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和冰岛同为北欧冰岛国家为什么这届冬奥会成绩这么差

他们的经济模式大概是什么?在那么高福利的情况下,是靠什么支撑经济的?
任意、徐无、wassyt
1、地广人稀负担轻
一般来说,北欧包括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和冰岛五个国家。
这五个国家人口仅有2500万人。人口数量仅比上海2,380.43万(2012年)和台湾万人(2013年10月)多不到200万人。但是其国土面积却在130万平方公里左右。
原则上地广人稀的国家不会太穷,因为人少负担就少。
2、资源丰富家底厚
虽然北欧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但是北欧拥有大量的森林、铁矿、水力、石油、地热和渔业资源。例如北欧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基本上都在50%以上。
由于冰川侵蚀,北欧国家海岸线支离破碎,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从而产生了丰富的水电资源。
而北欧国家的能源多数来自于水电和核电,这些都是高效清洁能源。
北海渔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油田也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产量大且质量好。
总之北欧资源总量丰富,加之人口较少,人均资源占有量都非常高。
3、不打仗不折腾
北欧四国(冰岛1944年从丹麦独立)在一战期间宣布中立,一战期间并未受到战乱影响。
二战期间冰岛太远而瑞典中立基本未卷入战事。丹麦在战争初期迅速被德国占领,而挪威和芬兰分别被德国和苏联入侵,损失较大。但总的较打得天昏地暗的西欧和南欧和中欧来说损失较小。
一直到冷战时期,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两边分别是受苏联支配的芬兰和加入北约的挪威、冰岛和丹麦形成了著名的“北欧平衡”,北欧近百年了没有受到太大的战争创伤和损失。
北欧五国基本上都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也并没有各种主义的“折腾”,从而产生了嘉士伯(1847)、诺基亚(1865年)、爱立信(1876)、ABB(1883)、马士基(1904)、伊莱克斯(1919)、沃尔沃(1921)、利乐(1929)、乐高(1934)、萨博(1937)、宜家(1943)这些“长寿”而且在各自领域拥有强大优势的企业和品牌,从而产生和积累了巨大的价值和财富。
当然北欧富裕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公民受教育程度、科学技术水平、政府效率和廉洁程度等等。
但是个人以为,北欧地广人稀负担轻、资源丰富家底厚、又没打仗来回折腾,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北欧国家富裕的主要原因。
补充说明:这些原因只是相对来说的,例如相对绝对人口数量众多的亚洲国家,北欧国家人口少负担轻;例如受战乱影响小也是相对于一战二战打成一团的欧洲其他国家来说的。有知友提出非洲部分穷困国家同样地广人稀,可是这些国家原本就不是一个起跑线的好吧。。。。
拥有这些优势不一定就能同样成功,但是对于当前的北欧国家富裕的现状,这些原因是成立的。
&半夜的嚎叫
只有狼能听到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4-02-26 23:03
,知道得较杂,懂得太浅。
慕世离、陈昕、王冠男
因为目前生活在意大利,圣诞刚从芬兰回来,对比南北欧的差别,有些许体会,在此不吐不快。
北欧国家只有挪威的经济是基于石油的,而挪威的人均GDP更是高得令人发指,几乎10万美元,瑞典5万5美元,芬兰算是北欧的潘抗遥司4万6美元,赫尔辛基人均6万(1.3倍)。你说人家物价贵,其实赫尔辛基的物价不过比意大利南部稍贵,可能跟意大利北部差不多,而意大利最富裕的米兰地区(北部)也不过5万美元,意大利南部甚至不及中国的富裕地区,例如坎帕尼亚大区才1万8美元,而无锡在2012年已经达到这个数值,考虑到购买力,中国很多地方已经超过意大利南部。赫尔辛基平均工资3千多欧每月,而意大利南部不到1千(还不算那20%的失业人口)。
