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术治疗法

马术治疗 成都“摸着石头”开步---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新闻热线:028- 订报:028- 广告:028-四川日报网新闻热线:028-&&&&四川日报网商业合作:028-
13天府周末日
马术治疗 成都“摸着石头”开步
教练和参与马术治疗的孩子从马厩走过。
孩子把小脸偎到马脖子上。
&&&&12月4日,自闭症患儿王熠的妈妈给成都马术协会送去一封感谢信。10月17日至11月12日,王熠和成都市青羊区特教中心的10名儿童一起,接受了马协举办的残障青少年马术心理与身体康复辅助治疗。4堂马术治疗课下来,她发现“女儿喜欢大胆的尝试,也有了自信”。&&& 在西方,马术被视为一项对残障人士有益的体育运动。国外还有专门的马术治疗学科和从业人员。在国内,把马术用于身体和心理障碍的治疗正在起步,成都马协尝试的这次马术治疗,是川内首次。&&& 简单的抚摸马儿、给它们喂食,或者在马背上的几个骑行动作,真有打开自闭症孩子心扉、帮助残障儿改善身体协调性的神奇效果吗?这一次,记者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一番。矮种马出山,孩子笑了&&& “马医生”怎样治病?原来,它们要帮助孩子们打开心扉,协调身体机能,使他们更好的复健。&&& 10月17日下午,成都和境马场,马术治疗的第一堂体验课正在进行。11名儿童,有的是智障,有的是脑瘫,更多的患有自闭症。&&& 初到马场,见到关在马厩里的各式马匹,智障组的孩子们兴奋了。“马马!”“马马!”9岁的李茁拉着爸爸的手兴奋摇晃。“来,我们用手摸摸它!”“马马最爱胡萝卜,我们一起喂它吃好吗?”……教练们拾起胡萝卜条,尝试着递给孩子,几个胆大的孩子在教练和父母鼓励下完成了第一次喂马尝试。&&& 一旁的自闭组却是另一番景象。&&& 10岁的王熠躲在妈妈身后。面对教练鼓励她摸马、喂食,她完全置若罔闻,不理不睬。10岁的张广来一边牢牢抓着教练的手,一边把几根胡萝卜条放在妈妈的手里,然后固执地牵着妈妈的手递到马儿跟前。胖乎乎的朱润小时候被狗咬过,看到马头伸向他,挣开妈妈的手一溜烟跑出老远……&&& 这只是马术治疗的暖身环节:熟悉马房环境。胆小又敏感的孩子们,在温驯的“马医生”面前选择了继续蜷缩在自己的世界。&&& 然而,马儿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协调身体机能。专家设计了地面课程和马上课程。地面上,孩子们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刷马、喂马、牵马以及牵马绕桶等活动。至于马上的课程,则是让孩子们不用马鞍、直接坐在马背上骑乘,以及做马上平衡操、投掷等动作。和境运营中心总监姚少双说,治疗前的地面热身操,可以松弛孩子们的关节,加强他们的专注力。而马背上的康复,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运动,都能减少肌肉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还可以增加身体的敏感度和协调性。&&& 在教练安排下,矮种马“土豆”出山了。这匹温驯的小马安静地站在马厩外,任马场教练赵冀川给它梳毛、清理马蹄,没有半分不耐烦。此时,张广来的好奇终于战胜了胆怯。他在妈妈张艳的鼓励声中,接过马刷开始略显笨拙的刷洗。“土豆”安静一如既往,张广来的脸上绽开了笑颜。刷洗完成,他突然来了一个自选动作:把小脸依偎到马脖子上。简单动作背后是严谨设计&&& 这些孩子们与马的接触,并非马场教练随意为之。在此之前,教练经过了严格培训,而课程则由专业人士设计,就连参加治疗的孩子也经过了选择和分类。&&& 当年轻的教练李建不厌其烦劝说小王熠喂马、骑马时,妈妈邓建华既焦虑孩子的漠然,也对马术治疗心存疑虑:“难道和动物玩一玩,就能治好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病?”&&&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但在这次马术治疗的专家顾问、美国科罗拉多州注册心理治疗师、完形马术疗法专家庄晓丹看来,“马与人之间深刻的关系给予了心理疗愈无限的可能性。”&&& 成都马协特别聘请了庄晓丹和台湾伤健策骑协会专家王挽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吕正春为专业顾问,提供治疗全程的咨询服务和分析调整。在专家组意见和PEP3评估体系的综合评定之后,成都马协选取11个适合参与治疗的孩子,细分为身体障碍组和心理障碍组。因为从专业角度而言,脑瘫的孩子着重需要锻炼的是身体平衡感,而自闭及智障儿童,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信、专注力等。&&& 与此同时,11名教练也被分为治疗师、调教员、陪骑者和领马员,接受顾问们的远程培训。&&& 马术治疗中,马是成败关键。如何选到合适的马匹?姚少双说,“要选有耐心、安静却又不能过于迟钝或者胆小、急躁的马。”马的外形也有讲究,最好身长140至150厘米,这样才能增加骑者的舒适感并方便在马背上做出各种动作;躯干不能太胖,否则孩子们跨坐困难。