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举5×5详细训练的一些基本的训练法有哪些,比如说力量举5×5详细训练的5

又说到5X5训练了5X5训练在我个人的訓练经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今天写一篇简单的文章再论5X5,简单记下我此时此刻对5X5训练的理解

5X5訓练本身是广为训练者所知晓的训练计划之一。或许是因为几乎所有训练者在入门阶段都被:高次数是耐力训练中等次数是增肌训练,低次数是力量训练的概念先入为主所以一提到5X5训练,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计划是提升力量的训练计划。

以5X5为基础更是誕生出了25次法则:组数X次数在25次上下的训练计划典型的遵循25次法则的计划除开5X5之外,还有4X6、8X3等这些都被视为是专门发展力量的训练计劃。

我曾利用25次法则使成绩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不过随后我也接触到了另一类计划,那就是周期训练(周期训练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训练思想如果对周期训练还不了解,可以阅读一篇著作:)周期训练在我曾经的认识中是以调整精神状态为核心的训练模式,我们都知道神經募集肌肉做功的能力是力量训练中要重点发展的素质之一周期计划以此为原则,通过循序渐进地让杠铃加重使训练者能够逐渐能够適应更大地重量,最终使训练者在计划结尾冲刺新极限的时候能处在一个最佳的精神状态最简单的周期计划可以参考以下:

曾经在对周期计划只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的情况下并使用简单的周期计划取得几次突破极限的成功尝试之后,我便开始认为5X5训练是不够高效的训练

我認为5X5训练无法真实地反馈给你你的力量到底是否有增长,因为诸如5X5之类的训练方式是比较容易使身体积累大量的疲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訓练者其实从未接触到真正的大重量(这里指的是90%以上的重量),无法得知自己的力量水平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

首先得说明上面提箌的这个我曾经对5X5训练的认识以我现在对训练的理解来看是不够准确的。在摒弃5X5训练专注周期训练之后,我以为我可以不断地通过完成┅个一个周期来取得进步而事实上周期训练也一样的像5X5那样会让我碰壁。

如果说只进行5X5之类的训练的弊端是容易给身体积累大量的疲劳從而极限不定的话那么只进行周期训练的问题就是,训练量太低这里指的训练量,是针对基础力量而言的训练量让我们粗略对比一丅上面提到的6周简单周期和进行6周5X5训练的训练量:

由于能够被用于进行5X5训练的重量都是属于70~85%之间的重量,我们可以认为这6周的训练都属于基础训练以训练量为主。一周1次5X5训练的话那这6周一共进行了6X5X5=150次基础力量训练。

只有前面2周可以认为是在进行以堆训练量为主的基础训練也就是说,6周内的基础力量训练只有6X6+5X5=61次

对比训练量之后一目了然,长期走周期计划导致基础力量训练量过低的话,也是走不长远嘚由于基础力量的已经落后,无论再怎么去调整神经兴奋度都是无济于事的

文章开头有提到在我的不同阶段对5X5的认识都有不同,这对峩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起初只知道5X5是力量训练计划,然后觉得5X5不够高效力量训练有更高级的方法,再到现在我认为还是要在以训练量为主的情况下适当走周期计划,才能相辅相成

这里有一张思维导图,对5X5训练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相信这张图能够帮助力量初学者对5X5训练有个大概的认识,基础力量训练和冲刺周期应相辅相成:

5X5训练的一个基本思路

若要反思我个囚为什么经历了这一过程我觉得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

1.曾经过分于执着眼前的短期目标使得自己分不清当前训练的最需要的是什么。

2.对於周期计划的认识过于肤浅制定周期计划并非仅仅以短期突破极限为目标,而是要以长远目标为基础做打算

3.接触的国外碎片化知识过哆,往往只看到了整个知识体系的冰山一角

写一篇短短的心得体会仅仅是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对5乘5训练的一个思路,若是真正投入到实踐中依然会有许多细节问题。要知道不同的人,练同样的计划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哪怕是简单的5X5训练而已可这正是训练者之间訓练水平差距的重要体现。

翻译已经原作者许可版权属原莋者所有,站外转载需经译者许可

本力量举5×5详细训练技术系列中的大量概念都汲取于Mark Rippetoe的《Starting Strength》,我会尽我所能地在本站普及相关话题泹如果你想要更多,那就买本《Starting Strength》好好看看这本书可不仅仅有新手训练计划,它还包含了300多页的技术分析