说回芬兰,芬兰人工作高效。机场的行李提取,在15分钟之内全部结束,而回程在罗马提取行李花了1个小时!赫尔辛基机场布局极端紧凑,到达大厅与出发大厅是混用的,却有条不紊;一个60万人口的赫尔辛基的机场,2013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Helsinki Airport),而浦东机场是4700万。赫尔辛基地铁10分钟一趟,准点到达。赫尔辛基街头很难找到垃圾箱,但是基本见不到纸屑。从赫尔辛基寄到中国的明信片,只需要2周就可以到达,而从意大利寄出需要1个多月。赫尔辛基的晚上(虽然圣诞期间下午3点就天黑了)非常祥和安静,完全没有犯罪的迹象,警察都没见到过。芬兰人自己都自豪地称自己的社会是高度运行良好的社会。
北欧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叫“詹代法则”的集体主义情结,具有这种民族性格的人组成的社会必然是高度互相配合的,虽然这种社会中也很难产生怪才。然而对于北欧这些人口小国来说,不需要引领世界潮流,只需要跟上世界最新潮,然后进行些许改进,便可以活得很好,而这,他们可以做得非常优秀。北欧国家历史传统并不深重,没有意大利这样的沉重的天主教传统羁绊,因此他们可以非常迅速地吸收人类文明最先进的成果并将其运用于自身。走在赫尔辛基的新公寓楼旁边,感觉跟中国没什么两样。北欧国家也深知跟上世界最新技术潮流对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在研发上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例如瑞典、芬兰的R&D投入分别占GDP的3.3%与3.1%,位列世界第四与第五,在美国的2.7%之前(我朝目前是2%,还在增长,意大利已经落到1.1%的地步)。
相比富裕的北欧,南欧,尤其是最南端的那部分,基本已经沦落到第三世界的水平。缺乏有作为的政府,意大利与希腊的政府的无能与腐败举世闻名,希腊在透明国际的排行榜上更是位于我朝之后,而作为一个拥有成熟公民社会的发达国家意大利与我朝半斤八两,着实让人震惊。
细看:意大利是一个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对于整个社会的责任感相对比较缺乏,你可以看到很多纸屑的街道,但是每个人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别有情调,每个人打扮得整整齐齐,很有品位。意大利是个传统羁绊深重的天主教社会,大家对于按照旧有的风俗生活感到舒适,不想改变,也抗拒改变;大学的网站很多还不如中国大学,而大学的无纸化办公都基本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更不要说学生信息系统什么的。意大利是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意味着人情味浓,但是也意味着裙带关系重;在意大利,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人走关系,只要找对人,这一点感觉比中国还要严重!想想贝秃都可以连任几届总理,还有什么不可能呢?!意大利的这些特点,也是与北欧不同的地方,或许也是其为什么落后,而北欧为什么运转良好,为什么富裕的原因吧。
----------------------------------------------------------------俺是华丽丽的分隔线--------------------------------
似乎对意呆利吐槽有点过多了。貌似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了。这样不科学啊!大家要关注北欧啊北欧!意呆利南部经济确实不咋样,不过人家生活很惬意呀。推荐一部很欢乐的意呆利电影《Benvenuti
al Sud》(欢迎来南方),顺带也可以了解一下意呆利的比中国还要激烈的南北之争。意呆利北部目前还是工业乃至经济重镇,曾经辉煌的G7创始国的风韵还是有留存的。虽说曾经跟大众齐驱并驾的菲亚特已经没落,但还是完爆我朝各种土著车企啊!我朝也就吉利汽车算是刚能进入欧洲市场啊!米兰人均5万美元的GDP也是数倍于我朝最发达地区啊!不要仅仅局限在对比别人啊!要在对比别人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啊!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爱厨房爱摄影的徐工……
林家震、张佳佳、王汗
在芬兰住过三年,简单的说就是:人少资源多。有个朋友在学森林市场学,大概就是给你一块森林,怎么砍树怎么种树可以保证高效可持续的收入。毫不夸张地说,芬兰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才500万人口(也就国内一个中等城市规模),只靠卖木头,都可以养活全国的人。而挪威更是拥有非常巨大的海底油田(去过斯塔万格的石油博物馆Norwegian
