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带羽毛的恐龙恐龙的飞行能力如何?

简介/原始祖鸟
原始祖鸟(属名:Protarchaeopteryx)是火鸡大小的有羽毛恐龙,发现于中国。原始祖鸟的粗短尾巴上有保存良好的羽毛;它们的手部修长,上有3个原始祖鸟指爪。原始祖鸟似乎是偷蛋龙下目的最原始成员之一,它们的大型门齿显示它们与切齿龙有接近亲缘关系,甚至是切齿龙的异名。原始祖鸟可能是草食性或杂食性,但它们的手部非常类似小型肉食性恐龙的手部。原始祖鸟的化石被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义县组,它们生存于早白垩纪的阿普第阶。原始祖鸟的体型可能比始祖鸟还要大。原始祖鸟原始祖鸟拉丁文学名Protarchaeopteryx体长 1米体重 10公斤食性 植食/杂食生存时代 早白垩纪世分布 中国辽西分类 蜥臀目 兽脚亚目原始祖鸟可能是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但它们的手部非常类似小型肉食性恐龙的手部。原始祖鸟是偷蛋龙下目的最原始物种之一,而它们的大型门齿显示它们与切齿龙有接近亲缘关系,甚至可能是切齿龙的异名。原始祖鸟的手部修长,上有3个指爪,具有腕骨。它们具有长后肢,显示它们可是快速奔跑的动物。原始祖鸟的粗短尾巴上有保存良好的羽毛。它们的骨头内部中空,整体结构类似鸟类,并具有叉骨。原始祖鸟比始祖鸟还要原始,使它们成为一种非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而非一种真正的鸟类。原始祖鸟身长约1米,体型可能比始祖鸟还要大。原始祖鸟的手臂上有对称羽毛。因为现代的有对称羽毛的鸟类并不能飞行,所以原始祖鸟的身体结构可能也无法提供主动飞行。原始祖鸟被认为是树栖动物,在树枝间跳跃,并以前肢张开滑翔。基本信息粗壮原始祖鸟复原图【中文名称】:粗壮原始祖鸟【拉丁学名】:Protarchaeopteryx robusta【生存年代】:白垩纪早期【地层层序】: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化石产地】: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上园镇四合屯【保护级别】:辽宁省一级个体特征粗壮原始祖鸟为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肉食性,牙齿呈棒状,表面光滑不带锯齿,胸骨扁平。尾长,前肢较长,具三爪,第二指爪大。肠骨长大,耻骨粗壮且远端愈合。后肢长且粗壮。前后肢长度比为0.7,后肢第一趾短,上移,与另三趾形成对握型。蹠骨近端未愈合。体羽长度近50mm,羽轴粗短,尾翼极发育,尾翼长达150mm,羽轴细长,羽枝纤细。粗壮原始祖鸟化石。
体貌特征/原始祖鸟
复原图原始祖鸟似乎是偷蛋龙下目的最原始物种之一,而它们的大型门齿显示它们与切齿龙有近亲缘关系,甚至是切齿龙的异名。原始祖鸟可能是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但它们的手部非常类似小型肉食性恐龙的手部。
鸟类与恐龙的关系/原始祖鸟
由于始祖鸟有着鸟类及恐龙的特征,始祖鸟一般被认为是它们之间的连结:可能是第一种由陆地生物转变成鸟类的生物。于1970年代,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Ostrom)指鸟类是由兽脚亚目恐龙演化而来,而始祖鸟就是当中最重要的证据。它保有一些鸟类的特征,例如叉骨、羽毛、翅膀。它亦有一些恐龙特征,例如长的距骨升突、齿间板、坐骨突、头顶上眶前孔内的小骨头及人字形的长尾巴。奥斯特伦姆亦发现始祖鸟与驰龙科很显着地相似。
鸟类谱系图/原始祖鸟
原始祖鸟诸多新的信息让鸟类这个大家族的分类位置发生了变化,诞生了新的学术观点,提出了鸟类起源和进化的“多元”理论。过去,古生物学者一直认为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直接进化而来,进而发展成为今天庞大而复杂的鸟类家族。但梅尔根据保尔标本的性状特征,对其系统发育位置做了分析,新的系统树告诉我们,始祖鸟与恐爪龙类为姊妹类群,一起组成近鸟类,这点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另古生物学者感到意外的是,恐爪龙类竟然包含了孔子鸟,孔子鸟与小盗龙竟成为了姊妹类群。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用作性状分析的古鸟类资料较少造成的,但从进化的意义上看,新系统树跳出了鸟类是单系群的系统思维模式,让我们可以更“肆无忌惮”地假设鸟类起源的问题。已经有古生物学者假设说,那些披着羽毛的恐龙有没有可能是由始祖鸟这样的鸟类失去飞行能力后退化而成的呢?
