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内心话,向席爷爷说句心里话话,小卡恢复去年季后赛水平能冠军吗

心里不干净,说的话就不干净--学佛网
&心里不干净,说的话就不干净
发布:清心&[ &]&& 日期: 21:29:00&&
  一个人心里不干净,他说出的一切话都是不干净的。就像这一个杯,这个杯本来就是很脏的,有很多灰尘,虽然你往里倒了很多的干净水,最后你倒出来的时候,这水都是被污染的水。  佛法很清净,你讲得好像是很有道理,但是由于你的容器不干净,倒出来的法水,它也变成不干净了,所以你没法去度化人。怎么能给人解渴呢?你这里都是毒药,你怎么给人解渴?人家喝了你的水会中毒的,只会死亡。  如果我们能够称性,得到权实之道,就是佛的真方便,我们见到了实相,得到这个道,那你怎么讲、怎么说,都在度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说:“我要度众生。”要度众生,你要是没有见性,你还是不行的。佛在《楞严经》里讲得很明白:自己未度,要度他人者,是菩萨发心;自己已度,能度他人者,是如来应世。  我们大家看到了,你不见性,没有权实之道,你是不能随化度人的。但是我们做不到怎么办?我们要发心,要度众生,那是菩萨发心。自己已度,能度他人者,是如来应世。这就是这句话:“不学称性权实之道,不能随化度人。”真正能称性度人的,只有如来。我们因为还有度相,所以很难度人,但是我们可以发心。  我也跟你们讲过:你不开悟,说我能讲法,那就是魔。他们很不服气,说:“那就是文字呗,我就讲一讲。”你要知道,你讲来讲去,虽然讲得头头是道,和书上说的是一样,但是你要知道,如果最后有一句话你给说错了,就把人引向了黑暗。  就算你每句话都说得很准确,都没有什么错,和书上说的一样。说心里话,你那里还没有法。你看你说法,它没有法,因为你那里没有权实之道,你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太阳,你就不能给人温暖,不能给人破除黑暗。所以你没有权实之道,怎么能说你那叫说法,能度人呢?你没有这个,所以你说得再好听也不行。  学佛法必须要见性,这是必然的。说:“我不用见性。”那绝非是佛的弟子。我们想度人、度己,必须要见性,这是我们必经的路程,只有走到这一步,我们才算真正的迈出第一步,这才叫真正迈出第一步呢。  我们现在都是在做一些准备,随时在往上努力。但是现在有的人以为自己出家几年了,就认为已经差不多了。那还差得很远。你不努力,到时候也往下出溜,那些功德都就饭吃了,只够个吃饭钱。所以不努力是不行的。  有的人认为:“我出家好多年了,我也做努力了,排班也该排我这块来了,也该开悟了。”不是那么回事。你还得勇猛,虽然出家很多年,这很好,修道那么长时间,有很坚强的毅力了,但是你自己不能懈怠,还要去努力。你努力达到能度人的程度,这才行。  随化,什么叫随化呢?就是随顺众生,化度一切有情无情。就像太阳能化除乌云一样,能化除冰雪一样。我们要是不见性,比冰雪还冷,谁化谁还不知道,是不是?谁化谁都不知道,谁救谁也不知道。我们的贪嗔痴比那冰雪还厉害,“你贪,我比你还贪呢。”所以说,那就不行了。而真正能够随化度人的,那就只有见性的人。  有的说:“我得参学去,我要干吗去……”自己都没有明,你凭什么去参学?人家给你讲法,你明白吗?说:“我能明白,人家师父说的那话,我全懂。”是,师父说的话,你就算全明白,但是师父做的那些事你全明白吗?  说:“事,我也明白。”那师父也不说话也不做事,你还明白不明白?完了,傻眼了,他就不明白了。所以你参什么学呀?是不是?这就不好使。所以我们一定要见性,要学称实之道,这样才能随化度人。  你要是见性了,掌握了大乘佛法,你心里永远是一种空相,不管你讲什么东西,它都能离开这个(虚妄),什么也骗不了你。那些东西说得再好听,它对你已经失去了它的诱惑力,它怎么说,对你也没有诱惑力。不是我们说的那个诱惑力。  我们说:“我也烦它。”你烦它,但是你看物还是物,你见马是马,见物是物,所以你那个“烦”,只能说是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那个关系。人家这不是,这是空相,而这个空相非外道的空,是实相的空。  见到实相的空,你就掌握了大方便之权,你可以随化度人,怎么讲都行,我跟你俩唠嗑,打、骂全是法。所以赵州和尚说了:“你给我端饭,我也吃;你端茶,我也喝。你怎么说我没教你?”我们有时候不认识善知识,都是在相上找,都想弄两段公案,几句口语、转话。就像《西游记》里那个,给他无字真经,他不要,非得要有字的。(节选自《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第3章 家庭人际心理 - 人际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 诺哈网
·· · · · · · · · ·
第3章 家庭人际心理
夫妻之间,怎样演好你的角色
“马老师,我和丈夫没法过了,我打算和他离婚。我也看开了,不属于你的何必强求?您说呢?”岚这样开始自己的故事,似乎想在我这里找个说法。
尽管心理咨询中常常面对婚恋问题,但是,岚的话题还是让我的心难于平静。因为,结婚和离婚到底是人生的大事,如果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不慎,造成当事人决策的失误,如何了得?于是,我审慎地说:“这实在是一件大事。我们可以看得开一些,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但是,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假如不是情断义绝,还是不要轻言放弃的好。”随后,我请岚具体讲讲自己的故事。
我今年26岁,在一家单位做文字工作。我们两年前结婚。丈夫是深圳一家软件公司的白领,他这个人很聪明,很好强,也很有能力,但是他苛求完美,他好高骛远。当初在丈夫眼里我是个又自信,又活泼,又开朗,又善良的女孩,但是,后来他感觉我不适合他了。现在,他已经进入高新阶层,他成功了,他说我越来越不适合他。
我知道,我们继续在一起也不现实了。他不会回来的,他觉得我现在的这个小城实在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就像他回到他农村的家一样,他觉得很不起眼,他不会回来。当初他走的时候是很有决心的,他辞去了公职。况且,他的专业在一个小县城很难有发展。再说,他的父母在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还有个弟弟上学。就是说,现在他必须要为了钱去顽强地奋斗,在他的性格中把钱看得太重要了。他怎么这样?把钱看得那么重,重的超过女人,甚至钱比命还重要?
这样也好,我绝不再去乞求他。说实在的,本来我也是比较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现在更好了,他还别瞧不起人,我已经想好了,我要证实我的价值,只有我自己成功了,我才会有机会守住婚姻。我不会对他有丝毫的勉强,我要主动提出离婚。然后我准备花三至五年的时间干成自己的一番事业,我要让男人另眼相看……
岚虽然信誓旦旦,但从她的困惑的眼神里和焦躁的话语中,我看出她对自己的心并非有清晰的把握。这正是她前来求询的缘由。
我们且不论在婚姻中男女角色究竟应该怎样扮演,我们需要弄清的是实际上男女在怎样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婚姻一台戏,夫妻角色本不同。夫妻关系出现了障碍,往往是角色扮演出了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在生活这个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要扮演多重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有各自不同的规范,是不能相互替代而必须兼顾的。男人女人走进一个家庭,首先需要扮演的是丈夫和妻子的角色。自从进入父系社会,我们人类社会演化的结果形成了明显的夫妻角色分工。我们应该讲究男女平等,但男女到底有着不同的角色心理。男人一直扮演着强悍的社会形象。从小男人就接受着这样的教育:你是男子汉,男子汉要刚强。在家里,即使是最新潮的家庭,也不免把男人看成全家的心理重心人物。更多的普通家庭,不更是把男人看成家庭的太阳吗?遭遇风雨的时候,不更是首先由男人来遮风挡雨吗?强者,这就是男人的社会角色,也是在家庭中的角色。不错,强者形象给男人带来某些特权的时候,也给男人带来了心理压力。但是男人如果扮演了弱者的形象,男人会更有压力,这才是男人不能承受的压力。其实,最坚强的女人也想靠在男人的怀里歇息,也希望男人是一颗大树。但是,由岚的故事中看出她对夫妻角色有明显的认知误区。
首先,岚对男人的社会角色理解有误。看中钱,这不是哪个男人的个人性格,如果说是性格,也是共性的男性性格。因为这是所有的男人都必须首先肩负的责任。男人必须有自己的事业,必须能挣钱。如果一个男人不能肩负起这样的责任,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男人。就是说,有钱的男人不一定是好男人,但是没钱的男人肯定没法当一个好男人。所以,一个真正懂得男人的女人,不会鄙视男人在乎事业,在乎钱。这个社会就是给男人这样定位的。至少,这是迄今为止的社会现实。凡是一个不糊涂的男人,他都会清楚地知道必须努力挣钱,否则,他一定是糊涂的男人,而这种男人最终也不会让女人爱。难以设想一个女人在漫长的生活中会把全部的幸福寄托在一个男人的浪漫上,她一定会在意男人的钱。
其次,岚对女人的社会角色的理解有误。等我成功了再去营造婚姻,这种想法是个误区,千万不能那么想。这是因为社会给男女的定位不同,在社会给男人有了上述的定位的同时,就给女人做了恰恰相反的定位。所以,如果哪个女人一定想要证实自己不凡的价值,然后再建立婚姻,这一定是糊涂时候的想法,这并不能给她的婚姻带来的幸福。换句话说,作为一个好女人,不一定非要在事业上多么成功才有幸福的婚姻。如果把事业的成功当成好女人营造美满婚姻的前提,这恰恰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因为,男人固然不愿意女人没水平,没档次,但男人很少真正地欣赏喜欢一个“女强人”。所以,不要等事业成功了再去营造婚姻。不要幻想我成功了,别人仰视我了,那时我就可以有幸福的婚姻了。有些成功女人的所谓婚姻幸福,只是给外人看的,内心未必体验到了幸福。