Petroleum Museum,记忆里博物馆有提到目前挪威在开采的油田只占了其拥有的海底油田的10~20%左右)。
所以人少资源多这才是根本。北欧靠这个起家以后,再发展科技教育高利润的行业,就造成了目前这样的形势。
p.s. 你说丹麦?我从来不认为丹麦是北欧国家~~以前只是觉得地理上不算北欧,自从看了这次冬奥会奖牌榜后,觉得文化上也不能算了哈哈哈~~(说笑说笑)
,一点就着,一哄就好。
张鑫、张丢丢、苏少
的答案实在有些片面,在一个地方生活时间足够长,才能看到和感受更多当地的问题,在意大利生活久了,见到了意大利人之间人情世故的一面,北欧其实也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其他几国我没有研究过,只说说我生活过的丹麦。
丹麦国土面积较小,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丹麦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并连续多年保持外贸总体顺差(主要来源于服务贸易顺差)。
丹麦的几大经济支柱产业分别是:农业、渔业、医药业、航运业、节能环保业
其中我了解比较多的丹麦的马士基集团,以航运业起家,产业覆盖开采石油、天然气等……我之所以了解,是和导师聊天的时候,说起典型意大利式家族企业,他提到了这个家族企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瑞典宜家的所有物流都是由马士基来承办的,不仅是战略意义上的伙伴,而是宜家对物流服务商要求苛刻:对方必须在透明度、成本、物流能力、效率、质量控制等方面满足其条件;甚至还必须有“环保意识”――――选择不污染环境的设备、机器、物流工具和燃料等……
可以说,在我玩大航海时代之后,听过马士基家族的一些故事,会觉得他们真是现实中玩大航海时代的人啊!祖上北欧海盗出身,打打杀杀之余搞搞贸易,后来建立了航运公司。有趣的是,到了21世纪马士基公司频频遇到索马里海盗的劫持,勒索……祖上有知真是要气的活过来啊!
……扯远了。
另外丹麦人比较自豪的是高科技产业,包括医药和机械制造,在丹麦都是非常优秀的专业学科。
农业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可观,我当时所在的小镇,镇长就是杀猪的,屠宰场大佬,高科技杀猪专业户,超级有钱~~!我早起送报纸,假期也送过农场的地区,真是骑车累死啊……一家和另一家隔的好远……骑10几分钟才到下一家……
丹麦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居世界前列,农畜产品除满足本国市场外,2/3供出口。丹麦是欧洲国家乳制品、肉类及蛋类的重要供应国,奶酪和黄油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丹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牧草种子生产国和出口国、最大的原貂皮生产国和出口国,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其他的了解非常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希望对题主有些许帮助。
补充一些就业上的问题,在丹麦就业率非常高,长期的工作一般是按照给北欧人、给欧盟国家人、给其他英语国家人和给其他国家人这样的顺序来的。当然如果你在本地读到研究生和博士生这种,就业也是挺容易的呢。
只要会当地语言,随随便便打份工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服装门店的导购店员,(其实当地不主动给你导购,只是礼貌回答你一些问询)月薪差不多是2万多克朗,大概3000欧左右吧~
另外我们在去一家服装公司做课题的时候,曾见过一个这样的人。他大概15岁入公司做保洁工作,后来对编程设计感兴趣,因为这个公司是做一体剪裁,就是电脑编程好了,机器就织出来,没有衔接,是整个一体的。他就一边做保洁一边参与公司的内部培训,慢慢当上了设计师,我去工厂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总监级别的中层了。我觉得这种机会在竞争残酷的亚洲地区,可能比较少见,所以印象挺深的。
&半夜的嚎叫
只有狼能听到
发表于:14-02-26 23:04
,招码农,工作地点杭州半年欧洲半年,熬几…
ruienzhang、Ellick Wang、刘熊猫
不很简单的事儿么,从哪儿冒出一堆似是而非的答案。是德国美国不折腾,还是香港日本资源丰富,还是非洲叔叔们地小人多啦?
