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撒杯世界杯四强最后四强采用积分淘汰制可行否?为什么不可以!

  以下内容是我对历届FIFA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的资料简介。我已经尽量用最简短的文字去总结描述了,绝对不是很详细具体的。总之就是按照最简单的方式去介绍。  同时这里也对决赛阶段亚洲球队的表现做了最简单的回顾。  先要说明的是,在世界杯的早期阶段,那时只存在国际足联,以及成立最早的洲足联-南美洲足联。而其他几个大洲足联,亚足联、欧足联、非足联、中北美及加勒比海足联、大洋洲足联,他们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才成立的。因此,早期的世界杯预选赛,是按照地域分区的,比如欧洲区、亚洲区、非洲区等等。  而且那个时候,一般都是按照地理位置,就近原则,随机安排一些球队在哪个区。对于一些横跨两大洲的国家,或者地处两洲边缘的国家,有时他们在这个洲踢预选赛,有时又跑到那个洲去踢预选赛,类似这些球队的例子在后面都会提到。  还有就是,以前的世界杯预选赛经常出现两个洲合并的情况,尤其是亚洲和大洋洲球队,连续多届都是合在一起踢“亚大区”。  另外就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因政治原因,有些球队明明在这个洲,但因受到排斥,不得不暂时去别的洲踢预选赛。  而现如今,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的规则都是很严谨的了,预选赛都是严格按照各洲际足联去分区。你在哪个洲足联,就在哪个足联踢预选赛。  现在的世界杯预选赛,虽然我们还习惯称作什么“欧洲区预选赛”“亚洲区预选赛”等等。但其实准确来说,应该称作“欧足联区预选赛”“亚足联区预选赛”等等。因为都是按照足联去划分,像澳大利亚,他是大洋洲的球队,只不过是加入了亚足联而已。  其实很多官方的赛事名称,我们的叫法都是错误的。像什么欧冠、亚冠,我们说成是欧洲冠军联赛、亚洲冠军联赛,但其实这都不对。这里的“欧”和“亚”指的是“欧足联”和“亚足联”。人家是UEFA Champions League(欧足联冠军联赛),AFC Champions League(亚足联冠军联赛)。这里是以足联的名义命名的,不是以洲名去命名的。  当然,对于半个名额的争夺,现在还会进行跨洲间的国际附加赛。  另外说一下关于预选赛的分组抽签,分档原则、种子队设立等等。因为早期也根本不存在国际足联的国家队排名,因此以前的各洲比赛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或许是按以前的战绩,上一届,上两届,甚至上三届的成绩决定。有时甚至还包括计算各洲杯赛的成绩。或许按照地域划分,搞平衡。有时甚至干脆混抽,也不设什么种子队。总之,各有各的办法,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吧。  后来引入了FIFA的国家队世界排名机制,国家队排名也成了参考的一个因素。而如今,国际足联世界杯各洲预选赛的比赛,完全都是严格按照FIFA国家队排名来分档和设立种子队的。  当然了,到了决赛阶段,东道主和卫冕冠军肯定是种子队。而除了种子队,其余档次的球队基本是按地区划分的。总之如今就是,除了欧洲足联可以有两支球队分在同一小组,其他洲足联的球队不能有两队分在同一组。  雷米特杯和大力神杯  1930年首届世界杯,  在乌拉圭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杯,那时还没有预选赛。因为参赛队很少,所以只要球队报名就可以参加正赛。  那个年代,亚洲很多国家或地区尚处于殖民地状态,再加上一些战争,足球运动也不普及,所以根本没有亚洲球队报名参加第一届世界杯。  最后有来自南美、欧洲、北美的13支球队参加了那届世界杯,东道主乌拉圭队获得冠军。  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  由于报名参赛队增多,所以世界杯从此开始有了预选赛和决赛阶段的划分。决赛阶段将有16个队参赛。  但是搞笑的是,当时的国际足联规定,东道主意大利队也必须参加预选赛。好在意大利队在预选赛中淘汰希腊,避免了东道主无缘世界杯决赛圈的尴尬,并最终在本土夺冠。  意大利队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支需要通过外围赛才能晋级决赛圈的东道主。  此外之后还有一个特例,那就是2010年世界杯的东道主南非队。因为当时世界杯的非洲区预选赛,同时也是非洲国家杯的预选赛,南非队为了进入非洲国家杯决赛圈,必然也要参加这个“双重身份”的预选赛。当然,南非队无论踢成什么样,也不影响入围世界杯决赛圈,他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晋级非洲杯而努力而已。  另外搞笑的是,卫冕冠军乌拉圭队,出于报复一些欧洲球队没有前往乌拉圭参加首届世界杯,所以决定不参加这届意大利世界杯。总之就是,你不给我面子捧场,我也不给你面子参与。  乌拉圭队也成为迄今唯一一支没有参加世界杯决赛圈的卫冕冠军。由于如今的卫冕冠军也要参加预选赛,所以理论上不排除将来还有卫冕冠军缺席决赛圈的情况。  而1934世界杯预选赛,FIFA是把亚洲、非洲、包括横跨亚欧的土耳其队并入为一个分区的。  这个分区有一个出线名额,亚洲的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代表队,非洲的埃及队,还有土耳其队参赛。不过土耳其队赛前弃权,埃及队两回合主客场都大胜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队,获得唯一的出线资格。  (注: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是一战结束后,英国暂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名称。当时该地区范围大致包括如今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领土(另注:这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不是指的现今巴勒斯坦国的领土,而是指的曾经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两个地区。)  也就是说,当时所谓的“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足球队,就相当于如今以色列队的前身,而与如今的巴勒斯坦队并无关联。当时球队也主要是由犹太人,英国人,还有一个阿拉伯人组成。不过国际足联后来似乎有时也认可他们为如今巴勒斯坦地区的前身,而且巴勒斯坦足协也把当年的战绩视为自己球队的战绩。  总之,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复杂关系,这属于历史、地理、政治的知识范畴了,我也是现学现卖,谁愿意深研究就自己去研究吧。  顺便说一下埃及队在那届意大利世界杯决赛圈的表现。第一轮,他们就2-4负于匈牙利队。不过不管怎么说,埃及队也有幸成为第一个参加世界杯的非洲球队。  有意思的是,埃及队至今总共参加的两次世界杯决赛圈,都是在意大利举办的。他的下一次入围正是在56年之后的90年意大利之夏世界杯。  埃及队虽然是非洲国家杯的王者,但世界杯预选赛总是差强人意。开个玩笑,埃及人要想再参加世界杯,恐怕就得期盼意大利再举办一回世界杯了。  1938年世界杯,  这次亚洲区预选赛可以有一个单独的出线名额。上届还在亚非区参赛的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队,这届跑到了欧洲区参赛。  而亚洲区只剩日本队、荷属东印度队(注:就是如今的印尼队,因为当时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两队参赛。  由于日本队弃权,这样荷属东印度群岛队不战而胜,自动晋级。荷属东印度队(今印度尼西亚队)也成为亚洲第一支参加世界杯决赛圈的球队。  当然也有资料提到,说是当日本队弃权后,国际足联考虑让美国队同荷属东印度队在荷兰鹿特丹踢一场附加赛,胜者才能晋级。不过由于美国队因经济原因放弃,荷属东印度队再次幸运的不战而胜。  ----------------------------------------------------------------------  1938年法国世界杯的决赛圈第一轮,荷属东印度队就0-6惨败给那届的亚军匈牙利队。  当时荷属东印度队的主教练就是荷兰人。另外荷兰国家队也参加了那届世界杯,不过第一轮就加时赛0-3被捷克斯洛伐克淘汰。  一个主权国家与他的属地同时参加一届世界杯决赛圈,这真是历史罕见,以后估计也不可能再发生了。  而荷属东印度队由于首轮比赛输的球最多,所以要是排名的话,他应该是倒数第一,也就是第15名。  (注:那届世界杯决赛圈只有15队参赛,因为本来通过外围赛入围的奥地利,于当年年初被纳粹德国合并,所以就少了一个队。奥地利队内的有些球员也转而为那届参赛的德国队出赛。)   不过荷属东印度队净负6个球还不是这届世界杯的最悬殊比分,最大分差是出现在第二轮比赛,瑞典8-0古巴。  另外这届世界杯,最终蓝衣军团意大利蝉联了冠军。  1950年世界杯,  二战结束后,世界杯得以恢复。这届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仍是有一个出线名额。地处亚洲的以色列、叙利亚队被安排到欧洲区参赛。  而亚洲区是有四个队参赛,缅甸、菲律宾、独立后的印尼、印度。由于前三队退出,印度队不费吹灰之力的获得世界杯入场券。  但搞笑的是,印度队在世界杯分组抽签结束后也宣布弃权,原因据说是他们负担不起远赴巴西的旅途经费。  不过也有的资料报道是说,当时国际足联不允许球员赤脚踢球,而印度队球员恰恰喜欢光着脚踢球,所以他们就不打算参赛了。  (注:印度队按抽签结果,是与12年前的卫冕冠军意大利、瑞典、巴拉圭分在一组的)  这等老天爷白给的好事,印度人却不领情。这要放在当代,那可是所有人都可遇不可求的。当然了,早期的各种体育比赛也压根没人重视,那时也毫无正规而言,弃权退赛都是家常便饭了。印度人错过了那次白捡的世界杯入场券后,就再也没机会参加世界杯决赛圈了。  而且那届世界杯,不止印度队一家退出,通过预选赛入围的苏格兰队和土耳其队后来也弃权了。  本来国际足联打算邀请被淘汰的法国队和葡萄牙等队分别顶替参赛,但最后也都拒绝了。其中,法国队也是在分组抽签结束后弃权的。  因此这届世界杯只剩13队参加决赛阶段。  如果说其他球队都以经费不足为由拒绝世界杯,还可以理解的话,那苏格兰队弃权的原因就太搞笑了。  1950年世界杯预选赛,现代足球鼻祖英国的旗下四个成员协会,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都第一次参赛。  (注:当时北爱尔兰队是自认以“爱尔兰队”名义参赛的。因为那时,不管是北爱还是爱尔兰共和国,都声称自己应该是代表整个爱尔兰的足球队。