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公里的火箭捡到格林炮弹,能捡来做出好菜刀吗

日本厨刀钢材介绍 | 如何选择日本厨刀钢材_厨刀钢材有什么区别_什么值得买
匿名用户&&
日系进口厨刀知多少 篇三:日系厨刀钢材选择解惑
年底较忙,这个系列搁置了一段时间,之前答应大家要写的内容还是不会停,这篇讲完钢材,下一篇讲研磨和保养,希望这种偏技术和科学的话题,可以讲得不那么晦涩难懂,帮助到大家选择刀具。本篇将会采用抓典型,举实例,避开太多冶金学和物理学的知识,从直观使用,以及我本人对钢材的理解,去给大家做个最简单的日式厨刀钢材入门,写这个之前我也想过如何让大家尽快搞清,所以会以很独特的思路出发,可能有一些说法在技术宅看来并不严谨,希望多包涵。先从硬度说钢材,我们区分几大类套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谈钢材,那就是——“只有够硬,才能持久”,古语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么什么样的钢,多高的硬度,可以说是好钢呢?首先引入钢材配比中一个重要的东西——碳。初中物理都学过,铁和钢的不同在于,钢是添加了各种合金的铁,因此有了硬度。而对刀具至关重要的,是——碳。碳是一切刀具刃材硬度的基础,当碳含量无限接近100%,我们就可以得到世界上最硬的物质——钻石。因此传统的来说,碳含量少,钢材硬度低;碳含量高,钢材硬度高,基本是入门判断刀具好坏的一个基础(虽然在冶金学发展到的今天这个不绝对,也有几乎无碳的高科技钢材硬度很高),那么了解了这些,我们往下看。德系/国产的低碳不锈钢典型,德系家族(,WMF,三叉)以下几张图,分别来自于,WMF官网,以及WUSTHOF的欧洲网站,我标示出的部分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是否发觉。1,前三张图,双立人用了很多无用的形容词来描述刀具钢材,比如最常见的“不锈钢”“冲压”“冰锻”“保密配方不锈钢”以及几百年历史等等,如果你在一款刀具的介绍上看到这些词,那么基本上你不要考虑,因为都是一些很明显的废话,比如冲压是最平淡无奇的加工,现在制刀不是冲压就是锻打(后者更好一些),难道还能3D立体打印?其次不锈钢三个字,涵盖数十万种钢材牌号,性能无从谈起。再者“保密配方”即不告诉你材料配比,那么这就相当于让你买个肉包子,但是只告诉你“这个是蒸出来的,很香,我们有独门秘方,一个10块”“什么肉馅呢?”“不能告诉你”这种情况。碳含量,合金配比,硬度,一概不知。<span style="color:#,再说WMF的图,WMF天猫店竟然蠢到把18-10这种炊具用不锈钢(碳含量不到0.1%,HRC40不到,不可用于刀具),标示在自己家的刀具上....而刀身上却印着1.4116的钢号,我也是醉了,这种连裤子衣服都分不清就卖服装的好笑举动,竟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官方页面,可见这家店至少工作人员对钢材的认知接近于0,消费者更不可能知道钢材的具体性能。3,三叉WUSTHOF在国外网站的图,清晰的标示了钢材的钢号,为“X50CRMOV15”。于是真相大白,买了半天包子,终于有一个人告诉我“咱们卖的是白菜猪肉馅”,我总算敢吃上一口了。以上3点,告诉大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德系品牌厨刀在国内的宣传和介绍上,都在有意或者无意的,回避了自己所用的钢材具体性能,卖了十几年的包子,但是从不告诉你里面是什么肉,所谓具体钢材标号,性能即基本的合金配比,基本的洛式硬度一概不知,这就好比买车,不告诉你发动机的型号,马力,绕着圈子和你说这车驾乘舒适,操控性好这些没用的废话。那么德系厨刀究竟普遍使用什么钢材?德系软钢代表——1.4116/X50CRMOV15(国产4铬,5铬钢等)这里我下一个简单定义——凡是碳含量低于0.6%,热处理硬度不到HRC57的,我在这片贴子里统一叫做软钢。软钢不代表他比豆腐软,代表他相对高碳的“硬钢”要软,意味着钝的快,容易卷刃,如果你追求极致锋利的体验和持久不钝,记得要注意回避软钢。