依我看来,卧推是力量举5×5詳细训练三项里技术性最难的一项因此,力量举5×5详细训练选手的卧推方式可谓五花八门而又因此,很多人认为可普遍适用的卧推技術根本不存在

我并不同意此说法。如果你读过本系列中的关于卧推机械学原理的文章我想你也会不同意的。那篇文章中我们有理有据嘚出结论:拱背宽握距式卧推是适宜力量举5×5详细训练的最优技术换言之,这种“力量举5×5详细训练式卧推”就是我们的基础技术框架

原作者Izzy的卧推准备动作。

所有力量举5×5详细训练项目都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准备和执行而准备动作其实要比执行繁复。本文我会逐┅说明由较难的准备阶段开始。

卧推中举者和器材有五个重要的接触点:

五个中的每一个都代表着重要的技术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和思考它们没有次要之分,你必须认真对待容不得马虎。

第四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说明:握距越宽越好你双手的食指应不同程度地接触“力量举5×5详细训练环”,两者共相距约81cm

杠铃杆在手上的位置十分关键。很多新手会将杆放到靠近掌心处但这会给手腕和杠铃杆間制造不必要的力臂。

我们在中说过:多增加一份力臂我们就需要在举重时多克服一份力臂。这会直接导致发力效率降低而不能举起重量

为了最小化腕关节处的力臂,杠铃杆必须尽可能靠近掌跟处实际上,正确的卧推握法就是先将杆放在手掌底部然后再用手指包住捏紧。很多训练者都把这步做反了

很多将杠铃握在手部较后位置(左)。杠铃杆应尽可能地靠近掌跟处(右)

很多人会用一种“自杀式”握法,因为这样就能使杠铃杆握得更靠近掌跟一些这样确实对力臂有一点帮助,但仍有一个弊端:由于手指无法包裹且攥紧杠铃杆你很难达到最大肌肉募集量。

不信的话自己试试是粗而难握的杆更好发力,还是细而顺手的杆更好发力答案显而易见。

简而言之伱总归是要将杠铃杆放在掌跟处的,自杀式握法既没有额外优势还不安全,不如乖乖全握记住:你需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握紧杠铃,就恏像要“将指纹嵌到杆里”一样

注意观察:虚握(下)的杠铃杆其实离手腕关节更远,不如全握(上)

虽然不多,但你还是能碰到少數喜欢反握的训练者任何有能力不用反握的人,都不该用反握换句话说,反握只对那些肩部条件不允许正握的人群

原因是,为了保歭手肘于杠铃杆正下方位置反握必须在肩和杆间制造一个更长的力臂。

反握式卧推(左)给肩与杆间制造出更长的力臂(以白色箭头表礻)

我个人觉得,除了身材高大的训练者外所有人都应在使用护腕的情况下进行宽握距卧推。因为对于体格较小的选手宽握距会给掱腕关节造成更多的桡侧偏移(Radial deviation)。

注意由于宽握距导致的手掌和腕间的非自然角度。这称为桡侧偏移是不安全的。宽握式卧推要求峩们必须使用护腕

若没有护腕为我们分担这些力,手腕关节很容易受损如果你没有护腕的话,那就得放窄握距

要注意,很多联盟规萣:头部必须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在凳面上

不幸的是,如何在卧推时处理你的头部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有几个将头部贴紧卧推凳的优势还是相对明显的

对于那些杠铃杆落点较“低”的选手(离肩关节远),将头离开凳面是有利的很多穿戴装备的卧推选手,将頭抬起让腹部上升而更易碰到如果你也喜欢落点较低的卧推,那同样的逻辑可应用于你将头抬起可进一步减少运动范围。

然而对于那些卧推路径较直,落点与肩关节更近的训练者我强烈建议你不要把头抬起来。抬头会使胸腔蜷缩降低胸部的高度。贴实的头部也会幫助肩部的固定以防在凳面滑动;还能助你将颈部肌肉使劲“顶入”卧推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将凳子推离你”而不是将杠铃杆嶊离你这些提示有助你保持整体的紧绷度,提升肌肉募集并最终将更多的力传至杠铃杆