后经双方协定以及FIFA调解,北爱才正式接受了“北爱尔兰队”这个官方名字。)  国际足联也特意把英伦三岛的球队分在一组,因此就把这四队之间进行的英国本土锦标赛(British Home Championship)这项赛事当作预选赛,前两名都可以出线。  而所谓的英国四角本土锦标赛,也是这四队间在那个年代举办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赛事。四队采用单循环的赛制,最后按积分排名。而主客场的顺序是采用轮换制,比如今年你对这个队是主场,明年对他就是客场了,后年又是主场了,依此类推。  由于有两个出线名额,所以人们在赛前普遍认为实力明显占优的英格兰、苏格兰两队将携手出线。  但在开赛前,苏格兰足总就对外明确表示,我们苏格兰队要出线,就一定要以第一名的身份出线。如果获得第二名的话,我们则不去参加世界杯。因为第二名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失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入围世界杯,丢不起那人,有损我们苏格兰的形象。这种行为放在如今,都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结果,苏格兰队由于最后一场比赛主场0-1输给英格兰,将第一名的位置拱手让给对手,自己只能屈居第二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尽管苏格兰队的球员甚至英格兰队的球员赛后都帮着说情,但苏格兰足总说到做到,坚持原来的想法,坚决弃权,放弃去巴西参加世界杯的机会。  苏格兰队当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放在如今都是不可想象的。如今这年头,管它是小组第一,还是小组第二,管它是光明正大,还是不择手段。为了参加世界杯,头都争破了,哪能像苏格兰人这么“慷慨大方”啊。  另外早期的比赛,如果有球队退出,有时足联会邀请其它被淘汰的队来填补空缺。但那些被邀请的球队,也是很有骨气,不吃“嗟来之食”,只能说是好意心领了。  倔强的苏格兰人在预选赛演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故事,而骄傲自大的英格兰人则在决赛阶段闹出了笑话。  那届世界杯小组赛第二场,英格兰队迎战美国队。显然英格兰球员压根没把由业余或半职业球员组成的美国队放在眼里,但最终不可一世的英格兰队却0-1负于美国队。  前方的记者将此消息发回到后方后,英国报社的编辑们都认为这消息一定是发错了,心想英格兰怎么可能输美国呢。于是有的报纸擅自将比分改为英格兰10-1获胜,有的是改为英格兰10-0获胜。  不过对于这事,虽然有各种版本的资料描述,但后来也有英国媒体表示,以上那些都是杜撰的,当时人家的报纸就是简单的正确报道而已。  再简单说一下那届巴西世界杯的决赛阶段。  本来是16支球队分成4个组,每组4队。但由于开幕前的各种退赛,第三组只剩三个队,第四组只剩两队。  而赛制是,四个小组第一名晋级决赛轮。决赛轮是四个队进行单循环的比赛,由积分决定排名。也就是说,这届世界杯是唯一一届没有决赛的世界杯。  在决赛轮的两轮比赛过后,东道主巴西队2胜积4分,乌拉圭队1胜1平积3分。  最后在马拉卡纳球场,巴西与乌拉圭队直接交手,这场比赛实际上就相当于“决赛”了,只不过巴西队打平就可以夺冠了。  然而乌拉圭队最终2-1逆转巴西队,令人惊奇的夺得冠军,也让巴西人的美梦落空。  1954年世界杯,  亚洲区预选赛还是有一个席位。地处亚洲的以色列队又被分到欧洲区参赛。  而亚洲区还剩三个队参赛,韩国、日本、台湾(他们自认以“中华民国”名义)。不过台湾队弃权,只剩日韩两队参赛。  两场比赛都是在日本东京进行,结果韩国队5-1,2-2日本,以一胜一平的战绩出线。韩国队也成为亚洲第二支参加世界杯决赛圈的球队,同时也是东亚的第一支。  而且韩国队是第一支确切踢了预选赛比赛出线的亚洲球队,此前的荷属东印度队压根一场预选赛都没踢(因为日本弃权吗)。  1954瑞士世界杯决赛圈,韩国队与匈牙利队、土耳其队、西德队分在一个小组。  应该说,这届世界杯是赛制最奇葩的一届世界杯。16支球队分成4个组,每组4队。每个小组前两名晋级八强。  然而淘汰赛阶段,不是小组第一与小组第二交叉对阵。而是小组第一与小组第一对阵,小组第二与小组第二对阵。并且是4个小组第一名在同半区,4个小组第二名在同半区。也就是说,最后的决赛肯定是由小组第一球队与小组第二球队交手。  另外的奇葩之处是,小组赛竟然也有加时赛。小组赛90分钟内如果打平,还要进行30分钟的加时赛,如果加时赛再打平,则为最终的结果。  小组赛的排名规则是,如果小组第一和小组第二积分相同,则由抽签决定他俩的位置。因为那时还不存在比较净胜球一说。  如果小组第二和小组第三积分相同,则这两个队踢一场附加赛,决定谁获得小组第二而出线。  小组赛的另一个奇葩是,每个队只与同组其中的两个对手交手。每个组设有两个种子队,两个非种子队。种子队相互不交手,非种子队相互也不交手。  韩国队与匈牙利队、土耳其队、西德队同组。这组的种子队是匈牙利队和土耳其队,非种子队是韩国队和西德队。因此,韩国队错过了与那届最后的冠军联邦德国队比赛的机会。  注:其实这届的种子队和决赛阶段抽签,是在预选赛还未完成时就确定了的。当时土耳其队可不是种子队,土耳其队预选赛要与西班牙交手,原定的种子队是西班牙队。但是因为土耳其在预选赛淘汰了西班牙,所以土耳其队就占据了西班牙队种子队的位置。  第一场小组赛,韩国队就0-9惨败给那届最后的亚军匈牙利队。那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柯奇什上演帽子戏法。  巧合的是,1934年世界杯从亚非区出线的埃及队,就是与匈牙利队交的手。而荷属东印度队此前在1938年的世界杯上也是惨败给那届最后的亚军匈牙利队。看来,匈牙利队就是与亚非球队有缘。  第二场小组赛,韩国队又0-7惨败给土耳其。Burhan Sargun也在比赛中完成帽子戏法。  最终韩国队在那届世界杯排名倒数第一,而且也创下了多个尴尬纪录。  0-9输匈牙利队的比赛,净负9球,是世界杯决赛圈历史上比分最悬殊的其中一场比赛之一。  另外两场净胜9球的比赛是,74年世界杯,南斯拉夫9-0扎伊尔(既现在的民主刚果)。82年世界杯,匈牙利10-1萨尔瓦多。  此外,韩国队本届共丢16球,也是一支球队在单届世界杯的丢球纪录。  与韩国队相反,强大的匈牙利队在那届世界杯上总共进了27球,至今也是一支球队在单届世界杯的进球最多纪录。  在小组赛中,匈牙利队曾8-3大胜西德队。但是最终的决赛,西德队上演伯尔尼奇迹,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球,以3-2逆转匈牙利。拥有普斯卡什、柯奇什等球星的匈牙利队遗憾的获得亚军。  1958年世界杯,  这次国际足联又是把亚洲球队、非洲球队分到了一起,也就是亚非区。  此外这个区还包括横跨亚欧的土耳其,地处亚洲版块尚未加入欧足联的塞浦路斯。正式加入亚足联,并且获得1956年首届亚洲杯亚军的以色列也回到了亚非区参赛。  亚非区预选赛是有一个出线名额。中国队历史上首次参加世预赛,此外报名参赛的还有来自亚洲的印尼、台湾(中华民国名义)、叙利亚,非洲的埃及、苏丹。  上届出线的韩国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也申请参赛,但被国际足联因故回绝。目前我也查不到具体原因,但如果FIFA没有给他俩禁赛的话,我估计可能是他俩错过了报名截止日期而不允许参赛。  亚非区的9个队是按照地域分成四组,除了第一组有三个队,其余三组都只有两个队。  中国队、印尼队、台湾队分在一组。先由印尼和台湾进行资格赛,胜者再与中国队对垒。由于台湾队弃权,印尼队不战而胜,直接与中国队交手。  设想一下,如果台湾队(自认中华民国名义)晋级,那么大陆方面很有可能退赛,毕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承认中华民国的继续存在的。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当时两岸肯定是互不相让的。  而正是参加完这届世界杯预选赛后,中国队就长达20多年缺席世界杯预选赛了。因为当时的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等很多国际组织,他们继续承认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赛,所以中国大陆方面那20多年是与这些机构断绝关系的。直到70年代末,中国恢复了与这些国际组织的交往,并且各组织认定台湾只能以“中华台北”名义参赛后,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才重返国际舞台。  简要回顾一下那次亚非区预选赛,  第一轮第一组,中国与印尼交手。中国队先是在雅加达客场0-2负,然后回到北京主场4-3胜。  如果按照如今比较总比分的规则,显然中国队是以4:5被淘汰了。但那时的规则是,只比较两回合比赛的积分。也就是说,你需要两场全胜,或一胜一平才算胜出。而如果双方各胜一场,或是两场都平,则需要第三场的附加赛。  其实当时早期的洲际杯赛(也就是丰田杯时期之前的欧洲、南美俱乐部冠军之间的比赛)就是采用的这一计分规则,有点类似篮球季后赛的三场两胜制。  而第三场附加赛的规则是,如果双方再打平,则回过头来看前两回合的总比分。  第三场附加赛在中立场缅甸仰光进行,结果中国队经过加时赛与印尼队还是战成0-0,这样回过头来比较前两场的总比分,中国队被印尼淘汰。  不过也有另一个版本的资料提到,说是经过国际足联执委会研究,印尼队凭借前两回合的客场进球多优势胜出。当然了,甭管是看总比分,还是看客场进球,中国队都要被淘汰的。不过话说回来,那时的规则应该还没出现什么“客场进球”的概念,所以这个说法可能不准。  另外有的人可能会问了,要是前两回合,双方的总比分都一样,第三场附加赛再打平怎么办呢(注:早期没有互罚点球的规则)。这个应该说,到时基本就是抽签,或掷硬币了。谁愿意再踢第四场呢。  再特别补充要说的是,其实那个年代的比赛规则,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第三场附加赛再打平,还真就不一定是回过头来看前两场的总比分。  比如1954年世界杯预选赛,西班牙队前两回合4-1,0-1土耳其。第三场附加赛在中立场,西班牙2-2土耳其。如果是回过头比较前两回合的总比分,显然西班牙4:2胜出。但是当时却没有比较那个,而是经过抽签,土耳其队幸运的力压西班牙从而出线。  接着说,  第二组,土耳其弃权,以色列不战而胜。  第三组,塞浦路斯弃权,埃及不战而胜。  第四组,苏丹是一胜一平淘汰叙利亚。  第二轮,四个组的出线队参赛。印尼对阵以色列,苏丹对阵埃及。  印尼队请求与以色列的比赛在中立场地进行,因为当时印尼和以色列并未建交,印尼队不想到以色列进行比赛。再者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恨之入骨,印尼方面也不想因为与以色列交往,而得罪阿拉伯国家。  但是国际足联驳回了印尼的请求,最后印尼队就因此弃权了。以色列不战而胜。  另一对交锋,由于埃及队也弃权了,所以苏丹队也不战而胜。  第三轮,也就是最后一轮。将由以色列队与苏丹队交手。  