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橄榄球励志电影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为什么在美国这么火

查看: 10420|回复: 0
(九)橄榄球为何是美国高校第一大运动?
本帖最后由 iTennis-LN 于
15:45 编辑
人生若只如初见,学习永远在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观橄榄球赛
&&参与FIU校队训练的第三天,导师邀约于周六晚一道观看于FIU主场进行的FIU vs Bethune-Cookman(白求恩-库克曼大学)的橄榄球赛,并告知这通常也是学校每周最热闹之时刻。
&&7:00pm左右我和Kat、Jaklin等出发前往橄榄球场。其实这个校园面积全美第七、在校生达50000人规模的学校,平日里倒并不显得非常热闹,我也时常纳闷,这么多师生员工们平时到底都“藏”哪儿?
但这日,我逐渐感受到了如国内般熟悉的“人山人海”气息: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当日赛事广告;1:00pm左右,校内警力已大量、大范围出动,提前为晚上的比赛做着各项准备工作;网球场旁的停车场(距橄榄球场约1公里)已基本被停满; 球场外的各售票窗口均已排起长龙;入口的安检处也人头攒动……
&&Kat领着我们于售票窗口买好优待票(师生享有折扣价,约5~6美元/张),并经过颇为严格的安检后,进入到场内。场内各入口处均设有售卖各类小吃、食品、饮料等的小档口,我观察,不少应是由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担任着售卖员与服务员,而我也得到一张由Kat队员Julie承担志愿者工作获赠的食品兑换券。
&&可容纳两万多人的球场,此时,球员与教练员们在还场上做着相关准备与部署;观众们约已坐满7~8成,大家均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等待着比赛开球。
&&7:30pm比赛准时开始,Kat问我是否知晓其规则?我答:“一无所知”,于是她和她先生简单的为我这个橄榄球门外汉科普了下规则,当然囿于语言与文化的制约,更多仍需自己观察、留意和询问。
&&随之比赛的推进,我大致弄懂了美式橄榄球比赛分4节,每节15分钟,分上、下半场;节间休息有精彩、高水准的啦啦队表演;而一支球队通常可达53人,分为进攻、防守、特勤等三组。每队可上场人数11人, 因分组不同,比赛时分工也有所不同;攻方四次进攻须向前推进十码,否则守方可在最后一次进攻完结处反攻;触地得分;观一场橄榄球赛约需3~4小时等,一些最最基本的规则。
&&但相对于弄懂橄榄球比赛规则,更吸引我的还有观橄榄球赛的氛围。我发现,现场观球观众们的目的其实各异:有认真观球,随支持队伍发挥状态起伏,情绪波动的死忠球迷、有众多身着球迷服的年长老校友们、有好友相聚,畅聊、畅饮的哥们儿、有倾心闲聊,互诉衷肠,并不甚在意赛况的闺蜜们、还有众多举家前往助阵的亲友、亲子团及深陷热恋的情侣们……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更像置身处于一巨型party中,而不仅是在观球。这和既往于国内现场观足球、篮球赛的氛围也略有不同,虽上述比赛的现场观赛礼仪均远不及网球般来得要求繁复,但观橄榄球赛确让人感觉放松。
Kat、Julie和我
&&难怪早年间中国地产界“哲学家”冯仑先生曾于其书中提及,他弄不太明白为什么在美国参加的一些社交、公关活动,多是安排于各个球场、赛场观球。确实,对我们这么一个惯于在饭桌和酒桌上进行社交、公关的文化而言,它是有些令人费解。当然这里我们谈论的并非不同社交文化之短长,而是发掘出了它们的一致共性:令人放松。放松状态下的社交、公关自是高效的。
&&FIU橄榄球赛现场
导师的羡慕
&&比赛长间歇间,赛场广播开始向现场观众一一介绍起FIU的各支运动队情况,Kat的队员们和其他校队队员们均悉数登场,借助橄榄球赛事的这个大舞台,充分展示和宣传自己。
FIU女子网球队