上述的心理误区,让岚形成了这样的心态:丈夫是个事业为重,挣钱为重的人,我不能和丈夫匹配,所以丈夫不满意我,所以我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只有我事业上也成功了才能有成功的婚姻。于是,我对现存的婚姻不抱希望了。
这样看来,我们不能断定岚的婚姻是否一定可以挽救,却可以肯定还有挽救的希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岚的婚姻的困境源于明显的角色认知误区。所以,摆在岚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认知调整,重新认识男女的社会角色,然后再考虑是否离婚。这样,不论对挽救现在的婚姻还是重建新的婚姻,都是有利的。于是,我再次明确的表示:不要轻言放弃。同时我建议她和丈夫进行沟通。许多人际之间的障碍都是因为缺乏沟通。也许就是因为岚和丈夫之间也缺少沟通,使两个人出现了认知偏差。所以,充分沟通是必要的。
岚表示接受我的建议,说回去要好好想想。
以心理咨询师的眼光看,面对困境中的婚姻,特别是源于认知误区而陷入困境的婚姻,虽然不一定要固守,但一定不要轻言放弃。
改变对方,还是改变自己
心理咨询中,一位女士倾诉了这样的故事:
我是一个职业女性,已经人过中年。不是我有问题,而是感觉我丈夫心理出了问题,我感觉他心里总是阴天,总是痛苦,总是烦恼。我不知怎样来改变他。
我们是再婚,已经十几年了。他原来的婚姻,主要是因为婆媳关系导致夫妻关系不好,最后分手了,留下一个男孩和他在一起。我的离婚,是因为当年出国学习,回来后丈夫和别人跑了。那时还没有小孩。再婚后,虽然怀孕过,也没有留住孩子。
我们刚刚结婚的时候,我说要以感情为基础的,要好好投入,两人的钱应该放在一起才好。他非常同意,说他以前有点钱给孩子就行了。我说,你也可以自己留点,他说不需要。现在我才明白了,他当时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当时在一个高薪部门工作,比他挣钱多得多,各方面条件都比他好。他觉得和我结婚是很合算的。
后来,就发现他总是把钱自己留下一部分,开始我没有说什么,他越来越厉害,我才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就是要给孩子留一些钱。再后来,他居然拿我们两人的钱去炒股,弄得一点积蓄都没有了。我和他谈起这件事,他觉得炒股赚钱,他说只用了自己的钱,你的钱以后会还你。后来,我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我们挣得钱差不多了。到这时,他就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走了。他想买东西才买,不想买就不拿钱了。我想和他谈谈,他根本就不谈。我不理他,甚至冷漠,长期没有性生活,他也无所谓。
他这个人在工作上还算努力,但是,和同事、领导的关系都不好,虽然努力了总是得不到重用。去年终于病倒了,治疗休养了很长时间。我想,这次病倒了,对他或许是个反思的机会,或许会有改变。在我照顾他的日子里,我们的钱又和在一起了。他炒股骗了朋友的钱,人家这时来要账,他病倒在床上,都是我给人家道歉,给人家凑钱。加上看病,用了我很多钱。慢慢地,他身体回复了,病好了。病刚好,钱又不放在一起了,他又都拿走了。
我经常说,婚姻以感情为基础,不要总是算计钱。他说,自从第一次婚姻失败再也没有感情了,市场经济了,谁没有利益的考虑。再婚不就是搭伙过日子吗?他这个人就是有占便宜的毛病,总是算计,总是特别看重钱,花钱极端吝啬。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只要诚心诚意过日子。现在看,他根本不是诚心诚意跟我过日子,而是一切为了他的孩子。他总是说,挣钱就是为了孩子。其实,现在孩子已经长大,已经工作,挣钱也不少了。他又说,孩子要恋爱,要结婚,要买房子。
我所以说他心理有问题,不单是这些。他说他从小就觉得很压抑。年轻的时候,别人上山下乡了,他却有机会去当兵了。在那时候,当兵是令人向往的。按理说他应该高兴,可到部队不久就总是感到压抑,感到痛苦,和大家关系也不好。看到别人提干了,就心里痛苦:自己这么努力也不行,他们肯定走了后门。后来转业了,在哪个单位都搞不好关系,没有朋友,不会交往。我感觉他是离开痛苦没法生活的人,他总是制造矛盾,制造痛苦,当然总是针对身边的人。我和他结婚这么多年,就是在他不断地制造的矛盾和痛苦中度过的。
我该怎么办?我和朋友讨教办法。很多朋友说,没有什么好办法,要么你就离婚,要么就这样凑合着过。一位心理医生说,他可能经过一场大病等变故,性情可能会有所转变。但是他已经生了一场大病,躺在病床的时候有所好转,病好了又一切如故。究竟他有没有可能改变,怎样让他改变?
我们该怎样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女士的故事?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女士婚姻生活的困扰中,在经济生活方面,在心理生活方面,甚至在性生活方面,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也可能有很难说清的是是非非。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他们夫妻关系的磨合出现了障碍。导致这个障碍的原因在于,在双方的相互磨合中,女士总是希望对方适应自己,总是希望改变对方。
当我点透这样的意思后,女士说:您是说不可能改变他?
确切地说,以他们的年龄和和经历来看,不能说女士没有可能改变丈夫,确实可能性很小。更重要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方能否改变,而在于婚姻双方的磨合中是否应该先要改变对方?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适应自己,出现了人际障碍,也是希望别人先来改变。然而这是一个人际误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许多东西我们很难改变,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就得先改变我们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是这样。我们常常不能改变别人,改变不了别人,就得先改变自己。生活的现实是,我们在人际生活中是否适应良好,常常取决于是否恰当地调整或者叫作改变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彼此的关系总是互动的,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人又都是主动的。人际关系的主动性,应该是在相互磨合中,主动地从改变自己入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说个简单例子,我们都希望别人给我们笑脸,我们就得先改变自己冷漠的面孔,让自己脸上有笑容。
婚姻中夫妻双方的交往,一样遵从着这样的规律。夫妻的相互磨合中,如果谁能够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对方也有了改变,从而使夫妻磨合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致于中年再婚的夫妻,更应该首先多多地改变自己,彼此才有更好地磨合。但是,在女士的故事中,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女士希望丈夫怎样改变,没有听到女士自己做了哪些改变。于是,十几年过去了,夫妻磨合仍然障碍重重。
怎样跨越这个夫妻磨合的障碍?做了如上的沟通后,我送给女士最后的忠告是:改变不了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如果还想积极地建设婚姻,与其改变对方,不如首先改变自己。
婚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妻子的困惑
萍儿迷迷糊糊地伸出手去,摸摸身畔的枕头是空的,于雷又没回来。她一下子睡意全无,起身扭亮了台灯,看看表,已经过了十二点。萍儿真想抓起电话来就打,有一个号码,萍儿猜测着:如果我此时拔通这个号码,被惊醒的人里会不会就有于雷呢?但是这个号码,她从没拔打过,因为这是齐艳的家。
萍儿从小就知道齐艳。她、于雷和齐艳,都是同级不同班的同学,而且她还跟齐艳住在一个大院里,但她不是齐艳的朋友,而且不止是她,从小到大,齐艳好像没有朋友。齐艳有个引人注目的童年,因为她有一个疯妈妈,疯妈妈又是她唯一的亲人。齐艳是学校里最特殊的学生,每个人都知道她,但她没有一个朋友。齐艳没能上到初中毕业,因为初二那年她的疯妈妈死了,妈妈原来的单位照顾她,让她早早成了一名粮店职工。齐艳参加工作正是国营粮店日子最好过的时候,奖金甚至比工资还要高,齐艳把她的工资和奖金都变成了漂亮的衣服和金光闪闪的饰物。
萍儿是个好孩子,那种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没让父母操过多少心的好孩子,她个子不高,但能给人一种挺拔的感觉,让人感到她有一种向上的“精气神儿”。萍儿很小的时候,曾经学过一阵武术。师傅让她学的第一件,是站。人站在天地之间,收腹拔腰挺胸抬头,脚踏实地气势通天,走得正站得直,人生在世,要的就是这么一种气势。萍儿一辈子记住了这句话。每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想到师傅的这句话,就会挺起腰,给自己打着气,鼓励自己扛过去。
说实话,萍儿没有想到,她认认真真地上了七年学,竟会和齐艳干一样的活。当萍儿大学毕业分到粮食系统的时候,正逢国家的粮食政策改革,工资都不能按月发放,机关工作人员一减再减,都下到粮店顶工人的班,萍儿碰巧和齐艳在一个粮店。萍儿不想一辈子过这样的日子,因为她需要钱。她和于雷已经结婚了,于雷是个车迷,但凭他们现在的收入,就是不吃不喝,想买一辆好车也得攒上几年才行。
粮店每况愈下,许多人都开始自谋生路,齐艳早早就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不上班了。萍儿听店里的中年妇女说齐艳搞传销、卖化妆品、卖墓地,也卖自己,萍儿现在明白“公共汽车”的意思了,她没想到齐艳会变成这样。走向社会以后萍儿已经开始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开始能够理解齐艳,但她还是不赞成齐艳的做法,难道真的是“女人变坏了才能有钱”吗?
