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医院中国品管圈联盟官网大赛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大连医大一院获“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9月22-24日,“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在吉林长春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32个省市340个圈组分为五个比赛专场决战北国春城。赛场内座无虚席,近三千名来自全国各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参与了这次盛会。  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护理部的“集心圈”荣获三级医院综合专场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在援藏工作中,该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也带到了那曲高原,提升当地医院管理品质。本次大赛期间,该院职工与藏族同胞一起,携手参加“全国品管圈大赛”决赛。决赛中,由该医院援藏干部带领的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的“同心圈”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晋级决赛的三级医院参赛圈组,荣获护理专场一等奖,实现那曲地区开展品管圈活动“零”的突破,创造了新起点与新高度,成为藏汉合作技术输出的新典范。同时,本次大赛还评出了“年度品管圈积极推动优秀个人”,表彰在医院品管圈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该院护理部主任史铁英荣列其中。  本次大赛由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主办,大赛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医疗品质协会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主席、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教授表示,品管圈大赛五年之路,艰辛而充实,忙碌而丰硕。在联盟的推动下,全国医疗机构应用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活动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我国已经初步成为全球应用科学管理工具管理医院和持续改进质量的新兴大国。我们的进展和成就也获得了国际医疗品质专业权威机构ISQua的认可,中国式医疗品质管理模式正在走向世界。  据介绍,大连医大一院院护理部始终关注患者安全和质量的持续改进,积极推动品质管理活动的开展,品管圈作为质量持续改进的工具已被各护理单元广泛应用。“集心圈”荣获第五届全国品管圈大赛一等奖,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品质管理改善的收获和成长的历史见证。  (责编:王荆阳)
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当前位置: &-&&&-&&&-&&正文
我院在“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暨陕西省第三届医院品管圈大赛”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日 来源:原创 作者:护理部 王小娟 点击次数:
7月22-23日,我院选送的6个品管圈在“第五届全国品管圈大赛暨陕西省第三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中,与全省37家医院158个品管圈通过竞技角逐,斩获三级医院护理组三等奖1个、优秀奖3个,三级医院综合组优秀奖2个。
此次大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参加预选的158个品管圈在评审专家严格、专业的审核下,共有53个队伍进入决赛。我院选送由腺体血管外科、胃肠外科共同完成的“畅卫圈”,以“降低出院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进行现场汇报,圈长马亚洁与圈员郭蕾以良好的团队精神、从容大方的现场表现以及品管的显著成果赢得了各位评委及现场观众的认可,最终获得三级医院护理组三等奖的好成绩。消化内科的“护卫圈”、神经内科的“博脑圈”、重症医学科的“守护圈”获得三级医院综合组优秀奖;心胸外科的“爱心圈”、血液透析室的“携手圈”获得三级医院护理组优秀奖。
我院护理部为推进医院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挖掘护士专业内涵,提升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2014年起在全院推广并组织品管圈改进护理质量活动,各科室积极响应,自发组织,从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管理、专科护理建设与发展、护理文化建设等多方面促进科室质量持续改进,增强团队凝聚力。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我院护理系统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模式,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自主性,实现护士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达到全员参与护理管理的重大突破,有效提升了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构建和谐护理队伍,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有关事宜
包容 专注 2 0 1 7 共享 共赢
巴州医护都在关注的平台,用户覆盖全州八县一市
近期文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在长春闭幕 深圳 6 家公立医院揽获 8 项大奖-ZAKER新闻
