国,创新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金融支持,苹果、微软、甲骨文、思科、谷歌、facebook都是只用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了世界级的大公司,这在其他很多国家是无法实现的。讲个简单的例子:Gilead Sciences这家公司在2016年是世界上最能赚钱的前十个公司之一,就排在上面提到的富国银行和丰田汽车之后。157 亿美元增长了 700% 达到 1270 亿美元只用了10年。凡是先进技术和创新,在美国总是能够生根发芽。亚马逊能够年年亏损,而成为网络购物领域的世界级企业;特斯拉和SpaceX这样梦想中的企业也能够大展身手。可有一个日本企业、一个德国企业能像这些美国企业一样呢?都说美国不断地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在英国德国日本也一样有世界级的高校存在,为什么只有美国做到了这一点呢?因为美国提供了更宽松更优越的创新环境,从而更加快速迅捷的孕育出真正改变人们生活和对世界理解的技术和产品。6、优越的地缘条件和自然资源谈到美国经济发达,还要讲讲美国拥有当今世界最优越的地缘条件和自然资源。中国军队大部分都是陆军,因为要守卫绵延上万公里的边境线是需要足够的人的。而美国大部分部队都不驻扎在美国国内。美国天然的对世界大战免疫,再怎么打仗也打不到美国,难民危机也影响不到美国。前面说到了,美国的金融优势也是来自于一战和二战。不仅如此,战争中还有大批科学家来到美国。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也是不设防的,形成的统一的北美自由市场,实际上为美国带来的是只有3600多万的人口,和一个差不多和美国面积一样大的国土资源。而即便不考虑加拿大,只说美国本土,那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一定是美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可耕种面积的土地,五大湖带来的是世界前十名的人均水资源量。全世界人民不干别的都种粮食,美国还是全世界第一。7、资源丰富美国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就已经世界名列前茅了,还有很多留着没有勘探的地方。通过发动战争和强有力的军事能力,还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优质的油田。美国的油价比德国、俄罗斯、中国、日本都要低。美国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美国边上的加拿大世界第四。仅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未开采储量就比中国全部储量都要高。光凭美国这些石油,中国想超过美国就很困难。经济不好的时候,砍砍树,卖点油,种种玉米大豆,就已经比中国人富裕了。8、引领世界的潮流文化美国经济的发达依赖于科技的发达,军事的卓越,同时也依赖于美国的文化。美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这极大的方便了美国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使用着世界货币和世界通用语言,方便了美国用文化征服世界。看好莱坞电影,看NBA、NFL、NHL,听迈克尔杰克逊或是百老汇,吃肯德基麦当劳,去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逍遥快活。这都影响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美联社、CNN、FOX、NBC、ABC、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HBO、netflix、迪斯尼,这些品牌不胜枚举,占据着全世界新闻、娱乐、传媒金字塔的最顶端。9、美国经济到达有多强大在全世界最大的20个经济体里,美国的人均GDP排名第二,第一是只有700万人口的瑞士。而美国是一个3亿人口的国家。美国的人均GDP是日本的1.7倍,是德国的1.34倍,是中国的7倍多。二十年以前美日欧之间差距是极其微小的。中美之间的这个差距在2014年还在缩小,但在2016年又被拉大了。所以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上讲,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赶得上美国。当然这不是在吹捧谁,这实实在在的差距,我们还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路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总结一下美国经济发达的几个原因:自然条件好、地理位置好、文化最发达、军事能力最强大、科技实力超群、金融业最发达。就好比打牌,拿到了两个王、四个2、四个A。于是美国正在把其他国家远远地甩在身后。也许你喜欢:3天两个大动作!李嘉诚的进退之道,“人弃我取”策略揭秘首富的豪赌你看懂了吗?大转折时代现金为王?有钱比有地好,有钱比有房好!2017《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前五中国占三席一文全解析:中国杠杆率究竟有多高?重磅信号已经泄露:金融疯狂扩张将结束!?上市套现哪家强?今年A股上半年套现近千亿!这些高管套现超过10亿一个日本***家的疑惑: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高负债中国中产的消费日常《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七今日微信公号推荐:ETF观察(微信号:topetf)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号:chinanewsweekly)到了年底,各家公司的年终奖、年会酒店星级、抽奖礼品都成为大家的关注点,一不留神还会形成各种鄙视链。