但是由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恩怨,苏丹队也因政治原因弃权了。以色列再次不战而胜。  其实就算是以色列与埃及队交手,埃及队也会弃权的。因为埃及那时刚刚和以色列进行了第二次中东战争。总之,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对以色列持敌视态度。  难道以色列队竟然一路走来,一场预选赛都未踢,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进世界杯决赛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次没有那么好的美事了。  因为正是从这届世界杯预选赛起,国际足联规定,除了东道主和卫冕冠军可直接参赛外,其余球队必须确实踢过预选赛的比赛,才能进入决赛圈。因为以往经常出现因球队弃权,然后产生不战而胜的晋级队,这样就太便宜了那些获利的球队,出线球队的含金量就太低了。  于是,国际足联临时决定,从欧洲区预选赛各小组的第二名随机抽出一支球队,与以色列队进行附加赛,胜者可进入世界杯。说白了,其实这就相当于亚非区的出线名额由1个降到0.5个了。而原本欧洲区的各小组第二是没有机会进入决赛圈的,只有小组第一才能出线,这等同于欧洲区平白无故的多了0.5个名额。  结果抽签先抽出来的是比利时,但比利时不敢兴趣,谢绝参赛。再抽出来的就是威尔士队,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威尔士队欣然接受。  随后威尔士队在附加赛,先客后主以两个2-0击败以色列,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同时,1958年瑞典世界杯,也是英国的四个成员协会,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唯一一次全都进入世界杯决赛圈。  顺便说一下,抢了亚洲球队“生意”的威尔士队在那届瑞典世界杯上的表现。  先说一下这届世界杯的小组排名规则,从本届世界杯决赛圈起,国际足联引入了goal average(得失球比例)排名规则,一直用到了1966年世界杯。而从1970年世界杯决赛圈起,才引入了goal difference(净胜球)排名规则。  所谓的得失球比例,说白了就是得失球率。也就是用进球数,除以失球数,得来的那个值。一般排球比赛算小分的时候用这个办法。  例如某队进了2球,失了1球。2除以1=2,就是这个队的得失球率。  某队进了1球,失了2球。1除以2=0.5,就是这个队的得失球率。  如果一球未进,那他的得失球率肯定就是0了。如果一球未失,并且有进球的话,他的得失球率就是满值。  这届1958年世界杯小组赛,积分相等的球队,就要比较得失球率。  但是,只是决定谁是小组第一和小组第二的时候,才比较得失球率。如果是小组第二和小组第三积分相同,则这两个队还要踢附加赛,才能决定谁以小组第二身份出线。如果附加赛再踢平,则回过头来比较小组赛得失球率。如果比较小组赛得失球率也相同,那就要抽签了。  其实很多球队都不愿意踢附加赛,因为在常规的小组赛踢完后,淘汰赛来临前,之间还要踢一场小组赛附加赛,赛程密集,体能根本受不了。都希望直接用得失球率比较就得了。但是主办方喜欢附加赛,因为多踢一场比赛,就能多卖一场门票,他们可是盼着用附加赛多赚钱呢。  小组赛第一场,威尔士1-1平了上届亚军匈牙利队。第二场又1-1平了墨西哥。第三场又0-0平了那届获得亚军的东道主瑞典队。  这样威尔士队三场全平积3分,匈牙利队1胜1平1负也是积3分(那时是胜一场得两分制),两队并列小组第二。  根据排名规则,威尔士队将与匈牙利队进行附加赛。由于小组赛得失球率不如匈牙利,所以威尔士队在附加赛中只能获胜,不能打平。  最终,威尔士队在附加赛2-1战胜匈牙利,以小组第二身份晋级八强。  四分之一决赛,威尔士队0-1负于最后的冠军巴西队。后来成为球王,当时年仅17岁的小将贝利横空出世,打入唯一制胜球。
楼主发言:46次 发图:0张 | 更多
  1958年世界杯,  这次国际足联又是把亚洲球队、非洲球队分到了一起,也就是亚非区。  此外这个区还包括横跨亚欧的土耳其,地处亚洲版块尚未加入欧足联的塞浦路斯。正式加入亚足联,并且获得1956年首届亚洲杯亚军的以色列也回到了亚非区参赛。  亚非区预选赛是有一个出线名额。中国队历史上首次参加世预赛,此外报名参赛的还有来自亚洲的印尼、台湾(中华民国名义)、叙利亚,非洲的埃及、苏丹。  上届出线的韩国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也申请参赛,但被国际足联因故回绝。目前我也查不到具体原因,但如果FIFA没有给他俩禁赛的话,我估计可能是他俩错过了报名截止日期而不允许参赛。  亚非区的9个队是按照地域分成四组,除了第一组有三个队,其余三组都只有两个队。  中国队、印尼队、台湾队分在一组。先由印尼和台湾进行资格赛,胜者再与中国队对垒。由于台湾队弃权,印尼队不战而胜,直接与中国队交手。  设想一下,如果台湾队(自认中华民国名义)晋级,那么大陆方面很有可能退赛,毕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承认中华民国的继续存在的。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当时两岸肯定是互不相让的。  而正是参加完这届世界杯预选赛后,中国队就长达20多年缺席世界杯预选赛了。因为当时的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等很多国际组织,他们继续承认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赛,所以中国大陆方面那20多年是与这些机构断绝关系的。直到70年代末,中国恢复了与这些国际组织的交往,并且各组织认定台湾只能以“中华台北”名义参赛后,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才重返国际舞台。  简要回顾一下那次亚非区预选赛,  第一轮第一组,中国与印尼交手。中国队先是在雅加达客场0-2负,然后回到北京主场4-3胜。  如果按照如今比较总比分的规则,显然中国队是以4:5被淘汰了。但那时的规则是,只比较两回合比赛的积分。也就是说,你需要两场全胜,或一胜一平才算胜出。而如果双方各胜一场,或是两场都平,则需要第三场的附加赛。  其实当时早期的洲际杯赛(也就是丰田杯时期之前的欧洲、南美俱乐部冠军之间的比赛)就是采用的这一计分规则,有点类似篮球季后赛的三场两胜制。  而第三场附加赛的规则是,如果双方再打平,则回过头来看前两回合的总比分。  第三场附加赛在中立场缅甸仰光进行,结果中国队经过加时赛与印尼队还是战成0-0,这样回过头来比较前两场的总比分,中国队被印尼淘汰。  不过也有另一个版本的资料提到,说是经过国际足联执委会研究,印尼队凭借前两回合的客场进球多优势胜出。当然了,甭管是看总比分,还是看客场进球,中国队都要被淘汰的。不过话说回来,那时的规则应该还没出现什么“客场进球”的概念,所以这个说法可能不准。  另外有的人可能会问了,要是前两回合,双方的总比分都一样,第三场附加赛再打平怎么办呢(注:早期没有互罚点球的规则)。这个应该说,到时基本就是抽签,或掷硬币了。谁愿意再踢第四场呢。  再特别补充要说的是,其实那个年代的比赛规则,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第三场附加赛再打平,还真就不一定是回过头来看前两场的总比分。  比如1954年世界杯预选赛,西班牙队前两回合4-1,0-1土耳其。第三场附加赛在中立场,西班牙2-2土耳其。如果是回过头比较前两回合的总比分,显然西班牙4:2胜出。但是当时却没有比较那个,而是经过抽签,土耳其队幸运的力压西班牙从而出线。  接着说,  第二组,土耳其弃权,以色列不战而胜。  第三组,塞浦路斯弃权,埃及不战而胜。  第四组,苏丹是一胜一平淘汰叙利亚。  第二轮,四个组的出线队参赛。印尼对阵以色列,苏丹对阵埃及。  印尼队请求与以色列的比赛在中立场地进行,因为当时印尼和以色列并未建交,印尼队不想到以色列进行比赛。再者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恨之入骨,印尼方面也不想因为与以色列交往,而得罪阿拉伯国家。  但是国际足联驳回了印尼的请求,最后印尼队就因此弃权了。以色列不战而胜。  另一对交锋,由于埃及队也弃权了,所以苏丹队也不战而胜。  第三轮,也就是最后一轮。将由以色列队与苏丹队交手。  但是由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恩怨,苏丹队也因政治原因弃权了。以色列再次不战而胜。  其实就算是以色列与埃及队交手,埃及队也会弃权的。因为埃及那时刚刚和以色列进行了第二次中东战争。总之,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对以色列持敌视态度。  难道以色列队竟然一路走来,一场预选赛都未踢,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进世界杯决赛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次没有那么好的美事了。  因为正是从这届世界杯预选赛起,国际足联规定,除了东道主和卫冕冠军可直接参赛外,其余球队必须确实踢过预选赛的比赛,才能进入决赛圈。因为以往经常出现因球队弃权,然后产生不战而胜的晋级队,这样就太便宜了那些获利的球队,出线球队的含金量就太低了。  于是,国际足联临时决定,从欧洲区预选赛各小组的第二名随机抽出一支球队,与以色列队进行附加赛,胜者可进入世界杯。说白了,其实这就相当于亚非区的出线名额由1个降到0.5个了。而原本欧洲区的各小组第二是没有机会进入决赛圈的,只有小组第一才能出线,这等同于欧洲区平白无故的多了0.5个名额。  结果抽签先抽出来的是比利时,但比利时不敢兴趣,谢绝参赛。再抽出来的就是威尔士队,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威尔士队欣然接受。  随后威尔士队在附加赛,先客后主以两个2-0击败以色列,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同时,1958年瑞典世界杯,也是英国的四个成员协会,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唯一一次全都进入世界杯决赛圈。  顺便说一下,抢了亚洲球队“生意”的威尔士队在那届瑞典世界杯上的表现。  先说一下这届世界杯的小组排名规则,从本届世界杯决赛圈起,国际足联引入了goal average(得失球比例)排名规则,一直用到了1966年世界杯。而从1970年世界杯决赛圈起,才引入了goal difference(净胜球)排名规则。  所谓的得失球比例,说白了就是得失球率。也就是用进球数,除以失球数,得来的那个值。一般排球比赛算小分的时候用这个办法。  例如某队进了2球,失了1球。2除以1=2,就是这个队的得失球率。  某队进了1球,失了2球。1除以2=0.5,就是这个队的得失球率。  如果一球未进,那他的得失球率肯定就是0了。如果一球未失,并且有进球的话,他的得失球率就是满值。  这届1958年世界杯小组赛,积分相等的球队,就要比较得失球率。  但是,只是决定谁是小组第一和小组第二的时候,才比较得失球率。如果是小组第二和小组第三积分相同,则这两个队还要踢附加赛,才能决定谁以小组第二身份出线。如果附加赛再踢平,则回过头来比较小组赛得失球率。如果比较小组赛得失球率也相同,那就要抽签了。  其实很多球队都不愿意踢附加赛,因为在常规的小组赛踢完后,淘汰赛来临前,之间还要踢一场小组赛附加赛,赛程密集,体能根本受不了。都希望直接用得失球率比较就得了。但是主办方喜欢附加赛,因为多踢一场比赛,就能多卖一场门票,他们可是盼着用附加赛多赚钱呢。  小组赛第一场,威尔士1-1平了上届亚军匈牙利队。第二场又1-1平了墨西哥。第三场又0-0平了那届获得亚军的东道主瑞典队。  这样威尔士队三场全平积3分,匈牙利队1胜1平1负也是积3分(那时是胜一场得两分制),两队并列小组第二。  根据排名规则,威尔士队将与匈牙利队进行附加赛。由于小组赛得失球率不如匈牙利,所以威尔士队在附加赛中只能获胜,不能打平。  最终,威尔士队在附加赛2-1战胜匈牙利,以小组第二身份晋级八强。  四分之一决赛,威尔士队0-1负于最后的冠军巴西队。后来成为球王,当时年仅17岁的小将贝利横空出世,打入唯一制胜球。