专家们还建议挑选马匹时,马眼不能靠得太近,“因为分得越开,才有宽阔的视野。”为了让“马医生”们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不会害怕或不安,教练们还必须提前训练。每个变化都让家长欣喜&&& 1个月4次课的治疗,孩子们的直观表现是从害怕最终爱上了骑马。但在家长眼里,变化还有增加的开朗和自信。“驾!”“棒!”“骑!”……10月29日,马术治疗的第二节课,朱润骑在马上,一边尖声大笑,一边冒出这样的单词。一旁忙着拍照的妈妈江霞一直鼓励着儿子,“真棒!”她告诉记者,“今天他终于放松了!”&&& 对于骑几次马就让孩子有改变,这位母亲从不敢抱这样的奢望。没想到,这一次真的做到了,尽管普通人也许根本看不出来。“他第一次来非常怕马,但是上了课下来就非常兴奋。问他下次‘想不想骑马?’就说‘骑!’”江霞说,在去第二次课的路上,体育老师刘骋一直逗他,“胖胖,我们要去哪里?”朱润居然回答“骑马!”这个回答让妈妈非常欣慰,“因为他通常都不会去思考,和我说话,往往只重复最后一两个字。但显然骑马这件事抓到了他的兴奋点,是他非常乐意做的。”&&& 小王熠的第二堂课也有了进步:她终于愿意在教练帮助下把胡萝卜喂给马儿,并且顺利地被教练劝上了马。妈妈邓建华一直在旁边和她说话,“王熠,你高不高兴?”尽管孩子的回答声小得跟蚊子一样,但进步还是被妈妈看在眼里。“她第一次上课时训练牵马,绳子掉了也不知道捡起来。第二次有兴趣了,连牵马绕桶这种高难度的动作也完成了。”更让记者吃惊的是,第一次治疗时对所有陌生人视若无睹的王熠,第二次治疗时从马上下来后,居然主动牵了记者的手,把身体靠在记者身上。邓建华说,女儿很少理人,最爱拿一本书自己看。但几次课下来,也愿意在她的诱导下去感知外界了,“她知道教她的教练姓王,而且说自己喜欢骑马,以前她不会关心这些。也许外界无法理解,但孩子的一个细微变化,对家长来说都是一种鼓励。”&&& 而在第一次课程中颇有些手忙脚乱的马场教练们,最后的两次课感到越来越得心应手。在牵马穿越障碍的训练中,张广来、王熠响应教练号召,在终点和同伴、教练们一一击掌。而马背训练时,张广来在按要求完成一组倒骑马背仰躺的动作后,居然无视下马的指令,又自作主张稳稳躺了下去。妈妈对儿子的这个动作无比欣慰,“这个动作练的是平衡后脑,这说明他的平衡感还可以。”而朱润在第四堂课的时候则变得安静了许多,再也不会“啊啊”尖叫。江霞说,“因为我们告诉他马儿喜欢安静,他渐渐就记住了。”专业治疗要走的路还长&&& 让马术治疗惠及更多的残障儿童,是成都马协此次举行残障儿童康复辅助治疗的原因。然而如何让这样的治疗更专业,并且让公众看到切实的疗效,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11月底,成都马协相关负责人陆续收到马场教练、特教中心老师以及家长对这次马术治疗的跟踪心得。大家看法一致:孩子们在几次马术治疗课以后,有的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动作,有的变得比以前自信、活泼。&&& 然而,这项治疗在执行过程中仍有待改进之处。在第二堂课与矮种马的亲密接触中,渐渐胆大的孩子对毛茸茸的马尾巴倍感兴趣,捉着尾巴摸个不停。此时,一旁的老师和家长赶紧制止,怕有危险。但教练赵冀川适时叫停了喝令,“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们对马的亲近会更快,大人更谨慎一些就行。”&&& 成都马协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次马术治疗,算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全世界有24个国家有马术治疗,但在中国还没有一家获得专业认证的马术治疗机构。“事实上我们的马术治疗,从软件和硬件上都还待改进。比如,我们现在只是有专家进行指导,但如果有专家组介入每一场治疗,并且有更专业的老师上课,也许情况就更不一样。而挑选并训练更多适合治疗的马匹,购买专业的辅助治疗仪器,都是马术治疗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未成年人皆为化名)延伸阅读马术治疗溯源&&& 马术治疗并不能代替传统治疗,来自瑞典的马术理疗师杰斯伯?弗朗表示,马术治疗属于文娱康复治疗的一种,是传统康复模式和治疗手段的发展和有益补充。他介绍说,残障儿童与马相处会感觉更放松,从而有助于他们打开心扉,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运动,降低肌肉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协调身体机能。&&& 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马术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种通过动物进行辅助治疗的方式正在受到重视。据马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美国在1969年设立了残障者骑马中心,1970年开始执行马术治疗计划。1986年,在北美就有超过350个认可的治疗性骑马中心。如今,北美残障者马术协会和伤健策骑协会已是国际著名的马术治疗康复机构。1975年,香港伤健策骑协会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亚洲第一家马术治疗中心。目前,全世界有24个国家有马术治疗。□本报记者 吴晓铃/文 何海洋/图