基本内容/原始祖鸟
原始祖鸟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家地理》杂志创刊110周年庆祝大会上,手持封面印有尾羽鸟复原图的最新一期《国家地理》杂志,称赞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是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这一自然奇迹是由中国科学家在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市境内发现的。重要的发现起始于1996年8月,中国地质博 物馆馆长季强在该地获得了一块奇妙的小型“ 恐龙 ” 化石 ,“恐龙”长有很短的原始 羽毛 ,具有似恐龙又似 鸟类 的特点,季强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并认为介于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型 动物 。顿时,轰动了新闻界,轰动了古 生物界 ,震惊了全世界。 中生代以来,朝阳地区被卷入濒太平洋活动带,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主要盆地有7个,盆地内以火山沉积构造为主,其中赋存有极丰富的生物化石。目前,仅对金岭寺——羊山盆地东缘中段46.3平方公里范围内,即朝阳市北票为四合屯一带进行了重点地质调查,初步确定,已发现的中生代生物化石包括6个门、14个纲、20类、93个属、141个种,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热河生物群”,是中国辽宁省西部化石宝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地质遗迹,对研究生物起源、进化和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中华龙鸟化石发现于朝阳市北票四合屯,赋存于晚侏罗世地层的凝灰质粉砂岩中,据中国和世界古鸟类专家研究考证,中华龙鸟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渡型动物。这一重大发现,为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1996年12月,在四合屯又了现了中华龙鸟后代的化石,该化石产出层位在中华龙鸟化石层之上的5.5米、孔子鸟化石层之下的8.5米处。据专家研究考证,该鸟类具有很低的飞行能力,比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始祖鸟要原始些,故命名为原始祖鸟。1997年夏天,在四合屯又发现尾羽鸟化石,经专家研究确认,尾羽鸟与原始祖鸟相似,而比原始祖鸟又进化了一步,但仍比德国始祖鸟原始。国内外著名古鸟类专家对朝阳市北票四合屯了现的各种鸟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多数认为中华龙鸟虽然不会飞行,却是鸟类的鼻祖;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是具有很低飞行能力的初鸟类;孔子鸟是具有短距离飞行能力的鸟类。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使生命发展中鸟类起源与演化的研究迎来了曙光,取代了130多年来德国始祖鸟是鸟类祖先的地位。以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古鸟类专家奥斯特隆(john ostrom)为首的欧美专家考察队,在结束对四合屯考察后,一致认为中国辽西四合屯是回答鸟类起源与演化问题的最完美的地点, 这一地点的国际意义是空前的。原始祖鸟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地区发现鸟类化石250多枚,经专家研究确定为3个亚纲、11个属、14种鸟类。仅四合屯地区就发现鸟类化石200多枚,包括4个属、6种鸟类。朝阳地区发现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之多,演化遗迹保存得如此系统、完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巴伐利亚州共发现7枚鸟化石,仅1个属、2种鸟类,与朝阳市的发现是无法相比的。正如著名的美国古鸟类专家奥斯特隆(john ostrom)所说:“这些沉积和这些化石,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因此,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是全球古鸟类研究学干神归梦想的地方,中华龙鸟已经由朝阳飞向全世界。1998年10月,国家已批准以朝阳市北票四合屯为中心,建立了面积为46.3平方公里的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处遵照“依法保护、科学研究、合理开采、有效利用”的原则,管理工作已全面到位。在朝阳地区以及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内,中华龙鸟化石层位以下,还有厚度达千米以上的中、早侏罗陆相沉积地层,且保存得系统完好,是进一步研究生物演化和鸟类起源的理想场所,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是典型的、罕见的。德国巴伐利亚州始祖鸟化石层位之下为海相地层,发现鸟类直接祖先和陆相生物演化遗迹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辽西古鸟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中华龙鸟引起的古生物理论与实践的大碰撞并没有完结,研究工作还将继续。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朝阳市作为世界鸟化石的宝库对这一领域的贡献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2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13:05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始祖鸟和恐龙有什么不同?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始祖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形态.它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是:①具羽毛;②有翼;③骨盘为“开放式”;④后肢具4趾、三前一后.但它又具有类似爬行类的特征,主要有:①具槽生齿;②双凹型椎体;③有18~21枚分离的尾椎骨;④前肢具3枚分离的掌骨,指端具爪;⑤腰带各骨未愈合;⑥胸骨无龙骨突;⑦肋骨无钩状突(图19—26,图19—27).上述的始祖鸟特征中,除了“羽毛”之外,几乎均可在古爬行类的一些成员中找到,因而曾被称为“有羽毛的爬行动物”,百余年来不时掀起“它究竟是爬行类还是鸟类”的争论,1985年甚至有人提出“始祖鸟化石标本上的羽毛是伪造的”疑问.经过古生物学家采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对标本的鉴定,特别是1988年再次发现具有清晰羽毛印迹的始祖鸟化石标本,才使这一争论告一段落.(摘自普通动物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文名称:始祖鸟英文名称:Archaeopteryx定义: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鸟类,仅发现于德国的晚侏罗世海相地层。目前仅发现10件标本。应用学科:古生物学(一级学科);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二级学科);鸟类(三级学科)