  1962年世界杯,  由于前几届世界杯的孱弱表现,这次智利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只有0.5个出线名额了。亚洲区的第一名要与一支欧洲区的球队进行附加赛。考虑到两洲的实力悬殊,亚洲这半个名额可忽略不计。  只有三个队报名参赛,韩国、日本、印尼。而作为1960年亚洲杯亚军的以色列队这次又跑到欧洲区参赛了。另外就是,当时的亚洲国家叙利亚,与非洲国家埃及合并成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所以这个“阿联”队当时参加的是非洲区预选赛,不过后来也弃权了。  而亚洲区由于印尼队弃权,所以只剩日韩了。结果韩国队是在首尔主场2-1日本,东京客场2-0日本,两战全胜获得亚洲区第一名。  然后韩国队是与欧洲区的南斯拉夫队进行附加赛,先是客场1-5失利,然后主场1-3再次败北,无缘世界杯。  亚洲球队就这样连续两届都被欧洲球队抢去了参赛资格。  再顺便说一下南斯拉夫队,其实他在欧洲区预选赛是获得小组第一。因为他那个组只有他和波兰两队,那次欧洲区的规则是,两个队组成的小组,该组第一名将和别的洲球队进行附加赛。  而南斯拉夫最终也在那届世界杯获得第四名。巴西队卫冕成功。
  1966年世界杯,  这次国际足联是把亚洲、非洲、大洋洲球队组成在一起踢预选赛,总共只给一个名额。不过地处亚洲的以色列(1964年亚洲杯冠军)、叙利亚(后弃权)跑到欧洲区参赛。  赛制起初是这样打算的,非洲球队之间产生三个队,然后韩国、朝鲜、澳大利亚、南非这四队之间产生一个队,共四队进入预赛最后阶段。  但非洲球队不满国际足联的名额分配,认为这太少了,应该直接给非洲一个名额,所以集体退赛以示抗议。  而南非队因该国的种族隔离制度被非洲排斥,所以他跑来和亚太球队踢。但国际足联也因种族隔离制度给南非禁赛,所以实际上这次预选赛只剩韩、朝、澳三队了。  原定韩、朝、澳的小组比赛在日本举行,但后来又改到柬埔寨金边进行,于是韩国队因不满也一怒之下弃权了。  最后只剩朝、澳两队比赛了。结果朝鲜队两场比赛,分别以6-1,3-1的比分战胜澳大利亚队出线。朝鲜队也成为亚洲第三支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球队。  但朝鲜队给世人的惊喜远还没有结束,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决赛圈,朝鲜队杀入八强,举世震惊。  66年世界杯小组赛第一场,朝鲜队0-3负于老大哥苏联队。  第二场,朝鲜队1-1战平智利队,取得了亚洲球队在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个积分。智利队上半场进了一个点球,但全场第88分钟,朝鲜队的朴承振(Park Seung-zin)攻入了亚洲人的世界杯首球。  小组赛最后一场,朝鲜队更是大爆冷门,凭借朴斗翼(Pak Doo-Ik)上半场第42分钟的进球1-0击败意大利队,从而以小组第二身份出线。这也是亚洲球队的世界杯首胜。  四分之一决赛面对葡萄牙,朝鲜队几乎再次创造奇迹。开场不到1分钟,朴承振就取得进球。第22分钟和25分钟,李东云(LI Dong Woon)和杨成国(YANG Seung Kook)又分别进球,朝鲜队3-0领先葡萄牙。  但怎料随后风云突变,葡萄牙队在黑豹尤西比奥的带领下开始绝地反击。第27分钟,尤西比奥进球扳回一分。第43分钟,来自以色列的主裁判判给葡萄牙队一粒点球,尤西比奥主罚命中再扳一分。  第56分钟,尤西比奥进球将比分扳成3-3。第59分钟,尤西比奥上演大四喜,点球进球将比分反超为4-3。第80分钟,葡萄牙队的何塞.奥古斯托将比分锁定为5-3。  朝鲜队的世界杯之旅以一场3-5的被逆转画上了句号,但这足以证明,亚洲人尤其是黄种人,也是能踢好足球的。  而最终英格兰队在本土夺冠。
  1970年世界杯,  国际足联把亚洲、大洋洲球队分在一起进行预选赛。亚大区是有一个出线名额。作为1968年亚洲杯季军的以色列队这届回到亚大区参赛。  此外,来自非洲的罗得西亚(如今的津巴布韦)也在亚大区参赛。因为罗得西亚当时是白人执政,实行种族主义政策,所以他被非洲排斥。  赛制是分成三轮,其中,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三队需要参加第一轮比赛。  结果在韩国进行的第一轮双循环小组赛,澳大利亚队积分最多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比赛是分成两个组,两个组的第一名晋级到第三轮决战。  澳大利亚与罗得西亚分在一组,以色列、新西兰、朝鲜分在一组。  结果澳大利亚队两场都与罗得西亚队战平,通过第三场附加赛获胜晋级。这三场比赛都在中立场地葡属东非(也就是今天的莫桑比克)进行。  另一组,上届出线的黑马朝鲜队,拒绝在以色列与以色列队交手,所以决定弃权。因为朝鲜和以色列也是政治对立。  这样该组也只剩以、新两队。两场比赛全安排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进行,以色列队借助主场之力以4-0、2-0战胜新西兰晋级。  第三轮决战,以色列队先是主场1-0,然后客场1-1澳大利亚,以一胜一平的战绩获得出线。这样以色列队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进入了世界杯决赛圈。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的小组赛,第一场以色列队0-2负于乌拉圭队。  第二场1-1瑞典队,以色列队获得了世界杯的第一个积分,队长Spiegler也打入了以色列队在世界杯史上的唯一入球。  第三场,以色列队又0-0逼平了那届的亚军意大利队。  最终巴西队第三次获得了世界杯的冠军,永久保存了雷米特奖杯。
  1974年世界杯,  国际足联还是把亚洲、大洋洲球队分在一起进行预选赛。亚太区也还是有一个出线名额。  有18个队报名参赛,但是印度、斯里兰卡(当时报名时还是用的原国名锡兰)、菲律宾后来弃权。余下的15支球队分成A区和B区两个分区进行比赛,最后A区和B区的获胜者进行总决赛。  A区的比赛全在韩国进行,有7支球队参赛。  先进行的是小组落位赛(注:韩国队不参加落位赛。)  而这个所谓的“小组落位赛”,也可叫做编组赛。何谓“编组赛”呢,就是参赛的6个球队先抽签或指定,进行3对对决,然后根据这3场比赛的结果,再进行分组。  比如把这3场编组赛列为1号场、2号场、3号场。然后1号场的胜队、2号场的胜队、3号场的负队分在一组。1号场的负队、2号场的负队、3号场的胜队分在另一组。  总之就是一个组由两个胜队,一个负队组成。另一个组由一个胜队,两个负队组成。  这种编组赛好像只有亚足联使用过,在72年亚洲杯就设立过。编组赛如果90分钟打平,直接互罚点球分出胜负。  在编组赛之后,日本、香港(作为英属地首次参赛)、南越(即越南共和国)分在A区第一小组。  韩国、以色列、泰国、马来西亚分在A区第二小组。其中,韩国队没有参加编组赛,由于他是东道主,所以他可以任意选择分在哪个组。  小组采用单循环,每个小组前两名出线,然后进行交叉半决赛,决赛。  最终在半决赛,第一组的头名香港队输给韩国队,第一组的次名日本队加时赛负于以色列队。  A区决赛,韩国队加时赛1-0胜以色列。  B区的比赛有8个队参赛,平均分成两个组,进行双循环比赛。然后两个组的第一名再进行主客场两回合的B区决赛。  B区的第一组有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拉克、印尼。除了新西兰主场对澳大利亚的比赛在新西兰进行外,其余比赛全都在澳大利亚进行。  第二组有伊朗、叙利亚、科威特、朝鲜。全部比赛都在伊朗进行。  最终,澳大利亚与伊朗从小组突围,进入到B区决赛。  B区决赛首回合,澳大利亚队在悉尼主场3-0获胜。次回合在德黑兰客场,澳大利亚队0-2失利,澳洲袋鼠也以3:2的总比分力压波斯军团。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从这届世界杯预选赛起,两回合的比赛就是比较总比分了。因为之前是只比较两场的积分,只要积分相同(两队各胜一场,或两场全平),肯定要踢第三场附加赛的。其实上届70年世界杯的非洲区预选赛,就已经率先使用比较总比分的规则了。  这样,最后的总决赛将在韩国队和澳大利亚队之间展开。  第一回合,澳大利亚队在悉尼主场0-0战平韩国。  第二回合,澳大利亚又在首尔客场2-2战平韩国。  如果按照现在比较客场进球的规则,澳洲当然出线了。但是当时的国际足联还没有比较客场进球这一说(尽管那时的欧足联俱乐部比赛已经采用过客场进球制了)。国际足联是从82年世界杯预选赛起,才引入客场进球规则的。  因此两队需要在中立场地进行一场附加赛。  结果在香港进行的附加赛,澳大利亚队1-0战胜韩国,澳大利亚也如愿以偿的成为第一支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大洋洲球队。  顺便说一下当时附加赛的规则,如果90分钟打平,则进行30分钟的加时赛。如果加时赛再平,则进行点球大战。假设当时澳韩踢点球的话,那将成为世界杯比赛历史上的第一场点球大战。  虽然有资料说,国际足联是从1978年世界杯起引入点球大战规则的。但其实1974年世界杯,国际足联就已经开始有了互罚点球的规则。  只不过,74年-82年的世界杯,如果决赛120分钟打平的话,先不互罚点球,而是两天后要进行重赛。只有决赛重赛再打平,才会点球大战。而从86年世界杯起,即便决赛打平,也无需重赛了,直接点球大战。  不过在后来的决赛圈小组赛,澳大利亚先0-2输给东德队、然后0-3输给最终捧起大力神杯的东道主西德队,再0-0平了智利。虽取得了积分,但未能实现进球零的突破。   对东德(民主德国)队的比赛,澳大利亚队的Curran倒是踢入一球,只可惜那是个乌龙球。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队第二次再进世界杯决赛圈,正是时隔32年后的06世界杯,也是在德国举办的。