富裕是相对概念。放到当今局势,国家就像当年炒股,赶上第一波的,即所谓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抱了更有效的生产技术体系大腿的,就没有太差的。然后随着时间推移,里面太懒的太二逼的如希腊意大利之流就落后了,里面勤劳节俭如北欧四国德国以色列这类的就相对领先了,英国法国之流的就混中游。
第二波是当初选错股票的,选了计划经济体系这只垃圾股,先暴涨了之后一路下跌直至退市,当初选这支股的只好割肉清仓换股,割的早的富亲戚关系好的就好一些如波兰捷克,割的不早不晚的但是超级勤劳节俭的如中国,都不赖;一直不清仓的如北朝就跌大坑里了。
第三波是进场太晚的,虽然也模仿第一波股民,选对股票,但毕竟是高位吃进,获利十分有限,就像巴西泰国之流。
第四波是奇葩国,人家虽然也进场炒股,但经常有机会就出去踢踢球喝喝小酒,把闲暇看得很重要的,穷的如印度,富的如牙买加,不知名的如一堆蛋大的岛屿小国。
第五波是最惨的,虽然也想进场炒股,但是背后拖着的穷历史太多,天天大部分精力都要处理打架拌嘴发烧生病啥的,比如还在玩部落对砍的非洲穷叔叔们。
还有根本不入场的,就靠捡金子为生,还真捡到了,人家还能娶一堆老婆。是那些国家就不提了,羡慕嫉妒恨。
背后的优质股,就是最近100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科学生产、经济组织体系,效率之高完全碾压过去的历史积累和其他场外因素。有没有买入、有没有入场,才是现在根本性的因素。
最后,楼主提这个问题,是想听有在北欧生活过或研究过的人,讲些干货吧,为啥各个答案都往逻辑分析和意识形态这些虚头虚脑的地方扯还高票?大学不是都开学了嘛,怎么知乎还这样......我的答案也是扯淡的,求折叠,求折叠。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Modelling
Green Growth
赵欢、tony hwang、马禾周
地广人稀物产丰饶久无战乱什么的其他人都讲得很详细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在瑞典呆的时间稍微久一点,所以举例基本都会是瑞典。
首先强调一下北欧的科技创新和理念创新,这两者是分不开的。提到瑞典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沃尔沃啊宜家之类,其实skype啊利乐包啊很多改变世界的发明都诞生在瑞典。连木质过山车的第一次出现都是在瑞典的liseberg游乐场。近些年最让瑞典人引以为豪的大概是spotify和minecraft了吧。前者对整个音乐产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后者自己欣赏不来不过表弟在电脑玩得很欢乐,手机版5镑的app身边的男生也几乎人手一个。spotify的商业创新使流媒体网络模式大获成功,美国Billboard榜单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有原来的基本只看下载和电台改为了下载电台流媒体三者的点数相加。传说Avicii通过流媒所获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他唱片销售和单曲下载的收入。很明显这些创新大多不是靠技术来实现的,而是靠创造力。以前去瑞典innovation
museum的时候,讲解小哥跟我说瑞典人最自豪的是他们思维模式的创新。我又私心地插一下瑞典的时尚业不是只有H&M,cheap monday 和 Acne
Studio超赞的,还有满街的WESC和urbanears耳机也都是瑞典品牌。政府给人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还有物质支持才促使了科技的蓬勃。2012年,瑞典R&D投入占GDP的3.4%芬兰是3.5%,整个欧盟平均水平不到2%。总之就是政府不断砸钱搞科研然后企业比政府砸更多的钱搞科研。教育上本国公民的所有教育都是免费的,学校从教材到文具都给你备好了,你只用背个空书包去就可以上学。然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校享用免费的中餐,虽说都是肉丸子土豆一类的,每个月还可以领个几千克朗(没记错的话小学五六年级大概可以领两千一个月,不过很有可能记错了)的补贴回家。如果你失业了一面领着不愁吃穿的补助一面还有政府工作人员劝你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顺便提一下瑞典的高等教育,一个900万人口的国家产生了三所世界top100的高校。还有某个只有一栋楼的SSE(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估计是规模太小排名不是很拉风,一整栋都是大牛,诞生了传说中的斯德哥尔摩学派。