最近,华为公司的一份针对荣耀品牌手机的单台提成奖金方案传出,因为“上不封顶”的奖励政策在圈子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方案称:“只要在内、外合规的边界内达到目标,抢的粮食越多,分的奖金越多,13级就可以拿23级的奖金。”简单来说,即使是一个新入职的应届生,只要销售业绩到位,也能拿百万奖金。据说,这是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亲自签发的文件,是给到华为集团旗下的荣耀品牌的特别政策。虽然奖金幅度惊人,但其实是延续了华为一直以来的人才观以奋斗者为本,多劳多得。高薪奖励奋斗者有媒体报道,昨天,荣耀手机总裁赵明给荣耀全体团队发了一封名为《迎接2018,战全球,守北坡,将荣耀的战旗插到全世界!》的内部邮件。赵明在信里解释了奖金方案的初衷,即华为集团希望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的变革,牵引荣耀品牌手机提升销售规模,促进荣耀体系能力的进化。他在信里称:“市场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荣耀面向全球,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真实的消费者,纸上谈兵无法攻城略地。只有那些真正在全球市场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才会真正享受这份文件带来的红利。”赵明在信里激情洋溢地总结了荣耀过去一年的成绩,“2017年荣耀的发展超出市场预期,理性而言,这其实是一个水到渠成,意料之中的结果。”根据赛诺数据,1到11月份,荣耀手机以4968万台销量和716亿元销售额,成为中国互联网手机品牌第一位;11月单月,中国整体市场销量数据,荣耀位居安卓阵营第一。在法国,德国,美国市场,荣耀也均实现超越100%的突破增长。从数据来看,荣耀手机2017年的表现确实称得上闪耀。据了解,上周荣耀内部刚刚举行完周年庆,赵明提出荣耀全球化的战略。仅一周时间,全球化战略就开始落地。赵明在这封信里更是明确提出,“2018年,荣耀手机需要勇敢再出发,面向波澜壮阔的国际市场,进行二次创业。”从2013年底成立,荣耀品牌用了四年时间从迅速崛起到行业第一。在当下这个速生速朽的互联网时代,几乎各行各业都在被互联网洗刷后发生巨变和分裂,“迅速”、“第一”、“年轻”等神话层出不穷。四年,可能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已经算得上太久。回看几年前,正是互联网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各个细分领域出现了很多“草莽英雄”,互联网手机行业更是挤满了各路豪杰。荣耀却像它喊出的口号一样,“勇敢做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不跟风,做一名长跑选手,围绕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品质、创新、体验三大关键词,为年轻人打造手机。风口之下,做一名长跑选手2015年,互联网手机行业风口正盛,很多品牌涌入,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履新不久的荣耀总裁赵明却不无担忧地在公开演讲中说:“风口上的猪非常流行,这仅仅只是说明今天互联网的风口给了我们很多机会。而我就在想象,如果天空中一群猪翱翔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非常忧虑,如果风停了,风转向了,猪噗通噗通掉下来摔死了我们又该怎样?”所以,一开始荣耀便选择沉下心来,提倡以“笨鸟精神”做企业,把自己定义成要能飞、要会飞的笨鸟,不去追逐风口,因为风口会经常变化。做一名长跑选手,让品质为产品代言。演讲需要有激情和概念,但落在用户的实际体验中,高品质的保证、性能的实现都得是踏踏实实的研发和投入。荣耀开发一款产品,往往需要10-12个月,比同行业其他产品一般要多4、5个月。据了解,荣耀每一款手机在发布和上市之前,至少用一万部手机做破坏性测试。让荣耀内部感到自豪的一件事,今年四月有智利媒体报道,一名青年男子与其叔叔从银行取钱后,被三名歹徒跟踪,随后歹徒对两人实施抢劫。歹徒朝青年男子开枪,但因被击中的位置放着一部荣耀畅玩5X,从而挡住了子弹,男子只受了轻伤。为年轻人做手机有媒体说过,为年轻人制造手机,就是荣耀的命。但是让“为年轻人做手机”不成为一句一厢情愿的营销口号,让年轻人真正愿意买单并不容易。荣耀的办法是用最严格的标准落实战略,研究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基于年轻消费者需求,对产品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体验进行全方位创新。荣耀手机在调研中发现,年轻人重视游戏、音乐,上网要快,手机外形要漂亮活泼,品牌要能让他们有自我心理满足,有个性,因为每个个体都独一无二的,都渴望在社会上赢得尊重。为此,荣耀不愿意采用更便捷的“营销色”,避开金色、白色、黑色几款主流配色,希望能够把年轻人最喜欢的炫酷的感觉、炫酷的蓝色打造成荣耀的基因。几经研发,荣耀最终在行业中把“魅海蓝”打造成了一个主流配色,产品一上市便大卖,还被用户戏称为“骚蓝”。年轻人喜欢拍照。荣耀出于对拍摄标准的坚持,为了等双摄像头技术成熟,足足把产品上市推迟了4个半月。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荣耀选择为年轻人做手机,并喊出了“勇敢做自己”的口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荣耀的四年成长史,也像是一个青年成长史,用赵明在信里的话来说“改变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改变”,在变化万千的手机市场一路奋进,但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很显然,年底之前,华为集团改变员工激励方式,用奖金提成直接表达对奋斗者的奖励和肯定。