进入冬季,萍儿向经理提出承包,把经理乐坏了。萍儿忙了起来。春节过后马上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萍儿更忙了,她张罗着全城设点,现做现卖的元宵头一次走上街头,又火了一季。这一阵忙下来,萍儿没睡一个好觉,人都瘦得脱了型了,两只手生满了冻疮又破了,脸也冻得青紫青紫的,但她心里一直很高兴,不管再累,她总是精神抖擞的,腰杆挺得笔直。
忙完了这一阵,萍儿给每个职工发了奖金,还余下两万多块,托人从省城给于雷买回一辆进口原装摩托车。但是,于雷只是骑在车上或者擦车的时候才有兴致,一停下来就有些闷闷不乐。萍儿不明白为什么骑上新车,于雷还是没精打采的。她觉得这一阵于雷有些怪,连春节都过得很没情绪。萍儿问于雷是不是因为这一阵冷落了他,他总是闪烁其词,萍儿觉得,他有什么心事瞒着自己。
萍儿怀孕了,反应很重,她自己默默地承受了那么多,于雷竟一点都没有感觉。后来生下一个八斤重的男孩,看着孩子,萍儿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值。
孩子落生后,萍儿从来看她的同学们嘴里知道了于雷消沉的原因。原来,于雷利用工作之便,帮齐艳推销一种所谓的节能燃气设备,不料这种设备质量很不过关,爆炸了,虽然没有伤人,但影响特别坏,齐艳要算个“一方名人”了,于雷和她搅在一起,当地的乡镇企业和税务系统里都传开了,满城风雨。听到这个消息,萍儿很冷静,不用问她也能知道于雷和齐艳没什么,她信任他,相信自己和于雷之间的感情。他们从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大家公认的金童玉女;再说了,她也相信于雷的品质,不是一个拈花惹草的人;就是退一万步,萍儿也明白,以于雷的品味,真的找情人也万万看不上齐艳,他们根本就是一个档次的人。萍儿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正襟危坐地跟于雷“谈谈”,而是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把孩子托给母亲,让于雷骑车带她去兜风。一骑上车,于雷的情绪高涨起来,到了一个街心公园,萍儿说要歇一会,两人就坐在石凳上看花,萍儿对于雷说:“你的事,我都知道了,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但像齐艳那样的人,还是离得远一点才好。再说,有什么事你该说出来,省得闷在心里,当心憋出病来。”于雷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让萍儿意想不到的是,他竟哭了:“不是我愿意和她搅在一起,我太想挣一笔钱了。”萍儿不明白:“咱们现在钱不是够花吗?”“可我不愿你为钱苦成那样,也不愿用你的钱给我买车。作为一个男人,我太没用了。”萍儿一听,反而笑了,伸出手去,摸摸于雷的脸,那一刻,她觉得,于雷在她的眼中,也是一个孩子。
孩子周岁后,萍儿跟于雷商量,要承包粮食局的礼堂,开个歌舞厅。她的理由是那个礼堂闲置多年,租金极低,歌舞厅晚上营业,正好孩子睡了,可以把他交给父母,白天闲下来没事干,不耽误教育孩子。于雷觉得萍儿说得有道理,但还是不赞成:“我们现在过得已经很好了,要那么多钱没用。”萍儿不明白:“钱怎么会嫌多呢?孩子天生一双弹钢琴的手,想让他学钢琴的话,没个三四万怎么行?再说,我们的钱,每一分都是正大光明挣来的,花着不丢人。”“那我们的孩子就不学钢琴,我们不是说好了,要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吗?”萍儿笑着向他保证:“你放心,咱们的孩子学钢琴,一定是让他快快乐乐地学,我绝对不会强迫他。”萍儿说到做到,歌舞厅刚一上马,就贷款买来一架在当地并不多见的三角钢琴,她的歌舞厅因为有了钢琴伴奏而生意火爆。果然如萍儿所说,他们的孩子,不是哭着闹着不弹琴,而是哭着闹着要学弹琴。对萍儿教子的心劲,于雷真的只有佩服的份。他们的孩子五岁参加钢琴考级,小学一年级就把电脑玩得得心应手,刚过八岁,他的乒乓球就打遍学校无敌手了,那次去开家长会,那个体育老师拉住于雷,非要给他介绍一个专业教练不可。
萍儿的歌舞厅没有一直办下去,只干了三年,她对钱的欲望有限,再说娱乐业鱼龙混杂,不是久留之地,那时候保险业刚刚兴起,萍儿应聘作了保险营销员,准备让出她势头正好的歌舞厅。转让前,萍儿搞了一个大型的活动,发出了无数张帖子,也请大家代她传播,邀请所有的同学、同事、朋友,带着自己的伴侣,搞了一次相当规模的亲情聚会,既联络感情,又听听大家对人寿保险这个新兴行业的看法。那天到了足有几百人,欢声笑语,差点把礼堂挤爆,女主人萍儿光彩照人,简直像一个女王。那次聚会为萍儿的一项事业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又为她的另一项事业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那次聚会中,齐艳的到来引起了大范围的窃窃私语。萍儿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抵触齐艳。萍儿听到旁边的人咬耳朵,说齐艳是来找东西的,看看能不能给她的儿子找一个爹。原来她刚刚离婚,因为丈夫坚持说刚出生的儿子不是自己的,齐艳先是不同意离婚,闹了一阵,说是要做亲子鉴定,后来又不了了之,就这么离了婚。看着齐艳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萍儿忽然觉得她那么让人同情,满不在乎的神情掩不住她的廖落和疲惫。大家都是夫妇一同来的,齐艳早已声名扫地,尽管男人们私下里都对她有或多或少的好奇心,但当着自己的妻子,谁也不会去请她跳舞。萍儿有些看不下去了,她明白,齐艳来,肯定不只为了这里的热闹,现在生意这么难做,她一定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点机会才硬着头皮来的,于是就推了推于雷,让他去请齐艳。
出于礼貌,萍儿给了齐艳一张名片,但她没有想到几天以后齐艳真的给她打来了电话。萍儿看看表,正是夜里两点,她不明白齐艳为什么会在这种时候给她打电话,齐艳气喘吁吁的,而且还在哭,她说她的孩子发高烧,还在抽风,要萍儿去帮她。萍儿本来想说我又不是医生,孩子抽风该打急求电话才是。但又一转念,觉得齐艳实在不容易,一个人带着孩子,连个帮她的人也没有,就找了几样药,告诉于雷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实在处理不了的话就陪她去医院。于雷直到天快亮了才回到家,他说其实这种情况他完全可以处理得了,但是齐艳不相信他,到底还是去了医院,但医生说的处理方法和他说的完全一样,连开的药也一样,这一下,齐艳可服气了。齐艳第二次打电话来的时候,萍儿真的有点烦了。又是半夜,那个电话是于雷接的,接了电话他就匆匆起身找药,萍儿拦住他:“别去了,能生就能养,她自己的孩子,自己不会处理吗?”“齐艳和我们不一样,从一怀孕,妊娠反应就重,生下来的孩子先天不足,后天护理又不得法,挺可怜的。”那一晚,于雷到底又去了一次。
于雷这边又忙了起来,税务系统准备提拔一批中层干部,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前他干脆住在单位复习功课。于雷念书一向优秀,他和萍儿都满怀信心。于雷周六考完试就该回家了,萍儿做了一桌好菜等他,但是直到天黑也没见他回来,她想,也许是一同参加考试的同事们一起去找个地方庆祝了。直到第二天下午,萍儿才接到派出所的电话,于雷因嫖娼进了派出所,让她带钱去保他出来。
于雷说他是冤枉的,不过是他辖区内的几个企业老板请他吃饭,慰劳他考试辛苦,那些人招了“鸡”,但他什么都没做。萍儿很难受,但她强忍着什么也没说。于雷为自己辩解:“我知道自己错了,不该跟他们在一起,但玩鸡是现在风气,我一个人躲不开的。”听了这句话,萍儿忍不住反击他:“一个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把责任推给环境,不管世风怎样,到底有人出泥不染,我开舞厅这么多年,不照样洁身自好吗?”没想到,于雷听了这话就爆炸了:“少拿我跟你比!”于雷居然会先发火,萍儿愣了,差点也火起来,但最后还是劝住了自己,没有回嘴。
第二天,于雷从单位给萍儿打电话,他说想在单位住一阵,静静心。萍儿说这样也好,两个人放下电话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他刚走的时候,萍儿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时间长了还不回来也觉得不对劲。
于雷在单位住了一个月,与他有关的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试成绩下来了,于雷考了第一,但后来的提拔却没有他,这是人们早以料定的。后来派出所终于查实于雷所说的一切属实,但提拔的机会已经过去了,造成的影响也不可挽回,人们说,活该于雷倒霉。于雷是在这一切全都发生之后才再次回到家里的,一脸倒霉相,并从此一蹶不振。萍儿并没有把这件事情看得多么严重,她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于雷还会好起来。看着于雷萎顿的样子,她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说起师傅说过的那些话,她希望于雷能够明白她的意思,尽快振作起来。在家庭生活中,两个人都尽量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但他们都有点不自在,他们明白,他们两个人之间曾经有过的行云流水般自然而温馨的默契就像一盆泼到地上的水一样,再也收不回来了。尽管如此,萍儿一直是信任于雷的,所以当她听到有人说于雷和齐艳在一起的时候,她只是笑一笑,甚至还为于雷感到过不平:破鼓乱人捶,墙倒众人推,什么样的污水都往他身上倒,也难怪他消沉。
这个周末,于雷给萍儿打电话,说他加班回不了家。萍儿做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带儿子开车上了通郊区的路,她说现在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离爸爸单位不远有一片桃林,一家人在那儿野餐美极了。眼看桃花在望了,萍儿忽然觉得前面路上那辆摩托车像是于雷的,越来越近了,可不真的就是,不过车上并不只有于雷一个人,还有齐艳,坐在两个人中间的,是齐艳那个赖兮兮的病猫般的儿子。萍儿心头一紧,趁儿子还没注意,一加速超了过去。她从后视镜里看到摩托车的速度突然一下子减了下来。萍儿以郊外风大为由取消了野餐,把菜和儿子都送到了父母家里,她知道于雷很快就会回来,有些问题不能不谈,她不希望孩子在场。
于雷说,不是齐艳找他,而是他去找齐艳。但是于雷还说自己对齐艳没有感情,一点也没有。萍儿真的糊涂了。倒是于雷,好像终于打开了闸门,娓娓道来。两个人都出奇地冷静,好像说的是一个与自己全不相干的故事。
丈夫的诉说
“信不信由你,我对齐艳确实没有感情,一点也没有。”于雷这样开头,“我去找齐艳,是因为在她那里,我才能有一种做男人的感觉。最初齐艳打电话来,我去她那里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了。平时在我们家,孩子遇到问题,总是你拿主意,而且你总是对,总是正确,从来也没有错过,你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我有时候甚至连忙都帮不上,就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但在齐艳那里不同,那天,我和她从医院里出来,回到她家,她才发现从医院拿回来的药跟我带去的完全一样,医生所说的处理方法也一样,那一天齐艳看着我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着一个天神。我去找齐艳是你把我从派出所保出来以后的事了。不是一开始就去的,是考试成绩下来、提拔又没有我的时候,全世界看我的眼神都是异样的,我实在熬不住了,才去找齐艳的,因为我认识的所有的人里,只有她不嫌我脏。后来派出所来找我,说我没事了,当时我就哭了,哭了一下午:现在证明我是清白的又怎么样呢?我已经上了齐艳的床,已经是肮脏的了,覆水难收呵。覆水难收,在你面前,我永远自惭形秽,永远自愧弗如,永远抬不起头来。你还记得我刚从派出所出来那天为什么发火吗?就是因为这种感觉。按说,那时候,我是没有资格发火的,但我控制不住。”
“我曾经在心里发了一万次誓,再也不去齐艳那里了,我要打理心境,从头开始,和你过以前的那种日子。但是不行,在你面前,我永远摆脱不了那种负罪感,我有压力,越是跟你在一起,我的压力就越大。实在撑不住了,我就会去找齐艳。去齐艳那里,我只是去找平衡,我一点都不喜欢她,我只爱过你一个人,但我不配爱你。跟齐艳相比,你是天神她是娼妓。你谈吐优雅、衣着得体、事业成功、品德高尚、持家有方、教子有方,你永远是对的,是高明的。你是个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女人,但是太好了,好得我配不上你。我们的儿子也那么优秀,但他优秀得不像是我的孩子,我不仅钢琴、电脑不如他,就连打球,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刚一上小学就能自己独立看书,从来不用家长辅导功课。但齐艳的孩子不同,什么都不会,而且没有礼貌,但是,我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看着我的眼神是无比崇拜的,这种眼神从没在儿子眼中出现过。”