双立人也好,WMF也好,三叉也好,主流刀型,涵盖价格500-1500元的主厨刀,所采用的钢材,大都是这种1.4116或者叫X50CRMOV15(X45含碳量更低),其实这种钢是一点都不神秘的钢材,又叫德国标准DIN1型不锈钢,广泛用于欧洲各个行业的最入门刀具制作中。特点如下:好加工,硬度低韧性好,防锈好成本便宜,保持性差,容易卷刃由于含碳量只有0.5%,最多算中碳钢,无论多么高深的热处理,他的硬度只能做到HRC55。说的再通俗一些,他和我们国产的十八子,,邓家刀,50-100元一把的5铬钢厨刀(国产习惯把碳含量百分之零点几的高铬不锈钢,叫做几铬钢,用于区分),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一个是换了个牌子和壳子。哦对了,我忘了双立人国产就是上海制造,那就更是一回事了,连人工都没贵多少。购买这些刀具,贵还是便宜我暂且不说,钱没花在“刀刃”上,这是肯定的。那接下来我们说日本刀。日系硬钢代表——VG10,青纸,白纸,银纸等(国产9铬10铬钢)相对于软钢,我习惯把碳含量达到1%,热处理硬度60或者以上的,习惯叫做硬钢(再次提醒这只是作者本人的区分方式),凡是符合这个标准的钢材,具有以下特点:硬度高,刚性好,不容易卷刃碳含量高,锋利度持久,钝化速度明显慢于软钢韧性和防锈弱于软钢系,一般采用三枚合夹钢打造VG10首先我们说浅显易懂的VG10VG10这个钢现在的知名度其实已经很高,所有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品牌,日本一线二线三线等等,都在普遍使用这个钢材,VG10是武生特钢研发的一种专门用于刀具的钢材,在国内的一些品牌也有V金系列(不是VG10,一般推测是VG1-VG2),他由于碳含量达到1.0%,铬含量15%,所以属于高碳不锈钢,同时还有钼合金和钴合金等增加刃口强度的材料添加.因此成为比较优秀普及的一种刃钢硬度有60HRC+,刃口强度,保持性,锋利度持久,都比较平衡,同时防锈还不差,因此很多品牌普遍使用。比如日本的旬,堺孝行,,YAXELL的岚等等。日本关市更是VG10的大产地,所有VG10的厨刀90%产自那边。这个钢材对比之前说的德系X50CRMOV15类型钢材,无论硬度,合金配比,强度,锋利度保持性,都是全面碾压的,也就韧性略低,因此市面上VG10都是外层不锈钢软钢比如SUS304等夹钢,中间用一层VG10,做到韧性和硬度兼顾,也节约了材料成本,目前市面上VG10配置最便宜的日系厨刀是藤次郎的DP系列,每一把的价格和双立人同款厨刀没什么区别,但钢材完全碾压,因此很有性价比。另外和VG10接近的一些高碳不锈钢(即碳1.0%同时还有15%铬防锈),有440C,19C28等材料,国产现在也有部分品牌做一些实惠的9铬(含碳量0.9%,硬度60)的实惠刀具,比如邓家刀就有一款号称性价比极高的9铬厨刀,价格100都不到:高碳钢再说复杂一些的日本现在高碳钢,首先要从神秘的“玉钢(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说起玉钢在日本古代,由于资源缺乏,以及冶金技术并不发达(至少曾经一段时间被我大天朝碾压,现在当然是我们被碾压),钢材的锻造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日本铁矿产量很低,大部分铁矿石的纯度其实并不高,但是他们又要造武士刀这种对钢材要求极高的刃物,怎么办呢?最后就诞生了玉钢,直到现在武士刀制作仍然采用古法的玉钢作为供应,非常稀有。我简单说一下玉钢是什么原理:1.通过精选日本最高纯度的铁矿石作为原料2.用特殊的超大型锻制炉,最好的炭(可超长时间持续高温燃烧的备长炭),人工24小时轮班,不停冶炼反复去掉杂质,大概为期1-2周3.通过反复冶炼,铁矿石的杂质被滤除,剩下含碳量较高,杂质极少的玉刚原料4.经验丰富的铁匠将含碳量高的玉刚筛选出,作为刃钢,而含碳量较低的则作为软钢(如果三枚合就是硬钢夹在里面,如果是甲伏锻就是软钢在刀芯,刃钢外包),最后锻打成型。根据现代对日本古刀以及玉钢的测定,大概玉钢的含碳量普遍在1-1.5%,极少数超过1.5%,其他合金成分较少,主要是微量的锰,钼,钨等,总之玉钢由于古法锻造以及较为传统,虽然有着不错的性能(硬度60-65不等),但是标准很难统一,配比不够精准,更大的主要原因是产量极低,价格昂贵,根本没办法普及,只能提供给武士刀的铸剑师使用。