年终奖话题总是被热议,因为这不仅关乎钱,还在某种程度上衡量着我们一年的付出和收获。荣耀试图用全新的奖金制度鼓励人才到全球开疆拓土。赵明在信里表达的非常明确,“只有那些真正在全球市场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才会真正享受这份文件带来的红利……论资排辈没有市场,一切要靠业绩说话,靠健康的业务发展说话。”任正非曾经有一句话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什么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华为人都不是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这家公司有一种谈钱不伤感情的直截了当,敢为人才花钱。据 2015 年的数据,华为年入 100 万的超过 1 万人,年入 500 万的超过 1000 人。这个世界很难说什么绝对公平,但如果交给公司的是业绩和功劳,公司保障给你的是收入是激励,这或许才是难得的公平交易。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快到年底,算算你的年终奖够买多少个2299元的荣耀9?配得上你的付出吗?欢迎评论区聊聊。友情推荐ETF观察(微信号:topetf)很多人嘴边都挂着一句话“赚了指数不赚钱”,既然这样不如直接买指数基金,又赚指数又赚钱呢!。关注ETF观察,学习最好的投基知识。微信号:topetf。漫步金融街我们是一群金融投资知识爱好者!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直接关注我们!《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八来源:中金在线(cnfol-com),综合零镜网、环球时报等又一家百年日企,深陷造假丑闻!近日,日本神户制钢所(KOBELCO),承认篡改部分铝制品的检验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这起企业丑闻令日本市场和社会震惊!一神户制钢所是日本第三大钢铁联合企业,已有百年历史,主业为钢铁生产和销售,供应全球一半的汽车弹簧。据日本媒体报道,神户制钢所于今年8月公司内部调查时发现,集团下属4家事务所篡改了质检相关证明,伪造了强度和尺寸等数据。在对过去10年的产品进行整体调查后,也发现有部分数据被篡改。一家造假,全行业哭瞎。丰田汽车、三菱重工等200多家日本企业受影响,波及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MRJ,新干线列车,斯巴鲁、马自达等汽车品牌,甚至美国波音客机……这不是神户制钢所第一次曝出造假丑闻,放在整个日本企业界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以汽车行业为例,日,日本三菱汽车,承认油耗造假。不到一个月,日本铃木汽车也承数据造假。2016年7月,全球气囊市场占有率高达20%的日本高田公司被曝篡改测试数据……  在家电领域,东芝、奥林巴斯被曝财务造假,虚报税前利润。  在建筑领域,日本旭化成建材公司和日本东亚建设工业公司,先后被曝偷工减料。  在食品领域,北海道某烤肉连锁店以次充好。  在化工领域,日本肥料企业太平物产造假。  ……其实,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日本制造是品质的代名词。小到眼药水,大到电饭煲,连马桶盖,中国大妈都跑到日本抢购。这些接二连三的丑闻已经对日企信誉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高高在上的日本制造,为何花样作死?二日本本土市场的萎缩、创新意识不足,日企竞争力持续下降,甚至呈现了集体溃败的趋势。日本“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从1996年的99家,锐减至2017年的51家。(日本“财富世界500强”企业锐减)为了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部分日本企业不思进取,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造假。日本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部分产品,因为不能达标,便在10年前,有组织地篡改性能数据,以“完成出货目标”。东芝、奥林巴斯更牛,直接进行财务造假,虚报税前利润。日本制造,可谓是刚跌下“神坛”,又误入“歧途”,最后是陷入“绝境”。造假的结局,只能是亏损、破产、甩卖。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或许有三方面:  一个是制造业的瓶颈问题,实体经济越来越难有大幅度差异化的创新,而实际生产中又有很多成本如专利广告加进来使日本的制造业面临危机;  另一个是日本社会老龄化带来的人力资源匮乏,造成了今天日本制造业乏力的状况;  再一个是创新对日本企业并没什么大用,因为他们缺少的是市场。此次神钢造假也许是一个标志,表示着以“曾经的丰田”为代表的,“日本精益化生产”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东芝断臂、夏普卖身、三菱造假、高田破产……很多曾经名动天下的企业都慢慢的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日本的制造业确实是在衰退中。等到了丰田或者发那科也爆出来了弄虚作假的丑闻的那天,日本制造业就真正的彻底完了。跌下神坛,确实是身不由己;但丧钟,却是自己敲响的!三值得一提的是,正当西方媒体狠批跌落“神坛”的日本制造时,在引领全球质量典范的德国,正将制造业的对手“锁定”中国。