“我不回家,只是因为不愿面对你和孩子,并不是总跟齐艳在一起,我只是在自己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才去找平衡。你总是跟我说到你练武的师傅,说只要人自己挺直了腰杆,什么样的难处都能找得过去,我不是不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混到现在已经没法跟你比了。我的腰已经断了。除了齐艳,我还玩过鸡,以前酒桌上这种事,我一直没有陷进去,但我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于雷一口气说了个痛快,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虽然我非常舍不得你和孩子,但是如果你想离婚,我没意见。”
萍儿没有提出离婚,她知道于雷此是已经站在悬崖的边上了,不想眼睁睁地看着他掉下去,而是想伸出自己的手,拉他一把。但她却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他们恢复了那种表面上平静的日子。于雷还是常常住在单位,还是和她隔着一层什么。萍儿常常半夜惊醒,她不知道,此时自己的丈夫是在一个人抵抗冷清的长夜,还是和齐艳或者别的什么人在一起寻找平衡。她总是管束不住各种各样的念头飞进脑子,她知道自己活得很累,也知道于雷同样很累。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我不是个好女人吗?我们的婚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心理咨询师的解析
实话实说,萍儿是个好女人。但是在于雷眼里,她太能干,太强大了。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好,可于雷就是面对这样的妻子,而心理失去了平衡,找不到自己男人的感觉了。这是传统的两性角色心理的反应,不是对错的事。再有,男人还有一种叫作“圣母情结”的心理。男人往往对条件优越精明强干的妻子敬若神明,深感压力,生活中没有感觉,而且,还往往出现夫妻性生活障碍,而在不上档次的女人哪里却可能找到感觉,性生活表现也很棒。可以推测,于雷夫妻不仅家庭生活很累,他们的性生活也障碍重重。心理咨询中,不少女强男弱的婚姻中,都有类似的困扰。
怎么办?在女强男弱的家庭,夫妻要好好调整角色心理,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妻子方面说,更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你爱着这个家,就该把丈夫当成家庭心理重心任务,千万别忘了天高地厚当“女王”。同时还应积极“提携后进”,帮助丈夫发展起来,甚至为了整个家干脆“让贤”。其实,最坚强的女人也想靠在男人的怀里歇息,也希望男人是一颗大树。从丈夫方面说,如果你也爱着这个家庭,就不要坐等妻子的“恩赐”,应主动自我调节。不要太在意什么强弱,自惭形秽,觉得矮半截,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同时,更应该积极进取,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也许有朋友说,说这话本身就是大男子主义,可女性的发展一定要以牺牲男性为前提吗?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的不是喊口号,是面对现实,从心理上营造家庭的幸福。
家庭困扰,让我欲哭无泪
“现在我非常苦恼,我妻子和我母亲老是闹矛盾,把我夹在中间,让我好为难,我欲哭无泪。”别人把你的心当成倒苦水的地方,这是心理咨询师的欣慰。另人为难的是,这苦水往往让你一头雾水。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快要结束的时候,四十出头的魏先生倾诉的便是让人一头雾水的满腹苦水。
“我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就给我定了亲,那时妻子也是十几岁。十来年后我们结婚了。可是婚后,妻子整天和我说,你妈这不好,那不好。要说我母亲也有毛病,总是给我妹妹们今天拿点这个,明天拿点那个。我和妻子说,别把这些事当回事,反正有你吃,有你喝的,有你用的。母亲也整天和我说,你媳妇这不好,那不好,和我拉着个脸。那天,母亲又和我告状,我说,您别说了,这一切不都是您造成的吗?我够苦的啦!就这样,回家我面对的就是三件事:一是要钱,她们都要和我要钱;二是干活,重活脏活都等着我;三是受气,他们都很委屈,都拿我当出气筒。今年大年初一,妻子又和我吵架了。这次我忍无可忍了,决心和她三年之内不说一句话,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但是,对孩子已经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读初中的儿子说,我看到家里这个样子,我想走,我不想回来了。我听了很伤心,孩子怎么办?”
沟通中,我知道魏先生在一个机关担任领导工作,是一位很有素养很诚恳的人,并且爱好写作,常有作品见诸报刊。这是很理想的求询者,因为心理咨询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求询者的领悟和合作。于是我说:“先不用说孩子,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大人的问题。难以设想父母长期冷战,孩子可以生活得好,是吗?”
“对,是先要解决大人的问题。”魏先生果然领悟很好。
“那么,初一吵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不怕您笑话,整整五年了,每到过年她都要和我找事。前年的大年三十,她又和我怄气,我就背了几个馒头来到了单位,一个人在床上躺了三天。每年都这样不愉快,我很怕。今年年假回家,她又和我诉说家里的事。我说,一年倒头了,我和孩子几天后又要走了,你再不要让我生气了,今年都是第五年了。可初一还是和我吵了起来。我们这里习惯初一吃面条。我帮她烧火,我说水开了,你看怎么办?可她不吭声。我一直问了七八次,我当然有点不高兴了。这时她终于说话了,大喝一声:‘你喊啥,你喊啥!’就这一声,我失去了理智,我说,看来,这个家没法呆了,我把你们要的钱过节的东西都弄来了,你们不需要我了,我还是走吧,他们又不让我走。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又流泪了,唉……”
听着话筒里一声长长的叹息,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但我意识到他面临的家庭困扰,似乎并非简单的婆媳关系问题。婆婆看中的媳妇,又经历那么多年“考验”才娶进家门,婆媳之间在心理上应该是比较相容的,至少是相互比较认同的,怎么会有太大的冲突?为了证实我的推测,我引导说:“你认为妻子是怎样一个人?”
“要说她这个人,我委屈了半辈子!”魏先生不吐不快地说,“她是个文化素质不高的女人,整个一个农村妇女一样见识短。我根本就看不中她。结婚几年后,我想过离婚,但是,我觉得对不起人,也对不起她,又想到孩子,还是算了吧。就自己委屈自己,委委屈屈地过了二十年。但是,没想到越来越不行。她对我母亲不好,对我不好,也就罢了,可她对孩子她也没好气。我确实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我想,等孩子们大了,老人去世了,我就出家。我确实没办法了……”
我终于不再一头雾水,我的推测得到了证实,他们婆媳矛盾的背后果然是夫妻关系障碍。于是,我引导说:“这样说来,你妻子也没有在婚姻中找到幸福,是吗?”
“不知道。”他沉思片刻说,“反正我没有对不起他的事情,我是尽了责任的。”
看来,魏先生很少考虑妻子的感受。这正好让人看清了他们夫妻关系障碍的心理原因。于是我分析说:“你也许尽了很多做丈夫的责任,给了妻子吃的穿的用的,但唯独没有给她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理解。由于你的‘自我中心意识’,只顾了自己的痛苦,而且把自己的痛苦归罪于妻子。于是,对妻子就更看不中了。但是,在传统观念的作用下,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男人,怎么好过分地为自己挑剔妻子?于是,你不知不觉间启用了心理防卫机制。潜意识里你对自己行为的动机重新进行了‘合理化’的解释:她对老人和孩子都这么不好,我怎么喜欢她,怎么看中她?这能怪我吗?再有,你在外面当惯了‘首长’,在家里不自觉地还会有这样的心理期待。在人际心理学上这叫‘角色固着’。可是,再拿丈夫当回事的妻子也不可能总是把丈夫当‘首长’。静下心来想一想,家人要钱不找你找谁?重活脏活归你归谁?娘俩有点心里话不说给你说给谁?你说的这三件事不也是情理之中吗?”
魏先生久久地思索之后大悟:“是,是这个道理。”
“那么,出家的计划什么时候准备实施?”我故意制造了点幽默。
虽然很艰难,但终于听到了魏先生的的笑声:“可不出家,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进行认知调整。”我开始心理支持,“人为什么对事情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决定人的情绪积极还是消极的,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有时候,同一现实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这样说来,没有哪一桩婚姻存在纯客观的完美,婚姻也是中性的,也有两面理,和任何事情一样,都在于你怎样看。以心理咨询师的眼光看,我不反对离婚。但是,既然不想放弃,那么就该你接受的不完美的婚姻中尽可能多的寻求幸福,这才是智者。没有人能够赐予我们幸福,真正的幸福都是用自己的心灵发现的。怎样发现属于自己的婚姻中的幸福?当然是睿智地调整自己的认知评价系统,让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了。”
“其实我妻子也有优点。”魏先生已经开始尝试认知调整了。
“再有是心理换位。”我说,“一旦你能设身处地地从妻子所处的位置去思考和看待问题,有了较好的心理换位,就会对妻子有了较多的理解。你们的婚姻确实经历的很多不幸。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婚姻的任何不幸都是双向的,婚姻的痛苦一定是双方共同品尝的?作为一个女人,丈夫根本看不中自己,在婚姻中不是也收获了深深地不幸吗?连自认有素养写文章劝世喻人的男人,你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又怎能期望她更理性地来面对不幸的婚姻?她的困惑,不满,痛苦,除了对家人表现,又能怎样排遣,怎样宣泄?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被别人决定了命运,走进这桩丈夫并不满意的婚姻,二十年过来了,丈夫还这样不喜欢自己,难道是她的错吗?你妻子一个人在家守着两位老人,容易吗?如今丈夫两三个月不说一句话,对她不是残酷的折磨吗?再有,婚姻可以没有爱,但不能没有性。你们这么长时间不说话,一定没有性生活,这怎么不让她的心乱了套?有了心理换位,还应学会角色转换。别再把妻子当成自己的下属,妻子需要的不是‘首长’,而是男人,对吗?”
魏先生静静地听,我继续说:“既然自认很有素养,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来积极营造婚姻?再说,走过中年就是老年,这个世界虽然很大,真正能够与你相濡以沫的人只有你的妻子,怎能不好好珍惜自己的婚姻?”
“谢谢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魏先生终于有了一份平和和轻松,“我放下电话好好地先睡觉,睡醒后我会好好思考的。”
“好,但愿你先做个好梦!”我们在笑声中再见。
为什么两任丈夫一个样
再婚家庭,在今天的中国究竟有多少?笔者没有找到权威而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看看现实生活,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确有那么多人走进了新的围城。所以要再婚,自然是在过去的婚姻中咀嚼了苦涩,希望在新的婚姻中品尝甜蜜。再婚,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宽容和接纳,人们越来越多地享有婚姻的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好不容易选择了新的婚姻,许多人却没有找到新的幸福,而是重复了“过去的故事”。这,让人何其费解!