在线投稿邮箱:马术治疗基本概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马术治疗基本概念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你了解马术治疗吗?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发展如何_马术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你了解马术治疗吗?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发展如何
  什么是马术治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头脑中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了一些概念。尤其对于治疗抑郁症和自闭症这类的病症,马术治疗的方式已初为人知。
  马术治疗的起源甚早,依据不同的作者,其所陈述的发展背景不尽相同。综合来说最早可追溯到希腊神话中,医神Aesculapius将无法治癒的病人放在马背上以振奋其精神。西元前五世纪,在希腊就利用马来为受伤的士兵作复健。&
  而在马术治疗的发展中,不可不提的是Mrs。&Liz&Hartel,她是一位骑术爱好者,不幸于1943年罹患小儿麻痹。在接受手术及物理治疗後,可以借助拐杖勉强行走,但她并不放弃她所爱好的骑马活动。当她重回马背,她发现自己的背肌肌力及下肢的协调性明显改善。1952年,Mrs。&Liz&Hartel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马场马术的银牌。
  其后,骑马对于残障者的好处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自1957年开始向残障的小朋友与成年人介绍骑马活动。1965年,挪威籍的物理治疗师Mrs·Eilset&Bodther为残障朋友成立了第一个马术中心。&从1957年至1970年的13年间,大家渐渐重视骑马对于身心障碍者的好处及成效。至1970年,全英国有80个残友的马术中心。
  美国在1969年于密西根州设立了第一个残障者骑马中心,1970年开始执行马术治疗计划,每周约有200名学生。除了推动身心障碍者骑马外,还积极培育此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为有心参与马术治疗的人士开课,并在课程结束后给予证书。1986年,在北美有超过350个认可的治疗性骑马中心。
  来自瑞典的马术理疗师杰斯伯·弗朗表示,马术治疗属于文娱康复治疗的一种,虽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治疗,但可作为传统康复模式和治疗手段的发展和有益补充。他介绍说,残障儿童与马相处会感觉更放松,从而有助于他们打开心扉,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运动,降低肌肉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协调身体机能。
  马术治疗适用于抑郁症、注意力缺陷、行为障碍、分裂性障碍、焦虑症、痴呆症、自闭症和其他很多相关疾病的患者。马匹疗愈师通常会通过马匹学习、反应的方式来进行很多培训,以促进患者与马的情感发展,同时让马匹也听从患者的指示。治疗内容通常还包括教学马匹照料、刷马、备马具和基本的骑马技术。
  马术治疗在患者的自信心、自我效能 、自我概念、沟通能力、信任、思维方式、降低隔离、自我接纳、冲动控制、社交技巧、界限认识、精神联结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24个国家发展马术治疗,其中较著名的国际性机构有北美残障者马术协会(North&American&Riding&for&the&Handicapped&Association,NARHA,1969年成立)、伤健策骑协会(Riding&for&the&Disabled&Association,RDA,1969年成立)以及NARHA麾下最重要的专门马术治疗机构——美国马术治疗协会(American&Hippotherapy&Association,AHA,1992年成立)。
  1975年成立了香港伤健策骑协会有限公司,成为亚洲第一家马术治疗中心,到现在仍旧是规模最大的治疗中心之一。马术治疗像雨后春笋般的在世界各地迅速的推广开来。
  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内地还没有一家获得专业认证的马术治疗机构。。。
  (马术杂志)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3被浏览294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马术治疗靠谱吗?