&&观赛间,Kat指引我向所坐观众席的右上方望去,告诉我顶层那一排玻璃隔间均属赞助商、贵宾包厢,我看了下包厢名称,多为银行、保险等公司专属。Kat让我猜:“你知FIU橄榄球队每年的收入达多少吗?”我摇头表示不知,她继续说:“2000多万美元/年”。这着实是一个令我感到咋舌的天文数字,要知道这在国内几乎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数目。我好奇追问:“这么多经费都源自哪儿?”Kat道:“最主要来自于赞助商、电视转播、门票收入等,当然,州政府、学校也有资助。但像我们一般多仰仗于橄榄球队与学校。” 瞬间我捕捉到了Kat眼中那一闪而过的羡慕。
&&的确,在FIU访学的半年,平日里,想观摩其他校队训练大都随意。除参与人员外,绝大多数训练均少人关注,也只有在举办赛事的日子里,才会滋长些人气。
&&但橄榄球队是个例外,橄榄球场通常是“铁将军”把门,外人非请莫入。了解他们的唯一渠道即每周末举行的NCAA橄榄球联赛,其他时间基本均难得一见。而我也仅是一次偶然随网球队体能训练,巧遇橄榄球队练体能,才得以一望。
&&之后数次造访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网球场,也观摩过其校网球队、篮球队训练,并请于此就读的朋友引荐参观过其学校的其它体育及康复设施,唯橄榄球馆,朋友说他就读五年间,除观看过其校橄榄球队比赛外,训练场通常也是门庭深锁,闲人免入的。
迈阿密大学网球场
&&再之后又陆续造访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飞人”乔丹的母校)、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等,虽因到访时间与天气等原因未能观摩到任一支球队的训练与比赛,但这些学校的运动设施在我看来均堪称豪华,而这其中又以橄榄球、篮球两项的投入为最甚。
北卡罗来纳大学篮球馆
北卡罗来纳大学网球场
北卡罗来纳大学网球馆
杜克大学网球场
维克森林大学网球场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网球场
“上帝第一,橄榄球第二”
&&为了能更深入了解美国大学体育,我也向在常春藤大学任击剑项目主教练多年的一位华裔长者请教,为何美国的高校体育如此不差钱?
&&他告诉我,在弄懂此之前,头脑中首先要明确些概念:“商业与生意”。
FIU橄榄球赛现场
&&在美国,受民众关注度最高的体育项目通常是橄榄球、棒球、篮球与冰球等,而这其中又尤以橄榄球运动最受追捧。美国NCAA Division IⅡ级别的大学校队,也大多以橄榄球、篮球两项为龙头,其它项目则围绕着它们而发展。因最受关注与重视,这些项目所获得的资助也最多(当然,资助金额的具体多寡,将依该项目于其学校所处的地位而定,但美国高校体育的发展思路均大体遵循于此)。
&&所获资助金来源也正如导师Kat先前所言,多来自于赞助商、电视转播、门票收入等,少部分来自于州政府及学校补贴。同时前辈还提及导师或忽略的另一重要部分,即校友们的慷慨捐助。
&&关于赞助商部分通常较好理解,即招商、广告等收入;
FIU校园商店
FIU校园商品
&&电视转播收益则多来自于所属协会与联盟。协会与联盟将所属的各类高水平系列赛事打包出售给转播商,再将所获收益与会员及盟员进行分成。如FIU的橄榄球队与网球队既属NCAA Division I级别球队,需参加NCAA一级联赛,也属C-USA(美国联盟)成员,需参加联盟赛;
美国联盟logo
&&关于门票收人,NCAA的相关要求是:Division I级别的橄榄球队须保证有1/3的比赛在主场进行,且需满足相关级别碗赛的最低上座率要求(平均15000名观众/主场,可为实际销售的门票数字or实际上座率);
&&美国文化较讲究感恩与回馈,因此很多毕业生、校友们都愿意慷慨解囊来支持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如2011年公布的一项“全美十大最富有大学”数据显示,排名第一位的哈佛大学其捐赠基金高达301亿美元,而榜单中排名第十位的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捐赠基金也达69亿美元;
&&最后,关于州政府及学校补贴,通常一支校橄榄球队用每年所获巨资除保障其自身发展外,多余部分资金还会用于帮助学校其它运动项目的发展,资金不足时,才会由州政府及学校补齐。