30多岁的静宜是个再婚的女人。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主要是因为第一任丈夫的性情。作为独生女,又有一副漂亮的脸蛋儿,静宜从小就喜欢自己说了算,有点任性,凡事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年轻的时候,谈过几个男友,相处起来经常争吵,最后都拜拜了。好容易找到了第一任丈夫。他是个“好好男人”,把静宜当成一个“公主”。婚前,大大小小的事就都依着静宜。婚后,他对静宜更好,百依百顺,凡事都让静宜过得去,许多的家务都抢着做,简直把静宜伺候得全全套。那会儿,姐妹们都羡慕静宜找到一个“模范丈夫”。可是,慢慢地静宜自己却找不到感觉了,越来越觉得丈夫不像个男人,倒像个顺从的仆人,那么软弱,甚至懦弱,没有一点刚烈的男子汉劲头。静宜说,家里出了什么事情都要我拿主意,在外面也是窝窝囊囊。都说男人是一座山,可我一点也没有找到靠山的感觉,让我感到很累很累。慢慢地,我对他开始不满了,经常责备他,甚至是辱骂他。他越是让着我,我越是没好气。有时候气急了就朝他大喊:你还像个男人吗?这辈子怎么找了你这么个窝囊货!随着静宜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几年后他们终于分手了。
分手后,静宜非常痛苦。别人介绍了几个男人,都没有谈成。不久与现在的丈夫相识,静宜才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静宜说,他知道我很伤感,就百般地照顾我,宽慰我,哄我,疼我,我再次找到了作公主的感觉。很快,他成了我的第二任丈夫。可是,随着婚后的生活,静宜慢慢地发现,他身上总有前任丈夫的影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静宜有一种感觉越来越鲜明:第二任丈夫也是一个窝囊的男人。
静宜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怎么换来换去,两任丈夫一个样,这是为什么?
面对这样故事,我们真的想为静宜的命运鸣不平了:生活怎么这样和一个女人过不去,换了两次婚姻,怎么遇到了一样的丈夫?可是又一想,不对呀!两次婚姻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并非别人的强加。怎好光是怨天尤人?那么症结又在哪里?
静宜带着困惑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的结果,让静宜对自己的问题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把握。
佛学中有句话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就是说,有的人总是把眼睛盯在外境上,这个外境不好就再换一个,而没有去改变自己内心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没有在自己的心上去用功夫。结果呢?因为自己的态度方式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没有改变,自己这个人没有改变,自然会重复过去的错误,复制过去的生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情无一例外。当我们的生活遭遇失败后,是“重蹈旧辙”,让生活重复过去,还是“吃一堑长一智”,让生活有所改观,都看我们是否改变了自己。
婚姻生活,对此作出最好的诠释。周围的世界那么大,身边的人那么多,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人作为生活的伴侣?似乎是偶然巧遇,其实并非偶然,一定有必然的因缘。究竟一个怎样的人和自己走进婚姻,原因不在对方,而在我们自己,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我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我们自己的人格特征,价值取向,择偶标准,都必然制约了我们的选择。比如,俗话说的“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说的就是择偶的“相似性原则”;一个喜欢发号施令的人和一个喜欢唯命是从的人,容易走到一起,就是择偶的“互补性原则”的体现。不管是相似性,还是互补性,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这正如进了商店,究竟每个人选购了什么商品,一定是每个人自己的喜好所决定的。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自然应该负责。但是,由于情况的变化以及需要的多元性,难免发现自己的选择也有缺憾。于是,婚姻难免要重新选择。但是,同是再婚却会有不同结果:有人再婚找到了新的幸福,那是因为改变选择首先改变了自己;有人再婚却重复了过去的痛苦,那是因为只改变了选择而没有改变自己。这样说来,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即使离开了那个“他”或“她”,还会再找一个同样的“他”或“她”。
静宜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不是命运给了她两任同样的丈夫,而是她的心让她做了同样的选择,于是,她亲手复制了几乎同样的婚姻。静宜的择偶就体现了互补性:一个任性的自我中心的“公主”,自然要选择唯命是从的“仆人”。但是,人的需要很多。即使强悍的女性也有柔弱的一面,女人都需要男人是靠山。这样的需要不能满足很痛苦。于是,男人的顺从被看成了窝囊。第一次婚姻失败后,静宜没有反思自己,改变自己,而是草率地重新选择,于是,重复了“过去的故事”。
怎样避免重复“过去的故事”?
每一位误入围城的朋友,如果你决定突围,那么冲出原有的围城之后,最需要做的是,让自己静下心来。离异之初,人处于情绪化心态下,智慧会降低,甚至很“弱智”。这个时候,最不该做的事是选择。许多再婚的失败,往往都是草率选择的结果。静下心来做什么?为的是看清前面婚姻的成败得失。其中关键的关键,在于勇敢地挑战自己,在于深刻地反思自己,在于看清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从改变自己开始,来改变生活,来创造新的生活。
末了,还想说的是,不论你怎样审慎地重新选择,任何一桩婚姻都不可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好事怎能都给一个人?即使我们改变了自己,面对再婚,我们也只能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能够“基本”满足,就是可以好好经营的婚姻。
男人“撒娇”为哪般
一组生活的镜头
镜头一:张先生推开家门,喜形于色,脸上泛着灿烂的光。“准是喝酒了。”妻子善解人意,“平时不爱喝酒的人,今儿这是怎么啦?一定有什么喜事?”“喜事,喜事,天大的喜事。”张先生斯斯文文的样子找不到了,一把揽过妻子在怀中,“你猜是什么喜事?我告诉你,我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好,好……”妻子笑得更是灿烂:“我说你行,你看,让我说着了不是?我老公的水平,我最了解。”闻言,张先生更加兴奋,又从沙发上跃起,孩子般的手舞足蹈,抒发着感慨。丈夫为了研究付出了太多,该让他好好高兴高兴。妻子递给丈夫一杯水,微笑着。她知道,此时当一个好观众是只有自己才能享有的福分。
镜头二:年逾不惑的程先生,半生奋斗,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女儿大学毕业,本来说好的,一个单位正好缺这个专业的人。就要报道了,不想忽然来了话,要等等再说。细细打听,才知道已经被人顶了!晚上,女儿去了朋友家。程先生和妻子提起这个话题,坎坷记忆如开闸的潮水奔涌而来。程先生面对妻子,回顾奋斗的艰难,命运的坎坷,慨叹家事国事,不禁泪水涟涟,乃至失声恸哭,不能自已。妻子把丈夫的头抱在怀中,一边洒泪,一边轻理他的乱发。渐渐地,丈夫平静了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不是知心的女人,是没有缘分领略男人悲从中来的那份感天动地的真情流露的。
镜头三:晚上,妻子陪在赵先生身旁,边看电视边说起了家务事。本来一幅恬静的小夫妻家居晚景图,却说不清是因了哪一段,忽然来了电闪雷鸣大煞风景。妻子还在据理力争,却见赵先生已经躲开了电视,坐在哪里一言不发。妻子又一次看到了丈夫把嘴噘得老高老高的样子。他知道丈夫又感到受了委屈,生气了。妻子坐到丈夫身边,抱住丈夫的肩头摇晃着:“你看,又耍小孩子脾气了,人家又没认真……笑啦,笑啦……”在妻子怀里,赵先生又成了一只温顺的羔羊。
镜头四:夜光如水,刘先生正拥着爱妻卧在软软的沙发里,给电视当忠实的观众。忽然,刘先生扭过身,钻进妻子的怀中:“今天我很累,你给我揉揉腰,这儿,这儿……”妻子笑了,她知道丈夫此时不再是铁汉,而要别人的爱抚了。她搂过丈夫的软软的身子,像慈祥的母亲抚慰着年幼的孩子。丈夫在他的怀里是那么温顺,那么温情,一副开心舒适的样子。
镜头五:妻子把晚饭早已经做好,赵先生才闷声闷气地走进家门。“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妻子关心地问。“怎么也不怎样?”赵先生开口就不对味。妻子心生疑问:“呦,今儿这是怎么啦?”“什么怎么啦!我烦着那,别理我,别理我!”赵先生这时已经成了火药桶,没头没脑地闹了起来。妻子想起了一年前的一次类似的情况,便离开赵先生,去做自己的事情。半个小时后,赵先生不好意思地自己动手热好饭,来请妻子“入席”。正如妻子预料的,饭后,赵先生道歉说是自己外面的气搬到家里来。
一次心灵的探密
这就是男子汉大丈夫?
女人不必怀疑,男人也不必气恼。我们更不必对男人如上的表现做多少是非对错的理性的评价。我们需要的是对男人的撒娇做一番心理的解读。
只要凭心而论,只要走进过婚姻,绝大多数男人都演过类似的角色,绝大多数女人都当过类似的观众。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男人在撒娇,即使如上镜头中的男人的痛哭流涕或发火动气也是一种撒娇,不过是撒娇的一种变式而已。这是只有在生活的“后台”才会上演这样的剧目,台前的观众是没法看到的。生活是个大舞台。在它的前台,男女分别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至于后台的样子,别人是难于窥见的,男人更是如此。我们习惯于以前台的形象来定位男人。所以,即使有幸走进男人生活后台的人,也会忽略男人本来具有的后台形象。男人自己呢,似乎也忽略了自己的这一面。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读懂男人。
有调查发现,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1400个家庭中,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了妻子和孩子。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世界上所有成年男人的脆弱程度及抚慰需要都要高于女性,甚至高于孩子。
这是为什么?