于是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是否可以通过现代冶金技术去仿制玉钢的成分,做出更廉价但性能又好的碳钢普及,让各行各业的工匠刀匠都可以用上呢?于是就有了——日立金属的安来钢安来钢所谓安来钢,就是日立金属安来钢厂研发的,采用现代技术制成的“仿制玉钢”,主要分白纸,青纸,银纸三大系(也有很低端的黄纸现在被淘汰),与玉钢不同在于,这些安来钢制造标准统一,合金配比严格按1号,2号,3号等分级,比如白纸2号含碳量低于白纸1号,而青纸2号含碳量和含钨量低于青纸1号。让所有刀匠,工匠,可以严格按照统一标准选购材料,进行制作,具体分级如下:可能看起来复杂,只要记住纵坐标越靠上,刃口耐磨耗越强,横坐标越往右,钢材硬度越高,就行了。安来钢的主要特色如下:高碳钢,碳含量从最低白2号1.0到最高的超级青纸1.5%不等,硬度普遍很高刚性好,保持性优异,青纸1号和白纸1号都比VG10的保持性更好由于没有铬,打磨性非常好,很轻松可以磨锋利,适合职业厨师防锈性差,要经常擦干放置,天气潮湿不用要上油。(银三钢除外)因此严格的说,只有日立安来钢,才算100%日本血统的厨刀刃钢,其他不锈钢或者粉末钢类,都属于新生材料,远不急安来钢的影响大,传承年代久远。而且90%以上的日本安来钢,都是刀匠手工锻打和研磨的,保留了刀具制造的原汁原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日本厨师喜欢的原因。另外除了厨刀,几乎所有日本工匠的刃物,都有安来钢的参与,尤其青纸和白纸在凿子,,柴刀,刻刀,嫁接刀等等各种各样的工具领域极其普遍,堪称万用碳钢。为什么花很多时间说日本高碳钢,因为日本大量的手工厨刀都是从以前锻制武士刀演变过来的,保留很多共通的特色,完美达到了日本厨师讲究的——切味。切味即极高且持久的锋利度,可以一把刀做完很多活仍然保持流畅的切割感觉,这对于刀具的材料硬度和保持性要求极高,也是为什么日本厨师大面积采用安来钢作为主要刀具材料的原因。参考下图:这个图的意思很简单:初心者/新手,一般用不锈钢或者白钢(碳0.8%)入门高级职人/料理长,选用青2,青1等碳钢。因为越是高碳钢,硬度越高,刃口也就越脆,新人刀工不够好的情况下,反而容易伤刀,再者高碳钢易锈, 保养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日本常见的用片刃( 薄刃或者柳刃)刀切萝卜卷,以及一个马鲛鱼出刃开背。就对刀工和锋利度有极高要求,缺一不可这也是给一般用户选择日系厨刀的建议————如果你希望体会武士刀一般的高硬度,持久的锋利度,同时技术出色,而且追求手工锻打制作,那么日立安来钢尤其是青纸钢会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只是新人,对碳钢的保养,使用经验不丰富,而且刀工也马马虎虎,那么建议你还是选择不锈钢或者VG10作为入门。我个人建议所有对日本碳钢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白纸2号这种最纯的碳钢开始接触,一方面硬度不至于太高太脆,另一方面防锈的问题会比青纸好解决一些。前面扩展的比较多,其实我们已经讲完了三类钢材,分别是:德系/国产的低碳不锈钢:硬度软,防锈好,便宜廉价,维护简单,但保持性差,钝的快。以VG10为代表的高碳不锈钢:硬度高,保持性好,也易保养,比较均衡。以日立安来钢为代表的日本纯正血统的碳钢:锋利度高,打磨性高,保持性和硬度比VG10更好,广泛用于日本料理店,但是易锈,使用和保养要求较高。考虑到篇幅问题,最后我再讲一大类,也就是现代冶金工业的结晶——粉末钢。粉末钢所谓粉末钢,其实只是一个统称,一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成的钢材,都可以叫粉末钢,粉末钢有碳高的,也有碳少的,有防锈好的,也有防锈差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一线品牌最贵的系列(旬,藤次郎,YAXELL等等)都是粉末钢为其最贵的系列。他们有一些共通特点,使其占据最高端厨刀钢材的地位:插一段高村作的演示,钢材为SG2粉末钢,日本又叫做R21,合金量非常高,粉末冶金钢材含碳量以及钼,钨,钒等含量可以大量添加,因此可以造出硬度达到64以上甚至HRC达到70的究极钢材。