&&根据NCAA规定,Division I级别的45所公立大学每年均需上报一份标准收入表,年度橄榄球传统强校路易斯安那大学(3次全美大学生橄榄球赛冠军)与阿拉巴马大学(14次全美大学生橄榄球赛冠军)所上报的年度总收入就分别达6940万和7290万美元,各占到了其全校总收入的14%与11%。路易斯安那大学体育部更是于三年间向学校教学部门拨款9200万美元,捐款500万美元重铺校园人行道、改善绿化,400万美元用于教室修缮。
&&FIU橄榄球队每年2000多万美元的收入在我看来已属不可想象,虽拿过2010年 Sun Belt联盟冠军和Little Caesars Bowl冠军,但到底仍属NCAA Division I联赛一般球队,其吸金能力同“豪强”们相比确仅能望其项背。
FIU橄榄球赛现场
&&当然,美国部分高校体育不差钱之根本原因,和NCAA独有的规定也有很大关系。我们都听说过NBA,或也听说过国家橄榄球联盟(NFL),知道不论是篮球还是橄榄球职业球员们的收入均不菲,但NCAA同NFL的最大不同即NCAA定义了其学生运动员们首先是“学生”身份,而作为“学生”他们是不能接受奖金和给予工资的,学生运动员们唯一可获得的就是学校所提供的每年几万元不等的奖学金。但问题的关键是NCAA Division I级别的篮球和橄榄球赛事竞争同样白热化,特别是橄榄球,一些没有NFL赛事的州,其州内大学校队间的橄榄球赛事同样拥有着巨量级粉丝,超大型体育场(有的可容纳10万名观众),粉丝们愿为所支持球队消费、买单,而一些大学球队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有的盈利能力甚至比NFL联盟中球队还要出色。当然其不必向所属球员支付高昂薪金,也是其创出巨量盈余的主因。
北卡罗来纳大学球衣
&&前辈还告知,美国大学体育部的内外部运作其实和国内也极不相同,或者说更像是一家家在进行着商业化运作的公司。很多学校体育部的领导、员工、教练们,其所学专业也都千差万别,未必同体育相关。通常负责部门发展、商业运作、广告等事务人员多为高级负责人,大都为商科、金融,甚至法律等专业背景;中高层负责人们则根据其所负责领域,专业背景与分工各有不同;而参与一线教学、训练的各教练员们,所学也未必是体育专业,但有着丰富运动实践经历是执教之必须,且至少要求有NCAA Ⅱ级联赛的参赛经历。
&&他作为一名NCAA主教练,除熟知的日常训练、比赛工作外,像招新引援、寻求资助、媒体宣传等都是其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且NCAA对此也有着颇为严格的监管制度,每年NCAA的教练员们均要就职业操守等进行考试,一旦违犯,不仅个人教职可能不保,执教生涯中断,还可能引发球队参赛资格取消、学校声誉受损等系列重大不利影响 。像橄榄球、篮球等这类吸金能力超强的项目通常均属监管重镇,而像击剑这类个人小项目,有时费劲千辛万苦找寻来一点赞助,也仅能解决为自己多争取到一名助手之类的小事,和超级大项所能获得的资源是全无可比的。
&&想想临近结训,一天Kat突向我抱怨,说训练主管短信通知她,下学期Houston将不再负责网球队的体能训练,将改派一位新的体能教练同她合作。Kat对此通知方式感到非常愕然,并有些措手不及,我知她和Houstou间的工作配合已达成默契,忽然换人面临重新磨合,确实有些被打乱计划。Kat不满的表示,要去找训练主管理论。我随后问她,Houston教练是否知情?她说他也刚得知消息,下学期将调往橄榄球队。
&&事后Kat去找了训练主管,但Houston也未被调回。因在FIU,橄榄球之于网球实在重要太多。美国大学校队唯一拥有专属体能教练的项目即橄榄球与篮球,能从网球队调往橄榄球队效力,这确也是对Houston工作的一种肯定。
&&体育部的确像是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核心资产”或可说“太阳”即橄榄球队,其它各运动队都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星星与月亮”。
FIU橄榄球赛现场