真是有几分奥妙。其实说来也许并不费解。
撒娇,是因为脆弱。谁都有脆弱的一面,谁都有渴望抚慰的需要。那么,谁是满足自己抚慰需要的最合适的人呢?当然是母亲。这是生命一开始就留给我们的大脑印迹,而且日后的生活里,母亲又一再地用自己的行动来强化着我们这一印迹。于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情结:母亲是一个无条件地呵护我们滋养我们抚慰我们的人。我们形成了对母亲的依恋,母亲成了我们撒娇的对象。但是,母亲不能伴我们终生。所以,在我们的心理上,就把和我们潜意识中和母亲形象相仿的,起到了母亲作用的人,当成母亲。这个人可能是任何一个人,而且经常变化。比如,女儿可以成为母亲的心理上的母亲,哥哥也可能成为妹妹的心理上的母亲。夫妻之间,尽管有时候丈夫可能成为妻子心理上的母亲,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妻子成了丈夫心理上的母亲。在性别角色的分工中,女性本身就具有母性的特征。这种性别角色的不同,便是男人更容易在女人面前撒娇的原因之一。
再一个原因则是社会角色的不同。尽管我们一再创造男女平等,但我们的社会,仍然是一个男权社会。男人一直扮演着强悍的社会形象。强者形象给男人带来某些特权的时候,也给男人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但是,男人的这一社会角色不过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男人并非钢浇铁铸,在自然本性上和女人一样,都有脆弱的一面,都有心灵的伤痛渴望抚慰。而且,正由于男人要扮演强者这一社会角色,就比女人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而在公众场合却比女人更少宣泄的机会。但人总需要心理的自我调节。于是,回到家中,便有了较多的脆弱暴露给自己的心理母亲,以获得心灵的抚慰。于是,男人也就更容易在女人面前撒娇了。
读懂自己的撒娇,男人将活得更像个男人;读懂男人的撒娇,女人将多一份生活的睿智。
专职太太的心灵困扰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照常开通。铃声响过,一位少妇倾诉着心灵的困扰:
是马老师吗?从好多报刊上看到过您心理专栏文章,知道您是值得信赖的心理咨询师。现在我遇到了困扰:我先生老是不回家。请您一定帮助我。
我拥有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在我们这里可以说居中上等吧。我先生是个很能干的人,在外面开了一个娱乐性的公司。结婚之后,先生怕我辛苦,让我辞去了婚前的工作,公司的事也不用我管,让我专门来照顾家。免去了职场的奔波,感到了一种轻松。先生对我也挺好的,不管有什么要求,他都满足我。所以,婚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沉浸在幸福中,从心里感激先生给我一份能在家里享清福的生活。
但是,慢慢地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心里总是空荡荡的。是怎么回事?噢,是先生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先生总说公司里很忙,不放时间在我身上,有时一个月里十天八天不回家。在加上公司晚上营业的特点,即使回家也常常是深夜回来,第二天早上就走了。结婚两年来,除了新婚那段日子都是这样。这种好像没有男人的日子,让我心里常常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委屈。真希望他能够经常回家来,给我一点时间,陪陪我,聊聊天,散散步。如果有个小孩,或许会好些。孤独袭来的时候,我老是打电话给他,似乎这样心里可以好过一些。
在别人眼里我们挺好的。实际上我感觉不到一个男人的爱,感觉不到性生活的满足。是不是他不在乎我了?是不是他外面有了别的女人?没事的时候,我就胡思乱想。最近,听说有人看见他在外面和一个女人在一起。我的心更乱了。我是该寻根问底,查个水落石出?还是就这样安于现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我不怕放弃这种安逸的生活,他的事情我肯定可以查个水落石出。但是,我不愿去查,我不想去查,我怕。如果是真的,我肯定要离婚,也就没有了这样舒服安逸的生活。如果不查,就过这种独自在家的生活,我就成了一个让人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我精神上真的受不了……
该怎样解析少妇的心灵困扰?
他们的夫妻性生活可能存在问题,也不好排除丈夫有外遇的可能。但是,这都不是导致少妇心灵困扰的关键。给少妇带来困扰的关键因素,还在于闲居在家郁闷孤寂的生活,或者说,是她“专职太太”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心理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女人与专职太太的心理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角色心理的不同。作为女人,要扮演很多的社会角色。在职场生活上,可能要扮演经理或员工的角色,在业余生活上,可能要扮演歌手或舞伴的角色,在交往上,可能要扮演朋友的角色。回到家庭生活中,一个女人也还要扮演女儿、妻子、母亲、姐姐、妹妹、儿媳、婆婆等角色。男人也是一样。正是这些多重的角色扮演,在心理上满足了人的多种精神需要。这好比让人拥有了多方位的人生支点,支撑起我们的人生,支撑起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健康向上。而一旦仅仅扮演了专职太太,就只剩下了太太这样单一的社会角色。于是,在坐享清福的生活中,人生应有的很多的支点都不见了。于是,心灵变得孤寂而空虚,心里哪里还有感觉?再有,是交往心理的不同。交往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需要。人最难以承受的是孤独,所以对人最大的惩罚是让他与世隔绝。一个女人在家里做专职太太,成了关在笼中的小鸟,失去了必要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那份孤独和寂寞是非常难耐的。自然会让心灵更加空虚。少妇的心态便是这样。
孤寂空虚的心灵怎样才能得到抚慰?越是心灵空虚,越容易有较多的两性依赖。通过两性依赖心理的满足,来替代性地填补心灵的空虚。于是,孤寂空虚的心理困扰往往转化为夫妻关系或是夫妻性生活问题。而且,由于对丈夫过分的心理依赖,会导致对丈夫的行为的特别关注甚至是敏感多疑。结果让丈夫感到很不舒服,可能真的出现逃避心理。于是,心灵空虚孤寂的问题仿佛真的成了夫妻关系问题。
人不仅有物质需要,更有精神需要。少妇做专职太太的这种安逸和闲适的生活,在得到了物质需要满足的同时,却体验到了很多种精神生活的缺乏,因而导致了精神的空虚。这就是导致少妇困扰的关键所在。
沟通至此,少妇有所领悟:是的,独守空房的日子真不好过。莫非我要放弃这个婚姻了?
我的建议是:不一定要放弃现在的婚姻,但确实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不妨先寻找一个补偿的办法,那就是不再做专职太太,让自己走出家门,做起一份自己的工作,营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这样,既能满足多重角色心理的需要,找到多方位的人生支点,又能满足人际心理需要,获得心灵的自由。这样,少妇就不再是关在笼中的小鸟,而拥有了自由独立的人生。
婚姻障碍与“圣女情结”
“我是一名职场女性,虽然已是大龄青年,却刚刚做新娘不久。新婚,按说正是甜蜜的日子,我得到却是苦闷。我们夫妻的感情很好,丈夫也很在乎我。但是,婚后几个月来,我们却基本上没有性生活了。丈夫总是不愿意我亲近他,总是在躲避我。我不明白他这是为什么?”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照常开通,一位少妇把这样一个困惑摆在我的面前。夫妻出现性生活障碍不去医院求医,而来心理求询,往往是当事人意识到存在什么心理上的情结,只是陷于迷朦中自己看不清。于是,我请少妇谈谈他们的夫妻关系。
少妇继续着自己的故事:
由于我的职业特点,业余开了一个自己的公司。在我为公司的事正感到压力的时候,遇到了他。他大专毕业,来我的公司应聘。他高高的个子,比我大五六岁,当时已经30多了。我们在一起,感觉他接人待物挺不错,有理想,别人也都说挺好的。他轮番在公司的所有部门都工作过,说是为了今后的发展。他对未来的信心以及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分析,赢得了我的信任。加上我已经大龄青年了,我们就建立了恋爱关系。后来,由于我的工作任务加重,就决定把公司全权交给他经营。可是,慢慢地却发现他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活力,遇到事情犹豫不决。公司不景气的时候,资金困难。他的亲属投资了公司。于是,让公司管理多了干扰。而且,当时处于低谷,业务很少。这些让他感到很有压力,没有了自信。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同居了,性生活一直很正常。可就在这时,他开始走了下坡,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推托,直到后来差不多不行了。这是在婚前。我想结婚后会好些,没想到婚后他更不行了,基本没有了性生活。他还经常发火。从此我们的关系开始紧张了。一次他对我说,不是他不行,说原因在我这方面,说和我在一起那种兴趣总是激发不起来。而且他提出想和我分居。听了这些话,我真的很痛苦。
他为什么这样说?我也检讨过自己。他没有工作,没有事业,公司不赢利,他就等于一分收入也没有。我每月收入较高,整个担负了家庭的全部开销。我经常把他和我接触的一些很有成就的男人相比。人家有些男人比他小,却已经有车有楼。我常常感到一种强烈的反差。出于望夫成龙的心态,我时常和他说这些,埋怨他说,你怎么一事无成。其实,我说这些不是挖苦他,而是想刺激他,让他发展起来。可是结果发现他越来越消极,越来越自卑。他说和我在一起有压力。我带他见我的朋友,他似乎更有压力。他的圈子很小,朋友很少,而且都是低收入的人。他说,他和那些朋友在一起才感到轻松愉快。您说他怎么这样?
现在,他们性生活障碍心理渊源比较清楚了,少妇的个性也比较清楚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我请她做一个自我评价。
她说:从小我就是个很引人注目的人,喜欢表现自己,让同性很嫉妒。长大了,虽然说不算上多么漂亮,却是个很有异性缘的人,有好些男孩都积极地接近我。但是,他们了解了我之后却逃跑了,他们说我对他们压力太大了。现在,他也逃避我,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一个男人在女人面前雄风不再,是多大的压力?很自然地要进行心理自我防卫,防卫的办法就是逃避,逃避性接触带来的尴尬。重要的问题是,少妇的丈夫何以雄风不再?
究其心理渊源,关键在于他面对一个比自己优秀很多的“女强人”,面对一个女强男弱的婚姻。他也试图让自己强大起来,自信起来。但是,被妻子看成一事无成的男人,要自信谈何容易?男人最需要女人崇拜的眼光。而少妇不断地把丈夫和那些成功男人相比,比较的结果,会对丈夫有崇拜的目光吗?于是,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有意无意地言谈举止之间,都会消磨着丈夫的自信。而且,随着彼此接触的深入,男人越来越没有了自信。丢失了自信的男人,床上还怎么找到雄风?男人的性功能绝非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是在女人面前的自信心问题。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男人面对着他所敬重仰视的女人,性行为总是颇受威胁的。有人把这叫做“圣女情结”。在女强男弱的婚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男人的自信常常是女人给的。有些男人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却往往与一个不如妻子的女人发生外遇,就是因为这样容易找到自信。就是这样,一个弱女人往往会把男人“培养”得自信起来。而一个强女人却会磨灭了男人的自信。
“现在我明白了,他说和我在一起那种兴趣总是激发不起来,就是因为我太强了。”少妇领悟地说,转而又问,“可是,据说他恋爱过的几个女人都明显比他强,只是都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
“可能他具有一定的依赖人格,想在比自己强的女人那里获得依赖心理的满足。但是,他到底是男人,男人又有一种强者角色心理,做了弱者是很难受的。”我分析说,“这正如你到底是女人,扮演强者角色到底让自己不舒服一样。女人,都希望在男人这里扮演小鸟依人的角色,这不是两性是否平等的问题,而是两性角色扮演的问题。”
“您的意思是说我要学会当女人?”