9日,德国权威质量管理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报道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要知道,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昔日的中国,而在历经失去的一个又一个十年之后,日本也正在被中国超越。高铁+轨道交通去年中国已经占据了世界高铁市场的近7成,而日本的川崎重工和日立仅占据不到一成的市场。近年来, 从土耳其高铁、印尼雅万高铁、巴西里约奥运轻轨项目到美国波士顿地铁机车制造到成功打入欧洲市场,中国高铁+轨道交通正在攻城略地,而日本仍抱着“新干线”的旧梦无可奈何。  造船业战后日本造船业稳坐世界第一近50年,可随着中国与韩国造船业的崛起,日本造船业迅速衰落。如今的造船业已经是中国与韩国的天下,甚至连韩国都再和中国的竞争中深感吃力,日本船企所占市场份额不到世界10%。手机制造业全球手机制造业除了苹果和三星外,中国品牌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如今,华为逐渐风靡欧美,中国手机制造业已经颇具国际竞争力。航空与航天产业中国的航天产业已经是一张国家名片,很多指标都与美俄不相上下。而中国则利用航天优势建立起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挑战GPS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和地位,中国已经发射了23颗北斗导航卫星,2015年北斗导航系统产值已经接近300亿美元,中国A股已经有了数家北斗产业相关公司,2016年已经有4万多艘船装上了北斗终端系统,2020年会进一步爆发性成长,而日本20年内不会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航天产业,中国C919大飞机完成了试飞,ARJ-21早已取得了适航证。有时候一个人的倒下恰好是另一个人的机遇。借用《日本时报》预测的一句话结尾:“这或许会给其他国家的生产商带来一个机会,比如中国。”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关怀如想获取更多精彩文章和理财资讯请关注微信订阅号:fanwantianyu↓↓↓↓↓↓↓↓《德国人的恐慌:中国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精选九今日微信公号推荐:ETF观察(微信号:topetf)据日本统计:近几年,中国人到日本去买商品与网购的价值总额是一个惊人的数据:三万亿,不是三万亿日元,也不是三万亿人民币,而是三万亿美金!如果我们依然沉浸在「日本没落」、「日本衰退」的幻觉中,那么,只会令我们和真实的日本的差距更加巨大!01日本在创新领域2015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汤森路透》发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业创新排名TOP100。全球创新企业TOP100 :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德国4家,瑞士3家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国第一名,2014年之后被日本超越!他们在进步,不是退步!其实日本早就抛弃已经沦为低端制造业的家电产业,转变为全力投入BtoB,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新能源,物联网,机器人,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新兴领域。在《Economist》发表2015国家创新质量报告里,日本位列世界第三!麦肯锡2013发布研究报告,罗列了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新兴颠覆技术。目前日本就是全力投入上面这12个方面,而且百分之90已经做到了世界前三。某些科研更是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比如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资源再利用,能源存储、机器人等。目前的日本是蓄力期,等到发力期,其技术储备有机会让日本在下个100年又领先一步。02日本在技术领域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4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1.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2. 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3. 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4. 日本的专利授权率竟然高达80%,可见其专利申请的质量。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松下、索尼、佳能……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关键云计算。2014年10月起由日本富士通、NEC、NTT、K**I等联合设计开发的云计算安全规则将成为云网络服务的全球安全标准。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组织BSA-美国商业软件联盟,连续第2年将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年的中国踢德国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