北欧国家人均收入的确很高,但由于社会福利的压力,各国的负债也渐渐出了点问题。冰岛那种破产国家先不说,芬兰的政府负债也超过了欧盟60%的警戒线。其他几个国家政府负债暂时看起来没有大碍,但家庭债务又令人堪忧。丹麦的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达到321%,为发达国家最高。挪威和瑞典的这一比值也分别高达200%和180%。其实这些年北欧各国的社会福利也开始慢慢下降了,瑞典什么的国际学生也开始收费了,听当地华人讲,80年代的时候会给国际学生额外的补助让他们寄回国补贴家用。北欧的高税收也是众人皆知的,所以会出现失业陷阱一说。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交完税到手的工资可能还不如游手好闲拿低保的多。高福利这种东西社会代价还是不小的。
最后吐槽一下物价,11年挪威内陆某个不知名的小村庄的路边摊里卖的巴掌大还难吃道爆的披萨要买到90kr一个,我也只有呵呵了。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科幻作家/专栏写得比小说多
CC仕、xu dido、CedricSolar
北海发现石油之前北欧国家都穷得要死。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nutrition&consultation
敦敏、So what、杨威力
12年去过丹麦3个月,最低工资标准是160克朗每小时,大概是200RMB每小时,每小时嗷!!!哥本哈根机场的地板都是实木的...
怎么说?从我的专业出发,丹麦的养猪等农业生产全球效率第一,怎么做到的?体系和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举个栗子嗷,丹麦的一个小猪场,想要灭鼠,OK,网上点个鼠标预约一下,约定时间立马就有专业公司的人员帮你全部搞定。一个产业,里面是无数个精密合作、各有所长的互相驱动的齿轮,这是他们一百多年积累和不断完善的体系,怎么能效率不高?
另外,从历史角度说,丹麦这个国家也确实很幸运,二战中被德国占领后,德国人就说,好,你们丹麦人就负责给我们战士提供猪肉吧!得嘞,您打您的仗吧,咱们丹麦人接着搞生产。这是事实,丹麦在二战当中一直是德国的一个后勤基地,也就是说经济体系基本上没有被战争破坏。
至于丹麦人...我所认识的还挺好...不过大街上的,确实都相对冷淡一点,不像美国佬那么话唠.....但是,专业化!!!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医生建议多参加饭局就…
玮伦、qiang cao
北欧嘛,很好理解,这地儿极北苦寒,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这里的人的生存意识是很强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老祖宗靠当海盗发家致富,所以做海盗是北欧各国人民的根本传统,大舰时代的到来与他们做海盗的传统一拍即合,得以在全球强取豪夺,聚敛了数不清的财富,后辈儿孙虽然已经不做海盗,但已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爬到了人类金字塔的顶端----丰富的矿产资源、较好的产业构成、良好的基础教育、富集的人文资源、发达的工业基础、民产民用的政策导向,再加上地广人稀的特点,不富倒不合常规了。
貌似象我们这种靠集权制度积累财富的速度,在较短时间内累积等量的财富是可能的,但要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还是很难的。一个是人均的问题,我们地少人多,一人均就全没了;一个是时间问题,人家开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在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车马,这个时间差没个几百年是拉不平的。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So what、jollyrunb、舞蜉蝣
我也很好奇。
我记得我的一个老师来芬兰交换学习后有感慨地说:如果把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比作这个国家的人民在共同拉一辆车的速度快慢的话,中国虽然人很多,车也很大,可是人们往不同的地方使劲,导致车走的很慢;而芬兰,虽然人少车小,但是人们都在往一个地方使劲,于是车走的很快。我由此联想到,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人们都认真的各司其职的话,可能真的能为这个国家节省许多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
有点鸡汤么?]