主要原因是粉末钢大量用于机械加工行业,工业领域对钢材要求标准远高于我们日用厨刀,目前1线工业领域的高端钢材,远远领先于目前厨刀钢材,也就是说随便拿几个过来,都可以秒杀之前说的三大类,这个不夸张。2,粉末钢晶体颗粒细腻,每一个晶体直径只有普通碳钢的1/5-1/10,也就是刀刃可以磨到非常细腻而不出现晶体剥落,可以达到极高的锋利度。3,粉末冶金技术颗粒分布最均匀,可以添加钒合金增加碳钒化合物的比例,而碳钒化合物的耐磨性是极高的。这样使得刀刃的刃口钝化速度极慢,意味着保持性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不需要增加太多的碳,这样刀具可以保持性很好,钝的慢,但又不至于像安来钢那么脆。4,要说缺点,粉末钢可能价格昂贵,一般目前主流粉末钢都是武生特钢的SG2(碳1.5%,铬15%,钼2%,钒2%,硬度可以达到HRC64了),比VG10的同样厨刀,大概要贵一倍左右,很少有千元以内的选择(也就藤次郎有),而粉末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很耐磨,虽然钝的很慢,但磨刀也变得有难度,因此未必适合新人入手。不过对研磨有技术功底以及刀具使用有经验的,都还是建议粉末钢,我本人就2把SG2粉末钢牛刀作为主刀,水果刀都用VG10。总结无论是厨刀用钢,还是其他用钢,只存在适合自己,不存在完美的钢材,每一种钢都有优势和劣势,本身就不存在又硬又韧又持久锋利的材料。比如德系虽然很软,但他可以大砍大剁,日系虽然硬,锋利,但是他要注意不能砍骨,粉末钢虽然保持性神奇,长久锋利,但是他又不好磨,等等,这篇帖子只是综述一下,让大家系统的了解一下厨刀的一些钢材和自己选择的方向而已,不用太过追求什么是完美钢材。名词解释部分:硬度:一般洛式硬度HRC表示钢材硬度,50-70都可以作为刀具用钢,一般厨刀用钢在55-65之间。碳钢:铬含量极低或者没有铬,碳含量超过0.5%的钢材,特点是好磨好用但是易锈,一般超过0.8%以上含碳量俗称高碳钢。不锈钢:铬含量超过15%的钢材,碳含量不定,大部分炊具不锈钢碳基本接近0,比如生活中用的18-8,18-10都属于几乎无碳的不锈钢,理论上碳越少,铬含量越多,钢材的防腐蚀能力越好。但是铬多了以后会增加打磨性差。夹钢:外层软钢,内层硬钢,三明治结构熔接在一起的制刀方法,一般用于高硬度钢材,比如VG10和SG2大都是夹钢;安来钢也很少用全钢,一般采用外层软铁+内层硬钢的方式,有时候都是碳钢。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刀身韧性。因此一般全钢的刀,韧性比较好,但也代表着硬度不太高。切味——刀刃锋利并且持久锋利的切割感觉。切味的含义扩展的说,就是保留食材100%的原汁原味,不破坏任何细胞组织的切割效果。详见下图:高锋利度厨刀VS一般锋利度厨刀,黄瓜切片对比可见高锋利度厨刀完美锁住水分,没有挤压细胞壁,保留了最好的食材新鲜度,而锋利度不够高的厨刀则会压迫细胞壁,使食材水分流失,丧失口感这一点在日本人切刺身的时候非常讲究,这也是为什么安来青纸,白纸这些高碳钢易锈,但日本职业厨子还天天拿来用,不厌其烦的擦拭和打磨的主要原因。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索尼杜比全景声回音壁HT-X9000F&HT-Z9F
slendertone Abs7 Unisex腹部肌肉锻炼腰带
荣耀MagicBook 锐龙版
惠普 光影精灵4代绿刃版 游戏本(苏宁首发)
Libratone 小鸟音响 Q ADAPT 蓝牙降噪 耳机
Aiberle爱贝源W6桌面净水机
BroadLink MFW-LC1联魔法家全屋智能套装
国家地理逍遥者系列相机双肩包
HiBy R3播放器+HiBy Seeds平衡耳机套装
高特GT66001-CO25近视运动太阳镜
赞56评论65
赞46评论28
赞30评论25
赞1322评论309
赞1181评论273
赞946评论341
赞752评论374
赞666评论31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正士作官方旗舰店 - 京东
◇关注京东