&&回国后碰巧又看了两部关于橄榄球的电影, 一部名为《震荡效应》, 讲述的是一名美国脑神经医生,他是首位发现美式橄榄球员因职业缘故高概率发成脑部慢性病变的人,并决定将此研究公诸于世。但此项研究却遭至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强烈否认,使其不得不面临对事业造成强烈冲击的危机。该片由威尔.史密斯主演,日上映。另一部名为《橄榄球传奇》,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刚刚废除种族隔离,但美国南部地区的种族冲突仍十分严重。伯明翰伍德劳恩高中的天才橄榄球员托尼与其他黑人同学因种族冲突而无法加入球队。教练坦迪率先组成黑人、白人学生混合的球队。他相信爱与希望能够团结整支球队、球员、整个学校及学校老师,最后大家渐渐接受他的信念。
&&记得去年初在查阅资料时曾无意浏览到一则消息:NCAA不惜花费千万美元巨资进行关于橄榄球球员脑震荡损伤的研究,当时觉得纳闷,为什么“脑震荡”值得花这么多钱去研究?直到看了电影,影片中的片段与经典台词“上帝第一,橄榄球第二”,一下子勾起了在美时淡化的一段记忆:我曾遇到一位非常善良的爱尔兰裔美籍房东Joe,他是一位有着虔诚信仰的教徒,每逢周末必有一天要上教堂礼拜,同时又是一位酷爱美食、甜食,经常受不住小小一只多纳圈诱惑的可爱老人。一次我们本提前约好周末晚一道外出享美食,结果临近出发他告诉我,他忘了当晚有他支持的橄榄球队比赛,无法一道同往了,须留在家中支持球队。我三番两次以其爱吃的美食为“诱惑”,一再邀他同往,他也不肯接受,只是反复表示抱歉。晚间回来,我发现他神色黯然,经询问,原来他支持的球队以微弱差距惜败,他很伤感。毕竟之前未接受过橄榄球文化熏陶,对该项运动无感,因此他当时的情绪也并未引发我更多的共情。但直到触及这两部影片所表达的深意,原本已淡化的记忆瞬间清晰,Joe不正是影片中描述的“上帝第一,橄榄球第二”的真实化身吗?
&&比起查阅一组组冷冰冰的数据,我发现,偶尔观看几部有温度、相关联的电影,倒更是能帮助了解原本非常陌生的文化,懂得其内涵及曼德拉总统所说:“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之精神出处。
美国男子网球怎么了?
&&看了絮絮叨叨一长篇,不是谈“学习网球在路上……”吗?怎么全是橄榄球呢?
&&是的,只有当身处该体育环境与文化背景中你才明白,要避开橄榄球谈美国体育,就好比漫行欧洲,常见的足球场与弥漫于生活中常态的足球文化,让你想躲也躲不开。抛开足球,网球或可跻身于欧洲第二大运动,但在美国,橄榄球就是响当当的霸主,其它运动若是想拼上前三甲,棒球、篮球、冰球等个个都是“拦路虎”。因美国体育文化中较推崇身体接触与直接对抗,所以橄榄球、篮球、冰球等项目都非常受民众喜爱,相比之下网球这类隔网无身体接触的项目则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受欢迎,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项更适合女人的运动。
&&相比欧洲一流体育人才主要汇聚于足球,然后再向其它运动领域辐射。美国体育顶尖人才通常汇集于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等多个领域,而这也恰造成了人才的分流。为什么如今美国男子网坛星光暗淡?因在这个平台上和网球竞争人才的运动实在太多,而欧洲主要仅为足球。
&&同男子相比,美国女子网球受到的人才竞争冲击要小得多,且网球作为世界女子职业体育中的翘楚,再联同小威的威名,都极大的提升了美国于世界女子网坛的影响力。
&&不得不承认,美国这套集人才培养、教育、竞赛、商业开发于一体的体育产业体系,着实高效,也予人启发。
敬请期待(十)“美国体育人才金字塔的构成”。
Powered by橄榄球是如何成为美国第一运动的
[摘要]美国知名喜剧演员乔治·卡林(George Carlin)有过一个著名的段子如此描述美式橄榄球的战争隐喻:“棒球是19世纪的消遣游戏,橄榄球则是20世纪工业化的针锋相对。 “边界战争”日,在美国堪萨斯州小镇奥萨瓦托米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交战的双方既不是白人与印第安人,也不是江洋大盗跟当地百姓,而是来自北方的废奴主义者与来自南方蓄奴州密苏里的民兵。大约400名全副武装的密苏里民兵向由著名废奴主义领袖约翰·布朗(John Brown)镇守的这座小镇发起了进攻。由于寡不敌众,约翰·布朗和废奴主义者们最终不得不撤退,奥萨瓦托米亦遭劫掠。该事件成为“堪萨斯内战”的一个缩影。