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杆子太长怎么办由长为L的轻硬杆和固定在杆两端的同样小球组成。开始时哑铃杆子太长怎么办放在光滑桌面上不动且为南北指向

当前位置: >>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力学)
初中物理竞赛专项训练试题―浮力1.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水。现将一质量为 0.8 千克的正方体物块放入 容器中,液面上升了 1 厘米。此时正方体物块有一半露出水面。已知容器的横 截面积与正方体横截面积之比为 5∶1,g 取 10 牛/千克,容器壁厚不计。此时 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若再缓缓向容器中注入水,至少需要加 水___________千克,才能使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2. 如图所示,是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当水箱中水深达到 1.2m 时,浮子 A 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放水,此时浮子 A 有 1/3 体积露出水面(浮子 A 只能沿 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 。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 1.2× 105Pa,管口横截面积 为 2. 5 M 2, 贮水箱底面积为 0. 8m2, 浮子 A 重 10N。 则: 贮水箱能装__________ 3 千克的水。 浮子 A 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 . 3. 弹簧秤下挂一金属块,把金属块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示数为 3.4 牛顿,当 金属块的一半体积露出水 面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 4.4 牛顿,则:金属块的重力为 ____________牛。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 3(g=10N/kg) 4. 图甲是一个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有一边长为 10cm、密度为 0.8×103kg/m3 的正方体 物块,物块底部中央连有一根长为 20cm 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于容器底部中央(图甲中 看不出,可参见图乙)。向容器内缓慢地倒入某种液体,在物块 离开容器底后,物块的 1/3 浮出液面。则:当液面高度升至 _________ 厘米时;细线中的拉力最大。细线的最大拉力是 __________牛。(取 g=10N/kg) 5. 如图所示, 弹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 下端连接一圆柱形重物。 甲 乙 先用一竖直细线拉住重物,使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水平桌面上 烧杯中的水面正好与圆柱体底面接触。已知圆柱形重物的截面积为 10cm2,长度 为 10cm;烧杯横截面积 20cm2,弹簧每伸长 1cm 的拉力为 0.3N,g=10N/kg,重 物密度为水的两倍,水的密度为 103kg/m3。细线撤走后,重物重新处于平衡时, 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厘米。 6. 如图 16-23 所示,A 为正方体物块,边长为 4cm,砝码质量为 280g,此时 物体 A 刚好有 2cm 露出液面。若把砝码质量减去 40g,则物体 A 刚好全部浸入 液体中,则物体 A 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克/厘米 3(g 取 10N/kg) 。 7. 一个半球形漏斗紧贴桌面放置,现自位于漏斗最高处的孔向内注水,如图所 示,当漏斗内的水面刚好达到孔的位置时,漏斗开始浮起,水开始从下面流出。 若漏斗半径为 R,而水的密度为ρ ,试求漏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8. 将体积为 V 的柱形匀质木柱放入水中,静止时有一部分露出水面,截去露出 部分再放入水中,又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再截去露出部分……,如此下去,共截去 了 n 次,此时截下来的木柱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已知木柱密度 ρ 和水的 密度 ρ 水。1 初中物理竞赛专项练习―简单机械1. 如下图所示,半径是 0.1m,重为 10 3 N 的均匀小球,放在光滑的竖直墙 和长为 1m 的光滑木板(不计重力)OA 之间,木板可绕轴 O 转动,木板和竖 直墙的夹角为θ =60°, 则墙对球的弹力__________和水平绳对木板的拉力 ___________。 第1题 2. 如图所示是一均匀薄板,半径 R = 30cm,现从圆形板上挖出一个半径 r=15cm 的内切圆板,则剩余的薄板的重心 C 与大圆圆心 O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cm。 3.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质量为 3 千克,人的质量为 60 千克,吊篮质量为 30 千克,不计摩擦,g 取 10N/kg,若人匀速拉绳使吊篮上升 1 米,则人的拉力,手中绳子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米;人 做功是______________焦。 4. 如右图,长 1 m 的轻杆 OA 可绕 O 端转动,水平放置时,在 A 端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现将长 1 m 的轻绳系于杆上某点 B,另一端系于墙上,要使绳子拉力最小,则拉力的大小是 ____________N;OB 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m。C A m B O第2题第3题第4题5. 如图所示, 木凳重力 30N, F1=20N, F2 =20N , 木凳高 H=20cm , 凳腿间距 L = 40cm . 该 木凳保持静止状态,则 A 凳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N;B 凳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为____ N。 6.一薄壁圆柱型烧杯,半径为 r,质量为 m,重心位于中心在线,离杯底的距离为 H,今将 水慢慢注入杯中,问烧杯连同杯内的水共同重心最低时水面离杯底的距离是___________ 。 7. 在水平面上放有两个圆筒。一个圆筒的轴是水平的,而另一个是竖直的,两筒的下部用 细管连通。 “水平”圆筒的半径为 r,一面是敞开的,简内装有活塞(如图)。 “竖直”圆筒的 上面是敞开的。两个筒里注入水,并且在“水平”圆筒内,水充满被活塞隔离的整个空间, 而在“竖直”圆筒内,水位于某一高度。当活塞处于平衡情况下, “竖直”圆筒内水位的高 度 h 为________________。第5题 第6题 第7题 8.如图是磅秤构造的示意图。AB 是一根不等臂的杠杆,支点为 O1,CD 和 EF 都是可看作 为杠杆的两块平板,分别以 O2、O3 为支点,CD 板用竖直杆 HC 悬于 H 点,EF 板用竖直杆 EB 悬于 B 点,EB 穿过 CD 板的小孔。若 HB、 O1H、O1A,O2E,O2F 的长度分别用 L1、L2、L3、l1、l2 表示,而且 L1=10 厘米,L2=1 厘米,L3=60 厘米,l1=40 厘米,l2=4 厘米。磅秤平 衡 时 , 秤 码 重 力 P=50 牛 。 则 秤 台 CD 上 的 重 物 的 重 力 G 为 _______________。(除重物 G 和秤码 P,其他物件重力不计)。2 静力学难题(一)一、一很轻的水平金属丝在相距为 l 的两个支柱上,刚好张紧,但此时张力可以忽略不 计。金属丝的弹力常数为 k ,一个质量 m 的质点系于金属丝中点,并令其下落。计算让质 点开始回升前所下落之高度 h 。参考答案:h = 3mgl 2 k二、如图 1 所示,AB 、BC 、CD 和 DE 为质量可忽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 5m ,A 、 E 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AE = 14m ,B 、D 是质量均为 mo =7kg 的相同小球,质量为 M 的重物挂于 C 点,平衡时 C 点离天花板的垂直距离为 7m ,则质量 M 应为多少?参考答案:M = 18kg三、如图 2 所示,重 W 自然长度为 a 弹力常数 为 k 的弹性圈放置在顶角为 2α 的光滑垂直的正圆锥体上, 如图所示。 试求平衡时圈面离圆锥顶点的距离 h 。参考答案:h =cot ? W ( cotα + a) 2? 2?k四、如图 3 所示,有一平面支架,由绳索 1 、2 、3 悬挂 使它位于水平平面。 杆 AD 、 BE 、 与 CF 的长度均相等, D 、 E 、F 分别位于杆 BE 、CF 和 AD 的中点,在 F 端作用有铅 直向下之力 P ,求绳索张力 T1 、T2 及 T3(杆重不计) 。参考答案:T1 = P ,T2 = P ,T3 = P 。4 72 71 73 五、如图 4 所示,均质重链的两端分别接连两个小球 A 与 B ,且 A 、B 重量分别为 P 与 Q ,置于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柱面上。链的单位长度重为 μ ,链长由图所示的已知角 α 确定。试求系统平衡时的位置(由垂直于 AB 的直线 OC 与水平所成的 φ 角表示) 。参考答案:tanφ =(P ? Q) cos ? ? 2?R sin ? (P ? Q) sin ?六、三个相同的均质小球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根橡皮筋把三球束x起来。三个小 球的质量均为 m ,半径均为 R 。再如图 5 所示,将一个质量为 3m ,半径也为 R 的均质 小球放在原三球中间正上方,因受橡皮筋约束,下面三小球并未分离。设系统处处无摩擦, 试求放置第四个小球后,橡皮筋张力的增加量。参考答案:6 mg 6七、如图 6 所示,均质杆 AB 的长度为 a ,一端靠在光滑铅直墙上,另一端靠在光滑固 定的侧面上,侧面为柱面,柱轴垂直 Oxy 面。如果要使杆子在 Oxy 面内的任意位置均是平 衡位置,则侧面应是什么形状的柱面?参考答案: 椭圆柱面, 椭圆方程为 x2 + (2y-a)2 = a2 。八、有三个光滑的圆柱体,重量相等,且半径均为 r ,同置于一块曲率半径为 R 之光滑 曲面上,如图 7 所示。试证明下面两个圆柱体不致被压而分开之条件为:R≤(1 + 2 7 )r 。参考答案:略。4 静力学难题(二)一、四个相同的球静止在光滑的大半球形碗内,它们的中心同在一水平面内,今以另一 相同的球放在四球之上,若碗的半径大于球的半径 k 倍时,则四球将互相分离。试求此 k 值。 (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参考答案:k = 2 13 + 1二、一均匀圆桌面由三条相互等距的桌腿在圆桌边缘上支撑着,桌腿重量忽略不计。某 人坐在正对着一条桌腿的圆桌边上, 恰好使圆桌以另两条桌腿着地点联机为轴而倾倒。 圆桌 倾倒后他再坐到圆桌面的最高点上, 恰好又能使圆桌恢复过来。 试求桌面半径与桌腿长度之 比值。参考答案: 2三、如图 1 所示,一根细棒,上端 A 处用绞炼与天花板相连,下端 B 用绞炼与另一细 棒相连,两棒长度相等,两棒只限于图示的垂直面内运动,且不计绞炼处的摩擦。当在 C 端加一适当的外力(在纸面内)可使两棒平衡在图标位置处,即两棒间夹角为 90°,且 C 端正处在 A 端的正下方。试问: (1)不管两棒的质量如何,此外力只可能在哪个方向的范围内? (2)如果 AB 棒的质量 1kg ,BC 棒的质量 2kg ,此外力的大小和方 向若何?参考答案: (1)在角 ACB 认蛴疑戏剑 (2)F = 19.0N ,sinθ =3 58。四、一空心圆环形圆管沿一条直径截成两部分,一半竖立在铅垂平面内,如图 2 所示, 两管口处在一水平线上。现向管内注入与管壁相切的小钢珠,左、右侧第一个钢珠都与圆管 截面相切。已知每个钢珠重 W ,共 2n 个。求从左边起第 k 个和第(k + 1)个钢珠之间相 互作用的正向力量值 Nk 。假设系统中处处无摩 擦。k? 2n 参考答案:Nk = W ? sin 2n sin5 五、如图 3 所示,一轻质木板 EF 长为 L ,E 端用铰炼固定在铅直墙面上,另一端用水 平轻绳 FD 拉住。木板上依次放着(2n + 1)个圆柱体,半径均为 R ,每个圆柱体重量均为 W ,木板与墙的夹角为 α ,一切摩擦都可略去,求 FD 绳上的张力 T 。参考答案: T=(2n ? 1)R 1 1 W( 2 + 2 + 2ntanα) L sin ? sin ?? cos ?六、如图 4 所示,代表某一铅直平面,在此面内有两根均匀细杆 AB 和 BC ,质量相同, 长度分别为 l1 和 l2 ,它们共同接触水平地面,端点记为 B ,各自的另一端 A 和 C 分别靠 在相对的两堵垂直墙上。已知墙面间距离为 l ,且 l>l1 ,l1>l2 ,且 l1 + l2>l ,系统处处 无摩擦。试求:两杆平衡时它们与水平地面倾斜角 φ1 、 φ2 各多大?参考答案:φ1 = φ2 = cos-1l l1 ? l 2七、如图 5 所示,两完全相同的木板,长度均为 l ,质量均为 m ,彼此以光滑铰链 B 相接,并通过光滑铰链 A 与铅直墙相连,为使两木板均呈水平状态达到平衡,试问应在何 处施力?最小的作用力是多少?3 4 参考答案:B 右侧距 l 处, mg 。 2 3八、如图 6 所示,用 20 块质量均匀分布相同光 滑积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块迭一块地搭成单孔 桥。已知每一称木块的长度为 L ,横截面是边长为1 h (h = L) 的正方形。 要求此桥具有最大的跨度 (即 4 桥孔底宽) ,试计算跨度 K 与桥孔高度 H 的比值。 K = 1.258 H参考答案:6 静力学难题(三)一、如图 1 所示,物体 A 、B 及滚轮 C 质量均为 M 。 滚轮 C 由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同心圆盘组成,半径分别为 2r 和 r ,各接触面静摩擦系数均为 μ 。试求:系统维持 平衡时,μ 的最小值为多少?