  1978年世界杯,  国际足联继续把亚洲、大洋洲球队分在一起进行预选赛。亚大区也还是维持一个出线名额。  先特别说一下这次报名参赛的台湾队(以中华民国名义),此前他们于54和58年世界杯预选赛两次报名参赛,但都在开赛前弃权,这次他们终于不再退出了。  而且要说的是,1974年在亚足联很多成员的支持下,中国足协加入了亚足联,而台湾(中华民国)足球协会则被开除出了亚足联。  台湾也因此从年那期间是加入的大洋洲足联。即便在大洋洲足联期间,他也不得“安宁”,于78-82年间被大洋洲足联以名称问题暂时搁置会籍。而中华台北足协直到89年才转回到亚足联。  另外一个特殊的球队是以色列队,自打亚足联成立,以色列足协就加入的是亚足联,以色列队还在本土举办的亚洲杯获得过冠军。  但是也同样在1974年,以色列足协就因西亚阿拉伯国家的敌对而被驱逐出亚足联。此后的近20年期间,以色列足协无家可归,未加入任何其它洲足联,只能参加世界杯和奥运会了。直到1992年,欧足联接纳了以色列这个“游子”,先作为准会员,1994年就正式加入欧足联。  还有就是,南越南由于在越战中被北越南所灭,越南统一,所以上次参赛的南越队这次不可能再参赛了。而越南全国统一后,又经多年内战,直到90年代才开始参加国际赛事。  简要回顾一下这届亚大区预选赛,有21队报名参赛,但随后有4队弃权。  赛制是先分成5个小组,然后5个小组第一名晋级到五强赛决赛阶段。  其中,第一小组是采用单循环,积分前两名的队再进行小组第一的争夺赛,比赛全在新加坡进行。其余四个组都是双循环,积分最多的球队直接出线,有的组是主客场,有的组是集中在一个赛地,就不具体说了。  以下我按照各小组名次依次列出参赛队:  1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弃权)  2组、韩国、以色列、日本、朝鲜(弃权)  3组、伊朗、沙特、叙利亚、伊拉克(弃权)  4组、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弃权)  5组、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  最终的五强赛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伊朗队8战6胜2平,力压韩国、科威特、澳大利亚、香港队从而出线。  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决赛阶段上,  伊朗队首场小组赛0-3负于那届的亚军荷兰队。荷兰队的伦森布林克上演帽子戏法,其中两球是点球。  第二场1-1苏格兰,伊朗人取得了世界杯的第一分。虽然Eskandarian先进了一个乌龙球,但随后Danaifar攻入了伊朗队在世界杯的首球。  最后一场波斯人又1-4负于秘鲁,Rowshan为伊朗队进了一个球。秘鲁队的库比利亚斯上演帽子戏法,其中两球是点球。  东道主阿根廷队最终夺冠。
  1982年世界杯,  这届西班牙世界杯的决赛阶段参赛队数量由16支扩军到24支,各大洲的预选赛出线名额也相应增加。亚洲、大洋洲球队依然在一起参赛,亚大区的参赛名额也由1个上升到2个。再加上上届出线的伊朗队这次因国内局势不稳而不参赛,这些对于亚太各国来说,无疑都是个利好消息。  不得不首先说的是,中国队继参加1958年世界杯预选赛后,阔别20多年,重返世预赛。这也正是因为在1979年底,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各类组织正式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并且认定台湾今后只能以“中华台北”名义参赛后,中国大陆才重返世界体育大家庭。  这届预选赛的赛制是,所有参赛队先分成4个小组,然后4个小组的第一名进入四强赛决赛阶段。  其中第1组是主客场双循环,第2组是在沙特进行单循环,第3组是在科威特进行单循环,第4组是在香港进行的分组赛结合淘汰赛。  以下我按照各小组名次依次列出参赛队:  1组、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尼、中华台北、斐济  2组、沙特、伊拉克、卡塔尔、巴林、叙利亚  3组、科威特、韩国、马来西亚、泰国  而第4组是采用先分组赛,再淘汰赛的赛制。  中国、日本、朝鲜、新加坡、香港、澳门(作为葡属地首次参赛)这6队先分成两个组,每组前两名出线进行交叉半决赛,然后是决赛。  而在小组赛之前,先进行的是“编组赛”。关于这个所谓的编组赛,前面已经简介过了。74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A区就是使用了“编组赛”,可以参考上面介绍过的。  其实就是先随机(可能是抽签,也可能是指定)让6个队进行3对分对对抗,然后根据胜负结果,将球队分别列入两组。  比如把这3场编组赛列为1号场、2号场、3号场。然后1号场的胜队、2号场的胜队、3号场的负队分在一组。1号场的负队、2号场的负队、3号场的胜队分在另一组。这个其实上面都说过了。  编组赛在之前的亚洲杯以及亚洲杯预选赛上都使用过。我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因为编组赛无关痛痒,鸡肋比赛,就当作小组赛之前的“热身赛”吧。  而且这么说来,编组赛也存在“造假”呀。假设我不想和某队分在一组,那我就可以选择故意输球,避开某队。当然了,只有一个出线名额,早晚都得面对强手,早踢晚踢都一样。人算不如天算,没必要假踢。  这次编组赛的结果,中国1-0香港,日本1-0新加坡,朝鲜3-0澳门。  根据赛果,中国、日本、澳门分在A组。朝鲜、香港、新加坡分在B组。  (我是按小组名次顺序列出的参赛队,中国队小组赛3-0赢澳门,1-0赢日本。)  这个第4组的半决赛,A1中国队与B2香港队碰面。120分钟激战两队还是0-0,中国队点球大战击败有主场之利的香港队。  另一场半决赛,B1朝鲜队1-0战胜A2日本队。  决赛,中国队90分钟内与朝鲜战成2-2,加时赛中国队又进了两球,最终以4-2获得第4组的优胜者。  这样,新西兰、沙特、科威特、中国这四队进入四强赛。采用主客场双循环,积分最多的两个队进军世界杯决赛圈。  关于这次预选赛四强赛,中国球迷可能已经早都记忆犹新了,就是所谓的沙特最后一场大比分“放水”给新西兰,这样中新两队积分净胜球都一样,不得不进行附加赛,中国队因失利无缘世界杯。  就以中国队为参照,简单说一下这次四强赛吧。  第一场,中国队主场0-0平新西兰。第二场,中国队客场0-1负于新西兰。  第三场中国队主场3-0大胜科威特。  随后与沙特的两场比赛,由于当时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所以两场比赛都在中立场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中国队先是4-2逆转沙特,然后2-0再胜一场。  接着必须要说的是,那个年代足球比赛的赛程很不严谨,不是按照轮次顺序踢比赛,更别谈最后一轮同时开球了。经常是有的球队提前踢完所有比赛,而别的球队还多场未踢呢。这在如今看来很荒唐,但当时却没人在意。  中国队的最后一场是客场迎战科威特队,踢完这场比赛之后,中国队的四强赛之旅就率先结束了,而其他三队还要进行互相间的比赛呢。  在客战科威特之前,中国队5战积7分排名榜首(那时是胜一场得2分制),新西兰4战积4分,科威特3战也是积4分,沙特4战仅积1分。  中国队最后一场只要打平科威特,就肯定保住前两名可以出线了。因为那时中国队就是8分了,沙特早都追不上中国队了,积5分的科威特与积4分的新西兰还要互相交手,所以他俩最多只能有一个队积分赶上中国队。  但中国队偏偏客场0-1输给科威特,只以6战积7分的战绩结束四强赛。  战胜中国队后,科威特队随后又2-0胜沙特,提前一场获得出线权,并有幸成为西亚第一支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阿拉伯球队。  这样,出线形势就非常明了了,科威特晋级,沙特出局,最后一个名额将在中国、新西兰两队之间产生。  中国队积7分,净胜球是5个,坐等还剩两场未赛,暂时积4分,净胜球为0的新西兰队的赛果。  此时,中国队的命运已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新西兰两场全胜,将积8分超过7分的中国队。如果新西兰一胜一平的话,两队都积7分,到时就要看净胜球了。  新西兰的倒数第二场比赛客场迎战科威特队,对于中国球迷来说,此时盼望的正是科威特人击败新西兰,给中国队送上出线的大礼。不过遗憾的是科威特队只是2-2战平新西兰,让出线悬念继续。当然不管怎么说,人家科威特也够意思了,终场前进球顽强的扳平新西兰,否则人家也“放水”直接输给新西兰,那么新西兰最后一场赢沙特就直接出线了,还用得着狂捞净胜球吗。中国人总是习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是受到过别人的“放水”之害,但你也受到过别人的“公平竞赛风格”之助呀。这就像谁都吃过裁判的亏,谁也都获过裁判的便宜,不能得便宜卖乖,一吃亏就开始骂娘啊。  最后一场,新西兰客场迎战沙特,5-0,不多不少的赢了正好五个球。根据那届预选赛的规则,积分相同后,只比较净胜球,不比较进球数和胜负关系。其实决赛阶段是比较进球数的,这也让当时的新西兰足协怒斥国际足联的排名规则愚蠢透顶。因为如果比进球数的话,虽然中新净胜球都一样,但新西兰的得失球是11:6,中国队的得失球是9:4,新西兰可凭进球数多直接出线。  但话又说回来,那时是胜一场得2分,如果按照如今的3分制计算,中国队3胜1平2负应积10分,新西兰2胜3平1负只积9分,出线的应该是中国队。  毕竟我们不能事后诸葛亮,以如今的规则标准去解读过去的比赛。在我看来,当时两队踢一场附加赛也许是最公平的处理方法了。有本事你就赢,让放水者的恶意落空,让对手输的心服口服。没本事你就闭嘴,别总找借口,怨天尤人。  凡事还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一个把命运总是让别人主宰的球队,是注定成不了真正的强者的。你什么时候听说过中国乒乓球队,世乒赛团体赛要靠别人的脸色才能出线。  江湖就是如此险恶,没有真功夫,干脆就别在道上混了,找个世外桃源隐居算了。  中国足球这些年骂别人又这个的,又那个的,仿佛把自己落后的原因都归结于外部干扰。总之都是亚足联的错,都是西亚球队放水,都是裁判黑哨。  对此我想说的是,当你中国足协自己的官员、金哨都进监狱了,自己国内联赛假赌黑满天飞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脸面指责别人。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当你自身强大的时候,还在乎什么外部环境干扰吗。只有弱者才有怨妇心态。