1854年,美国国会通过《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允许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可以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决定究竟是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身份来加入美利坚合众国。此举等于在事实上废除了《密苏里妥协案》,激化了南北双方在蓄奴问题上的矛盾。之后,大批来自北方的废奴主义者和主张维持蓄奴制度的南方人大量涌入堪萨斯,都希望借此通过短期内大举移民的方式来赢得全民公决。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之下,矛盾双方很快就爆发一系列暴力冲突,最终酿成了一场堪萨斯版的“内战”。这场有“血腥堪萨斯”(Bleeding Kansas)之称的“迷你战争”,常被后世视为美国内战的前奏又或是缩小版的南北战争。1861年1月,经过这场血腥洗礼后,堪萨斯最终以自由州加入联邦。然而,仅仅三个月后,南北战争就正式打响了。战争之初,出于报复的心理,一群名为“杰鹰”(Jayhawks)的堪萨斯民兵组织袭击、劫掠了密苏里境内的数个城镇。之后,密苏里州内则兴起了一支自称“战虎”(Fighting Tigers)的当地武装与之对抗。于是,双方在战场上继续着自“血腥堪萨斯”以来的仇恨。1865年5月,南北战争正式结束。当南北战争硝烟散去近30年后,堪萨斯与密苏里之间的血仇却未随之消散,甚至还找到了延旧仇、续新恨的新沙场。1891年万圣节那一天,堪萨斯大学与密苏里大学在一场美式橄榄球比赛(American Football)中狭路相逢。无独有偶的是,这两支大学球队的名称分别就是“堪萨斯杰鹰”(Kansas Jayhawks)与“密苏里老虎”(Missouri Tigers)。在这场异常激烈的球赛中,堪萨斯大学以22比10取胜,似乎是再次宣誓自己是内战的胜利者,心有不甘的密苏里大学则顽强地继续发起挑战。于是,两队约定每年进行一场较量。最终,这场橄榄球赛不仅成为两所大学的比试,甚至成为两个州之间的荣誉之争。由于火爆乃至充满火药味的比赛气氛,“杰鹰”与“老虎”之间的橄榄球球赛甚至被冠以“边界战争”(Border War)的称谓。自1891年后,这场取代真刀真枪杀戮的“边界战争”整整打了120年,直到2011年密苏里大学宣布离开“12大学体育联盟”(Big 12 Conference)方告休战。在最后一年的比赛中,密苏里大学以24比10碾压了堪萨斯大学,为自己的祖先们报了一箭之仇。在这120年间,这场橄榄球赛已经成为两州政治、军事较量以及历史纠葛的一种投影。“杰鹰”与“老虎”之间的“边界战争”整整打了120年美式橄榄球的转型美国知名喜剧演员乔治·卡林(George Carlin)有过一个著名的段子如此描述美式橄榄球的战争隐喻:“棒球是19世纪的消遣游戏,橄榄球则是20世纪工业化的针锋相对;去看棒球时,你会有一种去参加野餐的感觉,而看橄榄球时,你则至少有27次恨不得宰了对手;橄榄球的目标明确,一切行动围绕‘战场将军’——四分卫(Quarterback)展开,他要观察敌阵并发动突袭,在乱军中寻找自己的接球手并精准传球;他必须率领大军杀进敌方领土,想方设法要在敌人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在美式橄榄球,尤其是大学橄榄球运动的世界中,与之类似、剑拔弩张的世仇对决比比皆是,甚至成为了比赛的最大卖点之一,吸引全州、全国的目光。例如得克萨斯大学与俄克拉荷马大学之间的橄榄球对抗就被叫做“红河枪战”(Red River Showdown),起因是1931年得克萨斯州与俄克拉荷马州的国民警卫队曾为一座横跨两州界河红河上大桥的归属权问题爆发枪战。而密歇根大学与俄亥俄大学之间的恩怨则可以追溯到1835年时两州围绕边境划分问题酿成的冲突。自1897年后,两校代表两州在橄榄球场上的厮杀成为北美体育史上最精彩、最激烈乃至最悲壮的宿敌对决。比赛前后,俄亥俄会举行“打败密歇根纪念周”(Beat Michigan Week)。在2006年大战前一天,密歇根大学功勋教练薄·辛巴克勒(Bo Schembechler)突发心脏病去世。之后,每一年对垒俄亥俄大学前,密歇根大学都会播放薄·辛巴克勒去世前高呼“球队!