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打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球你棉花一样,怎样接。

&加载中...
查看: 1127|回复: 15
[已解决]对方老打我两个大角 来不及接 球都碰不着 怎么办???????
阅读权限90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今天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先生打球,老先生正宗横板 ,正反手弧圈,我平击发球,对方对方老打我两个大角 来不及接 球都碰不着 怎么办???????
上一篇:下一篇:
阅读权限90
&&&本楼为最佳答案&&&
注意步伐的合理性,然后继续打,用自己的缺点打对手的长处,帮助自己练球,何乐而不为?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乒乓球的技术就是控制与反控制,所以您的平击发球正好适合对方控制您,所以在发球上可以发短球或者是下旋球控制对方的攻击,如果他的水平明显高于您,您只能处于挨打境地,如果水平差不多,或者稍微低一点就有拼的可能,所以打乒乓球一般以智取胜,乒乓球不但是技术的比拼,更是智慧的大比拼。下面该怎么训练?您懂的。。。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120
一句话:你的球质量太差了。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190
主要是你站位和预判的问题,接球以准备接反手球为基点,毕竟从反到正是顺畅的。如果对方接长球接得好,换个思路以发短球为主。。。
感谢对乒乓网的信任和支持!在乒乓之路上你我同行!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加强你的旋转力度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50
用近网短球限制他擅长的大角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如果你让对方吊着打,那就得从技术战术上提高了。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本帖最后由 厚德载物 于
10:18 编辑
谁都怕被对方两大角来回调动,如果这是常态,说明两个问题:1、是你的给对方的机会;2、是对方比你强很多。假设你先给对方反手大斜线(外拐边线出台),对方如何回你正手大角?反之也一样。
正如二楼所说,这是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是技战术的对抗。你如果能以速度、落点、旋转逼住对方,对方应对都困难,又如何能从容来回调你两大角?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嘿嘿,这位老师回答较为实在,支持!
阅读权限120
楼上说的对。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首先练好发球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首先是多练习步伐!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120
一多练步伐,二相持时多后退半步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加强发球质量吧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你们有差距,很困难。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这样挺好的,平击发球不就是练球吗,练练接弧圈球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Powered by&&&&棉花球老鼠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6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乒乓球打比赛,对方削过来的长球,短球,该怎么接?_百度知道
乒乓球打比赛,对方削过来的长球,短球,该怎么接?