扫描下载二维码始祖鸟&提到侏罗纪,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霸王龙、翼龙还是鱼龙……小编最先想到的可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科幻冒险电影,当时观看的时候,可是相当震撼呢!宏伟壮观的场面,刺激精彩的剧情,可以说相当有吸引力!今天,小编带你重温侏罗纪,不过,这次咱们介绍的可是恐龙界特殊的存在——始祖鸟。石河子大学博物馆的始祖鸟化石(复制品)&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小伙伴,肯定和小编一样理所当然地把人家当做了一种鸟类。其实,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型羽毛恐龙。最开始始祖鸟确实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因为它是以一枚完整漂亮的羽毛化石面世的,这枚羽毛化石长68毫米、宽11毫米,甚至可以清楚的看清羽片、羽枝和羽小枝等结构,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在遥远的侏罗纪时期就已经有鸟类的存在了。为了纪念这枚羽毛化石,人们就把这个神奇般的物种命名为——始祖鸟。同年,著名的伦敦标本(始祖鸟的第一具完整标本)被发现了!这下可让研究人员困惑了。人们发现这枚化石具有始祖鸟化石的属性,因为它十分完整的保存了羽毛印痕。但它又是一具保存完整仅缺失头骨的化石,也就是说这具化石既有恐龙的特征又有鸟类的特征。后来,研究人员陆陆续续又发现了属于始祖鸟的10具骨骼化石,它们都以化石保存地被命名。&从始祖鸟羽毛化石被发现开始,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始祖鸟一直都位于“鸟之始祖”的位置上。虽然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可是都无法动摇它的地位。准确说,很多人渐渐觉得始祖鸟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某种恐龙。可惜证据不足呀,谁也拿不出确凿证据证明这一猜想。直到2011年,晓廷龙的发现彻底将始祖鸟拉下神坛。晓廷龙的命名者徐星博士注意到晓廷龙和始祖鸟在身体结构上十分相似,而晓廷龙的生存年代更早。这一发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了始祖鸟是种恐龙的观点。郑氏晓廷龙人红是非多的始祖鸟很无奈&因为始祖鸟是一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神秘 “鸟”,所以长期以来国际上围绕始祖鸟相关问题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最明显的便是关于其生活习性的争论——始祖鸟后肢的羽毛是否有利于飞行。一种认为它是一种善于奔跑的动物,带羽毛的翅膀是为了适应奔跑时前肢拍打空气而变异得来的,即鸟类飞行起源的“奔跑说”。一种认为始祖鸟本来是树栖的,它的羽毛变异得来,从而活动方式由滑翔变成了飞行,即鸟类飞行起源的“树栖说”。始祖鸟复原图&&&&&&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被这个“神奇”的物种吸引了呢?其实,关于始祖鸟的种种,小编的介绍只是冰山一角。科学界关于始祖鸟的研究与争论远不仅如此。知识贴士&郑氏晓廷龙,长得很像原始鸟类,但它的恐龙特征更明显,特化的足部具有恐爪龙类所有的特化第二趾。郑氏晓廷龙属于恐爪龙类,又与始祖鸟具有很多相同的形态特征,因而系统发生学研究表明始祖鸟可能和晓廷龙一样隶属于恐爪龙类而非鸟类始祖。挑战德国始祖鸟“始祖”
>>>>旅游快讯
挑战德国始祖鸟“始祖”
东方网12月9日消息:我国辽宁北票地区今年4月出土的一具初鸟类化石,向140多年来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鸟”―――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发出挑战。经中国专家研究,由这具初鸟类化石正式命名的东方吉祥鸟才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最具有鸟类特征的原始鸟类。
日前,在常州新区中华恐龙园举行的鸟类起源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客座教授季强出示了这具初鸟类化石,并称:东方吉祥鸟大约生活在1亿3千万年前的白垩世时代。从保存极为完整的化石来看,东方吉祥鸟的嘴里没有牙齿,前肢显著长于后肢,第一趾爪已反转,可以同其它三趾“对握”,飞行羽毛已超过身体的长度……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能在地面展翅起飞;而德国的始祖鸟化石只是“长羽毛的恐龙”,仅具滑翔能力。
鸟类起源是国际科学界一直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由于鸟类同恐龙有几十种甚至一百多种特征相同,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鸟类由恐龙、并且是由小型食肉类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苦于缺乏新的化石出土支持和佐证这一学说。我国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起,在辽西地区出土了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今年春,在辽宁锦州义县早白垩世地层中又发现了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经专家研究,这种“恐龙”应归于初鸟类,并正式命名为中华神州鸟,它已经能在陆地奔跑中起飞。但中华神州鸟同东方吉祥鸟相比,后者比前者又进化了约500万年。
12月5日,东方吉祥鸟化石“入住”常州中华恐龙园,为恐龙园推行科普教育、博物展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国宝”。
编辑:陆晨萍& 来源:解放日报&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