9 月 22 日 ~24 日,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在长春举行,共有来自全国 32 个省市 340 个圈组参与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深圳 6 家公立医院共揽获 8 个奖项。据悉,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以品管圈为载体,持续改进护理及医疗工作质量,提升深圳医疗管理水平。据了解,品管圈(QCC)概念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企业界。它是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地持续开展质量改进的活动,注重团队参与,集中、有序、有效地解决问题。护理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识,也能使参与者得到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通过护理品管圈活动,可以科学、精细地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患者得到更加优质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更好的就医体验。据深圳市护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丁小容介绍,深圳的护理品管圈起源于 2004 年。当时北大深圳医院首次启动品管圈活动;2004 年 ~2013 年间,部分医院陆续自发开展。2013 年,深圳医管中心将品管圈作为重要战略工具,在护理范畴率先推行;2014 年初,市医管中心成立品管圈活动领导小组,依托市护理学会的专业引领作用,推动直属公立医院全面启动护理品管圈活动,并建立考评机制。近年来,市卫计委在全市一、二、三级医院推动品管圈质控工作,促进医院树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主动建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长效机制,品管圈由护理类扩展至医疗、后勤等非护理类。目前,仅市护理学会发布的护理类品管圈就达 185 个,二级以上的医院每年均有 3~40 个圈。附深圳获奖名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速圈获课题研究型专场一等奖 ●深圳市中医院针藏圈获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一等奖●南山区人民医院 TTA 圈获课题研究型专场二等奖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救心圈获三级医院综合专场二等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守耆圈获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二等奖 ●深圳市中医院脊康圈获课题研究型专场三等奖●北大深圳医院 @圈获课题研究型专场三等奖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启动圈获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三等奖1" 急速圈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DNT 时间大提速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奖项:课题研究型专场一等奖国内外循证医学均表明,超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溶栓窗仅为 3 小时。2013 年美国指南推荐,从到达医院到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控制在 60 分钟内。从 2014 年 4 月起,市二医院成立了由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药学部、院前急救科、急诊科、神经内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等多学科联合的品管圈—— " 急速圈 "。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快速、更有效的治疗,通过运用 " 品管圈 " 质量管理工具,从人员、设备、资金、信息、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况调查,查找到问题,制定各项对策对攻坚点予以各个击破,使各学科在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联系更为紧密,缩短了配合时间,建立多学科合作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体化溶栓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化、连续性、全流程的高效诊疗。据了解,在开展 " 急速圈 " 品管圈前,该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平均溶栓时间(DNT)为 94 分钟,开展 " 急速圈 " 活动,市二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 DNT 时间为 54 分钟,最短 DNT 时间 29 分钟。使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2来自:深圳市中医院 奖项: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一等奖" 针藏圈 " 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大幅降低▲市中医院 " 针藏圈 " 团队在头脑风暴讨论工作。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病率为 9.7%,患者人数近 1 个亿。这不仅需要大量的采血针用于血糖监测,还需要大量的针头来注射胰岛素,仅注射针头一项每年至少消耗 4 亿支。深圳的针头处置情况不容乐观。据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对该院下属社康中心的调查显示,该院社康中心辖区居民每年约产生 114 万个针头,估算全深圳市每年约产生 5700 万个,而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高达 94.12%。为此,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了 " 针藏圈 ",指导居民正确处置家用医疗锐器,希望能降低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在开展 " 针藏圈 " 活动中,内分泌科制定了包括 " 社区居民医疗锐气回收激励标准化流程 " 等在内的 4 个标准化流程,促进社区居民家用锐器的正确处理。几个月后的调查数据显示,社康中心辖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从 94.12% 降至 45.88%,且居民每年节约费用约 67.4 万元。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还提升了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缓解了医患关系,传递了社会正能量。3"TTA 圈 " 严重创伤死亡率由 42% 下降至 12%来自:南山区人民医院 奖项:课题研究型专场二等奖针对国内缺乏专业的创伤救治团队,缺乏科学规范的创伤数据信息系统及严重创伤救治质量考评体系以及救治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南山区人民医院在院长骆旭东的整体策划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型品管圈 "TTA",与美国西部最大创伤救治中心、救治水平位居全美前三名的美国南加州大学创伤急救中心合作,提升创伤的救治水平。