◇客户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搜索: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持久锋利,刀锋如故。
金门菜刀,百年传承金门军事坑道成景点 当年两岸炮战炮弹皮打造菜刀-中新网
金门军事坑道成景点 当年两岸炮战炮弹皮打造菜刀
金门民防坑道。
吴增栋师傅在打刀。
  厦门五通码头人潮涌动,有旅行社的导游举着小旗带队,有探亲的人拖家带口,更多的是没带多少行李、分不清是金门人还是厦门人的普通旅客……办了“个人游”的记者也是其中几个。
  举着证件买船票、过关、登船……仅十几分钟时间,记者感觉比深圳去香港还要便捷。
  五通码头到金门水头码头,船行只需30多分钟。浪花翻滚间,记者的手机一直能收到中国电信的信号;而在金门岛上,也常听到导游提醒着来自台湾本岛的游客:“大家接听手提电话时,要看清系统提示哦,这里会经常漫游到大陆……”
  生锈“拒马枪”陈述历史
  这天,有来自大陆的观光邮轮停靠金门,年轻导游都被临时调往码头。头发花白的林先生顶着烈日加班――给乘坐金门岛内观光公交的游客当向导。50多岁的他在金门土生土长,不停向好奇的游客们解释:“打仗的事我没经历过,那离我们很远啦……”
  在海堤沙滩上,记者看到一排排被海水侵蚀得锈迹斑斑的、枝枝丫丫的铁架阵列。林先生说,那是当年修建的“拒马枪”――防止海陆坦克登陆的障碍设施。“今天,那些只用来陈述历史啦……可惜现在涨潮,不然的话,就在这片海水下面,能看到我们金门著名的石蚵田啦!你们尝过金门的‘蚵仔面线’、‘蚵仔煎’了没?好吃吧,与台湾产的不同的……”
  林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从明朝开始,金门海域饲养蚵仔的方法就是把大石条立在潮间带,让蚵苗随海水自然附着生长在石条上。这里产的海蚵颗粒小,但肉结实又甜美,当地人称其为石蚵……绵延数公里的石蚵田,是金门壮观而独特的海岸景观。
  军事坑道开放成观光景点
  金门岛上公交系统发达,虽然发车间距时间较长,但公交线路覆盖了全岛观光地。知道记者来自大陆,观光公交上的向导林先生热心地讲道:“金门之战后的几十年间,我们这里都被军事管制,以前曾有10万驻军――台湾年满20岁的男生都要当兵两年,他们抽签决定驻地,抽中在金门、马祖服役的,以前被笑称为‘中金马奖’,因为可能有打仗的危险,还不能回家……现在只是象征性地驻些部队啦。”记者在街道、小店里经常遇到三三两两的“阿兵哥”,许多人戴着眼镜,一脸稚嫩的书生气,买冰饮、吃拉面,就像参加军训的大学生。
  林先生说,整个金门岛的地下几乎都是挖空的,“花了大量精力、财力、物力挖的地道、秘密山底坑道,铺得四通八达的。”记者留意观察,果然在山坡树丛间偶尔会有当年的工事和坑道口闪现,记者住宿地的对面就是一个窄小的防空洞口。
  记者进入一条对游人开放的翟山军事坑道,百米长、6米宽、3.5米高的坑道内引海水为河,并建有装卸码头……巨大的地下空间完全是人工穿凿而成。坑道内设有专门导游,她指着石壁对记者说,这里是当年的战备水道,开挖耗时五年,战时用以掩护登陆小艇――从台湾向金门运补给。
  记者看到,石壁各处打起了交叉的蓝色光源,映得坑道如水溶洞景区一般。年轻的台湾游客们则对历史不感兴趣,嘻嘻哈哈地玩笑着,拍起搞怪照片……
  金门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总干事杨再平表示,厦门、福州、泉州与金门、马祖,再加上澎湖,可组成一个旅游圈,大陆和台湾对之有更大的旅游开发空间。
  记者搭乘的公交,就是金门开辟的旅行专线,搭车的多是从台湾岛飞来度假的游客。林先生在讲解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之余,还介绍着金门对面的厦门风情,并描述着大陆的新面貌……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海行见闻
  金门高粱酒 香飘两岸
  浓浓的高粱酒香,让刚走入酒厂的记者微醺。据说,金门县的所有福利,几乎都是由金门酒厂提供的――酒厂年收入可达几十亿人民币。据金门酒厂办公室的陈皓芙小姐称,金门酒厂去年通过厦门销往大陆市场的酒,达到6亿人民币销售额!