参考答案:1 3二、如图 2 所示,质量 M1 之物体 P 与质量为 M2 之物体 Q 以细绳连接跨过一光滑小滑 轮,放置于与水平成 45°角之两倾斜面上,呈静力平衡,设物体与斜面之摩擦系数为 0.5 。 试问: (1) 若将此系统以顺时钟方向慢慢旋转, 旋转 θ 角时物体 开始滑动,则 tanθ 为若干? (2) 若将此系统以逆时钟方向慢慢旋转, 旋转 θ 角时物体 开始滑动,则 tanθ 为若干?参考答案: (1)tanθ =3M 2 ? M 1 3M 1 ? M 2 ; (2)tanθ = 。 M 1 ? 3M 2 3M 1 ? M 2三、如图 3 所示,用夹具夹一半径为 R 的球体,夹具每个 臂与球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均为 μ ,为了能够夹住球体,试问夹 具的臂长 L 至少应为多少?设重力的影响可忽略。参考答案:L≥R ?四、如图 4 所示,三个半径、质量均相同的圆柱体如图的 方式堆放在地面,互相接触。已知圆柱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μ1 , 圆柱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μ2 , 试求使三圆柱体达 到平衡所需之 μ1 、μ2 的最小值。1 2? 3参考答案:μ1min =,μ2min =1 3(2 ? 3)7 五、 长为 a , 高为 h , 重为 W 的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长方体右侧面与桌面的边缘切齐,如图 5 所示。现从左侧 面中心加水平力推长方体,使其沿桌面等速滑动,设长方体跟桌 面间摩擦系数为 μ ,那么从开始至长方体欲下翻,此水平力 F 之 量值为多少?长方体移动之距离 s 为多少?1 参考答案:F = μW ,s = (a-μh) 2六、如图 6 所示,将重为 W 的均匀木杆的一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墙上 B 点,另一端放 在光滑半球面上 A 点,A 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 ,半球体的球半径 R 。且 R = 2h ,当 该物体静止时,木杆恰呈水平,则半球体底面与粗糙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何。参考答案:3 W ,方向向右。 2七、一均质圆柱体的重量 W ,放在开口为 90°的 V 形槽中, 如图 7 所示。现欲在此槽中转动此圆柱体,最小需作用一力偶矩 m ,设圆柱体直径为 D ,试求此圆柱体与 V 形槽间的摩擦系数。D ? D2 ? 4 2参考答案:μ =八、如图 8 所示,A 、B 是两个带柄(a 和 b)的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物体,C 是一长方 体,C 的质量为 m ,它们迭放在一起,并放在倾斜角为 θ 的斜面上。A 、B 与斜面间以及 与 C 之皆有摩擦,C 与 A 或 B 及斜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均为 μ0 ,设它们原来都处于静止 状态。 (1)若一手握住 a ,使 A 不动,另一手握住 b ,逐渐 用力将 B 沿倾斜角为 θ 的斜面上拉,当力增大到能使 B 刚刚 开始上移时,C 动不动?若动,如何动? (2)此时 A 与 C 之间的摩擦力多大? (3) 若握住 b 使 B 不动, 握住 a 逐渐用力将 A 沿倾斜角 为 θ 的斜面往下拉,当 A 开始移动时,C 动不动?若动,如 何动?1 参考答案: (1)静止不动; (2)mg[ μ0(cosθ-sinθ)] ; (3)C 与 A 一起沿斜面向下移动。 28 静力学竞赛练习题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 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光滑小环,套在竖直放置且固定的光滑大环上,两环以细 线相连,如图所示。已知细线所对的圆心角为 α,求系统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间所夹的角 θ 为多少?2. 有一水平放置的半径 R 的圆柱体光滑槽面,其上放有两个半径均为 r 的光滑圆柱体 A 和 B,如图所示为其截面图。图中 O 为圆柱面的圆心,A、B 分别为两圆柱的圆心,OQ 为竖 直线。已知 A、B 两圆柱分别重 G1 和 G2,且 R=3r。求此系统平衡时,OA 线与 OQ 线之间 的夹角 α 为多少?3. 四个半径均为 R 的光滑球,静止于一个水平放置的半球形碗内,该四球球心恰好在同一 水平面上。现将一个相同的第五个球放在前述四球之上,而此系统仍能维持平衡,求碗的半 径为多少?4. 质量为 m 的立方块固定在弹簧上,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1 和 k2,未形变时长度分别 为 l1 和 l2,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使立方块可以沿水平面运动。立方块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μ,弹簧两固定点间距离为 L,立方块大小可不计。求立方块能够处于平衡状态的范围。5. 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用绳索通过滑轮加以连接,如图所示。两物体和平面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 μ 相等,试问要使这两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开始运动, 角 ? 的最小值应为多少?(已知 A 物体所在平面恰好水平)9 6. 半径为 R 的刚性球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圆环状均匀弹性绳圈, 原长 2πa,a?R ,绳圈的弹性系数为 k(绳圈伸长 s 时,绳中弹性张力为 ks) 。将绳圈从球的正上方轻 2轻放到球上, 并用手扶着绳圈使之保持水平并最后停留在某个静力平衡位置上, 设此时绳圈 长度为 2πb, b ? 2a ,考虑重力,忽略摩擦,求绳圈的弹性系数 k(用 M、R、g 表示,g 为重力加速度) 。二、一般物体的平衡 7. 圆桌面有三条相互等距的桌腿在圆桌边缘上支撑着,桌腿的重量忽略不计。某人坐在正 对着一套桌腿的圆桌边缘上,使圆桌以另两条桌腿着地点的连线为轴而倾倒,圆桌倾倒后, 他再坐到桌面的最高点上,恰巧又能使圆桌恢复过来。求桌面半径与桌腿半径之比。8. 用线将一线筒挂在墙上,如图所示。线筒的质量为 M,小圆半径为 r,大圆半径为 R,线 筒与墙壁间的摩擦因数为 μ,问当线于墙夹角 α 为多大时,线筒才不会从墙上滑下?9. 一石砌堤,堤身在基石上,高为 h,宽为 b,如图所示。 堤前水深等于堤高 h,水和堤身的单位体积重量分别为 qb 和 γ,问欲防止堤身绕 A 点翻到,比值 应等于多少? hh A b B10 10. 如图所示,对均匀细杆的一段施力 F,力的方向垂直于杆。要将杆从地板上慢慢地无滑 动抬起,试求杆与地面间的最小摩擦因数。11. (14 届复赛第 1 题)如图所示,用两段直径 d 均为 0.02m 且相互平行的小圆棒 A 和 B 水平地支起一根长 l=0.64m、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条。设木条与两圆棒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μ0=0.4,动摩擦因数 μ=0.2。现使 A 棒固定不动,并对 B 棒施以适当外力,使木棒 B 向左缓 慢移动,试分析讨论木条的移动情况,并把它的运动情况表示出来。 (设木条与圆棒 B 之间 最先开始滑动)三、物体平衡条件 12. 一根质量为 m、长为 L 的均匀杆处于竖直位置,其一端可绕固定的水平转轴转动。有两 根劲度系数相同的水平弹簧把杆的上端拴住, 如图所示。 问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何值时才能使 杆处于稳定平衡状态?13. 如图所示,一均匀长方体,厚度为 h,静止地放在半圆柱的顶面上,长方体地面恰成水 平状态。若半圆柱的半径为 R,且长方体与半圆柱间的静摩擦因数足够大,试讨论长方体的 平衡属于何种性质的平衡?14.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各固定一个正点 电荷 q,在正方形的中心放一负点电荷 Q,此时所有的电荷均处 于平衡状态。 现在负点电荷 Q 受到外界扰动由中心沿 OD 方向偏离一微 小的距离 x,试问负点电荷是否为稳定平衡。11 四、综合性习题 15. 两个相同长方体处于如图所示位置, 当 α 为多少时它们才可能平衡?长方体与水平面间 摩擦因数为 μ,长方体长 b,宽 a,长方体间无摩擦。16. 如图所示,一空心环形圆管沿一条直径截成两部分,一半竖直在铅垂面内,管口连线在 一水平面上。向管内装入与管壁相切的小滚珠,左、右侧第一个滚珠都与圆管截面相切。已 知单个滚珠重 W,共 2n 个。试求从左边起第 k 个和第(k+1)个滚珠之间的相互压力 Nk。 假设系统中处处无摩擦。 2n 1 2 n-1 2 k k+117. 一块重 W=40N 的木板 C 放置在两根水平固定托梁 A、B 上。C 在水平面内,垂直于两 托梁, 尺寸如图所示。 忽略托梁宽度, C 与 A、 C 与 B 之间的摩擦因数分别是 μA=0.2、 μB=0.3, 试求使木板运动所需平行于托梁的力 P。 3m A C P 2m B12 初中物理竞赛阶段测试题―(密度、压强、浮力)一. 选择题(每题 4 分共计 60 分)1.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若使用的砝码已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物体的实际质量相比较是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2. 有一架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 100mg,用这架天平称量一个物体.当在右盘中加上 36.20g 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端偏 1 小格;如果在右盘中再加上 100mg 的砝码时,天平指针 向右端偏 1.5 小格.那么所称物体的质量为( ) A. 36.10g B. 36.22g C. 36.24g D. 36.25g 3. 如图所示,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 甲:ρ 乙为( ) A. 2:1 B. 1:2 C. 3:4 D. 4:3 4. 建筑工地需要长 1.0m、 宽 0.5m、 高 0.3m 的化岗岩 350 块, 花岗岩密度为 2.6×103 K/m3。 现用一辆载重量为 5t 的卡车去加工厂运回,则共需运几次 ( A.28 B.29 C.30 D.31 )5.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选种子的方法。选芒粳稻种需要用密 度为 1.1× 103 千克/米 3 的盐水,为了检验所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现取了 500 毫升盐 水样品,称得它的质量为 505 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食盐密度为 2.2× 103 千克/米 3) ( ) A.不符合要求,只有加盐 C.不符合要求,可同时加盐和加水 B.不符合要求,只有加水 D. 不符合要求,但不能同时加盐和加水 )6.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 ρ 甲<ρ 乙。分 别在这两个正方体上放物体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放上等质量的两块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还是相等; B.分别放上等质量的铁块和木块后,甲正方体对地面增加的压强大; C.分别放上等体积的两块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分别放上等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7.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三个实心正方体甲、乙、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 ρ 甲>ρ 乙>ρ 丙。 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上部切去一块,使三个正方体的剩余部分对水平 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A.△ m 甲>△ m 乙>△ m 丙 C.△ m 甲=△ m 乙<△ m 丙 B.△ m 甲=△ m 乙=△ m 丙 D.△ m 甲<△ m 乙<△ m 丙 ( )8.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 A、B 中,盛液体 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 对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如图所示。可以确定小球取出前两 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A、FB 和压强 pA、pB 的关13 系是:() B.FA<FB,pA=pB; D.FA>FB,pA>pB。9. 如图所示,两个A.FA=FB,pA>pB; C.FA<FB,pA<pB;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 A 和 B,底面积不同(SA& SB),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 A 容器的液体中, 乙球浸没在 B 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 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10.如图所示,A、B 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 的密度为 ρA, B 的密度为 ρB,若它们的边长比为 LA:LB=1:1,A 对 B 的压强与 B 对桌 面的压强之比 pA:p B=2:3,若不断地缩小 A 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 A 的形状为立方体,使 A、B 两立方体的边长 LA:LB 的比值由 1:1 逐渐变为 1:2,则压强 PA:PB 的比值变化情况为( A.