球队!球队!”(The Team!The Team!The Team!)的演讲录像来激励士气。美国大学橄榄球之所以成为美国社会传统乃至国仇家恨的承载者,某种程度上也与其发展沿革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少外国人眼中,美式橄榄球的球员似乎个个都是膀大腰圆、四肢发达而头脑多半简单的糙汉猛男,然而,美式橄榄球最初却是一种以精英阶层、知识阶层体育的面目在全美大学校园流行开来的。实际上,即便是到了今天,凡参加国家美式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的职业球员都需要参加智商测试,通过后才能获得参赛资格。19世纪美式橄榄球在各所大学流行之初,恰好也是“强身派基督教”(Muscular Christianity)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这种起源于英格兰的基督教派别主张体育不仅是锻炼体格,也能完善基督徒的精神品格;而身体强健的基督徒,更是上帝荣耀的象征。受其影响,基督徒青年会(YMCA)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倡导青年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美式橄榄球在美国大学的迅速流行同样借助了“强身派基督教”和“基督徒青年会”的东风,也为血气方刚的大学生投身这样激烈乃至暴力的运动提供了宗教上的合法性。而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群体,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各州各地区历史传统的代言人与捍卫者。1869年,普林斯顿大学与罗格斯学院进行了历史上第一场美式橄榄球比赛。作为脱胎于英式橄榄球的运动,美式橄榄球在激烈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学生因比赛受伤乃至死亡的情况一再发生。1905年就有多达18名名校大学生在比赛中受伤死亡,成为当时美国国内重大新闻,惊动了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作为“进步主义者”的老罗斯福发表声明,要求美式橄榄球规则必须修订以保障球员安全,不能让理应成为国家栋梁的年轻人在球场上白白送死。最终,美式橄榄球规则有了决定性的改变——开始允许球员向前传球,而不是如英式橄榄球那样只能回传或者平传,这样一来也将这项运动逐步改造成了今天的模样。唱赞美诗的运动员,1909年摄于美国麻省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馆“全民娱乐”尽管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出现了国家美式橄榄球联盟(NFL)为代表的职业橄榄球比赛,但其商业化程度并不高。与之相较,早在19世纪便已职业化、商业化的棒球运动才是市民阶层、劳工群体日常消遣的“第一运动”。那个时期,不少职业橄榄球队都曾“寄身”于职业棒球俱乐部。直到今天,熟悉美国体育者,都不难发现不少同名的橄榄球队和棒球队,例如巨人队、红雀队、红人队、海盗队等等。此外,相当多早期的职业美式橄榄球队,其实是处于“半职业”的状态,球员除了打球之外,也都有其他营生。例如历史悠久的老牌球队——“绿湾包装工”(Green Bay Packer)便是由当地纸业包装工组成的球队,靠着老板500美元的赞助费起家。之后为了保障球队能够正常运作,包装工队转而向当地居民发行球队股票,最终以“众筹”的方式让这支球队延续至今,甚至是联盟内的常胜之旅。事实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式橄榄球的校园精英标签始终未变,绝大部分职业球员也都是来自大学的毕业生,其中不乏“常青藤”等名校。不少当年的大学或职业球队的球星之后都成为举世闻名的政治人物、社会精英,出将入相乃至入主白宫。美国前总统福特就曾是密歇根大学的明星中锋,在年的两年间不仅帮助学校取得了赛季不败的成绩,也见证了当时母校与俄亥俄大学的史诗大战。