  废话不多说了,最后的附加赛经多次协定,于日在中立地新加坡进行,中国队1-2负于新西兰队,让后者搭上了世界杯的末班车。  这场附加赛,也是中国队历史上在世界杯决赛阶段年份,踢得唯一一场世预赛。因为本身这场比赛就在赛程计划外,81年年底才踢完四强赛,附加赛只能安排到82年年初了。  而后来媒体不都那么描述吗,中国队经验不足,太天真,白日做梦般地自认已经铁定出线,球队都放假解散了。后来看到大事不妙,才慌忙集结球员备战,没有思想准备的仓促上阵踢附加赛。  怎么说呢,如果是一对一的比,当时中国队身体吃亏,确实踢不过人高马大的新西兰人。四强赛就一平一负,附加赛也占不到便宜。从这点上说,新西兰队毕竟是强过于你,要是按照如今有些比赛的先比胜负关系的规则,也该由新西兰参赛。  而且即便是中国队赛程先踢完比赛,但最后一场客场对科威特,打平就能出线了,命运仍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怪自己不争气,给了别人后来“放水”的机会。我希望人们明白一个道理,打败你的永远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至于有些耿耿于怀的球迷,至今还纠结当初的赛程赛制对中国队不利,特意针对中国队,欺负中国队似的。我想提醒的是,30多年过去了,如今赛程赛制已经很严禁严格了,而中国足球还是那副德行。甭管什么赛程赛制,中国队照样还是输香港、输也门,输任何所谓的鱼腩部队。可以有多个黑色三分钟,多次大比分领先被逆转,多次打平就能出线却输球,多次让口号成为笑柄。足球,在中国是一个看的很普及,踢的很不普及的运动。薄弱的群众基础,形同虚设的青少年培养,视体育为政绩的伪职业化联赛,是注定不可能让中国足球有出头之日的。  有些人骂沙特队倒也罢了,毕竟他们在客场还2-2平了新西兰呢。在利雅得主场,以沙特队的实力,不至于输成5个球。只要他们稍微努努力,认认真,发扬公平竞赛的精神,有点职业道德,断然不会输到5个球。  但话再说回来,你顶多只能责怪沙特队“消极比赛”而已,决不能说人家就是假球,你有什么证据。就像国足1-5输泰国似的,一群行尸走肉而已,出工不出力,根本就无心恋战,与什么技战术没有关系,与什么赌球假球交易更是不沾边。  而且我再“夸”一下沙特队,人家也够“仗义”了,只输5个,两边都不得罪。他就看热闹,让中新面对面去争吧。如果输6个,中国队连附加赛的机会都捞不着了。据说,上半场沙特队输5个球后,中场休息的时候,好像有沙特体育官员,或者是王子等王室成员之类的人物实在看不下去了,命令场上球员不能再这样丢人了,沙特队这才顶住了下半场没再失球。其实人家新西兰赢一百个球都不觉得少。  并且整个四强赛,沙特队输了5场,就客场平了新西兰一场,等于说已经是帮中科两队都狙击了新西兰。关键在于中国队输给新西兰后,已经为后来的一幕幕埋下了伏笔。  但有些球迷骂人家新西兰队,我觉得就没什么意思了,无理取闹了,这有点“道德绑-架”了。难道人家是大傻X吗,明明知道净胜5个球就可以附加赛,超过5球就直接出线,难道不全力以赴吗。你沙特踢什么样那是沙特自己的事,我新西兰以我为主,疯狂进攻那是唯一的选择。  联想到06年世界杯第一阶段预选赛,中国队最后一轮与科威特狂飙净胜球,人家科威特6-1马来西亚,中国7-0香港,最后国足是因进球数少而被淘汰。作为净胜球落后的一方,中国队不也是狂捞净胜球吗。你中国队何德何能啊,至于夸张到赢香港7个吗。要是8个也出线了,而且到时候人家也会说了,香港人不也是中国人吗,肯定有猫腻,中国人怎么能干出这么不地道的事呢,你是有口难辨了。我觉得那次不出线倒好,出线反而显得不光彩了。  凡事都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中国足球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难道不应该首先从自身原因找起吗。打铁还需自身强,你中国足球自己的那些假球、黑哨、青少年年龄虚假都泛滥了,还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如同婊-子骂妓-女,那就显得你清高了?  另外说到世界杯赛程安排,其实那时候何止是预选赛,就连决赛阶段都是很不合理。1982年世界杯决赛圈,就是因为小组赛最后一轮不同时开球,所以出现了一场著名的默契球。  82年世界杯决赛圈,24支球队是先分成6个组,每组4队,进行第一阶段小组赛。  然后六个组的前两名,共12支球队进入第二阶段小组赛。这12个队再分成4个组,每组3队。四个组的第一名进入半决赛。  第一阶段小组赛,阿尔及利亚队首轮就爆出冷门,2-1击败西德队。随后他们又0-2负于奥地利队。小组赛最后一轮,阿尔及利亚队3-2战胜智利队。  但是最后一轮,西德队与奥地利队的比赛,是在阿尔及利亚队与智利队的比赛的一天后才进行。当时那两队已经知道出现形势了,可以据此踢出所谓的“默契球”了。  也就是,西德队获胜肯定出线,奥地利队净负西德队一个球或两个球,也能出线。因为那样3队同积4分的话,阿尔及利亚净胜球最少。  结果,西德队最终1-0小胜奥地利,两队携手出线,将阿尔及利亚“做掉”。西德队开场1-0领先后,之后的比赛就与奥地利队“心照不宣”,两队都“不思进取”,无意再进球。  虽然阿尔及利亚足协对国际足联表达了不满,但国际足联也没有对西德和奥地利队做出任何调查,两队也都否认赛前有任何“约定”。  就是因为这场比赛,国际足联做出决定,今后的世界杯决赛圈小组赛最后一轮,两场比赛同时开球。但也仅仅是在决赛圈,在预选赛的时候,也是经常出现不同时开赛的情况。  然后顺便说一下科威特和新西兰在那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表现。  第一场小组赛,科威特1-1平捷克斯洛伐克,捷队先由Panenka进了一个点球(注:Panenka就是1976年欧锦赛决赛点球大战,以一个勺子点球攻破西德队大门的那个球员),科威特队的Al-Dakhil随后进了科队世界杯历史上的首球。  第二场,科威特1-4负于法国队。法国队凭借日吉尼、普拉蒂尼上半场的进球,以及希克斯下半场开始不久的进球3-0领先。科威特队在第75分钟利用快发任意球,由Al-Buloushi偷袭得手,扳回一分。仅过了一分钟,法国队进了一个无效的越位球。  第81分钟,场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吉雷瑟为法国队进球,裁判也示意进球有效,电视转播的字幕都显示比分是4-1了。但科威特队球员马上向苏联主裁判米洛斯拉夫.斯图帕尔抗议,他们表示,当时在防守一瞬间,听到了看台上球迷的“野哨”,误把此哨声当成是裁判吹停的了,所以就停止了防守。在球队官员的示意下,科威特球员也都退到了场边,尽管裁判要求他们尽快回到场内继续比赛,但就是没人听劝。  此时,看台上的科威特足协主席,法赫德亲王也跑到场内。他与自己的球员交谈后,就开始鼓倒掌,对场边蜂拥而上的记者大吐苦水。言外之意就是我们科威特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如果这么下去我们就罢赛。  当值主裁判可能是迫于压力,最终改判,认定此进球无效。不过这下法国人又不干了,法国队主教练伊达尔戈试图冲入场内与裁判理论,但被安保人员拦住,于是愤然退场。  比赛在中断了8分钟后重新恢复,用坠球的方式重新开始。科威特队随后不久也进了一个无效的越位球。而一肚子气的法国队球员与科威特球员也发生了多次冲突,终场前由博希斯进球,最终还是以4-1的比分获得胜利。  可能当时法赫德亲王的泼皮闹剧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如果讲到他后来的事迹,你就不这么认为了。他也算个悲壮的英雄人物了。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他王室成员纷纷出逃,但法赫德亲王主动要求留下来保卫王宫,誓与伊拉克侵略军死战到最后。他亲自指挥王宫卫队浴血奋战,以身殉国。法赫德亲王当时也是亚奥理事会的主席,1个月之后的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他也无法再出席了。法赫德亲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就被一致推荐为新的亚奥理事会主席。  而正是由于当年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引起了海湾战争。之后的长达很多年,科威特队都拒绝与伊拉克队交手,如果碰上他就直接弃权。以至于亚足联在一些比赛的分组上,煞费苦心,尽量避免他俩相遇。  第三场科威特0-1小负英格兰。  应该说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科威特队当时在后来的巴西名帅佩雷拉的调教下,至少在亚洲范围内是属一的强队,1980年本土获亚洲杯冠军,并进入奥运会八强。   而新西兰队成为继澳大利亚之后,第二支参加决赛圈的大洋洲球队。他们小组赛三战尽墨,2-5苏格兰,0-3苏联、0-4巴西,在所有参赛队排名倒数第二。参考新西兰的表现,中国队去了估计输的更惨。  最终意大利队本届夺冠。
  1986年世界杯,  从这届墨西哥世界杯预选赛起,亚洲与大洋洲的球队分道扬镳,不再一起参加预选赛了。大洋洲球队自己踢自己的,不再到亚洲参乎搅局了。也正是从这届预选赛起,大洋洲就基本是固定0.5个名额了,只不过他们有时与欧洲、有时与亚洲、有时与南美,有时与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球队进行洲际间的附加赛。  (注:其中94年世预赛,大洋洲0.5个名额都没保住,而是只有0.25个。那届大洋洲的第一名,先要与中北美的球队踢附加赛,然后胜者才能与南美的球队踢附加赛)  这无疑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很不爽,因为参加亚大区的话,他俩尚有胜算。而如果和其他洲,尤其是欧美球队争那半个名额,凶多吉少,基本就是没戏。  另外就是这届预选赛,加入大洋洲足联的中华台北自然在大洋洲赛区了,而“浪子”以色列也跑到大洋洲参赛,这些以后就不再多说了。  没了大洋洲球队,亚洲区依然维持两个出线名额,这对亚细亚兄弟来说肯定是求之不得的。尤其是那些怕身体冲撞的球队,心想,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俩“橄榄球”队总算滚蛋了。  别出心裁的是,出于搞平衡,这次亚洲区预选赛是实行东西亚分区。东亚区产生一个出线队,西亚区产生一个出线队。  对于西亚群狼来说,狼多肉少,竞争肯定很激烈。而韩国队无疑很高兴,因为那时在东亚他们几乎没有对手。此外获得1984年亚洲杯亚军的中国队也摩拳擦掌,与老对手韩国队有的一拼。  赛制是,东、西亚区都一样。各区都是先分成四个组,4个小组第一出线,然后进行半决赛、决赛。  注:关于组别,有的资料是按字母标明的,例如ABCD。有的是按数字标注的,例如1234。然后还有什么1组A组、1组B组之类的。还有的是把西亚区说成A区,东亚区说成B区,总之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我为了简单明了,以下就按我的习惯命名组别吧。  先说西亚区,  A组有阿联酋、沙特、阿曼参赛。但随后阿曼弃权,阿联酋主客场两回合一胜一平淘汰84年的亚洲杯冠军沙特。开个玩笑,阿联酋也算“为民除害”了,别的队这次不用担心沙特人再放水了。其实84年的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就是输给的沙特队,当年被黑的一箭之仇未能亲自报成。  B组有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黎巴嫩。