始终变大 C.先减小后变大 B.始终变小 D.先增大后减小 ) ) )11.把由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空心的小球,用手置于盛满水的烧杯底部,用手 置于盛满水的烧杯底部,使它全部浸没,放手后的状态是( A.小球一定上浮出水面 C.小球一定悬浮在水中 B.小球一定仍静止 D.无法确定12. 一空心球,截面积如图所示,球的总体积为 V,空心部分的体积是球总体 积的 1/4,当将此球投入水中时,有 1/4 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球的空心 部分 注满水,然后使其浸没水中,静止释放后,球将(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漂浮 13. 如图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上面压有一铁块,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h1(图 a); 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h2(图 b);将细绳剪断后(图、c), 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14 14.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 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 别下沉到各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三容 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 A.甲最小 B.乙最小 ) C.丙最小甲乙丙D.大小一样15.已知一只大烧杯和一只小烧杯现在往大烧杯中注入适量的酒精,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水, 先在让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使之漂浮, 如果将小烧杯中的水取出一部分放入大烧杯中则 关于大烧杯中的液面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计 60 分) 1.经过无数献血者的实践证明:一个健康人一次献血在总血量的 20%以内,人体可自行代偿 补足,而且适量献血不但无损健康还有益健康。某同学全身血量约为 4000ml,他某次献血 200ml,已知血液的密度为 1.05g/cm3,则该同学这次献血的质量是 总血量的 %。 kg。约占他体内2. 一个瓶子装满水称得质量是 225g,如果装满酒精,总质量是 200g,则瓶子的质量是: _____________g,瓶的容积是:__________cm3 3. 已知砖的密度为 1.5×103 千克/米 3,用长 25 厘米、宽 12 厘米、厚 6 厘米的砖块砌房子 的墙, 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 720 平方米, 墙的厚度为 25 厘米, 则修建此房约需砖______ 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载 4 吨,则最少__________次才能将这些砖拉完。 4. 类比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李楠同学猜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也需要一定的压力差 来维持。假设血液匀速通过长度一定的血管时,受到的阻力 f 与血液的流速 ? 成正比,即f ? k? 。那么,要想让血液匀速流过,血管两端就需要一定的压力差。设血管截面积为 S1时,两端所需的压强差为 ?p1 ;若血管截面积减少 10%时,为了维持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同 样体积的血液,压强差必须变为 ?p2 。通过计算可知 ?p1 =____________ ?p2 ,根据计算说明血 管变化可能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 S 容: S 柱=3: 1, 容器中盛有水, 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 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 则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15 厘米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 大_____________帕。若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 15 厘米,容 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___帕。6. 有一种气压保温瓶其结构如图所示。用手压下按压器,气室上方15 小孔被堵住,在瓶内气体压强作用下,水经出水管流出。按压器面积为 10 厘米 2,瓶内水 面低于出水管口 10 厘米。要将水压出管口,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至少要_______________ 帕;在按压器上至少要加___________牛的压力。(弹簧的平均弹力为 1 牛,p0=1.0×105 帕,g=10 牛/千克,按压器所受重力忽略不计) 7.质量相等的实心小球 A 和 B,已知密度之比ρ A:ρ B=2:3。现将 A 和 B 放入盛有足够多 水的烧杯中,当 A、B 两球静止时,水对 A、B 两球的浮力之比 F 浮 A:F 浮 B=6:5。两球 A 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 3;B 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 3。 8. 有一木块 A,用细绳系在容器底部。当容器上倒入液体 B, 使木块体积的 1/2 浸入液体中,绳子对木块的拉力 T1 为 5 牛, 如图甲所示; 当继续注入液体 B 使木块 A 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 则 绳 子 的 拉 力 T2 为 15 牛 , 如 图 乙 所 示 。 则 木 块 重 力 GA=______________ 牛 ; 木 块 A 与 液 体 B 的 密 度 之 比 ρB=_______________。 A: ρA B甲A T1 B T2乙9. 图甲是一个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有一边长为 10cm、密度为 0.8×103kg/m3 的正方体 物块,物块底部中央连有一根长为 20cm 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 系于容器底部中央(图甲中看不出,可参见图乙)。向容器内缓慢 地倒入某种液体,在物块离开容器底后,物块的 1/3 浮出液面。 则:当液面高度升至_________厘米时;细线中的拉力最大。细 线的最大拉力是__________牛。(取 g=10N/kg) 10.个盛水的方形容器放置在相距为 L 的两个支架上,容器上方的横梁上用绳系着一铅块,其 质量为 M,距容器中心的距离为 l,如图所示,此时支架的反作用力等于 N1 和 N2.如果把绳放长, 使铅块沉入水中,则两支架的反作用力分别变为 N1’=_________;N2’=__________(设铅 的密度是水的 n 倍)甲 乙16 压强基础训练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 >ρ 酒精)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2.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如图所示,当活塞不断上升时,拉力 F 的大小及 水对活塞的压强 p 将( ) A、F 先增大后不变,p 不变 B、F 先减小后增大,p 先减小后不变 C、F 先增大后不变,p 先减小后不变 D、F、p 都不断增大水3. 如图所示,两个形状不同的容器 A 和 B,底面积都是 S,装 S’ S 有相同深度 H 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当环境温度下降, h' 使得液体体积减小,关于液体对甲和乙两容器底的压强,以下 H 说法正确的是( ) h A.甲和乙的压强仍相等 B.甲比乙的压强大 A B C.甲比乙的压强小 D.条件不足无法确 4. 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 Q 管 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 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 A.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 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 如图所示,A、B 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 的密度为 ρA,B 的密度为 ρB 且ρ A:ρ B=1:2, ,开始时它们的边长比为 LA:LB=1:1,若不断地缩小 A 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 A 的形状为立方体,使 A、B 两立方体的边长 LA: LB 的比值由 1:1 逐渐变为 1:2,则压强 PA:PB 的比值变化情况为( ) A、始终变大 B、始终变小 C、先减小后变大 D、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 S 容:S 柱 =3:1,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则 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15 厘米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 _____________帕。若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 15 厘米,容器底 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___帕。 7. 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 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 f 与血液流速 v 成正比,即 f=kv (其中 k 与血管粗细无 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设血管内径为 d1 时所需的 压强差为△p,若血管内径减为 d2 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 的流速是原来的______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______倍。17 浅析静力学中“自锁”现象的几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在物体上加上足够大的推力,就能够让物体运动起 来,而实际上由于摩擦的存在,却会出现无论这个推力如何增大即使增大到无穷大,也无法 使它运动的现象,物理上称为“自锁”现象。如一物体 A 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 与水平成 ? 角的推力 F 推 A,当 ? 超过某一值时,F 无论多大,都不能推动物体 A。本文 就高中物理力学中碰到的几个典型“自锁”现象的问题来逐一进行分析。 F α . 例一:一个质量为 M 的立方体,放在一粗糙的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 ,今在该 物体上施以水平推力 F,如图所示.问在什么条件下,不管 F 多大,物体都不可能沿着斜面 向上滑? 解析:要求物体始终不沿着斜面上滑的条件,实 际上就是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自锁的条件.设物体与 斜面的静摩擦因数为μ .外力 F 的作用是力图使物体相 对于斜面向上滑动,则在 F 较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 擦力的方向沿着斜面向下,受力图如图所示. 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将各个力进行分解, 物体不上滑应满足的条件是: Fcosθ -Mgsinθ -f = 0 又有:N-Fsinθ -Mgcosθ = 0 F ≤μ N 由上面三个式子,我们得到: F≤(sinθ +μ cosθ )Mg/(cosθ -μ sinθ ) . 要使物体始终不向上滑动,应该要求上式中对于 任何的 F 值都能够满足.即令 F→∞,因为上式中右边的分子不可能趋于无穷大,则应该要 求其分母(cosθ -μ sinθ )趋于零,即有 ctgθ →μ . 因此,在当μ ≥ctgθ 时,不管 F 的值有多大,物体也不可能沿斜面向上滑. μ ≥ctgθ 即为这种情况下的自锁条件.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条件是由斜面的倾角θ 和静摩擦 因数μ 共同决定的, 从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自锁现象与静摩擦因数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物体间没 有静摩擦,就不可能实现自锁. ??① ??② ??③ θ f θ Mg M θ F y N x θ F M18 例二:如图所示,有一长为 l,重为 G0 的粗细均匀杆 AB,A 端顶在竖直的粗糙的墙壁上,杆端和墙壁间的摩擦 因数为μ ,B 端用一强度足够大且不可伸长的绳悬挂,绳 的另一端固定在墙壁 C 点,木杆处于水平状态,绳和杆的 夹角为θ 。1 求杆能保持水平时,μ 和θ 应满足的条件; ○ 2 若杆保持平衡状态时,在杆上某一范围内,悬挂任意重的重物,都不能破坏杆的平衡 ○状态,而在这个范围以外,则当重物的重 G 足够大时,总可以使平衡破坏,求出这个范围 来。 (第一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解析:此题属于一般物体平衡问题,根据一般物体平衡条件:可进行求解。 做出杆的受力图如图所示,绳的张力 T,墙对杆的摩擦力 f,方向向上;杆重为 G0 ,到 A 点的距离为l ,墙对杆的正压力 N(由 A 指向 B)。设重物 2(1) (2)G 挂在距 A 点为 d 的一点 D,由平衡条件得:f ? T sin ? ? G ? G0 N ? T cos? M B ? fl ? G0其中 f ? ?N 由(3)式得l ? G (l ? d ) ? 0 2(3)(4)f ?1 d G0 ? (1 ? )G 2 l 1 d G0 ? G 2 l(5)由(1)式和(5)式可得T sin ? ? G0 ? G ? f ?(6)由(2)式和(6)式可得1 d (7) N ? ctg ? ( G0 ? G ) 将(5)式和(7)式代入(4)式可得 2 l1 d 1 d G0 ? ( 1 ? )G ? ? ( G0 ? G )ctg? 2 l 2 l即1 ? d ? ( ?ctg? ? 1)G0 ? ?1 ? ( ?ctg? ? 1)?G (8) 2 ? l ?1 当不挂重物时,G=0,故有 ○19 1 ( ?ctg? ? 1)G0 ? 0 2 ? ? tg?(9)2 由于在 ? ? tg? 的条件下挂上重物 G,这时(8)式左边 (?ctg? ? 1 ○ )G0 ? 0 ,若要对任意的 G 值, (8)式恒成立,则必须有1?d (?ctg? ? 1) ? 0 l l d? 1 ? ?ctg?l?d ? l 1 ? ?c t g ?2 问所求的范围应为 显然,第○例三:重为 G 的圆柱体位于可动的平板车与倾角为 擦因数为 ?1 ,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 ? 2 ,当 ?1? 的斜面之间,圆柱体与小车间的摩? 2 满足一定条件时,F 无论多大,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且平板车也被卡死而不能发生运动。现从 B 处无相对滑动的情况入手进行讨论:此时相当于圆柱体在平板车上作顺时针方 向的无滑滚动,以 B 点为转轴,圆柱体能发生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条件是 N 2 和 f 2 对 B 点的 合力矩为顺时针方向,即 N 2 对 B 点的力矩值应大于 f 2 对 B 点的力矩值。N 2 ? AB( 1 ? cos? ) ? f 2 ? AB sin ? f1 1 ? cos? sin ? ? ? f2 sin ? 1 ? cos?而 f2 ??2 N 2sin ? 1 ? cos ?既 ?2 ?sin ? 1 ? cos ?若 ?2 ?则由 N 2 和 f 2 作用于圆柱体的力矩将使圆柱体绕 B 点逆时针方向转动。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即在这种情况下,在 C 点处圆柱体和斜面之间不可能再发生相对 运动了。20 在 ?2 ?sin ? 时,设在 B 点发生相对滑动,则有 f1 ? ?1 N1 1 ? cos ?对圆柱体,以 O 点为转轴时,其转动平衡方程为f1R1 ? f 2 R2 ? f1 ? f 2 ? f对圆柱体,以 A 点为转轴 由于 AB ? ACN1 ? AB ? N 2 ? AC ? G ? AB N1 ? N 2 ? G对圆柱体列水平方向的受力平衡方程f1 ? f 2 cos? ? N 2 sin ? f ? N 2 sin ? 1 ? cos??1 ( N 2 ? G ) ?N2 ?sin ? ? ?1 1 ? cos?N 2 sin ? 1 ? cos? ? 1G当 ?1 ?sin ? , N 2 为负值,无意义,这种情况下圆柱体被卡住,不管用多大的水平力, 1 ? cos ?小车都不会前进。 生活常用的木楔也是利用了自锁的原理。它与我们常用的刀、斧头和凿子一样,都是劈 形或劈形的一部分.对于木楔人们主要是要求它不能退出而起到紧固嵌入的作用.那么,在 什么条件下它们能够楔在物体里不退出呢? 当木楔挤进物体时,由于挤压周围的物体,而受到 N1 和 N2 的作用,如果木楔两边的劈 形是对称的,则 N1=N2,如图所示.由于对称性,我们只需要分析其中的一个(N1 或 N2) 就可以了. 现将 N1 分解成 N1x 和 N1y, 显然, N1y 的作用效果是力图使木楔从物体中退出. 如 果木楔与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则木楔不可能楔在物体中.木楔之所以能够嵌在物体中,完全 是靠静摩擦力的作用.木楔所受的静摩擦力 f1 方向 沿着劈面向下,同理, 我们将 f1 进行分解,得到 f1x 和 f1y.木楔不退出的条件(即自锁条件)为 f1y=N1y,因为 f1≤μ N1,又 N1y=N1sinα , f1y=f1 cosα .那么我们得到 tgα ≤μ . 这个式子就是木楔的自锁条件,从这个条件我们可 以知道,木楔与物体的静摩擦因数μ 越大,木楔的 劈形顶角 2α 越小,木楔就越容易自锁.所以,通常用的木楔是比较长的薄木片,其原因是 为了尽量减小顶角。αN2 N1yα2αN1N1xf1yf121 力学专题测试题(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 升降梯的速度 v= 。 1. 两个人沿着运动着的电动扶梯住下跑,第一人的速度为 u,第二人速度为 nu,第一人计算 梯子有 a 级, 第二人计算梯子有 b 级. 则升降梯的级数 N= 2. 捷运电车的起点站到终点站的距离是 6.0 千米, 从起点站每隔 5 分钟发一辆车, 车的平均 速度为 18 千米/小时,车到终点站停 5 分钟立即从终点站发车驶回起点站。问返程车中的司 机 在 到 达 起 点 站 之 前 能 遇 见 迎 面 开 来 的 电 车 共 有 ___________ 辆 , 该 线 路 至 少 需 要 _______________辆车才能不影响运输旅客。(停在能点站和终点站上的电车不考)。 3.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设置三盏交通信号灯 L1、L2 和 L3,L2 与 L1 相距 80m,L3 与 L1 相距 120m.每盏信号灯显示绿色的时间间隔都是 20s,显示红色的时间间隔都是 40s . L1 与 L3 同时显示绿色,L2 则在 L1 显示红色经历了 10s 时开始显示绿色,规定车辆通过三盏信号 灯经历的时间不得超过 150s.若有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通过 L1 的时刻正好是 L1 刚开始 显示绿色的时刻,则此汽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大速度 _____ 停顿地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小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m/s。 4. 一根质量为 m 且质量均匀分布的弹簧,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其一端作用一水平力 F 时,长度为 L。则弹簧是伸长量的表 达式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此弹簧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 平衡时,弹簧长度小于 L。此时若在弹簧下端应挂质量 m’= _____________物体,平衡后可使弹簧的长度等于 L。 5. 如图(a)所示,小球放置在光滑 V 形槽中,初始槽板 OB 处竖直平面, 将 V 形槽沿顺时针绕槽底角 O 点缓慢转动 900,到 OB 处水平平面,如图(b)所示。在这个过程中, 板 OB 受到的压力将____________,板 OA 受到的压力将 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变小、变 小) 6. 如图是屋架由同在竖直面内的多根无重杆绞接而成, 其中 B 可以 无摩擦在水平面上滑动。绞接点 F 承受水平的拉力 P,则 B 点受到 竖 直 方 向 的 作 用 力 是 _____________P, 桁 架 中 CD 杆 的 内 力 是 _____________P. 7. 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 一些简化和假设: 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 f 与血液流速 v 成正比, 即 f=kv (其 中 k 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设血管 内径为 d 时所需的压强差为△ p,若血管内径减为原来的五分之四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 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 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 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 原来的___________倍。 m/s。若一 辆匀速向前行驶的自行车通过 L1 的时刻是 L1 显示绿色经历了 10s 的时刻,则此自行车能不22 8. 水平桌面上有一叠厚度相同的圆形金属片 5 片, 如图所示, 最下面的 一块的密度为ρ ,面积为 S,它相邻的上面一块金属片的密度为ρ /2, 面积为 S/2,依次类推,金属片的密度和面积逐次减半,则最下面三片 金属片的重力之比 G1 : G2 : G3= P3 。 , 所受压强之比 P1 : P2 :9. 如图所示,A、B 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 的密度为 ρA,B 的密度为 ρB,若它们的边长比为 LA:LB=1:1,A 对 B 的压强与 B 对桌 面的压强之比 PA:PB=2:3,则 ρA:ρB=___________。若不断地缩小 A 立方体的 体积,但始终保持 A 的形状为立方体,使 A、B 两立方体的边长 LA:LB 的比值 由 1: 1 逐渐变为 1: 3, 则压强 PA: PB 的比值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可 以看作是由片液层组成的, 各片液 层之间存在着摩擦, 产生液体内部 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小 王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 的粘滞性,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实验测得 1 s 内通过细管的液 体体积如下。 则在小王用油做的实 验中,若细管的半径是 3 mm,1 s 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 40.5 实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液体 种类 水 油 水 油 水 水 水 细管半 径/mm 1 1 2 2 3 1 1 细管两端 压强差 P P P P P 2P 3P 通过细管的液 体体积/mm3 100 2 0 200 300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液体的粘滞性,使得在流体中运 动的物体要受到流体阻力,在一般情况下,半径为 R 的小球以速度 v 运动时,所受的液体 阻力可用公式 f=6??Rv 表示。一个密度为?、半径为 R 的小球,在 密度为?0、粘滞系数为?的液体中由静止自由下落时的 v-t 图像如图 v r 所示,速度 vr 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t v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b(n-1)/an-b;(b-a)un/an-b 7;10 2;12/13 F/2k;(F-mg)/2g 先增大后减小;减小 0.433;0.866 25/16;625/256 16:4:1;85:42:20 2:1;先变大后变小 0.25P;2R2g(p-p0)/9η23 静力学练习题一、本题共 20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 有多个选项正确。 1.直棒 AB 和 A 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重心 C 处用细绳连在墙上 D 处,如图 所示,则棒 A 端受到铰链作用力的方向是( ) A)沿棒通过 A (B)通过 A 点竖直向上 C)过 A D)过 A 点水平方向 2.放在斜面上的小盒装有砂,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然后把盒中的砂取出 一些,则( ) A (B)斜面对小盒摩擦力减小 C (D)小盒将减速运动 3.关于摩擦力,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B)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有时是一致的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F 的拉力作 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 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 l1、l2、l3、 l4 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A.l2>l1 B.l4>l3 C.l1>l3 D.l2=l4 5.如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 A、B 间可能无弹力作用的是()6.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动摩擦因数与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B)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C)两物体之间有摩擦力时,必有弹力 D)同一接触面上,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垂直24 8.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不可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9. 