大学毕业后,福特曾被职业球探相中,在先后拒绝了绿湾包装工队与底特律雄狮队的邀约后,才去往法学院继续学业并步入政坛。20世纪美国最高法院史上最重要的大法官之一——拜伦·怀特(Byron White)则是其母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橄榄球队的绝对主力和当家球星,1937年甚至入选过全美大学橄榄球最佳阵容,在校期间在赛场上留下了十余项竞技纪录。毕业后第二年,怀特去了匹兹堡海盗队(即后来鼎鼎有名的匹兹堡钢铁人队)打了一年职业比赛。在拿着最高新秀球员工资并赢得最佳新人奖后,怀特“挂靴”赴牛津大学攻读法律。然而,由于欧战爆发,又只好回国,转去耶鲁大学法学院。在耶鲁读书的同时,怀特还忙里偷闲地去参加职业比赛,在1940年、1941年赛季为底特律雄狮队效力,结果又成为“冲锋最远距离”的纪录保持者。1942年,怀特被征召加入美国海军,才结束了自己的橄榄球生涯。1962年,这位前橄榄球明星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年仅44岁。拜伦·怀特(Byron White)二战结束尤其是电视普及后,橄榄球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商业化契机。由于当时NFL仍是新兴的职业体育联赛,因此也更乐于拥抱电视转播这样的新兴产物。早在1848年,常态化的橄榄球比赛转播已在电视上开始出现。整个50年代,ABC、NBC、CBS都先后开始转播NFL的重要比赛,冠军赛的转播费已达到了百万美元之巨。尝到甜头的NFL,甚至愿意为电视转播修改赛程和规则,尽可能提升观赏性,吸引更多观众。首先,为了保证比赛的可看性,避免出现球队之间强弱过于悬殊的情况,NFL的电视转播权是由联盟作为一个整体和各大电视网谈判,所获的转播费由所有球队均分,借此保证各队财力的相对平衡。因此不少美国人戏称NFL是一个“共产主义”的职业体育联盟。其次,为了配合电视收视夜晚的黄金收视时间,NFL成为第一个破天荒把重要比赛从下午改到晚上举行的职业体育联盟,开创了职业体育夜赛的传统。在此之前,如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的重要比赛一般都是放在周末下午。之后,周日夜赛(Sunday Night Football)、周一夜赛(Monday Night Football)皆成为了收视率王牌。1967年,美国美式橄榄球联盟(American Football Conferenc)与原来的国家美式橄榄球联盟合并组成新的NFL,进而设立新的年度冠军赛事——“超级碗”(Super Bowl)。于是,“超级碗”很快就成为了全美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并且经久不衰。自1991年后,“超级碗”的收视率就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10年后的收视率更是稳定在45%以上。2016年第50届“超级碗”全美收视人口达到1.67亿人次,每秒广告费达到了惊人的500万美元,几乎是1967年第1届“超级碗”的118倍。而“超级碗”的中场秀则成为美国演艺明星魂牵梦绕的最大舞台。在“超级碗”经济蓬勃发展的50年间,职业美式橄榄球终于取代了职业棒球,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最具商业价值的体育运动比赛。同样出于吸引更多观众的考虑,“超级碗”举办地点并非两支冠军球队的主场,而是提前选择的第三地。在NFL管理层看来,这种安排正是为了体现“超级碗”是全美民众的节日,而非两支球队所在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特殊福利,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娱乐”。(文/沙青青)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narutoche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垒球 橄榄球哪个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