采用主客场双循环,其中黎巴嫩队踢了四场比赛后就中途退出,他参加的比赛(4场惨败)也都视作成绩无效的比赛。伊拉克队由于两伊战争,出于安全,他的主场比赛放在科威特和印度进行,伊拉克队也从该组出线。  C组也是主客场双循环,叙利亚队力压上届出线的科威特以及北也门获得小组第一。  D组有巴林、南也门、伊朗。由于正值两伊战争期间,出于安全,伊朗队的主场比赛被要求在中立地进行,但伊朗因不答应而拒绝参赛,随即被取消参赛资格。这里不得不说伊朗队挺可惜,那个年代伊朗队很有实力,但因战争而影响了一批优秀球员。巴林主客场一胜一平淘汰南也门。  西区半决赛,A1阿联酋迎战B1伊拉克,首回合伊拉克队客场3-2获胜。次回合,伊拉克队把主场放到沙特进行,他们主场1-2失利,总比分4-4后凭借客场进球多进入决赛。  另一场半决赛,C1叙利亚两回合总比分2-1淘汰D1巴林队。  西区决赛,首回合伊拉克客场0-0战平叙利亚。次回合,他们又把主场放在沙特进行,伊拉克队3-1获胜,从而首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  虽然伊拉克球迷未能在本土见证球队的晋级历程,但世界杯的门票也足以给战火中的伊拉克人民带来些希望。  再说东亚区,全都是主客场双循环。  A组有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韩国队虽意外的客场0-1负于马来西亚一场,但最终还是以3胜1负的战绩出线。  B组有印尼、印度、泰国、孟加拉。印尼队出线。  C组有中国、香港、澳门、文莱。这个组诞生了中国足球的一个故事,那就是“5.19”。  首场小组赛,中国队客场0-0战平香港,随后客场4-0澳门。在中立地澳门进行的比赛,中国队8-0文莱。在中立地香港进行的比赛,中国队4-0文莱。之后中国队又主场6-0澳门。  这样五轮小组赛过后,中港两队都是4胜1平积9分,但中国队因净胜球多排名首位。  最后一场主场比赛,中国队只需打平香港就能小组出线。日,北京工人体育场,赛前被看好,认为拿下无悬念,只是赢多赢少问题的中国队,竟然1-2败给香港,目送对手出线。  中国队小组就被淘汰,没能等到与韩国队的交战,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至于之后愤怒的球迷在场外制造了一些不和谐的事端,这里就没必要说了。中国队也不得不为赛前的盲目乐观付出代价。  D组有日本、朝鲜、新加坡。日本队出线。  东区半决赛,A1韩国队迎战B1印尼队。结果韩国队主场2-0,客场4-1轻松获胜。  另一场半决赛,C1香港队迎战D1日本队。淘汰中国队的香港队风光不再,先是客场0-3不敌日本,回到主场又1-2失利。  东区决赛,韩国队先是客场2-1胜日本,然后回到主场1-0获胜,以3:1的总比分进入世界杯。  这也是韩国队继1954年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以来,时隔32年再次参赛。这也开启了韩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的辉煌之路,从此他们每届都能杀入决赛圈,是当之无愧的预选赛亚洲区之王。  马后炮的分析一下中国队,就算过了香港那关,还要半决赛先面对日本。那时日本足球尚未起步,拿下日本或许不成问题。但决战就要对韩国了,虽说那时还谈不上什么恐韩,但以中国队关键时刻爱掉链子的毛病,估计也够呛。况且,败军之将,何以言勇。香港小弟都摆不平,就别惦记世界杯入场券了。  然后说一下那届世界杯决赛阶段,亚洲两队的表现。  先说韩国队,小组赛首场1-3负于那届最后的冠军阿根廷。在0-3落后的时候,朴昌善远射攻入了韩国队在世界杯的首球。而后来媒体对那场比赛的描述基本就是,韩国人用“砍大树”的战术一次又一次的将马拉多纳放倒。  第二场韩国队1-1战平保加利亚,取得了世界杯第一个积分。金钟夫为韩国队扳平比分。  最后一场,韩国队2-3惜败卫冕冠军意大利。崔淳镐和许丁茂为韩国队进球,赵广来送给意大利一个乌龙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届韩国队的主教练金正南后来在山东和青岛队都执过教。而当时已经33岁,在德甲闯荡多年,也告别国家队多年的车范根也回来参赛,这三场小组赛也是车范根国家队生涯的最后三场比赛。话说80年代,那时车范根已在德甲有了名望,但就是退出国家队。如果他能回国参加预选赛,估计韩国队出线就更有保障了。  再说伊拉克队,首场小组赛,伊拉克0-1小负巴拉圭。  第二场伊拉克1-2负于比利时,拉迪(Ahmed Radhi)为伊拉克队攻入了世界杯决赛圈的唯一一球。  第三场又0-1小负米卢蒂诺维奇执教的东道主墨西哥。  总体来讲,韩、伊两队表现的都还是可以的。至于中国队去了能怎样?还是那句话,赢了小弟香港,再yy吧。  而在那届世界杯上演过“上帝之手”的马拉多纳最终带领阿根廷夺冠。
  1986年世界杯,  从这届墨西哥世界杯预选赛起,亚洲与大洋洲的球队分道扬镳,不再一起参加预选赛了。大洋洲球队自己踢自己的,不再到亚洲参乎搅局了。也正是从这届预选赛起,大洋洲就基本是固定0.5个名额了,只不过他们有时与欧洲、有时与亚洲、有时与南美,有时与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球队进行洲际间的附加赛。  (注:其中94年世预赛,大洋洲0.5个名额都没保住,而是只有0.25个。那届大洋洲的第一名,先要与中北美的球队踢附加赛,然后胜者才能与南美的球队踢附加赛)  这无疑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很不爽,因为参加亚大区的话,他俩尚有胜算。而如果和其他洲,尤其是欧美球队争那半个名额,凶多吉少,基本就是没戏。  另外就是这届预选赛,加入大洋洲足联的中华台北自然在大洋洲赛区了,而“浪子”以色列也跑到大洋洲参赛,这些以后就不再多说了。  没了大洋洲球队,亚洲区依然维持两个出线名额,这对亚细亚兄弟来说肯定是求之不得的。尤其是那些怕身体冲撞的球队,心想,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俩“橄榄球”队总算滚蛋了。  别出心裁的是,出于搞平衡,这次亚洲区预选赛是实行东西亚分区。东亚区产生一个出线队,西亚区产生一个出线队。  对于西亚群狼来说,狼多肉少,竞争肯定很激烈。而韩国队无疑很高兴,因为那时在东亚他们几乎没有对手。此外获得1984年亚洲杯亚军的中国队也摩拳擦掌,与老对手韩国队有的一拼。  赛制是,东、西亚区都一样。各区都是先分成四个组,4个小组第一出线,然后进行半决赛、决赛。  注:关于组别,有的资料是按字母标明的,例如ABCD。有的是按数字标注的,例如1234。然后还有什么1组A组、1组B组之类的。还有的是把西亚区说成A区,东亚区说成B区,总之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我为了简单明了,以下就按我的习惯命名组别吧。  先说西亚区,  A组有阿联酋、沙特、阿曼参赛。但随后阿曼弃权,阿联酋主客场两回合一胜一平淘汰84年的亚洲杯冠军沙特。开个玩笑,阿联酋也算“为民除害”了,别的队这次不用担心沙特人再放水了。其实84年的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就是输给的沙特队,当年被黑的一箭之仇未能亲自报成。  B组有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黎巴嫩。采用主客场双循环,其中黎巴嫩队踢了四场比赛后就中途退出,他参加的比赛(4场惨败)也都视作成绩无效的比赛。伊拉克队由于两伊战争,出于安全,他的主场比赛放在科威特和印度进行,伊拉克队也从该组出线。  C组也是主客场双循环,叙利亚队力压上届出线的科威特以及北也门获得小组第一。  D组有巴林、南也门、伊朗。由于正值两伊战争期间,出于安全,伊朗队的主场比赛被要求在中立地进行,但伊朗因不答应而拒绝参赛,随即被取消参赛资格。这里不得不说伊朗队挺可惜,那个年代伊朗队很有实力,但因战争而影响了一批优秀球员。巴林主客场一胜一平淘汰南也门。  西区半决赛,A1阿联酋迎战B1伊拉克,首回合伊拉克队客场3-2获胜。次回合,伊拉克队把主场放到沙特进行,他们主场1-2失利,总比分4-4后凭借客场进球多进入决赛。  另一场半决赛,C1叙利亚两回合总比分2-1淘汰D1巴林队。  西区决赛,首回合伊拉克客场0-0战平叙利亚。次回合,他们又把主场放在沙特进行,伊拉克队3-1获胜,从而首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  虽然伊拉克球迷未能在本土见证球队的晋级历程,但世界杯的门票也足以给战火中的伊拉克人民带来些希望。  再说东亚区,全都是主客场双循环。  A组有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韩国队虽意外的客场0-1负于马来西亚一场,但最终还是以3胜1负的战绩出线。  B组有印尼、印度、泰国、孟加拉。印尼队出线。  C组有中国、香港、澳门、文莱。这个组诞生了中国足球的一个故事,那就是“5.19”。  首场小组赛,中国队客场0-0战平香港,随后客场4-0澳门。在中立地澳门进行的比赛,中国队8-0文莱。在中立地香港进行的比赛,中国队4-0文莱。之后中国队又主场6-0澳门。  这样五轮小组赛过后,中港两队都是4胜1平积9分,但中国队因净胜球多排名首位。  最后一场主场比赛,中国队只需打平香港就能小组出线。日,北京工人体育场,赛前被看好,认为拿下无悬念,只是赢多赢少问题的中国队,竟然1-2败给香港,目送对手出线。  中国队小组就被淘汰,没能等到与韩国队的交战,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至于之后愤怒的球迷在场外制造了一些不和谐的事端,这里就没必要说了。中国队也不得不为赛前的盲目乐观付出代价。  D组有日本、朝鲜、新加坡。日本队出线。  东区半决赛,A1韩国队迎战B1印尼队。结果韩国队主场2-0,客场4-1轻松获胜。  另一场半决赛,C1香港队迎战D1日本队。淘汰中国队的香港队风光不再,先是客场0-3不敌日本,回到主场又1-2失利。  东区决赛,韩国队先是客场2-1胜日本,然后回到主场1-0获胜,以3:1的总比分进入世界杯。  这也是韩国队继1954年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以来,时隔32年再次参赛。这也开启了韩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的辉煌之路,从此他们每届都能杀入决赛圈,是当之无愧的预选赛亚洲区之王。  马后炮的分析一下中国队,就算过了香港那关,还要半决赛先面对日本。那时日本足球尚未起步,拿下日本或许不成问题。但决战就要对韩国了,虽说那时还谈不上什么恐韩,但以中国队关键时刻爱掉链子的毛病,估计也够呛。况且,败军之将,何以言勇。香港小弟都摆不平,就别惦记世界杯入场券了。  然后说一下那届世界杯决赛阶段,亚洲两队的表现。  先说韩国队,小组赛首场1-3负于那届最后的冠军阿根廷。在0-3落后的时候,朴昌善远射攻入了韩国队在世界杯的首球。而后来媒体对那场比赛的描述基本就是,韩国人用“砍大树”的战术一次又一次的将马拉多纳放倒。  第二场韩国队1-1战平保加利亚,取得了世界杯第一个积分。金钟夫为韩国队扳平比分。  最后一场,韩国队2-3惜败卫冕冠军意大利。崔淳镐和许丁茂为韩国队进球,赵广来送给意大利一个乌龙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届韩国队的主教练金正南后来在山东和青岛队都执过教。而当时已经33岁,在德甲闯荡多年,也告别国家队多年的车范根也回来参赛,这三场小组赛也是车范根国家队生涯的最后三场比赛。话说80年代,那时车范根已在德甲有了名望,但就是退出国家队。如果他能回国参加预选赛,估计韩国队出线就更有保障了。  再说伊拉克队,首场小组赛,伊拉克0-1小负巴拉圭。  第二场伊拉克1-2负于比利时,拉迪(Ahmed Radhi)为伊拉克队攻入了世界杯决赛圈的唯一一球。  第三场又0-1小负米卢蒂诺维奇执教的东道主墨西哥。  总体来讲,韩、伊两队表现的都还是可以的。至于中国队去了能怎样?还是那句话,赢了小弟香港,再yy吧。  而在那届世界杯上演过“上帝之手”的马拉多纳最终带领阿根廷夺冠。