如图所示, 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滑轮轴 O 安在一根轻木杆 B 上, 一根轻绳 AC 绕过滑轮, A 端固定在墙上, 且绳保持水平, C 端挂一重物. BO 与竖直方向夹角 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 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只有角 θ 变小,弹力才变大 B)只有角 θ 变大,弹力才变大 C)不论角 θ 变大或变小,弹力都是变大 D)不论角 θ 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 10.重 100N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0.2,当物 体受到一个大小为 10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作用时,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 (A)10N,水平向左 (B)10N,水平向右 (C)20N,水平向左 (D)20N, 水平向右 11.质量 m=10 千克和 M=30 千克的两物块,叠放在滑动摩擦系数为 0.50 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质弹簧,劲度为 250 牛/ 米,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 m 的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 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 F 作用于质量为 M 的物块上,使它缓缓地向墙 壁一侧移动。当移动 0.40 米时,两物块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 F 的大小为( ) (A)100 牛 (B)250 牛 (C)200 牛 (D)300 牛 1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2.0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θ=30°的斜面上而 静止,若用竖直向上的力 F=5N 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10m/s2),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少 5N (B)斜面受的压力减少量小于 5N (C)物体受的摩擦力减少 2.5N (D)物体受的摩擦力减少量小于 2.5N 13.如图所示,平板重 300 牛,滑轮重不计,要使整个装置静止,则 P 物重力的最 小值是( ) (A)300 牛 (B)200 牛 (C)150 牛 (D)100 牛 14.一根水平粗糙的直横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铁环,两铁环 上系着两条等长的细线,共同栓住一个质量为 M 的球,两铁环和球均处 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 现使两铁环间距稍许增大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 则水平横杆对铁环的支持力 N 和摩擦力 f 的变化是( ) (A)N 不变,f 不变 (B)N 不变,f 变大 (C)N 变大,f 变大 (D)N 变大,f 不变 15.小船用绳索拉向岸边,如图所示,船在水中运动时设水的阻力大小不变, 那么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 (A)绳子的拉力 T 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 T 不变 (C)船的浮力减小 (D)船的浮力增大25 16.如图所示,硬杆 BC 一端固定在墙上的 B 点,另一端装有滑轮 C,重物 D 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 A 点。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 将绳的固定端从 A 点稍向下移,则在移动过程中( ) (A)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增大 (B)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 (C)绳的拉力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 (D)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不变 17.如图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的两端系在两根立于水平地面 上的竖直杆 M、N 等高的两点 a、b 上,用一个动滑轮悬挂一个重物 G 后挂 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的拉力为 T1,现将绳子 b 端慢慢向下移 动一段距离,待系统再次达到平衡时,两绳子的拉力为 T2,则( ) A)T2>T1 B)T2=T1 C)T2<T1 D)由于 b 点下降高度未知,T1 和 T2 的关系不能确定 18.如图,两只相同的均匀光滑小球置于半径为 R 的圆柱形容器中,且 小球的半径 r 满足 2r>R,则以下关于 A、B、C、D 四点的弹力大小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D 点的弹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的重力 B)D 点的弹力大小等于 A 点的弹力大小 C)B 点的弹力恒等于一个小球重力的 2 倍 D)C 点的弹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的重力 19.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三角形木块 abc,在它的两个粗糙 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木块,m1>m2,已知三角形 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作用,但方向不能确定,因为 m1 和 m2,θ1 和 θ2 数值未知 D)以上结论都不对 20.如图所示,小船用绳牵引.设水平阻力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 ) A (B)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 C)船受的浮力减小 (D)船受的浮力不变 二、本题共 7 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重 500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210N,木箱从原地移 动后只要施加 200N 的水平推力,就可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要使木箱从原地移动至少要施加多大水平推力? (2)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6 2.一表面粗糙的斜面,放在水平光滑的地面上,如图所示。θ 为 斜面的倾角。一质量为 m 的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一 推力 F 作用于滑块,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为了保持斜面静止不 动,必须用一大小为 f=4mg?cosθ?sinθ 的水平力作用于斜面。求 推力 F 的大小和方向。3.一质量 m=20kg 的钢件,架在两根完全相同的、平行的长直圆柱 上,如图所示,钢件的重心与两柱等距,两柱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 内,圆柱的半径 r=0.025m,钢件与圆柱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 =0.20, 两圆柱各绕自己的轴线做转向相反的转动, 角速度ω =40rad/s, 若沿 平行于柱轴方向施加力推着钢件做速度为 v0=0.05m/s 的匀速运动, 推力是多大?设钢件左右受光滑槽限制(图中未画出),不发生横向运动。4.一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轻定滑轮(不计大小和摩擦),两端分别 挂上质量为 m1=4 千克和 m2=2 千克的物体,如图所示,在滑轮之间的 一段绳上悬挂物体 m,为使三个物体不可能保持平衡,求 m 的取值范 围。5. 如图, 质量为 m 的重球, 由细绳悬挂而放在斜面上, 斜面光滑, 倾角θ =30°, 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也为 30°,求细绳受到的拉力及斜面受到的压力?6. 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只重 100 牛顿的箱子, 绳子和路面的夹角 为 37°,如图所示,绳子的拉力为 50 牛顿,要想使箱子被匀速移动, 箱子和地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7.如图质量为 m=5 千克的物体,置于倾角为 θ=30°的粗糙斜面上。用一 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 30 牛顿的力推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 地面对斜面 M 的静摩擦力是多少?(g 取 10 米/秒 2)27 参考答案一、 1.A 5.AC 9.D 13.D 17.B 2.ABC 6.AD 10.A 14.B 18.ABC 3.AC 7.AB 11.D 15.AC 19.D 4.D 8.C 12.BC 16.C 20.AC二、 1.(1)要推动,F 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 至少为 210N (2)匀速 F=f=200N,f=μN=μG, μ=0.4 2. F ? 3.2.0N 4.m≤2 3 kg 或 m≥6kg 5. T ? N ? 6. ? ?Fx ? Fy ? m g 1 ? 8 sin 2 ? , tan? ?2 2Fy1 ? cot? ( ? 为 F 与斜面的夹角) Fx 33 mg 34 77.15 3 牛28 静力学试题集锦1. 如图所示,原长 LO 为 100 公分的轻质弹簧放置在一光滑的直槽内,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槽 的 O 端,另一端连接一小球,这一装置可以从水平位置开始绕 O 点缓缓地转到铅直位置, 设弹簧的形变总是在其弹性限度内,试在下述(a)、(b)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这种装置从原 来的水平位置开始缓缓地绕 O 点转到铅直位置时小球离开原水平面的高度 ho。 (a)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变化出现 40 公分的极大。 (b)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离原水平面的高度不断增大。答案:(a)37.5cm (b)100cm>ho>50cm 2. 一很轻的水平金属丝在相距为 ? 的两个支柱上,刚好张紧,但此时张力可以忽略不计。 金属丝的弹力常数为 K,一个质量 m 的质点系于金属丝中点,并令其下。计算让质点开始 回升前所下落之高度 h。答案:h=(mg ? 2 13 ) K3. 如图所示,AB,BC,CD 和 DE 为质量可忽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 5 公尺,A、E 端悬挂 在水平天花板上,AE=14 公尺,B、D 是质量均为 mo=7 公斤的相同小球,质量为 M 的重物 挂于 C 点,平衡时 C 点离天花板的垂直距离为 7 公尺,则质量 M 若干?答案:M=18kg 4.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 R 的刚性光滑球体静止放置,质量为 M 的圆环状均匀弹性绳水平套 在球体上,已知绳环原长时的半径为 a=R/2,套在球体上时绳环的半径变为 b= 2a 。假设 弹性绳满足虎克定律,求此弹性绳之弹力常数 K。29 答案:K=2 + 1 Mg ( ) 2π2 R5. 如图所示,静止的圆锥体铅直放置, 顶角为 α ,有一质量为 m 并分布均匀的细炼条圆环 水平地套在圆锥体上。忽略炼条与锥面之间的摩擦力,试求炼条中的张力 T。答案:T=mg α cot 2π 26. 重 W 自然长度为 a 弹力常数为 k 的弹性圈放置在顶角为 2 ? 的光滑垂直的正圆锥体上, 如图所示。试求平衡时圈面离圆锥顶点的距离 h。h?答案:cot ? W ( cot ? ? a) 2? 2?k7. 如图所示,两垂直杆 MN 与 PQ 相距 2 公尺,一根长 2.4 公尺的绳的两端拴在这两杆上, 第一次令两拴点等高,第二次使两拴点不等高,用一光滑的钓子把一重 50 牛顿的物体挂在 绳子上,请问那一次绳子的张力较大?又绳子张力分别为若干牛顿?答案:一样大,张力 T = 45N 8. 如图所示为一平面支架,由绳索 1、2、3 悬挂使它位于水平平面。杆 AD、BE、与 CF 的 长度均相等,D、E、F 分别位于杆 BE、CF 和 AD 的中点,在 F 端作用有铅直向下之力 P, 求绳索张力 T1 , T2 及T3 (杆重不计)。答案:30T1 =4 2 1 P T2 = P T3 = P 7 , 7 , 7 9. 均质重炼的两端分别接连两个小球 A 与 B,且 A、B 重量分别为 P 与 Q,置于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柱面上。炼的单位长度重为 μ ,炼长由图所示的已知角 α 确定。试求系统平衡时 的位置(由垂直于 AB 的直线 OC 与水平所成的 φ 角表示)。tan ? ?答案:(P ? Q) cos ?-2?R sin ? (P - Q) sin ?10. 三个不相同的均质小球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根橡皮筋把三球束x起来。三个小球 的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再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 3m,半径也为 R 的均质小球放在 原三球中间正上方,因受橡皮筋约束,下面三小球并未分离。