抬头,低落点卧推(左)vs. 高胸部直路径卧推(右)。

将背拱出高而紧的拱形是力量举5×5详细训练式卧推中最重要的一环技术。剩下的未讨论的几个点:肩臀,脚都依赖于我们拱褙方式的选择

这是唯一的例外。不管你用什么样式的卧推你的肩部都需要保持在最大的肩胛后缩状态。

后缩肩胛为我们做了两件重要嘚事第一,它收紧了上背部肌肉增加了我们卧推时的稳定性。第二肩胛骨的后缩,使肩膀朝后更进入关节窝一些这会减少你整体嘚运动范围。整个卧推过程中肩胛骨必须保持在后缩状态。

完全的肩胛后缩(左);无肩胛后缩(右)

和头部位置一样,有些联盟规萣了脚不能离开地面

关于卧推时的脚步摆放,通常有这两个问题:

1)整个脚掌贴实地面还是将脚尖踮起

2)将脚回卷至身体下还是外放在身體前侧?

和头部类似答案主要取决于你卧推的方式。

将脚回卷能制造出总体上最大的背部拱形因为它让你较下侧的脊柱(胸椎和腰椎)更为伸展。这是由于回卷脚部使得你近乎整个下半身,甚至包括臀部都进入到了伸展的状态。如果你的整个身体链都在伸展那拱形就会越大。然而这种形式的拱形,它的最高点处于腹肌的顶端或胸骨底部对于那些喜欢低落点的选手,这显然非常理想

将脚外放茬身体前方就达不到此程度的拱形。但是它给脚与地面提供了更为严实的接触这既能提升腿部驱动,又能将自身的重量驱动至斜方肌处尽管整体拱度下降了,但在斜方肌处的重量越多你的胸部位置就越高,离肩关节的距离也越近对于那些卧推路径较直的选手,这个洅适合不过

注意两个拱形的不同角度。脚回卷(左)vs.在前方(右)

虽然就如何完成拱背而言,其中有无数细节的变化今天我要向你展示两种最好的方式:滑入法和踩凳法。

1)将脚尽可能地放在卧推凳顶端(脚尖踮地)

2)在杠铃的另一侧坐起(身体在杠铃杆错误的一侧)

3)脚尖蹬地并利用杠铃杆抵住架子,滑入一个拱背姿势

4)脚不移动向上顶身体强化拱形

5)尽量将脚放平踩实地面(可以的话最好,取决于不同的联盟规则)

1)将头直接放到执行卧推时的理想位置

2)将脚抬起并将脚跟放在凳子上

3)将脚尽可能地移近肩部同时将自己上嶊成拱形

4)一次将一只脚前踢并收回至凳子下方

5)尽量将脚放平踩实地面(可以的话最好,取决于不同的联盟规则)

腿部驱动是一个介于准备和执行之间的概念实际上,腿部驱动贯穿这两个阶段如果你不熟悉此概念:卧推中的腿部驱动,是通过双脚蹬地主动调动下半身。你得使劲将双脚“驱动”进地面

腿部驱动的使用有两个方法。第一种它能消除身体系统中松懈的部分。如果你使劲用脚蹬地你會将整个动力链延伸至地面。从腿部传来的力就会使你的整个身体紧绷从而强化拱背使胸部更高。我想你早已耳濡目染更紧的准备姿勢意味着举起更多的重量。

腿部驱动应始于准备动作并在整个举重过程中维持。正如你在举大重量时屏住呼吸一样你的腿部驱动也该始终屏住,使浑身紧绷

第二个使用腿部驱动的方式,是故意在下半身保留一些松弛度在这种方式下,举重者只会在接受指令后才发力驅动腿部这会制造一个“颠起(jolt)”效应来驱动杠铃杆。我不推荐此技术因为它要求你的身体先松后紧。我是全程保持紧绷的拥护者之后我们在决定是否该在执行阶段将杠铃杆沉进胸部时,对此进一步讨论

无腿部驱动(左);运动腿部驱动(右)。注意两个不同的腳跟位置右侧中,脚跟由于调动腿部驱动而下降对比一下哪个准备动作更紧实。

近来对于背阔肌是否有助于卧推有大量争论。但就潒腿部驱动一样背阔肌的调动和参与也十分重量。

收紧背阔肌十分关键的原因有二第一,它有助于你整体的紧绷度第二,当你收背闊肌时肌腹会缩短——肌肉的两端被拉的更近。背拉的越近胸挺的越高。

如果你不会主动收紧背阔肌最好的提示就是“掰断杠铃杆”。

不掰杠铃杆(左);掰断杠铃杆(右)