“说的好。”我肯定说,“你需要学会做一个智慧的女人,调整自己的角色心理,在夫妻关系中恰当地示弱。再有,恰当地面对自己的性压力,暂时忍痛,或者通过性幻想或性自慰来获得替代性的满足,也有助于缓解性紧张。总之,你们的婚姻还是有希望的,应该珍重,甜蜜的日子要靠双方积极地营造。”
不久,电波传来好消息,少妇与丈夫的关系正在趋于缓解,她说她会继续的。我知道少妇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只要积极营造,一定会拥有甜蜜的日子。
亲情与爱情难取舍
一个真情的女孩讲述了一个真情的故事:
在我27岁时,我终于遭遇了期盼很久的爱情,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激情与欢乐后,这迟来的爱情却又把我带入更深的迷惘与痛苦中。
二十多年来,我好像还没有真正恋爱过,相近的男友曾有几个,但是,都没有使我到过激情忘我的境界,没有走到谈好论嫁的地步。对此事,我的父母很着急,他们只有我一个孩子,已经为我操碎了心;我自己也千万次地在心里呼唤属于我的那份感情快快出现。然而,我又是一个多少有些自视清高的人,对感情的事,我不肯太勉强自己。所以,一直这样背负着压力期待着,直到去年年底。
那是一段很冷的日子,我到南方去开会。工作很多年了,却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心里总是有些惶惑与不安。没想到,就在那次南行中,我遇到了我一直在期待的他。
他是那次会议的接待者。从我到会的第一天起,他就给回予了我很多照顾。他的外貌并不英俊,但是,他细致温和,谈吐幽默,举止儒雅。也许是独处异乡的寂寞与无助,也许是我以前交往的北方男孩都缺乏温柔的气质,总之,接触不久,他就令我心动。此后,将近20天的会期里,我们始终在一起,谈了很多很多。他告诉我,他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以女人远嫁异国为结束。他谈及此事时的痛苦与无奈令我一生都不会忘记,我的心为他而疼痛。后来,从他的同事对他的赞扬与友爱中,我又了解到他是一个重情重义很有前途的男人,我觉得自己今生第一次深深地坠入了爱河。会议结束了,我们却难舍难分,执手于机场,相约一生。
回到家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打电话。给他的信,几乎隔天一封。不久,他又借出差的机会前来看我,别后小聚,令我们倍感温馨。那一段日子,我真是过得神魂颠倒,日里梦里心里眼里全是他。
然而,相隔千里万里的距离,只靠电话与书信真的难解我们的相思之苦。我们开始商量相聚的事。就在这时,我们的矛盾开始出现了,他希望我能到他所在的城市去,因为他在那里已有了比较稳定的事业基础,而且,他还有一个幼小的儿子。可是,我父母坚决不同意,原因很现实也很理智,且不说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就我自己来说,仅凭20多天的了解就远嫁他乡,还要为人母,他们着实放心不下。我虽然一直在与父母力争,但是,冷静下来的时候,心里也承认父母说的有道理。说心里话,虽说已经28岁的人了,但我走过的人生路程一直单纯而顺利。对他我有足够的信心,可是,对他的城市环境和复杂的家庭关系,我多少有些恐惧,走出这一步真的很难。我极为劝说他过来,带着他的儿子,我会对他儿子好的。但他不同意,这时候我才发现,男人的心有时很硬,无论我如何哭求,他就是在这点上不动摇。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了,我们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缠着,我越来越感觉到累,感觉到痛苦,也越来越绝望和伤心,他也同样。是不是我们都太自私了,在原则问题上谁都不肯做出牺牲?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这个女孩的故事让人不忍袖手。这样的女孩是那种浪漫与理智并重的人,既稳重又热情,很可爱又让人尊重。但是,别人又真的不好帮她。因为,具有这样性格的人面临生活问题往往会表现的犹疑不绝,进退两难。就是说她遇到的不是外部困难,而是只有自己才能解决的内部困难。她的迷惘和痛苦在于陷入了一个强烈的动机冲突之中。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活动总是受一定动机推动的。而人的动机又常常是较为复杂,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动机起作用的。当这些动机不能同时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产生了动机的冲突。动机的冲突从形式上说分为三类:一是双趋冲突,就是既想得到这个,又想得到那个,两样都想要,所谓鱼和熊掌想兼得;二是双避冲突,就是对两样东西都想拒绝,都不想要,所谓前怕狼后怕虎;三是趋避冲突,就是对一个东西既想要又害怕,所谓既想吃又怕烫。女孩面临的就是上述动机冲突的双趋冲突:既想为了爱情到男友身边,又想为了亲情留在父母身边。
在双趋冲突中,两种都想得到的东西如果有好坏之分,人的动机冲突还是比较好解决的。而事实上往往是想得到的都是挺美好挺有用的东西。这时的动机冲突解决起来才更为困难。但是,现实就是这样,鱼和熊掌兼得的时候是不多的,我们面对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常常不能同时拥有。既然美好的东西不可能都得到,怎么办?必须有所放弃。放弃的东西并不就是坏东西。在好坏之间人是较容易放弃一面的。困难的就是面对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该放弃的也要放弃。
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有时候放弃某些美好的东西,不仅会带来许多现实的好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意味着我们人格的成熟。日本心理学家国分康孝忠告不很成熟的女性时说得好:“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舍弃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人、物、思想的过程。”女孩已经27岁,正在走向成熟,应该开始学会放弃,在爱情和亲情两者之间必须作出割舍。至于到底该放弃什么,就只有问自己了。
如果女孩仅仅是因为对男友的生活环境和家庭关系没有把握,那么,也许她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再到他的城市去看一看,实地考察一下那里的生活环境,与他的家人聚一聚,体验一下相处的感觉。而后,再决定到底放弃什么。不管怎样,双趋冲突的最终解决,只有放弃一种动机。唯有放弃,才能走出迷惘和痛苦。为了难寻的真爱,有时是不得不放弃一些同样美好的东西的。
我该怎样帮助年老的母亲
您好!我母亲由于包办婚姻的不幸福,大半生经常和父亲打架,加上封建思想束缚,变得越来越不相信任何人。母亲认为生活的不如意都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因此三年前和父亲分居,一年前和父亲离婚。实际上,生活的困境不是个人起决定作用的,但母亲始终转不过弯来,并且可能由于离婚前家里一直由父亲理财,认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父亲一直欺骗她!为此而反复起诉父亲。姐姐和哥哥劝解她,她反而认为他们与父亲合伙欺负她。为了阻止她的不停地起诉,去年春天,两个哥哥把母亲的700元钱偷偷拿走了,他们以为没有钱了,母亲就不会再去起诉了。可这更加激化了矛盾。母亲现在不仅告父亲,也告两个哥哥,并且矛盾已经演化成了仇恨,尤其见到父亲就会发狂地哭喊和谩骂。离婚后,房子归母亲住,她却总是提出一些让哥哥姐姐无法达到的要求,比如要数额较多的钱。因为哥哥姐姐不可能完全满足母亲的要求和利益,母亲就经常骂他们,并给在外地工作的我写信,说他们虐待她,让我回去“主持公道”。发展到现在,无论哥哥他们为母亲做什么,她都认为对她有害,不相信他们,也不相信别人,每天早早关门,封闭自己,不与外界沟通。另外,母亲身上还表现出其他一些症状,比如多疑,总是怀疑别人偷了他的东西,还有幻听,一个人在家就能听见我或别人和她说话。但是,母亲不认为自己有病。母亲如上的症状是不是精神病的状态?
我在家中排行最小,父母吃了不少苦供我读完大学,在外地参加工作五年了。母亲一直要求我回到家乡离她近一点,好照顾她。可是,我在这里五年了,有一定基础了,不可能回去。退一步说,如果回去就失去了现在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也就更没有能力照顾她了。我想把母亲接来我这里。可是,一来她不答应,再有我也担心她过来真如她所说的,找我们领导非要把我调回。因为她不清楚“打工”的概念,还认为和以前国营单位的性质一样,可以调动。所以,接母亲到我这里来的计划只能从长计议。最让我感到麻烦的是,我不知现在怎样给她寄生活费。因为哥哥姐姐说,我寄给母亲的钱一分也不动,还是向他们索要生活费用。所以,与其寄钱给母亲,不如寄钱给他们。另外,我想哥哥姐姐可能还担心母亲攒钱再告他们。这样,我上个月就把钱寄给了大哥。没想到他却用这笔钱到外面打工了。如果我这个月把钱寄给二哥,谁又能保证二哥不会把钱另做他用?如果那样,到时真的没人照顾母亲了。再说,母亲一旦知道我把钱寄给二哥,非要和我闹翻天不可!因为,母亲一直认为“偷钱”的事二哥是主谋,拒绝二哥的帮助。可是,如果再直接给母亲寄钱,万一再拿钱去告状,可真要出大麻烦!再有,春节回家我给母亲租了一个较好的房子,但她不接受,认为不是自己的,自己有房。无奈把房子又退了。可如果冬天哥哥不回来帮她烧炉子,她该怎么办?请您指点迷津,我究竟能为母亲做些什么?