什么是马术治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头脑中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了一些概念。尤其对于治疗抑郁症和自闭症这类的病症,马术治疗的方式已初为人知。
马术治疗的起源甚早,依据不同的作者,其所陈述的发展背景不尽相同。综合来说最早可追溯到希腊神话中,医神Aesculapius将无法治癒的病人放在马背上以振奋其精神。西元前五世纪,在希腊就利用马来为受伤的士兵作复健。
而在马术治疗的发展中,不可不提的是Mrs. Liz Hartel,她是一位骑术爱好者,不幸于1943年罹患小儿麻痹。在接受手术及物理治疗後,可以借助拐杖勉强行走,但她并不放弃她所爱好的骑马活动。当她重回马背,她发现自己的背肌肌力及下肢的协调性明显改善。1952年,Mrs. Liz Hartel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马场马术的银牌。
其后,骑马对于残障者的好处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自1957年开始向残障的小朋友与成年人介绍骑马活动。1965年,挪威籍的物理治疗师Mrs. Eilset Bodther为残障朋友成立了第一个马术中心。 从1957年至1970年的13年间,大家渐渐重视骑马对于身心障碍者的好处及成效。至1970年,全英国有80个残友的马术中心。
美国在1969年于密西根州设立了第一个残障者骑马中心,1970年开始执行马术治疗计划,每周约有200名学生。除了推动身心障碍者骑马外,还积极培育此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为有心参与马术治疗的人士开课,并在课程结束后给予证书。1986年,在北美有超过350个认可的治疗性骑马中心。
来自瑞典的马术理疗师杰斯伯·弗朗表示,马术治疗属于文娱康复治疗的一种,虽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治疗,但可作为传统康复模式和治疗手段的发展和有益补充。他介绍说,残障儿童与马相处会感觉更放松,从而有助于他们打开心扉,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运动,降低肌肉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协调身体机能。
马术治疗适用于抑郁症、注意力缺陷、行为障碍、分裂性障碍、焦虑症、痴呆症、自闭症和其他很多相关疾病的患者。马匹疗愈师通常会通过马匹学习、反应的方式来进行很多培训,以促进患者与马的情感发展,同时让马匹也听从患者的指示。治疗内容通常还包括教学马匹照料、刷马、备马具和基本的骑马技术。
马术治疗在患者的自信心、自我效能 、自我概念、沟通能力、信任、思维方式、降低隔离、自我接纳、冲动控制、社交技巧、界限认识、精神联结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24个国家发展马术治疗,其中较著名的国际性机构有北美残障者马术协会(North American Riding for the Handicapped Association,NARHA,1969年成立)、伤健策骑协会(Riding for the Disabled Association,RDA,1969年成立)以及NARHA麾下最重要的专门马术治疗机构——美国马术治疗协会(American Hippotherapy Association,AHA,1992年成立)。
1975年成立了香港伤健策骑协会有限公司,成为亚洲第一家马术治疗中心,到现在仍旧是规模最大的治疗中心之一。马术治疗像雨后春笋般的在世界各地迅速的推广开来。
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一家获得专业认证的马术治疗机构。。。
编辑/ Aileen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术治疗自闭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