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天跑步好吗能预防癌症吗

跑步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 健身吧&&&加他微信
&跑步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癌症是现代人生命的最大杀手,而慢跑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德国医学博士爱恩施坦-阿肯分析认为,一个人慢跑后每天获得的氧气供应比平时多8倍,使新陈代谢增强,
出汗增多,汗水可以加速把人体内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大家都在看:
每天慢跑能缓解衰老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栏目关注:
导读:跑步,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了,但跑步太枯燥了,累的连呼带喘的。怎么办?先别吐槽。
  跑步,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了,但跑步太枯燥了,累的连呼带喘的。怎么办?先别吐槽。一项来自5万多人追踪15年的研究告诉我们:跑吧,仅仅每天跑几分钟,无论多慢,都有延年益寿的妙用。
  在研究者分析的这一人群中,24%的人跑步没有规律,有的隔三差五的跑一跑。研究发现,这些跑步者,比不跑步的人会降低30%的全因死亡率,降低45%的心血管死亡率,总的来说,比不跑的人多活了3年。
  剧烈地跑,慢跑,跑多久,跑多远,怎么跑好?这项研究也给出了答案:什么奔跑时间、距离、频率、活动量、速度,都无需考虑,动一动就好。即使每天就跑5~10分钟,即使每周跑步不够10里,即使每周就动弹1~2次,即使1小时还跑不够3.2里,但是对于降低死亡风险已经足够了。
  这项研究同样也验证了另一条真理:坚持就是胜利。研究显示,坚持跑步者最为受益,可降低29%的全因死亡率,50%的心血管死亡率。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健康之路
癌症早期诊断是一种专门针对癌症早期患者的诊疗方法,其目的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甲状腺的这些事
猝死九大征兆
坚果的食用禁忌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资讯排行榜
肺癌康复指南
人参皂苷RH2: 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抗肿瘤、逆转肿瘤药物耐药性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肿瘤热文欣赏
抗癌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CopyRight(C) www.ca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每天做对这三个运动,癌症跟你说“再见”!每天做对这三个运动,癌症跟你说“再见”!家庭医生在线百家号癌症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在关心,到底吃什么,做什么可以防癌抗癌?11月1日,美国医疗网站Cancernetwork上发表了一篇图文述评显示,日常锻炼水平的上升与癌症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并且,锻炼还能帮助癌症患者从化疗、放疗、手术的不良反应、并发症中快速恢复。早前,美国肯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规律性的轻快散步和慢跑可能对于提高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并且适度的运动还可帮助癌症病人对抗癌症治疗的副作用,比如低血球数,易疲劳,萎靡不振以及肌肉量减少等症状。原来运动可以抗癌!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为得了癌症就要注意静养,不能做运动了。其实,合理做运动对疾病的恢复是非常有帮助的。运动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而这是人体天然抗癌屏障之一。每天做对这三个运动,癌症跟你说“再见”!另外,多运动可抑制人体某些激素的水平,包括性激素和胰岛素样成长因子等。这些激素会刺激肿瘤生长和扩散。研究人员说,“运动”不仅指体育锻炼,还包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身体活动。做对运动,癌症会跟你说“再见”!那么什么样的运动对防癌最有效呢?一、骑自行车预防乳腺癌美国癌症专家杰罗姆·布洛克说,预防乳癌最可靠的方法是每周最少做3小时的激烈运动。他解释,激烈运动主要指如下运动:骑自行车、打壁球、打羽毛球和游泳等。他说,医学界的研究显示,激烈运动显然能预防与内分泌有关的多种癌症,最显著的是乳癌。二、每天散步一小时预防结肠癌据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时可以把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降低46%。三、快走预防前列腺癌美国加州大学针对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后发现,快走能明显延缓前列腺癌的恶化,每周只需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降低57%。原因在于走路可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家庭医生在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国健康专业媒体,为您提供健康科普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经常运动能杀死癌细胞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发给我的一篇文章,说的非常有科学道理,想想现代人得了癌症的普遍疗法不外乎手术之后再放疗,把人折磨到惨不忍睹后结局大致相同,大把的钱花了,家人的力气也没了,病人也就撒手人环了,这篇文章的建议非常好,鼓励病人运动,能把活下去的机率从32%提高到88%,而且不用花钱受罪.啥也别说了现在转给大家:
教授华海清博士后说,运动,可以让机体发生一系列有益的变化,如,可以比安静时多吸进几十倍的氧气,而高氧可以杀死癌细胞。&
& 运动抑制肿瘤生长
华海清博士后介绍,已有实验证明,适当运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美国科学家将肝脏肿瘤细胞注入大鼠体内,让大鼠游泳,6周后,发现15%~32%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已被抑制;大鼠继续游泳3周后,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者占25%~46%。
德国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阿肯教授,在对450名40岁以上坚持运动的人和450名不运动的人跟踪调查8年后,发现长期坚持运动者,比不运动者患癌率少90%;而且坚持运动的患者的死亡率,也比不运动的小得多。
运动抗癌明星更是比比皆是。如,1981年获得波士顿马拉松赛跑45~52岁年龄组第二名的迪克·莫伦,在比赛的前6年,患过淋巴癌,动过5次手术,接受过3个月的放疗,但他在与癌症的抗争中,成为了运动员,并让身体得以康复;同样,美国人杰夫·布拉特尼也是一个癌症患者,并因此切掉了脾脏,就是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了希腊—罗马式摔跤的重量级冠军。