  据当地人介绍,著名的金门高粱酒中浸着硝烟的过往,当年,金门很少有高粱,产酒也极少。战争时期,金门补给困难。当地驻军的将领是陕西人,高粱是其家乡的主要农作物,他发现当地的土壤很适合种高粱,水质也很适合酿酒……于是,种高粱并垄断酿酒成为军方的重要经济来源――把金门酒卖到台湾岛,换回大米给士兵当军粮。
  陈皓芙小姐对记者说,战争远去了,而高粱酒厂越来越旺,它成为金门县的支柱产业,每年盈利丰厚,当地百姓的福利是台湾地区最好的。“老厂的酒供不应求,我们又开了新厂;本土产的高粱也不够用了,我们现在用着大量从大陆来的高粱!”
  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黄师傅向记者介绍说,“新厂1天能生产5万多公升酒,老厂1天能产2万多公升;老厂菌群丰富,酒的味道醇厚,新厂出酒量大,我们把两边的酒勾兑混合一起上市。”
  “这边流出的是两道蒸馏的酒――二锅头!那边的酒有60多度……刚出炉的酒热、度数高些,温度降下来度数也会降,明天就会下降2-3度。存放6个月以后,酒稳定了再勾兑成58度的。”说着,黄师傅打出一小筒热乎乎的新酒让记者尝鲜。
  “真香啊!”我们从来不喝白酒的小记者尝了一口后,也这样惊叹,然后又主动喝了两大口。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金门五宝之首:风狮爷
  什么是金门曝光量最高的民俗物品?是享誉闽南的金门高粱酒?还是炮弹制成的菜刀?都不是!金门大街小巷曝光率最高的是――风狮爷。它可是当之无愧的传统金门五宝(高粱酒、菜刀、贡糖、面线)之首。据统计,目前金门存有68尊风狮爷,分布在52个村落里。千姿百态的风狮爷,身前常见香火,是金门独有的景观。它是本地居民的守护神,是各地游客喜爱的拍照标志。
  为何风狮爷在金门如此盛行?“它肩负着捍卫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二十几年前,从台湾本岛来到金门发展的王师傅说,福建先民初抵金门时,岛上还是森林密布、绿意盎然,但自从被郑成功选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后,岛上大树都逃不过被砍伐造船舰的命运,树木没了,只剩黄土遍地、童山濯濯。而金门一年吹东北风长达九个月,尤其是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这半年,平均风速在每秒4米以上,尘土飞扬、冷透筋骨,居民于是请来了可以镇风辟邪驱煞的风狮爷,镇守在面向东北方的村落出入口……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海行人物
  炮弹皮打造出金门菜刀
  金合利钢刀,在金门岛上名号响当当。当地向导林先生告诉记者:“在金门服役的阿兵哥们,退伍回家时一定带两样东西:金门高粱酒送老爸,金门菜刀送妈妈!”