乒乓球打比赛,对方削过来的长球,短球,该怎么接?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方削过来的长球,一般采用高吊弧圈进行过度。对方削过来的短球,一般采用搓球回接。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乒乓球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转帖】知道高原上打乒乓球是什么感觉吗?可能在很多的印象中西南地区的水平很低,如云南、贵州这些地方,可是如果我说平原上省队的要刚到高原上不一定能赢当地的非专业(当地体校的练出来的正路子)你信不信?很多人要说我吹牛了,我还真就敢跟你赌!没来过高原上你还真不知道高原上打球是什么感觉。低海拔地区由于空气密度大,球的旋转和速度受到的阻力也较大,拉球弧线很稳,接不转球和转球的时候拍型稍有差别也不会失误,总的感觉就是打球比较实在,连续拉弧圈球也很稳定,不容易失误,当然防守的一方也能够比较容易防住中能质量的。总一个说来就是“容错性”很高,在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可以连续拉高吊:下旋球用高吊挂起来,退台以后还可以用高吊挂球,总是能上台,不会出界。而防守高吊(哪怕是非常转的高吊)最常用的一招就是“轻粘”,把高吊的旋转抵消就能上台。但是高海拔地区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小,球的旋转和速度受到的阻力一变小,过来的球就感觉到“飘”,下旋球特别强烈(你想想用发球机发过来的下旋球是什么感觉,在高原上质量稍好的搓球就是那种感觉),尤其是野路子的打球,由于动作不规范,打过来的球也更加不规则(生胶和长胶就更加明显),加上球速比平原上快,从而习惯低海拔慢球速的爱好者会很难对上点接球,在高原上的业余高手基本功并不一定很好,他们的控球能力非常强,基本功如果不是特别强且控球能力一般的正路子球友和他们打会很郁闷的,多数球都是自己主动失误造成,控球能力强的野路子高手轻易不会起板攻球,很多时候他情愿在球下落的时候慢搓一板或者削一板,反正过来的下旋球很强烈,控球过程中他只需找准机会使劲拉一板加转基本上就能得分,就算球被封挡回去质量也不会很高,这时候再跟进拍一板也能结束战斗。对于路子比较正的,基本功比较好的高手来说,他们打过来的球弧线还是比较明显,就是球的速度和旋转比在低海拔地方强得多。颗粒胶在高原就非常吃香了,长胶、生胶甚至正胶,高原使用这些胶皮的高手不在少数。高原上打球难主要是防守更难,其实并不是因为球速和旋转强的缘故,因为在低海拔地区只要是力量大一点的高手也能拉出旋转强的高吊及暴冲,而是因为在高原上打球防守的时候只要稍微发一小点力球就会向前走一大截,球的弧线很长,很容易出界,在高原上打相持很难,基本上不可能在远台连续对冲弧圈(专业选手也做不到这点)。对于这种低容错性可以打个比方,就好像打靶,20米和100米的距离,你想哪个更容易些?对于20米的目标可能你手上的移动稍微多点,在靶上的位置只移动了一小点,而在100米的目标就直接脱靶了!像云南(海拔1500米以上)、甘肃(海拔1000米以上)等高海拔地区球水平比较“低”也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而造成的,接发球拍型变化的缓冲余地小;对于中等质量的进攻,防守的第一意识是稳点把球封住上台而不是守中发力反攻,这样的环境下练出来的球去到平原肯定是非常不适应(你防守能力再强也不能顶得住连续高质量进攻啊)。但是反过来,如果平原上的专业选手刚来高原上打球肯定也会很不适应(只可惜大型基本上不会在高原上举办),比如2000年的时候王涛到云南曲靖去打过一次球,结果输得莫名其妙,后来蔡猛问他原因,王涛说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发力球就出界。听说二零零三年欧洲锦标赛在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意大利科马越城举行,当时萨姆索诺夫不但男单轻松夺冠,而且与队友切切宁合力为白俄夺得团体冠军。须知切切宁是一名“死削”型削球手,他在男团决赛中打败了号称欧洲打削球专家之一的罗斯科夫。不但如此,而且切切宁还与陈卫星合作夺得了男双冠军。“海拔高对削球手不利”这一经常被人传诵的“谣言”从此不攻自破。其实在高海拔打削球应该是有优势才对,自从球体直径增大2mm以后,球的旋转下降了好像是16%,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阻力减小反而使球的旋转变得比平原上强,而40mm的大球稳定性又要比小球好。在高原上打过球的人应该都有这种体会,拉下旋球很难,一般的质量稍高的搓球过来都会有往前“拱”的感觉,就有点像用发球机发过来的下旋球一样,拍型及发力角度稍有偏差很容易失误。可以这么想象一下,在平原上小房间里打38mm小球的感觉应该差不多跟在高原上非常大的大空间馆里打大球的感觉有些相似了,而在高原上的小馆里打球就更加难受。我认识的平原上好些都不错的球友来昆明刚打球就懵了,一拉球就出界,一下子都不会打了。好了,感受就谈到这里,信不信由你,不相信的球友要说我吹牛*也无所谓,有机会你自己去高原上感受一下,比如去昆明旅游的时候别忘了带上球拍,到时候就知道我所说的是不是这么回事。你要是刚过去能发挥出在平原上水平的50%我请你吃过桥米线!备注:从小鱼儿乒乓网转下来的(原帖也是转的)帖子上写的这些我深有体会:我在昆明打球时,爆冲质量算是较高的,练一假期回北京去,冲出的球像“棉花”一样……所以我会昆明时都会改用5夹的Stiga纯木板,回北京用7夹合板或者是碳纤维夹层板~这样可以依托器材,在发力方面达到两地的一个均衡修正;但是,两地的摩擦和出球弧线无论如何修正不了,海拔,气压,湿度,就这些了吧~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对方发到前场区的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