& 活性氧是癌细胞克星
为何运动可以抗癌,华海清博士后介绍,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是通过吸入大量氧气,来杀死癌细胞。
正常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会不断地产生活性氧,活性氧是具有高活性的物质,机体的生理活动,少不了它的参与。但是如果过多了,也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如其中的自由基,因为其结构含有不成对的电子,所以总会到处夺取细胞组织的一个电子,使自己的结构稳定下来,这样就会对细胞造成伤害。
但是正常的细胞,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氧清除剂”,它们会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让细胞在氧包围的环境中,保持活性氧的供需平衡,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等的伤害。
但是癌细胞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因为癌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很低,对活性氧起不到清除作用。所以当运动给机体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机体加速新陈代谢,产生了大量的活性氧后,活性氧会专门选择癌细胞进行围追杀伤。
德国运动医学家阿肯从研究中发现,如果每天获得的氧气比平时多8倍,可以预防癌症;即使患癌,也可延长生命。
& 乏氧影响放疗效果
有人说,我不运动,认真接收放化疗不行吗?华海清博士后说,机体乏氧,可使低度恶性的细胞,进化为具有浸润性、对治疗抵抗的恶性细胞,影响到放化疗的效果。
如果机体因种种原因缺乏了氧气,这对细胞来说,是不利的微环境,可能会引起基因变异,让细胞发生癌变。
癌细胞不断地分裂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致使机体的氧供给不上,造成“乏氧环境”,一部分低度恶性的癌细胞,为适应这种环境,变成了恶性的“乏氧细胞”,乏氧癌细胞在乏氧环境的刺激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更具活性,诱导肿瘤血管产生,促进了恶性肿瘤的转移。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乏氧细胞”因肿瘤内缺氧,代谢改变,致使许多常用的抗癌药对它不能产生杀伤作用,而产生了“抵抗现象”,影响到了化疗、放疗以及联合治疗的效果。
& 运动吸氧可达100升以上
为何运动可以给机体提供“高氧”环境?华海清博士后介绍,其中有个主要原因是:运动可使人体吸入比平常多几十倍的氧气。
国外运动生理学者曾做了个实验。他们先让5位20多岁的年轻人,安静地卧床3周后,发现,最大摄氧量减少了27%。
然后他们又让平均年龄41岁的男性每周进行三次、每次20分钟,相当于最大摄氧量70%的运动,共进行16周。结果发现,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增大了22%,单位体重摄氧量增大了18%。
还有一个研究表明,一般人在安静时每分钟吸氧为4~7公升,而在运动时能增加到60升/分钟左右;而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在运动时,可达100升/分钟以上。
这说明,经常锻炼的人,肺的弹性和胸廓的活动度,以及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都得到了改善,因此增加了肺活量。
& 运动提升细胞携氧能力
华海清博士后介绍,运动还会神奇地提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如果血液中的红细胞多了,血液粘稠度高,会对心脏产生压力。而运动对人体的作用相当神奇,有研究证实,运动员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安静时,红细胞数量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相比,只是略高而已,但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携氧量却增加了很多。
这样,携氧能力很强的血红蛋白,可以及时地将运动吸进的大量氧气“装车运走”,输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中,令缺少“活性氧清除剂”的癌细胞,难以生存。
& &最好的运动是有氧运动
华海清博士后介绍,镇江袁慧芳老太太每天一早进行的慢跑,是“有氧运动”。
何为“有氧运动”?我们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是糖、脂肪和氧气,在细胞里进行氧化作用,产生出来的。
人在做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等剧烈运动时,速度过快,爆发力过猛,人来不及吸进足够的氧气,让机体处于一种缺氧状态,细胞里的糖分,只好在“无氧”的状态下产生酵解。糖酵解后的副产品乳酸,是强酸,可刺激肌肉,导致肌肉疲劳、酸疼,让人的运动不可能持久,这种运动叫“无氧运动”。
轻松地散步、做家务等轻微的运动,其能量的产生,有氧参与了,但只能算是“有氧活动”,也不是“有氧运动”。
人在做有节奏,有一定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均匀地吸进大量的氧气,让糖和脂肪在细胞中从容地燃烧,这就是“有氧代谢运动”,是最有价值的运动。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进行两小时“有氧运动”,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可以由32%上升到88%。
袁慧芳,跑步“先慢后快”,并采用“吸两口气,吐一口气”的方式进行,为的是吸进更多的氧气。
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进行“有氧运动”,其指标:A有节奏;B适度、没有达到上气不接下气的程度;C持续每周3-5次;D每次20分钟以上。
&有氧运动产生幸福激素
华海清博士后介绍,“有氧运动”抗癌的作用还有很多。
如,很多癌症患者确诊后都会陷入愤怒、恐惧、忧郁等心境,提不起战胜癌症的斗志,而有氧运动却可以通过肌体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转移和调节,缓解精神压力,起到平衡精神心理状态的效果。
有位朋友说,他慢跑时,总会出现“跑步欣快感”,感到内心特别舒畅。这是因为运动让人的大脑分泌了幸福激素—类腓肽。研究人员发现,一次30分钟的中度有氧运动,每周3到5次,可以将忧郁症状减半。
运动时,肌肉细胞氧化产热,而癌细胞对热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正常细胞,很容易被杀伤。
有氧运动还可以使免疫细胞的组织结构和受体的活性明显增强。研究发现,慢跑2小时后,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上升,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明显上升。
所以医学家们认为,癌症患者术后,能早一天运动,最好不要迟一天运动;而健康的人,更应该通过运动,来预防癌症。
& 摘自于12月10日《扬子晚报——生命周刊·主动健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