  “看,这样一个炮弹能出40把菜刀,炮弹的底座也能出20把刀,切多大料做多大的刀;淬火要用机油……”切割、加热、锻打、热处理、研磨、抛光、刻字、包装……八个工序,几十分钟内,吴增栋师傅一口气做下来,一块哑暗炮弹皮在他手里变成了一把漂亮又锋利的菜刀! 原来,著名的金门钢刀所用的原料就是战争时期,发射在金门岛上的47万余发榴炮弹,因其钢铁质量极佳、特别锋利好用,受到各地观光客们的喜爱。
  吴增栋师傅打刀是家传的手艺――祖父吴宗山在厦门习艺后,专营打铁;父亲吴朝熙继承家业成为金门著名打铁师,并在1937年创建“金合利钢刀厂”,厂址就在金门金城吴厝。在抗日战争年间,因钢材短缺,吴朝熙便收集战火中的炮弹壳试锻刀具,这便是金门炮弹钢刀的起源。
  1957年出生的吴增栋,对记者开玩笑说自己是“捡炮弹长大的”――记者细查史料得知,日发生著名的金门炮战,两天之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射了数十万发炮弹……之后,以“单打双不打”的方式持续炮击金门,直到日。50多年里,吴师傅家不断从民间收购炮弹皮做打菜刀的原料。为防假冒,他还可以让顾客指定炮弹壳,现场打刀。
  “金门的人用我家的菜刀,台湾的人也用我家的菜刀,大陆游客也喜欢买!尤其是大陆西部地区的客人,上次有个爱刀的内蒙古游客,一次买了二三十把刀!”吴师傅的太太洪秀暖在一旁插话说。“我是做菜刀高手,那我家老板娘就是用菜刀高手!”吴师傅笑道。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海行点睛
  战争―和平,隔绝―通畅,陌生―亲近……金门岛向记者徐徐揭开它的面纱。
  古名“浯洲”、“沧浯”的它,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扼厦门咽喉,屏障闽、粤。按照我国行政区划,金门属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现由台湾当局管辖,亦隶属于金门县。
  面积约为133平方公里的它,与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从小三通到全面开放,在两岸关系中,60多年来,金门一直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
  海行足迹
  金门特色民宿:“石路书斋”
  记者刚到金门的水头码头,就看见民宿“石路书斋”主人晓葳带着她的小狗叮当来接记者。
  晓葳向记者介绍说,她是福建移民来金门的黄氏第二十二代。 按照当地的政策,和许多黄氏乡亲们一样,晓葳和妈妈阿秀申请了两座古建筑,用心经营成家庭特色民宿,这也是对古建筑的一种“活保护”。
  记者所投宿的石路书斋,就坐落在金门水头黄氏的古村落。走进古村,一条平整的细细的石板路嵌在新铺就的红砖路之间。别看它窄,它可曾经是这里最好的路。原来,以前这里只是泥土小路,清晨,村里的学童从四面八方来书斋上学时,会被草叶上的露水打湿鞋袜,有时候还会割伤脚。重视子弟读书受教的黄氏长辈心疼孩子们,就在文里乡320米的路上,采用三条石的方式,筑成了这些宽有一尺的石路。这些石板路已经有300岁的年纪了。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早已经贯穿了村里村外,孩子们也有专门的公立学校读书,以前书声琅琅的学堂则变成了供各地客人住宿的民居。
  石板路仍然在继续着它的使命,阿秀阿姨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金门的大陆客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台湾自由行开放以来,一些大陆年轻游客把石路书斋的故事与照片写在游记里,发表在背包客网站上,于是更多的年轻人闻名而来。
  在金门的每个清晨,阿秀阿姨都会给记者们端来一大窝热气腾腾、咸鲜可口的粥。粥里有汆起的肉丸,有薄薄的蛋花,米粒已闷煮得稀烂,美味极了。她对好奇的记者说:“这就是广东粥啊!”
  当地人告诉记者,金门土地贫瘠,只能种植高粱、花生、地瓜等粗生作物。再加上地处战略要地,大米非常难得。常以地瓜等粗粮糊口的百姓得到一点大米后,便会珍惜地细熬成粥全家食用。而在更早的下南洋时代,金门乡人从南洋经广东潮汕返乡时,也带回了潮汕口味粥的做法……所以,这种被当地口味改良过的糜粥,常被金门乡亲们冠名“广东粥”。
  (本版采写: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张雪松 姚尧 张焱婷)(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梅 戈 摄)
【编辑:杜静】
>相关新闻:
>台湾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箭捡到格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