关于物价,别的国家的情况我不清楚, 单说芬兰,物价和南欧相比虽然高,但是和当地人均工资水平比较,我认为还是可接受的。加上他们的福利保障很好很完善,挣的钱都可以很放心的花掉。
昨天 04:15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何文欣、玉杰、陈甲朋
在瑞典学习了两年,说下我这不专业的回答。北欧国家基本没有经历过战争,瑞典上一次打仗也是几百年前。
瑞典的几个大的品牌公司也是在各自的领域领先,但是我觉得巨大的财富和智慧藏在那一些些微小企业当中(最新的最赚钱的游戏之一,candy crush就是瑞典一小公司开发的)。从大学开始,就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也提供相应的服务,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
制造业还是很发达,并不是说设备先进之类,而是更关注整个生产流程开发,项目管理, 强调可持续性发展。除了能源优势,更多还是这种软性的资产和上百年积累下的一套思路。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站在三相点不知所措
悟仁、空的de
除了上边诸位提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以外,离西欧近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工业革命的技术和法国大革命的理念传入的早,社会进化的快,后期优势像滚雪球一样积累且不被打断。
以下是个人感受,不一定对:
北欧人都是海盗出身,富有探险精神,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改革时历史包袱小。
冰岛的经济支柱(其余四国不知道)
渔业:第一支柱产业,不入欧盟就是为了不分享自己的捕鱼区。
航空业:做欧洲和北美的中转站,如果你有地球仪,你就可以看到冰岛的位置刚好是大圆航线中间点。
旅游业:冰川,温泉,极光,奇葩地貌,千奇百怪的无数瀑布。可玩的很多。在各大旅游杂志上曝光率都很高。
能源业:地热能源和水电极其丰富,从澳大利亚把铝矿石拉过来,炼好了再送回去。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处世界位置的金角上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从观察开始,在分析当中进步,在实践中升华
很多因素。但是香料是不能少的原因之一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挪威有石油的,很多瑞典小伙小姑娘都是要去挪威打工端盘子的……
总的来说还是地广人稀吧,重视教育,不怎么接受移民。
德国法国出租车司机一般都是土耳其,摩洛哥之类的,第一代移民可能还是吃苦耐劳,下一代可能就是光吃社会福利了。
受教育程度,光从英语来说,基本就秒杀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类的。这个整个欧洲基本就是越北越好。
总的来说日耳曼民族还是很牛逼的,也不加入欧元区,保守而稳健的发展还是稳稳的。
不过各有各的好,很多瑞典人也表示天朝的很多东西非常爽。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徐伟杰、玉杰
对于北欧富裕的原因,一般存在这样一个误解,认为是出于人口稀少而自然资源丰富。有大把石油和矿藏,而且人少的国家,中东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并不少,而地狭人多资源缺乏的国家,如同日本和韩国,也很富裕。
北欧富裕的原因和日韩富裕的原因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自由市场。另外北欧的工业和科技非常的发达,对于瑞典这样没石油的国家,你可以把他看成缩小版的德国,而挪威则是德国加沙特。
&半夜的嚎叫
只有狼能听到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北欧五国如此相爱,为啥没“在一起”|北欧|国家|瑞典_新浪新闻
  原标题:北欧五国如此相爱,为啥没“在一起”  本周,北欧国家挪威的首相正式回应了民众给邻国芬兰“送山”的请求,称这种做法违反宪法。挪威人发起这项倡议是在去年,目的是为了祝贺芬兰2017年独立100周年。虽然这份厚礼没送成,但足见挪威和芬兰两国感情之深。