设系统处处无摩擦,试求放置 第四个小球后,橡皮筋张力的增加量。6 mg 答案: 611. 均质杆 AB,长度为 a,一端靠在光滑铅直墙上,另一端靠在光滑固定的侧面上,侧面 为柱面,柱轴垂直 Oxy 面。如果要使杆子在 Oxy 面内的任意位置均是平衡位置,则侧面应 是什么形状的柱面?答案:椭圆柱面,椭圆方程为 x + (2y-a) = a22212. 有三个光滑的圆柱体,重量相等,且半径均为 r,同置于一块曲率半径为 R 之光滑曲面 上如图所示。试证明下面两个圆柱体不致被压而分开之条件为: R ? (1? 2 7 )r31 答案:略 13. 四个相同的球静止在光滑的大半球形碗内,它们的中心同在一水平面内,今以另一相同 的球放在四球之上,若碗的半径大于球的半径 K 倍时,则四球将互相分离。求 K 值。(所有 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答案: K = 2 13 + 1 14. 如图所示,直径都是 d 质量都是 m 的金属球置于直径为 D 的筒内,已知 2d>D>d,试2(D-d)m D 证筒的质量 M 至少等于 ,圆筒才能倒扣住两金属球而不翻倒。答案:略 15. 有 6 个完全相同的刚性长条形薄片 AiBi(I=1,2??6),其两端下方各有一个小突起,薄 片及突起的重力均不计。 现将此 6 个薄片架在一水平的碗口上, 使每个薄片一端的小突起恰 在碗口上,另一端小突起位于其下方薄片的正中央,由正上方俯视如图所示。若将一质量为 m 的质点放在薄片 求薄片A 6B 6 上一点,这一点与此薄片中点的距离等于它与小突起 A 6 的距离。A 6B 6 中点所受的(由另一小薄片的小突起 A1 所施的)压力。答案:mg/4232 静力学竞赛试题1, 如图所示,物体 A 靠在光滑竖直的墙面,用带铰链的棒支住它,物体重 ‘ 为 G,棒重 G ,棒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 A 对棒端的弹力、磨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必沿棒的方向; B 增加物重 G,物体对棒的弹力将减小; C 移动铰链的位置,使α 角增大,但仍支住物体 A,则物体对棒的弹力将增大; D 增大棒重 G,物体 A 对棒的磨擦力将增大; 2.在水平桌面 M 上放置一块正方形薄板 abcd,在木板的正中央放置一 个质量为 m 的木块,如图所示,先以木板的 ad 边为轴,将木板向上缓 慢转动,使木板的 ab 边与桌面的夹角为θ ;在接着以木板的 ab 边为轴, 将木板向上缓慢转动,使木板的 ad 边与桌面的夹角也为θ (ab 边与桌面的夹角θ 不变), 在转动过程中木板在薄木板上没有滑动,则转动以后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2 2 mgsinθ Bmgsin2θ C2 mgsinθD mgsin 2 θ3. 如图所示, 一个直角斜槽 (两槽面间夹角为 90° , 两槽面跟竖直面的夹角均为 45° ) , 对水平面的倾角为θ ,一个横截面积为正方形的物块恰能沿此斜槽匀速下滑,假定 两槽面的材料和槽面的情况相同,则物块和槽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A2 tanθB2 / 2 cotθC2 / 2 tanθD2 cotθ4.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的斜面上,设小球质 量 m=1kg, 斜面倾角 θ=30° , 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 α=30° , 斜面体质量 M=3kg, 与地面接触面粗糙,为使整个系统静止不动,斜面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至少为多少?【√3/21】 5.(19 分)在广场游玩时,一个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 块上,并将小石块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小石块的质量为 m1,气球(含球内 氢气)的质量为 m2,气球体积为 V,空气密度为? (V 和 ? 均视作不变量),风沿水平方向吹, 风速为 v. 已知风对气球的作用力 f=ku (式中 k 为一已知系数, u 为气球相对空气的速度).开始时,小石块静止在地面上,如图所示. (1)若风速 v 在逐渐增大,小孩担心气球会连同小石块一起被吹离地 面,试判断是否会出现 这一情况,并说明理由. (2)若细绳突然断开,已知气球飞上天空后,在气球所经过的空间中的风速 v 保持不变量, 求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6.如图所示,压延机由两轮组成,两轮直径均为 d=50cm,轮间的间隙 a=0.5cm,两轮按 反方向转动。已知烧红的铁块与铸铁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问能压延的铁板厚度最 大为多少? 7. (16 分) 如图所示, 一根轻质弹簧两端与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木块相 连, 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问至少要向下压多大的力 F 于 m1 上,才可以使突 然撤去外力 F 后 m2 恰好离开地面?【(m1+m2)g】33 8、半径为 R、质量为 M1 的均匀圆球与一质量为 M2 的重物分别用细绳 AD 和 ACE 悬挂于同一点 A,并处于平衡,如图所示。已知悬点 A 到球心 O 的 距离为 L,不考虑绳的质量和绳与球心的摩擦,试求悬挂圆球的绳 AD 与竖直方向 AB 的夹角θ 。【Sinθ =M2R/(M1+M2)L】9、如图所示,原长 L0 为 100 厘米的轻质弹簧放置在一光滑的直槽内,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槽的 O 端,另一端连接一小球。这一装置可以从水 平位置开始绕 O 点缓缓地转到竖直位置。 设弹簧的形变总是在其弹性 限度内。试在下述(a)、(b)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这种装置从原 来的水平位置开始缓缓地绕 O 点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离开原水平面的 高度 h0。 (a)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变化出现极大值,且 极大值 hm 为 40 厘米。【h0=37.5cm】 (b)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现小球离原水平面的高度不断增大。【50cm≤h0≤100cm】10、如图 1 所示,一根重 8 牛顿的均质直棒 AB,其 A 端用悬线悬 挂在 O 点,现用 F = 6 牛顿的水平恒力作用于 B 端,当达到静止平 衡后,试求:(1)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 ;(2)直棒与水平方 向的夹角β 。OαA β 图1 B F11、(本题 20 分)如图 3 所示,两不计大小的定滑轮被等高地固定 在天花板上,跨过滑轮的轻绳悬挂三部分重物。A、B 部分的重量是 固定的,分别是 G A = 3 牛顿和 G B = 5 牛顿, G C 则可以调节大小。A C B设绳足够长,试求能维持系统静止平衡的 G C 取值范围。 【8N&Gc&4N】A图 312、 (本题 20 分) 如图 5 所示, 均质杆 AB 置于互相垂直的两斜面上, 杆两端与斜面摩擦系数均为μ ,右边斜面的倾角为α 。试求:平衡时, 杆与斜面 AC 的夹角θ 的可取值范围。 【(α --2arctanμ )&θ &(α +2arctanμ )】 13、(本题 20 分)所示,水平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半 径为 r 的均匀半球。在半球的边缘放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大小 不计的物块。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试求: (1)地面给半球的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34θ   90-α 图 5B α (2)地面给半球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 (3)如果已知半球的重心与球心 O 的距离为 3r/8 ,半球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是多少? 【f = 0 ;N = Mg + mg ;θ = arctg(8m/3M)】14、 (本题 25 分)如图 3 所示,一个重量 G = 500N 的物体放 在倾角α = 30°的固定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因素μ = 1/3 。今用一个平行斜面、且与斜面最大倾斜线 OO′成β = 30°夹角方向的力 F(大小未知)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斜 面上保持静止。 (1)试分析说明 F 的大小取值不唯一; (2)求 F 的最小值。 【答: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可以改变的,要达成下滑力、F、静摩擦力三者的的合力 为零,F 取值必不唯一;Fmin = 250/ 3 = 144N 。】 15.如图所示,三个半径和质量均相同的圆柱体按图中方式堆放在水平 地面上,互相接触,已知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 1,圆柱体和地面 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 2,试求使三个圆柱体达到平衡所需μ 1 和μ 2 的最 小值。 【μ 1≥1/(2+√3);μ 2≥1/3(2+√3)】16.如图所示,质量为 m、长 L 为的均匀细直杆竖直放置,杆下端与地面之间 的摩擦因数为μ ,杆上端用绳索拉住,绳与杆之间的夹角为θ ,在离地面高度 为 h 处以水平力 F 作用于直杆,试问:为使直杆不滑倒作用力 F 的最大值应是 多少?此时 h 应满足什么条件? 【h&Ltanθ /(μ +tanθ ); F=mgLtanθ /[(L-h)tanθ /-h]】35 浮力竞赛训练题例 l 一个瓶子,如果装满酒精,瓶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l 千克;如果装满植物油,瓶和植物 油的总质量为 1.1 千克,那么用这个瓶子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重为多少?(ρ 酒精=0.8 ×103 千克/米 3;ρ 植物油=0.9×103 千克/米 3) 【l2 牛】 例 2 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下端连接一圆柱形重物。先用一竖直 细线拉住重物,使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水平桌面上烧杯中的水面正好与圆柱体底 面接触。 已知圆柱形重物的截面积为 l 0cm2, 长度为 l 0cm; 烧杯横截面积 20 cm2, 弹簧每伸长 lcm 的拉力为 0.3 N,g=10N/kg,重物密度为水的两倍,水的密度 为 l 03 kg/m3。细线撤走后,重物重新处于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 【0.04 米】 一、选择题 1.有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情况中可能的是 ( ) A.三个球都是实心的 B.铝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铜球是空心的 D.铜球是实心的.铝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2.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 不,同颜色的酒有 ( ) A.不同质量 B.不同体积 C.不同温度 D.不同密度 3.建筑工地需要长 l.0 m、宽 0.5 m、高 0.3 m 的花岗岩 350 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 5 t 的卡车去加工厂运(花岗岩的密度为 2.7 克/厘米 3),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 ) A.288.29 C.30 D.31 4.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 ρ 铜&ρ 铁&ρ 铝,如果在 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 则灌满水后, 三个球所受重力 G 铜、 G 铁和 G 铝的关系应是 ( ) A.G 铜&G 铁&G 铝 B.G 铜&G 铁&G 铝 C.G 铜=G 铁=G 铝 D.G 铁&G 铜&G 铝 5.船上载着许多钢材,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 h1;把这些钢材都放到水中用绳悬挂于船 下,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 H2,则 h1 与 H2 相比较 ( ) A.h1=H2, B.hl&H2 C.hl&H2 D.无法比较 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 1 牛,剪断细 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 上加 0.5 牛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 20.4 厘米 3 的体积露出水面, 则木块的密度约为 ( ) 3 A.0.6×10 千克/米 38.0.7×103 千克/米 3 C.0.8×103 千克/米 3 D.0.9×103 千克/米 3 7.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躺在死海水面上的人来说,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A.人受到的重力将减小,人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人受到的重力将减小.