当你“掰断杠铃杆”时,你的肩部会内旋此动作会助你锁住背阔肌。请确保在移出杠铃杆湔就收紧背阔肌以最大化胸部高度和身体紧度。

注意背阔肌被收紧时(右)会将肩部拉近臀部,从而提升胸部收紧背阔肌吧。

实际仩所有重要的卧推执行技术要点,都跟你在哪和如何将杠铃落至胸部有关介于我们在上文已解决落点问题,本章节会着重于如何落下

但首先,我们得谈谈呼吸和所有其他力量举5×5详细训练选手一样,我们在卧推时应屏住呼吸一口气完成若你将气呼出,肺部会降低胸部高度也就低了。此外屏住呼吸会增加腹内压,从而提升稳定度和力传输再次重申“全身绷紧”的重要性:身体中的松弛处越少,就有越多的力直接传至重量而不是填补松弛。

最常见的卧推提示之一就是“夹起”手肘由于常被误传,这其实是个非常讨人厌的提礻

当训练者试图尽可能地将手肘靠近身体,“过度夹紧”就会发生而导致手腕和手肘不在一条直线。这是个糟糕的姿势它会导致手肘和杠铃杆间不必要的力臂。

过度夹紧手肘会使之偏出与杠铃杆的直线导致推举困难。

如果你只专注于你所选技术对应的杠铃杆胸部落點那么必要的“夹肘”会自行到位。这是由于你的身体不会自发地制造不必要的力臂当你意识到肘腕不在一条直线的卧推会更难,你僦会自动避免过度夹紧

“夹紧”的提示来自于穿戴装备的选手,它们的胸部落点非常非常低对他们而言,这个提示很管用因为卧推垺会自动抵抗低落点。专注于“夹紧肘子”有助于他们将杠铃落至理想落点而对于无装备举者,他们的手肘内收完全不需要被提示

将杠铃杆沉进胸部在技术上不违规。只要你不在接受推举指令后进一步下沉就是完全合格的。Dan Green就是这么卧推的

然而,我不推崇此风格的臥推大体上来说,训练者只要下沉它们的整个身体链就会放松,当听到推举指令后再快速震紧身体。这会产生一个胸部颠起重量的效果可是,这时常会导致举重者失位或不适因为他们不得不先放松,然后再制造收紧的震动这会降低动作模式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使用这种下沉再颠起技术的选手通常是为了弥补自己刚推开胸部那段范围的弱点。这种颠簸会干扰之后的运动可对他们来说,解决叻困难点(指举重动作中某一段运动范围由于技术或力量原因较为薄弱,而导致在此处卡壳或吃力译者注),就是值得的

就个人而訁,我宁愿训练者在训练中全力以赴地解决发力曲线问题而非技术本身。因为这样的话他们既能保持高效而“紧”的卧推,又能克服困难点随着训练者的成长,他的困难点也会随之改变下沉并颠起的技术只针对在卧推底部较弱的选手。但若他们愿意努力训练通过高效合理的练习和计划来解决难点,那这种下沉颠起的技术就完全是冗余了

我会坚守一个可被持续掌握多年的技术,而不是补偿性的技術但这只是我。对你来说可能两种方式都去值得试试。话虽如此我还是认为“稳住”式的停顿才是更高效的。

至此对于卧推,这個力量举5×5详细训练项目中技术层面较难的一项我们已涵括了几个最关键重要的技术要点。现在我想逐步而完整地过一遍卧推步骤好讓它刻在你脑子你。

步骤3:绷紧身体:攥紧并掰杠铃杆屏住呼吸

步骤4:移出并降下杠铃,作短暂停顿

如果你喜欢这种形式的举重生物力學分析那你肯定会爱上Mark RippetoeStarting Strength。书中将这些话题的讨论分析延伸至300多页

在力量举5×5详细训练技术系列的中,我们会分析硬拉背后的生物力學原理我对该话题的看法绝对是略保守的,然而和往常一样它们百分百有机械力学的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力量举5×5详细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