  其实,挪威对邻国的“深感情”并不只针对芬兰,人家国歌里就公然将瑞典、丹麦、芬兰称为“我们亲爱的三位兄弟”。这四个国家,外加冰岛,被通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他们民族相同(都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语言相通(几国语言大约只有北京话和河南话的区别),国旗图案也是如出一辙(颜色不同的条顿十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五国民众感情上也是一贯的“亲爱精诚”。
  这就让人有些奇怪:既然你们如此相爱,为啥不“在一起”,组成一个国家算了?这里面,有点左右欧洲近代史的经纬。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位于欧洲北方,这些国家的人性格上有点像咱们的东北人,不仅有统一的地域认同,抗冻,历史上还很能打——早在中世纪早期,这里出产的维京海盗就吊打了整个欧洲,殖民地一口气建立到意大利南部。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北欧人改行做生意,为了对抗德国汉莎同盟,建立了“卡尔玛同盟”,这个同盟中的各国共同尊奉一位国王为主君,按说跟国家差不多了。不幸的是,当时同盟中的丹麦和瑞典都是显赫一时的欧洲列强。两国谁也不服谁,最后只好一拍两散。
  北欧人分家单过了,欧洲其他地方却开始掀起国家兼并潮。新列强一个比一个能打,习惯单干的瑞典和丹麦先后吃了亏。先是俄罗斯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狠狠地踩了瑞典一把,损失大片领土。而后,丹麦南下称雄的征程又遭普鲁士强力阻击。
  四面挨打之下,北欧人被迫回过头来考虑抱团取暖的问题。19世纪开始,主张北欧统一的“斯堪的纳维亚主义”最先在瑞典的大学校园里兴起。血气方刚的瑞典大学生们,号召挪威、丹麦的同学们上书本国政府要求合并,共同建立一个称雄欧洲的大帝国。民意汹汹,各国国王和议员也有点心动,签了一系列条约答应互相援助。北欧统一眼看又指日可待了。
  然而,“通过统一的方式搭上列强的末班车”,当时抱有这个想法的可不只是北欧人,在这场抢搭末班车的争夺战中,北欧人不幸迎头撞上了德意志民族。当时,在俾斯麦领导下的普鲁士有心统一德国。而俾斯麦的思路跟瑞典国王奥斯卡一世如出一辙,都想通过外战促成内统。1848年,丹麦与普鲁士爆发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瑞典立刻派兵支援丹麦。斯堪的纳维亚与德意志两个民族为各自的未来大战一场。骁勇善战的瑞典人不幸被装备克虏伯炮的普鲁士军队给虐了。大败的奥斯卡一世从此坐视普鲁士欺负他的丹麦兄弟。北欧人民彻底心寒了,“斯堪的纳维亚帝国”胎死腹中。
  这段鲜有人知的“大国梦”,正是这些国家今日相亲相爱的历史底版。有历史学者推演说,如果北欧当时真的统一,整个20世纪世界史也许将改写,因为北欧各国良好的工业底子和科技水平将使其成为举足轻重的列强。真若有了这个北方强邻,德国是否会贸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将很成问题。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各强国在整个20世纪都在试图分化瓦解北欧,但北欧人内部向心力没有消减,他们在20世纪初就实现了货币联盟,二战后开始大规模产业互助。如今,北欧凭借其出色的设计和工业品享誉全球,而他们打出的同一名号,依然是当年那个没有实现的大国名号“斯堪的纳维亚”。
  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指出,在欧盟趋向解体的大背景下,各国在区域内寻找与自身文化、经济相近的国家组团,形成“小联盟”,也许是未来欧洲一种可能的命运。若真如此,北欧人是否还会有圆梦的那天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 责任。
如何在乘电梯时,从一群陌生人之中准确分辨出领导,也可以说如何在乘电梯时装领导。
空房子越来越多,它们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等待看起来无解的命运——要么一栋一栋消亡在风雨中,要么被成片成的仿古建筑取代。前者是浪费,后者是灾难。
腐败是中国发展的最凶恶的敌人,但谁是腐败的敌人?强有力的纪检监察部门是,而权力规范阳光运作,也是腐败的最有力量的敌人。
在今天看来,2011年的故事,应该不会再次上演。社交网络推动社会变革的可能性,今后或许也只存在于学者案头的文献之中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欧冰岛旅游最佳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