人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人受到的重力将不变,人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D.人受到的重力将不变,人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8.一石块和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他们在水里下沉的过 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36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9.把一蜡块放人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4 克;若把该蜡块放人盛满水的容 器中,已知 ρ 蜡=0.9×103 千克/米 3,ρ 酒精=0.8×103 千克/米 3,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容器 足够大)( ) A.4 克 B.4.5 克 C.5 克 D.3.6 克 10.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在水桶逐渐提离水面的过程中,关于人所用力的大小,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用力变大,因为水桶所受重力变大 B.用力变小,因为水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C.用力变大,因为水桶受的浮力变小 D.用力不变,因为水桶所受的重力不变 3 3 11.密度为 0.6×10 千克/米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水面下的体积是 v1,漂浮在密度 为 0.8×103 千克/米 3 的煤油中,液面下的体积为 v2,那么 v1 和 V2 的关系是 ( ) A.Vl&v2 B.Vl=v2 C.Vl&v2 D.3 v1=4v2 12.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已知ρ 冰=0.9×103 千克/米 3,ρ 浓盐水=1.1 ×103 千克 /米 3,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 (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 13.一个密度计,其刻度部分的 A、B 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 计的测量范围是 1.0×103 千克/米 3~1.8×103 千克/米 3,把这个密度计放人某种液体 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 A B 的中点 C,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 3 3 3 3 A.小于 1.4×10 千克/米 B.等于 1.4×10 千克/米 3 3 C.大于 1.4×10 千克/米 D.无法确定 14.科学考察队员在北极考察时,为了探索冰层下海水的成分,他们在厚薄均匀的冰层打一 个深达 200 m 的冰洞,则为了取海水水样,系在取水筒上绳子的长度至少为(已知海水的密 度为 1.03×103 kg/m3,冰的密度为 0.9×103 kg/m3) ( ) A.200 m B.26m C.174 m D.175 m 二、填空题 15.将一块体积为 40 厘米 3 的合金块挂在弹簧秤下浸没于水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0.8 牛,这种合金的密度是 。(g=10 N/kg) 16.把重力为 4.9 牛、体积为 5 × 10-4 米 3 的物体浸没在盛有水的容器内,溢出的水的重力 为 2 牛,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 牛,物体将处在 状态。 17.某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l 9.6 牛顿,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变 为 9.8 牛顿,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千克/米 3。 18.在 1978 年夏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曾乘坐容积为 33 万立方米的气球 升入高空,气球内充满氦气。如果气球本身的重力(不包含氦气)是它在低空所受浮力的 1/4, 已知低空的空气密度为 0.00129 吨/米 3,氦气密度为 0.00018 吨/米 3,那么,该气球 在低空飞行时可吊起的重物质量至多是 吨。(重物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 19.某同学称得 l0 分米 的黄河水的质量为 l0.18 千克,已知沙的密度为 2.5 ×103 千克 /米 3,则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含沙 千克。1 立方米的黄河水中含沙 千克。 20.如图所示,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半径为 r 米、质量为 m 千克的半 球,半球的底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 p 千 克/米 3,高度为 H 米,大气压强为 p0 帕,已知球体的体积公式是 y=4πr2/3,球面积公式是 S 球=4πR2,圆面积公式是 s 圆=πr2,则液 体对半球的压力为 。若要把半球从水中拉起,则至少要用 的竖直向上的 拉力。37 21.有一金属柱体,横截面积是一不规则多边形,现有一把刻度尺,但无法 直接测量柱体的横截面积。某位同学为测其横截面积,在柱体侧面画了 A、 B 两条横线(如图所示),并用细线把柱体悬吊在测力计上。他把柱体缓慢浸 人水中并始终保持柱体竖直,当水面到达 A 横线时,记下了测力计示数 F。 为测出横截面积,还需继续完成两个测量步骤。 (1)请把这两个步骤写在下面,并用字母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步骤 l: 。 步骤 2: 。 (2)请通过计算,得出所测横截面积的表达式: 。 三、分析计算题 22.木块 A 的体积为 500 cm3,质量为 300 g,用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 器的底面积为 100 cm2,容器内水面高度为 30 cm,如图所示。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绳子的拉力 T。(4)若剪断绳子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g 取 10 N/kg)23.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 步骤。(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 24.质量为 50 千克的钢质机器,为了把它安装在飞机上,必须将机器减轻 l00 牛顿。为此, 要将机器的部分钢质零件改为铝质,问至少要用多少千克铝件来代替钢件,才能达到要求? (钢和铝的密度分别为 7.8×103 千克/米 3,2.7×103 千克/米 3) 25.有一只铁桶,盛满水时共重 117.6 牛,将其浸没在水中时,需用 17.1 牛的力才能提 住铁桶。问这只桶可以盛多少千克水?(铁的密度是 7.8×103 千克/米 3) 参考答案 一、l.B 2.D 3.C 4.A 5.B 6.B 7.A 8.B 9.B l0.C l l.A l2.B l 3.A l4.B 二、l5.3×103 千克/米 3 16.4.9 悬浮 l7.2×103 18.259.9 19.30 20.p,n-(Hr2-2r3/3)g 牛 p,ρ π (Hr2-2r3/3)g+p0π r2+mg 牛 21.当水面到达 B 横线时,记下测力计示数 F';测出 A、B 之间的距离 h。S=(F-F’)/ρ 水 gh 三、22.(1)5 N(2)3×103 Pa(3)2 N(4)3.3×103 Pa 23.①实验步骤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 ml;B:将烧杯盛满水。用天平称出水和烧杯的 总质量耽;C:将水倒掉,再用这只烧杯盛满待测牛奶,用天平称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3 ? m1 ρ水 m ? m 1 m3。 ②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 p= 224. 5.4 千克 25.10 千克38 力学试题一、 机械和功的基本计算问题 ①竖直方向 1.工人用如图 12 所示滑轮组将矿井中的物体 A 和物体 B 先后匀速提升上 来。动滑轮的重力为 50N,物体 A 和物体 B 所受重力之比为 2:1,提升 物体 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若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 B 时,在 10s 内物体 B 上升 5m,则提升物体 B 时,拉力的功率为 W。 (不计绳重和摩擦) 2.如图 10 所示, 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 A 和物体 B。 当提升物体 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 当提升物体 B 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 ;图 1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 65kg,物体 A 的质量为 90kg,物体 B 的质量为 5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 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 和摩擦。则 __________。 电动机 F A3.图 22 是居民楼电梯结构的截面示意图。A 为电梯厢,厢底有两 个动滑轮 B,其功能相当于一个动滑轮,使用两个动滑轮的好处 是能帮助电梯保持稳定。C 为配重,起平衡作用。在拉力 F 作用 下电梯厢能在电梯井中沿竖直通道上下运行。 现有 10 个人同时乘 坐电梯(每个人的质量均按 60kg 计算),电梯厢以 0.5m/s 的速度 C 匀速上升时,拉力为 F1,F1 的功率 P1 为 10kW,动滑轮 B 的机械 效率为η 1;电梯运行了 12m 后,从电梯中下去了 5 个人,此后电 梯厢以 0.5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为 F2,F2 的功率为 P2,动 滑轮 B 的机械效率为η 2。(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g 取 10N/kg) 求:(1)η1:η2; B (2)拉力 F2 的功率 P2。图 22B4.用如图 29 所示的滑轮提升重 4.5×103N 的货物 A, 使 A 在 2s 内匀速升高 2m。 如果拉力 F 的功率 P=5kW,忽略绳重和轴摩擦。求:拉力 F 在 2s 内做的功 和滑轮的机械效率?。若用此滑轮匀速提升物体 B 时的机械效率? ?=80%,求 物体 B 受到的重力 GB。②水平方向 1.用图 7 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 A 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拉 力 F=3N,物体 A 的速度 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 A 受到合力不为零 B.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9N C.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 9N D.拉力 F 每秒钟做功为 1.8J 2.如图 7 所示,每个滑轮均重 12N,用滑轮组拉着重 600N 的物体 A 沿39图7 水平方向匀速移动, 在 40s 内物体移动了 8m, 拉力 F 做的功为 1280J. (不 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 A.拉力 F 的大小 60N B. 滑轮组对物体 A 所做的有用功为 1184J C.拉力 F 的功率 32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2.5% 3.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 F1 的作用下,拉着重 500N 的物体 A 以 0.2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物体 A 运 动时受的阻力为 56N,拉力 F1 的功率为 P1 ,在 10s 内拉力做功为 W1 。若 滑轮组在拉力为 F2 的作用下,拉着物体 A 以 0.5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直线移动 , 拉力 F2 的功率为 P2 ,在 20s 内拉力做功为 W2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 A.F1=168N W1 =112J B.F1=210N W1 =140J C.F2=210N W2 =700J D.P1=14W P2=35 W二、机械和功与摩擦力相结合的问题40 三、机械和功与几次压强变化问题(关键找压强变化的原因) B 40.图 25 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A 是动滑轮,B 是定滑轮,C 是卷扬机,D 是油缸,E 是柱塞。 F O 作用在动滑轮上共三股钢丝绳, 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 A E 滑轮上升提取重物,被打捞的重物体积 V=0.5m3。若在本 C D 次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0=2.0× 107Pa,当物体在水 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1=2.375× 107Pa,物体 完全出水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2=2.5× 107Pa。