  990年世界杯  这届意大利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依然有两个出线名额。赛制不再采用上届的东西亚分区模式。  所有参赛队先是分成6个小组,进行主客场双循环的比赛(例外的是第4小组,该组的首循环比赛全是在韩国,次循环全是在新加坡进行)  然后6个小组的第一名晋级六强赛。六强赛采用单循环的赛制,6个队集中在一个中立地进行比赛。  以下我按各小组名次顺序列出参赛队:  1组、卡塔尔、伊拉克、约旦、阿曼  2组、沙特、叙利亚、北也门、巴林(弃权)  3组、阿联酋、科威特、巴基斯坦、南也门(弃权)  4组、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尼泊尔、印度(弃权)  5组、中国、伊朗、孟加拉、泰国  6组、朝鲜、日本、印尼、香港  第一阶段6个组的比赛,除了韩国队所在的第4组强弱分明,毫无悬念(韩国队6战全胜,不失一球),其余五个组由于实力接近,竞争都异常激烈。  第1组,卡塔尔和上届出线的伊拉克队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一轮比赛,领先1分的卡塔尔队在巴格达客场,只要打平伊拉克就能小组出线。结果他们在1-2落后的情况下,终场前5分钟将比分扳为2-2,涉险过关。后来的六强赛,卡塔尔队能有机会给中国队黑色三分钟,也得益于他们这场的红色5分钟。  第2组,沙特也很不容易的力压叙利亚出线。  第3组,阿联酋客场负给主要竞争对手科威特,主场赢了科威特,最后凭借小组总净胜球数出线。阿联酋队后来在六强赛也送给了中国队一个黑色三分钟。  第5组,主要就是在中国队和伊朗队间竞争,中国队主场赢、客场输伊朗,最后也是靠净胜球压过对手。  第6组,朝鲜、以及奋进中的日本队是出线热门。日本队虽然主场能赢朝鲜,但客场却输球。当然,上届把中国队拉下马的香港队,这届又拖了日本的后腿,香港主客场都是0-0战平日本。而日本队还客场0-0平了印尼,糟糕的客场战绩使得他们眼睁睁看着朝鲜队晋级。  于是,卡塔尔、沙特、阿联酋、韩国、中国、朝鲜6队晋级六强赛。  东亚、西亚各三支,6强赛的单循环比赛将在新加坡进行。  中国队无疑是六强赛的一个悲情主角,竟然经历两个黑色三分钟,只差一步到罗马。  就以中国队为线索,简说那次六强赛。  第一场,中国队2-1逆转88年的亚洲杯冠军沙特队,也算报了当年沙特放水给新西兰的一箭之仇了。  第二场,中国队就演绎了第一个黑色三分钟。1-0领先阿联酋,终场前董礼强被换上,结果这位老兄的两次失误,间接让阿联酋连扳两球。先是他的失误让对方逼得一个角球,对方开出角球头球得分。然后他又带球到中场,被对方断下,阿联酋断球球员快速反击到前场,传给同伴,然后同伴顺势又捅球过了中国队后卫的裆,射门得分。  第三场,中国队0-1输给韩国队,遭遇两连败。那时就已经有恐韩症了,输球很正常。当然了,那时中韩还未建交呢,所以一直称他们为“南朝鲜”呢。  第四场,中国1-0艰难战胜朝鲜,保留了一线生机。  这样,四轮比赛过后,最后一轮之前,积分榜是这样的:  ---------------------------------  韩国 7分(提前出线)  阿联酋 5分(净胜球为+1 得失球3:2)  ---------------------------------  中国 4分(净胜球为0 得失球4:4)   朝鲜 3分(净胜球为0 得失球2:2)   卡塔尔 3分(净胜球为-2 得失球2:4)   沙特 2分(提前淘汰)  ---------------------------------  最后一轮对阵:  韩国vs阿联酋  中国vs卡塔尔  朝鲜vs沙特  而且那时的同分规则是,先比较总净胜球数,再比较总进球数,最后再比较胜负关系。如果都相同的话,决赛阶段肯定是抽签了,预选赛阶段就一般是附加赛了。  可能有的人会问了,那个年代存在比较胜负关系一说吗。早期传统的积分相同的规则,不是一般只比较净胜球和进球数吗。  这个我还特意查证了一下,90年世界杯的决赛阶段,以及后来94年世界杯预选赛和决赛阶段,好像都是比完净胜球、进球数,再比胜负关系的。  当然了,我也只是推断。以下的分析,我就姑且算也有比较胜负关系这一项。  也就是说,除了提前晋级的韩国,提前出局的沙特,剩下的四队,理论上都有机会出线。  当时只排第三名的中国队,落后第二名阿联酋队1分,出线的命运已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阿联酋最后一场战胜提前出线的韩国队,他俩就能携手晋级了。中国队赢卡塔尔多少球都没用了。  而且,中国队最后一场即便平了卡塔尔队也可能出线呀,并不是非赢不可。因为平了的话,中国队是5分,阿联酋输给韩国至少两球的话也是5分。同积5分的话,中国队的净胜球是肯定超过阿联酋的。  当然前提还要保证,积3分的朝鲜队不赢沙特。因为如果朝鲜赢了沙特的话,积5分的朝鲜也是能出线的,因为到那时他的净胜球肯定比中国、阿联酋都多。  而如果阿联酋只是输给韩国队一个球的话,那么中国队打平卡塔尔队的话,就要看两队的进球数了。因为那时阿联酋、中国两队的净胜球都为0了。中国队必须依靠进球数压过阿联酋才能出线,否则即便进球数也相等的话,比较到胜负关系这一项就因输给阿联酋而无能为力了。  比如阿联酋当时得失球是3:2,中国队得失球是4:4。如果阿联酋0-1输韩国的话,得失球就是3:3了。那么中国队只需0-0平卡塔尔,就能因得失球4:4的进球数压过对手。  而如果阿联酋1-2输韩国的话,得失球就是4:4了。那么中国队至少要1-1平卡塔尔,才能因得失球5:5的进球数压过对手。总之就是说白了,输球的阿联酋对韩国的比赛自己进了几个球,平球的中国对卡塔尔的比赛自己也要进几个球。  当然前提还是要保证,朝鲜队不能赢沙特,否则朝鲜也能凭借净胜球逆袭出线了。因为朝鲜当时净胜球为0,只要赢沙特一个球,净胜球至少是+1,肯定比阿、中两队的0净胜球多一个。  而如果韩国队平了阿联酋的话,那么局面就稍微简化了。因为那时阿联酋积6分了,积3分的朝鲜、卡塔尔彻底没戏了。  只有积4分的中国队才有望通过战胜卡塔尔,也积分达到6分。  如果中国队赢卡塔尔至少两球的话,肯定能出线了。因为阿联酋平韩国的话,净胜球依然为+1,中国赢两个球就净胜球至少为+2了。  而如果中国队只赢卡塔尔一个球的话,那么阿、中两队的净胜球就都为+1了,那时就要比较进球数了。  比如阿联酋当时得失球是3:2,中国队得失球是4:4。如果阿联酋0-0,或1-1平韩国的话,他的得失球最多变为4:3,那么中国队只需1-0战胜卡塔尔就可以了,因为那时得失球是5:4了。  而如果阿联酋2-2,或3-3,或4-4……的比分平韩国的话,他的得失球至少变为5:4,那么中国队只能至少2-1,或3-2,或4-3……的比分战胜卡塔尔,才有可能凭借进球数出线。总之就是,中国队最后一场自己的进球数,至少要不低于卡塔尔队最后单场的进球数。  总结一下最后一轮之前的出线形势的话,那就是  阿联酋,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赢了提前出线的韩国队,就与韩国携手出线。  中国队,命运已不在自己手中,赢了卡塔尔也不一定出线。但平了卡塔尔,甚至也可能出线。  朝鲜、卡塔尔,仅存理论希望。卡塔尔净胜球最差,希望渺茫。朝鲜实力有限,奇迹难盼。
  最终的结果是,最后一轮比赛。(注:三场比赛同时进行)  韩国队发扬“公平竞赛”风格,没有“放水”,1-1平了阿联酋。  为荣誉而战的沙特队,2-0赢了尚有一丝希望的朝鲜。  中国队自己不争气,终场前再次连丢两球,1-2被顺其自然的卡塔尔队逆转。又演绎了第二个黑色三分钟。  结局就是韩国队以第一名身份出线,阿联酋队以第二名身份进军意大利。卡塔尔队升到第三,中国队降到第四。  阿联酋1胜4平,就赢了中国那一场。和当年中国队输新西兰一样,再次输给直接的竞争对手,已经为后来的被淘汰埋下了伏笔。  至于如今一些无知的媒体,描述当年的赛况,说是中国队最后一场赢了卡塔尔就出线了,纯粹是胡说八道的。  所谓的中国队只要赢卡塔尔就能出线,是建立在韩国队没有以超过1-1比分以上的平局对阿联酋,或者战胜阿联酋的基础上的。  况且是最后三场同时开球,垃圾媒体怎么能忽略前提条件,想当然的就胡编乱造呢。  而且前面也说了,中国队即便平了卡塔尔也存在出线的可能,根本不是非赢不可的。  中国队的命运本就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算出线了,也是在韩国帮忙的前提下,捡了个便宜而已。经那些蠢货媒体一描述,国足的悲剧遗憾程度明显被夸大了。有的不懂装懂的记者,还有一些小学生年龄段的奇葩伪球迷,甚至是按如今的胜一场得3分计算,而不是按当年的2分制计算去写回忆资料,我更是无语了。  另外再说一下,那次六强赛的比赛场地。  首先,虽然早期足球比赛的赛程很不严谨,经常是有的队提前踢完全部比赛了,其他队还剩多场未踢呢。中国队82年世预赛就是吃了这个亏。  但即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那时的国际足联已经足够专业了。如此重要的比赛,尤其是互相有影响的比赛,最后一轮是肯定同时进行的。  前四轮的比赛,都在新加坡的国家体育场进行。而且是每轮三场比赛,第一天踢两场,第二天踢一场。  而最后一轮比赛,三场都是在同一天进行。  中国对卡塔尔,依然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Singapore National Stadium)进行。  韩国对阿联酋的比赛在裕廊球场(Jurong Stadium)进行。  朝鲜对沙特的比赛安排在惹兰勿刹球场(Jalan Besar Stadium)进行。  特意准备了三块球场,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同时开球。否则,难道人家吃饱了撑得吗,用得着多此一举吗。  然而,我也发现另一些版本的资料。  说韩国对阿联酋的比赛是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Kuala Lumpur)进行。   朝鲜对沙特的比赛是在马来西亚的关丹(Kuantan)进行。  甚至还有更离谱的呢,有的说朝鲜对沙特是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世界杯四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