一个相信您的求助者 辛苑
辛苑朋友:
你好!我们先谈谈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就来信中介绍情况的表面看来,你母亲似乎存在精神障碍的症状,集中为两点,一是妄想。妄想是一种不符合事实却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服的病态信念。妄想有很多类型,内容都十分荒谬,都是精神病的最重要、最常见的典型症状。你母亲的症状属于迫害妄想。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妄想。表现是坚信有人跟踪、伤害、诋毁、诽谤和迫害自己,甚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如认为有人在其食物中放毒,在同伴中散布流言蜚语,或暗中监视和算计自己等。在迫害妄想支配下,可出现据食、投诉、逃避甚至愤恨他人等行为。多见于偏执型精神病,如果伴有幻觉,则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二是幻觉。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你母亲的症状属于幻听,是最常见的一种幻觉。幻觉也常常是精神病的症状之一。
但是,由于现实生活常常很复杂,不能轻率下结论。就妄想说,如果某种信念的形成符合客观规律,尽管信念似乎“荒谬”,也不能贸然确定为妄想。就幻想说,正常人在某种特殊的状态下也会出现片段的短暂的幻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幻觉常常有某种象征意义。这样说的意思是,说你母亲似乎存在精神障碍,是仅仅根据你的来信介绍的表面情况。但是,来信的介绍已经是间接信息,而你介绍的情况又多是听家人说,这样一来,信息是间接又间接的了,因而有关情况很难确认其真实性,比如,你母亲和父亲的关系过来到底怎样?你哥哥是否对母亲有过实际的伤害?你母亲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听到了你的说话声?这些都很难客观判断。而且,你来信的字里行间给人的感觉,似乎你母亲的生活境遇确实不是很好,确实缺乏安全感。就是说,很难确诊你母亲到底是否精神病。
接下来再谈谈你的第二个问题。
你该为母亲做些什么呢?根据上面所说,建议首先和家人取得共识,及时带母亲去看精神科医生,以便准确地诊断,如果确诊为精神病,赶紧进行恰当地治疗。当然,具体方法应该讲究一些策略,以免老人拒绝。然后,自然是和家人一起,根据你们各自生活的实际条件,尽可能努力为母亲营造一个较好的晚年生活境遇。具体到怎样寄钱,母亲在哪里生活,等具体的做法,照你所说,似乎很难有什么更好地现实的办法。就是说,似乎你的确面临现实的困难。
不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说,表面的外部困难一定是变成内部困难,才让人难以决断的。就是说,你的困扰是内心动机冲突的反应。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活动总是受一定动机推动的。而人的动机又常常是较为复杂,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动机起作用的。当这些动机不能同时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产生了动机的冲突。动机的冲突从形式上说分为三类:一是双趋冲突,就是既想得到这个,又想得到那个,两样都想要,所谓鱼和熊掌想兼得;二是双避冲突,就是对两样东西都想拒绝,都不想要,所谓前怕狼后怕虎;三是趋避冲突,就是对一个东西既想要又害怕,所谓既想吃又怕烫。你面临的就是上述双趋冲突和双避冲突相交织的动机冲突。所谓双趋冲突就是,既想要事业,又想要亲情;所谓双避冲突就是,一面是怕丢了事业而不愿为母亲付出太多,一面是怕丢了亲情而不愿只顾自己。所以,你既不想回到母亲身边或把母亲接来,又不忍坐视不管,于是左右为难,很是矛盾,似乎“忠孝难于两全”了。其实不然。
想想看,母亲已经风烛残年又孑身一人,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灵上,不是都到了该儿女照顾的时候了吗?不知你是女儿,还是男儿。即使是女儿也应尽心竭力义不容辞,何况男儿?何况全家人为你读书成才都付出了很多,而你现在的境遇又是最好?不尽责任,可以有很多借口。不做善事,可以有很多托词。但是,面对养育了自己而风烛残年又孑身一人的母亲,怎忍心再找什么理由不去尽心竭力?不用说为了对得起母亲,就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儿女不是也应该好好照顾年老的父母吗?马老师绝无责难之意,恰恰相反,正是你想到了这一切,正是你爱心涌动,才让你不忍坐视,才让你面临动机冲突,才让你专门写信求询。很高兴你是有爱心的青年,很高兴你有帮助妈妈的心愿,也高兴你虽然拒绝回到母亲身边,但已经打算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当我们交流至此的时候,你的爱心还用再犹豫吗?我相信,只要不让自己的爱心犹豫,你自然会找到帮助母亲的具体办法。老人的幸福,就是儿女的幸福。马老师祝福你!愿这样的幸福伴随着你!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如此“孝心”,一幕惨剧
许嘉韦两岁那年,他的母亲患病去世了。为了他,他的父亲没有再婚,一个人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靠卖血凑学费供他上了大学。在贫寒与艰辛中长大的许嘉韦,也是一个过早懂事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他就把父亲接到了身边。他满怀深情地对父亲说:“爸,你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往后,我要好好孝敬你,让你的下半辈子过得幸福……”
许嘉韦的孝道,在单位是出了名的。就连找女朋友,他都不在乎对方是否漂亮,有无工作,唯独要求有孝心。许嘉韦的孝心打动了同一个系统工作的姑娘晓慧。晓慧虽比许嘉韦早工作2年,但年龄却还小他1岁。晓慧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孩:9岁那年,他的父母因为车祸双双出世,是她的几个姑姑轮番将她养育成人。
或许因为成长经历的相似,许嘉韦和晓慧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起。结婚前几天,许嘉韦问晓慧:“你愿意和我父亲长期住在一起吗?如果不愿意,我们就……”晓慧还没容他将“分手”二字说出,就抢先回答:“不是愿意,是乐意,万分乐意!”由于单位没有福利房,小两口只得在阳台上搭了一张简易床,将8平方米的宿舍用布帘一隔,一半留给公爹住,一半做厨房。房子虽小,但两代人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
一年后,小两口爱的结晶出世了。他们给孩子取名时,也不忘孝道,用了一个“孝”字——许孝天。孩子的降临,虽给幸福之家更增欢乐,但也添了不少烦恼。特别是孩子爱哭,常常在半夜哭得爷爷无法入眠。
许嘉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跟晓慧一合计,干脆辞职下海,挣钱买房。许嘉韦凭才识和厚道,很快觅到一份高薪。干了一年,他又用攒下的钱开了一家电脑商行。生意出奇的好,店面越开越大。短短三年间,就买了房买了车。
没想到的是,不幸正等着他们一家。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繁忙的许嘉韦难得抽出一天时间,开着私家车,载着一家老小,前往市郊的森林公园游玩。车至半道,突然熄火了。许嘉韦打开车厢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大的毛病,便对父亲和妻子说:“你们在后面用劲推,我借着惯性,说不准就将车发动起来了。”晓慧和父亲于是下了车,走到车尾,在许嘉韦的指挥下,用尽全力地推了起来。几个回合,车子果然发动起来。许嘉韦刚要招呼妻子和父亲上车,就听见车后的晓慧高声惊叫:“啊,不好,父亲摔伤了!”原来,车子在开动的瞬间,车后的父亲因为动作迟缓,一下子扑空了,重重地俯身倒地。
许嘉韦下车一看,父亲俯在地上一动不动,额头上正汩汩冒着鲜血。他急忙把父亲背上车,风驰电掣般开往医院。到医院时,老人已神志昏迷,经检查为颅内出血,须立即手术。然而,手术还没做完,老人就永远停止了呼吸。
看着父亲的尸体被医生推向太平间,许嘉韦楞了好久。突然,他发疯似地闯入太平间,俯在父亲冰冷的身上,嚎啕大哭……
许嘉韦难以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直到父亲骨灰下葬的那一刻,他才一把抱住骨灰盒,失声痛哭:“父亲啊,儿子曾经欠你的是还不清的养育之恩;如今,儿子欠你的是无法偿还的人命啊……”
料理完父亲的丧事,许嘉韦仍沉浸在丧父的悲痛和“杀”父的自责中。他茶饭不思,夜寝难眠,嘴里反复絮叨:“假如那天不去郊游,假如那天车子不坏,假如那天不让父亲推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惨局呀……”
晓慧看到痛苦自责的丈夫越来越憔悴,心也跟着伤痛起来。她让许嘉韦靠在自己的肩上,柔声地安慰:“这不是你的过错,是意外,谁都无法预见的意外。”
在晓慧轻言细语的安慰和开导下,许嘉韦逐渐恢复常态,很快投入了生意场。只是他因为心绪不宁,生意常常出错,还得罪了不少老客户。晓慧还注意到,许嘉韦彻夜难眠,时常半夜起床,躲在书房写东西。趁他不在的时候,她在书房找到了许嘉韦写东西的那个日记本。里面写满了许嘉韦对父亲的歉意和自责,他甚至称自己是“杀”父罪人,想以自杀来减轻“杀”父的罪过……
许嘉韦几乎每晚都在睡眠中与死去的父亲“相见”。醒来,这些怪异的梦仍在许嘉韦的脑海里萦绕不散。许嘉韦一面深受着这些自己制造的痛苦,又一面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杀”父梏桎,长久下去,自己很快就会陷入崩溃。怎么办?
思来想去,许嘉韦想到的却不是如何摆脱心理负担,而是决定离婚。将蒸蒸日上的生意和年幼的孩子交给妻子,以免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挚爱亲人的正常生活。晓慧当然不同意。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许嘉韦咨询过法律人士后,向法院递交了离婚诉讼的同时,也与舒彦分室而居。按照法律规定,只要夫妻双方分居达6个月,就可准许离婚。据此,1年后,用苦良心的许嘉韦终于获准离婚。
离婚后,许嘉韦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偌大的屋子里,更是感到空虚和无助。想起曾经一家人相亲相爱、热热闹闹的场景,禁不住后悔离婚。他企图用酒精麻醉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却总是恍然看到父亲的影子在屋子的各个角落,游来荡去,时而慈笑,时而凶恶,时而老泪纵横……
清醒的时候,许嘉韦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出现了异常,想起去心理医生那里寻求解决的办法。只是不知为何,最终一次都没去。
晓慧虽然与许嘉韦离了婚,但她经常带着孩子来看望他。晓慧尽管猜不出许嘉韦为什么固执的要离婚,但她肯定,他是爱着自己爱着孩子的。所以,晓慧每看一次许嘉韦,就会弄一顿好吃的,把房子打扫得干干静静,将冰箱里的酒偷偷扔掉,换上丰富的食物塞得满满的。有好几次,她情深依旧地对许嘉韦说:“忧愁我们分担,快乐我们共享,我们复婚好吗?”许嘉韦虽然求之不得,可每每想起死去的父亲和自己沉重的心理,又退缩了。
那天,他喝了许多酒,朦胧中“父亲”又出现了。他哽咽着喊了声“父亲”,可“父亲”并不理睬他。他痛哭流涕地忏悔,恳请“父亲”原谅他的过失。然而,“父亲”依旧面无表情,最后拂袖而去……看到“父亲”绝情而去,许嘉韦一边喊着“爸”,一边追上去,结果撞在了墙上。许嘉韦颓废地坐在地板上,心里偏激地想:既然父亲不肯原谅我,那我就以死谢罪。接着,他将床头没喝完的30多片安眠药一股脑地吞进了肚里。许嘉韦静候死亡来临的时候,忽然想到:自己死了,晓慧以后肯定会再嫁,到时候孩子可就要受继父的欺辱了。想到这里,许嘉韦一骨碌爬起来,自言自语地说:“不行,我得带着孩子一起上天堂,我要永远照顾他。”
许嘉韦连忙给晓慧打电话,让她把孩子送过来。不一会儿,晓慧就提前在幼儿园接了孩子放学,买了一堆食物,来到许嘉韦的住处。晓慧一进门就发现了许嘉韦的异常,再加上地上那个被吃空的药品,她马上意识到了什么,急忙拨打120,将他送进了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许嘉韦的生命保住了,但紧接着又住进了精神病医院。这一住就是半年。
出院后,许嘉韦虽然有些忧郁,但摆脱了自杀倾向。此时,他才觉得家人常相聚的日子才是完美的幸福的。于是,当晓慧带着孩子来看他的时候,他第一次提出了复婚。然而,晓慧回答他的是“不”。原来,晓慧在许嘉韦住院期间,经人认识了一位刚离异的男人,两人准备于近期结婚。晓慧抱歉地对许嘉韦说:“如果半年前你同意和我复婚,如果你没有如此沉重的‘杀父’心结,我想,我是不会别你而去的。只是现在,我不能再辜负另外一个男人……”临走的时候,晓慧对失落的许嘉韦真心实意地开导道:“过去的事,该淡忘的就让它淡忘掉,何况父亲的死也不是你故意造成的,纯属意外。养好病后,碰到适合的找一个,不要苦了自己……”
目送晓慧牵着孩子远去,许嘉韦痛苦极了。可这一切又能怨谁呢?全是自己咎由自取啊!一连数月,许嘉韦在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说心里话作文4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