▲南山医院 TTA 团队成员英语教学查房。 本版图片均由医院供图据了解,南山医院成立了创伤与急危重症医学中心,选派人员赴美参加系统培训,参加国际 ATLS 考核,获得救治资质;美国专家也定期来院指导,成立创伤团队,开展团队为主导的救治模式。针对救治流程不规范导致的各环节停留时间长的问题,优化创伤救治流程,院前启动 TTA,配备院前 120 救护车 -TTA 团队呼叫和区域救治信息系统,规范了创伤病人评估、床边 B 超、腹部增强 CT 等流程。通过 TTA 品管圈的开展,该院严重创伤死亡率已从 42% 下降至 12%,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4 项、课题 4 项,文章 1 篇 ,译著 1 册 ,形成 12 个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国内创伤及危重症救治领域的影响力也大力提升。4" 救心圈 " 急性心梗患者 " 门球时间 " 全达标来自: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奖项:三级医院综合专场二等奖龙华区人民医院于去年 12 月成立胸痛中心。为了缩短急性胸痛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 PCI 介入手术球囊扩张的时间,即 D to B(Door to balloon)门球时间,今年 2 月,该院急诊科、心内科成立了品管圈—— " 救心圈 "。" 救心圈 " 项目显著提升了医疗团队救治能力,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了心梗病人的预后效果。在具体措施方面,医院增加了胸痛中心的指引标识,把健康讲座、模型、视频、宣传手册等多样化宣教应用推广到急诊科、心内科等,将沟通技巧和胸痛中心培训制度标准化实施;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制作胸痛优先章和一键呼叫系统,完善 " 绿色通道 ";成立联合救治队伍,举行胸痛救治流程演练,实行远程心电图会诊、微信传心电图病历讨论。通过各个环节的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次接触急诊科到导管室完成交接的时间,从改善前的 85 分钟缩短到目前的 64 分钟,较目标值 68 分钟实现达标率 118%。接下来,龙华区人民医院的 " 品管圈 " 活动还将着力缩短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时间。5" 守耆圈 " 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奖项: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二等奖脑卒中不仅死亡率、致残率高,其后遗症、并发症也不少,便秘则是这类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率高达 40%~60%,便秘危害很多,甚至可能诱发脑卒中再次发生。为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老年科的护士们成立了品质管理小组,取名 " 守耆圈 ",意为关爱老人、守护健康。" 守耆圈 " 开展了以 " 降低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便秘发生率 " 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护士们先找出了这类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十个月的努力,经效果确认,老年科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 47.89% 下降至活动后 15.6%,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效果非常显著。活动期间,她们还成功发明一款多功能老人护理椅,并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周倩 深卫信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上海7小时前
南宁观察5小时前
深圳热点7小时前
南宁观察6小时前
ZAKER泰安1小时前
深圳热点33分钟前
深圳热点33分钟前
广州3小时前
广州2小时前
广州3小时前
长沙4小时前
广州1小时前
厦门头条4小时前
长沙9小时前
广州4小时前空气质量:
在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上 市一院​七院获佳绩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字号:〖
  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日前揭晓,市一院胸外科“超力圈”表现优异,获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综合组品管圈大赛三等奖;市第七人民医院的“闪药圈”团队获全国二级医院综合专场三等奖。
  据悉,此次大赛由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主办,同时得到国家卫计委、国际医院品管圈联盟等指导和支持。
  品管圈指由同一工作场所或工作相近的人员组成的质量改善圈,通过全体人员自觉自主、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团队合作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工具及品管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的模式,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使工作环境成为品质保证的核心,使质量持续改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医院文化。
  今年8月,市一院胸外科“超力圈”参加江苏省首届品管圈大赛夺得一等奖,获得参加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的入场券。该“超力圈”以《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为主题,俞鹏翼、商晓军、潘梅霞3位选手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精炼流利的语言和默契紧凑的配合全面展示了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的质量持续改进过程,得到了评委和学者们的高度肯定。
&&&&&&更多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电子政务中心& 版权所有:www.changzhou.gov.cn&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 网站标识码:& &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五届全国护理品管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