假设起重 时柱塞沿竖直方向,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 图 别为 N1 和 N2,N1 与 N2 之比为 19:24。重物出水后上升的 2510N/kg)求: 速度 v=0.45m/s。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 取 (1)被打捞物体的重力; (2)被打捞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 AB 的机械效率; (3)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39.图 22 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起重机总重 G=8× 104N,A 是动滑 轮,B 是定滑轮,C 是卷扬机,D 是油缸,E 是柱塞。通过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 A 上升,41 打捞体积 V=0.5m3、重为 G 物的重物。若在打捞前起重机 对地面的压强 p1=2× 10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 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 p2, 重物完全出水后匀速上升时起重 机对地面的压强 p3=2.5× 107Pa。假设起重时 E 沿竖直方 向,重物出水前、后 E 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 N1 和 N2, 重物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重物出水后卷扬机 牵引力的功率为 11875W,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 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 取 10N/kg)求: (1)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2; (2)支撑力 N1 和 N2 之比;(3)重物出水后匀速上升的速度。 与杠杆相关的压强变化问题B O C F E D A图 222.轻质硬杆 AB 长 75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 10cm 的立方体 甲和体积是 1dm3 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 AB 两端。 在距 A 点 30cm 处 的 O 点支起 AB 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 AB 处于水平平 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 AB 仍平衡,如图 10 所示。此时甲对水 平桌面的压强改变了___________ Pa 。(取 g=10N/kg) 3.如图 25 所示是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用它把质量为 2×103kg,底面积为 1m2 的货箱 G 匀 速提起。(取 g=10N/kg)已知:OA=10m,OB=5m。(设起 重机所受重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 O 点。)问: (1)当货箱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箱匀速吊起 3m,起重机对货箱做了多少功? (3)吊起货箱时,为使起重机不倾倒,在它右边加挂质量为多 大的铁块? 4.如图 24 所示的装置, O 为杠杆 AC 的支点,OA:OC=1:2, 在杠杆的 A 点挂一边长为 0.2m 的立方体 D,在杠杆上 B 点作用竖直向下的拉力 F,当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 D 对地面的压强 p1 为 7000Pa,A 点受到向下的拉力为 F1? ;在杠 杆上 C 点作用竖直向下的拉力 F,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 D 对地面的压强 p2 为 6000Pa,A 点受到向下的拉力为 F2? ,OB:BC=1:2,杠杆 和绳的质量忽略不计。求 (1)F1? 和 F2? 的比值;(2)F 的大小; (3)如果要使物体 D 对地面的压强刚好为零,则人需 要在 C 点用多大的力 F? 。 5.图 23 是简易电动门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MN 为 质量可以不计、长 4m 的横梁,行走装置可以把提起 M 的重物在横梁上左右移动。 提升电动机通过钢丝绳和 提升电动 行 走 装 滑轮组提起重物,滑轮组的结构如图。当提起的重物 机 置 质量是 0.5t,钢丝绳重和轮、轴间摩擦不计时,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是 80%。当以 0.2m/s 的速度匀速竖直 滑 轮 组42N重物 图 23 向上提起 1.125t 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电动机拉动钢丝绳的功率是多少? 若行走装置和提升电动机的总重是 2.75×103N,提起重物质量为 2t,行走装置使提起的重 物沿横梁从中点 A 移到 B 点,以 M 点为轴,N 点向上的支持力增加了 6×103N,MB 的距 离是多少?(g 取 10N/kg)(5 分) (09cyem)7.火车与公路交叉处设置人工控制的栏杆,图 22 是栏杆的示意图。栏杆全长 AB=6m,在栏 杆的左端安装配重,使栏杆和配重总体的重心位于 O 点。栏杆的 P 点安装转轴,转轴与支 架 C 连结,使栏杆能绕 P 在竖直平面无摩擦转动,支架 C 用两块木板做成,中间空隙可以 容纳栏杆。栏杆的 B 端搁置在支架 D 上,当支架 D 上受到压力为 FD 时,栏杆恰好在水平 位置平衡。当体重为 G 人的管理人员双脚站在水平地面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 p1;当他用力 F1 竖直向下压 A 端,使栏杆的 B 端刚好离开支架,此时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是 p2。管理人 员继续用力可使栏杆逆时针转动至竖直位置,并靠在支架 C 上。火车要通过时,他要在 A 端用力 F2 使栏杆由竖直位置开始离开支架 C,使栏杆能顺时针转动直至栏杆 B 端又搁置在3 支架 D 上。已知 AP=OP=1m,PE= 2 m,O 点到栏杆下边缘的距离 OE=0.5m, p1 ∶ p2=2∶1,栏杆与配重的总重 G 杆=240 3 N。 求:(1)FD(2)G 人 (3)F2 的最小值,此时 F2 的方向。(计算 和结果可带根号)(6 分) AO P E 支架 C 图 22B 支 架 D8.(5 分)(5 分)如图 30 所示,一正方体合金块 M 的边长为 20cm,把它挂在以 O 为支 点的轻质杠杆的 A 点处, 一个重为 640N 的人在杠杆的 B 点通过定滑轮 用力 F1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M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1× 104Pa,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45×104Pa;若把 M 浸没于水中(M 与 容器底不接触),人用力 F2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人对地面的 A B 压强为 1.15×104 Pa; 已知人单独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强为 1.6 O 4 ×10 Pa.(g 取 10N/kg)求: (1)力 F1 的大小;43M图 30 (2)合金块 M 的密度; (3)当 M 浸没于水中时,若剪断细绳,合金块 M 沉于容 器底,则 M 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多 大. 四、机械和功的比值问题2.如图 19 所示,质量为 70kg 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带有货箱的 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出。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 160kg,工人用 F1 匀速拉绳的功率为 P1,货箱以 0.1m/s 的速度匀速上 升,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 N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放入货箱的货物 质量为 120kg,工人用力 F2 匀速拉绳,货箱以 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 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 N2,滑轮组机械效率为η 2。N1 与 N2 之比为 15:19。(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g 取 10N/kg) 求:(1)货箱和动滑轮的总质量 m; (2)功率 P1; (3)机械效率η 2。货 箱-3.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 A 受到的重力为 1200N,其底面积为 5×10 2m2. B、 C 都是定滑轮, D 是动滑轮; 杠杆 EH 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OE:0H=2:5。小成受到的重力为 600N,他通过细绳在 H 点施加竖 直向下的拉力为 T1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 F1,配重 A 受到的拉力为 FA1,配重 A 对地面的 P1 为 6×103pa。小成 在 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T2 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 对地面的压力为 F2,配重 A 受到的拉力为 FA2,配重 A 对地面的压强 P2 为 4×103pa。已知 F1:F2=20:19,杠杆 EH 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 不计。求(1)拉力 FA2; (2)拉力 T2; (3)动滑轮 D 受到的重力 G。 4.如图 24 所示,质量为 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 高处。第一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 130kg,工人用力 F1 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 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 90 kg,工人用力 F2 匀速拉绳的功率 为 P2,货箱以 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N2, N1 与 N2 之比为 2:3。(不计绳 重及滑轮摩擦, g 取 10N/kg) 求:(1)动滑轮重和力 F1 的大小; (2)机械效率 η1; (3) 功率 P2。44 6. 火车道口处设置人工控制的栏杆, 图 25 是栏杆的示意图。 密度和粗细均匀的栏杆全长 6m, 质量为 40kg。栏杆的重心位于 P 点,栏杆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栏杆的 H 端 通过滑轮组来提升栏杆,其中 A、B、D、E、都是定滑 B A 轮,C 是动滑轮,T 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挂钩。当火车 通过岔道口后, 管理人员用力 F1 竖直向下拉绳子, 栏杆 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管理人员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强 度,他在 H 端下方的绳子上加挂了一个质量为 10kg 的 H 重物,用力 F2 以 0.2m/s 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使栏杆逆 C O 时针转动 45°角时车辆放行。 此时管理人员将绳端固定 D P E 在挂钩 T 上。已知:F1∶F2=17∶15;OH=1m, 忽略细 T 图 25 绳与滑轮的摩擦。g 取 10N/kg。求: ⑴动滑轮 C 的重力; ⑵F1 的大小; ⑶F2 的功率; ⑷管理人员用力 F2 工作时滑轮组的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机械和功与浮力相结合的问题 1.某桥梁施工队的工人用如图 24 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打捞沉在水中的工件。已知 工件的质量为 100kg 工人的质量为 70kg。工件打捞出水面前与工件完全被打捞 出水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15:2,工件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g 取 10N/kg 。求: (1)工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 ; (2)工件完全打捞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2 ; (3)工件完全打捞出水面后,以 0.2m/s 的速度被匀速提升,工人拉绳的功率 P2。2. 如图 23 所示, 质量为 70kg 的工人站在岸边通过一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 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哑铃杆子太长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